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 课程代码:405021060 学分:4分总学时: 64学时适用专业:法政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使用教材: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一)课程性质: 社会学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以本科生为讲授对象,从社会整体出发,系统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基础性、实证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它具有理论性,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廓清不同的理论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社会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在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课程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当代世界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及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当代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具备分析和实际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自己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互动,共同探讨我国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合理的教学规划和相关的论题研究。通过学习,可以为学生胜任党政群工、企业、教育、科研等部门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一个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总体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指导下,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学习其他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基础和知识准备,同时也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1)对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用所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培养科学的社会观,增强分辨各种社会思潮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2)能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方法分析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自觉地、科学地参与社会决策、社会规划和社会管理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学习社会学,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更有效、更健康地参与社会生活,以提高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质量。(二)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社会学是什么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学的词源,理解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明确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解社会学的性质,认清社会学的认识与实践功能,了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和研究过程,能够比较实证主义方法论与人文主义方法论。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认清古典社会学发展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社会学贡献。第三章 社会及其结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清社会的本质,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掌握社会的特征与功能,社会结构的涵义,了解社会结构要素,重视社会结构分析单位的基本涵义与相关理论,理解“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掌握文化的涵义、特征、功能,了解文化的结构类型与文化变迁。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掌握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实现途径和类型。第五章 社会互动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清社会互动的概念、构成和互动形式,理解社会互动的理论,掌握集合行为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理解集合行为的理论。第六章 社会群体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区分社会群体的类型,了解社会群体内部结构及其作用过程。理解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结合实际分析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掌握家庭的基本概念、结构类型与功能,认识社会组织的概念、特征与类型,理解科层组织管理理论,了解我国的家庭和组织变化。第七章 社区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区的概念与构成,比较社区与社会的区别,掌握城市化的概念,比较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认识我国的城市化历程与道路。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分层的概念及实质,认识社会分层原因的分析思路,理解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比较功能论与冲突论的社会分层分析,了解社会流动的含义和性质,认识社会流动的类型和原因,理解合理社会流动及其功能,了解中国社会分层状况及社会流动的研究成果。第九章 社会制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制度的含义与特征,认识社会制度的构成与类型,掌握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了解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第十章 社会问题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问题的含义和特征,认识社会问题的类型,掌握社会问题的理论,了解改革以来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控制的含义和特征,理解社会控制的功能,认识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方式,理解越轨与犯罪、失范的涵义界定,掌握越轨的功能。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理解社会变迁的原因,认识社会变迁的理论分析,掌握社会现代化的概念与内容,理解社会现代化的理论,了解我国的社会现代化历程。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 社会学是什么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 社会学的由来(一)社会学词源(二)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前提2、社会学产生的知识前提3、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二、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争议(二)界定三、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一)系统综合性(二)实证性四、社会学的功能(一)认识功能(理论研究功能)(二)实践功能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一、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一)社会学研究(二)社会学研究方法(三)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四)社会调查研究二、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社会学方法论结构(二)实证主义方法论(三)人文主义方法论(四)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三、社会学研究过程(一)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过程(二)社会学研究的实施过程第二章 社会学发展简史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一、国外社会学的发展(一) 古典社会学时期1、古典社会学时期的特征2、古典社会学时期的代表人物(1)孔德及其社会学贡献(2)斯宾塞及其社会学贡献(3)迪尔克姆及其社会学贡献(4)韦伯及其社会学贡献(5)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二) 现代社会学时期1、现代社会学时期的特征2、结构功能主义学派3、冲突主义学派二、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传入时期(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三)中断时期(四)恢复重建时期第三章 社会及其结构教学时数 8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概述一、社会的概念、特征(一)西方社会学的社会观1、社会唯名论2、社会唯实论(二)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三)社会概念(四)社会的特征二、社会的功能(一) 整合的功能(二) 交流的功能(三) 导向的功能(四)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三、社会的类型第二节 社会结构一、社会结构概述(一)社会结构的涵义(二)社会结构的特征二、社会系统的结构单位(一)社会地位1、 涵义2、类型(二)社会角色1、涵义2、社会角色的类型3、社会角色的扮演(三)社会群体涵义(四)社会制度涵义三、社会关系(一)社会关系的涵义(二)社会关系的类型(三)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四、中国的社会结构(一)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二)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第三节 社会文化一、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一)文化的概念(二)文化的特征二、文化的结构类型(一)文化的内在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二)文化的类别构成: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三)文化的地位构成: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四)文化的空间构成:中心文化与边际文化三、文化的功能(一)文化的正功能(二)文化的反功能四、文化的变迁(一)文化变迁的涵义(二)文化变迁的形式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化的涵义一、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二、社会化的特征三、社会化的必要性(一)个体的需要(二)社会的需要四、社会化的可能性第二节 社会化的理论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二、米德的“角色借用”理论三、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四、社会化的生命周期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途径与类型一、社会化的内容二、社会化的途径三、社会化的类型讨论课: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最终以论文形式交作业第五章 社会互动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述一、社会互动概念与构成二、社会互动理论(一)符号互动论(二)拟剧理论(三)常人方法学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过程分析一、社会互动的分析视角二、社会互动的类型(一)合作(二)竞争(三)冲突(四)顺应第三节 集合行为一、集合行为概念二、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三、集合行为的理论(一)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二)模仿理论(三)紧急规范理论四、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第六章 社会群体教学时数 8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一、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一)社会群体涵义(二)社会群体特征二、社会群体的类型三、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一)群体凝聚力(二)群体规范(三)群体内部关系第二节 初级社会群体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与特征二、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第三节 初级社会群体典型家庭一、家庭的定义二、家庭的起点婚姻三、家庭的类型四、家庭的社会功能五、当代中国婚姻家庭的变化第四节 社会组织一、社会组织的概述 (一)社会组织概念 (二)社会组织特征 (三)社会组织的类型二、社会组织的管理理论(一)科学组织管理理论(二)科层组织管理理论三、当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第七章 社区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区概述一、社区的内涵(一)社区的概念(二)社区的构成要素(三)社区与社会二、社区的类型三、社区的功能四、虚拟社区(一)虚拟社区涵义(二)虚拟社区的特征(三)虚拟社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第二节 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一、社区的基本类型 (一)农村社区 (二)城市社区 (三)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比较二、城市化三、我国的城市化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一、什么是社会分层(一)社会分层的概念(二)社会分层的实质(三)社会分层的原因1、社会分化2、社会不平等二、社会分层理论(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二)韦伯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三)帕累托精英理论(四)功能论与冲突论的比较三、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研究(一)陆学艺的“层化论”(二)李强的“碎片论”(三)孙立平的“断裂论”第二节 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定义二、社会流动的类型三、社会流动的原因四、社会流动的合理性及其功能五、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流动第九章 社会制度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制度概述一、社会制度含义二、社会制度的构成三、社会制度的特征四、社会制度的功能及其变迁(一)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角度1、社会之的正功能与负功能2、社会制度的显功能与潜功能3、功能耦合角度4、发展角度(二)社会制度的功能失调(三)社会制度的功能变迁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类型一、社会制度的类型划分(一)本原的制度与派生的制度(二)正式的制度与非正式的制度二、经济制度(一)涵义与特征(二)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三、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与特征(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十章 社会问题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概念二、社会问题的认定三、社会问题的特征四、社会问题的理论五、我国转型期的社会问题分析第十一章 社会控制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控制一、社会控制的涵义二、社会控制的特征三、社会控制的功能四、社会控制的类型与方式第二节 社会越轨一、越轨的概念(一)越轨(二)越轨与犯罪(三)越轨与失范二、越轨的功能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形式 讲授教学内容第一节 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定义二、社会变迁的类型三、社会变迁的原因分析四、社会变迁理论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一、社会现代化定义二、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三、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四、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四、建议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一)选用教材:1、社会学教程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年2、社会学(第十版)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3、社会学概论(试讲本)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年5月4、社会学概论 刘豪兴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第二版(二)主要参考书: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2、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3、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4、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5、江泽民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6、王思斌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7、吴增基 吴鹏森 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张敦福主编: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9、吴铎主编: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10、宋林飞著: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1、美乔纳森特纳著 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12、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美艾尔巴比著 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8版 上、下),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14、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5、杨雅彬著:近代中国社会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6、侯钧生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7、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谢立中 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顾朝林编著:城市社会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张琢 马福云著: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3、邓伟志 徐榕著: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4、于显洋著: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5、奚从清 沈赓方主编:社会学原理(第四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6、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27、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年。28、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9、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30、美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9年。 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动式压力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微生态环境改良剂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色印花薄页纸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张拉用钢丝绳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妇女儿童社会服务2025年度总结及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直供订货合作协议
- 2025版文化旅游项目合伙拆伙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企业信息化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抵押登记及贷款合同范本
- 2025版木工木器漆涂装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糕点烘焙基础技能培训课程
- 急救知识课件
- 2025年深圳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方城县招教小学数学试卷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四川省遂宁市名校2024-2025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污水处理厂安全知识培训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版)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蛋白质概述
- 2024年四川省理塘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专利申请及技术成果证明书(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