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5005794防雷装置的定义是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的总和。*常见的闪电形式有片状/线状/球状和联珠状等*下列图纸符号标识的中文意义:FPC难燃塑料管,PVC一般塑料管,TMY接地铜排,AP动力配电箱,*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不应小于50mm2,钢质接地线不应小于80mm2*建筑物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防雷引下线的最小平行净距1000mm,最小交叉净距300mm。*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我国的电压等级分为高压和低压。*建筑图中标注的两种标高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大量的观测表明,雷电流具有单极性的 脉冲波形,大约有80%-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是30m,雷电流小于5.7KA时,雷闪有可能穿过接闪器击于被保护物上。*根据滚球法设计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当雷电流小于10.1KA时,雷闪有可能穿过接闪器击于被保护物上,而等于或大于该数值时,雷闪将击于接闪器上。*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民用建筑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GB503432004规定:年平均雷暴日超过 60天的地区为强雷区。*建筑电气图中:MEB表示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EB表示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SPD表示浪涌保护器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第412号令)规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实施。*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划分为A级/B级/C级/D级。*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击事故受损程度以及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SPD的接地端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 mm2的铜芯导线就近连接到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0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 mm2的铜芯导线与设备机房内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等电位连接包括(含符号):总等电位MEB,局部等电位LEB ,楼层等电位FEB 。*高山上建筑物SPD的选型,第一级通常使用 电压开关 型SPD,第二级通常使用 限压 型SPD。*市郊旷野某炸药仓库,长10米/宽7米/高5米,该炸药仓库年预计雷击次数为 0.05 次/a 次/a(已知Ng=6.01次/(km2*a))。*综合布线系统中对非屏蔽双绞线用SPD,其标称放电电流值要求:1kA 。*可用于线缆做屏蔽的建筑材料有:SC, KBG ,桥架,线槽。*当金属的部件损伤或腐蚀的部位超过截面积的1/3时,要求及时修复或更换。*S型结构的接地系统中除等电位连接点ERP外,均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各部件之间有大于10Kv,1.2/50S足够绝缘。*对于单极性的雷电流和雷电暂态过电压脉冲波形,通常采用幅值/波头时间和波长时间等三个参数加以描述,对于振荡型波形,还要附加上主振频率这个参数。*在发生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及其所产生的空间电磁脉冲能够通过 传导/感应 和 耦合 等方式在建筑物内电子系统中产生各种暂态过电压。 *雷电放电能在回路中和线路上感应出暂态过电压,其中前者属于磁场感应,后者主要属于电场感应。 *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建筑图中标注的两种标高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建筑物的基础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条形/独立/筏板/箱形等*等电位连接的两种基本形式:S型星形结构和M型网形结构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5m。*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设 接闪器 /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雷击选择地点取决于三个条件: 雷 云 / 雷电通道 / 畸变的放电电场 。*根据对雷电波的频谱分析,其主要能量集中10多KHZ以下。*带电作业时,不准带负荷接线和撤线。接线时应先接 零线 /后接 相线 ;撤线时应先撤 相线 /后撤 零线 。*气体放电管避雷器的工作原理是空气间隙放电 。压敏电阻避雷器主要由氧化锌 构成。*监控系统应有云台探头 /信号线 / 低压电源 /终端处理机 四个子系统组成。*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计算机机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微波站,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微波枢纽站,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卫星地面天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综合通信大楼的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正极性闪电一般只占 10% 左右,它的特点是电流的半峰值长,最大可达 350 s。*对直击雷应采取 接闪器 防护,对侧击雷应采取 均压 防护,对雷电反击应采取 等电位 防护。*雷电防护等级:省局:A 级,地区局:B级,县局: C级 。*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计量必须具备的四个特点是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在第一类防雷电感应的措施中,平行敷设的管道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若利用金属屋面作为接闪器,金属板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其金属板的厚度不小于0.5mm。*检测技术规范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周期、检测程序和检测数据整理;*以下情况不属于检测技术规范的范围:1)铁路系统2)车辆/船舶/飞机及离岸装置3)地下高压管道;与建筑物不相连的管道/电力线和通信线。*防雷检测项目: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防雷区的划分;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SPD)*检测报告存档应有文字和计算机存档两种形式;*影响接地电阻的因子有哪些?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份/物理性质/温度湿度/接地体材料及设置方式等。*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为均匀时,可以dGC取2D值,而dGP值取D值,不均匀时,dGC取得3D值,dGP取1.7D值。*屏蔽结构有网型屏蔽和板型屏蔽。*测试过渡电阻采用空载电压4V-24V,最小电流为0.2A的测试仪器, 过渡电阻电阻值不应超过0.03;*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避雷引下线电气连接,天面设施等电位连接。*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是否锈蚀1/3以上。*避雷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避雷带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距离为0.5m1.5m的要求。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如果接闪器上有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则应按GB501691992中第2.5.3条规定检查,即“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必须采用直埋于土壤中的带金属护层的电缆或穿人金属管的导线。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必须接地,埋人土壤中的长度应在10m以上,方可与配电装置的接地相连或与电源线、低压配电装置相连接”*.SPD联结导体相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浅蓝色,保护线用绿/黄双色线的要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m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但周长不超过25m,且高度不超过40m的建筑物可只设一根引下线。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25m。*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引下线支持件间距是否符合水平直线部分0.5m1.5m,垂直直线部分1.5m3m,弯曲部分。3m0.5m的要求。检查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检查明敷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如果有则应按5.2.2.6检查。测量明敷引下线与附近其他电气线路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m。检查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GB500571994中第4.2.4条的要求。采用仪器检查引下线接地端与接地体的电气连接性能。*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为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本标准5.4.1.1规定的共用接地系统或5.4.1.2规定的独立接地要求,首次检测时应使用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如测得阻值大于1,断定为电气导通,如测得阻值偏大,则判定为各自独立接地。*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0.03。*电源SPD的Up应低于被倮护设各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Uw,一般应加上%的安全裕量,即有效的电压保护水平UPCD低于0.8倍的Uw。*在LPZl区与LPZ2区交界处,分配电盘处或UPS前端宜安装第二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n不宜小于5kA(8/20us)。*在重要的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宜安装第三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n值不宜小于3kA(8/20us)。*泄漏电流Iie测试合格判定:当实测值大于生产厂标称的最大值时,判定为不合格,如生产厂未标定出Iie值时,一般不应大于20uA。*直流参考电压(U1mA)测试合格判定:当U1mA值不低于交流电路中U。值1.86倍时,在直流电路中为直流电压1.33至1.6倍时,在脉冲电路中为脉冲初始峰值电压1.4至2.0倍时,可判定为合格。也可与生产厂提供的允许公差范围表对比判定。*对SPD的外观检查: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SPD的标志应完整和清晰。* SPD的检查用N-PE环路电阻测试仪。测试从总配电盘(箱)引出的分支线路上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之间的阻值,确认线路为TN-C或TN-C-S或TN-S或TT或IT系统。*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于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分为 IT / TT / TNC / TN-S/ TN-C-S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保护地线的最小平行净距为50mm/最小交叉净距为20mm。*电子信息系统采用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连接线路应平直,且其长度不宜超过0.5m。*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防雷接地与其它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孤立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它的表面各处的面电荷与表面各处的曲率有关。*体所带的电荷都分布于导体的表面上。*数个电容串联时,其有效电容的倒数为个别电容的倒数之和。*从雷云密布到发生闪电的整个过程中同时会出现三种物理现象: 静电感应 /电磁感应 /电磁波辐射 。*引下线是连接 接闪器 与 接地体 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 接地线 和 接地体 的总合。*屏蔽的目的:一是 限制某一区域内部的电磁能量向外传播 二是 防止或降低外界电磁辐射能量向被保护的空间传播 。*屏蔽的种类:辐射屏蔽 /磁场屏蔽 /电磁场屏蔽 。*常用的避雷器种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 阀型 / 放电间隙型 /高通滤波型 /半导体型 。*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200KA / 150KA / 100KA 。*金属油罐必须作环型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m 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 3m 。*在电源系统中采用多级SPD进行过电压保护时要注意各级SPD之间的能量配合,一般规定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的线长应大于10m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长应大于5m 否则需串接退耦元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RCD)分电子式和电磁式两类*在测量运行中的(变)电站接地网时应使用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垫及采用其它防护手段。*常用的三种10KV配电方式分别为放射式/树干式/环式。*电力系统的内部过电压分为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触电电流的大小决定人体遭受电击危险的程度其中人体能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一般为0.5mA,人握电极能摆脱的摆脱电流值一般为10mA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阈值一般为30mA。*防雷装置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地理环境等情况安排合适的检测周期。*电压保护水平Up应大于或等于限制电压的最大值,低于相应位置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的额定值。*利用基础钢筋作接地体时,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一般不应低于4,钢筋混泥土具有一定湿度时,其导电性能可到100-200m。*引下线的检测项目主要有材料规格/布置间距以及连接电阻等。*电磁屏蔽的检测内容有接地电阻/屏蔽效能/过渡电阻等内容。*为显示SPD的工作状态,SPD宜有声光报警或遥控信号装置等功能的状态指示器。* SPD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泄漏电流一般不应大于20A。*接地电阻一般测的是工频接地电阻,其与冲击电阻的关系式为R=ARi,一般情况下A1或(RRi)。*第一类防雷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第二类防直击雷措施,当利用基础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连接的钢筋表面总和为 S4.24Kc2,第三类的表达式为S1.89Kc2。*对同一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其记录和编号应与检测报告/合格证/整改通知书等编号一致,保证其唯一性。*每一部防雷检测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志来表明其校准或检定状态,具体标志为: 绿色 表示检定合格,黄色 表示某检验(测)工作量程准用,红色 表示检定不合格停用。*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有:S型等电位连接网;M型等电位连接网。*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 50% ;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50% 。*在GB50057-94中规定,装设在建筑物顶上避雷网的尺寸要求是: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0x20或24x16 (m)。*所谓建筑物外部防雷就是 接闪器 / 引下线 / 接地装置 等内容。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 电磁屏蔽 /等电位连接 /共用接地和安装SPD 组成。*防雷击电磁脉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屏蔽 / 接地 / 等电位 。*雷电对人类主要危害有: 直击雷 / 侧击雷 / 雷电电磁脉冲 和 雷电波侵入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米,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8米。*作为一个完整的雷电防护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直击雷防护 /侧击雷防护 / 防雷电电磁脉冲 /防雷电侵入 。*有一高度45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2根防雷引下线,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应不小于 12。*我国国家标准分为 强制性国标GB 和 推荐性国标GB/T。*GB500571994(2000年版)防雷装置定义是: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电涌保护器 及其它直接导体的总合。*从雷云密布到发生闪电的整个过程中,同时会出现三种物理现象: 闪电/ 雷鸣 / 降水。*SPD是一种利用元件的 电压限制 特点,起到 限制瞬态过电压 和 分走电涌电流的器件。*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 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安装的雷电灾害防御装置应当符合 国务院 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国家鼓励和支持雷电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 全民 防雷减灾意识。*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资质等级分为丙乙甲三级。*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 共用接地系统 为主。*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为30m;二类为45m;三类为60 m;一类网格 5m X 5m或6m X 4m;二类网格10m X10m或12m X8m;三类网格20m X20m或24m X16m。*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 计算机 通信设备/控制装备 等的统称。*屏蔽是减少 电磁干扰 的基本措施。*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 ;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 和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 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最短。宜为0.5 m。*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和房间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50 %;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50%。*请注明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如上图二中,是S型等电位连接网;是M型等电位连接网。*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联结,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静电感应,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 。*电磁屏蔽的目的减少电磁干扰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200KA/150KA/100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KA/s/15KA/s/10KA/s。后续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50KA/37.5KA/25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0KA/s/150KA/s/100 KA/s。*GB50057-1994规范(2000版)第六章6.3.4条上规定,要求各防雷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环行接地体和内部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5m连接一次。*利用混凝土柱内二根对角线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毫米。*电子计算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引下线和接地体的总合。*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 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及其布置。*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避雷网的各支架处应至少设1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捆扎 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器设备的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计算机房的安全分为A类/B 类/C 类三个基本类别。*采用多根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接地的连接状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8米处设置断接卡。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的 1.8 米至地下0.5 米的一段接地线(引下线)加保护措施。*雷击在输电线路上感应出的雷电侵入波 过电压能够沿 线路 进入建筑物,危及建筑物内的 信息系统和电气设备。为了保证信息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安全,需要在在输电线路上装设过电压的拟制设备,这类设备就是避雷器 。*防雷建筑物的分类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 /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接地按作用分为两类: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分为如下四种:即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 /防雷接地和放电蚀接地,功能性接地也可为四种即:工作接地 /逻辑接地 /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 。*雷电的电磁感应是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低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引入,当难于全长采用电缆时,允许在不小于2 米距离内改用铠装电缆 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加油站,液化气站金属储油(汽)罐壁厚4毫米时,应装设避雷针(网).壁厚4毫米时,可不装设避雷针(网),但应接地;在年平均雷暴日60.5天的地区仍应装设避雷针(网).*SPD叫做电涌保护器,它是一种利用至少含一个非线性元件 ,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流的器具.*电涌保护器(SPD)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钳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电源SPD参数:起动电压/雷电通流量/漏电流/响应时间 。*安全距离包括:电磁安全距离/高电压反击安全距离 。*引下线材料规格圆钢8为 设置, 设置,12为烟囱设置, 设置,材料规格为扁钢204。*人工接地体包括:水平地极和垂直地极 。*建筑防雷包括: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侧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及雷电波侵入 。*避雷针所采用材料规格分别为:当针高0.6次/a;B. N0.3次/a;C. 0.012次/aN 0.6次/a;D. 0.06次/aN 0.36次/a。*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c)。A 防雷系统B 避雷系统 C 引雷系统 D 消雷系统E 避雷针系统*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b)米。A 20m B 40m C 60m*LPZ1 (b) A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B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C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a)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d)mm2的铜线。 A 16; B 25;C 50; D 6; E 10;F 20*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 abd )。A 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 B 设备屏蔽 C 静电屏蔽 D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 abcd )数据。A 建筑物的防雷类别 B 防雷装置的高度 C 被保护物的高度 D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c)。A 方波 B 正弦波 C 脉冲波 D 谐波*对从事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的单位实行:(b)A资格管理制度 B资质管理制度*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 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E)系统。 A TT;B IT;C TN-C;D TN-C-S; E TN-S;*在TT系统中,UC不应小于(C);在TN和TT系统中 UC不应小于(E);在IT系统中UC不应小于(G)。A 1.8UO;B 1.5UO; C 1.55UO;D1.45UO; E1.15UO; F1.25UO; G1.15U(UO =220V U为线间电压)*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电压开关型SPD与无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A 3m; B 5m;C 6m; D 10m;E 15m;F 20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A 10;B 20;C 30;D 40;*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时(0.03欧姆)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A0.05欧姆;B 0.03欧姆;C 0.1欧姆;D 0.3欧姆;*接闪器可采用下列材料制成(ABCD )。A 避雷针长1-2m时,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20mm,B 避雷带(网)用圆钢不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小于48mm2,厚度不小于4mm,C 架空避雷线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镀锌钢绞线 D 钢管壁厚不小于2.5mm,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壁厚不小于4m。*某证券公司设在一般建筑物内,直击雷情况下,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BCD)。 A 消防系统故障导致灭火工作的延误。B 电气设施的损坏,很可能引起恐慌。C 由于通信中断造成混乱。D 计算机故障及数据的丢失造成损坏。*建筑物防雷设计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是(滚球法/避雷网格)。保护角法滚球法折线法避雷网格*在SPD的安装中,(C)。A电源SPD一般并接在线路中。B信号SPD一般串接在线路中。CSPD尽量靠近被保护的设备。DSPD连线要粗,连线较长时,可打成环形圈以备后用。*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A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B 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C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D 地方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减灾是防御和减轻雷电的活动,包括对雷电灾害的:(ABCD) A研究 B监测 C预警 D防御 E工程设计*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的范围包括:(ABC) A直击雷防护工程 B感应雷防护工程 C综合防雷工程*下类人员必须经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或相应的组织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ABC) A防雷工程专业设计人员 B防雷装置检测人员 C防雷工程专业施工人员*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范围:(ABCD)A建筑物防雷设计范围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 B石油/化工生产或者储存场所 C电力生产设施和输配电系统 D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广播电视/医疗卫生/金融证券/计算机信息等社会公共服务系统的主要设施E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技术规定。应当安装防雷装置的其他场所和设施。*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的有效期为:(三年 ) A一年 B三年 C五年*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由下列单位统一制作和发放:(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A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B省级气象主管机构 C市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以下防雷工程专业的设计或者施工:(AB)A无线寻呼台感应雷防护工程B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感应雷防护工程C机场/码头防雷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库蓄水与防渗处理方案
- 隧道道床建设技术优化方案
- 施工方案实施进度检查方案
- 项目进度与资源配置优化方案
- 2025国航股份商务委员会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特聘教授选聘工作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洛阳政治中招试卷及答案
- 2025内蒙古考试录用特殊职位公务员及调剂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昆明市西山区海口街道招聘第二批辅助性岗位人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美容护肤知识专题课件
- 《茉莉花》音乐课件
- DBJ04T 469-2023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软件安全开发标准作业指导书
- 铁路信号基础继电器详解
- 外墙真石漆工程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境保护体系和保证措施
- 等离子点火系统及暖风器系统培训
- 2024年金华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医学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教案集(水平四)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