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doc_第1页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doc_第2页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doc_第3页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 饱蘸“农”墨,潜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典型材料 兴化市全域面积2393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万人,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县”、“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连续12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或标兵市,淡水产品总产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兴化同时也是江苏省生猪和优质地方家禽优势生产区、畜禽生产和调出大市。今年初,兴化市6个原农口部门组建成农业农村局,作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近年来,兴化市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努力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用实干和担当在广袤的田野上潜心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答卷,多次荣获全国农业先进集体、省和泰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机关等荣誉称号,行业中涌现出一批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先进典型。 一、质量兴农,高质量农业书写精彩答卷,实现由“愿景”向“实景”的升级。围绕本地特色,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促进农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全市共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75个、面积近110万亩,计划整合资金22亿元,推进高标准农田整市建设,打造百万亩国家粮食生产功能区,创造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易推广的“兴化经验”;创成省级“味稻小镇”3个,全市优质稻米种植率达89.6%,连续刷新稻麦两熟条件下机插水稻百亩示范方单产全国纪录。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3.2万亩,建成高效规模设施园艺基地28个、特色农业基地32个,淡水产品总量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首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壮大,新增家庭农场389家,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9万亩,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比重达47%,安丰镇创建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农村产权交易量、交易额全省领先,统一设立村级集体“现金池”账户,提高村级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做法,被泰州市委、市政府发文。农业产业化取得重大进展,脱水蔬菜行业由传统单一的烘干食品、配料产品延伸到冻干食品和冷速冻食品、终端产品、保健食品,3家企业入围“2019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数量位于泰州前列,被认定为省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入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 三、装备助农,农业生产书写时代答卷,实现由“农耕文明”向“智慧时代”的引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理念,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智慧农业和互联网农业发展相结合,超前规划,统筹推进,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向纵深发展。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两个“国字号”项目,有序推进农机装备能力提升和农村防洪排涝能力提升两个“四年行动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6.5万亩,建成为农服务综合体10个,入围2018年度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市创建,全面完成川东港、泰东河整治工程,修建圩口闸120座、排涝站57座,圩口闸电启闭改造300座,建成达标圩堤650公里。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新增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8个,新建江苏大学(兴化)无人农业系统研究院、扬州大学(兴化)乡村振兴研究院,启动全国首轮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中国蟹库网承担创建农业部大闸蟹单品大数据库和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示范区。 四、共享富农,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书写示范答卷,实现由“新村”向“景点”的演变。致力于“护好生态”“种好风景”,兴化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履行职能,以春季千垛菜花旅游节、夏季万亩荷塘旅游季、秋季品蟹赏菊旅游季为载体,大力推进国家田园综合体和省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截至目前,兴化市共获批国家田园综合体1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6个、市级4个,实现试点数量、上争资金、覆盖户数、建设体量四个泰州第一;沙沟镇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最美渔村,现代渔业产业园区被认定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按照“快出形象、做好示范、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积极探索公司运营、委托运营、合作运营、集体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初步趟出一条具有兴化特色的试点路子。“万科+政府平台+村集体”公司化运营的“东罗模式”,打造成全省乡村振兴的“示范”和“样本”,获得省和泰州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央视、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对其作专题报道,首届“江苏泰州兴化碧水东罗农民丰收节”亮相央视新闻联播。 五、生态立农,人居环境书写绿色答卷,实现由“田园”向“公园”的转化。对标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放大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理念,用实际行动描绘“全省大公园,人文梦水乡”的美丽画卷。强力推进“263“专项行动,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所;全面完成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建成并投入运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71个。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25万亩,启动建设里下河国家湿地公园。全面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