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粉量不同木薯品种的淀粉性能分析.docx_第1页
高含粉量不同木薯品种的淀粉性能分析.docx_第2页
高含粉量不同木薯品种的淀粉性能分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含粉量不同木薯品种的淀粉性能分析碧 1 ,李开绵 2 ,刘族安 3 ,李兆贵 4 ,李凯 1 ,周继红 1 ,林莹 1古( 1. 广西大学 , 广西 南宁530004;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海南 儋州571737; 3. 广西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 武鸣530112;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科技服务中心 , 广西 武鸣530100)摘 要 :对高含粉量不同木薯品种 (系 )淀粉性能的支链淀粉 、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 、透明度 、粒径 、恩氏黏度 、冷冻稳定性 、颗粒形态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表明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各项淀粉特性指标与其品种 (系 )的淀粉含量高低无直接的关联关系 ,与木薯品种 (系 )中的本身组成的特性含量有关 。该研究为木薯加工 、深加工 、深加工产品的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木薯 ;品种 (系 ) ;特性 ;淀粉中图分类号 : ts210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3 - 6202 ( 2009) 12 - 0018 - 03ana ly s is on perform an ce s of s ta rch in d ifferen t ca ssa va va r ie t ie s w ith h igh s ta rch c on ten ta bstrac t: the pe rfo rmances of sta rch in d ifferent ca ssava va rietie s ( sp ec ies) w ith h igh starch content, such a s am ylop ec tin, p eak va lue visco sity and ge la tiniza tion po in t, tran spa rency, pa rticle size, engle r visco sity, freezing stab ility and p artic le shape we re analyzed and comp a red. the resu lts showed tha t the starch p e rfo rm ance indexe s of d ifferen t ca ssava varietie s ( spec ie s) we re no t directly re la ted to the sta rch conten t of the va rie ties ( sp ecies) , bu t re la ted to the p erfo rm ance s of the compo sition in the cassava va rie ties ( sp ec ies) . th is study p rovided a scientific and techn ica l suppo rt fo r the ca ssava p lan ting, p roce ssing, fu rther p roce ssing and furthe r p rocessed p roduc ts.keyw o rd s: ca ssava; va rie tie s ( sp ec ie s) ; p e rfo rm ance; sta rch木薯是世界公认的综合利用价值极高的经济作物和重要工业原料 ,全球每年木薯贸易额达 200亿美元 。目前 ,我国已 拥有较大的木薯种植和加工规模 。本项目对高含粉量不同木 薯品种 (系 )淀粉性能的支链淀粉 、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 、透明 度 、粒径 、恩氏黏度 、冷冻稳定性 、颗粒形态进行分析对比 。为 木薯加工 、深加工 、深加工产品的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用现代 科技推动木薯产业升级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粒径的测定方法 :取样品 1 g左右 ,先用 5 %的六偏磷酸钠分散 ,再加水至 50 m l。用超声波分散 1 2 m in,要求遮光 比在 8% 12%之间 ,于 po p ( 6 )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 ,读取读数即可 。恩氏黏度的测定采用 qb 184093 方法 ;冷冻稳定性的 测定见参考文献 1 。凝沉稳定性的测定见参考文献 1 。颗粒形态的测定见参考文献 1 。将一定量的淀粉样品 放 入 烧 杯 调 成 浆 , 用 碘 液 染 色 , 放 入 超 声 波 清 洗 器 分 散23 m in,制成涂片 ,在 40 10倍显微镜下观察其颗粒形态 。1 实验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不同木薯品种 (系 )取之于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武鸣 综合试 验 站 , 84 个 品 种 (系 ) 中 含 粉 量 在 前 10 位 的 品 种 (系 ) ,于 2008212 228采样 。除 对 不 同 木 薯 品 种 (系 ) 的 含 粉 量项目采用鲜木薯样品外 ,其余项目按“鲜木薯加工木薯淀 粉 ”的生产工艺流程制取不同木 薯品种 (系 ) 的淀 粉样品以 备用 。1. 2 实验仪器b rabende r黏度计 ,电子天平 (精确至 0. 01 g) , 722 型可 见光分光光度计 , po p ( 6 )激光粒度分析仪 ,冰箱 ,水浴锅 ,恒 温箱 ,单目生物显微镜 ,数码相机等 。1. 3 实验方法鲜薯含粉量的测定 采用 gb / t 201942006 方法 ; 支链 淀粉含量的测定见参考文献 1 ; 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的测 定采用 gb / t 22427. 7 2008方法 。透明度的测定见参考文 献 1 。2 结果与分析2. 1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特性 1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特性见表 1。表 1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特性总 淀粉 支 链淀粉 峰 值黏度 糊 化温度透明度序号品名 % % bu % 123456789c1115e234e169e232e333e217e1395e306r7234. 5933. 7033. 4332. 5632. 1731. 8131. 4131. 3631. 3576. 2480. 9579. 2879. 0478. 8680. 2476. 5478. 3978. 5130630927628322930429626828466. 964. 667. 267. 164. 166. 366. 266. 264. 821. 829. 525. 424. 824. 626. 523. 123. 924. 4 10 e1340 31. 13 80. 42 303 65. 5 28. 8 注 :本实验数据均为 3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以下图表的数据也均为 3 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下同 )收稿日期 : 2009 207 220;修回日期 : 2009 210 222基金项目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n ycyjstx. 17 )作者简介 :古 碧 ( 1962 2) ,女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木薯的加工 、深加工 、深加工产品的应用技术研究 。古 碧等 :高含粉量不同木薯品种的淀粉性能分析 /2009年第 12期19从表 1可以看出 : 10 个不同 品种 (系 ) 的总淀 粉含量都大于 30% , c1115 品 种 总 淀 粉 含 量 最 大 , 其 值 为 34. 59 % , e1340品种总淀粉含量最小 ,其值为 31. 13 % ,最大值与最小 值相差 3. 14个百分点 。支链淀粉含量与 10个不同品种 (系 )的总淀粉含量没有 直接关系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支链淀 粉含量没有相应的关系 。10个不 同 木 薯 品 种 (系 ) 的 峰 值 黏 度 有 一 定 的 差 别 , e234品种峰值黏度最大 , 其值为 309 bu , e333 品 种峰值黏 度最小 ,其值为 229bu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 80 bu。不 同木薯品种 (系 )的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木薯品种的峰值黏度没有对应的关系 。10个不同品种 (系 ) 的淀粉糊化温度有一些 差别 , 最高 的糊化温度与最低的糊化温度差值为 3. 1。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木薯品种的糊化温度没有直接 的关联关系 。10个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木薯品 种的透明度没 有 对 应 关 系 , 但 透 明 度 与 支 链 淀 粉 含 量 成 正 比 ,支链淀粉含量高则透明度高 。2. 2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粒径分布 1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粒径分布见表 2。表 2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粒径分布 0 5 m 5 10 m 10 15 m 15 20 m20 25 m25 30 m大于 30m体 积平均粒径表面积平均粒径序号品种%123456789c1115e234e169e232e333e217e1395e306r725. 305. 674. 504. 906. 534. 424. 843. 303. 8320. 720. 9517. 0520. 3619. 5420. 5920. 6924. 3217. 4529. 9329. 3925. 8130. 4225. 5032. 2731. 1030. 6228. 5825. 1824. 6124. 8125. 8322. 5026. 7425. 9924. 6927. 0113. 3313. 3416. 5713. 3714. 6912. 3912. 9012. 3615. 874. 474. 757. 864. 237. 333. 143. 783. 875. 801. 071. 293. 400. 893. 910. 440. 700. 841. 4614. 4514. 4716. 0414. 4715. 4514. 2014. 3214. 0915. 3910. 8210. 6611. 8011. 0110. 5411. 1110. 9710. 5111. 90 10 e1340 5. 03 20. 78 30. 72 25. 66 13. 00 4. 00 0. 81 14. 34 10. 90 从表 2中可以看出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淀粉 颗 粒 大 小 范 围 没 有 对 应 关 系 。淀 粉 粒 径 在 510 m的范围有 6个品种 (系 ) ( c1115、e1340、e1395、e234 、 e232、e333 )比较接近 ,粒径在 10 15 m 及 15 20 m 的 范围有一些差别 ,粒径在 2025m 的范围有 5个品种 (系 ) 比较接近 ( e232、e234、c1115、e1340、e1395 ) , 粒 径 在 25 30 m的范围有一定的差别 ,在大于 30 m 的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 3. 47个百分点 ,差别很明显 。体积平均粒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 1. 95 个百分点 ,相对于上述的 粒径范围的差值为最小 。表面积平均粒径的最大值与最小 值的差值为 1. 39个百分点 。2. 3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颗粒形态的照片 1, 3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颗粒形态见图 1。图 1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淀粉颗粒形态从图 1看出 :不同木薯品种 (种 )颗粒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形 ,有部分为多角形 ,部分为不规则形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 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其它木薯品种 (系 )的颗粒形态没有直接 的关系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颗粒形态无明显区别 。2. 4 不同木薯品种 (系 )淀粉糊的特性 1, 2 不同木薯品种 (系 )淀粉糊的特性见表 3。从表 3中看出 :不同木薯品种 (系 )的恩氏黏度有一定的 差值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 0. 5。不同木薯品种 (系 ) 的总淀粉含量的高低与木薯品种 (系 ) 的恩氏黏度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不同木薯品种的冷冻稳定性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 40. 08个百分点 。不同木薯品种 (系 ) 的总淀粉含量的 高低与木薯品种 (系 )的冷冻稳定性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不同 木薯品种中有 4个品种 (系 )的凝沉稳定性是一样的 ( e169、 e232、r72、e217 ) , 最 大 值 与 最 小 值 的 差 值 为 61. 2 个 百 分 点 。不同木 薯 品 种 (系 ) 的 总 淀 粉 含 量 的 高 低 与 木 薯 品 种 (系 )的凝沉稳定性没有直接对应关系 。(下转第 21页 )李雨露等 :发芽糙米粉面包的加工及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2009年第 12期21本实验选择了四种不同的水添加量制作发芽糙米粉面包 ,并对其进行评分 。结果见表 3。表 3 水添加量对发芽糙米粉面包的影响表 6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号综合评分abcd123456789k1k2k3 极差 r 优水平11122233320619121615a 312312312317822321245b 212323131218721521124c212331223121020020310d 1567773587459647280加水量 / %项目 80 90 100 110 比容 /m lg - 1综合评分2. 02682. 34761. 67711. 7269注 :黄原胶的添加量为 3. 5 % ,其余为基本配方 。由表 3可以看出 ,水添加量为 90%时对发芽糙米粉面包 影响评分值最高 。水添加量与黄原胶的添加量和粘度密切 相关 ,黄原胶的添加量和粘度越大 ,水添加量越大 ,反之 ,水 添加量越少 。水添加量大的面团较柔软 ,发酵速度快 ,表面 光滑细腻 。但过量时 ,网络支撑能力差 ,发芽糙米粉面包易 塌陷 ,所以适 当 的 水 添 加 量 对 发 芽 糙 米 粉 面 包 的 品 质 很 重 要 。另外水的 添 加 量 要 恰 当 , 添 加 过 少 , 面 团 发 散 , 不 易 成 型 ;添加过多 ,面团粘度过大 ,都会导致面团操作性能不佳 , 同样会影响所制面包的品质 。2. 3 酵母的添加量对发芽糙米粉面包品质的影响 酵母对发芽糙米粉面包的影响见表 4。表 4 酵母对发芽糙米粉面包的影响由表 6可知 ,影响发芽糙米粉质量的因素由大至小依次是 b 、c、a、d , 即黄原胶影响最大 , 其次是糖的添加量 。综合 面包的感官质量和比容指标 , 确定发芽糙米粉面包的最佳配 方为 a3 b 2 c2 d1 ,即水添加量为 95% ,黄原胶添加量为 3 % ,糖 添加量为 15 % ,酵母的添加量为 2% 。3 结论( 1)本实验以发芽糙米粉为原料制成富含膳食纤维和多 种促进人体健康和防治疾病作用成分的面包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 发 芽 糙 米 粉 面 包 的 最 佳 配 方 为 水 95 % 、白 砂 糖15% 、黄原胶 3 % 、酵母 2% , 其他配料的适合用量食盐 1% 、 起酥油 6 % 、奶粉 5 % 、鸡蛋液 10% 、面包改良剂 0. 3 % 。( 2)通过添加适当的黄原胶可以使不含筋性蛋白的发芽 糙米粉面团具有粘性 ,促使面团持气性薄膜的形成 ,增加面 团的体积 ,从而用发酵的方法制备出综合评分较好的发芽糙 米粉面包 。发芽糙米的研发 ,增加了米制品的品种 ,提高了 大米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 ,并为开发新型大米功能性食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酵母量 / %项目 1 2 3 4 比容 /m lg - 1综合评分1. 73711. 60781. 69751. 7568从面包成品来看酵母用量低时 ,所得面包气孔壁稍厚 ,无香味 ,比体积偏低 ; 用量高时 ,所得面包气孔过大 ,孔壁较 厚 ,空洞多 ,口味不太纯正 ,酸味较重 ,最佳用量为 2% 。2. 4 发芽糙米粉面包配方的确定 在发芽糙米粉面包的制作中 ,水 、黄原胶 、糖和酵母的添4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较大 ,因此采用 l9 ( 3 )正交试验考察这四个因素对发芽糙米粉面包品质的影响 ,水平因素见表 5 ,结果分析见表 6。表 5 正交试验水平因素表参考文献 1 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