(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小古文”阅读理解训练82篇

【训练1】

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

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石①曰:

“君与知之者②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③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

矣!“

[注释]①石:古时治病用具,一种针灸用的石针。②知之者:指懂得医术的人。③使:假使。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扁鹊/见秦武王B.武王/示之病

C.在/耳之前D.贝旷君/一举而亡国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除之未必己*也(2)将使耳不聪■________________

(3)君与知之者谋之(4)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扁鹊请除。

(2)君以告扁鹊。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近臣规劝秦武王不要“请除”病痛的理由是什么?扁鹊“扁鹊投石”的原

因是什么?

5,“扁鹊投石”的故事告诉我们--个怎样的道理?

【训练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

*

(zhIsh\)之,学而不厌,huI()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

1.以上文句选自《》

2.给带点的字选填拼音“默而识(zhishi)之“。看拼音写汉字“hui人不倦”

3.联系上下文,“是知也”中“知”意思是。“敏而好学”中的“敏”意思是o

“敏以求之”中的“敏”,意思是O

4.对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不耻下问”意思是“不要不好意思问下面的问题”。

B.“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是说求学要有进取心,不能懈怠。

C.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可以这样停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D.这六句话都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话。

【训练3】

华歆乘船救人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①难之②。朗日:“幸尚宽,何

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③。既已纳其

自托④,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辄:就。②难之:对这件事感到为难。③耳:罢了。④既已纳其自托: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

上脱身。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2)率尚宽

(3)王欲舍所携人(4)既已纳其自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幸尚宽,何为不可?

(2)宁可以急相弃邪?

3.依据小故事,请你判断谁优谁劣?优在哪?劣在哪?

【训练4】

盖士人读书

盖①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

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

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①用在句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

1.读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是()

A.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B.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C.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D.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2.曾国藩列举的两种无识者的事例是什么?

3.读完短文,你如何理解曾国藩所说的“有志”“有识”“有恒”?

【训练5】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

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贬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开,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

*(zhaozhu

d)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前蒿皇皇;

干(gangan)将(jiangjiang)发硼,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

♦*

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

•(hengheng)♦shsi)

来日方长。

美我(zaizhdi),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

无疆!

1.给选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J”。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全文的中心句是o

(2)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告诉我们o

(3)第二自然段作者把少年中国比作红日、、、、、、等

事物,以此来赞美少年中国,体现了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

3.“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联系现在的少年中国之

美,谈谈如何做一位中国好少年?

【训练6】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①月中无物②,当极明邪③?”徐

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④,无此必不明

[注释]①若令:如果。②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③邪: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④瞳子:瞳仁。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尝•月下戏()②人语•之曰()③不然•()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3.《徐孺子赏月》与《杨氏之子》同选自《》一书,徐孺子的言语智慧在于他

用与月亮进行类比,以反驳"”的观点。

【训练7】

苏秦刺股

苏秦乃洛阳人,学纵横之术,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为用,资用匮乏,潦倒

而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苏秦乃叹日:“此皆秦之罪

也!”乃发愤读书,曰:“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血流至足。

[注释]①苏秦:战国时洛阳人,著名策士。②纵横之术:战国时外交所使用的谋术。③说(shul):劝说。

④经(rdn):织布机。⑤得:得到,此指成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资用匮♦乏()(2)引锥自刺其股♦()(3)乃♦发愤读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

3.苏秦没有受到秦王的重用,回家后家里人是怎么对待他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训练8】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③三百人。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⑥之。縻食

以数百人⑦。宣王死,滞王立⑧。好⑨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宣王:齐国国君。②竽:古代乐器,像现在的笙。③必:一定,必须。④南郭处上:南郭先生。

⑤请:请求。⑥说:同“悦”,表示很乐意。⑦凛食以数百人: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⑧立:继承了王位。

⑨好:喜欢。

1.文中两位齐国的国君,第一位是,第二位是0

2.“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对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齐宣王让人为他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奏。

B.齐宣王给别人吹竽,需要三百位观众。

3.联系上下文就能知道“好一一听之"说的是(谁)喜欢一个一个听人吹竽八

4.结合注释,写出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5.南郭处士会不会吹竽?你从哪句话读懂的,抄写下来。

6.滥竽充数的意思就是:

7.《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我们学过的故事《》也选自这本书,告诉我们说

话做事不能前后矛盾。

8.弥平时还读过哪些给人讲道理的故事,把故事的名字写下来,至少写两个。

【训练9】

余幼时即嗜学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

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③。以是④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注释]①嗜学:特别好学。②怠:松懈。③逾约:超过预定的期约,过期。④以是:因此。

1.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句话的意思。

3.下面不是作者最终能够“遍观群书”的原因的是()(多选)

A.家里贫穷B.刻苦好学C.遵守约定D.手自笔录

4.读了这段话,我们想到了古人勤奋读书的诗句,,;还有古

人勒奋学习的故事,如:等。

【训练10]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①年十岁,随父到洛C时李元礼有廨名,为司隶校尉C诣门者,皆俊才

*

清称②及中表③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④与君先人伯阳⑤有师资之尊

⑥,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飕后至,人以

其语语之。魅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恭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

疑大跟躇⑦。

[注释]①孔文举:东汉的孔融。②清称:有名誉。③中表:亲戚。④先君仲尼: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故

称。⑤伯阳:老子的号。⑥师资之尊: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故称老子是孔子的老师。⑦取蹦(cuji):局促

不安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C1)诣门者()(2)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3)人以其语语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3.孔文举说自己是李元礼的亲戚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读完文章,你认为孔文举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还知道有关他的其他故事吗?请写出一个。

【训练11】

父善①游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

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Ci)善游哉?以此任②物,亦必悖③(b4i)

矣。

[注释]①善:擅长②任:对待③悖:违反。

L下面选项中,与“问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是()

A.温故而知新。B.他人西辞黄鹤楼C.明知故问D.无缘无故

2.文中的人认为“父亲擅长游泳,婴儿自然也就擅长游泳”,中国还有一句俗语说“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J请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

【训练12】

玄鹤献珠①

哙参②,养母至孝③。曾有玄鹤,为弋人④所射,穷⑤而归参。参收养,疗治其

疮⑥,愈而放之⑦。后鹤夜到门外,参执烛视之,见鹤雌雄双至,各衔明珠,以报

参焉。

[注释]①选自东晋人干宝所撰《投神记》。玄鹤:黑鹤。玄,这里指黑色。②哙参(kuaish巨n):人名。③养

母至孝:奉养母亲非常孝顺。④弋(yi)人:射手。弋,用带绳的箭射鸟。⑤穷:困厄(e),处于困境。⑥

疮(chu^ng):伤口。⑦之:它,指玄鹤。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各衔明珠衔:(2)以报参焉报:

2.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曾有玄鹤,为弋人所射,穷而归参。

3.《玄鹤献珠》讲述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事情的起因是,经过是结

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哙参是个的人。

【训练13]

熟读精思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①,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

缓②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ao)

一字,不可牵强暗记③,只要多诵④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注释]①整顿几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②详馈:仔细从容。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文章没有读熟,

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④诵:读。

L下面句子与“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了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B.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下面说法氐碰的一项是()

A.读书的时候,要保持桌面整洁,身体坐正,这样读书一定能读好。

B.读书时,每个字都要读响亮,不可读错一个字,或少读一个字,或多读一个字,或读颠倒

一个字,更不可以不理解就勉强硬记。

C.读书之法,就在于多诵遍数,只要多读,一定能久远不忘。

3.读下面句子,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试着写一写。

例: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二

【训练14】

豺(chdi)烹(peng)羊

盘古初,鸟兽皆能言。一日,豺①与羊同涧②饮水,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