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 专题2 1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2 造成地表形态的内 外力作用 学案7地质作用 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 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从考查内容看 主要包括 内 外力作用以及地质构造 岩石圈物质循环和板块构造理论等 从考查形式看 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在复习过程中 应重点关注 以地质构造图 地貌图 景观图为载体 考查内 外力作用 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栏目索引 考查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考查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 考查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悟真题 析考点 对点练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考查点一 2018 大纲全国文综 读下图 完成1 2题 悟真题 考向一地壳物质循环 1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B 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 地幔 解析1 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 其岩石为岩浆岩 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因此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 D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 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 解析2 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地球表面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喷出岩和侵入岩都属于岩浆岩 只能由岩浆冷却作用形成 变质岩是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 经过高温 高压变质而成 因此A B D选项都是错误的 C 3 2018 大纲全国文综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 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 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 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K岛处于 悟真题 考向二板块构造理论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本题属于记忆性内容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线经过马来群岛南缘 K岛位于此线北侧 答案C 析考点 1 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 分别表示冷却凝固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2 板块构造理论 自然界中的许多花岗岩棱角很少 多呈浑圆状 如图1所示 图2为 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 据此回答1 2题 对点练 题组1地壳物质循环 1 花岗岩矿产企业主要分布在 A 甘 鲁 浙 闽B 甘 豫 粤 鲁C 疆 黔 闽 鲁D 鲁 苏 宁 闽 解析第1题 由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分布图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我国花岗岩矿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甘肃 山东 浙江 福建等省区 选项A正确 A 2 有关花岗岩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B 是岩浆侵入下地幔冷却形成C 因发生变质作用而棱角很少D 多呈浑圆状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 解析第2题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 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结所形成的 裸露在地表的花岗岩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棱角多已消失 形成滚圆的外形 化石只能出现在沉积岩层里 选项D正确 答案D 天山大峡谷陡峭狭长 山体主要由粗砂砾石组成 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 如图1所示 图2为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 回答3 4题 3 组成大峡谷的岩石所属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第3题 粗砂砾石是外力堆积和风化作用形成 为沉积岩 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知 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 据此判断结论 C 4 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图2中的 A B C D 解析第4题 天山峡谷地处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 崖壁下部洞穴很可能是风力作用的结果 根据上题分析 为外力作用 为变质作用 为重融再生作用 为冷却凝固作用 据此可知正确选项 A 1 突破关键 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 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 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 代入尝试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 避开陷阱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 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 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 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 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 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 而有的则没有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 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类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2018 海南地理 某年3月P地 位置见下图 发生强烈地震 引发大规模海啸 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 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第5题 对点练 题组2板块构造理论 5 P地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解析P地位于日本沿海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划分板块 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所以A正确 A 6 2018 上海地理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 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 喜马拉雅山区B 日本太平洋岩区C 新西兰南北岛屿D 冰岛火山带 解析题干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 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 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 而日本 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故排除BC 选A 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题意 答案A 7 2018 上海地理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 山体陡峭 险峻 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 石灰岩B 片岩C 板岩D 石英砂岩 解析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 多溶洞 石林等景观 不符合题意 片岩是变质岩 有片状结构 板岩有板状结构 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 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 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 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弱 易于风化剥蚀 有利于形成群峰林立景观 石英砂岩抗侵蚀强度低 经历多次构造运动 导致区内不同方向 不同性质 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 故山体陡峻 而张家界山体陡峭 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 故答案为D 答案D 悟真题 析考点 对点练 内力作用与地貌 考查点二 1 2018 广东文综 读 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 图中甲 乙 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 断层 向斜 背斜B 断层 背斜 向斜C 向斜 断层 背斜D 背斜 向斜 断层 悟真题 考向一地质构造类型及形成过程 解析读图可知 甲处岩层断裂并错位 为断层 乙处岩层向上拱起 为背斜 丙处岩层向下弯曲 为向斜 故B项正确 答案B 2 2018 山东文综 下图 a 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 为观测点编号 图 b 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下图 b 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 B C D 解析根据沉积岩的一般形成规律 先形成的在下 后形成的在上 的原则 早于 是在 形成后形成的 故选B 答案B 2018 海南地理 如图所示 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 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 进入平原 读图 完成3 4题 悟真题 考向二地质构造与人类生产实践 3 图中所示甲 乙 丙 丁四地中 适宜修建水坝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解析通过图示分析 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落差大 水流急 水能资源丰富 最适宜建大坝 因此选B项 B 4 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 A 河流侵蚀 逐步将山脉切开B 河流改道 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 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 山脉断裂 断裂处形成河流 解析若山脉先形成 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即纵列分布 不会将山脉切开 更不会改为穿行 因此A和B错 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 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 C正确 答案C 1 地质构造的判断 析考点 2 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对点练 题组1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 深达1000至2000米 是世界陆地上最大的裂谷带 读图完成1 2题 1 对图中所呈现的岩石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 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 岩石中不会有化石D 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解析第1题 结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知 东非大裂谷是由于岩层发生水平运动后 两侧岩层上升 中部岩层相对下降形成的 即岩层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A 2 下列四幅图中 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解析第2题 结合上题分析即可判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的地质构造 A 石油地质图上 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 称为构造等高线 单位 米 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 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 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 图中粗实线为河流 回答3 4题 对点练 题组2地质构造与人类的生产实践 3 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钻井 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 A 气井 水井 油井B 气井 油井 水井C 水井 气井 油井D 水井 油井 气井 解析第3题 结合构造等高线知 钻井中由深到浅的顺序是 结合气 油 水密度差异即可判断结论 答案C 4 该地沿E 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为 解析第4题 结合EF剖面线上构造等高线分布规律 在注意河流流经处构造等高线变化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判断 B 解析第4题 结合EF剖面线上构造等高线分布规律 在注意河流流经处构造等高线变化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判断 5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判断甲 丙两地的地质构造及甲 乙的地形 解析第 1 题 结合岩层形态及岩层新老关系知甲为背斜 丙为断层 从地形看甲为谷地 乙为山地 答案背斜 断层 谷地 或鞍部 山地 2 简要分析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解析第 2 题 结合岩石性质和受侵蚀状况分析 答案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 岩石坚硬 不易被侵蚀 反而成山地 3 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 甲 乙 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 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解析第 3 题 结合乙丙处地质构造及其修建隧道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 答案乙地为向斜 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 隧道易变成水道 丙地为断层 断层地带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活动 产生地震 滑坡 渗漏等不良后果 造成建筑物塌陷 4 公路在山区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 在陡坡上修成 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开凿隧道时 尽量避开 地带 从 背斜或向斜 部位穿越 解析第 4 题 山地地形崎岖 公路应呈 之 字形蜿蜒行进 同时要避开断层 不应从向斜穿越隧道 之 字 断层 背斜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 看图例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2 看岩层是否缺失 若岩层出现缺失 形成原因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岩层对应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 使当地地势抬高 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 地壳隆起后 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3 看是否有岩浆活动 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 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 4 看岩层弯曲状况和连续状况 若岩层出现不连续且岩层有明显错动则为断层 若岩层连续呈现弯曲状态则为褶皱 向上拱起为背斜 向下凹陷为向斜 5 看地表起伏状况 根据地表起伏状况判断地貌类型 结合地质构造分析地貌成因 6 综合分析判应用 1 分析地形特征 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 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 分水岭所在地区 最高点 最低点 相对高差等 如没有等高线 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 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 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2 指导人们的找矿 找水行为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利用背斜构造找油 利用向斜 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利用断层找水 找泉 3 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 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 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造部位 4 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褶皱 水平运动 断层 升降运动 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 侵蚀作用 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 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悟真题 析考点 对点练 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查点三 2018 浙江文综 下图为 我国某地沿北纬38 5 所作的地质构造 地貌剖面图 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 完成1 2题 悟真题 考向一流水作用与地貌 解析第1题 图中显示 地断裂抬升 地断裂下沉 地断裂抬升 但三地都高于黄河河床 都不会受到黄河干流流水侵蚀或堆积作用的影响 A B D三项均错误 地靠近黄河 地势低平 图中显示有下沉 并有新老沉积层 C项正确 答案C 2 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 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 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 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A B C D 解析第2题 题干中提到 皇陵选址的条件是土层深厚 地下水位较深 题组材料中说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两地土层薄 地地下水位浅 只有 地符合上述条件 B 悟真题 考向二风力作用与地貌 3 2018 安徽文综 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 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 湖面辽阔 枯水期水位下降 水流归槽成为 赣江 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 29 5 N附近 形成于2万年前 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 脊 槽 谷 相间的地形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B 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C 风力堆积 风力侵蚀D 流水堆积 流水侵蚀 解析由沙山的物质组成 松散沙粒 和垄槽相间的地形特点可知 该地貌是典型的风力作用地貌 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故C项正确 答案C 1 外力作用与地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 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 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析考点 2 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 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湿润 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 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 多角峰 冰斗 U 型谷 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常见海蚀柱 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 多角峰 冰斗 U 型谷 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常见海蚀柱 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 上游侵蚀 中游搬运 下游沉积 因此 上游为高山峡谷 中游河道变宽 下游为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冲积岛等 如下图所示 冰川作用 高山上部侵蚀 冰斗 角峰等 山下堆积 冰碛丘陵 冰碛湖等 风力作用 在风的源地附近 以侵蚀作用为主 形成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 在风力搬运途中 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 黄土堆积地貌等 3 外力地貌的应用 风向的判定 河流流向的判定 对点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 2题 题组1流水作用与地貌 1 图中东部地区的地貌名称是 A 冲积扇B 河漫滩C 河口三角洲D 侵蚀平原 解析第1题 结合图示等高线分布知 图中东部地区等高线由山谷出口为中心呈扇形展开 并逐渐降低 据此可以判定其地貌类型 A 2 形成该地貌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和最显著的月份是 A 沉积作用 1月B 搬运作用 4月C 沉积作用 7月D 搬运作用 10月 解析第2题 冲积扇是由河流冲出峡谷时堆积作用而成 结合经纬网知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夏季降水丰富 河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强烈 最有利于该地貌类型的发育 C 3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 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解析第 1 题 结合图示信息知 宁夏平原是由于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地堑构造基础 由于黄河堆积作用而成 答案从地质构造上来说 两侧地块相对抬升 宁夏平原断裂下陷 形成地堑构造 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 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解析第 2 题 AB地处河流上游河段 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 河谷地带比两侧低 导致等高线向上游弯曲 CD地处下游河段 受河流堆积作用影响 河谷附近比两侧高 等高线向下游弯曲 答案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 高处 凸出 原因 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 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 低处 凸出 原因 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 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 解析第 3 题 结合河流沉积规律进行说明 答案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 原因 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 由于流速的降低 泥沙逐渐沉积 一般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租店合同模板范本(3篇)
- 2025副校长聘用合同样本
- 卫星通信天线架租赁及地面站建设合同
- 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教育费用及共同财产分割协议报告
- 离婚协议范本:财产分割及子女监护权安排
- 餐饮业连锁品牌租赁合同:加盟餐厅租赁范本
- 离婚财产分割公证及财产保全方案实施合同
- (正式版)DB65∕T 3822-2015 《昆仑羊种羊》
- 长租公寓租赁合同购房资格审核与保障协议
- 水务领域PPP项目合同范本与节水效果考核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高三励志课件
- 河南省人民医院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招生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消联勤课件
- 绿色交通系统无人驾驶车辆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华为年度业务规划
- 医疗器械GMP文件PUR-OP-001 Rev 01采购控制程序
- 精选商务礼仪情景模拟情景
- 男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我)
-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PPT通用课件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优秀课件(视频可直接播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