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县林地经济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辽中县林地经济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辽中县林地经济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辽中县林地经济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辽中县林地经济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中县2009年林地经济项目建议书 辽中县委、县政府确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基于我县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进一步探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这一现实而确立的一项重要决策。去年以来,在县、乡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的引导、支持下,群众通过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尝试探索发展林下养殖和种植业,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一、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从林下经济特点和效益进行分析,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林业综合效益的提高。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而林下集约化经营又会反过来促进林业生产,进而可以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新路子。2、有利于农民增收。在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很小,传统农作物单产增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依靠传统种植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闲置林地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为农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3、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居住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的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将会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更加重视学习、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本领,必将产生更多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企业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二、辽中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2008年4月,在全县工作会议上,县政府根据近几年林下经济探索情况,首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林荫经济”,在2009年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作为今后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辽中县林下经济发展也随即进入了政府引导、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阶段。今年以来,县政府通过召开专题会、座谈会,对林下经济发展多次进行了重点部署,通过邀请专家进行技术讲解、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典型示范等方式,炒热思想,激发了群众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目前,全县已发展林下经济近1.428万亩,其中,林药模式1200亩,栽培品种为细辛、沙参、五味子等药材,主要分布在辽中镇、冷子堡镇、牛心坨、满都户4个乡镇;林禽模式1500亩,养殖品种为鸡、鸭、鹅,饲养量4万只,主要分布在老大房乡、朱家房镇;林畜模式1500余亩,养殖品种为牛、羊,饲养量33600头,主要分布在朱家房、养士堡、老大房三个乡镇;林菌模式80亩,主要分布满都户镇;林油模式10000亩,种植品种为花生、大豆,主要分布在养士堡、大黑、牛心坨等10个乡镇;三、辽中县林下经济发展优势1、空间优势。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8万亩,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0万亩,并且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2、气候优势。我县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774.6小时,10度以上有效积温年平均为3419度,年平均降雨量660mm,主要集中在7、8月份,无霜期169天。这种条件非常适宜发展林下经济。3、比较优势。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综合发展种养业效益十分可观,以食用菌种植为例,栽培一亩食用菌黑木耳,每亩可产黑木耳1000斤,每年可栽2茬,按目前市场价格,每斤23元,每亩2茬共投资3万元,每亩产值4.6万元,每亩可获纯利1.6万元。与现有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相比,比较效益十分可观,这些都直接激发了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4、政策优势。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省林业厅、省财政厅,辽林字200829号文件印发辽宁省2008-2010年林业产业倍增发展项目及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对林地经济项目,给予财政扶持政策与资金补贴,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同时,要求各部门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开发、结构调整、畜牧养殖、蔬菜种植、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集中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我县为抓好林下经济发展,成立了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县林业局设立了专门办公室,县政府明确表示,对发展林下经济达到一定规模的乡镇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持。四、发展林下经济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典型带动、政策推动、服务促动”的方针,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把林下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得绿、林业富民的总体目标,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五、2009年林下经济的发展目标1、林药模式2009年计划发展2.0万亩,主要发展品种有细辛、沙参、金银花、玉竹等优良中草药,亩投资1500元左右,2万亩投资3000万元,三年后亩收入4000元,2万亩收入为8000万元。亩纯收入2000元,2万亩纯收入为4000万元,是一次投资的1.5倍。2、林畜模式2009年计划养殖山野猪1000头,每头7000元,每头饲料成本550元,扩建厂房2万平方米,每平方米150元,基础建设费300万元,雇劳动力40人,年薪36万元,技术员2人,年薪5万元,总计投入为1096万元。每头成野猪可获纯利润4000元,800头肥野猪年可获利320万元;仔猪年可产近1000头,每头仔猪获利1000元,年收入100万元,每年纯收入420万元,2年半可以收回全部成本。第三年年可纯收入近600万元。3、林下养鹿模式2009年计划养鹿500头,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投入400万元,1年后,每头鹿可获利3000元,500头可获利150万元,2年半以后可有稳定收入。4、林菌模式2009年计划林地种植黑木耳200亩,当年亩投入1.3万元,200亩投入为260万元,亩产黑木耳1000斤,23元/斤,亩产值2.3万元,去掉成本1.5万元,亩收入8000元,每年2茬,200亩当年纯收入320万元。5、林禽模式2009年计划利用2000亩林地养殖山野鸡3万只,鹅2万只,共5万只,禽舍面积2万平方米,利用林地草、虫为食料,既节省喂食成本,又能生产绿色食品,提高销售价格,每只鹅可获利20元,每只鸡可获利10元,总获利70万元,项目总投入为50万元。6、林下养狐貂模式2009年计划建养殖基地6000平方米,养狐貂2000只,总投入为200万元,养2000只狐貂,每只每年可创造利润100元,2000只可收入20万元,预计2年可通过扩繁收回成本,并有稳定而丰厚的利润。7、林蛙养殖模式2009年营建4000平方米的林蛙越冬池,同时做好蛙圈建设,饲养林蛙数量为70万只,总投资近500万元,2年后,40万只雌蛙,15元/只,总产值为600万元,30万只雄蛙,2元/只,总产值为60万元,去掉成本500万元,可获纯利160万元。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责任推进 县、乡成立专门机构,并设立林下经济工作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搞好协调,同时将林下经济发展列入各乡镇政府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制推进,及时解决林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保证林下经济产业的顺利开展。 2、典型引路,示范带动 对现有郁闭度高的林地要排查摸底,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对积极性较高的可优先发展,由龙头企业带动,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做到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3、政策激励,协调发展 对龙头企业或优先发展的农户,政府在政策、原料、设施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使产、供、销各个环节协调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