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的类群。2、通过探究实验,知道鱼的各种鳍的主要功能,知道鱼呼吸器官及呼吸方式。3、说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4、了解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类型及特征,说明这些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5、了解水环境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自主学习过程1、动物分类阅读教材1、2自然段,知晓动物的分类,并能完成表格。思考:生活环境是不是动物的分类依据?2、鱼(1)初步认识水中生活的鱼:淡水鱼类与海洋鱼类。能在淡水鱼中寻找生活中的“四大家鱼”。(2)仔细阅读教材3页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相应的讨论问题,将答案标记在相应问题空白处。能独立完成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补全探究过程空白处,能试着说明整个实验的实验方案有哪些,最佳方案是哪一种。通过以上的学习归纳总结出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个特点依靠鱼的哪些结构来完成。(3)仔细阅读教材7页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相应的讨论问题。能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另一特点,这个特点是依靠鱼的哪些结构来实现的。运用此知识解释课后练习题2的现象。(4)通过以上的学习总结归纳鱼类的特征。运用鱼类特征知识解决课后练习题1、4。3、其他水生生物仔细阅读教材8-9页相关文字并观察图,知晓生活在水中的其他生物种类类群以及各种类群水生生物的特征,并能恰当举例。4、水域环境的保护仔细阅读教材9页最后一自然段文字,知晓水域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阅读教材11页的科学技术社会,了解生物技术下的蓝色革命的内容有哪些?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2、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 )A、软体动物 B、甲壳动物 C、腔肠动物 D、两栖动物3、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螃蟹 B、河蚌 C、乌龟 D、珊瑚虫4、我国主要优良淡水鱼中,被称为四大家鱼的是( )A、鲢鱼、草鱼、青鱼、鲫鱼 B、青鱼、草鱼、鲢鱼、鳙鱼C、鳙鱼、草鱼、青鱼、鲫鱼 D、鲢鱼、草鱼、鲤鱼、鲫鱼5、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海马 B、鱿鱼 C、章鱼 D、鲸鱼6、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中微生物过多C、水中缺氧 D、水质容易变坏7、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A、毛细血管丰富 B、静脉血管丰富C、大的血管丰富 D、动脉血管丰富8、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 )来呼吸A、皮肤 B、体表 C、体壁 D、鳃9、红珊瑚具有非常珍贵的观赏价值,它是由珊瑚虫的骨骼形成的,珊瑚虫属于( )A、软体动物 B、腔肠动物 C、甲壳动物 D、哺乳动物10、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体表有鳞片 B、用鳃呼吸 C、有各种鳍 D、以上三项都是11、请把下列结构与它们的功能分别用线连起来A、胸鳍 a、平衡,防止左右摇摆B、腹鳍 b、平衡,转换方向C、背鳍 c、产生前进的动力,决定运动的方向D、尾鳍 d、平衡,防止鱼体侧翻课 题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学习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知道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征。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适应的特点,掌握环节动物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自主学习过程观察教材12页动物运动姿势图,说出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1、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仔细阅读教材13页的文字及相应图片,总结归纳出陆地生活的动物是如何对陆地环境适应的。2、蚯蚓(1)仔细阅读教材14页的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整个实验过程,结合15-16页的文字完成实验后面的讨论问题把答案标记在问题相应空白处。整个实验过程中时刻关注“注意”事项的原因是什么?蚯蚓是如何利用体壁进行呼吸的?(2)拓展探究: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自己设计一组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结果来验证“蚯蚓是利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材料:烧杯 、清水、凡士林、棉签、活蚯蚓9条实验方案:(1)(2)(3)实验现象及结果:1号烧杯的蚯蚓生活时间:2号烧杯的蚯蚓生活时间:3号烧杯的蚯蚓生活时间:得出的结论:(3)通过阅读15页的文字,归纳总结出蚯蚓的归属类群,以及此类动物的特征,再举出2例属于此类群的动物。3、兔(1)仔细观察教材16页的“观察与思考”的图,结合17页下方文字,完成下面讨论问题。提示:根据1图解释讨论问题1、2,根据2图完成讨论3,根据17页2副图完成讨论问题4.讨论问题:兔的体表的毛起什么作用?仅靠体毛就能保持体温恒定吗?兔的前后肢长度是否一致,这与兔的运动有什么联系?比较兔和狼的牙齿,想一想,二者不同说明了什么?各牙齿具有何功能?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吗?这说明了什么?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有什么差异?这说明了什么?(2)通过对兔的了解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3)通过对兔和蚯蚓的学习总结何谓恒温动物,何谓变温动物?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灰鲸属于( )A、变温动物 B、特殊的鱼 C、陆生动物 D、哺乳动物2、雨后,常常能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A、蚯蚓爬出来饮水 B、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影响环境3、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 B、海葵 C、水蛭 D、沙蚕4、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 )A、犬齿 B、舌头 C、臼齿 D、门齿5、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6、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A、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 B、视觉敏感 C、具有较大的耳朵 D、嗅觉灵敏7、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一组是( )A、蝾螈和蜥蜴 B、大山雀和蚯蚓 C、丹顶鹤和狮 D、家兔和青蛙8、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 )A、体表被毛、体温恒定 B、体内有脊柱 C、体腔有膈、牙齿分化 D、胎生、哺乳课 题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学习目标1、尝试完成“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掌握鸟适应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认识昆虫的结构及其适应环境的特征,掌握节肢动物、昆虫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自主学习过程1、鸟仔细阅读教材21-23页的探究活动“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完成下面问题:(1)根据22页的四幅图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图上方的提示问题,答案标记在学案下方空白处。图一:图二:图三:图四:(2)仔细阅读22-23页的3则资料,总结归纳出鸟的生理结构特点(消化、心脏、呼吸)运用此知识解释课后练习题1题。(3)总结归纳鸟类的特征。2、昆虫(1)阅读教材24页观察与思考,补全填空并完成讨论问题1.(2)结合蝗虫的外部形态 ,试着说明昆虫的身体分部,运动器官分布等特点。(3)昆虫在分类上隶属于哪个类群,此类群动物的特征是什么?再举出几例属于该类群的动物名称。运用以上知识点解释课后练习题2.(4)仔细阅读教材25页最后一自然段,归纳两栖动物的特征。综合以上3节内容的学习完成课后练习题5.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A、翼上的肌肉 B、胸肌 C、后肢的肌肉 D、颈部的肌肉2、下列各项中,与鸟类飞行生活特征无关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B、卵生,体温恒定C、突出的胸骨上附着发达的胸肌,适合牵动双翼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3、家鸽适于飞翔生活的下列特点中,错误的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内有气囊能进行散热 C、食量非常大 D、粪便可长时间在体内贮存5、青蛙的幼体-蝌蚪的呼吸器官是( )A、鳃 B、肺 C、体表 D、皮肤6、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一组是( )A、蜘蛛、螳螂 B、蜻蜓、蟑螂 C、虾、蚂蚁 D、蜈蚣、瓢虫7、下列动物中,幼体和成体的呼吸方式完全不同的是( )A、鲫鱼 B、家鸽 C、家兔 D、青蛙8、“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描写的是( )A、昆虫 B、节肢动物 C、环节动物 D、鸟类9、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二种动物,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肺 B、肺、鳃 C、肺和气囊、鳃 D、肺和气囊、肺10、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有错误的是( )A、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在陆地生活。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C、体温不恒定,属于脊椎动物。D、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是两栖动物。11、两只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部、腹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 )A、甲蝗虫先死亡 B、乙蝗虫先死亡 C、两只蝗虫同时死亡 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亡12、下列哪类动物与家兔的心脏结构基本相同( )A、鱼类 B、爬行类 C、两栖类 D、鸟类课 题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自主学习过程1、运动系统的组成仔细观察教材29页图,(1)识记组成家兔的前后肢骨的名称,并运用自己的上下肢来说明各骨的名称位置。(2)能自行绘制关节模式图,并能指认各结构名称。(3)完成讨论问题4。(4)概述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仔细阅读教材30页的文字及图16、17(1)概述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2)说明屈肘和伸肘的产生,骨骼肌的变化。(3)概括骨、关节和肌肉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大吊车可活动的部分是模拟了动物的( )A、骨 B、骨骼 C、肌肉 D、关节2、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调节3、下列骨、关节、肌肉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4、运动时不小心会造成脱臼,脱臼是指( )A、关节骨折 B、关节囊损伤C、关节韧带扭伤 D、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5、当你在体育课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下垂时你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6、如下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1、2)、两条橡皮筋(3、4)和一颗螺丝(5)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试图回答:(1)图中1、2相当于两块 ,3、4相当于 ,5相当于 (2)根据图中虚线箭头判断,此时4应处于 状态,3应处于 状态。如果5表示肘关节,则此过程表示 动作。(3)图中3、4两条松紧带的两端都是分别连在1、2两片木板上,这表示 两端的 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4)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 牵拉 ,绕 转动而完成动作。课 题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学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3、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自主学习过程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仔细阅读教材32页文字,(1)概括动物的行为有哪些。(2)根据行为获得途径可将行为分为哪两类,如果区别。(3)运用以上知识辨别观察与思考内5则资料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4)运用以上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1、2。2、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补全2则探究的空白处,比较2个探究活动都是针对动物取食行为的不同之处,说明了什么?3、社会行为仔细阅读教材37-41页文字,概括社会行为的特征,举例说明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是如何进行通讯的。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B、有的群体中还有等级C、群体的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D、群体中的成员只是在一起生活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B、老鼠打洞C、小狗做算术D、蚯蚓走迷 宫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 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行为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 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活动行为A、 B、 C、 D、4、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叼去婴儿喂养成“狼孩”,这是(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群行为 D、适应行为5、我国古籍草木书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能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 )A、分泌物 B、声音 C、气味 D、视觉6、下列动物行为中,最复杂、最高等的是( )A、蚯蚓走迷宫 B、老马识途 C、鹦鹉学舌 D、黑猩猩设法取下高处的香蕉7、漂亮的雄鸟展示各种“舞姿”来吸引雌鸟的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迁徙行为 C、繁殖行为 D、防御行为8、尺蠖静止不动时,它的形状像树叶,这是它的( )A、攻击行为 B、寄生 C、防御行为 D、不易被发现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 、孔雀开屏B、狗辩主人、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10、小狗在路旁的树干或电线杆下撒尿,这是狗用( )留下识途的标志,所以它一般不会迷路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语言11、下列具有典型社会行为的是( )A、个体户养殖的群鸡B、在一片森林中筑巢的鸟类C、分工各不相同的狒狒D、一块棉田里所有的棉铃虫12、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 )A、通讯 B、摄食 C、运动 D、产卵课 题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自主学习过程1、通览教材44-46页,概括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1)仔细阅读教材44页的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问题1、2.(2)根据上述事例结合教材45页的第一自然段及图20,概括生态平衡的概念并举实例说明。(3)运用以上学习的知识解释课后练习题1.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仔细阅读教材45页文字,自己绘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图来说明动物在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试着思考如果动物消失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否进行?动物的消失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到了什么作用?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1)阅读教材46页文字及图,举例说明动物如何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动物对植物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越多越好吗?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4、生物防治仔细阅读教材47页的科学技术社会,概括生物防治的概念及方法。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在生态系统中,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2、生态平衡是一种( )A、绝对平衡 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C、动态平衡 D、永久的平衡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A、数量不变 B、比例不变 C、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平衡 D、数量和所占比例都不变5、某地区的农林虫害、鼠害非常严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未施农药 B、农药施用不及时 C、虫、鼠的天敌锐减 D、虫、鼠繁殖速度太快6、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A、动物是食物的唯一来源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动物能固定二氧化碳 D、动物能释放氧气7、某小组的同学观察下图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正确观点的选项是( ) 因为杠杆不平衡,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就会破坏生态平衡。A、 B、 C、 D、8、下列哪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粉 D、以上都是课 题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目标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自主学习过程仔细阅读教材50-52页文字及图完成下面问题:1、何谓生物反应器?人类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什么?2、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有哪些好处?3、何谓仿生?举一些属于仿生的例子。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科学家利用生物做生物反应器,必须改造动物的( )A、脾 B、心脏 C、肝脏 D、遗传基因2、所谓“仿生”是指( )A、模仿动物进行表演B、模仿动物进行捕食C、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来进行发明创造D、只有A和C正确3、下列动物中,被潜艇模仿的是( )A、莹烛的冷光 B、长颈鹿的颈C、鱼类的鳔 D、青蛙的眼4、下列对生物反应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反应器可以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任何物质B、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C、生物反应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D、某些动物进行基因改造后,其乳房可以分泌人类所需要的物质5、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 )A、肝脏生物反应器 B、乳房生物反应器C、胃生物反应器 D、肌肉生物反应器6、科学家主要通过对 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其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A、动物 B、植物 C、人 D、生物7、飞机平衡重锤是依照某种动物而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A、蝴蝶 B、蜻蜓 C、蜜蜂 D、萤火虫8、生物反应器是人们通过改造某种生物的 ,使这些生物能产生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A、形态结构 B、遗传基因 C、生活习性 D、生活环境9、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人类提供食品及药材B、具有科学研究价值C、所有动物与人类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应加以保护D、提供重要的工业原料课 题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会区别细菌和真菌3、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4、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自主学习过程一、观察菌落仔细阅读教材55页第三自然段,说出什么是菌落?仔细阅读教材55页第四自然段到56页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前面56页的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如何区分细菌和真菌?2、试着简单描述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3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阅读教材探究细菌和真菌56页的探究一直到58页第一段,完成教材的讨论题。通过探究活动结合教材57-58页文字,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的条件有哪些。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4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下列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 )A、菌落小 B、表面光滑 C、表面粗糙 D、表面呈绒毛状2、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A、菌落 B、细菌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3、小红在实验时,用无菌棉擦取指甲缝,然后轻轻地在培养基上涂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他发现不属于真菌菌落的是( )A、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B、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表面粗糙干燥C、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D、菌落比较大,有时表面呈现不同的颜色4、乳酸菌是否能在无氧的情况下生存( ),分解产生的物质是( )A、有机物 B、乳酸 C、能 D、不能5、下列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请你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一下( )在温暖处培养 制培养基 冷却 高温灭菌A、 B、 C、 D、6、下列哪一项不是真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A、充足的阳光 B、一定的水分 C、足够的营养物质 D、适宜的温度7、下列关于菌落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培养基上只能长出一种菌落B、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有几种细菌共同形成C、真菌形成的菌落都有明显的颜色D、一个菌落只能由一种细菌或真菌形成8、夏季天气闷热时,干菜能长期存放的原因是( )A、所含水分极少,不利于细菌生活和繁殖B、所含的有机物已分解,细菌无法利用C、空气干燥,不适于细菌生长D、天气闷热,环境中的细菌数目极少9、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是:(1)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固态的物质,是制作常用的材料之一。(2)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进行,目的是(3)冷却后,将少量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这一过程称为 。(4)将培养皿放在恒温箱或 的地方培养,在培养基上细菌和真菌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10、在下列实验条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是( )A、冬天穿在身体上,中间一层的衣服B、经过酒精涂抹的手指C、经过高压锅煮,且密封的培养皿D、煮熟的饭和炒熟的菜课 题第二节细菌学习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自主学习过程一、细菌的发现阅读教材58页最后一段到59页13段和仔细观察59页的v-30图。细菌是谁发现的?了解科学家巴斯德鹅颈瓶实验及其原理,他还发现什么?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2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阅读教材59页最后一段到60页1段和仔细观察59页的v-31图。细菌有哪几种形态?阅读教材60页“观察与思考”及60页的图,完成相应的讨论问题。掌握细菌结构特征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三、细菌的生殖阅读教材61页并仔细观察61页的v-32图。回答下列问题:掌握细菌的生殖方式和细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根据所学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1、3总结细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某同学为探究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将烧开的肉汤分装在甲、乙两个圆底烧瓶内,实验如图所示。问:(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甲瓶与乙瓶对照,加上棉塞的目的是 。(3)预测试验结果: 瓶中肉汤容易变质, 瓶中肉汤不容易变质(4)根据预测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2、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制成了显微镜,让世人知道知道了细菌的存在3、如图是有荚膜的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A、 、B、 、C、 、D、 、E、 、F、 。(2)A的作用是 ;B的作用是 ;E的特征表明细菌属于 生物。课 题第三节真菌学习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自主学习过程一、各种各样的真菌阅读教材62页的第一段并仔细观察62页的v-33图,认识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仔细阅读教材62页的“观察与思考”,完成相应的讨论问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并完成下表名称不同点相同点颜色排列方式青霉曲霉阅读教材63页第一段到63页到第二段和仔细观察63页的v-34和v-35图。真菌的形态和结构是什么样的?真菌分几类?营养方式是什么样的?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1、2、3二、真菌的繁殖阅读教材63页最后一段,回答真菌的生殖方式和生存环境各是什么样的?根据所学的知识总结真菌的特征:并完成课后练习题1、4质疑及收获堂清练习1、如图是某种可食用的蘑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蘑菇的身体都是由( ) 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 、 、细胞膜和细胞质这四个部分(2)是由( ) 中散落出来的 ,它的功能是 。(3)和是供食用的部分,其名称分别是 、 。2、真菌的特征是( )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个体微小,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A、 B、 C、 D、3、区分青霉和曲霉的最可靠的方法是观察其( )孢子的颜色 B、营养方式 C、菌丝形态 D、孢子着生的结构4、霉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A、分裂生殖 B、孢子生殖 C、出芽生殖 D、接合生殖5、下列各组生物中,主要营孢子生殖的是( )A、酵母菌 B、球菌和杆菌 C、青霉和曲霉 D、螺旋菌6、汩罗市生产的“长乐甜酒”畅销全国各地,制作甜酒需要利用( )A、乳酸菌 B、青霉菌 C、酵母菌 D、黄曲菌7、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都有菌丝 B、都是多细胞的 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 D、都是腐生生活8、蘑菇和霉菌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 B、体内不含有叶绿素,营养方式为异养C、无成形细胞核 D、是多细胞个体课 题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和作用学习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通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让学生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自主学习过程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阅读教材66页“观察与思考”及66页的图,完成相应的讨论问题。并完成真菌和细菌是怎样促进物质循环的?二、引起动植物患病阅读教材67页第二段和仔细观察67页的v-36、v-37和68 v-38图。了解细菌和真菌使人和植物是如何患病的?都患什么病? 细菌和真菌可以分为哪几类?三、与植物共生阅读教材68页第一段到69页第一段并仔细观察68页的v-39和v-40图。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共生? 2、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是如何与动物和植物共生的?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1、2、五、技能训练阅读教材69页“技能训练”,能评价“技能训练”提供的方案并能说明理由。六、阅读教材70页“科学技术社会”, 了解以菌治虫。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如图是真菌、腐生细菌等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腐生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图中的家兔、鹿等动物在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属于 。(2)绿色植物利用 把吸收来的水和二氧化碳转变成储存能量的 ,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3)生物遗体被 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成为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2、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必不可少,因为细菌和真菌起的作用是( )A、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B、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分解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使其变成无机物D、为生产者提供有机物3、下列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A、羊在草原上吃草 B、鼠疫细菌生活在人的体内C、根瘤菌生活在大豆的根部 D、真菌生活在人的脚上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因为豆科植物的根中有( )A、根瘤菌 B、乳酸菌 C、白僵菌 D、放线菌5、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有可能6、某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生,一旦分开,则( )A、两者都能独立生活 B、两者豆不能独立生活C、细菌、真菌能独立生活,动物或植物不能独立生活D、细菌、真菌不能独立生活,动物或植物能独立生活课 题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3、尝试制作甜酒、酸奶或泡菜等。4、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5、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6、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自主学习过程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阅读教材71页“演示实验”并解释发酵这一现象?阅读教材71页第二段到71页v-41图。回答下列问题1、各种食品的制作都需要那种细菌和真菌?2、面包和馒头为什么喧软多孔?阅读教材72页让学生知晓制造甜酒的方法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1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阅读教材73页“观察与思考”及73页的图,完成相应的讨论问题。并完成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 ?食品保存的原理是什么?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阅读教材74页文字和图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抗生素?青霉素都治哪些病?2、科学家是如何利用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2四、细菌与环境保护阅读教材75页第一段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中有什么作用?根据的原理各是什么?阅读教材76页的“科学技术社会”,了解抗生素今昔。质疑及收获堂 清 练 习1、将下面食品保存的放法与对应的原理连接起来A、真空包装法 a、低温抑菌B、脱水法 b、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C、冷冻法 c、除去水分,防止细菌,真菌生长D、巴斯德消毒法 d、化学物质杀菌E、防腐剂 e、高温灭菌和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F、罐藏法 f、高温灭菌1、保存食品的方法主要有( )高温低温干燥保持湿润暴露于空气中隔绝空气A、 B、 C、 D、2、为了验证酵母菌具有发酵作用,某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他们的共同点是:相同的玻璃子两只,分为甲、乙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每组按照各自的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加入不同的物质后,用一相同的气球套住瓶口。放于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方案一: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方案二:甲组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组瓶内只加入与甲组等量的干酵母,不加蔗糖。请分析以上两种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预期方案一,方案二中甲、乙组的实验现象。(提示:考虑气球的变化)方案一: 。方案二: 。(2)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合理?说说你的理由(3)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你如何证明?3、左列中的哪些菌类可制右列中的食品:A、乳酸菌 醋B、醋酸菌 甜酒C、曲霉 酸奶、泡菜D、酵母菌 酱油E、霉菌 面包、馒头4、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A、把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把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D、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5、馒头或面包膨大或松软,里面有许多小孔,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 )A、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B、酵母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酒精C、乳酸菌使面粉发酵,产生了酒精D、曲霉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课 题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学习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惠州市惠城区招聘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硕博教育人才65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衡水市人民医院科室人才发展考核
- 2025妇幼保健院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高级应用考核
- 2025儿童医院PICC置管与维护技能考核
- 2025江苏省检察官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科研助理岗位招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上海市人民医院结构化面试题库设计与提问技巧考核
- 2025河北雄安新区新建片区学校面向社会选聘教职人员1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秦皇岛市中医院专科特色技术考核
- 2025广东柳州市融安县发展和改革局二层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工业设计课件全套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
- 膈疝介绍课件
-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和措施
-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单价、数量和总价》课件
- 2025年《儿童脑性瘫痪》标准课件
- 慢性胃炎针灸治疗
- 牛奶蛋白过敏的健康宣教
- 铁路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范本(2023 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