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 学 校 学 号 院 系 论文题目 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储层 保护方法探究及效果评价 姓 名 班 级 辅导老师 2 目目 录录 1 国内外保护储层技术 国内外保护储层技术 1 1 1 储层损害机理的研究继续深入 1 1 2 储层保护技术 1 1 2 1颗粒封堵技术的研究 1 1 2 2 水平井钻井完井液的研究 2 1 2 3 裸眼完井钻井液的研究 2 1 3 修井作业中的保护储层技术 2 1 3 1选择优质修井液 2 1 3 2选择适当的修井作业工艺和施工参数 3 1 3 3 选择不压井作业技术 4 1 3 4解堵技术 4 2 某油田开发现状某油田开发现状 5 2 1 某油田储层物性特征 5 2 2 开发过程中储层损害概述 5 2 2 1钻井过程中储层的损害 5 2 2 2在修井过程中储层的损害 7 三 某油田开发中后期保护储层开展的工作三 某油田开发中后期保护储层开展的工作 9 3 1 选择优质的压井液体系 9 3 1 1KD 01低固相压井液 9 3 1 2原油压井 10 3 2 调整了修井作业工艺和施工参数 11 3 2 1作业工序的优化 11 3 2 2改变了压井方式 12 3 2 3管柱优化 13 3 2 4射孔方式的改变 15 3 3 泡沫排液技术 15 4 实施效果评价实施效果评价 16 4 1 现场应用效果技术分析 16 4 1 1 井现场施工分析 16 4 1 2 井现场施工技术分析 17 4 1 3 井现场施工技术分析 18 4 2 效果分析 19 5 结论及建议结论及建议 20 5 1 结论 20 5 2 建议 21 附图附图 22 1 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储层保护方法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储层保护方法 探究及效果评价探究及效果评价 1 凝析气田的概论凝析气田的概论 1 1 凝析气田的定义凝析气田的定义 凝析气 condensate gas 凝析气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气体 与平常的气层 气有很大的不同 含有大量甲烷 并尚含有大量戊烷以上的轻质烃类的天然 气 称为凝析气 一般都产于较深的气藏中 凝析气的特征 1 2 凝析气田的特征 凝析气藏的特征是 凝析气藏是介于油藏和纯气藏之间的复杂类型的特殊油 气藏 具有相态 流动特征复杂 特别是陆相沉积储层具有储层低孔 低渗 非均质性强 地层容易发生反凝析现象 易液锁等特征 开采难度大 凝析气藏是介于油藏和天然气藏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特殊油气藏类型 在原始 地层温度和压力下凝析气藏以气体形式存在 在开发过程中 地层压力不断 降低 气相中重烃会发生相态变化 在地层中析出凝析油 形成气液两相 凝析气藏同时产天然气和凝析油 经济价值很高但开发很复杂 存在着凝析 油和气体的相态变化和反凝析现象 造成很大的凝析油地层损失量 因此需 确定经济 合理 有效的开发方式和提高采收率问题 凝析气藏开发过程中 2 近井地带的渗流特征变得十分复杂 反凝析污染和水锁损害的产生对气井的 生产极为不利 对于高温 高压 富含气态凝析水的低渗致密凝析气藏的影 响则尤为明显 1 3 我国凝析气田的分布 我国凝析气田的分布 1 3 1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截止 1998 年底 中国陆上及近海海域气田总数为 321 个 其中中型 54 个 大型 15 个 分布在中国东部 中不 西部 南部和海域区 分别占发现 气田总数的 43 39 14 1 和 3 占已探明地质储量 15 47 23 0 和 15 1 3 2 气田类型分布气田类型分布 天然气成因类型很多 又煤成气 生物气 湖相泥岩气和碳酸岩气 无 机成因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煤成气的探明储量已增加到 57 1 3 3 气田的层位分布气田的层位分布 新生界 中生界 上古生界 下古生界和元古生界分别占探明地质储量 的 38 17 30 13 和 2 按储量大小依次为第三系 石灰系 奥陶系 三叠系 第四系 白垩系 二叠系 侏罗系和震旦系 泥盆系 志留系和寒 武系尚未获得天然气 大中型气田以第三系 奥陶系 石灰系 第四系和三 叠系为主 1 3 4 大中型气田分布特点大中型气田分布特点 1 多种类型天然气混合分布在同一气藏中 2 煤成气占重要地位 3 3 过成熟裂解气分布在四川和塔里木盆地 4 浅层生物气田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5 溶解气主要分布在松辽 渤海湾和准葛尔盆地 6 幔源无机二氧化碳分布在东部盆地中 1 4 凝析气田的储层因素凝析气田的储层因素 1 按储层岩石分类 在沉积岩石学中一般分碎屑岩和化学 生物岩 2 按储集层形态分类 块状 层状和透镜体状 3 按储层类型分 可分五类 4 按储渗类型分类 孔隙型 洞穴型和裂缝型 90 以上的气藏储层为缝 孔 洞复合型 1 5 凝析气田的开发历史凝析气田的开发历史 凝析气藏是一类重要的油气资源 国内外均有发现和开发 我国先后投入 开发了板桥 柯克亚 大张坨 牙哈等凝析气藏 凝析油气储量和产量不断 增长 近年来我国在东西部地区 特别是塔里木盆地 又发现了一批凝析气 藏 凝析气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凝析气藏是流体相态变化极为复杂的特殊气藏 开发难度很大 该类气藏 在地下原始条件下 通常为气态 投入开发后 随着温度 压力的变化 将 会有液体凝析出来 这些液体 通常为凝析油 将粘附于气藏岩石上很难被 采出 从而导致价值较高的凝析油的损失 多数情况下 尽可能提高凝析气 藏中凝析油采收率是该类气藏开发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凝析气藏的开发 4 研究涉及面很广 包括特殊流体 PVT 实验 相态特征 气藏描述 油气储量 计算 试井及产能评价 数值模拟研究 开发方案优化设计 钻完井工艺 注采工艺 地面工程设计等 每个环节都会对凝析气藏的高效开发产生重大 影响 而各部分的研究难度往往都较高 1 6 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特点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特点 进入开发中后期之后 随着地层压力下降 地层反凝析现象严重 井 底由单一气相流变为油气两相流 井井筒损失的能量增加 造成井口产量下 降 同时 反凝析还会降低最终采收率 1 7 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保护方法凝析气田开发中后期保护方法 经尽量保持气井平稳生产 减小开关井频率及工作制度调整频率 开 采初期尽量降低采气速度 以增加反凝析前的采收率 开采时同事制定相应 保持地层压力的措施 如注气 尽量延长反凝析前的开采期 以提高收率 施工措施及危害 凝析气井一般采用射孔完井 肯能会产生地层污染 钻井 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可采用油基泥浆 1 8 施工措施及危害 施工措施及危害 凝析气井一般采用射孔完井 肯能会产生地层污染 钻井过程中产 生的污染 可采用油基泥浆 1 9 面临的问题 面临的问题 1 凝析气田一般都有边底水 治水是最大的挑战 气井一旦见水 就不可逆转 如何在充分利用水体能量的同时 防止气井过早见水是个值得 研究的问题 5 2 凝析气田保压方式一般采用注气 如牙哈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注 气的同时会增加气井的气油比 给地面处理装置带来困难 如何处理好保压 与控制合理汽油比上升速度的问题是一个难点 2 某油田开发现状某油田开发现状 2 1 某油田储层物性特征某油田储层物性特征 某油田位于某盆地西南凹陷南缘昆仑山北第二排构造带西端 在某县南 50Km 处 1977 年 5 月 17 日某井井喷发现某油田 其主要物性特征是 储层压力低 见表 1 中低孔隙度 9 18 中低 渗透率 5 5 10 3 126 10 3 m2 亲水的特征 储层非均质性强 其中与储 层损害关系比较密切的是渗透率 因为它的孔喉小或联通性差等都容易受到 粘土水化膨胀 分散运移及水敏等损害 储层损害的实质就是有效渗透率的 下降 表 1 X3 X41 X42 X51 X52 X71 X72 X8 原始 31 14 37 44 39 4 39 4 39 4 39 93 36 1 51 0 目前 15 57 12 5 12 45 10 07 14 68 28 66 13 74 33 91 比值 50 00 33 39 31 60 25 56 37 26 71 78 38 06 66 49 投入开发时间 试采 1997 1988 1988 1988 试采 1995 2005 2 2 开发过程中储层损害概述开发过程中储层损害概述 某油田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 目前地层压力仅有原始地层压力的三分之 一至四分之一 储层物性相对较差 造成储层损害的原因主要有钻井过程和 6 修井过程中 2 2 1 钻井过程中储层的损害钻井过程中储层的损害 2 2 1 1 钻井液体系的基本数据 钻井液体系的基本数据 表 2 钻井液体系设计基本数据 井 段 米 0 200井眼容积 米 3 31 井眼尺寸 in 17 1 2 地面循环量 米 3 150 地 层 Q N2a 补充量 米 3 50 钻井液体系聚合物膨润土浆 泥浆总耗量 米 3 231 复 杂 提 示防缩径 防阻卡 防塌 防窜漏 表 3 钻井液配方 材料名称材料代号加量 Kg m3 膨润土60 80 烧碱 NaOH 1 2 纯碱 Na2CO3 2 3 鳌合金属聚合物 CMP 1 2 水解聚丙烯腈 钾盐 KPAN 2 4 润滑剂 TRH 3 LE 5 所需 表 4 钻井液性能设计 密度 g cm3 1 00 1 08 KF 漏斗粘度 S 80 100固相含量 体积 塑性粘度 mPa S 8 15油 水含量 体积 屈服值 Pa 6 10含砂量 体积 0 5 静切力 10 10 Pa 1 5 3 10MBT g l 60 7 0 失水 泥饼 API 12 0 5 PH 值8 10 失水 泥饼 HTHP CL mg l 泥浆碱度 PM Ca mg l 滤液碱度 PF MF 7 以上数据表均来源与 某井钻井设计 2 2 1 2 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 当钻开储层时 破坏了储层原有的平衡状态 使储层开始与外来工作液 钻井液 水泥浆 前置液等 接触 这必然会给储层带来损害 钻井液的固 相进入储层造成孔喉堵塞 其液相进入储层与储层岩石和流体作用 破坏储 层原有的平衡 从而诱发储层潜在损害因素 造成渗透率的下降 而且由于 储层损害一旦发生 则极不易消除 因此钻开储层时 防止储层损害的问题 是保护储层技术的系统工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第一环节 2 2 1 2 1 钻井液中分散相颗粒堵塞储层 在钻开储层时 在钻井液有效液柱压力与地层空隙压力之间形成的压差 作用下 使钻井液中的膨润土等固相颗粒进入储层孔喉和裂缝中形成堵塞 造成储层损害 钻井液中固相含量越高 对储层的损害越大 2 2 1 2 2 钻井液与储层岩石不配伍引起的损害 钻井液与储层岩石不配伍引起的损害有几个方面 由于某油田储层有较 强的水敏性 因此一下主要介绍水敏造成的储层损害 由于钻井液与地层中的水敏性矿物不配伍时 将会引起这类矿物水化 膨胀或分散 脱落等 引起储层渗透率的下降 造成储层损害 2 2 2 在修井过程中储层的损害在修井过程中储层的损害 2 2 2 1 压井液造成储层的损害 压井液的体系的基本数据 目前采用的水基压井液均为 90 年代作业区自己研制的 HD 01 低固相研 8 究液 压井液配制材料 淡水 地层盐水 增粘剂 暂堵剂 防膨胀 剂 防腐剂 其它 压井液的性能 密度通常在 1 0 1 02g cm3 粘度 35 40s 低固相压井液 由于压井液的密度在 1 0 1 02g cm3 采用全压井方式进行压井 全井筒 液柱压力为 30MPa 作业 油层中深按 3000m 计算 而目前主力油藏地层压力 多在 10 0 15 0MPa 之间 这样造成大量压井液漏失进入储层 其中漏失较 为严重的井有 4 5 口井等 漏失量大约的 80 100m3 大量压井液进入储层 将会造成一下储层损害 水敏效应造成的损害 由于某油田储层具有较强的水敏性 致使作业过程中压井液与储层中的 水敏性矿物不配伍 压井液进入储层 破坏了粘土矿物与地层流体之间的平 衡 使岩石结构 表面性质发生了变化 粘土矿物水化膨胀 分散或脱落 颗粒分散运移形成堵塞 导致储层渗透率的下降 造成储层伤害 水锁效应造成的储层损害 由于压井液大量进入储层 使储层中的含 油饱和度发生变化 地层中岩石的表面润湿性发生变化 甚至反转 降低油 相的相对渗透率 造成储层的损害 水锁效应往往是造成储层损害的最重要 原因 相关研究表面 在低孔 低渗气层 水锁效应常常是储层的有效渗透 率下降到原来渗透率的 10 左右 结垢堵塞 乳化堵塞 细菌堵塞造成的储层损害 引起堵塞的主要原 因是由于压井液与储层流体不配伍造成的储层损害 压井液进入储层 将产 生无机盐垢 有机盐垢和细菌团 堵塞孔道 与储层中油水乳化形成稳定的 油水乳化液 乳化液粘度一般都高 流动性能差 致使储层近井地带的渗透 9 率下降 造成储层损害 2 2 2 2 作业施工不当造成的储层损害 主要表现在 作业时间长 造成修井液对储层的侵泡长 作业施工 参数不当造成储层损害 频繁作业 也会造成损害的叠加 严重损害储层 三 某油田开发中后期保护储层开展的工作三 某油田开发中后期保护储层开展的工作 针对某油田开发中后期的储层特性 结合修井作业保护储层技术 采取 一下方法对某油田修井作业过程中储层进行保护 3 1 选择优质的压井液体系选择优质的压井液体系 结合某油田储层物性的特点 目前主要采用原油和 KD 01 低固相压井液 1993 现场实施采用 KD 01 低固相压井液进行压井作业 KD 01 低固相压井液 的作用机理 3 1 1KD 01 低固相压井液低固相压井液 KD 01 压井液体系采用高分子聚合物 利用其长分子链在体系中形成 一种网架结构 使体系粘度增加 提高了携带和悬沙能力 同时由于聚合物 分子的吸咐 抑制了颗粒运移且能够悬浮一些微小颗粒 防止了沉淀 并能 有效降低压井液的漏失量 该体系是依靠增加具有抑制粘土膨胀性的可溶无机盐来提高比重 从 而减少了固相侵入油层造成的伤害 同时该体系的高矿化度 抑制粘土的膨 10 胀性 改变了井眼附近的离子环境 有效的抑制了黏土膨胀 利用屏蔽暂堵原理 选用易处理的特殊暂堵剂 它具有正向封堵 反 向解堵的特性 这种堵剂与聚合物在储集层的端面形成一个暂时性堵层 防 止固相颗粒进入造成伤害 结合某油田的特点 从 08 年至今 先后对 12 口措施作业井进行了压井 液的优化 通过改变 KD 01 低固相压井液的相对密度 有效降低了压井液的 漏失量 从而有效降低了储层损害 某油田现广泛采用的 KD 01 低固相压井液 具有性能稳定 对地层伤 害小 成本低 配伍性好 流变性 比重调节范围广等特点 但由 于某油田在前期由于地层压力较高 加之地层的水敏感性较强 压井作业用 压井液采用钻采所研制的 KD 01 低固相压井液 压井液比重在 1 02 1 18g ml 范围内可调 现场使用效果很好 随着进入开发中后期 地层压力 递减较快 压井液漏失量大 储层损害较大 根据地质参数 针对性的改进 了低固相压井液性能参数改进现有压井方式等有效保护储层方法 3 1 2 原油压井原油压井 原油压井液 相对低固相压井液 原油具有比重低 产生的液柱压力低 的特点 完井后用天然气气举排液时天然气与原油互溶性较强 能有效地降 低井腔液体比重 提高气举排液的时效性 有效降低油气层的伤害 采用原油压井时原油的主要来源是从油气集输队 采油队计量站经简单 脱水处理之后 直接用于压井作业 先后对 井 井进行了原油压井 作业前地层压力为 12 13MPa 对 11 井进行原油压井 对 井进行了原油半压井 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产量前 后对比情况见表 5 但原油压井风险比较高容易发生火灾 成本高 对环境容易产生污染等 原因 并原油中的水不能彻底的脱干净 同样会对储层造成伤害 某油田的 原油具有易挥发 易燃的特点 尽量不用原油压井 原油压井有一下缺点 具有易燃 易挥发的特点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原油中的水无法彻底脱离 同样会引起储层的水敏损害 容易使储层润湿反转 降低油的相对的渗透率 与地层水形成乳状液堵塞储层 亲油粒子的微粒运移 其它组分对储层的损害 经济成本高 因此 尽可能的少采用原油作为压井液 尽量采用水基压井液 3 2 调整了修井作业工艺和施工参数调整了修井作业工艺和施工参数 结合某油田的实际特点 对现阶段实施的修井作业进行了程序的优化 缩短了修井作业时间 缩短作业工期 优化作业工序程序等 提高了修井作 业一次成功率 采用了优化的完井工艺 减少修井次数 优选了施工参数 采用油管负压传输射孔 泡沫排液技术 原油压井 原油半压井 无固相压 井液半压井等 12 3 2 1 作业工序的优化作业工序的优化 采用了起下管柱的速度尽量控制在每小时 15 20 柱 甩单根的速度为 每小时 10 左右 有效了避免因压力激动或抽吸造成的储层损害 在作业时随时调整压井液体系的密度 有效减少了压井液大量侵入地 层 作业过程中尽量减少重复工序 缩短作业时间 减少储层损害 3 2 2 改变了压井方式改变了压井方式 以前采用的全压井方式进行压井作业 由于某油田已处于开发的中后期 地层压力降低 采用全压井方式压井 井内压井液柱对地层产生较大正压差 会有大量压井液进入地层 就不可避免对储层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针对这 些原因结合某油田实际情况 我们采用了半压井方式进行压井 一下对半压 井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3 2 2 1 半压井技术特点 有效减少了压井液的漏失量 减少了储层的损害 简约了施工材料 降低的作业成本 平均单井可节约压井液 40 60m3 缩短了作业时间 包括压井液的备水 配制 压井以及掏空液面等作 业时间 3 2 2 2 半压井计算方法 13 按下列公式确定 PH H 10 1972 10 密度附加值其中 PH Pi Hm H f 10 10 1972 f 井筒内流体密度 g cm3 H 压井循环深度 m Pi 产层静压值 MPa Hm 油层中部深度 m 密度附加值 油水井为 0 05g cm3 0 10g cm3 气井为 0 07g cm3 0 15g cm3 3 2 2 3 半压井注意事项 有准确的地层压力以及设开储层的地层压力 密切观察 是否有天然气溢出 压井液是否存在漏失 起下管柱时 及时灌液 以补充起出油管的体积 3 2 3 管柱优化管柱优化 3 2 3 1 单点气举生产管柱 由于前期地层压力高 动液面高 供气压力高等因素 采用下多级气举 阀完井管柱 但目前地层压力低 10 15MPa 动液面低 2000m 左右 供气 压力降低 10 14MPa 等因素 因此将原有的多级气举阀完井管柱优化成为单 点气举生产管柱见附图 单点气举完井管柱注气点的确定方法 一般的图解设计法是用流压梯度曲线和注气压力曲线来确定注气点的深度 其方法如下 图1 14 wh O ko 1D CB 2D D D3 A wfr 注气点 平衡点 地面压力 深 度 作压力一深度坐标图 纵轴为深度 横轴为压力 在井底深度处 标出平均地层压力 r p 根据平均地层压力和设计产液量 QL按该井的流入动态曲线确定其井 r p 底流压 pwf 并在 pwf的同一深度标出 r p 从井底静压处向上延伸作静压梯度曲线 直到与纵轴相交 交点即井口 压力 pwh 0 的静液面深度 从井底流压处向上延伸作注气点以下的油管流压梯度曲线 在井深为 0 处 井口 标出地面注气工作压力 并向下延伸作考虑气 柱重量的注气压力梯度曲线至井底 标出工作套压与油管流压梯度曲线相交的平衡点位置 根据给定的合适的压差确定注气点位置 15 3 2 4 射孔方式的改变射孔方式的改变 现如今某油田采用油管传输负压射孔方式 负压射孔方式是一种保护储 层 提高产能 降低成本的完井方式 负压射孔方式可以使射孔孔眼得到 瞬时 冲洗 形成完全清洁畅通的孔道 可以避免压井液对储层的损害 3 3 泡沫排液技术泡沫排液技术 凝析气田泡沫排液诱喷复产工艺是某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 针对主力 油气藏地层能量严重亏空 气井反凝析现象严重 井腔积液 油井含水较高 自喷能力普遍降低 地层压力系数较低 措施作业压井液排液困难等技术问 题而进行研究的课题 同时 结合某油田高矿化度 高温 高含凝析油等情 况 研究出适合某油田的泡排剂配方 项目起始时间 2005 年 9 月 1 日 2006 年 11 月 10 日 并在某油田现场得到成功应用 泡沫排液的原理是通过从套管空间内注入表面活性剂 称为泡沫排水起 泡剂 简称起泡剂 在天然气流的搅动下 气液充分混合 以形成泡沫 随 着气泡界面的生成 液体被连续举升 泡沫柱底部的液体不断补充进来 直 到井底水替净 此外 起泡剂还通过分散 渗透 减阻 洗涤 排出地层中 泥沙与淤渣等不溶性固体微粒 等作用 促使井筒积液形成泡沫 随气流排 出 达到增产 稳产的目的 泡沫排液特点 泡排剂配方适合柯克亚高温 高矿化度 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油气井以 及措施作业压井液发泡排液替喷 且发泡效果好 16 泡排剂溶液不易燃 污染小 安全环保 且对人体无害 采用泡排剂溶液掏空液面 减少施工材料费用 缩短施工时间 单点气举生产管柱 通过泡沫排液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油气井积液 负压射孔前液面的掏空 特别是在措施作业时 由于掏空液面的深度大都在 3000m 左右 排液效果明 显 有效降低了液面 为负压射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及时降低了液面 减 少了在油气层射开后储层的伤害 极大的缩短了排液的时间 全压井时掏空 液面平均用时 8 10 小时 半压井时掏空液面平均用时 4 5 小时 有效减少了 措施作业时压井液对储层的损害 降低了经济成本 提高了油气产能 4 实施效果评价实施效果评价 4 1 现场应用效果技术分析现场应用效果技术分析 从 2008 年 3 月分在某井首次采用半压井作业至今 在某油田已实施了 3 井次 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 1 1 井现场施工分析井现场施工分析 4 1 1 1 基本数据 表 5 某井作业前测得梯度分析图 17 比重 g cm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0 10 20 30 4 压力 MPa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102030 温度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50100 4 1 1 2 压井液体系的选择 用密度为 1 02g cm3 粘度为 35 40s HD 01 低固相压井液 4 1 1 3 压井方式 半压井 由于某井目前生产层段静压为 12 93MPa 采用半压井方式进行正压井压井作业 配制压井液 24m3密度 1 02g cm3 粘度 35 40s 实际打入量为 15 6m3 若 进行全压井需用压井液60m3 节约压井液36m3 简约压井液材料 单封 0 18t PAM0 36t 氯化钾 0 72t 碳酸氢钠 0 036t 直接经济效益 19000 元 4 1 1 4 管柱优化 注气点的确定 通过测得的流压梯度曲线 根据图解设计法确定注气点位置为 2900m 实际下深为 2907m 起出原井管柱 将原有 3 级气举完井管柱更换为单点完井管柱 18 4 1 2 井现场施工技术分析井现场施工技术分析 4 1 2 1 基本数据 表 6 某井作业前测得梯度分析图 比重 g cm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0 20 40 60 8 温度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50100 4 1 2 2 压井液体系的选择 备无水原油 90m3 4 1 2 3 压井方式 半压井 该井目前生产井段没有测静压 15 6MPa 经研究决定采用全压井方式进 行压井作业 4 1 2 4 管柱优化 注气点的确定 通过测得的流压梯度曲线 根据图解设计法确定注气点位置为 3050m 实际下深为 3050 22m 起出原井管柱 将原有 4 级气举完井管柱更换为单点完井管柱 压力 MPa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51015 19 4 1 3 井现场施工技术分析井现场施工技术分析 4 1 3 1 基本数据 表 7 某井作业前测得梯度分析图 比重 g cm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0 050 10 15 压力 MPa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510 温度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050100 4 1 3 2 压井液体系的选择 备无水原油 30 m3 4 1 3 3 压井方式 半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Module2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03
- 老年人压疮护理课件
- 老年人医学课件
-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 CN120197082A 食盐碘含量检测数据的置信分选方法及系统
- 2019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老师培训藏品知识讲解课件
- 宣传广告板、宣传彩页制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工厂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方案
- 《水力学》课件-第5章 流动阻力和水头损失
- 通信网络智能体白皮书
- 律师从事政府法律顾问业务操作建议流程
- 2025年秋期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应用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标准)棋牌室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中国对虾市场深度调查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高压防护架搭设方案
- 洗车实习个人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