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黄金工业项目设计方案总 则 1为进一步加强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团公司)矿山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保证初步设计工作质量,根据黄金矿山建设项目设计工作的特点,特制定本“设计规定”。 2初步设计是基本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文件,是指导施工图设计的依据,是工程建设设计程序中的重要阶段,是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和有关设计基础资料所作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必须做到内容完整并达到一定的深度,以满足项目工程招标、投标、推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土地征用和施工准备的要求。 3初步设计的编制必须依据集团公司授权委托并具有集团公司审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遵守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主要原则方案,在做具体实施方案中一般不应有较大的变动。同时对在初步设计中引用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推荐的原则方案和结论时,应进行必要的验证和补充论证。但当基础资料及有关情况发生变化,致使原确定的主要工艺方案有较大的变动或设计概算同原投资估算有较大的出入(超过原投资估算1O以上)时,须经集团公司原审批部门批准。 4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集团公司有关设计工作的要求,作出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 5编制的初步设计,经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组织审查批准后,即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6编制的初步设计,必须取得必要的有关基础资料;一般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设计基础资。 (1)初步设计的托书或工程(咨询)设计合同。 (2)经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意见; (3)大型矿山建设项目,须有地质勘探报告及国家或省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备案证明;中、小型矿山建设项目须有地质详查报告及省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的资源/储量备案证明; (4)经审批(或符合设计要求)的选矿试验报告; (5)环境影响报告书; (6)建设地区地震、气象资料; (7)矿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查资料;(8)11000厂区地形图、12000矿区地形图、110000区域位置图; (9)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土地征用、外部协作条件及有关协议或意向书; (10)对于改扩建工程项目,原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11)工程建设所在地有关工程造价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基础资料; (12)工程建设所在地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的特殊要求。 7初步设计应委托具有国家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对无设计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编制的初步设计不予评审。 参加初步设计工作的主要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工作资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同时,必须安排足够的现场调研时间与设计工作周期。凡外部条件相对困难,生产工艺复杂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大型工程项目,应适当增加设计工作周期,特殊项目应与业主协商确定。 8必须坚决贯彻和积极推行国产化方针,要对项目工艺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的国产化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确定合理可靠的方案,并努力创造条件予以落实。 9经济评价工作应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金融、财务、税务、价格和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和规范,应按本“设计规定”所列各项经济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计算表格及重要参数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出补充比较指标或表格。 改建或扩建以及增建新装置项目,原则上应采用“有无对比法”进行经济评价,客观地反映出项目在全矿(厂)生产中的作用(如项目实施后企业总体效益、负债、还贷和赢利能力情况的变化等)。 10. 本规定各章节的内容,不作为初步设计文件章节划分的唯一依据。各设计单位可根据所设计工程的性质和具体条件做适当的调整或增删,但必须确保初步设计文件应有的内容和功能;各章节的划分,亦不作为各设计单位内部专业分工的依据,各设计单位可根据各自的习惯进行专业分工。 11. 多个设计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设计时,应确定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负责与有关设计单位协调,使各部分设计工作相互衔接、标准统一、不重复、不漏项,并应对总体设计方案负责。参与设计的单位应按总体设计单位的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和进度。12根据建设部工程设计资质标准(2007年修订本),黄金矿山建设规模暂按下表划分。并应符合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以及工程项目所在地对黄金矿山项目的最低规模要求。 13. 本“设计规定”适用于集团公司权属大型或重点黄金矿山项目的初步设计编制工作。中、小型项目或单项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可参照本“设计规定”酌情编制。属于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或其他特殊的单项工程项目,应按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有色金属矿山项目可参照现行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初步设计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规定编制。14. 本“设计规定”的解释权属集团公司。1 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企业概况 说明新建项目筹建单位情况,改、扩建项目原企业情况,合资项目合资各方情况;项目由来、股东构成及股权比例等。113 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说明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隶属关系及区域经济地理概况。12 设计依据及原则121 设计依据的主要法规及技术标准 阐述设计依据的主要法律、规程、规范及技术标准。122 设计依据的主要技术文件 (1)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批文件; (2)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或地质详查报告)以及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备案证明; (3)选矿试验报告及其审批文件; (4)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文件; (5)安全预评价报告; (6)多个设计单位共同承担项目设计时的设计分工及协作关系; (7)设计委托书或签订的设计(咨询)合同; (8)股权、矿权出资证明材料,业主提供及现场调查收集的其它资料。123 设计原则 (1)阐述主要工艺及主要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对节能环保的要求,业主对项目分期实施的要求,以及其它必须遵循的原则; (2)有发展远景的企业,应阐明近期与远期工程的相互衔接关系; (3)企业专业化协作和装备水平的基本原则; (4)集团公司或委托单位对建设项目的其它具体要求。13 建设条件131 项目开发背景 说明项目背景、经营体制和投资意义。132 地质资源条件简述矿床地质概况、开采技术条件、矿区资源储量、设计利用储量等。 说明企业的外部交通运输、电源、水源、燃料、主要原材料供应状况及外部协作条件等。134 其它建设条件14 项目设计范围及项目界区外配套工程141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要求,明确项目设计工作范围。142 项目配套工程 阐述界区外配套工程项目的协作和分工。143 主要单项工程 对于大型黄金矿山项目应列出项目包含的主要单项工程。15 设计规模及主要设计方案151 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 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矿体赋存条件等确定设计规模和产品方案。有远景资源的企业,应说明企业预计可能的发展规模。 对主要产品及综合利用的副产品,应说明其年产量和产品规格。152 厂址方案 概述经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推荐的厂址方案;阐明厂址位置、工程总体布局及占地面积(占用农田及迁移居民的户数)。 对具有发展远景的企业,应阐明厂址有无发展的可能。必要时,应重点阐明设计中有关厂址选择的结论性意见。153 主要设计方案 (1)阐述本设计中所推荐的采、选、冶主要工艺方案及主要技术内容; (2)阐述总平面布置,原矿运输、外部运输、供电、供水、尾矿设施等主要技术方案及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形式; (3)概述本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主要技术内容和效果; (4)概述本设计中为节约能源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或措施; (5)简要说明本设计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职业卫生与消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措施与效果及其专用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 (6)主要工程量、三大材用量;设备总重、装机容量;企业组成及定员。16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阐述项目建设步骤及进度安排,指出影响建设工期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工程建设的措施。17 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及评价171 投资 阐述企业建设总投资(应列明基建投资与生产流动资金),资金来源及贷款比例。172 经济效果 企业年产量、年产值、年总成本及年利润;静态的经济效果分析(基建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动态的经济效果分析(含:投资偿还期、贷款偿还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偿还后总利润,以及不确定性分析,如企业的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及分析的结论)。173 综合技术经济评价 改扩建工程项目,应阐述改扩建前后的技术经济效果对比分析,其中重点阐明改扩建后的经济效益。18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阐明本工程设计与未来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系统的列出并提出有关建议,以供建设单位及集团公司有关部门研究解决。3 地质资源31 概述311 矿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条件 叙述矿区范围,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水系及气象等。312 矿区勘探史313 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探报告 简述设计依据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及其审批意见和备案证明,并注明审批部门及批准文号和日期。32 矿区及矿床地质321 矿区地质(1)简述矿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位置及其构造特征; (2)地层:简述岩性、厚度、接触关系,分布及含矿条件; (3)构造:主要构造的性质、规模、特征、对矿体的控制及破坏情况; (4)岩浆岩:简述种类、形态、分布及其与成矿关系和对矿体的控制与破坏程度; (5)围岩蚀变:种类、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322 矿床地质 (1)矿床类型:矿床成因类型,工业类型; (2)矿体特征:矿体赋存条件,矿体数量,主要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空间位置及分布情况;矿体纵横变化规律及资源远景。323 矿石特征 (1)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 (2)矿石结构构造; (3)矿石化学成份,主要元素、伴生(共生)有益组份,有害杂质等含量及其赋存状态; (4)金矿物特征:色泽、粒度、粒级、赋存嵌布状态; (5)金的富集规律及其品位变化规律。 (6)矿石类型;矿石的次生富集规律及氧化程度;324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简述矿石取样及选冶试验结果,伴生有益组份综合利用等。3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31 矿区水文地质 (1)矿区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中的位置及地形地貌条件,地表水体状况: (2)矿区出露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其含水性与渗透性;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矿区内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隔水性; (3)岩溶、裂隙、断层及破碎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及含水特征,矿床疏于后地表塌陷的可能性及其预计范围,地表水系,老窿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对未来矿坑生产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地下水动态补给、排泄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及可能做为矿山供水水源的评价; (4)涌水量预计:对地下开采应计算正常诵水量、最大涌水量和崩落区降雨渗入量;对露天开采应计算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和露天采场大气降雨径流量。332 矿区工程地质 (1)论述各工程地质岩组岩性特征、结构类型、风化程度、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包括矿岩硬度、体重、松散系数、块度、安息角、内摩擦角、湿度,含泥量及裂隙充填物的性质等); (2)阐述岩溶、裂隙、断层、破碎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及对岩(矿)体稳定性的影响。 (3)矿体及顶、底板岩体稳定性(露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4)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评述,说明矿床工程地质类型。333 矿区环境地质 (1)阐述矿区地势特征、植被情况,当地地震强度、频度、抗震烈度等参数; (2)矿区目前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3)阐述矿床开采可能引起的地质灾害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4)矿区放射性、地温地热情况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34 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及勘探程度评述341 矿床地质勘探工作 说明矿床勘探类型、勘探手段、勘探网度、投入的勘探工作量。342 矿床地质勘探程度评述 以矿山设计、建设、生产的角度评述矿床地质勘探程度,提出补充勘探的具体要求。35 矿区资源储量351 工业指标 简述地质勘察单位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审批下达部门、文号及时期;简述初步设计所采用的工业指标内容、计算原则、依据和计算结果。352 矿区资源储量 (1)地质资源储量 简述资源储量计算所采用的方法,按资源储量类别列出由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汇总表。 (2)设计利用储量 简述设计利用储量原则。当重新圈算资源储量时应说明所采用的:工业指标、计算方法。对于大型和复杂矿床,应采用地质软件进行资源储量圈定和计算。 列出设计利用资源储量表,包括中段(阶段)资源储量。36 基建、生产探矿及采样361 基建探矿 (1)阐明基建探矿的目的、任务及其范围,确定基建探矿的方法、手段、网度及探矿工程量。 (2)确定基建探矿的采样原则、方法、规格及数量。362 生产探矿 (1)阐明生产探矿的目的、任务、方法、手段、网度及每年需投入的探矿工程量。 (2)确定生产探矿采样种类、方法、规格及数量。363 化验分析 确定基建期和生产期化验分析的内容、项目、数量,以及基本分析、内检、外检、全分析的比例及数量。364 定员及设备配置 (1)确定矿山地质测量组织和劳动定员; (2)确定主要设备、仪器的型号和数量。37 矿床疏干及防水371 矿床疏干 (1)矿床疏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疏干方案的比较,提出推荐的方案; (3)各含水层的疏干方法、工艺和分期、分段疏干的原则: (4)疏干工程的布置及结构; (5)疏干设备; (6)疏干的水文地质计算; (7)观测孔的布置; (8)矿床疏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372 注浆堵水 (1)注浆堵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确定注浆堵水地段; (3)选择注浆堵水方案; (4)确定注浆堵水的基本工艺及材料; (5)分析原始资料,确定有关计算参数; (6)确定堵水工程的布置和位置: (7)拟定帷幕线勘察任务和注浆试验要求; (8)确定注浆钻孔结构、数量;(9)确定观测孔位置、结构、数量; (10)确定堵水的生产水文地质工作和涌水量计算。38 存在问题及建议 概述本设计中在矿区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附表: 1中(阶)段储量计算表; 2.劳动定员表; 3.主要设各、仪器明细表; 4工程量表(23附表供汇总用)。附图: 1矿床地形地质图,矿体应着色示出(1100012000); 2.矿体纵、横剖面图(150012000); 3.矿体纵投影或水平投影图(150012000); 4.储量计算平、剖面图(150012000); 5.中段(阶段)地质平面图(150012000); 6.矿区水文地质图(1100012000); 7.矿区水文地质剖面图(150012000); 8.矿区顶、底板等高线图(150012000)(缓倾斜矿体附此图); 9.矿床疏干防水工程平面布置图;矿床疏干防水工程结构图;放水孔、注浆孔、观察孔平面布置图及其结构图。附加说明: 矿床疏干防水一节,可根据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增删。当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床无需疏干防水时,可不设此节。4 岩石力学41 岩体稳定性的地质背景 (1)简要阐明矿区内各类岩体形成的环境、时代、成岩作用和演变过程; (2)矿区构造体系。叙述构造的形成及其发展历史;断层、破碎带、节理的展布情况。42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1)矿岩的体重、湿度、松散系数、安息角: (2)各类矿石的抗压、抗拉、剪切、三轴抗压强度以及弹性模量、泊桑比、粘着力(c)、内摩擦系数()。表土风化层的特征: (3)不连续面充填物的力学参数。43 岩体结构 (1)根据节理裂隙调查成果、岩体质量指标(R、Q、D)测定成果、岩体弹性波传递速度等有关资料分析岩体的结构特征并进行分类; (2)矿岩崩落块度预测; (3)原岩应力测点的布置及测定方法; (4)测量成果分析:说明应力场的特征、最大应力的大小及方向、地应力对开采的影响。44 岩体稳定性评价 (1)岩体稳定性(或可崩性)分级; (2)对露天边坡稳定进行分析,推荐边坡角及边坡加固措施; (3)分析地下开采采掘工程允许暴露面积,推荐维护岩体稳定或支护方法。45 下一步岩石力学研究工作 分析地质报告提供岩石力学资料,根据矿床开采的需要确定下一步岩石力学研究方向。附加说明: 本章需要地质报告或相关研究资料提供详尽的岩石力学数据方能完成,当条件具备时,可考虑单设“岩石力学”章;当不具备开展岩石力学研究工作时,可考虑将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如矿岩硬度、体重、松散系数、块度、安息角、内摩擦角、湿度、放射性以及矿石含泥、自燃、结块等)、矿岩稳定性(如矿体及顶底板围岩裂隙、节理发育程度、地质构造对岩体的破坏程度)等有关内容相应列入地质章或采矿章中,而不单独列“岩石力学”章。 5 采矿露天开采51 开采范围及开采方式511 开采范围 根据地质资源斌存条件并结合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进一步论述开采范围选择的基本原则,确定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当一个矿区有两个以上矿床或同一矿床有两个以上的矿体(带)时,应确定其开采总顺序。 对改扩建工程设计,应说明其开采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12 开采方式的确定 (1)简述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地形地质特征,矿体斌存条件,矿石类别及资源储量; (2)开采方式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当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开采方式已做出决定时,在初步设计说明书中应简要说明其确定的依据和结论性意见,必要时应进行补充论证; (4)当采用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或先露天后地下开采时,应阐明露天与地下的开采界线,并说明二者在平面与立面上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因素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等。对先露天后地下开采的,尚需说明露天转地下的时期及其有关技术措施。52 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521 露天采场边坡参数的确定 (1)简述露天开采技术条件,其中包括:矿区地形、地势特征,矿体埋藏要素,矿体上、下部标高,上、下盘围岩及复盖层的种类和厚度,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简述边坡参数确定的原始资料(如:边坡研究报告、岩石力学试验资料)的主要技术条件;着重说明软弱面的技术条件及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同时说明有关影响因素等。 (2)对深大露天矿或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露天矿,应有最终边坡稳定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分阶段进行,并须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计算,说明计算剖面的选定原则和依据,确定有关计算参数及计算方法和公式以表格形式按计算剖面和不同高程分别列出其计算结果;据以确定有关边坡参数,如:终了台阶坡面角,最终坡面角,终了台阶高度,清扫平台、安全平台、运物平台等组成及其主要尺寸等。对没有边坡研究报告及岩石力学试验资料而不能进行边坡稳定计算的矿山,应结合矿山岩土实际情况,参照有关经验数据,以经验法分析确定有关边坡参数,并提出分析建议和必要的注意事项。 (3)根据有关原始资料并通过计算或分析研究,对影响边坡稳定因素应加以必要的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加固或防范,同时提出岩体移动和变形的监测方法、部位及有关监测装置等。522 露天境界的确定 (1)圈定露天采场境界的基本原则及经济合理剥采比的确定。 (2)不同露天采场境界方案的分析对比、提出推荐的露天采场境界方案。 对不同露天采场境界方案,一般以表格形式示出,其中应包括方案构成要素,矿岩总量,采出矿石量及其占设计储量的比例,平均剥采比,采场境界几何尺寸,采深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3)对推荐方案应提出露天采场的主要参数及分层矿岩量表,其中:矿岩总量、岩石量、矿石量、出矿品位及金属量应按不同矿种及不同矿石类型分别列出。 提出推荐方案的技术参数,说明露天底标高,台阶高度、台阶最终坡面角,清扫平台、安全平台、运输平台尺寸,露天最终边坡角,采场总出入沟位置及标高,确定露天采场的爆破安全距离范围。 对所圈定采场内的表土是否需要另行堆存、低品位矿石提出处理意见。 (4)当采用软件圈定露天采场时,应注明主要约束条件,当使用手工方法圈定露天采场时,应说明主要技术条件。523 分期建设和扩帮开采 应阐明分期和扩帮开采的必要性和优缺点,确定首采地段及分期和扩帮的步骤并指出过渡措施、技术要求,提出经济效果。53 矿山规模、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531 工作制度 (1)阐明确定矿山工作制度的依据和原则,提出年工作天数、日工作班次、班工作小时数; (2)确定采矿主要设备的年工作制度。532 矿山生产规模验证 (1)引述设计任务书所规定或可形性研究推荐矿山规模并按下列因素进行验证: 按企业合理生产年限及达产年限验证; 按咽喉部位的线路通过能力及卸载点的卸载能力验证; 按台阶工作线长度及同时工作的挖掘设备能力验证; 按新水平准备时间和类似矿山实际所能达到的年下降速度验证。 (2)当采用分期建设和扩帮开采时,应阐明各分期的边界和规模。533 采矿产品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原则,结合矿床斌存特点、矿石类型及选冶工艺要求,说明采矿出矿品种及分采或混采的理由。534 矿山服务年限 根据规模及资源条件,确定矿山服务年限及服务年限内的基建年限、投产到达产的年限、达产稳产年限及减产年份。54 开拓运输541 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 (1)简述矿区地形特征,采矿工业场地、选矿厂、废石场、副产矿石及低品位矿堆场等的相对位置关系。 (2)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 阐述参与比较的开拓运输方案的基本技术条件,提出基建工程量(采剥矿岩总量、主要设备型号数量、运输线路及粗碎,转载设施等)、基建工程费及生产经营费。提出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和基建与生产的技术管理的优缺点,确定推荐方案。542 开拓运输方案描述 对推荐的开拓运输方案进行系统的描述,说明露天采场各台阶与采矿工业场地,受矿仓、废石场及副产或低品位矿堆场之间的系统联系。 当山坡露天与凹陷露天的开拓运输方式不同或前期与后期的开拓运输方式不同时,应说明划分标高、服务期限及其承担的运输量和两者过渡方式与措施。 当采用单一汽车或单一轨道铁路运输时,应说明固定线路的布置方式、线路技术等级及其技术条件,总出入沟口位置及标高,采场内移动线路的布置方式及推进方向,主要运输设备型号及数量。 当采用斜坡道、胶带运输机或平硐溜井等开拓运输方式时,应分别说明各开拓运输方式中有关工程设施的技术条件、规模和数量,说明其布置位置、方式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运输设施的型号和数量等。543 运输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根据矿山规模,结合采剥工艺及运输条件,阐明设备选型的原则和依据,对必须引进设备的应说明理由; 运输设备型号及数量应按矿岩、人员、材料运输所需的最大运输量分别计算确定,并确定合理的备用系数; 运输设备选型,应与装载设备合理匹配,其数量亦应据此校核调整。55 采剥工作551 采剥方法的确定 (1)确定采剥工艺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2)确定采剥工作台阶的开段沟位置及其推进方向和方式,确定同时工作台阶与工作帮坡角; (3)确定采剥台阶工作面的主要结构要素(包括:台阶高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陡帮作业临时非工作平台宽度,工作台阶坡面角,堑沟底宽、采掘工作线长度等)。552 采剥工艺简述 (1)穿孔、爆破作业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岩物理机械性质及矿山规模,选择穿孔设备型号,确定孔网布置参数(孔距、排距、孔深、倾角)、爆破方式、起爆方式、爆破器材种类和有关爆破制度;确定合格块度及大快产出率,提出二次破碎及根底处理方式及其设备;列表计算穿孔爆破作业参数及穿孔爆破作业效率。 (2)装载作业 按矿岩及表土装载量,结合矿石种类、块度和阶段高度及运输条件,选择确定装载设备型号及数量,并提出装载设备的材料消耗。 当需要转载时,应说明理由并确定转载方式及其有关设施和设备型号数量; 装载设备的生产能力,应分别按矿、岩及表土量核定计算。 (3)辅助作业 根据工作面的辅助作业条件和工作量,确定辅助作业的设备型号和数量。 (4)采剥工作主要材料消耗。553 采矿损失与贫化 (1)阐述影响采矿损失与矿石贫化的主要因素,计算确定损失率与贫化率指标,或根据类似矿山的实际指标,结合本矿山具体条件类比选取确定。 (2)提出降低损失与贫化的措施。56 基建、采剥进度计划561 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与原则 说明计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562 基建进度计划 (1)基建剥离量,道路工程或井巷工程量; (2)基建时间、基建剥离部位、基建终了标高,基建终了保有的生产准备矿量(或称二级矿量)和保有期限、副产矿石量; (3)基建期逐年剥离量、副产矿石量及相应的设备数量。563 生产进度计划 (1)投产至达产的时间逐年剥岩量及采矿量,生产剥采比,逐年保有的生产准备矿量(或称二级矿量)及其保有期限; (2)达产服务年限及其逐年产量与出矿品位,生产剥采比,设备数量;(3)减产年份及减产期的逐年产量与出矿品位,减产年份的所在标高。564 基建、生产期逐年矿岩量 绘制基建、生产期逐年矿岩量表及其变化曲线。57 露天矿的防洪与排水 简述矿区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确定防洪与排水的设计原则、标准及设计频率,允许淹没采场最低开采台阶的日数。 提出露天矿防洪截洪沟工程方案及工程量,提出对露天采场内的排水方式要求。58 爆破与安全581 确定爆破材料与品种,确定爆破材料储存方式和储存设施。582 提出爆破工作的有关安全措施,确定爆破安全范围。59 存在问题及建议附图: 1露天开采终了图(1100012000); 2露天开采终了纵、横剖面图; 3基建终了平面图(1100012000); 4边坡稳定计算剖面图; 5投产年、达产年及计算年年末平面图; 6露天矿开拓运输系统图; 7露天矿防洪排水系统图; 8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的开拓系统衔接图(无露天转入地下开采的的不附); 9改扩建矿山开采现状平面图(1100012000)。附表: 1基建工程量表; 2基建、采剥进度计划表; 3主要设备、材料表; 4劳动定员表、生产材料消耗表、生产消耗动力及燃料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4以上表供汇总用)附加说明: 当露天矿采用大爆破时,应单列一节大爆破设计。其中应重点阐述采用大爆破的必要性和目的性;说明大爆矿设计的依据和原则;说明爆区自然地形地貌,矿岩物理性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提出火爆破设计方案和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试爆措施,计算予期工程的技术经济效果,提出存在问题与建议等,并附大爆破设计的有关图纸。地下开采510 开采范围及开采技术条件5101 开采范围 根据地质资源赋存条件并结合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进一步论述开采范围选择的原则和依据,确定开采范围及开采对象。当一个矿区有两个以上矿床或同一矿床有两个以上矿带(体)时,应确定其开采总顺序。5102 矿山现状 对改扩建工程设计,应说明其开采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5103 开采技术条件 (1)矿床类型; (2)矿体斌存特征; (3)矿岩稳定性、自燃性、结块性、抗压强度、裂隙及节理发育程度及规律等: (4)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特殊条件,如老窿、空洞、破碎带等条件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5)水文地质条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6)回采顺序的特殊要求。511 采矿方法5111 采矿方法的选择 (1)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从矿块生产能力、采矿工艺、采准切割工程量、通风与安全、损失与贫化、能源及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与采矿成本等方面,通过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的采矿方法。 当殴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确定采矿方法时,除引述其确定原则依据和结论外,尚需参照上述原则进行进一步的论证。 对需要进行采矿方法试验的矿床,应提出试验的必要性和有关技术要求。 (2)确定各推荐采矿方法所占出矿比例。 (3)确定回采顺序及基建采切矿块范围和数量。5112 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1)矿块构成要素确定矿块、矿房、矿柱的布置及其构成要素和底部结构型式。漏斗、扒道或平底装矿点的布置和尺寸等。 (2)采准切割 确定采准巷道的布置,确定分段(分层)高度,进路布置和间距,回采凿岩巷道,切割空间的位置与尺寸,切割方法和顺序。 采准、切割、装运、支护及辅助设备选型,设备效率及设备数量。 (3)矿房回采 叙述矿房回采工艺及回采顺序,确定矿房日平均生产能力,每一循环回采矿石量及矿房回采延续时间,提出回采工作循环图表,确定凿岩、落矿、出矿及辅助作业用的设备型号与数量:确定矿石合格块度及大块产出率,提出二次破碎方式及其设备型号与数量。 (4)矿柱回采 叙述矿柱回采工艺(内容同矿房回采),对富矿矿柱应充分回采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5)采场充填 叙述采场充填工艺、充填材料及配比、充填体强度要求等。 (6)采空区处理及顶、底板管理 提出采空区的处理方案,确定空区处理与回采关系,生产期地压观测设施等。 (7)采矿损失与贫化 损失率、贫化率的确定原则依据及指标,并提出降低损失率、贫化率的措施。 (8)进行其它采矿方法试验的建议。5113 采准、切割、回采计算 (1)矿块的采准、切割井巷工程量; (2)矿块的回采出矿量计算,(分采准,切割、矿房、矿柱回采); (3)万吨采准、切割比,投产及达产时所需完成的采准、切割工程量,保有的采准和备采矿量。 (4)同时工作的采准,切割、矿房回采、矿柱回采的矿块数量,以及相应的工作面数量; (5)日采出矿量,其中包括矿房、矿柱回采矿量; (6)年掘进工程量(开拓、探矿、采切)每日需完成的掘进工作量; (7)矿山采掘比(米万吨,立方米万吨); (8)主要材料消耗量; 以上计算工作可列表示之。5114 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 对每一种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可分别以表格形式列出。采矿方法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 (1)矿体厚度、倾角; (2)矿石及围岩的抗压强度; (3)推荐的采矿方法。 (4)矿块构成要素; (5)矿块矿量比例,按采准、切割、矿房、矿柱划分; (6)采切比(采准切割分列,单位:米万吨,立方米万吨); (7)损失率(按矿房、矿柱回采及综合分列); (8)贫化率(按矿房、矿柱回采及综合分列); (9)矿块生产能力(按矿房、矿柱回采、局部放矿、大量放矿及综合的矿块生产能力分列); (10)同时工作矿块数(按采准、切割、矿房回采及矿柱回采分列包括备用矿块); (11)劳动生产率(凿岩、出矿等工作面工效); (12)主要设备效率(凿岩、出矿、放矿设备台效)及工作面工效; (13)采、掘主要材料消耗(回采按每吨矿石计,掘进按标准米计)。512 矿山生产能力5121 矿山工作制度 矿山工作制确定的原则和依据,提出年工作天数,日工作班数,班工作小时。5122 生产规模验证 根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结合采矿工艺技术条件,进一步验证矿山生产规模。 (1)按中段可布有效矿块数,并以同时出矿的矿块数及矿块生产能力进行验证; (2)按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或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来验证各中段的生产能力; (3)按中段开拓、采准时问验证; (4)按经济合理服务年限验证; (5)当矿山分期建设时,验算各分期阶段的生产能力;当矿山生产多种矿石时,应分别验算其生产能力。5123 采矿产品方案 根据矿床赋存特点、矿石类型、选冶:r艺要求等因素,确定采矿产品方案,并说明分采或混合开采的可能性及其技术条件。5124 矿山服务年限 根据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按生产规模计算矿山服务年限,说明矿山基建年限、矿山投产至达产时间,提出稳产年份及其稳产期限、减产年份及其减产期限。 预估矿山产量扩大或下降的因素和年份,指出利用远景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可能性。513 开拓运输系统5131 岩体移动范围 阐述确定岩体移动及崩落界线的依据、原则、参数及圈定结果。5132 开拓方案的选择 根据资源斌存条件,结合可行性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与论述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开拓方案。 对开拓方案论述的主要内容为:开拓系统布置,主要井巷工程位置及其数量,开拓范围,基建范围,坑内提升及运输系统,坑内破碎系统,通风排水系统,充填系统,采矿工业场地,地面矿石运输及其与选矿厂的关系等。 对参与比较的各开拓方案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意见。 开拓方案比较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开拓方案构成、主要工程量和附属设施工程量及其技术要求;主要设备型号及数量、能源及材料消耗,劳动生产率;基建井巷工程施工条件、建设周期及其对矿山投产的影响;地表工业设施布置及占地条件、废石场地及对环保的影响情况、生产安全可靠性;基建投资、生产经营费、经济效果评价等。5133 开拓方案及开拓运输系统简述 (1)对推荐的开拓方案及开拓运输系统做系统阐述; (2)确定开拓工程(如提升井、斜坡道、通风井、溜井、充填井、平桐等)的座标、标高、规格型式、装备水平等; (3)确定中段划分原则提出中段高度及标高,确定各中段开拓运输巷道布置,井底车场布置及其与井筒的联接关系; (4)确定矿石、废石、人员、材料设备的提升和运输方式,确定提升、运输、溜井的能力; (5)通风、排水、排泥、充填(灌浆)方式及系统; (6)说明各种硐室的布置、位置、规格及其服务年限; (7)说明竖井、斜井、平硐、斜坡道口与选矿厂、废石场、副产矿石堆场之间的联结关系。514 井巷工程5141 概述 叙述设计中的各类井巷工程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对建井(巷)条件的影响。5142 井巷工程结构 (1)根据工艺要求结合建井条件,确定各类井、巷、硐室的断面及其支护形式和结构以及加固方案等; (2)确定提升井筒的装备型式; (3)确定溜井、溜槽,矿仓、硐室的结构型式。5143 提出井、巷、硐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特殊问题及其处理意见。515 充填材料和充填设施5151 充填材料选择 提出充填量,充填料选择,充填料配比及充填体强度要求。5152 充填料开采 确定充填料开采场地、工作制度、生产能力、破碎筛分设施及运输系统,提出开采、筛分、破碎及运输设备型号与数量。5153 充填工艺、充填料制备和输送(由矿山机械专业配合完成) 确定充填系统、充填工艺工作制度、充填能力、充填料制备工艺及设备选型;确定充填料制备站站址、贮料设施和容积;确定充填料输送系统及其设备和设施,确定充填系统的计量与自动控制、通信、供水、排水、排泥等设施。516 矿井通风5161 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选挥 阐述通风力式和通风系统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设计采用通风系统的主要通风井巷布置、通风方式、通风网路、回采工作面通风和通风构筑物等的选择和方案比较。当通风系统方案复杂寸,应进行综合技术经挤分析比较后确定。 当需要采用分区或分期通风时,应叙述分区或分期的理由。并分述分区或分期通风系统。5162 矿井通风工作制度5163 矿井风量和负压计算 (1)矿井总风量计算矿井总风量包括所有工作面所需风晕及各漏风点的漏风量总和;工作面所需风量应根据矿井特点,并按下列条件计算选用其最大值。尘风量计算工作面所需风量;按排尘风速计算; 按坑内使用的柴油设备排放废气条件计算; 对有放射性元素的矿井并按排氡条件计算,或按排氡及其子体计算所需风量; (2)矿井漏风系数的确定 (3)通风网路及风量分配 按分区、分期,通风最易和最困难时期,分别说明下列各项: 简述设计确定的通风网路特点和合理性; 提出矿井通风网路图;标明需风段各工作面的位置、需风量、工作面断面、长度、通风摩擦阻力系数等,标明矿井通风段和回风段的各井巷长度,断面、通风摩擦阻力系数;标明漏风点的位置和估计的漏风量或漏风系数,以及在风量分配中的处理方法等; 风量分配。 (4)负压计算 根据通风系统,计算不同时期的通风系统的风量自然分配,调整网路中不合理部分。选用风阻力大、风压及损失最大的一条风路的风压作为计算负压。5164 局部通风 确定独头巷道掘进通风方式、局扇型号及设备配置;当采场设置局扇时,应说明采场与主要通风巷道的距离、需风量、阻力及通风方式,确定局扇安装位置及其设备型号和数量。5165 通风设施 确定矿井通风的构筑物设置位置,通风检查方法,进风的防寒与降温设施等。517 井下排水 根据昼夜的排水及排泥量确定井下排水系统的布置原则及排水、排泥方式。确定水仓容积,水仓、水泵房布置位置及水仓沉淀方式。518 井下辅助设施5181 爆破器材库 确定井下爆破器材库容量、贮存周期、爆破器材库位置及其防护设施5182 井下修理设施 根据采矿工艺条件,确定必要的井下修理设施的布置。519 基建进度计划5191 基建范围及基建工程量 (1)基建范围根据建设规模、结合开拓方案,确定基建工程范围。 (2)基建工程量及三材消耗量 根据基建工程范围,结合开拓方案,核定并汇总有关基建工程量,提出基建工程三大材料消耗量。5192生产准备矿量(或称三级矿量) 核定完成基建工程后所获得的生产准备矿量。5193基建进度计划 (1)基建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阐明矿山建设总进度的要求,确定井巷施工顺序; (2)编制基建进度计划表。520采掘进度计划 (1)采掘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阐明矿体回采顺序,叙述达产后矿山应保有的生产准备矿量(或称三级矿量)和逐年应完成的掘进工程量; (2)编制采掘计划进度表。52l存在问题及建议附表: 1矿山基建进度计划表; 2矿山采掘进度计划表; 3主要材料表; 4主要设备表; 5主要生产材料、动力、燃料消耗表;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工程量表。 (以上35表供汇总用)附图: 1开拓系统坑内外平面复合图(11000)12000); 2开拓系统纵投影图(1100012000); 3开拓系统横剖面图(150011000); 4矿井通风系统图(立体)(1:100012000);5中段平面图(150012000); 6主井、副井剖面图(1:200); 7采矿方法图(1:2001:500) 8竖井断面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星源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环境形象题目及答案高中
- 扣分安全驾驶培训课件
- 2025年广电摄影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残疾工作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驾照考试科三题目及答案
- 卫生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危重新生儿救治项目)理论及技能操作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情绪管理课件教学
- 画技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课件 - 1.1 无人机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
- 投放仪器合同协议书范本
- 车辆委托报废协议书
- 水利水电工程重大事故处理试题及答案
- 国内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
- 赌博退款协议书范本
- LKJ2000监控装置故障处理分析行车安全与设备68课件
- 《2025-0085T-QC 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知识培训
- 弘扬光荣传统中密切内部关系
- 二甲护理条款解读
- 新2024年-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