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doc_第1页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doc_第2页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doc_第3页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doc_第4页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化方案预算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化方案预算 上上 目 录 第第一章 小区基本概述一章 小区基本概述 2 2 第二章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第二章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2 2 第三章 设计依据第三章 设计依据 3 3 第四章 智能化小区系统总体结构第四章 智能化小区系统总体结构 3 53 5 第五章 智能化系统方案第五章 智能化系统方案 5 345 34 第六章 智能化系统报价第六章 智能化系统报价 34 4434 44 第七章 其它系统工程方案 报价第七章 其它系统工程方案 报价 45 5745 57 第八章 第八章 工工程程实实施施 服服务务及及施施工工进进度度计计划划 58 6858 68 第一章 小区基本概述 别墅是上海房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 21 世纪住宅小区 位于上海市区镇 是上海 市为数不多的水景风格的高级别墅小区 小区占地 300112 平方米 建筑面积 91750 平 方米 绿地率为 64 总户数 168 户 一期为 44 户 建筑面积 18720 51 平方米 计 划停车数量 350 辆 其中住户内部的停车位有 90 个 小区建设要求在住宅中使用先进 绿色的技术和材料 如太阳能技术 地热空调系统 空气净化系统 外墙的内保温技 术 塑钢门窗 铝塑管网 小区智能化管理设备和技术等等 别墅外观漂亮大气 户 型有 11 种之多 单户占地面积和科技含量可谓上海之最 别墅的智能化小区建设要求较高 要使住户不仅仅体验到传统意义上的住宅功能 更能享受到绿色环境 安全保障 便捷通讯 快速上网 丰富娱乐生活 优质物业管 理等智能化小区特有的生活方式 使生活的物质水平和文化内涵都产生质的飞跃 小 区智能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水平 住户的满意程度以及经营成本和经济 效益 但智能化程度高代表很高的首期投入 往往不是很快就有回报 因此我们在智 能化小区设计上把握的原则是 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系统的造价 第二章 系统设计指导思想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整体设计要一步到位 针对小区分期建设的规划 智能化系 统分期建设 但各期的系统必须相互兼容 共享一个管理平台 别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具有先进性 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 个系统性能不高和过早淘汰 同时 应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 具有 实用性 无论是系统设备 软件还是网络拓扑结构 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网络化的目 的实现 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因此 计算机网络本身应具有开放性 并 应提供标准接口 用户可根据需求 对系统进行拓展或升级 计算机网络选择和相关产品的选择以及系统软件设计要以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基础 同时考虑兼容性 系统应优先选择根据已有国际标准设计 生产的软硬件设备 避免因兼容性差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规模 自动化程度 会不断扩大和提高 用户的需求会不断变化 因此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应充分考 虑未来可升级性 小区智能化系统建成后 应操作方便 适应不同层次住户及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 同时系统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三章 设计依据 上海市智能住宅小区功能配置试点大纲 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要点与技术导则 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第 023 号文件 上海市住宅设计标准 GB50096 1999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1 92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 9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 T74 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T95 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 94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408 1 89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CECS 09 89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 72 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ECS 89 97 第四章 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智能化小区层次结构图 我们把 别墅 的智能化系统分为四大部分 14 个子 系统 1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 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 可视对讲系统 4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5 家庭综合布线系统 含家庭办公 6 家庭智能化系统 含住宅报警 家电控制 7 背景音响及紧急广播系统 8 小区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9 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10 物业管理及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 11 宽带网接入系统 12 四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 13 LED 广告屏及触摸屏查询系统 14 别墅区住宅自动感应门禁系统 对整个智能化小区的设计思路为各子系统尽可能利用今天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 集成在宽带网系统平台上 这样即便于系统维护管理和升级换代 又保证系统紧跟数 字化技术的脚步而不至于很快被淘汰 以下在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中分别进行详细 比较和阐述 第五章 智能化系统方案 一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为了时刻保证小区内的安全 监视并记录小区内的某些重要区域和人员的活动 为此在小区的某些区域 如小区的出入口 停车场 会所 道路拐弯处等地需设置摄 像机以监视其状态 本系统采用深圳众诚达公司的专有宽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 突破传统监 控传输距离短 布线复杂的瓶颈 利用一根同轴电缆就能远距离传输几十路图象 声 音 报警信号及双向数据 不仅布线简单 施工方便 而且维护也非常简单 它的问 世使图像监控的传输组网与系统控制步入了现代技术领域 它可广泛应用于智 能化楼宇和住宅小区 大型仓储和超市 生产指挥和生产监控 公安司法监管 等场所的众多视点 长距离传输组网的大中型图像监控系统 系统特点 图像监控 语音监听 安全报警三位一体 一条电缆可传输几十路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和语音信号 报警信号和双向数字信 号 一根线就可连接所有的监控系统 环形 树形等多种拓扑结构 组网方式灵活 布线简捷 系统扩充 升级简便 灵活增减摄像点 报警点 是大 中型远程监控系统的最佳选择方案 多载频技术 双向传输 传输距离远 图像质量高 系统抗干扰 图像近似无损的电缆传输半径可大于 5km 小于 500m 的系统不需要放大器 摄像点越多 距离越长 性价比越高 功能介绍 LW 900 宽频监控系统的主要解决多视点监控和远程传输布线复杂 成本高的难题 主要功能如下 远程多路图像传输监控 远程多路声音传输监听 远程多路报警 如紧急按钮 红外报警 火警等 远程多路图像 云台镜头的控制 视频分配器功能 二分配 视频矩阵 数字硬盘录像 需配置数字主机 网络监控 需配置数字主机 系统原理 本系统采用宽频调制技术及双向控制技术 把几十路图像声音 报警信号进行 编码调制处理使能在一根同轴电缆里远距离传输几十公里 同时还通过双向控制技 术 把键盘 云台与控制信息也经过编码处理后反向在同轴电缆里传输 传送到各 个监控点 去控制云台摄像机和状态查讯 它不仅解决普通监控的图像无法远距离 传输 布线复杂的缺点 布线非常简单 而且仅用一根同轴电缆还能实现双向传输 控制 成本还与普通监控系统相当 与光纤监控系统相比 不仅成本非常低廉 而且还能几十路图像 声音 报警信 号一起传输 这是光纤监控系统无法比拟的 系统采用树形拓扑结构 组网 系统括冲非常简单 方便 其拓扑图如下 LW 900 拓扑图 系统组成 LW 900 系列宽频监控系统由 宽频主机 LW 900 编码器 LW 901 系列 单 双向放大器 可选 CATV 通用型 及混合器等 4 部分组成 LW 900 宽频主机 解码各个编码器发送回来的信号 并恢复出视频 音频和报警信号 视频 信号还经过视频分配放大器分成相互独立的两路输出 可同时供给显示和录像 使用 其中四路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循环输出 键盘选择输出 Ver2 0 以上 版本支持 实现 32 入 4 出 或 8 出 矩阵功能 同时编码回传通道数据 回 传给各个监控点 作为云台解码器 控制等信号使用 编码器 把图像 声音 报警信号经过编码器调制处理后混合到同轴电缆中 传回监 控中心 同时接收监控中心回传的控制信令 以 RS485 总线格式输出 供云台 解码器等使用 双向放大器 可选 根据网络点数多少和距离远近来选用 主要用来补偿线路上的信号衰减 为保证图象清晰度 一个网络建设最多不超过串接 10 级放大器 混合器 把各个监控点的编码器经过混合器后加入到主干网络中 技术参数 本系列产品为单路视音频系列 LW 900 宽频主机 产品型 号 技术参数 LW 900 前端综合处理器LW 900S 前端综合处理器 集成功能解码器 视频分配器 矩阵解码器 视频分配器 矩阵 面板 设置 接收通道 可解码路数16 32 路可选4 12 路可选 输入电平 80dBuV 80dBuV 视频输出1Vp p 75 BNC 接口 每频道 2 路视频输出 1Vp p 75 BNC 接口 每频道 2 路视频输出 音频输出0 7Vrms BNC 接口0 7Vrms BNC 接口 报警输出电平 BNC 接口 与音频共用电平 BNC 接口 与音频共用 回传通道 输入数据 RS232 RS485RS485 数据速率不大于 4800bps不大于 4800bps 输出频率 17 977MHz17 977MHz 输出电平 100 5dBuV100 5dBuV 带外抑制 60 dBuV 60 dBuV 工作电源 220VAC 20 50Hz 60W220VAC 20 50Hz 15W 工作温度0 70 0 70 工作湿度10 90 10 90 外形尺寸标准 19 机箱 3U 高度标准 19 机箱 1U 高度 重 量 安装说明 一 编码器 编码器分为室外防雨型和室内屏蔽型两种外壳封装 在工厂 车间等电磁干扰比 较严重的场所 必须采用室内屏蔽型外壳 1 室外防雨型 A 外形图 型号 参数 LW 901VLW 901VLW 901VALW 901VSLW 901VDLW 901VAD 集成功能1 路视频编码一路视频编码 一路音频编码 一路视频编码 一路报警信号 一路视频编码 一路反向数据 一路视频编码 一路音频编码 一路反向数据 视频输入 1Vp p 75 PAL 制式 1Vp p 75 PAL 制式 1Vp p 75 PAL 制式 1Vp p 75 PAL 制式 音频输入0 7Vrms 或 MIC 电容式 0 7Vrms 或 MIC 电容式 报警输入数字式 模拟 式 脉冲式 数据输出基带或 RS485基带或 RS485 输出频率CH1 CH12 Z1 Z38 可选 输出电平90 110dBuV 可调 工作电源 12VDC 5 4W 工作温度0 70 工作湿度10 90 外形尺寸 重 量 外形尺寸 长 X 宽 X 高 200X120X77 mm 不包括安装耳朵 B 接口图 如下图所示 2 室内屏蔽型 A 外形图 固定孔 RF OUT VIDEO IN AUDIO IN RF ADJ 12V IN ALERT IN RS485 外形尺寸 长 X 宽 X 高 180X118X42 mm 不包括两侧安装耳朵 B 接口图 正面接口图 背面接口图 3 接口说明 RS485 为回传通道 485 总线输出 可接云台解码器 Alert in 报警信号输入 12V in 12V 直流电源输入 内置极性保护电路 RF OUT 编码信号输出端口 英制 F 座 通过混合器混合到主干线上 RF ADJ 编码信号输出电平调节端 为调试时网络使用 顺时针调节为增大 时针调节为减小 VIDEO IN 视频信号输入端 接摄像机的视频 渡金 BNC 座 AUDIO IN 音频信号输入端 可接有源或无源麦克风 通过端子后面的两组排 针来选择 渡金 BNC 座 二 解码主机 LW 900 系列主机最大为 32 路视频解码和一路控制信号编码 标准 19 3U 机箱 主要为特大型监控系统使用 LW 900S 系列主机最大为 12 路视频解码和一路控制信号编码 标准 19 1U 机箱 紧凑型设计 可由面板设置解码编号 矩阵开关等 以上所有的主机都集成视频分配放大功能及矩阵功能 1 主机面板 LW 900S 面板 左边两位数码管显示通道号 即背板 12 路视频输出中的 V1 至 V12 中间的两位 数码管为解码的编号 如面板显示 08 26 即为 V8 输出的视频为编码号为 26 的编 码器的视频 面板的四个按键为设置和调试使用 中间的 SET 孔为首次使用时设置编号 工作 时请勿按动本按钮 详细功能和调试方法请参考工程手册 2 主机背板 LW 900S 主机背板 AC220 IN 交流电源输入端 为保证系统的安全 务必使用接地良好的电源插座 A1 A12 音频 报警输出端子 V1 V12A 视频输出端子 其中 Vx VxA 为两路相同视频输出 并且相互隔离 RS485 为数据回传通道输入端口 连接云镜控制器或硬盘录像机 通过速率必须 小于 4 8KPS RF IN 英制 F 座 射频信号输入端必须大于 80dBuV 才能保证系统解码后的图像 工具有良好的性噪比 RF OUT 英制 F 座 回传通道编码输出端 输出信号强度为 100dBuV 系统布线 系统的线材配置 布线 接线是否合理正确 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 在实际工程 中 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现场的电气 电磁环境作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1 线材配置 在实际工程中 应根据线长和系统的容量 点数 及监控区域的布局和电气 电磁 环境来灵活设计 以下仅供正常情况下的配线参数 供参考 类别型号备注 1000MSYWV 75 7 192 或性能更好 系统主干线 1000MSYWV 75 9 192 或性能更好 当在电磁干扰严重的当在电磁干扰严重的 地方 应考虑使用四屏蔽地方 应考虑使用四屏蔽 电缆电缆 100MSYWV 75 5 128 或性能更好 系统支线 100MSYWV 75 7 192 或性能更好 当在电磁干扰严重的地方 应考虑使用四屏蔽电缆 视频线SYV 75 5 128 或性能更好 音频线SYV 75 5 128 或性能更好 信号线RVV2X0 5mm2或性能更好 电源线RVV2X0 5mm2或性能更好到编码器电压 12V 常用电轴电缆技术参数 仅供参考 不同厂家指标可能会不同 型号 特性阻抗 静电容量 PF M 衰减常数 db 100M 200MH2 备注 SYWV 5 96 5C FB 75 3909 0 SYWV 5 96 5C FB 75 3909 0 SYWV 75 5 12875 3909 0 SYWV 75 7 9675 2 5706 4 SYWV 75 7 19275 2 5706 4 SYWV 75 9 9675 3904 5 SYWV 75 9 19275 3904 5 SYWV 75 12 12075 31003 2 不同编数 衰减常数 相同 其 屏蔽效果 不同 2 布线注意 布线应按照建筑电气系统的相关标准和 CATV 相关标准来设计 针对本宽频监控系 统强调以下小奖章事项 1 严禁在与强电在强电在同一管内 线长 桥架内走线 2 不要与电话线 宽带五类线走同一线管 否则可能会对监控图像有干扰 3 请不要在强电磁辐射或干扰的系统走同一线管 若在强干扰的环境中 建议使用 钢管作为线管 3 接线方式及工艺 类别接线方式接线工艺注意事项 射 频F 头 公制 压接F 适用 视 频BNC 头压接或焊接 推荐 音 频BNC 头同上 信号线 RS485 报警信号 接线端子螺丝压线 注意线头不要 留太长 电 源接线端子 第八章 系统调试 在网络设计阶段 就应该根据编解码器的技术指标 参数 设置最佳的参数 并 给出务个点的电平参考值 供最后系统调试使用 测试工具 万用表 场强仪 5 860M 一字 十字螺丝刀 本系统调试较为简单 依据网络图和设计值 在宽频主机的 RF IN 端串接一个二 分配 一端接主机 一端接场强仪 如下图所示 IN out out 调节各个编码器 RF ADJ 端子 使各个监控点的在相同电平 越高越好 但不要 超过 110 dBuV 注意 相邻的频点电平最大不能超过 3 dBuV 宽频主机 场强 仪 系统结构系统结构 矩矩阵阵切切换换器器 键键盘盘 监监视视器器 5 5 监监视视器器 6 6 监监视视器器 7 7 监监视视器器 8 8 监监视视器器 1 1 监监视视器器 4 4 监监视视器器 3 3 监监视视器器 2 2 硬硬盘盘录录像像机机1 1 1 1 3 3 2 2 4 4 1 12 2 1 13 3 1 14 4 3 32 2 3 32 2根根S SY YV V7 75 5 7 7视视频频电电缆缆 显显示示器器1 1显显示示器器2 2 硬硬盘盘录录像像机机2 2 二 周界报警系统 红外线周界防范报警系统通过在小区的周界围墙上安置主动红外对 射探测器 对周界分段警戒 防范闲杂人员翻越围墙进入小区 当围墙上 有人翻越时 小区安保管理中心报警主机上会出现声光报警 同时在电子 地图上显示报警位置和报警时间 并能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信息 管理人 员可指派安保巡逻人员立即赶往报警区域处警 必要时可通过报警按钮向 公安局110区域报警联网中心报警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是采用红外光学技术及遥测遥感技术 对人体入侵 小区周界进行探测 同时能产生相关报警信息 红外线周界防范报警系统通常由双光束红外线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线探测器 地 址模块 报警控制主机 控制键盘 管理计算机 打印机 供电源 信号传输线等组 成 双光束红外线探测器分收 发模块两部分 正常情况下 接收模块始 终接收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线 一旦发生有人非法逾越厂区围墙的情况 红外线被切断 接收模块随即以 发出报警脉冲 该报警脉冲通过信号传输线 由设置在管理中心的报警控 制主机接收 同时 报警控制主机将报警信号传输至管理计算机实时显示 汇总 记录等处理 所有双光束红外线探测器均具有防拆保护功能 系统 具有传输线防剪断和断电保护功能 本方案中 系统工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非法翻越 防护区域 探测器发出 报警信号 报警控制 主机 打印机自动记录报警信息 管理电脑 保安人员对警 情进行处理 电子地图显 示报警区域 根据小区设计平面图及一期周界实际情况 可将周界暂划分为20个防 区 红外对射探测器采用日本ALEPH产品 20对报警探测器均用总线模块 串联 中心报警主机采用美国DS公司的DS7400 xi报警主机及相关产品并通 过电子地图显示报警区域和报警信息 系统设计时考虑到在解决周界防范报警的同时较好地避免数叶飘落 小动物翻越 等可能发生的误报警 红外线探测器宜选用双光束型 在配置红外线探测器防范距离时 遵循以下三个方面的一般原则 每个防区的警戒距离设计一般为可视范围内开阔地带不大于 100 米 一般距离为 40 米 这样能使保安人员有效判断具体警情位置 及时处警 1 适当选用探测器额定作用距离 使探测器实际警戒距离小于探测器额定作用 距离的 70 即额定作用距离为 60 米的探测器的实际警戒距离应不大于 42 米 这样做 有利于在雨 武 雪等恶劣天气时仍能保证发挥正常的警戒作用 2 红外线探测器设置在围墙栏柱上方 交叉安装 可有效避免红外线防范死角 或盲区 三 可视对讲系统 本系统采用西班牙弗曼科斯电子有限公司 西班牙 FERMAX 的产品 此公 司创建于一九四九年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进步 现已成为设计和制造楼宇可视 对讲访客系统 入口控制系统及内部通讯系统产品的欧洲著名专业厂商 通过德 国莱茵 TUV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 产品设计新颖 功能齐全 系统稳定 多年 来畅销全球七十余个国家与地区 一九九五年 FERMAX 产品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后 产品经公安部安全防范 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合格 准予入市 并多次获得建设部颁 发办法的推荐产品荣誉证书 硔 硔 硔 硒 硒 硒 卄 卄 卄 2 2 2 2 卄 2 8 2 2 2 2 2 2 卄 卒 滩 卄 楘 2 2 对讲系统是在各单元口安装防盗门和对讲系统 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对讲 可视 对讲 本小区每栋别墅平均配置三台室内机 住户可在不同的楼层遥控开启防盗 门 有效地防止非法人员进入别墅内 中心管理机安装在管理中心 可以完成用 户 中心双方的互相呼叫 通话功能 本小区要求在整个小区的各个门口安装门 口机 用来确定来访者的身份 以确定是否准入 在管理中心安装一台管理中心 机 用户和管理中心之间能够互相的通话 方便管理 本项目采用西班牙 FERMAX 品牌之 MDS 微电脑数控式系统 1 访客呼叫功能 访客的呼叫采取二次确认模式 即通过小区总门口的数字式门口机呼叫住户或管 理员 一次确认后进入小区 在每单元门口设立门口机 访客进入小区后 来到相应 的单元时 通过该门口机与住户再次通话 由住户确认后开启单元电控门 此为二次 确认 通过二次确认及允许进入 可对小区的访客进行严格有效的出入控制 进一步 保障小区的住户安全 2 住户呼叫功能 住户通过室内对讲话机或可视话机的专用按键可呼叫管理中心 并实现双向通话 该功能可通过管理机将小区内 736 位住户的呼叫管理起来 实现小区内住户的统一管 理 3 物业管理功能 在小区高层的物业管理中心处设立的管理机 可自动记录 20 个住户呼叫 报警记 录 可使管理员足不出户 完成访客和管理员 管理员和住户 访客和住户 住户与 住户的通话及管理员 住户开门 使物业管理更完善 同时在小区总物业管理处的管 理机也具有上述功能 并将管理范围扩展至整个小区 提高了小区整体管理效率 4 内部通讯功能 FERMAX 系统能使住户之间通过管理员切换 进行相互通话 但由于此功能将会 占用专用通道 影响到小区内的正常通话及报警 故应配合情况使用 5 模式转换功能 MDS 系统具有多种管理模式 1 白天模式 有管理员 2 夜间模式 无管理员 3 混合模式 具有白天模式 夜间模式 的功能 选择恰当的管理模式 在提高系统的 利用率的前提下 可有效解决系统的瓶颈问题 更可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6 分级管理功能 若多个中控器相连 可实现主控及转换模式 实现小区分级管理 分管理员与主 管理员可密切保持联络 及时解决各区域发生的突发事件 配以合适的管理模式 各 种模式可满足不同的物业管理要求 使物业管理更加轻松完善 简便快捷 7 入口控制功能 单个 MDS 系统可容纳多至 32 个入口控制 密码 贴钮 感应卡 符合当今综合 型小区管理要求 可对各类出入口如车库 健身房 游泳池 网球场等进行现代管理 并可连接计算机 打印机实现智能化 一体化物业管理 系统可对出入口的时间 用 户级别 特殊区域 权限范围等进行详尽的设定 严格确保小区各种出入口的保密性 8 系统扩充功能 现选用的弗曼科斯 MDS 系统单个中央控制器可容纳 1020 位用户 通过多个中控 器相连 系统可扩展至 65 280 户并可容纳 64 000 个报警输入及输出点 各类出入口 可扩充至 2048 个 适用于各种多层 高层现代小区物业管理 足以符合中国特色的大 型社区使用 在将系统扩大的同时 通过适当的分区及设立相应的分管理员及总管理 员 在保证系统容量的前提下 确保各个子系统可正常有效的使用 9 视频兼容功能 可与 CCTV 监控系统相兼容 将可视门口机的视频信号引入监视器进行实时监控 使楼宇访客系统与保安监控系统合二为一 即节约了费用提高了摄像头的利用率 又 增加了小区监控布点的数量 10 备电应急功能 MD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