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图书馆调研.doc_第1页
自己图书馆调研.doc_第2页
自己图书馆调研.doc_第3页
自己图书馆调研.doc_第4页
自己图书馆调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馆调研报告时间:2010年9月5日9月12日对象:太原市图书馆、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目的:了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要求解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建筑形体的造型手法调研者:宋雪一、图书馆的小资料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建立在那里的东西,如书籍,报纸,视频和音乐的保存供人阅读,使用或借用,是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图书馆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它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任务,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它是以文献为物质基础而开展业务活动的。但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不但保存手写和印刷的文献,还保存其他载体形式的资源,而且保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它也是图书馆承担各种职能的基础。由于当今社会文献的生产数量大、增长快;社会文献的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文献的时效性强;文献的传播速度加快;文献的内容交叉重复;文献所用语种在扩大,质量下降等特点,使人们普通感到利用起来十分不容易。图书馆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包括下面几项内容:第一,对到馆的文献进行验收、登记、分类、编目、加工,最后调配到各借阅室,以便科学排架,合理的流通;第二,对馆外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搜索、过滤,成为虚拟馆藏,形成更加宽广、快捷的信息通道;第三,通过最现代化的手段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使馆藏文献走向数字化。二、中北大学图书馆建筑历史:中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国防工业高等学校,她的前身是1941年建立的我国第一所军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1949年在现址太原市上兰镇建校,1958年在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上改建为大学。基本概况:图书馆坐落在校园中央,馆舍始建于2002年,完工于2006年,学校图书馆馆舍46707.48平方米,其中校图书馆总面积45007.48平方米,各学院资料室1700平方米。现有阅览室35个,设有阅览座位6114个,周开放时间为105小时。目前全部文献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组织,中文文献设有分类目录、题名目录;外文藏书设有:分类目录、题名目录和著者目录。 为了更好地方便读者,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图书馆近年来在服务形式上提出了内阅为主,外借为辅、开架为主,闭架为辅的方针,为了强化图书馆阅览功能,逐步增加了开架书刊。除开展一般借阅服务外,目前,图书馆实现了采访、编目、查询、流通的计算机管理。建筑与环境:平面布置: 空间处理:室内空间的处理主要有一下七种表现方法。一二三层阅览区外有隔空大厅,形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区域,让读者能得到放松与休息,分割是最普遍的空间处理方式。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实体性分割,它包括使用不到顶的墙、家具或其它实体性界面来划分空间。这种分割形式,既可形成一定的视觉范围,又具有开放性。第二种是象征性分割,它包括使用栏杆、玻璃、悬垂物或光线、色彩等非实体的手段来划分空间。这种分割空间界面模糊,限定度低、空间更开放。第三种是弹性分割,如推拦门、升降帘幕和可移动的室内阵设等。这种分割形式灵活性强、简单实用。众所周知,现代建筑室内空间大多是90度角的矩形空间。为了破除方正空间四平八稳,死气沉沉的呆板形象,可采用裁剪的手法,用弧线、折线、曲线、斜线或三角形、圆形、倾斜界面、穹顶等多种方式裁定空间,破除对称感,倾情演绎个性魅力。而中北大学图书馆的大门内部就是用弧线的方式让大厅不显得那么呆板. 高差包括部分抬高或降低地面,也包括部分抬高或降低顶面。通过对地面的高差处理,可实现转换空间、界定功能,使人产生错落有致的主体感(往往要诉诸于个人心理);通过对顶面的高差处理可增强空间立体层次感,也可丰富灯光的艺术效果。而此图书馆刚进门部分就是用台阶的形式将内部空间抬高. 借景是一种惯用手法。利用格窗、门扉、门洞,将室外景色甚至气候引入室内,调节景观,拓展空间,创造迂回曲折的感觉,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视觉体验定功能,如雕塑、工艺品的陈设;取暖、通风.外部造型:中北大学图书馆外部造型有很多解释,我本人认为既像展翅高飞的大雁,也像准备起航的帆船,很具特点,体现了图书馆在整个建筑群体中的地位,用体量大,造型大气,连续的韵律,材料和质感的突出来显现出整个学校的气氛. 构图原理:该图书馆用到很到的构图原理,从外部造型上可以明显看出其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如有颜色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而内部空间则主要突出在封闭与开敞,联系与分隔,主体突出,虚与实的对比强烈,对称的构图不再那么单调,反而是整齐,简单,大方的表现.一二三层有隔空空间,更突出了大空间与各部分功能分区的联系. 优点与不足:优点在于它的构图与功能,形体与环境,主体与局部之间的密切结合,而缺点在于它门前的广场太小,不便于流通,而且喷泉占得面积太大.内部局部地方过于奢华. 中北大学图书馆 技术参数建筑入口前广场长宽长10米,宽35米(入口距离大门25米)入口及台阶主入口:没有台阶,用拱桥代替次入口:台阶数为10, 门宽1.5米借阅柜尺寸长5米。宽:对内500,对外300。高:对内800,对外1.1米(两层设计)阅览桌尺寸长2.2米,宽1.2,高750建筑柱距规整处7.47米见方层高3.9米窗台高度外墙对外开窗1米;内墙对内开窗600书架尺寸长5米,宽490,高2米;书架间距:厕所尺寸总尺寸,长5米,宽3.6米大便池:所占面积长1200,宽900 无障碍:长2000,宽900小便池:间距900,便 池高处距地面1000,低处距地面430 无障碍:扶手距离 600建筑消防通道,公共楼梯通道,各种走道尺寸详见平面图三、山西大学图书馆 基本概况:山西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02年,始称山西大学堂图书馆,辛亥革命后改称山西大学校图书馆,1931年定现名。山大图书馆面积19349平方米。馆藏文献190.1万册(件),其中印刷版文献158.5万册,电子图书6.08万册,非书资料10040件,中外文文献数据库17个,各院系分馆文献 24.537万册。图书馆古籍13万余册,主要为明、清时期及民国时期的线装书。山大位于太原市坞城南路696号,北邻山西省委党校,南邻山西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西面是大马村,东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平面布置:(图中上部为东)分析:山大图书馆周围有一圈树木围着,大门前还有一块广场绿地,环境怡人且利于安全疏散。山大图书馆现代、高大。主要功能房间在三层,四层到十层是不同分类科目阅览室。建筑围成一四合院式,中间有一中庭,可供晨读学习用。图书馆由台阶从二层进入,要下到一层由辅助楼梯进入,在二层门厅那有一直行楼梯进入三层,上到四至十层则由电梯或电梯旁的辅助楼梯进入。图书馆正对山西大学南校门,在校门与图书馆之间有一个宽120米,进深110米的绿化广场,既分散了从校门进入的人流,又阻隔了来自坞城南路上的噪音。图书馆西南方是9层的科技楼。西北面是4层的文科楼,南边是一个5层高的计数楼,北面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楼有2层高。东面是山西大学附属小学,其操场距离图书馆较近,学生下课时噪音较大。图书馆楼前绿化比较丰富。图书馆离各个教学楼都比较近,便于师生查阅相关资料。有意思的是,山大图书馆的二层的西北角挑出了一小部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层的西北角切去了一块。而且山大图书馆中庭的周围墙都有防止眩光的处理,使得图书馆显得更合理。山大图书馆功能划分合理,面积规模较大,书籍种类丰富,资料信息齐全,是一完善合理的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 技术参数建筑入口前广场长、宽长120米宽110米建筑入口及台阶直行双跑每段15踏步楼梯宽13000mm,踏步高140mm宽350mm休息平台长13000mm,宽1800mm借阅柜长、宽、高长3500mm,宽790mm, 高1080mm各房间通道长宽房间内通道宽3900,书架间距900mm书架长、宽、高书架高2100mm,长1000mm,宽480mm双面,分四格,上面八格高250mm,下面两格高300mm,书架底层距地面200mm建筑消防通道消防楼梯宽1200mm,14踏步,踏步高160mm,宽280mm,楼梯间门高2000mm亮子600mm,门双扇共1470mm公共楼梯、书库楼梯公共楼梯宽1800mm,踏步高140mm,宽280mm;书库楼梯宽900mm,踏步高160mm,宽280mm阅览桌长、宽单面阅览桌长800mm,宽500mm;桌距750mm,高750mm 椅子高400mm;双面阅览桌,高750mm,长1580mm,宽1100mm,四人用各种走道长、宽主要走廊宽1700mm,次要走廊宽1500mm建筑的散水宽1200mm建筑的柱距、层高、窗台高度柱距6600mm、层高4480mm厕所尺寸蹲坑900mm*1200mm四、太原市图书馆 基本概况:太原市图书馆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藏书量200万册,主体建筑六层。市图位于滨河西路北段23号,由于滨河西路南北走向,西面建楼,东面绿化及紧靠汾河,所以,与市图紧挨着的建筑也是南北走向,北侧是市检察院,南侧是未竣工的地质博物馆,西侧是滨河花园小区。市图采用国际趋向的方型体型,与主体相连接的还有一个多功能报告厅。主楼前的广场中心建有旱喷泉,周边是园林绿地,环境幽雅静谧,绿地绿化丰富,绿化环境内还附有蜿蜒小道及长廊,可供读者休息、学习等。主楼整体有垫高,垫高部分以下是半地下停车场,主楼后也可停放车辆。平面布置:一层:展厅,办证咨询处、还书处,残疾人阅览室,自习空间,办公区,会议厅。一层主要部分是中间直通六层的共享空间,各层形成环状而上,且采用玻璃顶部,各层都能取得很好的采光。二层:社科借阅室、自习室,自科借阅室,少儿借阅室,露天自习区,电子查阅。自习区挑出在咨询处上,很好的利用了自然采光,且增加室内变化的丰富度。三层:现报刊阅览二室,电子阅览室(资源共享室),综合阅览室,技术支持中心,计算网络。三层以上的走道有若干半圆出挑,是小型自习区,也增加室内趣味。四层:稽藏阅览室,工具书、地方志阅览室,第二自习室,健身房,办公区。五层:过报刊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装订室,特藏阅览室,办公区。六层:古籍部,办公区,会议室。分析:市图拥有自己一小片绿化环境,绿化环境中也设置了蜿蜒小道,但整体感觉杂乱,不注重绿化布置,显得没有活力,杂草枯木一般。 市图主体建筑造型虽较方整,但立面上的处理还是有很多变化的,加上墙面与玻璃的虚实处理,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丰富,虚中有实,实中带虚。建筑内部以中部直通六层的共享空间为主体,各阅览功能用房围其而设,别有一番趣味。屋顶做成玻璃顶,能有很好的自然采光,但太浪费能源,而且如此设计的共享空间太浪费空间。各层之间主要以共享空间中的直行双跑楼梯为连接,这能很好的观看室内风景。室内二层有一挑出的大半圆空间,而三层以上则挑出若干小型半圆,这不仅增加了自习阅览空间,也增加了室内趣味。五,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 图书馆与环境: 建筑与环境总是对比很明显的。变化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统一是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但真正能将它们结合的很自然,统一性中各种要素都必须满足:对比与微差,图书馆与环境是形成强烈对比的,而对于微差则是表现在形体,方向,封闭与开敞上的。韵律,图书馆与广场,公园形成了起伏,交错的韵律。主题突出,主从分明,环境是为建筑和人服务的,所以环境衬托主体,环境也有一定的重点突出。所有成功的建筑,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或若干个几何形状的有机组合体。在建筑环境中统一与变化的平衡是设计成功的重要因素 。图书馆内部功能分区:山大商务的图书馆内部功能分区较为明确,首先入口设在二层,就增加了整体的高差错落。而内部空间从第二层开始以上都很统一,顶部的钢架外露,凸显了建筑的结构特点,这也是山大商务图书馆的一个特色,这样的顶部不仅可以透光很好,而且结构表现出来建筑的现代感,柱廊的一致性与空间的光影变化,白色的底色有很好的呼应,给人很亮堂的感觉。一层设计了一个室内花园,把外部的特色引到室内,更是别具匠心,绿色与白色两个纯色对比强烈,突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