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 以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田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从事田径 事业每一名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对创新的重要性要有深刻和明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 创新教练员的培养,才能使创新活动得以顺利、有效、持久地进行。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 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等的方法,对我国高水平田径教练员的现状,对目前 我国教练员的培养现状做了较全面细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教练员的基本情况是: 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提高, 大多数教练员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 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这是保证创新能力的基础;专业理论好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 应用,但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和扎实。教练员的能力现状是:科研能力、外语水平等处于较 低水平;在训练中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采用的办法不多;教练员对自己的敬业精神高度 认可,并且多数人抱有远大的训练目标。如果依照创新人才的要求看,教练员距其标准还有很 大的距离。 2. 多数教练员对教学内容表示满意,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理论课、实践课时间安排 比例不当,一些内容重复讲授等。若以培养教练员的创新能力目标看,教学内容还有很大缺陷, 尤其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方法、创新才能等知识没有纳入教学计划。 3. 教学方法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教练员职业特点最需要的与实践紧 密结合的,充分调动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运用。考核方法单一,没按有关要求严格执 行,对教练员的培养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4.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练员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专项理论与实践的教师更显突出。 以创新教师的特征和素质作比照,很多教师还有较大的差距,对教师的现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 视。为此应该:注重教师的再教育;加强优秀教练员的作为教师的培养;引入竞争机制,合理 地选拔和任用教师。 5. 多数教练员已经意识到终身教育和培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愿意接受终身的教育。终 身不间断地学习,是教练员保持久的创新能力的动力。以制度的形式对教练员实施终身教育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现在应该开始着手准备。 6. 目前对教练员培养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和计划执行,使培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执行者如 果不懂得“执行” ,再好的计划、再宏伟的目标,都不能实现。 关键词关键词: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田径教练员,实践,方法,执行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刘道玉.创新教育概论m.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高福安、林淑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论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3 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 6 蔡犁.教练员岗位培训中的能力本位教育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2) 7 阳云等.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能力结构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9) 8 尹军.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 9 吕万刚,等.试论竞技体操创新型教练员的知识、能力及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7) 10 蔡犁.田径高级教练员职业能力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4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the processing of a nation and endless power of prosperous of a nation. without the innovation, it is a difficulty for a nation to stands erect with forest of the advanced national.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ck and field enterprise in our country. each worker that engages in track and field enterprise must have profound and explicit understanding in the thought to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only like this can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trainer, can enable innovative activities to carry out smooth, effective, lastingly.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interview, the logic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adopted in this paper to comprehensive research high level track and field trainers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rainers basic situation is that school record level had enhanced greatly, and the majority trainers have the school record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above of them. the age structure of trainer is reasonable,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to guarante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the knowledge grasping and application is better in specialized theory than that of in basic theory, but it is insufficiently comprehensive and solid. trainers ability present situation is tha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are in the low level. the trainers have certainly ability to solve the questions in the training, but lacking enough means to be adopted. the trainer approves highly to own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the most of them hold the broad training objective, but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the trainers have great distance apart from its standard. 2. most trainers express their satisfaction to the course content, but which of them have some prominent problems, such as the time in proportion between theory course and practice course is arranged improperly, and some contents are taught repeated. in the light of the goal of trainers innovative ability, the course content has a big flaw, extremely important knowledge about the innovation method and the innovation talent can not be brought into the plan of i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3. the teaching method as the central tradition educational model still was took by teacher, neglecte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 related to the trainer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which need with practice in close integration, and which fully transferred the study main body initiative participation. the inspection method is unitary, has not carried out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quest, and lost the effect to trainers raise which should have. 4. 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has certain disparity with anticipation of trainers, in particular those teachers who teach spe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innovative teacher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quality, many teachers still have certain gap.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needs to bring to enough atten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again, strengthens the train of outstanding trainer as teachers, introduces competitive system, reasonably selects and assigns teachers. 5. most trainers already realize that the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a tendenc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re willing to accept the lifelong education. the lifelong study is a power which the trainers guarantee the lasting innovative ability. the implement of the lifelong education by the system form to the trainer is a long process, but now it should begin to prepare. 6. at present, the cultivation to the trainer did not execute strictly in term of the request and the plan, result in the raise quality unable to obtain guarantee. if the performers do not understand the execution, they cannot realize the good plan, the grand goal.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5 key word: innovation,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track and field trainer, practice, method, execution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6 1 前言前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教练员是发展竞技体育的关键人才,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特 别是为完成 2008 年奥运会任务,迫切需要一批高水平教练员去培养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优秀运 动员。教练员岗位培训是提高教练员素质的一种重要形式,担负着提高教练员综合职业能力这 一艰巨的历史重任 1。 中国田径队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取得了两枚金牌,多少让我们感到有些惊喜,赛前并没有 绝对的把握。因为从我国目前田径的总体实力看,冲金牌只是一种可能。回溯前几届奥运会, 我国田径运动员也曾经取得过奥运会金牌,每次却仅有 1、2 枚金牌进账(见表 1) 。相比田径的 40 多枚金牌,却显得微不足道。同期,我国田径运动员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也曾经有过骄人的 成绩。但从近 10 年来看,进入前 8 名的人数逐渐下降,获取奖牌也没有突破(表 2) 。直到最近 一、二年在奥运会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进入前八名的人数才明显回升。 回顾这些年来,为什么一些项目始终没有突破,为什么我们的一些优势项目没能保持下去,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成功培养和形成一支优秀教练员的队伍。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 110 米跨栏比赛中,以 12 秒 91 夺得冠军,并平了英国 运动员杰克逊保持多年的世界纪录,令人振奋,这一成绩给我国田径教练员极大鼓舞。这个成 绩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在过去一向被认为是欧美选手或黑人运动员独霸的短距离项目上同 场竞技。也用成绩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培养出像刘翔这样创造优异成绩的大师级教练员。有人 曾说过,一个国家能培养多少世界冠军,首先在于他们拥有多少具有世界水平的教练员。 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越来 越激烈,竞技体育发展对教练员的思想、业务水平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学者甚至 把教练员视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 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作为东道主的中国田径队在竞技场上应该有所表现。也许现 在开始抓紧培养,时间有些仓促,可能是权宜之计。若从长远发展看,培养一支优秀的教练员 队伍是建立高水平运动队必须的。 2003 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在总结了我国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发展现状,这些年来 我国田径发展经验的同时,指出我国目前田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8 个方面, 教练员素质问题是其中之一。其他的问题,如运动寿命问题,科学化训练问题,恢复训练与恢 复措施问题,拔苗助长等问题其实和教练员的因素也密不可分。可以说能否解决教练员的素质 问题,是解决其它问题的关键。 1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岗位培训研究小组.关于建立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的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模式见.2002.2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7 表表 1 中国田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成绩统计一览表中国田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成绩统计一览表 届次 金 银 铜 4 5 6 7 8 奖牌 进入前 8 名 23 0 0 1 1 2 0 2 1 0 7 24 0 0 1 0 1 0 1 3 1 6 25 1 1 2 1 4 1 0 2 4 12 26 1 2 1 1 1 0 1 1 4 8 27 1 0 0 0 0 1 0 1 1 3 28 2 0 0 1 0 2 1 2 2 8 表表 2 中国运动员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一览表中国运动员参加世界田径锦标赛成绩一览表 届次 金 银 铜 4 5 6 7 8 奖牌 进入前 8 名 2 0 0 1 0 0 0 2 2 1 5 3 2 1 1 0 1 1 0 2 4 8 4 4 2 2 2 1 1 0 0 8 12 5 0 1 0 0 2 2 1 1 1 7 6 0 0 0 2 3 2 1 2 0 10 7 1 1 0 1 1 1 1 0 2 6 8 0 0 0 1 1 0 0 0 0 2 9 0 1 0 0 0 0 2 0 1 3 10 0 1 0 0 6 1 2 0 1 11 田径运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制约。面对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我 们必需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核心因素教练员的 人才培养问题。 教练员的工作是通过科学的训练培养运动员,使其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运动员在 比赛中所取得的成绩也就成为检验教练员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运动员的成绩一次次的突破和 提高都凝结着教练员不懈的努力。本质上讲教练员培养运动员的活动就是一项创新活动。要成 为具有创新能力教练员,教练员必须具备创新的各种能力。这种创新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教练 员自身坚持不懈地努力来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非常最重要的是如何对教练员进行有效的培养, 使其达到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通过对我国高水平田径教练员怎样成为教 练员创新能力,从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培养创新田径教练员的成因要素,教练员 应具备的创新素质,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做出 自己的贡献。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8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 30 年间,中国的田径运动水平出现过较大起伏的现象,除了政治原因 造成田径水平整体停滞和下滑以外,应该说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即使这样,中国 运动员仍然在跳高项目上培养出了像郑凤荣、倪志钦等打破世界纪录的优秀运动员。他们所取 得的骄人成绩与自身的刻苦训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与培养他们的教练的精心指导密不可分。 优异成绩的获得,从教练员来说,应归功于他们的敬业精神,执着和智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由于缺乏必要的措施、条件和深刻的认识,优秀教练员执教的成功经验很难通过有效的 途径进行推广,致使中国的田径只是在个别项目上出现昙花一现的成绩。 1979 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对着百业待兴的大好发展时机,中国的体育运动也在生机勃 勃的发展,田径运动自然也在其中。在这之后的多年里,中国田径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 高,到 1983 年田径水平全面超过了文革以前。随着运动成绩的不断推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也 开始显现出来。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教练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当时我国绝大多数运动员出 身的教练员,虽然他们有丰富的运动经历和体验,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并且对我国田径运动水 平的恢复和提高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他们一直在沿袭过去较落后的训练观念、陈旧的训练 手段等,这些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意识不强的教练员,面对科技迅猛的发展, 已难以适应进入了科技化时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交流逐年增多,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使我们 更多地了解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通过对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之大是 很多人未曾想到的。如国外教练员的科学知识和理论水平普遍较高,许多著名教练都是教授、 博士或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外较为正规、系统的教练员选拔 和培养体制。 邓小平的“解放思想”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唤醒了人们,同时这一指导思想 也悄然走进了运动训练中。但是科学训练的提法在开始还只停留在口号和计划中,并没有在训 练实践中有效地贯彻。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体育人才的竞争, 现代体育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如何提高教练员的素质便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迅 速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我们必须向国外先进国家学习,建立一支高 水平的教练员队伍。为此,如何选拔和培养优秀教练员的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为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我国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国家体委从 1987 年起正式试行教练员岗 位培训制度。与此同时,田径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也在全国分层次地展开。 教练员的素质问题是制约我国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引起体育工作者 的共识,使得人们开始认真研究教练员的现状,研究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培养机制,如何提高 教练员的自身素质等诸多问题,试图通过多方面的研究,解决教练员执教能力问题,依此成为 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的突破口。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9 通过广泛阅读近十年来有关教练员研究的大量文献。作者从多个方面和视角对教练员问题 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把他们的研究归为以下几个方 面:研究对象、研究水平、研究内容和培养模式等。 从研究对象看,可分为综合研究和单一研究。综合性研究是将所有教练员不分项目的进行 研究。单一性研究是指专门对某一个项目教练员的研究。综合性研究的比例最大,约为 30%, 其他为单一性研究。单一性研究涉及的项目主要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体操、武术和田径等, 其中足球研究的比例最大,其次是篮球、排球、体操等,而对田径教练员的研究微乎其微。 对不同水平教练员的研究主要包括: 优秀教练员的研究 (高级教练员) ; 省市教练员的研究; 高校教练员的研究;业余体校教练员的研究等。 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练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教练员管理行为的研究;教练员素质研 究(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 ;教练员培养模式的研究;教练员岗位培训和评估机制的研究; 教练员的心理学研究;教练员科研能力研究;教练员思想品德研究;教练员创新能力研究等。 随机抽取 200 份论文,统计结果如下,见表 1-3。 表表 1-3 研究主要内容的比例研究主要内容的比例 (n=200) 研究内容 现状与对策 素质研究 岗位培训 科研能力 思想品德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其他 比例 14% 11% 33% 7% 12% 2% 6% 15% 1.2.1 教练员素质、现状和对策研究教练员素质、现状和对策研究 对教练员素质问题和现状对策等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内容也很广泛。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 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对教练员素质和要求也是提法不一。phillp,kdorn 认为足球教练 员的素质结构至少包括 4 个方面的内容: (1)帮助运动员提高内心情感水平和改善外部形象; (2) 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3)具有制定严格有效的训练计划的能力;(4)帮助运动员 提高纪律、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标准 1。eitington,j,e 认为,一位优秀教练员应具有五个方面 的素质:(1)善于倾听他人观点和建议;(2)能够给予和获得他人建设性反馈意见;(3)善于营造 一个具有支持性氛围的团体;(4)能够控制一个具有开放性氛围的团体;(5)善于成功地引进、 移植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 2。tim,o,brien 认为,教练员的素质应包括 6 个方面:(1)自 觉地学习哲学知识,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2) 养成写训练日记的习惯;(3)善于从别人的错误 中学习经验;(4)与运动员建立一种信任、协调、密切的联系;(5)具有明确的原则,并知道如 何去落实自己的原则;(6)与运动员的关系要保持在教练员与朋友之间的平衡 3。过家兴教授在 1 phillip,kdorn. footballcoach,scholastic coach, august1988.68-72 2 eitington,j.e. the winning trainer (2nd).houston, tx: gulf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3tim,o,brien & jimmie mowder. its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basic philosophy that will let your players know what to expect from you. scholastic coach, 1993(8):57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0 运动训练学一书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对教练员素质提出 了 6 个方面的要求: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教育学和方法 学技能,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政治觉悟 1。陈正从运动训练的组织、 控制与管理角度提出教练员应具备的知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心理特征。并进一步描述了教练员 能力特征表现在:要有识别力、预测力、应变力、思维力、创造力;心理特征表现在:情感、 意志、兴趣、个性等方面;知识特征表现在:应具备较深的专项知识和训练学知识、广泛的基 础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 2。宗棣华提出教练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较高的智能与智慧,精深的 专业技能与丰富的经验,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应变能力 3。在指导训练中教练员应 加强训练目标制定的能力,训练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能力,以及训练动机的培养 4。高水平教练员 应具备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其内容包括观察力,创新设计能力,预见力,获得情报信息与分析 能力,记忆力共 6 个方面的能力 5。可以看出,对教练员素质的研究虽然国内外学者和教练员分 别从不同角度,对各运动项目教练员的素质提出多种多样的具体要求,但基本都是定性研究, 缺乏较大样本条件下的实际调查,也缺乏对各项素质之间的横向或纵向关系的研究。对教练员 素质问题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知识结构的研究。史康成分析了中外教练员文化水平的差 距,介绍了几个体育先进国家教练员文化水平的情况,并对我国部分省、市教练员文化水平情 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外教练员水平差距较大 6。周百之对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进行了 分层次分析,提出教练员知识结构具有结构多、知识某一层次中所含的个体多、知识含量多的 特点 7。李正、仇军等人对教练员文化素质的作用及文化素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提出教练员的 知识结构应是按照知识面、知识干、知识核的“图钉型”层次结构组合。目前我国优秀运动队 的教练员已有数千人,大专以上学历占 70%以上,我国教练员文化水平近十年间不断提高,已 经有一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教练员队伍,我国运动成绩近些年之所以能不断提高,并在一些 项目上达到世界水平,正是与这支高文化水平和素质不断提高的教练员队伍密不可分。以上学 者对知识结构的研究大多采用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从横向 上对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从纵向上对各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内容、层次、特 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但是由于知识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是随着相关学科知识和 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对提高科学化训练的水平所起的作用不断发展的,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 各时期教练员知识结构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规律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对教练员选拔和培养的研究研究主要是围绕教练员制度展开的。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的艾 立克布鲁姆教授在培养和聘用教练员的模式一文中指出,教练员制度是在一定条件下形 1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42 2陈正.浅谈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控制与管理j.体育科技(广西),1987(3):29 3宗棣华.谈影响足球教练员决策能力的心理因素j.足球世界,1995(22):11 4孙达平.在指导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心理品质的培养j.内蒙古体育科技,1990(8):41 5陈小蓉.创新高水平教练员必备的能力j.中国体育科技,1995(1):44 6史康成.教练员的培训工作及其知识结构j.体育科技,1984(2):1 7周百之.试论教练员的知识结构j.体育科技(河南),1998(2):1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1 成、制定和实施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组织措施的总和。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教练员技术等级 制度、培训制度、定期进修制度、考核制度和管理使用制度 1。laser,b,s 曾通过设计调查评价 问卷,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评定教练员。为了科学地制定适合我国教练员实际情况的考核内容和 标准,国内一些学者设法把定性考核转化为定量考核。著名学者田麦久教授在运动训练科学 化探索中将教练员分成三个不同层次:国家队,省市及业余体校,采用型因子分析,从教 练员个人经历、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制定考核指标体系 2。这一研究成果初 步为科学培训教练员,优化教练员素质结构提供了科学的量化评定指标。张立元采用模糊数学 多层次综合评判的模型,对教练员工作业绩做出了更为科学的定量化评定,分别从政治素质、 知识水平、训练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共 16 项指标,用 fuzzy 进行综合测评 3。邓小芬等人 采用型因子分析, 对不同层次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具体的定量化研究 4。 杨志 华、彭青从分析智能结构入手,提出了“六阶梯选择法”的教练员选拔方案,即理论答卷,技 术讲解示范,一次答辩,进队实习,二次答辩,试聘期等六个层次的选拔过程,依次考察教练 员理论知识、文化素质、特殊能力以及最后的全面检测,从而运用竞争机制,打破选拔教练员 的陈旧各局, 广开才路, 发现和选拔出优秀的教练人才, 以加快将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速度 5。 胡红运用人事管理的科学定量方法也对教练员的政治素质、品德素质、知识水平、能力素质、 工作实践、智力素质进行定量测评。宋江东通过调查与分析我国教练员队伍的现状,指出选拔 教练员应从体工队优秀运动员、体育院系优秀毕业生和全国公开招聘等多渠道进行,经过严格 的技术和理论考试、口试和答辩等才能被录用 6。唐仁基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出发,指出教练员 所必须具备的牢固的思想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不可能在运 动生涯中全部获得的,从而建议彻底改变从运动员中直接选拔教练员的落后传统观念,认真探 求和解决系统培养教练员的科学渠道,逐步建立以系统培养为基础,技术职称为核心,严格考 核为重点的教练员管理体制,以保证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在动态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7。 上述研究成果为科学地评判和提高教练员素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但在研究方法方面 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教练员的综合评判主要是依靠专家的主观评价为基础,这也必 然导致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如何进一步弱化甚至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综 合评判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对教练员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结构还 需做深入的综合性研究,这既是为了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练员培养体系,也是为了帮助教练 员更好地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教练员是培养体育人才的人才,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必须经过系统的培训,纳入学 校教育体系进行专门培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刘大庆教授认为:可 1(加)艾立克布鲁姆.培养和聘用教练员的模式j.体育科学,1991(2):82 2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102 3张立元.教练员工作政绩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标准探索j.体育科技(河南),1991(2):51 4邓小芳.对我国教练员业务水平考核问题的初步研究j.体育科学,1990(6):42 5杨志华、彭青. 从智能结构看选聘教练员的智能结构j.湖北体育科技,1989(3):21 6宋江东.试论我国教练员的现状及选拔与培养j.体育研究,1992(3) 7唐仁基.关于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6(4)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2 在有条件的体育学院设置教练员专业,或对现有的运动训练专业进行改造,增加有关的教育学 科和教练工作、教练员素质培养的课程以及赛场调研、师从名教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有能 力的优秀退役运动员或体育院系优秀毕业生进行专业培训,然后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充实到教练 员队伍中去,以大力提高我国教练员的文化理论水平和科技创新意识,更新教练员队伍,推动 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1.2.2 教练员岗位培训的研究教练员岗位培训的研究 (1)各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内容 各国所涉及的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共同内容一般分为 3 类。第 1 类为体育专业科学理论,大 致包含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管理学、运动营养学等。第 2 类为专项 运动技术、战术训练理论。第 3 类是训练实践。虽然各国对有些概念的提法不同,但其实质是 一致的。 日本教练员培训内容包括公共体育科学训练理论科目与专项运动理论知识和技能二个 大的方面。英国教练员要求具备 7 个方面的知识,7 个方面的内容在培训中安排的比重主要取决 于每个项目的特点,教练员自身素质,教练员拟达等级,教练员指导的对象等因素,所以英国 教练员培训计划有相当的灵活性、渐进性和针对性。德国教练员的培训内容包括 3 个大的方面: 第一,体育科学理论;第二,专项运动知识;第三,训练实践,培训的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每 个专题培训内容的安排突出二点,其一是强调新,尽可能把最新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信息传授给 学员,以使教练员处于专项运动领域的前列;其二是强调实,每个专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主题, 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强 1。中国教练员的培训内容,大体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实践、运动队 思想教育和管理 3 个方面。教练员岗位培训内容以不同运动项目、不同技术职称标准为依据, 确定培训内容,强调实用性、针对性。 在教材建设方面,日本则分别编出 a、b、c,3 个等级教材,出版 a(上下)、b(上下)、c(上 下)共 6 本专门教材。我国也已初具规模,目前正式发行了 8 本教材,18 本教学大纲,但要使教 材真正体现实用性、实践性,还需进一步努力。另一方面,对于加强教练员职业道德、竞争意 识和科研能力等内容的培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科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训 练工作的绩效和教练员的创新意识 2。 (2)各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等级与要求 各国在区分培训等级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不同的要求,然而,在较严格地区分等级和 拟定相应的要求上具有一致性。 因此, 使各国培训等级一致化成为可能。 日本教练员分为初级(c 级)、中级(b 级)、高级(a 级)3 个等级。总的要求可归为:提高竞技水平的指导能力;活动组 1陈宁.中、日、英、德、澳五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1996(1):88 2邵伟德. 中、外教练员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1(5):47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3 织的培养和指导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英国按照全国职业资格证书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从教 练员能力角度对英国教练员的等级作了区分,共 5 级,而且制定相应的工作范围和内容,对教 练员的能力要求逐级提高 1。 美国分为自愿者水平(初级), 领导者水平(中级), 大师水平(高级)。 德国教练员级别分成 4 级,从低到高分别是 c、b、a、d 级,对 c、b 级较为严格,对 a、d 级更 严格,并严格规定具备从事相应等级 2 年以上经历 2。美国教练员的培训标准要求是,教练员应 具备 8 个方面,共 37 条。中国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制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按教练员职务 条例,可分为国家级、高级、1 级、2 级、3 级。每个项目对各等级的教练员要求大体一致。各 级教练员要保持相应业务水平,需要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集中的系统培训。中级教练员要晋 升高级教练员,则必须通过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的培训,初级教练员要晋升中级教练员则必 须通过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的培训,并贯彻持证上岗制度。 (3)各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机构 考虑到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每个国家在培训机构上也有所不同。如加拿大由高等院校体 育院系培训;美国由中小学全国联合会负责,大专院校中实施;日本由单项体育协会培训;英 国由全国教练员基金会负责,体育教育研究机构实施;德国 c、b、a 级,由体育协会负责,d 级,由教练员学院安排;澳大利亚由澳大利亚全国教练员委员会负责并实施;中国教练员岗位 培训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领导。80 年代中期国家体委出台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成立了专门的 教练员岗位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全国各项目的教练员培训工作。高级教练员由体育院校培训, 中、初级培训由各省自行安排。培训坚持“三结合,三突出”的原则,即坚持系统性与针对性 结合,突出针对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实践,坚持基础与运用结合,突出运用。 我们可看到一些共同特点,如各国都成立了严格的岗位培训机构,并十分重视教练员岗位 培训工作,一般包含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定期进修制度和管理使用制 度,并由教练员培训最高负责机构制定计划,反馈修订,贯彻实施。 中国教练员培训在“九五”期间,已基本形成了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 包括各类短期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教练员培训体系,为教练员接受终身教育创造了条件。 (4)培训时间和形式 邵伟德研究发现,各国都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如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在学习 过程中,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定时实践活动。另一个特点是对初级培训要求较低,形式灵活, 随着等级提高,则要求越高,脱产学习时间也加长,以提高教练员的理论水平及与实践相结合 的能力 3。如加拿大 45 级,要求 1 年培训,并进行赛季间歇 2 个月实践,美国要求需进行 6 个月的 3 阶段学习。 1陈宁. 中、日、英、德、澳五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模式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1):88 2邵伟德. 中、外教练员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1(5):47 3邵伟德. 中、外教练员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1(5):47 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 我国田径教练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4 我国虽然在理论与实践比例上有 5:5 的要求,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应重视教练员培训从注重知 识向能力方向转化,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在理论的引导下返回实践中指导 具体的工作,以提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蔡犁在教练员岗位培训中的能力本位教育中提 出,我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模式过分注重学科体系理论的完整性,注重理论和知识的传授, 却忽视了各项目教练员指导训练、指挥比赛、管理队伍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即对教练员岗 位能力培养不够重视,难以提高教练员的综合职业能力 1。 (5)我国高级田径教练员的培训现状 自 1987 年以来,我国田径项目逐渐建立了一整套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为重点, 包括各类短期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规范的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田径教练员岗位培 训共分四个等级:国家级教练员研讨班,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和初 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目前田径高级教练员培训班已基本形成了自学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培养 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 1988 年到 2005 年在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共培训了近 800 名教练员,其中包括港、澳、台在内的 30 个省市自治区。通过培训使教练员在理论水平和 实践能力方面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