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说课稿.doc_第1页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doc_第2页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doc_第3页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doc_第4页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苏教版义务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86到87页“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说课:一、说教材:教材把小数乘除法分为两个单元,分别是第七单元整数乘小数和第九单元小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是在整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因此,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数乘小数第一课时是直接在积上点小数点,而无需在位数不够时用0来补足。教材编写的结构特点如下:第一,突出转化思想和推理活动。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转化的价值经常表现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教材引导学生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体验转化策略。计算小数乘小数,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如果它们分别乘,积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把整数乘整数的积回归到小数乘小数的积,要除以。这个过程是严密的推理过程,应用了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推理,由“扶”到“放”地安排推理活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二,细致安排计算法则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教材从实际出发,把法则的教学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乘法和除法各先安排一道例题,通过转化和推理得出计算法则。第二步,再分别安排一道例题,解决使用法则的难点。教材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适度分离,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法则。第三,计算方式多样化。本单元以笔算为主,同时也适当安排口算、估算和用计算器计算。口算是掌握笔算方法后进行的,直接说出比较容易的小数乘、除法的得数,能进一步巩固处理小数点的方法和技巧。估算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情况下使用,替代了笔算。计算器用于计算较繁的小数乘、除法和探索规律。计算方式多样化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三、说学生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明白了整数乘小数通过转化的思想方法转化乘整数乘整数来计算。而对于一小部分学生已经会自主探索寻求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但对于大部分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如:整数中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不过关,中间有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不会计算。甚至有些同学还会与小数加减法混淆,列竖式时不知道末尾对齐,再加上有些学生计算速度慢等等,因此计算教学学生还需要有一定的计算练习量。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课是计算教学,计算本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但它在现实中却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为了使学生顺利的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的要求,本人在教法学法上突出体现以下四点:1.估算与精算有机结合。在学生列出2.83.6后,安排了学生先估算,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同时为学生探索笔算提供了一种支持过程,通过笔算与估算的比较,进一步验证笔算的合理性。估算的方法比较多样,根据不同的算式,正确的答案可以在估算结果的左右,也可以在两个估算结果的中间,只要学生能说出估算的方法,那么这样的估算都是有效的。估算放在哪里?本节课许多老师都是把估算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放在哪?算式初始,可以根据算式进行估算,大致把精确的结果框定一个范围,最后得出正确结果以后,对这个结果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而且估算是学生的一种内在本领,不是在新课的时候当环节交了就好了,当学生在练习巩固中出现错误时,也可以用估算迅速的判断结果的对错。要让学生把估算内化为自己的本领,自然而然的应用于自己的计算中。在巩固练习中可以设计一组判断题:(1)1.253.2=4;(2)8.051.2=4,这组判断第一个需要学生去计算的,第二个计算不如去估算。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提高,也让学生明白估算真的很有价值。2.重视过程,突出算理算理是小数乘小数理论依据,要让学生知道怎么算,又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是计算教学之根本。传统教学中就一直重视让学生明确算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强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理算法,只有明确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才能进行准确、灵活的计算;才能突破难点,实现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小数乘小数的难点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我认为只有当学生深刻明白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才能真正的突破难点,因此在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去发现把因数看成整数计算的积和真正的积有什么关系,弄清楚为什么还要缩小积的倍数,应缩小多少倍,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只有重视弄清算理的全过程,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突破教学难点。这个环节,是本课中突破难点的核心环节,本着“授人以渔”的思想,引导学生根据小数乘整数的经验,探索计算的方法,提出问题:回想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此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学生能够根据以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凭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然后学生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再抛出问题: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该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呢?这个才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此时安排一个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全班交流汇报时,教师板书让学生弄清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然后,再结合前面的估算结果,与笔算进行比较,进一步确认按上面的计算方法算出的积是合理的.建立了估算与笔算的联系.在教学试一试时,我直接放手,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完全放手,大胆尝试,在完成后再同桌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第二次的同桌交流是在例题积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再一次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在掌握算理的这个环节,通过扶与放的结合,循序渐进的推理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迁移类推的思想.3.多种形式应用,促进内化一般来说,教材上计算题的呈现方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大家都觉得比较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度的改编,丰富例题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在期待中开始并进行计算的教学。我在练习环节中,变换了练习的呈现方式,设计了有坡度的多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计算技能.五、说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小区图片):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有效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课件)房间是什么形状的?要求房间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需要找哪些条件?你认为算式怎么样列?打开草稿本列出算式。(出示算式:3.62.8=)二引导探究1根据算式,请你估计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2同学们看,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数相乘?(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尝试计算,学生汇报:你是怎样算的?生说,师依次出示课件。谁能再说一说,第一个箭头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呢?小组里先说一说。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多少?指名口答。小结:大家刚才说的真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看作整数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右边看作整数乘的过程我们一般放在心里,不写出来。方法你掌握了吗?三自主发现1刚才我们计算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同学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汇报,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指名说,谁能再来说一遍给老师听。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2.师:例1的结果是两位小数,试一试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老师有困惑了,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呢?想不想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出示讨论题)指名读题。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通过这三道讨论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四.巩固练习.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打开书,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指名口答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里?2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了,下面请大家来当一回小老师,批改一下这位同学的作业。先看对不对?错在哪里呢?请你在旁边帮他改正过来。看书上练习十五的第2题。3.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乘小数,大家都能熟练的进行计算与判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下也要运用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种西服面料,每米的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默读题目。首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元?你是怎样估的?结果是不是300元左右呢?在草稿本上列式解答。指名一人口答。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p87“练一练”的第2题、练习十五的第1题。七、板书设计小数乘小数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阳台的面积有多大?3.62.8=10.08(平方米) 1.152.8=3.22(平方米) 3.6 1.1 52.8 2.82 8 8 9 2 07 2 2 3 01 0.0 8 3.2 2 0答:房间的面积有10.08平方米。 答:阳台的面积有3.22平方米。下面是赠送的中秋节演讲辞,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中秋佳节演讲词推荐中秋,怀一颗感恩之心老师们,同学们: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要到了!本周日,农历的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处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称为“中秋”,它仅仅次于春节,是我国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的月最圆,中秋的月最明,中秋的月最美,所以又被称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无论什么形式,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是中华瑰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特别珍视团圆,中秋节尤为甚。中秋,是一个飘溢亲情的节日;中秋,是一个弥漫团圆的时节。这个时节,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这些,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同学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不正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的共同信念吗。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月亮最高,高不过想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目光和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一、活动主题:游名校、赏名花,促交流,增感情二、活动背景:又到了阳春三月,阳光明媚,微风吹拂,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借春天万物复苏之际,我们全班聚集在一起,彼此多一点接触,多一点沟通,共话美好未来,与此同时,也可以缓解一下紧张的学习压力。 相信在这次春游活动中,我们也能更亲近的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同时吸收万物之灵气的同时感受名校的人文气息。三、活动目的:1. 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2. 领略优美自然风光,促进全班同学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 3. 为全体同学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4. 有效的利用活动的过程及其形式,让大家感受到我们班级的发展和进步。四、活动时间:xx年3月27日星期四五、活动参与对象:房产q1141全体及“家属”六、活动地点: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七、活动流程策划:1、27日8点在校训时集合,乘车2、9点前往华农油菜基地、果园,赏花摄影3、10点30,回农家乐开始做饭,进行“我是厨王”大比拼4、1点30,收拾食品残物,开始集体活动5、4点,乘车返校八、职能分工及责任定岗1、调研组:负责前期的选址、策划的撰写、实地考察、交通工具的联系和检验组长:金雄成员:吴开慧2、安全保卫组:负责登记参加春游的人数,乘车前的人数的登记,集体活动时同学的请假的审批,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午餐制作的人员分组组长:徐杨超成员:王冲3、食材采购组:根据春游的人数和预算费用合理购买食材组长:胡晴莹成员:何晓艺4、活动组织组:在车上、赏花期间、主要是做饭完后的集体活动期间的活动的组织组长:武男成员:冯薏林5、厨艺大赛组织组:负责指导各个小组的午餐的准备,最后负责从五个小组里推荐的里面选出“厨王”(厨王春游费用全免)组长: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