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欧阳修的词.pdf_第1页
论欧阳修的词.pdf_第2页
论欧阳修的词.pdf_第3页
论欧阳修的词.pdf_第4页
论欧阳修的词.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论欧阳修的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 鬲地行籀戈訾 硕士学位论文 论欧阳修的词 陈明霞 导师姓名职称 翌卣坐教攫 专业名称 主国直岱塞生研究方向 匮苤童堂 论文答辩日期 2 嫂2 生 且学位授于日期 2 地 生 旦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二o o 七年五月 摘要 欧阳修在北宋词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研究欧阳修词是一项不容忽 视的工作 然而欧阳修本人词的成就低于诗文成就 所以人们对于欧阳修词的研 究也明显弱于对于他的诗文研究 现在研究欧阳修词的文章日渐增多 但多限于 讨论个别问题 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较少 鉴于此 笔者试图对欧阳修的词作一个 系统的探讨 了解欧阳修词创作的流变过程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前言介绍欧阳修词的研究现状 其中包括欧阳修词的版本流传情况 醉翁 琴趣外篇 的辨伪情况 欧阳修的词史地位 欧阳修的词风研究 最后笔者在展 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本文的论述角度 第一章讲述欧阳修对于花间词的继承 笔者从三个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 即欧阳修对于花间词艳情内容的继承 欧阳修对于花刚词香软艳丽的艺术风格的 继承 欧阳修对于花问词人感情表达方式的继承 第二章论述欧阳修对于南唐词的继承 本章也包括三个部分 即欧阳修对 于南唐词内容的继承 欧阳修对于南唐词艺术手法的继承 比较冯延巳 晏殊与 欧阳修词风的异同 突出欧阳修词的个性特征 第三章讨论欧阳词的诗化倾向 本章由四部分组成 即功能的转变 抒情 与言志 风格的改变 豪放庄重的风格特色 境界的广阔 化用前人的诗句入词 结语欧阳修对于词的态度比较矛盾 而这正是他词作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关键词欧阳修词花间词南唐词诗化 a b s t r a c t o u y a n gx i u i nt h en o h e ms o n gc i p o e mh i s t o r y i sp l a y i n gt h ev i t a lr o l el i n k i n g t h ep r e c e d i n gw i t ht h ef o l l o w i n g s oi ti sn o tn e g l e c t e dt os t u d yo u y a n gx i u sc i p o e t r y b e c a u s e o u y a n gx i u h i m s e l fp o r s ea c h i v e m e n ti s h i g h t e r t h a nt h e c i p o e m a c h i e v e m e n t p e o p l ea r ea l s oo b v i o u s l yr e g a r d i n go u y a n gx i uc i p o e mr e s e a r c h w e a k l yt or e g a r d i n gh i sp r o s er e s e a r c h a l t h o u g ht h ea r e t i c l e so no u y a n g x i u s c i p o e t r ya r ei n c r e a s i n gd a ya f t e rd a y t h e ya r eo f t e nr e s t r i c t e di nt h ed i s c u s s i o no n i n d i v i d u a lq u e s t i o n s t h es y s t e mb u tt h et h o r o u g hr e s e a r c hi sl e s s i nv i e wo ft h i s t h e a u t h o ra t t e m p st om a k eaw h o l es t u d yo no u y a n g x i u sc i p o e t r y u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 w h o l ep r o c e s so f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u y a n g x i u sc i p o e t r y t h ea r t i c l ei sd i v i d e di n t of i v ep a r t s t h ef o r w o r di n t r o d u c e st h er e s e a r c ho f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o u y a n g x i u s c i p o e t r y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t h es p r e a do ft h ee d i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o u y a n g x i u sc i p o e t r y d i s g u i s h i n gt h ef a u s es i t u a t i o no fo u t s i d e d r u n k a r dq i ni n t e r e s t t h eh i s t o r ys i t u a t i o n o fo u y a n g x i u sc i p o e t r y t h es t u d yo nt h es t y l eo fo u y a n gx i u sc i p o e t r y f i n a l l yt h e a u t h o r i nt h ef o r e c a s tr e s e a r c h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f o u n d a t i o n p r o s e st h ee l a b o r a t i o n a n g l eo ft h ea r t i c l e t h ef i r s tc h a p t e rn a r r a t e sh o w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h u a j i a nc i p o e t r y t h ea u t h o r e l a b o r a t e st h i sq u e s t i o nf r o mt h r e ea n g l e s n a m e l y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t h ec o n t e n t o fh u a j i a nc i p o e t r y 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t h e f r a g r a u d s o f t s t y l eo fh u a j i a n c i p o e t r y 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t h ew a yo fe x p r e s s i n gt h e i rf e e l i n g s t h es e c o n dc h a p t e re l a b o r a t e s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t h ec i p o e t r yo ft h es o u t h e r n t a n gd y n a s t y t h i sc h a p t e ra l s oi n c l u d e st h r e ep a r t s n a m e l y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t h e c o n t e n to ft h es o u t h e r nt a n gc i p o e t r y o u y a n gx i ui n h e r i t e dt h ea r t i s t i ct e c h n i q u eo f t h es o r t h e r nt a n gp e o p l e t h ea u t h o rc o m p a r e sw i t ht h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a n dd i f f e r e n c eo f t h es t y l eo ff e n g y a n s i y a ns h ua n do u y a n g x i u sc i p o e t r y p r o m i e n t i n go u y a n gx i u r h e t o r i c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t h i r dc h a p t e rd i s c u s s e st h ep o e mt e n d e n c yo fo u y a n gx i u s c i p o e t r y t h i s c h a p t e ri sc o m p o s e db yf o u rp a r t s f u n c t i o n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e x p r e s s i n gf e e l i n ga n d w i l l s t y l ec h a n g e b o l dg r a v es t y l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b o n d a r yb r o d e n e s s m e l t i n gt h e i i c i p o e mw i t hp r e d e c e s s o r sp o e m c o n c l u s s i o n o u y a n gx i ui sc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r yt ot h ec i p o e m b u tt h i si st h er e a s o n t h a to u y a n gx i u sc i p e o t r yh a sd i f f e r e n ts t y l e s k e yw o r d s o u y a n gx i u sc i p o e t r y h u a j i a nc i p o e t r y t h e s o u t h e r nt a n gc i p o e t r y p o e mt e n d e n c y i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 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 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签名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日期 砭zd j 口 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 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 管媳导师签名 雄日期 竺z 缈 豫明霞 论欧阳傣的词 前言 欧阳修 1 0 0 7 1 0 7 2 字永叔 号醉翁 别号六一居士 主要活动于北宋仁宗 时期 在北宋词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与他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因此 我们有必要结合文化背景对欧阳修词的沿革作一个系统的探讨 在探讨之前 先对其词作的研究现状作一个系统的梳理 从宋至今 人们对欧阳修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词集整理 词作辨伪 词史地位与词风研究 首先 词集整理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词集版本与词集注释 欧阳修的词 集有下列四种版本 平山集 卷数不详 己佚 六一词 元丰本 一卷 已佚 近体乐府 三卷 欧阳修撰 欧阳发等辑 此本最初收在 欧阳文忠公集 的 杂著述 中 位于第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三十三卷 是为吉州本 南宋庆元二年 周必大整理 欧阳文忠公集 时 罗泌则以元丰本 六一词 欧阳发辑的 近体 乐府 三卷和 平山集 为底本整理成欧阳修词集 命名为 近体乐府 是为庆 元本 明代毛晋删去乐语 将三卷并为一卷 命名为 t k 一词 收入 宋六十名 家词 之第一集中 是为汲古阁本 清代四库馆臣将汲古阁本 六一词 收入 四 库全书 集部中 醉翁琴趣外篇 六卷 欧阳修撰 最早提起 醉翁琴趣外篇 的是元人吴 师道 其 吴礼部诗话 云 近有 醉翁琴趣外篇 凡六卷 二百余首 所谓鄙 亵之语 往往而是 不止一二也 前题东坡居士近八九语 词气卑陋 不类坡作 亦可以证词之伪 明代该书不甚流传 清代曹寅 楝亭藏书目 卷四云 醉翁 琴趣 抄本 宋庐陵欧阳修著 六卷 一函二册 该本现存北京图书馆 之后 又有影宋刊 醉翁琴趣外篇 有关记载如下 武进董康得毛氏汲古阁宋抄本 由 吴昌绶刊入影刊宋金元明词 辛酉岁 1 9 2 1 海盐张元济访得宋椠本后三卷 陶湘 将新发现的宋椠本与前抄本加以对照 发现两书不仅字数与行数相等 而且末叶有 缺字 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毛抄即从此宋本出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 影刊宋本 醉翁琴趣外篇 的底本即吴师道所见宋本 只是残损 其原因是 主于 琴趣之名 乃宋代闽中书坊编次词集之通称 如 山谷琴趣 淮海琴趣 闲斋 琴趣 晁氏琴趣 石林琴趣 介庵琴趣 皆是也 此编原本 盖办刻于闽中 豫明覆 论欧阳修的词 是编共二百零三首 较毛本六一词多三十余首 与吴氏所云二百余首适合 无伪苏 序 醉翁琴趣外篇 现存版本有影刊宋本 醉翁琴趣外篇 与 醉翁琴趣外篇 四斋刊本 今人整理了欧阳修词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唐圭璋 他 在 全宋词 中以影刊宋本 近体乐府 与影刊宋本 醉翁琴趣外篇 为底本 对 欧阳修词进行了初步辨伪 确定五十五首伪词 存于存疑词中 除此之外 该书著 录欧词二百四十首半 其中有互见词二十七首 确定为欧词的有二百一十三酋半 其中 编者对部分原有疑义的词进行辨伪 确定为欧词 该类词有八首 之后黄畲 在 全宋词 的基础上为欧词做笺注 并将有关重要的研究资料附于书后 是为 欧 阳修词笺注 这之后邱少华又在 欧阳修词笺注 的基础上完备研究资料 并对 欧阳修词作了鉴赏 是为 欧阳修词新释辑评 其次 欧阳修 醉翁琴趣外篇 与其中艳词的辨伪问题 关于 醉翁琴趣外篇 中艳词的真伪问题 研究者历来意见不一 古代研究者 多认为这些艳词非欧阳修所作 如曾健的 乐府雅词 王灼的 碧鸡漫志 陈振 孙的 直斋书录解题 及罗泌与毛晋的 六一词跋 都阐明了这样的观点 元人吴 师道在 吴礼部诗话 中甚至否定 醉翁琴趣外篇 为欧阳修所作 现当代词学研 究者中支持这一观点的有郑振铎 叶嘉莹与谢桃坊 其中谢桃坊在 欧阳修词集考 中认为 醉翁琴趣外篇 来历不明 其中的浮艳词并非欧阳修作而是他选编的当代 流行歌曲 他们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人品与词品不符 当然也有持不同意见者 如 储皖峰 邓魁英 洪本健 唐圭璋 黄畲 杨海明与罗弘基等 他们都认为欧阳修 有作艳词的可能 陈尚君在 欧阳修著述考 中认为 醉翁琴趣外篇 中的绝大部 分艳词是欧阳修本人所作 很能代表这些人的意见 他们的依据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和欧阳修的风流生活与不羁性格使之然 唐圭璋在 全宋词 与 唐宋词论丛 中 对欧阳修词作了初步的辨伪 黄畲与谢桃坊分别在 欧阳修词笺注 和 欧阳修词 集考 中又作了进一步的辨伪工作 基于此 笔者认为 醉翁琴趣外篇 大部分词 为欧阳修所作 也有个别词为伪词 其依据有四 一是 醉翁琴趣外篇 的版本源 流基本清晰 这是它为欧阳修所作的一个基本前提 二是 醉翁琴趣外篇 是特定 文化的产物 唐宋时代 享乐之风风行 歌妓制度盛行 小词有与正统儒家思想相 背离的倾向 欧阳修尊崇传统词学思想 因此 有写 醉翁琴趣外篇 的可能性 三是欧阳修也有恋妓情节 所以有写轻佻之词的可能 而且其 近体乐府 中亦不 续修吣库令忙总廿提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 1 9 9 6 年t 第1 6 肼 第6 5 9 负 2 陈唧霞 论敢用修的词 乏艳情之作 四是欧阳修又有被小词中伤的经历 且记载灼灼 由此看来 欧阳修 醉翁琴趣外篇 中个别词为他人中伤之作 综上所述 醉翁琴趣外篇 大部分 词为欧阳修所作 亦有个别词为中伤之作 再次 词史地位研究 人们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来谈欧阳修词在词史上 的地位 主要文章有 邓魁英 欧阳修在词史上的地位 光明日报 1 9 6 3 年4 月1 4 日 黄信德 论欧阳修在词史上的承前启后作用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 会科学版 1 9 9 6 年第2 期 其中柏寒 风花中有大家词 论欧阳修的词史地位 文史哲 1 9 8 9 年第2 期 侧重讲了民歌风格与时代风云对欧阳修词的影响 突 出了欧阳修词的启后作用 最后 词风研究 对于欧阳修的词作风格 大多数文学史教材都有所论及 但 一般是一笔带过 也有不少文章谈到欧阳修词风 然而它们大多侧重于阐述欧阳修 词作某一方面的风格 或与风格相近词人的词风比较 陈晓芬 论民间歌曲对欧阳 修词的影响 华东师大学报 1 9 8 5 年第3 期 侧重研究欧阳修词对民间风格的 接受 张文潜 论晏殊 欧阳修词风 福建师大学报 1 9 8 3 年第l 期 侧重晏 欧词风的比较 总之 纵观欧阳修词风研究是小文章多 但系统而深入地探讨欧阳 修词多种风格的论著却并不多 鉴于此 笔者试图对欧阳修的词作一个系统的探讨 在探讨时 又因为 醉翁 琴趣外篇 词作的真伪辨析是本文的研究难点而非重点 所以依据重点突出 难点 分散的原则 笔者在写作正文时 不将 醉翁琴趣外篇 中的作品引为论据 陈明曩 论欧阳售的词 第一章欧阳修对花间词的继承 众所周知 晚唐五代词风对宋初词风有深沉的影响 如阮元 经室集 三集 卷五云 词人之作小令 以五代十国为宗 守其派者 有晏氏父子 欧阳公 张 先 秦观 贺铸 毛滂诸人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卷一云 北宋词 沿五代之旧 才力较工 古意渐远 晏欧著名一时 然并无甚强人意处 即以艳体论 亦非高境 刘永济 词论 云 知风会之说 则知欧 晏之近延巳者 宋初犹五代风气也 国以上评论都说明了晚唐五代词风对宋初词坛影响较大 即使是晏 欧这样的大家 也摆脱不了它的影响 并表现出学习晚唐五代词的趋向 欧阳修学习晚唐五代词首先表现在对于花问词的继承上 历代文人对此多有评 论 如罗大经 鹤林玉露 卷二云 欧阳公虽游戏作小词亦无愧唐人 花问集 郭磨 灵芬馆词话 卷二云 词之为体 大略有四 风流华美 浑然天成 如美 人临妆 却扇一顾 花问诸人是也 晏元献 欧阳永叔诸人继之 这都是欧阳修 学习花问词的有力证据 而他学习花间词的另一个证据就是他有部分词作混入 花 间集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 卷二十一云 六一词 一卷 欧阳文忠公修撰 其问多有与 花问 阳春 相混者 亦有鄙亵之语一二瘌其中 当是仇人无名子 所为也 这些鄙亵之作可能有仇人无名子之作 但又不尽然 然而这些鄙亵之作 维护之语可以证明欧阳修有继承花间词的倾向 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对花间词内容的继承 花间集 的内容大多以艳情为主 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古今研究者对此也 多有论述 如欧阳炯 花间集序 云 则有绮筵公子 绣幌佳人 递叶叶之花笺 文抽丽锦 举纤纤之玉指 拍按香檀 唱云谣则金母词清 挹霞体则穆王心醉 这都说明了词产生于艳情场合 歌唱者为 绣幌佳人 听歌者为 绮筵公子 歌 唱内容是 云谣 之类的艳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卷七评价温庭筠词云 飞 卿大半托词房帏 及其婉雅而规模自觉宏远 余传鹏 唐宋词流派研究 云 花 问 二字虽系方位词 极为平常 但作为一种符号工具 信息载体 用于日常生活 和文学活动领域 常具有明 暗两重意蕴 明 指的是与花这一自然现象相关的 空间环境 暗 指的是与美貌女性有关的人事环境 后一重意蕴与花问词派的创 作实际正相吻合 沈松勤在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中说 在 花间集 的 五百类意象中 极大多数是用于营造闺阁氛围与情恋场景 而贯穿闺阁氛围与情恋 场景的 则是 谢娘无限心曲 所谓内心无限谢娘心曲就是指此类女子 歌妓 母 词论 刘水济著 上 海古籍出版社1 9 8 1 年3 月第5 6 页 唐束词流派研究 余传鹏著 武汉人学出版针 2 0 0 4 年6 月 第2 2 页 4 蒜明纛t论欧阳修的词 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柔情 国这些评论都是符合花间词的理论与实际创作情况的 即 词作产生于筵席之间 表演者是具有妖娆之态的歌女 其演唱的内容就是艳情 关于艳情 我们可作以下理解 艳有三种含义 即女子容貌美丽惊人 感情缠 绵轻佻 女子歌声缠绵婉转或舞姿轻盈飘逸 婚外情 情则是指人的情感 艳情则 是指以女子为描写对象 刻画她们美艳摄魂的容貌 展现她们缠绵哀怨的情感 描 绘她们高超绝伦的歌舞技艺 以及士人看到这些时的真实感受 当然也少不了婚外 情 欧阳修生活在北宋中期 面临与花间词人相似的文化氛围 继承了花问词人词 以娱情的词学观 如他在 西湖念语 中说 因翻旧阕之词 写以新声之调 聊 陈薄技 以佐清欢 因此他将艳情带入词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和花问词人一样 欧阳修也把描写歌妓的美艳容貌及高超技艺当作艳情的一个 内容 在体现这一内容时 他常用浓笔重墨的手法再现人物形象 如 玉楼春 春 葱指甲轻拢燃 春葱指甲轻拢撼 五彩垂条双袖卷 雪香浓透紫檀槽 胡语急随红玉腕 当头 一曲情何限 入破铮金风战 百分芳酒祝长春 再拜敛容抬粉面 该词写的是演奏琵琶 在描写过程中 他细致地刻画女子的容貌与装束 注意了词 彩的香艳性 如他用春葱比喻指甲 来突出指甲的柔嫩 用五彩装饰垂条 来突出 垂条的华美 用雪香形容体香 来突出身体的清香 用红玉描绘手腕 来突出手腕 的莹润 总之 在歌女的身上 华艳的色彩与浓烈的香气相交汇 刺激着人们的感 官 使人神思荡漾 这显然是继承了温庭筠词 镂金错彩 缛丽擅长 的特点 而 温词的特点正是花间本色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见 欧阳修学的正是花间本色 除了摹画歌女娇娆的外貌外 作者还注重描写她们高超的歌舞技艺 在描写时 他同样突出了词作的香艳性 充分地体现了花间词人重视感官刺激的审美倾向 如 减字木兰花 楼台向晓 楼台向晓 淡月低云天气好 翠幞风微 宛转梁州入破时 香生舞袂 楚女腰 肢天与细 汗粉重匀 酒后轻寒不著人 这首词写歌妓的歌声舞态 在描绘歌女的舞姿时 作者更突出了她的香艳美 其中 他细腻地描写了歌女的舞袂之香 楚腰之细以及舞时之汗 这些细腻香艳的描写都 反映了作者注重感官刺激性的审美倾向 金圣叹也看到了这一点 他说 看他前 半阙 从楼台 翠模说到人 后半阙 从衣袂 腰肢 汗粉到说不得处 有步步生 鹰采词朴会文化学研究 沈松勤著 新江大学出版社 2 0 0 4 年1 2 月第1 3 4 页 第1 3 0 贞 5 豫明霞t论欧阳傣的词 莲之妙 衣袂 腰肢 汗粉还说得 至末句真不如说得矣 而末句如只在若远若近 之间也者 此法固非俗士之所能也 前半之末句 则说 梁州入破 便暗藏一妙 人 后半之末句 只说春寒无妨 便暗藏一妙事 真是镜花水月之文 楼台向晓 淡月低云天气好 先说楼台 翠幞风微 渐说到翠蟆 宛转梁州入破时 渐说 到人 香生舞袂 先说舞袂 楚女腰肢天与细 渐说到腰肢 汗粉重匀 渐 说到汗粉 酒后轻寒不著人 说到轻寒不妨 则妖淫之极 不可言矣 此评 论侧重对于词作篇章结构的分析 自有故弄玄虚之嫌 但是 有一点他说得非常恰 当 就是作者不殆于对于女子香艳之貌的细致铺排 这使得词作俚俗而浅陋 有妖 淫之嫌 另外 金圣叹评论欧阳修的 减字木兰花 歌檀敛袂 为 妖艳 也属 此类 男女情事是艳情的另一个方面 花阃词人也就顺理成章地将这一题材引入 花 问集 中 人们对此评论也较多 李冰若 栩庄漫记 评牛峤 善为闺情 儿女情 多 时流于荡 下开柳屯田一派 如牛峤 菩萨蛮 玉楼冰簟鸳鸯锦 即是此 类词 清代彭孙 金粟词话 评价该词云 牛峤须作一生拚 尽君今日欢 是尽 头语 作艳词语者 无以复加 李冰若 栩庄漫记 亦云 全词情事 冶艳极矣 疑雨疑云诸集 盖导源于是 宋人如柳黄俳调 无此古拙之笔也 欧阳炯也善于 写艳情 如 十国春秋 云 伪蜀欧阳炯 尝应命做宫词 淫靡甚于韩惺 其 浣 溪沙 相见休言有泪珠 也是写男女爱情的 如况周颐 蕙风词话 卷二云 自 有艳词以来 殆莫艳于此矣 半塘僧惊日 奚翅艳而已 直是大且重 苟无花间 词笔 谁敢为斯语者 欧阳修也写过男女情事 在 近体乐府 中也有少量此类词作 如 御街行 天非华艳轻非雾 来夜半 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何处 乳鸡酒 燕 落星沉月 纰纰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 朱阁斜皱户 绿苔深径少人行 苔上屐痕无数 疑香余粉 剩衾闲枕 天把多情赋 这是一首艳情词 词作非常特别 词境要渺 词情隐约 大有欲说还休之态 与普 通的艳情词不同 上阕写艳遇 其中 来夜半 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 朝云何处 点出了女子的来去无踪 增加了这次艳遇的神秘性 下阙写艳遇后的情 景与男主人公的感受 绿苔深径少人行 苔上屐痕无数 遗香余粉 剩衾闲枕 天把多情赋 作者通过 苔上屐痕 遗香余粉 剩衾闲枕 等实实在在的事 物说明了艳遇的真实性 上阕艳遇给人感觉似虚 下阕给人感觉是实 艳遇之事似 o 会圣叹全集 卷六 批欧阳永叔词 清 金人瑞著 6 胨嘲霞t论欧阳修的词 有似无 艳遇场景亦真亦幻 这种艳遇给人以来去无踪 缥缈不定的虚幻感与神秘 感 此外 他的 醉翁琴趣外篇 也不乏男女情事之作 但是这些词作与 近体乐 府 再现男女情爱的方式不同 在这些词中 作者描写情爱不再遮遮掩掩 欲说还 体 而是细致描绘 直接抒情 这使得 醉翁琴趣外篇 中有关男女情爱的词作呈 现出不同于 近体乐府 的风格 描绘细致浅露 词情热烈真挚 由此可见 醉 翁琴趣外篇 中的男女情爱词更加鲜明地表现出背离传统文化的特点 这也是值得 重视的 二 对花问词艺术风格的继承 花问集 产生于酒宴之间 为 纤纤玉指 演奏出的 清绝之调 具有香 而软的艺术风格 如欧阳炯 花问集序 云 镂玉雕琼 拟化工而迥巧 裁花剪 叶 夺春艳以争辉 这就点明了花 白j 词精巧繁艳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 花问词产生的思想背景和花间词人的崇雅意识关系密切 温庭筠的词就是这种风格 的典型代表 后代文人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孙光宪 北梦琐言 云 温 庭筠有 金荃集 盖取其香而软也 横云山人词话 云 温庭筠所作词日 金 荃集 唐人有集日 兰畹 盖皆取气香而弱也 o 而花间词人亦不乏学温者 李 冰若 栩庄漫记 对这些词人的词作特点一一作了评价 顾琼词 袱丽 实近温尉 魏承班词 乖茛艳处近飞卿 冶艳似温尉 阎选词 多侧艳语 颇近温尉一派 毛 熙震词 穰丽处似学飞卿 由此可见 香艳软媚是 花间集 的主导风格 欧阳 修也曾学习了 花间集 中的温派风格 这使得其词作也具有繁富缛丽的香软特点 如陈廷焯云 欧阳公词 飞卿之流亚也 其香艳之作 大率皆年少时笔墨 亦非 尽后人伪作也 由上可知 欧阳修学习了花间词褥丽香弱的艺术风格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词描写事物 构建词境 其具体表现是 词人不但喜欢选择明艳的色彩来描绘事物 构建词境 而且注意色彩之间的鲜明对 比 从而造成了视觉上的鲜亮感与刺激感 使得事物或词境具有金碧辉煌的富艳感 花问鼻祖温庭筠的词就有这种特点 如李冰若 栩庄漫记 评价温词云 飞卿惯 用 金鹧鸪 金涛鹅 金凤凰 金翡翠 以表富丽 其实无非绣金耳 袁 行霈曾对 花问词 中温庭筠的6 6 首词作中的红意象进行了统计 发现词中提到 转弓l 自 花问集评注 李冰若著 人民文学出版 l l 1 9 9 3 年 第5 贞 测坛从话欧词来脱五代风气 转弓l 白 庸宋词汇评 曼熊和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1 9 9 页 7 繇明霞 论欧用修的词 了 艳红 香红 愁红 红烛 红袖 红粉 等 共计十六次 可见 温庭筠非常注重用具有鲜明视觉效果的意象来构建词境 这种现象在 花侧集 中 很普遍 欧阳修也继承了花问词人的这一基本写法 这使其词作具有镂金错彩的美 学效果 如 蝶恋花 帘幕东风寒料峭 帘幕东风寒料峭 雪里香梅 先报春来早 红蜡枝头双燕小 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 酒入横波 困不禁烦恼 绣被五更春睡好 罗帏不觉纱窗晓 这是一首闺情词 在本词中 作者运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词来描写事物 构建词 境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作者用浓艳的色彩描绘事物 并注意了浓重 色彩间的剧烈反差 造成了视觉上的刺激性 如 雪里香梅 雪为白色 红蜡枝 头双燕小 蜡为红色 金刀剪彩呈纤巧 旋暖金炉薰蕙藻 剪刀与炉皆为金 色 金与红皆为明艳色 它们与自相衬 在色彩上给人以富丽华艳之感 这一点是 上承花间笔法而来的 其次 作者运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词描写人物的感觉 并 利用感觉之间的强烈对比进一步造成感觉上的刺激性 如 帘幕东风寒料峭 风 寒 旋暖金炉薰蕙藻 炉暖 冷与暖相对照 给人以心理上的舒适感 再次 作 者运用刺激性气味描绘事物 造成嗅觉上的刺激感 如 雪里香梅 梅香 旋暖 金炉薰蕙藻 蕙香藻香 花香与蕙藻之香相交融 刺激着人们的嗅觉神经 最后 作者运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词描绘人物的感情 造成感情上的刺激性 如 酒入 横波 困不禁烦恼 醉后美人娇艳柔弱 惹人爱怜 总之 这首词从颜色 嗅觉 感觉与感情四个方面选择了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词描写人物 构建词境 形成了富 丽香艳的特点 这显然是学习花问词的结果 他的另一首词 渔家傲 叶重如将青玉亚 也反映了同样的特点 现举该词 如下 叶重如将青玉亚 花轻疑是红绡挂 颜色清新香脱洒 堪长价 牡丹怎得称王 者 雨笔露膛匀彩画 日炉风炭薰兰麝 天与多情丝一把 谁厮惹 千条万缕萦 心下 这是一首咏莲词 词采艳丽 想象丰富 感情缠绵 作者在描写莲花时注意了感官 的刺激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 作者注意了视觉上的刺激性 他用 具有刺激性的颜色描写莲花 并注意了颜色的对比性 如 叶重如将青玉亚 花 轻疑是红绡挂 雨笔露牍匀彩画 其中 青 红 彩 色彩明艳且对比 鲜明 在视觉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造成了较强的刺激性 其次 作者注意了事物 质感上的对比 玉质硬而重 绡质柔而轻 再次 作者注意了嗅觉上的刺激性 如 8 豫明蠢 论欧阳修的词 颜色清新香脱洒 日炉风炭薰兰麝 用脱洒形容香 说明香气浓郁而又清爽 最后 注意了感情上的刺激性 天与多情丝一把 其中丝为双关 而且是谐音双 关 表面写藕丝 实际写情思 故有思多而缠绵的特点 这就构成了情感上的刺激 性 这类作品还有许多 如 蝶恋花 海燕双来归画栋 玉楼春 金花盏面红 烟透 渔家傲 粉蕊丹青描不得 等 相比较而言 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 烘 的香艳色彩更明显 曾给一代名相王安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 六一词跋 载 荆公尝对客诵永叔小词云 五彩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风 日 三十年前 见其全篇 近才记三句 乃永叔在李太尉端愿席上所作 节录自 张宗楠 词林纪事 卷四 可见 欧阳修继承了花间词香艳美的特点 总之 欧阳修继承了花间词人的审美情趣 即注重感官刺激性 他用明艳浓重 的色彩刺激读者的视神经 用浓烈的香气刺激人们的嗅觉神经 但是他的此类词与 花间词又有两点不同 一是花间词注重客观再现事物的艳丽特点 欧阳修更注重作 者或词中主人公在感受事物时所产生的细微的情感涟漪 因而他的词作情感更真挚 也更具有刺激性 二是花问词有浓烈的悲怨色彩 欧阳修词则词心相对和婉 这也 是不同的时代与心境所致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卷八云 温韦创古者也 晏欧 继温韦之后 面目未改 神理全非 异乎温韦者也 他说的就是晏欧继承了花间 词的审美风格 但摒弃了温韦词特定的时代气质与特定的词作神韵 欧阳修在学习花间词褥丽香弱的艺术风格时 除了注意运用具有强烈刺激性的 语词描写事物 构建词境外 还喜欢用华艳细腻的笔触刻画艳丽娇弱而又情感缠绵 的女性形象 早在齐梁时代 人们就已经注意细致刻画女子娇艳外貌 宫体诗是其 集中代表 如庾肩吾 南苑看人还 春花竞玉颜 俱折复俱攀 细腰宜窄衣 长 钗巧挟环 洛桥初度烛 青门欲上关 中人应有望 上客莫前还 其后不久 陈 叔宝也做宫体诗 玉树后庭花 其诗云 丽宇芳林对高阁 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 户凝娇乍不迸 出帏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 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间词人 也侧重描写女子的娇艳外貌 如 双鬓隔香红 玉钗头上风 温庭筠 菩萨蛮 水 晶帘里玻璃枕 金雀钗 红粉面 花里暂时相见 温庭筠 更漏子 金雀钗 翠钗金作股 钗上蝶双舞 温庭筠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 入夏便宜 淡薄妆 越罗衣褪郁金黄 翠钿檀柱助容光 李殉 浣溪沙 入夏便宜淡薄妆 玉纤淡拂眉山小 镜中嗔共照 翠连娟 红缥缈 早妆时 孙光宪 酒泉子 敛态窗前 翠钿金脸 寂寞香闺掩 温庭筠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 9 豫嘲曩 论欧阳謦的词 欧阳修词作中也不乏美艳娇娆的女性形象 如 半醉腾腾春睡重 绿环堆枕香云拥 蝶恋花 海燕双来归画栋 舞余裙带绿双垂 酒入香腮红一抹 玉楼春 西湖南北烟波阀 阑干倚遍重来凭 泪粉偷将红袖印 玉楼春 去时梅 萼初凝粉 鸳帐美人贪睡暖 梳洗懒 玉壶一夜轻澌满 渔家傲 十月小春 梅蕊绽 综上所述 花间词人喜欢用华美的装饰与明艳的色彩描摹女性 突出她们容貌 美丽的特点 欧阳修在描摹女性时也继承了花间词人这一描写手法 在描摹女子美貌的同时 花间词人也注意再现女子缠绵的感情世界 如温庭筠 的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就是一例 他在写女子梳妆时 除了描写女子的 娇艳外貌外 还注意刻画女子寂寞空虚的精神世界 其后半阕就集中体现了这样的 特点 欧阳修词也是如此 如 诉衷情 清晨帘幕卷轻霜 就是一例 现举该词 如下 清晨帘幕卷轻霜 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 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 惜流 芳 易成伤 拟歌先敛 欲笑还颦 最断人肠 这首词写女子画眉 作者通过画眉这一细节 细致而真实地再现了女子凄苦的内心 世界 上阕首句写了清冷的环境 衬托了女子凄冷的心境 接着写女子梳妆 呵 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 故画作远山长 眉作远山 形悠长而色青黛 这本是 平常的画法 而作者却故意这么说 将离恨融于画眉这一动作之中 真所谓远山眉 长恨亦长 就在画眉这一瞬间 作者将女子凄怨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阕直接写 女子的内心感受 其中 思往事 惜流芳 易成伤 细致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 界 直接抒发物是人非的伤感情绪 结尾云 拟歌先敛 欲笑还颦 最断人肠 作者通过描写女子唱歌前的敛眉与颦笑交加的神情变化 将她表面佯欢 实则凄苦 的心态展示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和温庭筠的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都描写 了女子凄苦的内心世界 但是与温词相比 这首词更直接而细腻地再现了女主人公 的感情涟漪 将她的幽怨之情描绘得缠绵而浓烈 金圣叹日 既有恨 亦何与画 眉事 以画眉作使性事 真是儿女性格也 金圣叹全集 卷六 批欧阳永叔词 陈廷焯日 纵画长眉 能解离恨否 笔妙 能于无理中传出痴女子心肠 词 则 闲情集 卷一 可见 画眉寓离恨 确实是神来之笔 作者用无理之事抒合理 之情 将无形之恨融入到有形之眉中 活脱脱地刻画出一位内心凄苦却不得不面带 春风的可怜人儿形象 减字木兰花 画堂雅宴 也表现了同样的特点 现举该词如下 1 0 阵明震 论欧阳傣的词 画堂雅宴 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捻轻笼 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利 怨 月愁花无限意 红粉轻盈 倚暖香檀曲朱成 在这首词中 作者选取了歌女弹曲佐欢的片断 展现了她内心的哀怨之情 上阕写 歌女弹曲 首句从周围的环境写起 画堂雅宴 说明了周围环境具有华美高雅的 特点 用以衬托女子美艳的容貌 接着 写女子弹琴助兴 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捻 轻笼 玉指纤纤嫩剥葱 由此可见 无论是细致描绘弹曲的娴熟技法还是正面描 写纤纤玉指 作者都注重突出女子容貌美艳的特点 这种美艳显然具有花间特色 穰丽中蕴含着娇弱 下阕写歌女停止弹曲 暂时沉浸在哀愁之中 拨头利 利 不得意貌 此句写了歌女弹琴时的神态 突出了她内心的凄苦 然而就在那弹琴的 一霎那 她的凄苦之情早已随着哀怨的音符融入到世间万物中了 即使是无情的花 与月也染上了愁怨的色彩 呈现出 怨月愁花无限意 的特点 在这种情况下 她 愁思难抑 不得不 倚暖香檀曲未成 总之 作者通过歌女弹曲这一细节展现了 一个外表艳丽娇弱而内心凄苦的歌女形象 花问集 中的女子多有艳丽凄怨的特点 温庭筠笔下的歌女形象更是如此 欧阳修在学习花问词时 也注重再现歌女艳丽凄怨的形象特征 这是有一定文化原 因的 唐宋时代的歌女大多美丽聪明 多才多艺 但是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 她4 门 都被列入 风月贱人 之列 遭受着 奴婢贱人 律比畜产 的法律约束 无人身 自由可谈 虽然说 她们与词人交往密切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互相爱慕的感情倾 向 但是社会地位的悬殊又使她们尝到了被遗弃的滋味 所以她们内心的那份凄苦 是难言的 温庭筠和欧阳修都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真实情况 但是在 刻画女子绮怨形象的时候 欧阳修显示出了不同于温庭筠等人的特点 他更注意展 示女子内心那份难言的苦痛 因此他笔下的歌女形象更有情致 也更有深度 欧阳修继承花问词褥丽香艳词风的第三个表现就是用工笔细绘的手法描绘周 围的事物或人物形象 所谓工笔细绘就是指创作者对某一事物或某种环境进行集中 细致的描摹或刻画 以达到精致细腻的艺术效果 这是花 自j 词人的长项 欧阳炯在 花间集序 中曾正式将工笔细绘作为写词的一个标准 他说 镂玉雕琼 裁花 剪叶 这充分体现了欧阳炯重视工笔细绘的观点 其中 镂 雕 裁 与 剪 都是工笔细绘的具体手法 温庭筠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 李冰若 栩庄漫 记 对温庭筠的词作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的评价就很能说明问题 它说 新贴绣罗襦 二句 用十字 只说得襦上绣鹧鸪而己 这就说明了温庭筠的词 具有工笔细绘的特点 此外他的 更漏子 玉炉香 也有这种特点 这首词的下 i i 陈明霞 论欧阳修的词 阕只写了一个意象 雨打梧桐 作者通过描绘这一意象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凄苦孤 寂的精神世界 这正是花问词人工笔细绘的成功范例 欧阳修也继承了花问词工笔细绘的写作手法 在大多数时候 他更注重用这种 写作手法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刻画她的内在品格 因此其词作更具有感情婉转 而缠绵的特点 如 蝶恋花 越女采莲秋水畔 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 暗露双金钏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漓鹕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 不见来时伴 隐隐歌声归棹远 离愁引着江南岸 这首词描写采莲女的愁思 其中 窄袖轻罗 暗露双金钏 细致地再现了女子采莲 时的装束 金圣叹日 窄袖轻罗 暗露双金钏 九个字 只写得上句中一个 采 字耳 却亦只须写一 采 字 便活画出越女全身 他说的就是该词作具有刻 画精细的特点 接着 写女子采莲 照影摘花花似面 芳心只共丝争乱 作者采 用了工笔细绘的手法细致刻画了女子自我怜惜的动作 照影摘花 惜花就是惜人 由此可见 女子温柔多情的品格在照影摘花这一动作细节中体现出来了 丝 谐音 双关 而 芳心只共丝争乱 这一心理细节隐含了女予的相思之苦 这和前两句词 相结合 共同印证了女子温柔秀美含蓄的内在品格 下阕着重写女子的相思 作者 通过 涛鹅滩头风浪晚 雾重烟轻 不见来时伴 等环境细节侧面烘托了女子思念 之深 最后两句则赋予离愁以动感 说明了离愁之广 总之 词作通过一系列细节 描写细致地表达了女子缠绵的相思之情 也正是这一系列细节流露了女子温婉多情 的品质 表现了作者 怨而不怒 哀而不伤 的审美心态 当然 工笔细绘的现象在欧阳修词中并不罕见 后代文人也发现了这一点 如 沈际飞在 草堂诗余别集 中评价 渔家傲 叶重如将青玉亚 云 奇丽谛详 莲词允推永叔 贺裳 皱水轩词筌 认为 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 中 弄笔偎人 久 描花试手初 俨然如在目前 疑于化工之笔 徐昂霄 词综偶评 云 真 觉娉娉袅袅 而它之所以是 化工之笔 之所以 娉娉袅袅 是因为作者使用 了工笔细绘的写作手法 潘游龙 古今诗余醉 评价该词云 首写态 后描情 各近其妙 邱少华评价该词云 本篇在描摹人物的外部动态与内心活动的生动鲜 明 确实到了纤细毕现的程度 誉为化工之笔 不为过也 此外 渔家傲 妾 本钱塘苏小妹 渔家傲 花底忽闻敲两桨 等词都具有工笔细绘的痕迹 综上所述 欧阳修学习了花间词人工笔细绘的写作手法 但是呈现出了异于花 间的风貌 花问词人在工笔细绘时 一般把注意力放在铺彩设色上 因而词境华美 金圣叹全集 卷六 清金人瑞善 欧阳修新释辑评 邱少华编著 中国书店 2 0 0 年1 月第1 8 1 页 1 2 胨明t 论欧阳修的词 人物美艳 欧阳修侧重于展示人物的情感世界 因此笔下的人物更有情致 三 对花问词感情表达方式的继承 花问集 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 它确立了描写男女爱情的花间范式 在确 立这一范式时 花间词人选取了借叙事抒情的感情表达方式 其具体表现是作者通 过对事件细节的描述与对人物行为的刻画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 这种感情表达方式 具有浓厚的叙事色彩 对于 花间集 的这一特点 人们多有评述 如吴世昌先生 在 唐宋词概说 中说 花问集 的许多作品中有一个特点 即在简短的小令中 若隐若现地包含着 些动人的故事 所以 不论写客观的背景或主观的感情 都是真切 动人的 不像后人作品那样只是浅薄的 俗套的描写和空洞的议论 吴熊和先生在 唐宋词通论 中说 女冠子 第一首女忆男 第二首男忆女 追忆梦中相会 情景 犹如两地遥遥相应的对歌 o 由此可见 花问词人在写词时采取了借叙事抒 情的情感表达方式 这使得 花间集 具备了一定的叙事因素 这些 犹如两地遥 遥相应的对歌 般的叙事因素使得 花问集 中的感情有真实动人的特点 这是 后 人作品中那些浅俗的 俗套的描写和空洞的议论 无法相比的 但同时也使得词具 有一定的写实色彩 欧阳修也继承了花问词人这 做法 借叙事抒情的方式再现特 定的情爱场景 表达情感 如 南歌予 风髻金泥带 风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 入时无 弄笔 偎人久 描花试手初 等闲防了绣功夫 笑问双鸳鸯字 怎生书 这首词写新婚夫妇的生活 它继承了花间词人的写法 即借叙事抒情的方式再现特 定的情爱场景 表达感情 这使得词作在抒情时呈现出一定的叙事性色彩 这种叙 事性色彩的具体表现是词作中有一定的叙述性因素 这些叙述性因素表现在三个方 面 叙事 描写与对话 现在 笔者就这三个方面 将该词中的叙述性因素分析 如下 叙事新婚夫妇生活 描写人物外貌描写 风髻金泥带 龙纹玉掌梳 动作描写 走来窗下笑相 扶 弄笔偎人久 描画试手初 对话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出 由此可见 作者在本词中是用借叙事抒情的方法再现特定的情爱模式 表达感 情的 这使得本词在抒情时具有明显的叙事性特征 这在欧阳修词作中并不罕见 唐束词概说 吴世吕菩 吴令华编 诗词论从 北京h 版社 2 0 0 0 年第9 页 4 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