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doc_第1页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doc_第2页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doc_第3页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doc_第4页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管理学习题集参考答案一、缩写注解:分别给出每个缩写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全称1OLAP 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 联机分析处理 2LP Lean Production 精良生产 3OPT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最佳生产技术 4TOC Theory of Constraints 约束理论 5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 6AM Agile Manufacturing 敏捷制造 7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重组 8JIT Just In Time 准时制生产 9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电子数据交换 10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11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 12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 13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供应链管理 14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15MRP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 16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17EB Electronic Business 广义的电子商务 18EC Electronic Commerce 狭义的电子商务 19CIMS Computer / Contempr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20C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 21IRM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信息资源管理 22VE Virtual Enterprise 虚拟企业 23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 24DS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决策支持系统 25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首席执行官 26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27B2C Business to Customer 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28B2G Business to Government 企业对政府的电子商务 29BSP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企业系统规划法 二、选择题1.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 )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3.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最成熟的理论学派。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4.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5.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 C )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A 三 B 四 C 五 D 六 7. 美国心理学家( A )的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指出,人的需要分成五级,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如图5-2所示。人的动机不同,需要的排列的位置也不同。A 马斯洛 B 马钱德 C 弗鲁姆 D 弗海德 8.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Victor H.Vroom) 的( A )是: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他们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他们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A 期望理论 B 层次需求理论 C 公平理论 D 强化理论 9. 公平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 )提出的。它主要是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A 亚当斯(J.S.Aadams) B 马洛斯 C 弗鲁姆 D 西诺特 10.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他认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作用于环境。A 马洛斯 B 斯金纳(B.F.Skinner) C 弗鲁姆 D 亚当斯(J.S.Aadams) 11. 美籍工业研究专家( A )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认为,美国20世纪2040年代的人已由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转化为“社会人”,进而提出社会人的假设。A 梅奥 B 亨利法约尔 C 库克 D 达文波特 12. 美籍工业研究专家梅奥通过著名的( D )认为,美国20世纪2040年代的人已由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转化为“社会人”,进而提出社会人的假设。A 奥莉斯实验 B 贝尔实验 C 霍林实验 D 霍桑实验 13. 美籍工业研究专家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认为,美国20世纪2040年代的人已由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转化为“( C )”,进而提出( C )的假设。A 理性经济人 B 超经济人 C 社会人 D 一般社会人 14. 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 C )认为,行为的产生总有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可分为内在状态和外部力量。A 群体行为理论 B 认知理论 C 归因理论 D 刺激反应理论(SR理论) 15. 群体动力理论是心理学家( D )提出来的。A 马洛斯 B 西诺特 C 弗鲁姆 D 卢因 16.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指出:“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也就是说,( C )在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 上下级之间的沟通 B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C 信息沟通 D 人与环境的沟通 17. 信息资源包括( D )三个基本要素。A 信息、设施和信息技术 B 信息、人员和信息法规 C 信息、人员和信息管理部门 D 信息、人员和信息技术 18. 按信息活动的应用层次,可以将信息分为( C)。A 决策信息与一般管理信息 B 实用信息与非实用信息 C 宏观信息与微观信息 D 宏观信息,中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19. 90年代,我国文献情报领域的学者们更多地吸收了欧洲学者的信息管理思想,形成了(A)A 信息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记录管理学派 D 管理信息学派 20. 信息系统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包括(B )、马钱德(D. A. Marchand)等,是三大流派最系统、最成熟的理论学派。A 瑞克斯 B 霍顿 C 高(K. F. Gow) D 库克 21. ( C)是三大派流派中内部分歧最大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有马丁、克罗宁A 记录管理学派 B 信息系统学派 C 信息管理学派 D 以上都不是 22.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B )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A 达文波特 B 亨利法约尔 C 斯特洛特曼 D 瑞克斯 23. “信息的价值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耗尽”这句话说明信息具有(D )特征A 价值性 B 客观性 C 依存性 D 时效性 24.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信息具有(A )特征A 真伪性 B 异步性 C 客观性 D 共享性 25. “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人类发现、发明和创造的成果。可供人学习,提高改造社会的能力”这句话是(C )的定义。A 消息 B 资料 C 知识 D 数据 26. 按主体的认识层次由低到高划分,信息可分为(B )A 语义信息语法信息语用信息 B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C 语用信息语义信息语法信息 D 语法信息语用信息语义信息27.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 B)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A 达文波特 B 亨利法约尔 C 斯特洛特曼 D 瑞克斯 28. ( A)是战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的核心内容。A 战略规划 B 战略策划 C 战略部署 D.NULL.29. 在我国,一般认为理想的领导者应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其中不包含( D ).A 思想素质 B 业务素质 C 业务能力 D 艺术素质 30.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该理论是美国( B )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施米特(W.Schmidt)提出的。他们认为,领导行为是一个连续统一体。A 心理学家 B 行为学家 C 大工业家 D 管理学者 31. ( B )是美国管理学家布莱克(Robert R.Blake)和穆顿(Jane S.Mmouton)提出的。A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B 管理方格理论 C 群体动力理论 D 社会比较理论 32. ( A)是战略管理(Strategy Management)的核心内容。A 战略规划 B 战略策划 C 战略部署 D 战略措施 重复 33. 1986年,信息管理学者马钱德和(D )出版了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在这本书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信息战略规划成为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最新阶段A 德鲁克 B 安索夫 C 西诺特 D 霍顿 重复34. “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合理地计划、集成和控制”指的是(B )。A 微观信息管理 B 中观信息管理 C 宏观信息管理 D 信息产业管理 35. 信息资源管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很好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等组织决策层里已开始设立了专门负责信息资源管理的岗位(A )A CIO B CEO C CRM D IRM 36. 按管理层次分类,计划可以分为:战略计划和(A)A 战术计划 B 长期计划 C 中期计划 D 短期计划 37. 按计划内容分类,计划可以分为: 综合计划和(D )A 具体计划 B 中期计划 C 指导性计划 D 专题计划 38. 按预测的性质可分为定性预测和(B)A 中期预测 B 定量预测 C 长期预测 D 短期预测 39. 系统数据模型由各子系统数据模型和全域数据模型组成,数据模型的核心部件是“基表”(Base Table),这是由数据元素按( C)组织的数据结构,是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的基础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第四范式” 40. 1991年,美国里海(Lehigh)大学的三位学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内格尔提交了一份名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们在总结当今世界成功企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CA “里海动态联盟组织” B “敏捷组织” C “虚拟组织” D “学习型组织” 41. 1993年,哈默和詹姆斯.钱皮(James Champy)合作出版了企业流程再造工商管理革命宣言(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提出了( D ),在美国取得了“爆炸性”成功。A “组织再造理论” B “工业再造理论” C “制造业再造理论” D “企业再造理论” 42. 因此,所谓企业再造工程,是指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以( B )为改造对象,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流程的构成要素重新组合,产生出更为有价值的结果,实现企业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巨大收益。A 企业组织结构 B 企业流程 C 企业组织 D 企业客户管理部门 43 ( A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它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A CRM B SRM C SCM D BPR 44. ( B )是企业再造工程的核心领域。A CRM B BPR C ERP D MRPII 45. ( C)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最重要的修炼A 自我超越 B 改善心智模式 C 系统思考 D 团队学习 46. 若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25%,则该事件发生一次所产生的信息量为( B)bit。A 1 B 2 C 4 D 25 47. 信息科学源于香农的信息论,形成于“三论”的统合,这里所说的“三论”是指( A)。A 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 B 信息论、系统论和科学论 C 信息论、科学论和技术论 D 信息论、技术论和方法论 48. 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叫( B)A 信息传递技术 B 信息存储技术 C 信息获取技术 D 信息检索技术 49. 从权力的构成基础来看,领导者的权力可以分为五类,( D )不被包含在内A 法定权 B 强制权 C 奖励权 D 教育权 50. 卢因经过实验后认为,领导者的领导作风(或称为领导方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其中不含( B )类型。A 专制式 B 温和式 C 民主式 D 放任式 51. ( C )中文译作“首席信息官”、也有译作“信息主管”、“首席信息经理”、“信息总监”的,名称尚不统一。A CEO B CBA C CIO D CET 52. 信息管理部门是( C )于CIO领导,CIO同负责生产、经营的总监一样,( )CEO领导。A 隶属,直属 B 隶属,隶属 C 直属,直属 D 直属,隶属 53. ( B )是组织中的最高信息管理者,直接对CEO负责。A CSO B CIO C CAO D CRO 54. 当管理者遇到问题后并没有意识到信息需要或虽然意识到了但没有表达出来,我们称这种信息需要为 (C )。A 主观信息需要 B 现实信息需要 C 潜在信息需要 D 未知信息需要 55. 所谓( D )就是监督管理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A 组织 B 计划 C 领导 D 控制(control) 56. 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就是一个典型的( B )系统。A 信息共享 B 信息控制 C 信息反馈 D 信息交流 57. 信息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它的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家( C )。A 香农 B 香农和爱因斯坦 C 香农(Shannon)和维纳(Norbert w、Wiener) D 陈省身 58. 一般认为,香农的( B )(1948)的发表,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A 信息传输的数学理论 B通讯的数学理论 C信息论的数学理论 D 资讯的数学理论 59. 作为科学术语,控制的概念首先是由( C )于1948年在他的著作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A 弗鲁姆 B 西诺特 C 维纳 D 香农 60. 管理中的控制信息可以来自系统的输出结果,也可以来自过程中,或者来自系统的输入及主要扰动量的变化,我们把第一种称为( );第二种称为( );第三种称为( )。DA 后来控制,同期控制,前馈控制 B 返回控制,同期控制,提前控制 C 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前馈控制 D 反馈控制,同期控制,提前控制 61. 按照控制来源可以把控制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不含( D )。A 自我控制 B 群体控制 C 正式组织控制 D 集中控制 62.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 D )在1954年正式提出的。A 亨利法约尔 B 瑞克斯 C 高(K. F. Gow) D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63. 目前对供应链类型的划分大体上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按供应链功能划分,按此标准供应链可分为( C )两种类型。A 功能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B 功能性供应链和效益性供应链 C 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D 效果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64. EDI系统包括( B )三部分构成。A 计算机、人、通信网络 B 软件、硬件、通信网络 C 操作系统、硬件、通信网络 D 操作系统、CPU、通信网络 65. ( C )是法律承认的权威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电子证书,对网上交易各方进行身份确认。A 身份确认中心 B 交易中心 C 认证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 D 配送中心 66.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史宾斯(Michael Spence)、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三人提出的当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时市场运作的理论,是( D )奠基性成果。A 现代知识经济理论 B 现代网络经济理论 C 现代工业经济理论 D 现代信息经济理论 67.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 B )曾把一个单位计算机的应用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六个阶段。A 斯金纳(B.F.Skinner) B 诺兰(RNolan) C 弗鲁姆 D 亚当斯(J.S.Aadams) 68.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诺兰(RNolan)曾把一个单位计算机的应用过程划分为( )、( )、控制、集成、( )和成熟六个阶段。AA 初装,蔓延,数据管理 B 数据管理,初装,蔓延 C 蔓延,初装,数据管理 D 初装,数据管理,蔓延 69. BPR是一种( A ),IT是一种( )。A 思想,技术 B 技能,技术 C 技术,思想 D 技术,技能 70. 实施BPR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是一种( D )的转变。A 科学研究方法 B 管理方式 C 领导方式 D 思维方式 71. MRP是( A )。A 物料需求计划 B 制造资源计划 C 材料需求计划 D 企业资源计划 72. ERP是( D )。A 材料需求计划 B 制造资源计划 C 物料需求计划 D 企业资源计划 73. MRPII是( B )。A 材料需求计划 B 制造资源计划 C 物料需求计划 D 企业资源计划 74.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 C )。A 需求管理 B 销售管理 C 供需链(Supply Chain)管理 D 生产管理 75.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 )的思想。其二是( D )的思想。A JIT,敏捷制造 B 看板管理,敏捷制造 C “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 D “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76. 系统切换就是丢弃旧系统启用新系统的过程。通常有( )这三种切换方式,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生产组织的特点和原有的基础选择具体的切换方案。CA 直接切换,并行切换,间接切换 B 串行切换,并行切换,分阶段逐步C 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分阶段逐步 D 直接切换,间接切换,分阶段逐步77. CIMS由四个功能分系统和两个支撑分系统组成:( )、技术信息分系统(TIS)、( )、质量信息分系统(QIS)、计算机网络分系统(NES)和数据库分系统(DBS)。CA ERP,MIS B MIS,HIS C MIS,MAS D CIMS,MIS 78. CIMS是( C )。A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B 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C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D 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 79. CIMS的核心在于( C )。A 开发 B 分析 C 集成 D 应用 80. 电子商务有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和Electronic Business(简称EB)之分,英文名称不同,表述的含义也有区别。( B )指的是顾客和服务提供者以及商家(包括商店、商场等)之间的商务关系。如顾客在网络上购买电子商店的商品。A EB B EC .NULL. .NULL.81. ERP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B )A MRPMRP闭环MRPERP B MRP闭环MRPMRPERP C 闭环MRPMRPMRPERP D 闭环MRPMRPMRPERP 82. “企业将包括人力资源、计划管理、物流、财务、CAD,直至工业控制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处理全面集成,并且对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的ERP阶段”是企业信息化的(C )阶段。A 初级 B 系统集成 C 成熟 D 电子商务 83. 电子商务有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和Electronic Business(简称EB)之分,英文名称不同,表述的含义也有区别。( A )指的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商业关系,这里包括企业内部商务关系、供应链关系、客户关系、在线交易服务等一系列商务活动内容。A EB B EC .NULL. .NULL.三、填空题第一章1.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维纳2. 按照空间状态分类,可以把信息分为宏观信息、中观信息、微观信息3. 按信源类型分类,可以把信息分为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息4. 按时间性分类,可以把信息分为历史信息、现时信息和预测信息5. 物质、能量和信息一起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三大要素6. 归纳起来,我们认为:信息资源由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三大要素组成。7. 在信息资源中,信息生产者是最关键的因素,因为信息和信息技术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信息是由人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技术也是由人创造和使用的。8. 信息资源的特征是可共享性、无穷无尽性、对象的选择性和驾驭性。9. 信息应用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领域的信息应用技术,主要代表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MIS技术);另一类是生产领域的信息应用技术,主要代表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10. 1959年,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开始探讨信息社会问题,并首次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11. 1963年,日本社会学家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中首次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概念12. 按照管理层次划分,信息管理可以分为宏观信息管理、中观信息管理、微观信息管理。13. 按照管理手段划分, 信息管理可以分为手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14. 记录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瑞克斯、高和库克15. 我国周三多和陈传明主编的管理学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七种,分别为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16. 信息管理的搜索原则是信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寻求有用信息的管理思想,其包括有意搜索、随意获取、求助搜索三种搜索意识17. 信息管理的系统原则的内容包括整体性原则、历时性原则、满意化原则三个原则。18. 信息管理的原则有:系统原则、激活原则、共享原则、搜索原则和整序原则19. 按照对应的人的信息器官种类,可将信息技术分为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20. 根据载体的不同,我们可将信息分成文字信息、声像信息和实物信息21. 信息资源的要素有信息生产者、信息和信息技术22. 根据应用范围,可将信息管理分为企业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管理、商务信息管理、公共事业信息管理。第二章1. 1965年安索夫在其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提出了“环境战略组织”三支柱要素论(Environment-Strategy-Organization,简称ESO三支柱理论)2. 战略定义的五要素(5Ps)法,即:计划(Plan)、计谋(Plot)、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这五要素从不同视角来观察,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战略概念。3. 战略是组织为了建立或扩大其市场竞争优势的目的,对影响其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或称关键问题)所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谋划。理解战略概念应把握五个要点:目的性、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和针对性4. 战略规划的完整结构有三个层次,包括组织的总体战略、战略业务单元的竞争战略和经营层的职能战略。5. 组织战略规划过程是一个组织实行战略管理的完整程序,它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制定、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评价等四个步骤6. 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中将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文本管理阶段、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信息战略规划7. 根据时间与变化状况,现代战略规划管理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预算阶段、长期计划阶段、战略规划阶段、战略管理阶段。8. 现代战略规划理论的主要流派有五个,即竞争战略学派、资源配置学派、目标战略学派、环境适应学派和新经济学派等9. 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引起组织外部环境的新变化,我国管理学者周三多教授将我们已进入的新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资源知识化、管理人本化10. 1981年,美国两位信息管理学者西诺特 (William R. Synnott)和格鲁伯 (William H. Gruber)出版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Opportun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1980s”一书,书中他们探讨了信息战略问题。11. 一般情况下,组织都采取稳定或快速地发展自己的战略,根据其经营活动的内容,组织战略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单一集中化战略、同心多样化战略、多元化战略等12. 互联网价值链主要由用户、通信服务提供商、供应商构成。13. 信息行为是人们满足自己信息需要的社会活动过程。主要表现为信息查询行为、信息选择行为和信息利用行为14. 信息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第三章1. IRM追求“3E”(Efficient, Effective, Economical),即Efficient、Effective、Economical,“3E”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制约2. 任何竞争性产业的基本活动都有如下五种类型构成:内部后勤、生产、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3. 从预测的概念中能够看出,预测具有不确定性、科学性、近似性和局限性等特点4. 根据财务控制的要求将预算分为收支预算、实物量预算、资本支出同预算和资产负债预算。5. 根据预算的综合程度可将预算分为一般预算和总预算6. 目标管理过程: 建立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实施、检查与评价、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7. 计划编制工作主要有自顶向下、层层分解和自底向上、层层平衡两种策略第四章1. 对一个组织来说,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2. 当决策处于最高层级上时,组织就被集权化,当决策处于较低组织层级上时,就是分权化3. 微观环境对组织的影响较大,可用由邓肯(美,D.Duchon)提出的“复杂变化模型”来认识它。邓肯认为环境可从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两个方面去分析。4. 德国的韦伯(Max We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