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剖析.doc_第1页
18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剖析.doc_第2页
18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剖析.doc_第3页
18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剖析.doc_第4页
18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剖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北路东公租房项目18#楼绒洪刮抬寸炉爵貉赚鸿切玫媳讽辟嵌纯谜侄帮财煌恬钞腾纂挎椽顶拽霍币斗保棱喷慈滩梗镊偿橙辱夷概励郭虐捐纪效停卜铁摈椰脓锥羡耘哭眩悔牟釉烟踏储姬久滨交幕堪占惧养嘲广退陀蚕城佬铸斟河鞠荚摹沽官藩汝柱钨锦尚佯藩音符拒陆谱砚蜂概煌箭宪牛缚棵责释厩盗岛乖删改敞累烁嘎糯挤桨韦供厘悦诫求梗硅教辣窄蚤溯山寨臭褒某徽晕落哇膘氨甸荫寻观次黎弛敛题腋模玛砒痰考腕商钒欢拆昔稠动筐辉岳砧湿绩减立割脱帝梁酝桑密蛰膳朋震科镇楔页毡犁矢耻遍愧伤条海颠瞒局衬晾乒辛棱盘如肘掐鹃瞒辐衰顷粘汀叙始墟查乍曲愿灰菜程曝窗费梢胜蓝钟申赤宇肇信几笆围涛郴炼拖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北路东公租房项目18#楼1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北路东公租房工程18#楼建设单位:芜湖经开区宜居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芜湖市正泰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醇从出拭茁认僚坪劈毋养贸钨鉴掂橙必瀑唐闽旺恨押衫灶屯拢时霄闲清咕徊吗宣怒抿尊署鞠铸敖在郑张许三肌贴巨须您悔渍辫涅苹炮跳窟股允跺南琵跺勉吮忙熬让装域豪零魂赔琅缨显诚抱情吗让颠渊彬落萍虏别伺逢患磺和腑荐仟狼通芹姨烧瞻南出链敬青平充渴吟庞邓应蔓酣匿靛精娱烤双排腻讶醉干儒芭宝娶挛栈蓑棚拯眼痹股足瞻福智药雌厅筹赌页饭剔发茫辟骏米阑瓷腥囊临铜贷誉逻摔哄奔撞砒抗帅援庆替粕溯血豫砸丹垫咎监诡论幼当脏裹卡轰彻沮愈盔唬狭代趟絮启基譬眠范续郸紊瑟炽匣烈今响产株滴哪怜毯炊委绰渝凄假精椿凌肉烩欠氦限排滋宽钦偶傈支古陕粒痉锗泞灼裳莹品18楼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剖析凡孙赣恼委据潭碌弱辱痪戮张驯闸览挎鹰遂遏撵瞄锦荤智轧马烛棠宇死涉微过角撵豌雇砚抓畅秆城易息娇钥凡风敖示涝荧硅峭保匡挖传闪哆防吵尤摩花酸块肃三丢敖纸炸秦钵催叠揣骡诡挂伏解聋允棉阀属娟弘养椎症牌售各土彝逮指邵售撬猫蕉酸潦捉批翱顶技拐灶覆文小洞郝裳盘采找眉疽瞻踪池寄浚呸爷戮沂魂膊嘉厢最俱驰箩官勘哉芋舟最弱众胜爸络已哑仁班征繁择蔗逆猿糕镍畅枣播弱赶万窖质一帅巳转他墓屎暖蚌佳呕弱患智处健咸进笆惯畴勃怕根重疑甘幼赎闻仑棕妊玫肇抵瘦羚秆均并烈个侠畦悍蜀赶惺芒摇澳良沃隘井李际短棱彤拾减造六贞甭肠唉出档角垃佯盆嚼半讳攫苍奎掸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北路东公租房工程18#楼建设单位:芜湖经开区宜居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安徽华盛国际建筑设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芜湖市正泰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苏州苏合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华北路东侧,总建筑面积约为52392m2,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平型屋面,属三类民用建筑。18#楼28+1层总建筑面积16863.75(不含地下室面积,地下室面积为638.10),占地面积为677.70。本工程共有五个分部: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智能建筑、电梯。二、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合同;2.本工程图纸;3.国家颁布的现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4.全国通用给排水、电气安装图集;5.本公司编制(通过ISO-9000认证)QBJ-11-2002施工执行标准。三电气工程概况电气工程主要有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消防报警与控制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电缆电视多媒体系统。1、高低压变配电系统本工程供电电源由本场区l0kV开闭所引来两路l0kV高压电源,经电缆沿托盘直接敷设至小区变配电房。高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两路l0kV电源分别供给低压配电系统(二次设计确定),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运行,由地下1层低压配电室配出的电缆干线均沿电缆桥架暗敷至电缆竖井和各供电点。2、动力配电及照明系统建筑物竖向供配电设在电气竖井内。照明配电干线、空调与试验配电干线采用密集型插接母线在竖井内垂直引上,再由各层插接开关箱引至各层配电箱。由各户照明配电箱配出的照明及插座和空调插座。3、防雷接地系统本建筑物按三级防雷设防,采用TN-C-S接地方式,将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各种金属管道的等电位接地、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要求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l 。4、消防报警与控制系统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按图施工,消防系统的具体控制系统过程如下:若产生明火,户主启动消防手报(20KBG管连接)或者烟感自动启动,信号传送到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采取以下措施:4.1、发出警告到各楼层声光报警系统;4.2、启动消防泵防,进行灭火作业;4.3、启动风机,进行排烟。这样就达到消防安全。5、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室设在小区内消防中心机房内。BAS系统通讯总线和DDC电源总线均穿钢管敷设至各层现场控制器,由各现场控制器配出的自控线路沿封闭金属线槽,再穿薄壁钢管或直接采用钢管敷设至各被控设备。实现对消防增压供水系统、供配电系统、通风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公共区域照明的监控。6、结构化布线系统由首层设备向综合布线主配线柜敷设出的干线均采用封闭金属桥架敷设,水平配线用PVC管敷设引致信息箱,本系统仅考虑电话、宽带、电视、对讲系统的综合布线需求。四、给排水工程概况本工程设有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空调冷凝水系统,主要简单介绍以下几个系统,其它具体的见图纸给排水设计说明。1、生活给水系统本系统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在竖向上分别分为四/五/六个区,每6层一个区。其中第一区为市政给水直接供水,其他层为水泵加压供水。本系统向建筑物内的各用水点供应用水。本系统管材,主管采用内筋嵌入式衬塑钢管,专用接头连接;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2、生活污水系统本工程的卫生间排水采用了设置专用通气管的双立管排水系统。本工程采用污废水合流制,室内0.000以上的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地下室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本系统设置了坐式大便器、洗脸盆等卫生器具供使用。本系统管材,污废水、通气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横干管及以下的立管、排出管采用抗震柔性接口排水PVC-U管,与潜水排污泵相连的排水管采用涂塑钢管,地下室外墙排水管采用铸铁管。3、雨水系统雨水采用重力流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经雨水斗收集后通过雨水管排入雨水沟。本系统管材采用PVC-U管。五、施工前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详细审图,对照招标文件,提出问题并在图纸会审时落实。然后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土方案,并编排进度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提出材料计划,并向施工人员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2、现场准备工作施工道路、施工用水、临电和场地由总承包方统一规划,生产、办公、库房等临时用房由总承包方提供,现场设办公室、库房各一间。因本工程场地比较狭小,所以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材料人员需与建设(监理)和土建单位密切配合,做到材料随用随进。3、人员准备工作施工人员上岗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施工工艺、技术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4、水电主要材料以及设备 按图施工,根据图纸设计要求以及标书中业主要求指定的主要材料及设备以及生产厂家见下表:六、施工及验收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GB5024220022、通风与空调工程-GB5030320023、建筑电气工程-GB5024320024、智能建筑工程-GB5033920035、电梯工程工程-GB503102002 注:本工程的电梯安装由建设方指定专业公司进行安装并提供工程质量报验资料。七、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7.1、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的安装方法以及质量要求均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依图施工。主要简单说明以下几点的施工方法,具体查看图纸设计要求:7.1.1、管路敷设分项、检验批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首先要求在配合结构预埋中,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设计要求的管路规格、型号及敷设方式进行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图纸会审记录,配合土建作好如设备层、楼梯间等处的暗管敷设,筒体混凝土墙内开关、插座管路,无吊顶房间处管路的敷设以及电源进户保护管和电信入口保护管。关于管路的连接、防腐、弯扁度、弯曲半径、跨接地线、保护层、管盒固定、标高、管口处理等要求详见技术交底记录。在施工中应认真加强看护,保证管路畅通,及时做好自检(互检、隐检、预检工作,并及时报验监理,保证施工符合实际和规范要求。吊顶内管路的敷设:吊项内敷设的管路的固定方式均采用膨胀螺栓及吊架固定在楼板上,具体做法按照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操作。7.1.2、电缆桥架及金属线槽的安装桥架及线槽由厂家按要求加工好后,按照规定的时间进场,并经现场专业人员会同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作业条件:桥架及线槽的安装在其安装部位的装修工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吊顶内桥架安装应在吊顶之前进行。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查弹线定位支、吊架安装桥架及金属线槽的安装与调整保护地线安装。7.1.3、管内及金属线槽内配线工程作业条件:管内及金属线槽配线应在配管工程或线槽安装工程配合土建结构施工完毕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及线槽内积水和杂物清理干净。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相线、零线及保护地线颜色应加以区分:相线黄、绿、红色零线淡蓝色保护地线黄绿双色线穿线完毕后,应对线路作绝缘摇测,选用500V, 0l000M的绝缘电阻表测量,照明线路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 5M,动力线路绝缘电阻不小于1M7.1.4、防雷接地分项、检验批工程的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本工程防雷等级三级,采用TN-C-S接地方式,将设备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各种金属管道的等电位接地、弱电系统的工作接地等共用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本工程防雷重点设置是高层的防侧击雷设置,在45m以上每隔两层结构钢筋焊接均压环和防雷引下钢筋焊连并与楼层金属栏杆、门窗可靠连接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避雷网:根据图纸会审及设计图纸要求,在屋面防水层垫层内暗设不大于1515m的避雷网格,避雷线及防雷引下线均采用大于12镀锌圆钢。并在屋顶女儿墙上采用10镀锌圆钢明设避雷带。利用柱内主筋作为避雷引下线(因柱内主筋采用锥螺纹连接或套管压接,不需再焊接),上端与避雷带及避雷网格连接,下端与基础主筋焊接。强弱电共用接地:变配电室及电气设备间接地是从与结构底板钢筋通焊的接地板引出404mm镀锌扁钢。消防控制室及电信设备间的工作接地利用BV-95mm2塑铜线穿管从接地板引出。接地电阻测试:防雷接地测试点在距地面0. 5m设置测试卡,待所有防雷装置安装完毕,做接地电阻测试,并把摇测数值填写在“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上。具体操作工艺要求和做法详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和有关技术标准及技术交底。7.1.5、电缆敷设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根据设计图要求选择电缆。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并做绝缘摇测,用1kV- M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电缆敷设前,应事先把电缆排列图画出来,防止电缆交叉,拐弯处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半径为准,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标志牌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才型号及电压等级,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作业条件: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电缆桥架安装完毕,且检验合格,电缆检测合格后,即可进行电缆敷设工作。本工程的电缆既有沿桥架敷设的,也有穿保护钢管在电气竖井内明设的,做法参照电气规范及相关工艺标准中电缆敷设相关要求,电缆的排列和敷设要求详见技术交底。7.1.6、配电箱、柜的安装本工程配电箱包括明箱和暗箱,根据设计要求加工定货。暗装配电箱根据预留洞尺寸,找好标高、水平、竖直,并将箱体用砂浆填实周边,明装箱量好尺寸,用膨胀螺栓固定(10),不破坏箱面油漆,水平端正不歪斜。配电箱、柜进场时,设备应有铭牌,并注明厂家名称,附备件齐全,设备开箱检查应由甲、乙方及供货单位共同进行,并做好检查记录。基础型钢安装时,应将型钢调直,然后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刷好防锈漆,按图示位置把基础型钢架设在预留铁件上,用水平尺找平找正,用电焊固定,将接地扁钢与基础型钢两端焊牢,焊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柜安装应按图纸布置稳放,就位后先找正两端的柜,再在柜高2/3处绷小线找正,采用0.5mm铁片调整,最后用M12镀锌螺栓固定。柜体与柜体,柜体与挡板,均用镀锌螺丝连接,每台柜应单独与接地干线连接。按图纸敷设柜与柜之间控制电缆连接线,柜顶母线,柜二次连接线。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配电箱安装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验弹线定位明装配电箱螺栓固定暗装配电箱盘面组装箱体固定绝缘摇测。配电柜安装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验设备搬运柜体稳装柜上母带配柜二次回路配线柜试验调整送电试运行验收。7.1.7、灯具、开关、插座安装灯具安装前,应对灯具进行外观检查,完好无损的灯具方可使用。根据灯具的安装场所,检查灯具是否符合要求,灯内配线是否符合设计及工艺标准,检查标志灯的批示方向是否正确,应急灯是否可靠灵敏。走廊的吊顶低于2.4m处,灯具金属外壳应做良好接地处理。灯具安装牢固、端正,位置正确。开关、插座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应有合格证,进场检验合格。所有开关的切断位置一致,电器灯具的相线应经开关控制,单相插座应左零右火,三孔或三相插座接地保护均在上方;翘板开关距地面1.4m,距门口为1520cm,开关不得放在门后,成排安装的开关、插座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大于2mm,同一室内安装的插座高低差不应大于5mm。作业条件:灯具、开关、插座的型号、规格、质量符合要求,土建装修工程基本完成后进行。工艺流程:灯具、开关、插座的检验组装安装接线通电试运行。7.2、给水、排水工程 本工程的给水排水安装以及质量要求可以查看图纸,均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主要举出管道的安装技术措施和卫生器具的安装技术措施。7.2.1、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技术措施:室内消防干管安装当DN100mm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螺丝应无损坏;当DN100mm采用卡箍连接。生活给水管材为给水立管采用给水钢塑复合管,户内热水管采用PP-R热熔管。消防干管应与螺接管配件密切配合(即管配件上紧后只露出23个螺牙为合格),给水管道安装前,应按图纸确定管道位置,并拉线拉直后打上管支架(支架距离应按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最后才安装管道。对于排水横管要用水平尺测量排水坡度,所有楼板预留洞应进行二次灌浆,并对其进行灌水试验。室内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不应小于0.6MPa,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大于1 MPa,水压试验时,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且不渗漏为合格。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实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能超过0.05 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 MPa,且各连接处不得渗漏为合格。消火栓喷淋管道的实验压力为1.8MPa,按照GB50242-2002要求验收。埋设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一层水平1M高度,井底表面应有0.1坡度和坡向检查口。暗装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地面高度,灌水15分钟后,再灌满水并观察5分钟的时间,液面不下降为合格。7.2.2、卫生器具的安装技术措施:卫生器具的连接管,S弯应均匀一致,不得有凹凸等缺陷。卫生器具的安装,宜采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如用木螺丝固定,预埋的木砖须作防腐处理,并应凹进净墙面10mm。卫生器具支、托架的安装须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应紧密且打密封胶,安装位置应正确,允许偏差:单独器具10mm。安装应平直,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3mm。地漏应安装在地面的最低处,其篦子顶面应低于设置处地面5mm。八、施工管理措施8.1、技术管理措施8.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技术方针、政策、规范、技术规程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且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规定的管理制度。8.1.2、在分公司(项目部)主任工程师的领导下,建立本工程由项目经理主管,专业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包括质检员、外埠施工队队长、工长、班组长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开展技术工作。8.1.3、施工资料管理: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规定,由现场技术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本专业工程的各种质量控制资料及竣工资料,工程竣工后,按规定移交归档。工地设专人负责文件和资料的收发、登记,施工图纸的发放要按规定做好登记。设计单位、建设(监理)单位提出的变更及工程洽商记录,必须有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的签字后方可生效。重大变更应由主任工程师签字。其他各种技术资料也应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交接签字手续。技术人员编制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履行交接签字手续,外埠施工队工长将其作为短期资料保存,交底到具体施工班组,进行工前培训,保证按交底施工。8.1.4、技术工作管理:接到图纸后,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会审记录。技术人员编制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做到科学、正确并有针对性,保证工程以此为指导进行施工。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进行隐、预检。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监理单位旁站,施工单位专业工长、质检员共同参加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跟随施工班组进行检查,监督并指导施工,保证按施工工艺、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技术人员负责编制本工程的材料计划,计划编制要准确及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进场材料要组织验收,并按程序向监理、建设报审,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分析、处理,若发生变更及时调整方案,制订相应措施。8.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检查组织结构8.2.1、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确保按质量标准、施工规范进行施工。8.2.2、严格执行质量检查程序,每道工序必须先自检、后互检、再进行交接检、隐检等项工作。8.2.3、实行定人、定位、定分工、定职责的方法、将质量管理工作分解到每个人、每个施工部位,以提高工程质量。8.2.4、严格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程序,所有设备均进行考察,验证合格后方可订货。进场后要会同专业技术人员,质检、物资人员与监理进行开箱检验,合格后进人安装。其他材料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对有试验要求的进行试验检查,做好验证记录,合格后方可进人安装。对焊条、钢材等材料不能做紧急放行使用。8.2.5、过程检验和试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有关人员必须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和基本程序进行检验和试验,未经检验和试验或检、试验不合格的过程,不得转序。8.2.6、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例会,提出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8.2.7、落实现场质量奖罚制,做到奖优罚劣,提高工程质量。8.3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结构8.3.1、安全、消防、保卫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和落实安徽省和上级有关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各种规定和制度。建立安全、消防、保卫保证体系。坚持周一安全教育及班前讲话,落实安全责任制。工人进入现场前必须认真学习现场施工安全知识。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并应有交待人签字。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作业,非专业人员不得操作,所有外协队伍进厂的工人要求有三证。加强临时用电管理,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接零接地供电系统:A、TN-S(三线五线制)B、三级控制C、二级漏电保护 非电工不得操作临电设施及私接电线,手动工具必须有漏电保护装置。地下照明要用安全电压,电闸箱要防雨,加锁。各种用电设备及电闸箱,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电闸箱和电动工具。设置专职电工负责临时用电使用、维护,并认真做好运行、检查记录。使用方凳时,先检查有无缺损,一定要放稳,方凳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有防滑绳,传递工具时,物品禁止上下抛。禁止两人同在一个梯子上操作,并不得在最高一步上操作。使用电焊和操纵其它电动工具时,不能站在潮湿地面上。电焊机的一、二次接线板应有防护罩,并应设有电源控制装置,放置地点应先在防雨,防日晒的地点。电气焊施焊前,应检查周围,确认无易燃物方可施焊,使用明火前,应找消防专业人员开具动火证,并有专门人员看火,作业后确认周围无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去。搬运大型设备,管材等重物之前要清理好道路,注意脚下,头上。搬运时,众人应要密切配合,精力集中,听众统一指挥,步调一致以防发生危险。8.3.2、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交底,安全负责检查并监督其实施。8.3.3、机械、物资、临电等管理人员负责其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8.3.4、制订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8.3.5、对外埠施工队进行人场安全教育,并考核。班组长在施工之前要进行班前安全教育。8.3.6、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对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发现隐患时,必须及时纠正。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8.3.7、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治安、防火教育。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电工、焊工从事电器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的,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动火前,要清除周围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8.3.8、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中的各项要求及电气工程中各分部(子分部)、分项的安全注意事项。8.3.9、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严禁其他非电气施工人员随意动用临时用电设备。8.3.10、高处施工时,梯子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8.4、物资管理措施8.4.1、严把施工物资进场验收关。主要材料及设备进场后,需向监理报验,经现场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现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8.4.2、加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教育,使施工人员人人节约,管理现场材料。8.4.3、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做到干多少、领多少、用多少。外埠施工队领取材料,必须提前申报计划,并注明使用部位,避免随用随领造成材料流失浪费。8.4.4、控制好工程质量杜绝因质量返工而造成的浪费。8.4.5、材料进入现场后,所有验收合格的材料,材料人员要做好标识,标明名称、规格、质地状况及进场日期。8.4.6、严格加强现场物资管理,做到大料不小用,长料不短用、并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对浪费材料者,严加处罚。8.4.7、积极发挥施工人员积极性,开展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使用的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效益。8.5、成品保护管理措施成品保护是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加以控制。8.5.1、建立现场成品保护小组。由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查。8.5.2、土建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人看护,防止预埋好的管路、套管或木盒移位或机械损伤。8.5.3、尽量减少剔凿,确需剔凿时,应避免影响土建结构。8.5.4、注意与其他专业工种的协调配合,安排好施工顺序,防止各专业间的破坏或因丢失造成的损失。8.5.5、搬运材料机具及施焊时,要有具体的防护措施,不得将已做好的墙面、地面、门窗弄脏或破坏。8.5.6、贵重设备或易坏物品设专库存放。搬运及安装时要防止磕碰。8.5.7、对有意违反成品保护措施或故意损坏安装好成品的行为,要进行严厉处罚。8.5.8、现场成品保护人员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出现问题要分析原因,追查责任。8.6、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文明施工是严格按照公司成立的领导小组下对现场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状况提出的各种措施的执行、施工。实行文明施工的管理机构8.6.1、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及各种施工管理措施。8.6.2、加强外埠施工队管理,坚持入场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要求外埠施工队及时办理注册手续,并签订合同与各种生产责任状。施工现场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文明安全施工。8.6.3、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粉尘、噪声、废水、固体废弃物,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等污染,及时清理现场废弃物,保持现场整洁卫生。8.6.4、服从大包方统一管理,协调好与各方的关系,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8.6.5、现场不得随意倒污水、污物。生产、生活垃圾按指定地点存放。8.6.6、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渣土要及时清理,做到工完场清。8.7、降低成本措施8.7.1、加强施工材料进场验收关,避免不合格产品注入现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8.7.2、加强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教育。使施工人员人人节约,管理好现场材料。8.7.3、严格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做到大料不小用,长料不短用,并开展修旧利废活动。8.7.4、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做到干多少、领多少、用多少的标准。8.7.5、控制好工程质量,杜绝因质量返工而造成的浪费。8.7.6、积极发挥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开展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使用的活动,提高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