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8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分公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分公 司司 设计单位 设计单位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设计时间 2008 年年 8 月月 20 日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湖北人力资源市场湖北人力资源市场 TD SCDMATD SCDMA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方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方 案案 2 18 3 18 目目 录录 1概述概述 1 1 1自然环境 1 1 2TD SCDMA 覆盖区域 1 1 3电磁环境 1 1 4设计依据 1 2改造原则改造原则 2 3室内覆盖指标要求室内覆盖指标要求 2 3 1TD SCDMA 指标要求 2 3 2GSM 指标要求 3 4设备说明设备说明 4 4 1信源设备说明 4 4 2接地要求 5 5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5 5 1信源的选择 5 5 2室内分布改造方案 5 5 3GSM 与 TD SCDMA 系统信息 6 5 4目前传输状况 6 5 5信源设备安装位置说明 7 5 5 1GSM 设备安装位置说明 7 5 5 2BBU 与 RRU 安装位置说明 7 5 6BBU 与 RRU 的走线路由说明 7 5 7方案可行性分析 8 5 7 1边缘场强分析 8 5 7 2信号外泄分析 8 5 7 3上下行链路平衡 8 6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求 8 6 1天线安装工艺要求 8 6 2馈线布放工艺要求 9 6 3器件安装工艺要求 9 6 4接头安装工艺要求 9 7施工材料清单施工材料清单 10 7 1新安装设备清单 10 7 2拆除设备清单 10 7 3退库设备清单 11 8标识标识 12 9附图附图 13 1 18 1概述概述 1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湖北人力资源市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 446 号 总建筑面积 16000 平 方米 建筑主体地下 1 层 地上 13 层 地下 1 层为车库和配电房 1F 5F 以上 为办公 6F 13F 为住房 共有电梯 2 部 其中 2 部电梯 B1F 13F 湖北人力资源市场坐标 E 114 37067 N 30 51987 覆盖物业点照片 要求 800X600 坐标图 800X600 1 2TD SCDMA 覆盖区域覆盖区域 本次 TD SCDMA 改造主要覆盖湖北人力资源市场 B1F 13F 及 2 部电梯 包括 1F 5F 办公区域 B1F 停车场 6F 13F 住宿 总覆盖面积为 16000 平方米 覆盖区 域内手机用户数约为 300 其中移动用户数约为 150 1 3电磁环境电磁环境 目前 湖北人力资源市场建有 GSM900 2 载波室内覆盖系统 GSM 采用了 1 台微蜂窝为信号源对商住宅楼进行了全覆盖 1 4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900 1800MHz 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话路网技术体制 2 900MHz TDMA 数字移动通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3 湖北移动 武汉移动对室内分布系统的相关规定 4 3GPP 相关规范体制 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综合设计规范 GB T50311 2000 6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 8702 88 7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估方法与标准 HT T10 3 1996 2 18 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9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 10 集团公司已经下发的 TD SCDMA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建议 11 武汉 TD SCDMA 室内分布改造标准化方案 12 现场勘察资料及测试数据 13 业主覆盖要求 2改造原则改造原则 1 TD SCDMA 室内分布系统建设以改造现有 GSM 室内分布系统 2G 3G 共 用方式为主 应确保原有 GSM 网络正常运行 并为后续优化建设留有 余地 2 室内外覆盖一体化原则 确保室内分布系统提供良好的室内覆盖 同 时要控制好室内信号 避免对室外构成强干扰 3 在频率资源足够 设备支持的情况下室内外尽量采用异频组网方式 室 内外频点分配见频率配置方案 频率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应保证与室 外有切换关系的室内小区的主载频与室外主载频保持异频 4 TD SCDMA 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源主要采用宏蜂窝 微蜂窝 BBU RRU 等 设备 5 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的建设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电磁辐 射值应满足国家标准 6 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需要综合考虑 GSM900 DCS1800 3G 和 Wlan 共用 的需求 7 适当保证室内 PHS 天线和 TD SCDMA 的天线的隔离 保证 PHS 不会对室 内 TD SCDMA 信号源产生干扰 3室内覆盖指标要求室内覆盖指标要求 3 1TD SCDMA 指标要求指标要求 TD SCDMA 室内分布系统技术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3 18 2 无线信道呼损 无线信道呼损不高于 2 3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 90 的位置 99 的 时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4 块差错率目标值 BLER Target 话音 1 CS64k0 1 1 PS 数据 5 10 TD SCDMA 边缘场强要求 1 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场强 PCCPCH RSCP 85dBm 2 PCCPCH C I 3dB 3 室内信号的外泄电平 在室外 10 米处 PCCPCH RSCP 95dBm 3 2GSM 指标要求指标要求 1 移动用户的忙时话务量为 0 025Erl 2 无线信道的呼损率取定 话音信道 TCH 呼损为 2 控制信道 SDCCH 呼损为 0 1 3 干扰保护比 同频干扰保护比 C I 12dB 不开跳频 C I 9dB 开跳频 邻频干扰保护比 200KHz 邻频干扰保护比 C I 6dB 400KHz 邻频干扰保护比 C I 38dB 4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 95 的位置 99 的 时间移动台可接入室内系统网络 5 无线覆盖边缘场强 室内信号场强 85dBm 6 在微蜂窝接收端位置收到的上行噪声电平小于 120dBm 7 根据国家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室内天线的输出口功率小于 15dBm 8 微蜂窝室内信号分布系统与室外周围宏蜂窝各小区之间有良好无间断 切换 4 18 9 室内覆盖区误码率 RxQual 等级 3 以下的地方占 95 以上 10 泄漏要求 泄漏测试边缘场强 大楼 5 米处 不得高于 80 dBm 主干 道旁的不得出现在邻小区前 3 位 4设备说明设备说明 4 1信源设备说明信源设备说明 各厂家 BBU 参数说明 以最终确定的设备厂家参数为准 厂商厂商爱立信爱立信大唐大唐中兴中兴华为华为普天普天 设备型号设备型号RBS8418TDB18AEB326TBBP530BBU1324A 尺寸尺寸177 442 260483 482 177175 482 6 34088 446 310222 25 450 480 功耗功耗180W S666 210W250W S666 300W500W 供电方式供电方式 48DC 220AC 48DC 220AC 48DC 220AC 48DC 220AC 外接转换器 48DC 220AC 温度环境温度环境 5 50 5 55 10 55 20 50 C 5 55 湿度环境湿度环境5 95 15 85 5 95 5 95 5 98 各厂家 RRU 参数说明 以最终确定的设备厂家参数为准 厂商厂商爱立信大唐中兴中兴中兴华为普天普天 设备设备 型号型号 RRU4612061R01R04R112611301C1306C 尺寸尺寸 603 388 129 338 320 140 320 300 136 480 440 220 370 29 0 135 320 240 107 288 218 156 370 43 0 175 功耗功耗150W100W32W130W84W110W100W200W 供电供电 方式方式 48DC 48DC 22 0AC 220AC 48DC 2 20AC 48DC 2 20AC 48DC 22 0AC 48DC 22 0AC 48DC 2 20AC 温度温度 环境环境 40 C 5 5 C 40 55 40 55 40 55 40 5 5 40 55 40 70 40 70 湿度湿度 环境环境 5 98 5 98 5 100 RH 5 100 RH 5 10 0 RH 5 98 5 100 5 1 00 RRU 出口功率配置 TD SCDMA 室内分布信源采用 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 不同功率下 不同载波的 RRU 功率设置如下 5 18 2W 3 载波 RRU 发射功率设置 用 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 总输出 功率按照 33dBm 取定 PCCPCH 信道功率按照 26dBm 取定进行链路预算 2W 6 载波 RRU 发射功率设置 用 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 总输出 功率按照 33dBm 取定 PCCPCH 信道功率按照 23dBm 取定进行链路预算 12W 6 载波 RRU 发射功率设置 用 PCCPCH 信道功率进行功率预算 总输出 功率按照 40 79dBm 取定 PCCPCH 信道功率按照 29dBm 取定进行链路预算 以上 PCCPCH 信道功率以最终确定的设备厂家参数为准 4 2接地要求接地要求 防雷与接地要求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YD5068 2005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 与接地设计规范 执行 1 室内接地 设备的工作地 保护地应接入同一地线排 地线系统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0 欧姆 从机房所在楼房的地网单独拉一根截面积 95 平方毫米的总地线进机房 接到机房的室内地线排上 室内地线排应尽量靠近地线进口 拉进机房的母地 线必须直接连到室内地线排上 不能再经过任何设备 如 交流屏 才下地 必须 直接落地 室内设备要求用截面积不小于 16 平方毫米接地线与地排连接 每个接地点 只能接一个设备 不能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接在同一点上 2 室外接地 基站铁塔 天线支撑杆 走线梯等室外设施都应与防雷地网良好接触 并 做好防氧化处理 要求接地电阻小于 5 欧姆 基站室外天线不论安装在铁塔上还是在天面支撑杆上都应设避雷针 避雷 针要求电气性能良好 接地良好 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 能保护铁塔上或杆 上的所有天线 即所有室外设施都应在避雷针的 45 度保护角之内 6 18 5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5 1信源的选择信源的选择 室内分布系统信源主要包括 宏基站 微基站 BBU RRU 和直放站四种 根据当前设备成熟度和各主要设备厂商路标 本期工程主要选择 BBU RRU 方式来实现 本物业点采用信源配置 S03 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5 2室内分布改造方案室内分布改造方案 合路器选择 在此站点设计中 考虑到各系统的频段 选用 GSM TD SCDMA 双频合路器 功分器选择 考虑到 TD SCDMA 与 WLAN 的建设需要 在功分器的 选择上 决定选用工作频段为 800 2500MHz 的宽频腔体功分器 耦合器选择 考虑到 TD SCDMA 与 WLAN 的建设需要 在耦合器的 选择上 决定选用工作频段为 800 2500MHz 的宽频腔体耦合器 馈线的选择 考虑到 TD SCDMA 与 WLAN 的频段较高 信号在传输 过程中损耗较大 在考虑施工难度的前提下 此站点设计中 主干为 7 8 馈线 分支为 1 2 馈线 天线的选用 考虑到 TD SCDMA 与 WLAN 的建设需要 在天线选择 上 决定选用工作频段为 824 2500MHz 的吸顶天线 小板状天线等 具体详见系统图 系统可调整性 本方案已经从器件的多网兼容承载 设计过渡的方便 性考虑到了以后其它系统合路兼容的需求 系统所有的器件完全兼容 目前 2G 3G 频段系统 并且我们已预留出 1 2dB 的合路器损耗 如 需进行多网合路改造仅需要在相对应的合路端口加入合路器引入新的 系统信号即可 另外根据新加入网络的频率和功率特性适当选择合路 节点和有源设备类型 功率分配 对于重点区域 考虑到用户的重要性 在进行覆盖设计时 7 18 PCCPCH 信道强度初步设计不低于 85dBm 5 3GSM 与与 TD SCDMA 系统信息系统信息 2G 系统3G 系统 系统标准 GSM900MHzTD SCDMA 覆盖范围B1F 13F 及 2 部电梯B1F 13F 及 2 部电梯 覆盖方式微蜂窝 BBU RRU 主机信源微蜂窝 BBU 机房位置 微蜂窝 5F 电井 1 台BBU 5F 电井 1 台 RRU 5F 电井 2 台 系统规模微蜂窝 1 台BBU1 台 RRU2 台 楼层覆盖微蜂窝 BBU RRU 电梯覆盖微蜂窝 BBU RRU 5 4目前传输状况目前传输状况 物业点传输设备情况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 厂家厂家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 型号型号 传输设备传输设备 位置位置 传输安装传输安装 方式方式 传输供电传输供电 方式方式 已用电路已用电路 2M 2M 物业点传输线路情况 光缆来向光缆来向光缆芯数光缆芯数剩余芯数剩余芯数TDTD 信源配置信源配置 5 5信源设备安装位置说明信源设备安装位置说明 5 5 1 GSM 设备安装位置说明设备安装位置说明 GSM 微蜂窝安装位置 人力资源市场 5 层电井 覆盖 B1 层至 13 层及 2 部电梯 5 5 2 BBU 与与 RRU 安装位置说明安装位置说明 BBU 安装位置 人力资源市场 5 层电井 8 18 RRU1 安装位置 人力资源市场 5 层电井 覆盖 B1 层至 5 层 RRU2 安装位置 人力资源市场 5 层电井 覆盖 6 层至 13 层及 2 部电梯 BBU 及 RRU 安装位置照片如下 BBU RRU1 RRU2 5 6BBU 与与 RRU 的走线路由说明的走线路由说明 电源线布线路由描述 交流引入及接地点 5 层电井 BBU 接地点 BBU 通过接地线沿墙布放至接地处 交流引入线 由 5 层电井沿槽道布放至 5 层电井电表箱 电表箱 BBU 由 5 层电表箱沿弱电槽道布放至 5 层 BBU 电表箱 RRU 由 5 层电表箱沿弱电槽道布放至 5 层 RRU 信号线布线路由描述 BBU RRU1 由 5 层电井 BBU 沿弱电槽道布放至 5 层电井 RRU1 RRU1 RRU2 由 5 层电井 RRU1 输出端口沿弱电槽道布放至 5 层电井 RRU2 RRU 耦合器 由各 RRU 沿墙布放至各层耦合器 GPS 馈线布防 由 5 层电井至电梯机房 并沿墙布放到楼顶平台 GPS 天线 5 7方案可行性分析方案可行性分析 5 7 1 边缘场强分析边缘场强分析 室内无线传播模型对于室外无线传播模型来说 种类相对较少 目前 的室内传播模型有 Keenan Motley 模型 ITU R P 1238 模型 对数距离路 径损耗模型 衰减因子模型等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偏差较大 很少使 9 18 用 其他三个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都有采用 根据无线电波室内传播模型 Keean Motley 模型 适用于 900MHZ 和 2GHZ 室内环境预测 PL d PL d0 20lgPL d PL d0 20lg d d0d d0 d C d C 其中 PL d 为路径 d 总损耗 dB PL d0 为路径 1 米时的自由空间损耗 2GHz PL d0 38 4dB 900MHz PL d0 31 4dB 为距离损耗因子 要由模拟测试求得 一般范围为 0 2dB m d 为距离 m C 为天线覆盖半径内单路径穿过的所有墙总损耗 dB 不同墙体穿透损耗经验值 C 2100MHz 墙体类型墙体类型混凝土混凝土砖墙砖墙玻璃玻璃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地板混凝土地板 穿透损耗穿透损耗 dB dB 13 208 156 1220 408 12 不同材料穿透损耗经验值 C 2100MHz 建材建材 厚度厚度 mm mm 木板木板 15 15 石膏板石膏板 7 7 砖砖 60 60 砖砖 含水含水 瓦瓦 15 15 隔热玻璃纤维隔热玻璃纤维 损耗损耗 dB dB 3 50 11 45 88 137 1 根据以上模型分析楼内全覆盖效果 现取本方案设计天线口功率较低 覆盖环境较差的 2 个天线作为参照 天线编号天线编号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增益增益覆盖半径覆盖半径穿墙数量穿墙数量 取值取值 ANT3 6FANT3 6F 0 4dBm2 1dBi20m 1 非承重 0 5dB m ANT2 6FANT2 6F0 8dBm2 1dBi20m 1 承重 0 5dB m 表中可见 可以将 ANT3 6F 和 ANT2 6F 作为参照 进行分析 1 ANT3 6F 天线覆盖距离约 20 米 根据模测经验 取 0 5dB m 从 天线到覆盖边缘经过一堵砖墙 通过前面的表格可以得出 1 堵非承重墙的 损耗约为 15dB PL d PL d0 20lg d d0 d C 38 4 21 6 0 5 20 15 85 0dB 本站点设计边缘场强为 E d Eco Ga PL d 10 18 0 4 2 1 85 0 83 3dBm 2 ANT2 6F 天线覆盖距离约 20 米 根据模测经验 取 0 5dB m 从 天线到覆盖边缘经过一堵砖墙 通过前面的表格可以得出 1 堵非承重墙的 损耗约为 15dB PL d PL d0 20lg d d0 d C 38 4 21 6 0 5 20 15 85 0dB 本站点设计边缘场强为 E d Eco Ga PL d 0 8 2 1 85 0 82 1dBm 由此 天线 ANT2 6F 和 ANT3 6F 都能满足覆盖要求 从而确保本设计 方案的覆盖效果 5 7 2 信号外泄分析信号外泄分析 根据设计指标要求距离建筑物 尤其是临街的建筑 5 米左右处的信号 外泄功率 RSCP 90dBm 或者低于室外大网主用信号 RSCP 5dB 以上 控制泄漏场强主要受靠近窗口的天线的影响 现以距离窗口较近 天 线口功率较高的 ANT1 10F 为参照 分析泄漏场强 天线口输入功率 Eco 6 5dBm 天线增益 Ga 2 1dBi 天线与窗口距离 5m 即天线距离窗外 5 米处的自由空间损耗为 PL 10m 33 2dB 天线到建筑外需经过石膏吊顶和混凝土的隔墙 PL0 2 0 10 0 12 0 dB 距离衰耗因子 取值 0 7dB m 由此可以得出 泄漏场强 En 2 1 6 5 33 2 12 0 0 7 20 50 6dBm 基本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11 18 5 7 3 上下行链路平衡上下行链路平衡 大功率 RRU 在使用时 需注意上下行链路的平衡 特别是下行链路增益不 能过大 以免造成下行过覆盖情况出现 通常认为上下行链路路损相同 上下 行链路严重失衡时 如 UE 的到达信号小于基站灵敏度电平 则 UE 无法接入 不能建立业务 5 7 4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即国标 GB9172 88 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分为两个级别 见下表所示 容许场强 波长 一级 安全区 二级 中间区 300MHz 300GHz300MHz 300GHz W cm2 10 40 一级标准一级标准 为安全区 指在该电子波强度下长期居住 工作 生活的一切人群 均不会受到任何有害影响的区域 二级标准二级标准 为中间区 指在该电子波强度下长期居住 工作 生活的一切人群可 能引起潜在性不良反应的区域 设计中天线口最大功率 7 4dBm 天线增益为 2 1dBi 天线口总输入电 平为 0 0072W 7 4dBm 天线 EIRP 为 7 4 3 5 10 9 0 008W 设人员活动范围距天线 0 5 米以外 则最强功率密度为 0 008 4 1 2 0 00063W m2 0 95 W cm2 0 63 W cm2 10 W cm2 一级安全区 证明天线口功率设计输出功率在 7 4dBm 左右 距人体 0 5 米左右 电池辐射满足国家电磁辐射一级安全标准 12 18 6施工工艺要求施工工艺要求 6 1天线安装工艺要求天线安装工艺要求 室内安装天线应注意 室内分布天线安装要距离均匀 位置合适 在穿透损耗较大的地方 天线 点位尽量靠近房间门口 便于对室内覆盖 天线尽量隐蔽固定安装在楼层吊顶 以内 避免用户的反感 在安装在地下室无吊顶的开放性环境中时 注意天线 安装的美观 尽量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室外安装天线应注意 室外天线的各类支撑件应结实牢固 铁杆要垂直 横担要水平 所有铁件 材料都应作防氧化处理 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其支撑件上 其高度及位置需与设计方案一致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防水处理 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 滴水弯 室外天线都应在避雷针的 45 度保护角之内 6 2馈线布放工艺要求馈线布放工艺要求 馈线布放是要注意对馈线的保护 馈线的弯曲半径不宜超过馈线的标称值 馈线在楼层吊顶内穿缆时 应注意馈线的保护 避免馈线外皮破损 在开放性 环境布放馈线时 要对馈线外增加外套保护 增加馈线对外来非人为破坏的承 受力 同时可以增加馈线布放的美观性 室外馈线进入室内前必须有一个滴水弯 加套波纹管时滴水弯底部必须剪 切一个漏水口 以防止雨水沿加套的波纹管或馈线进入室内 入线口 孔必须用 防火泥密封 室外馈线加套 PVC 管后 水平布线的 PVC 管每 6 米在 PVC 管下 方必须切口 作漏水口 6 3器件安装工艺要求器件安装工艺要求 耦合器 合路器和功分器的安装要与设计位置尽可能的一致 在暴露的顶 棚区域安装时要将器件稳定美观的固定在顶棚上 并做好防护 13 18 6 4接头安装工艺要求接头安装工艺要求 接头要美观 同时 连接性能要优良 并采用胶套密封 7施工材料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波辅助预压技术对传送带承载层密实度提升的传热-力学耦合效应分析
- 微型化传感器在电动汽车车载诊断系统中抗振动可靠性提升方案
- 钣金产品生产周期优化方案
- 循环经济视角下剪毛绒废旧制品化学解聚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研究
- 循环经济背景下塑料配件化学回收技术的产业化瓶颈
- 建筑领域前盖后档式幕墙系统风荷载动态响应研究
- 废弃物热解气体的催化净化技术对环保型干燥设备能效的增益研究
- 工业设计维度人体工学与便携性的非线性矛盾解析
- 工业级三氟苯胺纯度标准与药物应用安全性的量化关联
- 广东省深圳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月考试卷附答案
- 道路运输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履职承诺协议书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已经解密)
- 八大员培训计划
- 喷砂除锈防腐施工方案
- 晨检午检体温记录表
-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4 繁 星|部编版(共14张PPT)
- 数独题目高级50题(后附答案)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