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万能防喷器结构和原理.doc_第1页
旋转万能防喷器结构和原理.doc_第2页
旋转万能防喷器结构和原理.doc_第3页
旋转万能防喷器结构和原理.doc_第4页
旋转万能防喷器结构和原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旋转环形防喷器(PCWD)结构、原理1、 用途1)适用于欠平衡钻井的压力控制。2)适用于随钻压力控制。3)可代替环形防喷器。2、 结构 旋转环形防喷器(PCWD)包括四大主要部件如图所示:旋转环形防喷器主机(RSBOP)、液压控制单元(液压泵站)、司钻控制盘、安装连接附件。图1旋转万能防喷器(PCWD)总成1)旋转环形防喷器主机(RSBOP) 旋转环形防喷器主机(RSBOP)(如图所示)主要由上壳体、下壳体、上衬套、下衬套、球型密封胶芯、活塞总成、旋转动密封、轴承等组成。图2旋转万能防喷器主机(RSBOP)2)液压控制单元(液压泵站) 液压控制单元主要由储能器、电机启动接线箱、仪表盘、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接线箱、油箱等部件组成。3)司钻控制盘 司钻控制盘主要由显示器、报警器、开关等部分组成。4)安装连接部件 安装连接部件主要由井筒压力传感器、缓冲器、液压连接软管和电缆组成(如图所示)。图3安装连接部件3 、工作原理 旋转防喷器的主要作用是密封住钻柱与井口装置的环形空间,使钻井液能按预定的出口流出。 在欠平衡钻进或起下钻的过程中,通过PCWD系统泵站的控制,使旋转防喷器处于关闭状态,球形胶芯收缩,封住了钻柱与井口装置的环形空间,使钻井液不能从井口环隙喷出。泵站上的PLC将会自动地调节关闭压力,使之比井眼传感器测量的压力至少高出设定的压力,由于球形胶芯产生的摩擦是足够使方钻杆或钻杆来转动内部总成而不需要使用专门的驱动装置。一旦压力异常,立即转换到静态工况,可实现密封5000PSI(35MPa)压力。 4 、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启动过程)(1)将主电路的开关扳到开位,启动液压泵站的M1、M2、M3和M4电动机。加热器的开关扳至自动位置,该位置在MCC(电机中心控制盘)上的标识为AUTO。(2)将MCC上的预置次序按纽按下,以确保油温在运转主泵和蓄能器之前达到正常状态。在该状态完成之前,指示灯不停闪动,当系统确定完成以后,指示灯便停止闪动。(3)使控制阀在控制盘上处于开/关模式,此时RSBOP为打开状态。(4)在司钻控制盘上按打开按钮。(5)主蓄能器瓶压力将升至5500psi(38.5MPa),然后泵自动停止运转。前导蓄能器瓶压力将升至1500 psi(10.5MPa),泵自动停止运转。主控制泵启动开始循环,循环路线是油液从打开线路进入RSBOP,从关闭线路回油箱。按增压按钮设置打开压力到1000 psi(7MPa),检查有无泄漏,如果有泄漏,卸压维修。(6)将司钻控制盘上的空档/正常开关旋至空档位,测试泵在系统空载下的运行情况。控制压力在250 psi(1.75MPa)以下。然后将开关旋至正常档位,控制压力升回至1000 psi(7MPa)。(7)将一柱钻杆下入井内,在司钻控制盘上按下关闭按钮,将压力设置到1200 psi(8.4MPa),然后通过按增压按钮,检查泵站和关闭管线是否泄漏,如果有泄漏,卸压维修。(8)将手动泵接到泵站上的井筒压力测试口,升压至3000 psi(21MPa)稳压,将控制压力升至4200 psi(29.4 MPa),压差始终保持在1200 psi(8.4MPa)。(9)通过按降按钮来检查控制压力的降压功能,将压差降到800 psi(5.6MPa), 控制压力将降到3800 psi(26.4MPa)。(10)将手动试压泵的压力泄掉,控制压力降到800 psi(5.6MPa).(11) 在司钻控制盘上,按下静态按钮,泵站上的打开和关闭压力表的表压应增至5500 psi(38.5MPa),检查打开和关闭管线是否泄漏,如有泄漏,卸压维修。(12)在司钻控制盘上,按关闭按钮,20秒钟后,再打开按钮。(13)从井筒压力测试口卸下手动泵,同时给测试口安上保护帽。(14)只有完成以上内容,才能运转RSBOP。2)运转操作(1)按钻井工程设计要求的钻具结构组合下入井内。(2)按关闭按钮,使胶芯紧紧抱住钻杆。(3)调节压差,压差调节范围为100 psi(0.7MPa)1000 psi(7MP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又考虑到胶芯的使用寿命,一般设定压差为400600 psi较合适。(4)正常钻进,此时各岗位操作员及监督员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时刻监视司钻控制盘上的显示器、泵站上的显示器和液动节流阀控制台上的显示器的各种数据变化,监视有关设备的工作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及时处理,出现较大问题时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5)起下钻时,RSBOP必须处于关闭状态。控制起下钻的速度,润滑钻杆,详细记录起下钻的次数和根数,记录钻杆接头数和实际经过胶芯的钻杆总长度,定期检查胶芯的密封情况和磨损情况。在发生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都要更换胶芯。l 起下钻的钻杆实际胶芯的总长度达到最大允许值。允许钻杆通过的最大尺寸井筒压力(psi)500允许的最大尺寸(英尺)100.00060.00030.000l 所需压差大于1400 psil 胶芯的胶块开始剥落(6)司钻控制盘功能及操作序号名称形式功能1显示四行文字显示情况:油温、控制压力、关闭压力、压差、警报2系统准备就绪绿灯亮液压油在调理预置时灯闪动、系统完好后停止闪动3报警确认红灯亮、同时按下按钮开关报警时红灯闪动、按按钮确认内容,确认后直到警报停止,红灯停止闪动4辅助动力源红灯亮当处于紧急情况下使用动力源时红灯亮5打开黄色按钮开关按下按钮、打开RSBOP6关闭绿色按钮开关按下按钮,关闭RSBOP,使处于钻进状态7静态红色按钮开关按下按钮,关闭RSBOP0,使处于静止状态8停机白色按钮开关按下按钮,停止泵站工作9增压黑色按钮开关按下按钮,升高控制压力10减压黑色按钮开关按下按钮,降低控制压力11控制泵的正常状态/空档开关双位选择开关可以选择控制泵的正常输出,或是空载运转12压差报警3位选择开关调节最低压差和最高压差的报警限度(7)报警项目及处理措施报警项目状态显示作法温度显示油箱内的油温超出正常范围,当油温低于90.5F(32.5),高于140.5F(60.5)检查泵站上的温度计,确认温度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如果过低,检查加热器的工作情况,如果过高,检查热交换器的工作情况。蓄能器的压力下限显示蓄能器在静态系统中压力低于5500 psi(38.5 MPa)检查泵站,确认静力泵是否运转,确认蓄能器压力表的显示压力,检查电的设置和静力泵泄压阀压力的设置油箱内的油位的下限显示油箱内的油低于最低限度或低于浮动开关,此时油箱的油少于90美加仑(341升)检查泵上的油位,是否有泄漏,添加油量高压差显示压差超出最大允许值检查压力上限的设定,控制泵的压力,如果过高,可能是泵站出现故障低压差显示压差超出最低允许值检查压力下限的设定,检查控制泵的压力,如果过低,可能是泵站出现故障,检查井筒压力是否过高,如果过高,将开关搬至静态位置低流量显示在关闭状态时,从RSBOP中返回的油量低于1加仑/分(3.8升/分)检查泵站上的流量计,确认返回的流量,检查输出到关闭管线的油量输出仪表,如果压力正常,要查出故障的位置。如果压力低,可能是泵站或是RSBOP的故障。(8)静态操作l 使用静态操作,在钻进过程中,如果井筒压力超过3000psi(21 MPa),立即停钻,按静态按钮,关闭压力自动增加到5500 psi(38.5 MPa)。l 解除静态操作:当压力降到低于3000 psi(21 MPa),在司钻控制盘上按关闭按钮,可以恢复钻进。l 静态操作时注意事项:不能转动或上下移动钻杆。3)旋转万能防喷器技术指标:最大井口静压力: 5000psi(35Mpa)最大井口动压力: 3000psi(21Mpa)通径尺寸: 11最大转速: 200rpm在2000psi(14Mpa)条件下 100rpm在3000psi(21Mpa)条件下底部联接: 135/8-5000psi(35Mpa)法兰双头螺栓顶部联接: 11-5000psi(35Mpa)或双头螺栓最大外径: 52最大高度: 42.5(双头螺栓式)重量: 15000lb电源: 380V/50Hz或460V/60Hz设计环境温度: -20C +60C防喷器井筒材料: 抗硫化氢(H2S)设计准则: API 16A第三者认证:DNV证书或ABS证书(根据用户要求而定)4)旋转防喷器性能特点如下:(1) 11通径可使各种钻头及井下工具通过,而不需任何拆装工作。(2)密封胶芯可密封任何截面形状的钻柱(包括四方钻杆)。(3)不需要方钻杆驱动器即可正常钻进。(4)该旋转防喷器具有常规万能防喷器的性能。(可代替万能防喷器使用)(5)该旋转防喷器可以和顶部驱动配合使用。(6)密封胶芯可开口,使更换胶芯时可把钻柱留在井中。(大量节省了换胶芯时间)(7)PCWD为主动式旋转防喷器。在钻井过程中,它可以自动补充密封胶芯的橡胶量,从而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8)液压系统的压力始终大于井筒压力,以保证井筒中的钻井液不会侵入液压系统。(9)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以人为地调节使设备达到最佳的密封及最小的胶芯磨损状态。(10)液压系统的压力可以自动调节使动密封两侧压差最小,从而延长动密封的使用寿命。5 安装调试 设备运到现场以后,按照预计位置就位并安装完整1)PCWD系统的安装 PCWD系统包括RSBOP旋转防喷器、泵站、司钻控制盘。在安装前,系统各部分要经仔细的检查,有无损坏之处。如有损坏之处,及时做相应的修补。围井口搭好脚手架,便于安装操作。2)RSBOP的安装(1)安装前上下环槽要进行清理和检查,安装新的垫片,螺栓和螺母涂上润滑油并上紧。(2)安装井筒压力传感器,环槽要进行清理和检查,安装新的垫片,螺栓螺母涂上润滑油并上紧。(3)安装缓冲瓶,用管线连接到RSBOP下壳体的缓冲孔上。缓冲孔位于关闭孔的右侧。(4)将润滑油的管线安装到上壳体顶部处的润滑孔上,连接管线要安全可靠。润滑油管线填充端要尽可能的靠近防喷器组,以便能实现定期润滑。(5)用16吨吊车或10吨叉车将旋转防喷器运至井口,利用钻机上的大钩,辅助绞车以及钻台下安装至少3台倒链将旋转防喷器平稳安放到万能防喷器的上部,然后用螺栓紧固好。(6)将打开和关闭管线以及井筒压力传感器管线安全可靠地接到泵站上各自的接口。连接前,用手压泵将管线内充满液压油。3)液压泵站的安装(1)用吊车将泵站吊至预计位置放平、放正。(2)将司钻控制盘装在控制室内指定位置。(3)连接好与泵站的控制管线,连接前,用手压泵将管线内充满液压油。(4)接好电源线进行下部调试。6 维护保养6.1基本维修指南注意:记录所有操作时间及压力记录。记录所有维修。611 密封件若有以下的问题,就该更换。l 达到了最大管件提放尺寸(见表51)。l 所需的压差超过了1400PSi。l 胶心的塑胶开始掉落。612 保持HCU刹车清洁,一旦松弛、损坏或丢失应立即更换。613 检查油箱是否有任何污染,比如水、脏物或异物。有必要的话,更换油。油必须周期检查。614 应监测油的水平面,若有减少表示有漏失,检查HCU及软管有否任何漏失,如果没有那就检查旋转球形防喷器的封盖。需要时修理或更换。615 过滤部件也该周期更换。注意在返回及循环过滤的返回压力。如果压力高过55PSi就要更换过滤部件。每个泵的吸入过滤器摆放在油箱内。当发现污染时,就必须更换。616 如果发现有漏失就该修理或更换控制阀。修理控制阀的工具可在工具袋内找到。617 储氮器必须周期检查。如有氮漏失就该更换储氮器。表6-1 最大允许提放管柱井眼压力Psi500通过胶心最大允许提放的管柱尺寸100, 00060, 0003000062 预防维修指南表62分析预防维修的步骤。可据不同情况选择进行检修。63 密封件的替换631 RSBOP应该处于打开的位置。632 清洗RSBOP的内层及装配件。清洗顶部及外表,这将减少液力系统的污染。633 拆下液力软管。634 打开位于缓冲瓶总管和RSBOP开启门上的泄压阀。635 如果配有液控单向阀(POCV),就打开装置在(POCV)上的泄压阀。并卸下单向阀上的细管。636 卸下上壳体上的螺帽。637 吊起上壳体,清洗干净并卸去零件。注意:当上壳体被吊起后,观察密封件。这些密封件不随上壳体升起。如果密封件跟着上升,可在密封件上施压而将其拆下来。关掉缓冲瓶的排泄阀再重做一次。 表6-2 PCWD计划检修步骤每天记录通过胶心提放的管柱长度。清洗HCU及检查是否有松弛、破损、漏失,需要时进行维修。检查液压及回返流量。检查池里的油高度及温度。检查警铃每个星期检查旋转球形防喷器的密封情况。试验控制泵的输出如下:把附有MD Totco多种用途的液力油的手泵放在井口压力传感器的试验气门上。泵入3000psi压力,观察控制压力。控制压力将升高,保持相同压差,而井口压力也随之升高。工作1000小时更换旋转球形防喷器的上下密封件。检查储氮器。需要时充满。工作2500小时或半年试验警铃及压力开关。更换所有过滤件。检查HCU的预充氮器,需要时充满。打开电子箱检查。检查BOP软管的情况。工作5000小时或一年更换所有RSBOP的密封件,检查RSBOP表面密封。检查RSBOP所有轴承的情况。检查马达电流图。在开关阀及静力阀上装上维修器。校准仪表。将油箱样本加以分析,更换油箱里的油。638 穿入密封件吊环拆下密封件。639 如果钻杆在井眼内,那就在分开界把密封件分开。运用绞车绑在分开界的铁弓形旁来进行。以柱螺栓弄牢另一边分界的铁弓形。以第二绞车连接在密封件对面的分界。把分界拉开以便让密封件从钻杆中脱出。用第二个绞车直到将管柱拉至密封件外。如果密封件没被分开,那就以绞车系牢线,然后用手锯或长刀切掉铁弓形之间的塑胶分开密封件。用绞车帮忙分开以助切开。6310 用清洁的布清洗活塞上面的地方。不可以用水或其他东西清洗以防污染液力系统。把衬套上的油清理干净。6311 装置新的密封件。在密封件弓形的顶、侧及底部加润滑油。如果钻柱在井眼内时装置分开的密封件,用一个绞车拉紧系在密封件上的线将密封件分开足够的空间,将钻柱从分开口推入。绞车拉线要摆在侧面的位置,以使密封件分口最小时即可将钻柱从分开口推入。6312 检查上壳体的”O”型密封圈及衬套”O”型密封圈,且在必要时更换。清洗及润滑。6313 安装上层软管前要将开/关的室排空。把上壳体放低至柱螺栓。据下壳体大约1英寸。装上螺帽及防粘润滑剂。上紧螺母直到上下壳体接触。把螺帽转矩紧至5800ftlb(7863Nm)。6314 安装液压水龙带并关闭排泄阀。64 下层动密封的替换641 卸下密封件并清洗活塞顶部,依照程序更换密封件。642 卸下8个套筒头盖螺丝而保留活塞套。643 装上2个1213UNC吊环,配上起吊装置,向上拔出活塞并擦净。644 卸下2个动密封件及活塞”O”型密封圈。645 清洗封盖箱里的密封槽,如果有必要移开封盖箱;可见到下部软管泄压过程。646 清洗并检查活塞套的密封处是否有磨损,有必要便更换。647 在密封箱内装入两个新的润滑过的密封件和一个新的活塞”O”型密封圈,动密封件的侧面刻有“lubricant side”(润滑侧),在安装时这一侧应向上。648 润滑活塞套的外径将其下入活塞内。把活塞套与活塞内螺纹孔对准。649 装上8个带有防粘润滑剂的套筒头盖扭矩紧至15ftlb(203Nm)。65 下壳体的拆卸(分解下层组合)651 卸下密封件并清洗活塞顶部。依照程序更换密封件。652 卸下活塞套,依照程序更换下部动密封件。653 装上4个18UNC吊环联接吊升设备。654 确保缓冲瓶的排泄阀是处于打开状态或移开位置以排空“关闭”的液压箱。655 慢慢的上提活塞衬套组合至离开下壳体。注意:不可强拉活塞。如果有太大的阻力,那活塞便会斜向一边。如果这样,就该把活塞摆正再试。656 把油除去再清洗下壳体的活塞腔。657 卸下下壳体的螺旋形承托环。658 装置两个3/816UNC吊环与起吊仪相接。659 慢慢的上提密封箱直至脱离下壳体。6510 把”O”型密封圈从下壳体卸下,并清洗”O”型密封圈槽。6511 检查下壳体的内腔是否有磨损。检查保护环是否有刻痕,有必要时更换。保护环是用8个套筒头盖(螺栓)固定的。66 活塞套筒及衬套注意:需要活塞工具( PN 338474)661 依照更换程序把活塞从下壳提拔出。662 卸下环形连接器”O”型密封圈并清洗环槽。663 两个径向支撑座可用橇扛卸下。664 用锁销片(工具PN 338457)把衬套装上(工具PN338453),并将吊环传入衬套。安装4个螺旋千斤顶(工具PN338456)。向内转动螺旋千斤顶吊起衬套至离开活塞。665 检查衬套密封处及检查活塞密封处。666 卸下衬套的内密封并清洁密封槽。检查磨损情况,必要时替换。667 卸下活塞外密封并清洗环槽。检查磨损情况,必要时替换。668 检查新的连接内密封和活塞外密封。669 从联接环拆卸工具上移开千斤顶,在活塞顶部,装上四个柱螺栓(工具PN338454)。把衬套吊放在活塞上没有螺纹的孔内。并摆放在活塞的柱螺栓上。在柱螺栓上装上四个驱动螺帽(工具PN338455)。向下转动驱动螺帽直到衬套归位。6610 卸下衬套的拆卸工具。6611 在衬套上安装上下支座。6612 装上新的衬套”O”型密封圈并润滑。67 下壳体组装671 在下壳体上装上新的”O”型密封圈并润滑。672 安装下密封箱和螺旋挡圈。673 在活塞上部装四个18UNC吊环以便联接吊升仪器。674 润滑联接环的外表面。675 把活塞吊起,装进下壳体。注意:不可强拉活塞。如果有太大的阻力,那活塞便会斜向一边。如果这样,就该把活塞摆正再试。68 上壳体的拆卸681 清洗上壳体下侧。682 卸下位于上壳体下面的壳体内部的的四个紧固螺丝。683 吊起上壳体,清洗内部。684 卸下壳体内的”O”型密封圈并清洗环槽。685 将上壳体倒置。686 卸下推力轴承,再把螺旋千斤顶装在上壳体的顶部,螺旋千斤顶会把轴承顶出来。用表面硬度较软的的比如木器来抓住掉下来的轴承;再把螺旋千斤顶卸下。687 把”O”型密封圈从上壳体的轴承处卸下,清洗环槽。装上新的”O”型密封圈并润滑688 检查轴承及轴承跑道是否有磨损及损坏,有必要便更换。689 装上轴承吊升设备(工具PN338486)。把轴承吊起放进上壳体,把轴承吊升设备卸下。6810 把轴承放进去。6811 卸下上密封箱扣环。6812 在上密封向上装上两个吊环,把盖箱吊起来清洁总成。卸下2个动密封,清洗环槽并检查损坏情况。6813 装上两个新的动力封盖并润滑。注意:润滑时不要漏掉侧面标记。6814 卸下压力衬套。6815卸下内套的承托螺丝及内套。检查内套的动力密封情况。有必要便更换内套。6816 装上内套、承托螺丝、压力衬套、密封箱及承托环。6817 在上壳体装上新的”O”型密封圈并润滑。6818 把上壳体倒放在上总成中。装上四个内部的承托螺丝。69 安装磨损带691 说明Shaffer提供了适合RSBOP活塞及下壳体磨损槽的尼龙柔性磨损带(见表5-4)。该磨损带设计突出于机械表面0.003至0.008英寸。磨损带能够避免活塞及下壳体间的金属与金属相接触,从而有助于延长活塞及活塞密封的寿命。当Shaffer的代表确定活塞与下壳体该送去维修时;磨损带也该同时更换。表6-3 球形旋转防喷器零件单序号零件号码名称数量序号零件号码名称数量1338656下壳体1Ea28031115“O”型密封圈1Ea2338247活塞1Ea29031114封盖、连接器1Ea3338659下密封箱1Ea30152344磨损带172ln4338248衬套1Ea31030781封盖、连接器2Ea5060835轴承2Ea32030387“O”型密封圈1Ea6338249联接环1Ea33065004套筒头、六方1Ea7041467开口环1Ea34030389“O”型密封圈2Ea8159525止动螺丝4Ea37156566吊环2Ea9338263螺丝、套筒头盖8Ea38011054螺丝、套筒头盖4Ea10338250上壳体1Ea39011026柱螺栓12Ea11150810装配件1Ea40020014螺帽、六方形12Ea12338245内壳体1Ea42060488联接环2Ea13010609螺丝、套筒头盖8Ea43060798润滑脂过滤器1Ea14060820球形压力轴承1Ea44-没有用15339274压力接箍1Ea45338309减压阀1Ea16339385上密封箱1Ea48011024柱螺栓16Ea17339169保护环1Ea49020012螺帽16Ea18339332承托环1Ea50338251塞3Ea19339260内壳体套筒1Ea51338253密封套3Ea20339503螺丝、套筒头盖8Ea52030393“O”型密封圈1Ea21065001套筒头、六方3Ea53338423套筒3Ea22338219高压动密封3Ea54030058“O”型密封圈3Ea23030950“O”型密封圈2Ea5510802189塞1Ea24030104“O”型密封圈1Ea563004036塞2Ea25338229柱螺栓24Ea57339632液控单向阀盖头2Ea26020034螺帽、六方形24Ea58套筒盖头8Ea27030773“O”型密封圈1Ea59螺帽8Ea692 预备说明依照以下程序更换磨损带:l 1分解RSBOP,露出活塞及衬套磨损带糟。l 2除去旧带,彻底清洗。表5-4 RSBOP磨损带尺寸体积及工作压力活塞衬套总长度(ln/bar)宽度长度数量宽度长度数量115000Psi1/2(13mm)86(13mm)11/2(13mm)86(2184mm)1172(4368mm)693 装配说明依照以下步骤在RSBOP装置磨损带。l 从一端开始,轻轻把磨损带放进槽内。l 确定磨损带突出表面0.0030.008英寸。用直尺及千分尺来测量准确的突出数值。694 调整磨损带如果磨损带不适合槽,按以下步骤调整:l 太松(槽太宽)l 用钳子按着磨损带两端使其变宽。l 太紧(槽太窄)l 把磨损带用沙纸磨窄。角部应有1/32、45斜角,斜角可用刀切。l 装置配件困难(槽太浅)l 当活塞不适合下壳体或衬套不适合活塞,就依以下程序进行:l 如果磨损带没有斜角,那就用刀割斜度1/32。磨割磨损带使其突出表面0.003-0.008。注意:这种情况(或者槽太深槽)一定要在雪弗尔的维修中心进行处理。610 液压泵站维修程序6101 预防维修l 清洗HCU的铁撬。l 观察油箱是否有水、脏物或其它物体污染。应周期检查油箱,有必要便更换。l 应定期更换过滤件,监察返回及循环过滤的返回压力。如果压力高于50PSi,那就该更换过滤件。如果出现旁通,那就该更换导向过滤件。如果发现油箱被污染,更换箱里泵内的吸入过滤件。l 如果发觉内层有漏失那就更换或维修控制阀。l 蓄能器应周期检查。6102 氮气蓄能器l 检查氮预充压力-必须将泵关闭并锁住。收液瓶应排出所有液压。(1)在氮阀里装置蓄能器及仪表。(2)打开氮阀,逆时针方向扭转六方直到仪表显示压力数值。l 为加氮预充-确定收液瓶的排泄阀处于打开状态。(1)把预充氮软管装在充液器及仪表上。把软管连接至干燥的氮气供应源上。静力收液瓶需要一个氮的增压器。(2)慢慢的向收液瓶充氮直到仪表显示压力数值。(3)顺时针转动六方,关闭氮阀。(4)除充液器、仪表、软管的残余压力。6.10.3 6000 Psi(414bar)蓄能器预充蓄能器应按8.1.5的指示进行检查。按以下步骤更换汽胆。见表55零件单。l 分解(1)卸下气阀的保护盖。(2)卸下阀连接器的阀封盖帽。(3)把合适的充液器及仪表总成连接在阀连器上,并将收液器里的预充氮压力释放,直到仪表归零。(4)从气阀体上(双阀杆设计)卸下阀连器。(5)如果阀体内有芯子则卸下阀心(单阀杆设计)。(6)从阀体上卸下止动螺帽及名牌。当移动止动螺帽时,用板手顶住气阀体,以免气胆转动。(7)从流体出口卸下排泄塞,用板手松开螺帽2至3扣;如果有液压力,就把流体出口推进收液器壳内。(8)卸下螺帽及垫片。(9)把流体出口推进壳体,再卸下后备环、“O”型密封圈及金属后备环。(10)从流体出口上轻轻取出抗挤环,小心折起直至能从壳体内取出,再从壳体上卸下流体出口。(11)用手将气胆内的空气尽可能排空,然后从流体出口慢慢取出气胆。l 清洗及检查用有机溶剂清洗所有收液瓶里的金属零件。避免胶质零件与有机溶剂接触。检查流体出口里的所有金属零件情况(比如:支架、弹簧、止动螺帽及活塞)。如果某些零件损坏,那就得更换整套流体出口总成。按下支架阀头以查看是否能在流体港内自由滑向导向装置。用酒精清洗气胆,检查气胆是否有损坏,有必要便更换。确保壳体内外没有侵蚀。更换损坏件,”O”型密封圈及后备环都该更换。l 组装(1)将气胆内的空气排出。(2)装上阀连器直到转矩值数90in-lb(10Nm)(双片设计)。(3)装上阀心直到转矩值4in-lb(0.45Nm)(单片设计)。(4)用系统附代产品或类似的产品来润滑收液器壳体及气胆。将气胆卷成棒联结在阀上,并将气胆折叠塞进壳体,气胆塞进壳体时避免打卷。(5)重装名牌及止动螺帽,不要上紧螺帽。(6)把流体港及抗挤环放进壳体里。(7)把抗挤环从流体港轻轻取下,并把流体港推入。(8)在气阀上安装充液器及仪表总成,将一个30psi(2bar)低预充器放置在流体出口及抗挤环处。(9)用塑料锤,按不同角度轻轻捶打流体港的每个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