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查缉战术掩体的认识和利用:1、识别掩体:掩体:掩体是可以保护人员不被子弹、流弹所伤的物体;隐匿物:隐匿物是可以隐藏人员不被对方发现,但是不能够保护人员,同样还会被流弹或子弹击中;掩体的面积和形状:要有效地遮蔽身体;掩体的厚度和密度:理论上掩体的厚度越厚及密度越大就越好,能够阻挡枪弹穿透;掩体的位置:能够满足掩体影区条件好(对方的射击死角)、进入距离短、方便观察与射击等条件。2、使用掩体:进入掩体:根据对方的火力方位,使用最短的距离进入掩体的影区;进入掩体后的姿势:进入掩体后,应立即锁定危险区域,并根据掩体的形状采取相应姿势,但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坐姿和卧姿;怎样更换掩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更换掩体,确实要更换掩体时,应有足够的弹药、队友的掩护、明确的线路及掩体;3、掩体后的观察与射击技术探头观察法:在掩体后保持身体平衡的基础上,采取单手抵腰戒备的方法进行快速探头观察;切角观察(斜角线观察)法:在与掩体保持适当的距离时,在队友掩护下成平肩戒备以掩体的外侧为轴心,利用猫步或并步采取渐进的横向运动,逐步将掩体后面的隐蔽区域的危险排除掉;镜面观察法:在掩体后。选择适当的条件和隐蔽的角度,在队友的掩护下通过镜面反射的原理进行观察。盘查:1、盘查的概念、特点和要求:概念:盘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过程 ,依法对可能具有违法或者犯罪行为的嫌疑人进行盘问和检查,以发现或确认其是否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辨别其是否为重大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警务活动。特点:嫌疑人身份不明确性。警察是通过观察,发现表现在某些嫌疑人身上的疑点,才能确定盘查对象,因此,嫌疑人的身份和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较强的目的性。警察对盘查对象的盘问和检查,目的是弄清楚其是否具有违法或犯罪嫌疑,因此,盘问的目的性十分明确;嫌疑人的反抗性具有突发性。警察在盘问时,由于盘查对象身份和行为的不明确,很容易遭到犯罪嫌疑人的突然袭击。要求:依法进行盘查;保持警力优势;明确职责分工。2、盘查嫌疑人应用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为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经出示相关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根据城市人民警察巡逻规定第五条规定;依照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相关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一十一条相关规定。3、检查物品的原则:坚持人、物分离的原则;坚持亲拉慢开的原则;坚持亲拿亲放的原则;坚持按顺序翻动的原则;坚持文明检查的原则。人、物分离:作用:盘查携带包裹的嫌疑人,必须首先把嫌疑人与其携带的包裹分离开,再进行盘问和检查,防止嫌疑人趁机使用装在包内的凶器或武器行凶顽抗。对嫌疑人盘问的内容、方法:盘问要由浅入深,问明被盘查对象的姓名、住址、籍贯、工作单位等,检查身份证、暂住证和其他相关证件,核实被盘查人的身份;仔细询问其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去干什么;弄清携带物的来源、有无证明及其他相关内容等。盘问中应注意其表情、动作、语言的逻辑性以及其说明事情的内在联系,善于发现疑点。在盘问活动中,可以借鉴和运用“十看十对”的方法:看证件对姓名,看面貌对年龄,看举止对职业,看原籍对口音,看言行对学历,看衣着对身份,看物品对来由,看同伴对关系,看去向对方位,看神情对心态。检查物品的方法和步骤:首先令盘查对象将箱包放在指定位置,令其后退,由警戒警察负责监控,主盘问人员按照一问、二看、三听、四闻、五摸、六开的顺序进行。要轻开、满拉谨慎开启,防止内有爆炸物,要从上向下进行,轻拿轻放,防止损坏物品。一问就是问对方携带的物品和数量;二看就是看包裹的形状与对方的表述是否相符;三听就是听包裹里是否有异常声;四闻就是了解包裹里有何异味;五摸就是了解包裹里物品的形状、大小、重量;六开就是要轻开、慢拉、谨慎开启。对嫌疑车辆的观察、接近和检查:车辆查控的概念: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对驾驶或乘坐机动车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追击、拦截和盘查的警务活动。车控的特点和要求:特点:观察的间接性;较强的机动性;组组织协同困难。要求:先控后查;人车分离;现查人后查车。查控嫌疑车辆的基本程序:1、观察:观察方式为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观察内容包括:车型、颜色、前后牌照、有无划痕、车内人员情况、车辆周围的环境等。强调说明:观察的仔细程度,直接关系到形势评估的准确与否;观察中出现的疑点和问题,要同最后的检查结合起来。2、接近:接近的前提是车辆已经处于熄火状态,并且完全停稳。接近时,警察的分工必须明确;谁主盘问谁推进,负责警戒的警察应站在火力区。推进的方法:由车辆后方推进,到达车尾箱,按压尾箱盖,检查尾箱锁;贴近车辆左侧推进至后排前排。整个接近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对车内人员的控制和对周围环境的警戒。对于不同情形的当事人,控制可以分为语言控制、站位控制和武器控制。3、检查证件:检查证件时,主盘查手不能将头和手伸进车窗内,不能背对目标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年检合格标志、车辆识别代码、点火装置、行驶证、车尾厢以及车载物品在内的诸多要素;检查过程中,遇有突发暴力袭击时,要有正确的撤退意识和撤退方式。4、查后工作:嫌疑不能排除,依法留置盘查;确认有犯罪嫌疑的,对其实施押解;排除嫌疑的,做好解释,礼貌放行;清点人数,检查装备,组织撤离。引入截停:由前截停、由后截停。持枪移动:1、猫步:用于静肃接近目标或搜索行动时的身体移动。2、滑步:用于接近目标或搜索行动时短距离的位置调整。3、跑步:用于没有掩护物的开阔地移动。4、卧倒和起立:为了有效减轻对方火力威胁、避免伤害和隐蔽自己的需要,迅速改变立姿或行进状态为俯卧姿势。使用手电筒的方法:1、双手分离方法:用不持枪的手(左手)持握电筒向外伸展。手电筒的照射方向与枪口方向一致,光照时间要短,与枪支的位置应适当。2、双手贴靠方法:手背贴靠:右手持枪,左手持手电筒,右手手背贴左手腕关节,用左手拇指控制电筒开关;拇指贴靠:右手持枪,左手持手电筒,两手大拇指根部相贴,左手手背朝上。3、“ok”式方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握手电筒,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包握右手,形成推拉式(威沃尔式)握枪方式。小组推进:1、使用掩护物:警察在利用掩护物时,应根据自己的持枪习惯,合理选择射击的位置,通常,右手持枪的可选择掩护物的右侧,当两人共同使用一个掩护物时,应尽量各占掩护物的一侧,如果两人都必须在同一侧使用,那么,一定要注意彼此协调及时沟通。通常,先占据掩护物的警察采用跪姿靠近掩护物,后到的警察采用立姿贴近跪姿警察而战。2、沟通联络:两人行动时,同伴之间的沟通是非常的重要,良好的联络是达成战术协同及转换的前提,是有效完成任务的保障。如果是通过电子通信联络,那么,通讯的语言一定要简明,以避免通信的重复和混乱。如果是手势联络,则一定要注意手势的位置,与同伴的距离方位以及手势信号的传递,要以能看清楚为准。3、火力控制:警察在与犯罪分子发生枪战的现场,应尽量分开行动,各自拥有自己的掩护物、观察角度和火力控制范围。形成优势火力,控制对方。警察与目标所形成的理想的火力三角关系,警察是三角的底线两角,而目标则处于三角的尖端。这样底线两角的警力能形成合力而有效地对付尖端目标,也就是说:两名警察可以同时从两个角度向前方中间的目标开火,造成强大的火力攻势。相反,目标则要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攻击,这里警察与目标是火力压制与反压制、牵制与反牵制的关系,而警察与警察却是协同互助、火力叠加、互为掩护、攻守相间的关系,这种火力关系使得警方在对抗中获得更大的火力扇面,获得更多的行动主动性和机动性。火力的优势控制或火力优势的合理使用,在于如何最为合理地发挥有限火力,避免火力交叉,减少火力的浪费、避免自己与同伴火力的牵扯及对峙消减。4、协同移动:警察在转移、推进及撤离等移动中,必须是在警戒掩护或火力压制(或火力掩护)的条件下进行。在移动中警察间的间隔距离不能太大,应保持在不离开相互视线的范围为宜,应避免将自己置身于同伴的射击危险区域内,当同伴或无关群众进入危险区域时,应将枪口指向安全方向,如果是在射击中,必须停止射击,将枪口指向安全方向,直至同伴或无关群众离开射击危险区。如果两名警察要在一直道空间里移动,那么,警察应首先分别控制自己前对侧的区域,然后一名警察先移动,同伴掩护;移动的警察推进距离不宜太远,一般前移距离与同伴的横向间隔距离相等,要避免进入同伴的警戒掩护的火力角度(推进的距离应在两人相互射击范围内),移动的警察到达新位置后,应自动担当起掩护的职责,在判明自己控制区域安全时,可联络同伴作向前推进。如此交替掩护推进,直到警察安全抵达目的地或通过某一区域。建筑物的搜索:建筑物搜索行动的特点:地形复杂,不利于行动;遭遇性强,有较高风险;人员复杂,突发性明显。建筑物搜索行动的基本要求:紧密沟通,密切协同;灵活搜索,随机处变;保障有力,装备齐全。搜索建筑物的程序:了解和分析情况(目标情况、环境情况);制定方案和组织准备;实施搜索。楼道搜索:1、对直线的推进:楼道内推进,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动作都应尽可能减少走动的声响。夜间特别注意光源及身影,以免被发现。楼道推进时,应贴近墙面进行,要利用通道中的堆集物和凹陷处隐蔽身体相互掩护前进,到达拐角处时,应先观察后通过。2、“l”型拐角的搜索:推进中遇到拐角,通常有两种推进方法:探头观察推进法:其要领是:警察面向拐角一侧墙壁,双脚平行或前后站立,也可用手掌支撑墙面,保持身体稳定,持枪姿势可采取单手持枪戒备、双手持枪戒备和持枪低腰戒备等。探头观察时,要以一次快速的动作,探出头观察拐角的另一侧,然后尽快缩回,视情况持枪控制拐角另一方向,观察并确保安全后继续向前推进。采用跪姿探头观察,要用靠近外侧的腿跪地。如果需要第二次观察时,应在不同位置高度,再伸出托观察。切角控制推进法:其要领是:为达到抢先发现对方的目的,警察与墙角保持安全距离,在队友的掩护下,枪口向着墙角边缘,并以墙角为轴心,采取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作横向圆弧行动,慢慢地将将墙角后面的隐蔽区域纳入视线范围,视情况继续向前推进。3、“t”形拐角的搜索。“t”形拐角的搜索方法主要有交叉法和背绕法。两人行动时,前锋警察除了要留意墙角后面的情况外,还必须时刻留意另一侧走廊的情况。接近楼道交接处时,两人同步前进,同时要留意前臂和武器是否在不经意间进入了前方拐角的危险区。交叉法:在临近楼道交接处时,位于两侧的民警采用一低一高的姿势,同时探身观察控制,然后根据情况可同时转向,转换各自的控制区,也可按照一先一后的顺序,交叉进入楼道的斜对角位置。背绕法:在临近楼道交接处时,两民警同时交换各自的搜索控制区,再采用肩并肩同步前行,然后同时探身控制“t”形楼道两端,最后根据情况和搜索的路线,决定继续搜索方向。三人行动时,掩护者则与前锋交替掩护前进,后方警戒可交由后卫负责,掩护者仍然与前锋一起前进,分别警戒走廊的前方。4、“十”形楼道的搜索:当需要在十字形走廊交接处拐弯时,警戒方向便由原来只有走廊前后两端,增至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需要控制的面增加。推进时,只要结合前面介绍的方法,接近楼道交接处时将三人中的后卫警戒区域由后方改为前方,便可应付这种“十”口的复杂形势。上下楼梯的搜索:三人沿楼梯推进时,通常以一路纵队队形移动。向上推进时,其要领是:要贴近墙移动(不要贴靠住),始终将枪口对准逐渐扩大的控制区内或楼梯上方目标可能出现的位置。后面的警察向前超越时,应从掩护者身后通过或身前以低姿经过,以免挡住视线和枪口。两人互相掩护上楼时,一名搜索警察也可倒退上楼或背靠楼梯向上缓慢移动,枪口应始终瞄准上方,另一名搜索警察在其身后跟进,用枪控制前面警察的前上方,掩护其移动并缓慢跟进。向下推进时,其要领同向上推进的方法。可先窥视,在推进。进门方法:1、进门方法的分解动作:单警进门动作“直”的概念:由门的一侧,沿门的对角直线进入室内,到达另一侧门后的预定位置。其动作要领(以右侧进门为例):适当时机接近门的右侧,合理站位,通过观察(形式评估无异常),左脚蹬地,重心前移,左脚落点与门框平齐,右脚立即跟进,进门时迅速向左转体,同时据枪控制左侧门后危险区,有效控制后,迅速向门的左侧离开,让出通道。单警进门动作“钩”的概念:由门的一侧,绕过就近门框,到达同侧门后的预定位置。其动作要领 (以右侧进门为例) 是:适当时机接近门的右侧,合理站位,通过观察(形式评估无异常),左脚蹬地,重心前移,左脚落点与门框平齐,右脚立即向右跟进,落点与右侧门框平齐约10cm处,角落地后身体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与技术方案
- 混凝土泵送施工工艺方案
- 豪华游轮服务员聘用合同及海上服务规范
- 时尚理发店员工招聘与劳务派遣服务协议
- 高端酒店企业股权转让及品牌管理服务合同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老旧小区排水改造策略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安全性能中的重要性报告
- 2025年地热能发电行业市场潜力分析与投资策略报告
-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浙教版2024
- 机械学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JT-T-1130-2017桥梁支座灌胶材料
- 会场布置及座次安排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碳足迹核算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024年中国人寿:养老险上海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
-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 企业安全培训课件-网络与信息安全
- 供应商罚款联络函
- 骨关节外科问诊知识讲座
- 振荡指标MACD(波段操作精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