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建 设 方案专业名称: 园林技术 建设单位: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二0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 录一、项目概述1(一)项目名称1(二)项目组成员1(三)计划资金投入及用途1二、项目建设基础2(一)项目建设背景21、行业分析22、区域人才需求分析3(二)项目建设的特色与优势41、特色42、优势7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9(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9(二)专业建设基本思路9(三)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9(四)专业教学质量目标 10四、专业建设内容 10(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01、完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102、深化“三联共建,实体运作” 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11(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1、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础 112、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体基础 113、实行“双证书”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基础 12(三)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121、课程开发 122、教材建设 16(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17(五)“双师双岗”教学团队建设 18(六)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9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9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0(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1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212强化顶岗实习管理213构建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214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22(八)学生素质拓展与企业文化建设 221、学生素质拓展222、企业文化建设23(九)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41开展园林技术推广工作242参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243开展园林专业科学研究工作24(十)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241、园林技术教学资源仓储建设242、园林技术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253、园林技术虚拟实训平台建设25五、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25(一)改革举措251、践行“三联共建”,推进校企对接252、开展“合作办学”,探索中高职衔接263、推进“实境实做”,强化实践育人274、转变培养方式,构建数字教学平台275、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优秀教学团队286、采取“多方联动”,实施第三方评价28(二)保障措施281、组织和人员保障282、经费保障303、政策保障304、质量控制30六、绩效考核指标与预期绩效31(-)专业建设预期目标与绩效考核指标 31(二)预期绩效391.适应市场需求,人才质量优秀 392.双师队伍建成,生产基地完善 393.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394.服务成果显著,特色优势彰显 39七、专业建设预算 40 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园林技术专业提升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二) 项目组成员表1-1 园林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组成员项目分工姓 名所属单位职务/职称项目组组长黎八保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副组长周新春湖北碧云园林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专业带头人项目组成员朱锦春武汉风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楚天技能名师/高级工程师万齐元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 光咸宁市园林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振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王能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阮长武咸宁国家森林潜山公园高级工程师吴 明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蒋家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易新军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张发彬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孟 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于博奎湖北碧云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师(三)计划资金投入及用途实施本项目建设,总计划投入资金5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咸宁市财政投入2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26万元,学校自筹108万元。资金用途如下:16万元用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16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6万元用于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3万元用于教学管理模式改革,7646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288268万元用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5万元用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6万元用于学生素质拓展,60万元用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30万元用于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二、项目建设基础(一)项目建设背景1.行业分析(1)园林绿化是“永远朝阳的产业”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被人们称为“永远朝阳的产业”。一是行业发展迅速,行业内容不断扩大。全国现有三级以上资质的园林企业约1.5万家,花卉苗木企业6.5万家,从业人员500多万人。截至2008年12月,湖北省共有30131公顷苗圃;二是行业产值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园林行业每年产值1500亿元左右,城市园林绿化平均每年投入351亿元,投资平均增长速度达16.42%。至2006年,全国苗木产值267亿元,年平均增长15.97%,高于全国gdp增长速度。(2)咸宁是培养园林绿化人才最适宜的优越“示范性实习基地”咸宁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创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先天条件。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在市委三届五次全会上提出:“将生态文明贯穿于鄂南经济强市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实施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保障、生态文化工程,着力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和极富个性魅力的生态城市。”近三年来,按照“山在城中,路在林中,人在画中,景在水中”的发展思路,咸宁市共投入资金2.99亿元用于绿化建设,安排养护专项经费达3734万元。截止2010年底,建成区绿地总面积101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为287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36平方米,形成了“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温、洞奇” 的独特生态城市园林景观,为培养生态城市园林绿化特色技术人才提供了优越的“示范性实习基地”。(3)咸宁是培养园林绿化人才功能最完善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咸宁是武汉的“后花园”。目前到咸宁落户的“绿色”企业已达到50多家,例如湖北碧云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湖北省林木种苗场、湖北淦川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等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园林绿化苗圃面积386公顷,每年苗木出圃4000万株,园林苗木自给率达到90%上。我院与市内16家园林绿化公司和园林苗木基地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湖北碧云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是集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咨询、苗木、盆景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园林绿化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2268万元,干部职工320人,固定资产总值达2000多万元,具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绿化设备,是湖北省最具实力的具有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七家企业之一,为学生的“项目实训”、“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及教师的“挂职锻炼”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性实训”环境。(4)咸宁是全国最大的桂花苗木生产、销售基地咸宁市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唯一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的“中国桂花之乡”,桂花栽植面积和产量位居我国五大桂花基地之首。咸宁桂花“色黄、瓣大、肉厚、留香持久,质量全国第一”,桂花品种达到66个。咸宁桂花镇是咸宁桂花的主要生产基地,辖内有桂花树100多万株,鲜花产量40余万斤,100年树龄以上桂花树有20万株以上。目前,全镇桂花苗圃3万余亩,平均每年苗木收入达1.9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区域人才需求分析(1)园林技术人才成为园林行业前景看好的“朝阳人才”1999年原国家劳动部曾就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在其预测报告中指出园林花卉工程具有较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就业前景看好。据统计,2005年园林行业从业人员400多万,受过园林专业教育的从业人员只占3.5%。由此可见,园林行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园林工程人员供不应求,园林植物种植和养护人才需求增幅明显。(2)园林技术人才成为房地产行业难求的“热门人才”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力度加大,景观设计师、园林工程师和园林绿化养护人员成为城市绿化建设、房地产行业中的热门职业。人才需求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和求职者涌入,形成了园林行业中供需两旺的职场风景。建筑英才网发布的2009年建筑家居业人才需求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建筑房地产业热门职业前三名分别为:总建筑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结构工程师,其中园林、建筑家居业的快速增长,致使园林行业内人才市场出现一才难求的局面。(3)有经验的园林技术人才是市场“最抢手的人才”园林绿化行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园林植物生产和养护人才、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和园林工程施工和管理人才。企业对园林绿化专业人才的要求是具有风景园林或植物专业等相关专业背景,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此外,园林绿化人才还应对植物造景、南北植物不同等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园林绿化公司对绿化种植设计师的要求是具有两年以上的种植经验,熟悉植物配置,能独立完成种植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一年以上景观设计经验,有方案及施工图设计能力,有一定的手绘基础。(4)咸宁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园林技术人才咸宁市以“宜居、宜业、宜商、宜学”为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以“绿色咸宁、生态咸宁、和谐咸宁”为城市建设目标,实施“生态兴城、绿色兴城、旅游兴城”的城市战略,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把咸宁中心城市建成鄂南门户、武汉城市圈最具活力的“两型产业”基地、华中温泉主题旅游名城、中部地区极具潜力的旅游中心、湖北省适宜人居的生态花园城市。”因此,随着咸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园林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将急剧增加。2011年5月15日至6月2日我们对咸宁市园林绿化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咸宁市园林绿化行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型园林技术人才是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人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才和园林景观设计人才。(二)项目建设的特色与优势1特色(1)“三联共建,实体运作”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我们与湖北碧云园林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淦川园林景观设计公司等企业组建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联合办学、联合经营(生产)、联合科研的“三联共建”深度合作。联合办学 在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企业每年安排68名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训和实习教学工作。三年来,园林技术专业的198名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先后有52名同学被留用,成为该企业的骨干力量,有6名专业教师在基地挂职锻炼。近三年来与湖北碧云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举办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技能培训班、园林苗木繁殖与栽培技能培训班,共计5期,培训企业职工156人次。联合经营(生产) 2010年10月,我们与湖北淦川园林景观设计公司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注资38万元。2010年12月,我院与湖北碧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斧头湖600亩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学院向基地投资32万元,取得20的股份。2011年3月,成立咸宁绿韵园林绿化养护公司,下设园林苗木生产业务部、花卉租摆业务部、园林绿化工程业务部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试行企业化运作模式。对外承担花卉租摆项目达12万元,出售苗木2万余元,承接园林绿化养护项目20余万元。联合科研 2010年9月,我们与咸宁市园林局共同组建咸宁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建设、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地被植物、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承担市级科研项目2项,院级科研项目2项。例咸宁乡土地被植物开发与园林应用研究,该项研究已取得初步的科研成果,已有两种地被植物(加拿大红草、金娃娃鸢尾)进入组培快繁阶段。2010年3月,我们与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咸宁市桂花研究所。在桂花文化、桂花种质资源、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承担市级科研项目1项,院级项目2项。例咸宁桂花栽培及已知品种分类研究,其研究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2)“三个平台,实境实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园林技术专业自身的特点(园林植物生产的季节性、园林工程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代性),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施“三个平台,实境实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技能培训平台 第一学期至第三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专业劳动、社会调查、技能实训等形式,以“任务驱动,实境实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例如园林植物识别、苗木的播种、扦插和嫁接、园林景观的手绘表现、园林绘图软件的绘图技能、园林测量的基本技能、园林识图和制图等等,为后续的综合技能实训打下坚实基础。综合技能实训平台 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通过“项目导向,实体运作”的方式,即学生直接参与教师承接的园林工程项目,或者校企合作的园林工程项目,让学生接受企业真实情境下的综合技能训练。岗位能力实习平台 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在校外企业和行业的不同的工作岗位(例如设计员、资料员、施工员、预算员、养护员等),通过“顶岗实习”和“定单培养”的方式,接受综合的职业能力实训,为毕业后上岗做好对接。(3)“三个对接,实理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三个对接”就是专业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和素质对接。“实理融合”就是将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融为一体。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对接 2009年9月,在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采取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形式对咸宁市及周边的园林绿化企业和行业的产业结构、经营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办学定位研讨,明确了园林绿化行业在咸宁市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咸宁市园林绿化企业在整个湖北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园林技术专业的办学与咸宁“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和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相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工作对接 2009年10月,我们对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明确了园林企业的岗位设置,进行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设置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测量、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制图、园林工程招投标和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八门职业技能课程。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对接 在课程标准制定上,我们以园林行业制定的五大员(设计员、资料员、施工员、预决算员、养护员)的职业技能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园林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制定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2优势(1)该专业教学团队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具有良好的专兼、职称、年龄和学历层次结构。现有专兼职教师24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人,“双师型”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的73%;兼职教师中,“楚天技能名师”1名、园林高级工程师2名、园林工程师3名、项目经理2名。实践指导教师中,高级工以上的占实践教师数的86%;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占本专业实践教师数的61%。他们分别来自湖北碧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淦川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武汉风华园林有限责任公司。他们具有丰富的园林行业实践经历和较强的实训指导能力,在教学中承担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有关课程的教学工作。2009年,该专业教学团队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该专业实训基地列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内园林实训基地由花卉生产区(荫棚、温室)、盆景园(山水盆景区、水旱盆景区、树桩盆景区)、组培苗生产区(植物组培楼)、苗木生产区(扦床、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绿化苗木移植区)、园林实训中心(园林规划设计实训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园林综合实训室、园林植物标本室、园林植物实验室、植物检疫实训室、化学实验室)和校内园林景点等组成。该基地2007年列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自2007年以来,投入资金186万余元,新增仪器设备100余万元。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27万元,均能同时满足40人以上的实训要求。我院和园林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取得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良好效益。到目前为止,合作多年而且较为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湖北碧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淦川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湖北林木种苗场、武汉风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武汉格韵园林有限公司、赤壁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等16个企业单位,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提供了优越的生产性实践环境条件。(3)该专业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由园林技术专业带头人张德炎老师主持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专项资助重点课题“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研究”,在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七所省内高职院校的协作下,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五年来,荣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荣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3项,院级教学成果奖10项,承担省级教改课题4项,院级教改课题12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40余篇,先后主编和参编高职“十一五”规划教材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插花与盆景技艺等7部。2009年该专业列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该专业着力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自2007年以来,结合我市和周边城市园林建设,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咸宁市和武汉城市圈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园林绿化养护等项目20余项,直接服务于当地经济,并结合项目开展科研工作。 从2007年以来,我院与咸宁市劳动局、咸安区农业局阳光工程联合办学,举办下岗、转岗、待业青年和农村务工人员园林园艺技能培训班,培训692人。我们在组织学生实习的同时,对企业的职工进行技能培训,传授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园林植物造景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近三年来,在咸宁旭峰园艺公司、湖北碧云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咸宁市林科所等单位举办培训班,培训在职员工共计156人次,企业职工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有了明显提高。(5)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认同度较高三年来,我院园林技术专业为湖北碧云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湖北淦川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武汉格韵园林有限公司、深圳艳阳天园艺绿化环保有限公司等园林绿化企业和行业输送园林专业人才239人,初次就业率达92%以上,获证率94%,毕业生供不应求。2008年和2009年对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两次就业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园林生产第一线从事园林植物生产和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毕业生所在的企业和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对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评价较高,普遍反映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强,上手快,经过较短的磨合期后,即可独立开展工作。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为指导,以提升咸宁和武汉城市圈园林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服务“生态咸宁“建设为宗旨,促进园林专业与园林产业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园林行业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咸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供优质人力资源支撑。(二)专业建设基本思路以服务咸宁市建设“生态城市”为依托,主动适应武汉城市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园林技术专业办学定位;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园林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办学定位:以服务咸宁建设“生态城市”为依托,主动适应武汉城市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整合咸宁得天独厚的园林人才培养资源,打造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为咸宁市、武汉城市圈和周边省市园林企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输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园林专业的基本技能,胜任园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具备分析解决园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园林绿化养护人才、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人才和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即三大岗位群)。表3-1 就业岗位定位岗位群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园林绿化养护园林苗木生产景观设计师绘图员预算员施工员材料员养护员园林绿化养护园林苗木市场营销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工程材料组织与管理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测量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制图就业方向定位: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建设、园林、房地产、现代观光农业、花卉及苗圃生产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农业观光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工作以及园林技术相关领域的生产、营销、管理等工作。(四)专业教学质量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转变培养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职业素养高、职业道德好、职业能力强的高端技术型园林技术专门人才。具体目标是:毕业生的“双证率”达到100%;毕业的初次对口就业率达到8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好以上为96%。四、专业建设内容(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1完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园林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模式改革、工学结合教材开发、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和就业、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与技术推广等;建立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使企业全程参与专业的具体教学、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2深化“三联共建,实体运作”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在联合办学方面,进一步发挥园林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功能作用。与合作企业共同创建咸宁园林技能培训中心,进一步加强项目合作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基地资源优势,拓展合作领域空间。完善咸宁绿韵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的体制机制建设,实施企业化运作模式。在苗木生产、花卉租摆、园林工程施工等方面对社会扩大经营范围。在建设期内,承接园林工程项目达到3项以上,经营规模达到300万元以上,创造利润达到80万元以上。表4-1 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建设经费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2011年2012-2013年度2012年小计2013年小计1完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323226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5255310合计8487516(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基础以“实”为主线,构建“实体”平台,营造“实境”氛围,引导学生“实做”。通过基本技能的培训,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园林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通过综合技能的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通过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学生独立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实现从“新手”到“能手”的转变。2. 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体基础一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逐步完善咸宁绿韵园林绿化养护公司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实现企业化运作;二是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与湖北碧云园林绿化责任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创建咸宁园林技能培训中心,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实境”。3实行“双证书”制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基础学生毕业时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相应的园林技术岗位的职业资格证。在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将考证课程与核心课程对接,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表4-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费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年2012-2013年度年2013年小计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221221642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建设3215332106合计5427553160(三)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1课程开发(1)分析园林工程实施流程,明确岗位工作任务 开展园林绿化行业背景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召开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研图4-1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示意图(一)讨会,从园林工程实施流程入手,分析园林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2)分析工作岗位的专业基本技能,开发园林项目课程从不同的工作岗位出发,分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然后以项目为主线,按照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不同的项目课程。图4-2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开发示意图(二)(3)基于工程实施流程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园林工程的实施流程和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组织课程结构,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将“考证课程”和“项目课程”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图4-3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示意图(4)重点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二二年建设期内,重点建设园林规划设计等5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建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表4-3 园林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预期目标建设时间(完成时间)经费预算(万元)负责人1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做”相融合特色的优质核心网络课程20122011年2012年 312吴 明2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教、学、做”相融合特色的优质核心网络课程2013年 3蒋家和3园林测量技术“教、学、做”相融合特色的优质核心网络课程2012年 3何礼军4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教、学、做”相融合特色的优质核心网络课程20132012年2013年321易新军5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做”相融合特色的优质核心网络课程2013年3孟 洁合 计15表4-4 园林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一览表序号精品课程名称建设目标建设时间经费预算(万元)负责人1园林景观设计国家精品课程20132012年2013年523吴 明2园林测量技术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3何礼军3插花技术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2012年312李晓宏4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院级精品课程2012年2易新军5计算机辅助设计院级精品课程2013年2孟 洁合 计152教材建设到2013年,计划编写出版咸宁乡土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等4部具有区域特色的园林高职教材。根据实际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计划编制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综合实训等5门“双主体”工学结合的校本实训教材。表4-5 园林技术专业特色高职教材建设一览表序号特色教材和校本教材名称建设时间经费预算(万元)负责人1咸宁乡土植物资源与园林应用20123年4张德炎2桂花栽培2012年2蒋家和3咸宁桂花文化20122011年2王振启4咸宁桂花资源与园林应用2012年2李晓宏5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综合实训2012年2蒋家和6园林观赏植物综合实训2013年2李名钢7园林景观设计综合实训2013年2吴 明8园林工程综合实训2013年2易新军9计算机辅助设计综合实训2013年2孟 洁合 计20表4-6 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年2012-2013年度年2013年小计小计1课程开发32233162核心课程建设7128776153精品课程建设71386785154教材建设82312109820合计25106312626242056(四)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在教学管理上,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气候、生产过程等要素),实施“分段式”教学,确保课程在学习过程(或工作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学制管理上,根据工学结合要求,探索实行学分弹性学制;废除传统的终结性考试制度,实现“过程+结果”的教学质量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每门课程结束时,通过理论或实践考试,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表4-7 教学管理模式建设经费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年2012-2013年度年2013年小计1“分段式”教学管理0.510.512弹性学制的学分制管理0.510.513“过程+结果”的教学质量评价0.50.511合计1.521.513(五)“双师双岗”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外引内培,与企业联合培养等形式,打造一支“双师双岗”教学团队。在建设期内,聘请1名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选拔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4名,安排8人次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安排8人次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10人。表4-8 园林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与实施措施专业带头人建设目标实 施 措 施培养专业双带头人通过进修培训、园林设计、工程项目、企业锻炼等途径培养后备专业带头1人;聘请1名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影响,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并且参与课程建设的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实行专业双带头人制度。骨干教师培养6名骨干教师通过企业和基地锻炼,参加专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建设等途径,培养骨干教师,使其成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的骨干力量。引进园林行业的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均由骨干教师负责建设和教学,优质核心课程均有企业骨干教师参与建设。双师结构“双师”结构比例达85%以上。加强内部培养,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鼓励专业教师获取园林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相关工种高级工证书。表4-9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经费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年2012-2013年度年2013年小计1聘请和培养高层次专业带头人555102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821871310121816243聘请兼职教师15131181517843604专业化素质培养21214合计306233038229346287460(六)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二年的建设,将现有实训室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和扩建为3个实训室中心(园林景观设计实训中心、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实训中心、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2个研究所(咸宁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咸宁市桂花研究所)和1个公司(咸宁绿韵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建成后的园林技术实训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等岗位的实训教学情景,为园林企事业单位及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园林景观设计师、园林工程师等职业技术培训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1)园林景观设计实训中心建设本实训中心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室、园林美术基础实训室、园林制图实训室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其中,重点建设园林景观设计室和园林制图实训室。本实训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利用autocad、3dmax、photoshop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按照园林设计流程,进行园林平面图设计、效果图绘制、种植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教学与实践训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评;能完成各种园林设计出图需求,并能承接对外园林设计和培训服务。(2)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建设本实训中心包含园林工程实景园和实训场、园林工程预决算实训室、园林测量实训室和盆景制作实训室。其中,新建园林工程实景园和园林工程预决算实训室。本实训中心主要功能是一次性满足40名学生进行园林工程实景制作、园林写生、盆景制作、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造价及预决算、园林工程招投标书制作等教学与实践训练,并能承接对外园林工程施工和培训服务。(3)园林植物生产实训中心建设本实训中心包含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园林苗木园和育苗温室、插花技艺实训室以及植物检疫实训室。其中,重点建设园林苗木园和育苗温室、植物检疫实训室,完善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设备。通过购置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增加仪器设备台套数,一次性满足40位学生的实验实训操作需要。本实训中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组织培养、种苗生产、栽培养护、病虫害防治以及插花艺术的教学与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插花花艺设计等专业技能,依托本中心的种苗培育基地,开展园林植物栽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生产项目合作,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实训实习、科学研究、产业开发和技术推广与服务为一体的功能。(4)咸宁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建设与咸宁园林局共同组建咸宁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研究、园林工程建设研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研究、园林地被植物研究、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共同承担园林工程建设项目;共同培养园林专业人才等。(5)咸宁市桂花研究所建设与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咸宁市桂花研究所,在桂花文化、桂花种质资源、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6)咸宁绿韵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建设以专业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完善咸宁绿韵园林绿化养护公司建设,为学生创业、开展生产性实训和产学研相结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实践平台。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按照“校企共建、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原则,在原有16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增加6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22个。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实训环境,使专业紧密依托产业与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和产业、企业共同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实训项目80%为生产性实训的目标,建设集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多功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保证学生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表4-10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年2012-2013年度年2013年小计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9092513098890910352020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324143232282822643实习实训基地内涵建设22224合计12215391641321201211292688(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建立起对教学全过程科学、规范、系统的监控体系,完善“听课评教”、“专业教研活动规范”等有关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质量监控的制度建设。实施并完善院教务处、督导室、教学系部、学生信息员监控机制。教务处坚持期初、期中、期末的定期检查,加强阶段性管理;督导室采取随机抽查,加强日常监管;教学系部不定期自查,侧重过程性管理;学生信息员重点进行教学实施及效果的检查与反馈。2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完善顶岗实习工作规程及管理制度,构建校企联合的实习管理体系,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在学生实习期间,企业管理人员与实习指导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顶岗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作出书面鉴定,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期满,填写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依据。3构建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实施学校、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并逐步完善量化考核办法。4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现多种考核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与人才质量评价等要素有机地结合,研究设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实现“过程+结果”的教学效果与人才质量评价。表4-11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费预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经费预算(万元)2011-2012年度年2012-2013年度年2013年小计1教学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112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建设123合计235(八)学生素质拓展与企业文化建设1、学生素质拓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拓展 通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就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选聘劳动模范、园林行业企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德育辅导员,定期为学生作专题讲座;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职业素质拓展 通过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及各种技能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就业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6%以上。学生人文素质拓展 开展文明养成教育活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导入园林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园受到园林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学生身心素质拓展 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个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户外身心素质拓展活动,提高身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辅警调解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银行2025六盘水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交通银行2025武汉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中国银行2025保山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
- 2025海洋塑料污染的源头控制
- 2025行业数字化转型挑战与对策-1
- 2025应急管理行业创新发展报告
- 邮储银行2025黄山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威海市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IPO申报财务三年又一期会计报表模板(单体式)
- 急性胰腺炎抗凝治疗
- 媒介素养概论 课件 刘勇 第0-4章 绪论、媒介素养-新闻评论
- 美慧树课件教材培训
- 幼儿园学生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岗位职责
- 09J202-1 坡屋面建筑构造(一)-1
- 研发人员工时统计表
- 沙盘游戏在自闭症中的运用课件
- 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要点
- 护士长竞聘晋升述职报告模板(含内容)
- 二年级科学上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案例做一个小鸟餐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