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遵义文化资料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属于巴、蜀、夜郎等邦国的领地。秦汉时期置犍为郡。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为播州。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改置遵义军民府(隶四川)和平越军民府(隶贵州)。清初,遵义府改属贵州省。辛亥革命后,废弃府建置。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贵州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黔北为第5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先设桐梓,后迁遵义县城(今红花岗区)。1949年11月,黔北各县先后解放,先置遵义专区,后称遵义地区,1997年,遵义撤地设市改为今遵义市。 因其历史和地域独特的原因,遵义形成了以“酒文化”和“长征文化”为主线的独特地方文化艺术。综观遵义历史与文化,从汉代“三贤”盛览、舍人、尹珍,清代“三儒”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到瓶底会议和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迁临,遵义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以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文化依托,融时代精神,形成了与时俱进的遵义文化艺术。1978年以后,遵义文化取得了长足发展。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揭开了历史名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2002年8月18日9月18日“遵义三节(全国杂技、国际名酒、旅游)一会”(招商引资)的成功举办,谱写了遵义文化新的一页。一、十大文化“十大文化” 是指:“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国酒文化、土司文化、建筑文化、诗乡文化、杂技文化、辣椒文化、民族文化、茶文化”,其中前五者属传承文化,后五者为特色文化。(一)传承文化1.沙滩文化从明末至清末三百余年间,沙滩文化蒸蒸日上,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沙滩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成了大儒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外交家的摇篮,其中有学者、诗人郑珍,西南巨儒莫友芝和被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和“全才君子”的黎庶昌等著名人物,形成了一个冠冕全黔的文人群体。2003年,遵义籍贵大退休教师罗方和其姨夫郑贤钊投资100多万元在黎庶昌故居附近修建“沙滩文化陈列馆”,为故居旧景增添新的文化景点。陈列馆展示名典“书山学海”、“三贤堂”、“农耕文化用具”等,以保护、开发沙滩文化为已任,搜集、整理、展示传统文化。2.长征文化长征文化是遵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强渡乌江红军给遵义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遗址和遗迹。1954年1月,遵义会议记念馆成立,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1996年,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19992006年,遵义会议记念馆修复开放了“秦邦宪(博古)住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3.国酒文化遵义是著名酒乡,名酒纷呈,酒厂林立。国酒、国家级名酒、国家优质酒、省级名酒、地方名优酒难以计数。由于荟萃了众多风格独特的高级优质酒以及遵义所蕴含的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1988年,被中国首届酒文化节评为5个中国酒文化名城之一。随着市场向名优品牌的集中,茅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化酒时代。国酒茅台以醉人的芳香让世界了解了自己、了解中国白酒和中国文化。2004年7月18日,中国酒都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正式认定仁怀市为“中国酒都”。随着酒文化的发展,一批酒文化景点在国酒之都仁怀相继建成:“天下第一瓶”于1995年建成。1997年7月,该瓶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实物广告,并誉为“天下第一瓶”。 “美酒河”三个大汉字位于赤水河中游的仁怀市沙滩乡境内吴公岩摩崖绝壁之上,于1999年人工雕刻而成。1999年6月,该石刻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大的摩崖石刻汉字”。在“美酒河”对面的吴公岩悬崖公路边上,有一组气势宏伟的石刻“龙”建筑群。该建筑群通体用砂石雕刻而成,分东、南、西、北“四海龙王”。1999年6月,该建筑群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最长的石刻龙建筑群”。国酒文化城。该城位于茅台酒厂内,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工程总造价数千万元。城内数十幢建筑建筑鳞次栉比,连绵成城。分别体现汉、唐、宋、元、明、清和现代风格,荟萃国酒茅台自远古以来的发展史实。馆内陈列有历代酒礼、酒俗、酒技、酒故、酒史、酒文、酒诗及与酒有关的重要人物故事等书画作品、雕塑及实物,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品位综合载体。1998年,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酒文化的发展带动了酒都的旅游业。2004年,仁怀市各景区接待旅客25万人,创收5100万元。 4.土司文化土司文化指唐乾符三年(876年)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播州土司的传承文化。是以中国中世纪古军事城堡海龙囤及杨粲墓为主的包括养马城、云门囤、水牛城、永安庄、播州城、鹤鸣洞等遗迹、遗址,明万历28年(1600年)的“平播之役”后,土司文化沉寂了400年。1982年3月12日,杨粲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9月2000年8月,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发海龙囤。2001年6月25日,海龙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18日,遵义“三节一会”在海龙囤开幕。5.建筑文化遵义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1978年后,新的建筑文化兴起,最典型的有文化广场、桥梁隧道、中西结合的建筑群及高楼等。广场有凤凰山文化广场、老城解放广场、汇川体育文化广场、绥阳诗乡文化广场等。桥梁、隧道有乌江大桥、盐津河大桥、凉风垭隧道、娄山关隧道、忠庄立交桥以及遵崇文化路上119处173座桥18处33道隧等。建筑群有九节滩市政府办公中心及家属区、红花岗区政府、天利广场、湘山公寓、海珠广场等。我省第一个由私人投资修建的大型文化博物馆绥阳博雅苑,典型的中西结合建筑,“博雅”取义为“博采文化瑰宝,雅取艺术精华”,是中国诗乡的人文新景观。(二)特色文化6诗乡文化诗乡绥阳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古至今,诗人、艺术家、作家活跃文坛,名人辈出。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等国家级会员近10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有20多人、300多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艺作品2万余篇,出版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书籍100多本。1996年4月,绥阳籍著名作曲家杜兴成从多年辛苦创作的稿费中拿出10万元,经批准设立久性奖励基金“杜兴成文艺奖”。至2006年已举办四届。第一、二届评奖范围在其家乡绥阳县内,第三、四届已扩至遵义全市,2007年进行的第五届评奖将立足绥阳,面向全省。1993年3月,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绥阳县为“诗乡”。著名诗人贺敬之为该县题词“中国诗乡”。7杂技文化1976年4月,遵义市杂技团与贵州省、贵阳市杂技团联合组成“贵州省杂技代表队”,赴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杂技调演。1986年6月,遵义市杂技团组建“长征演出队”,沿红军当年长征路线演出,受到“老、少、边”区人民的好评。19711989年,遵义市杂技团演出4062场,观众3558万余人(次)。历年来,遵义市杂技团拥军慰问演出100余场,慰问解放军武警官兵15万余人次。先后演出杂技、魔术、滑稽、歌舞等节目96个,其中,杂技节目58个,魔术、滑稽节日28个,歌舞节目10个。受观众欢迎的节目有车技、顶技、武术、柔术含花、滚杯、幻术、口技、杂耍、定车、民间音乐、狮舞、打竿、地圈、平衡、坛技、高车踢碗、钢丝倒踢碗等。彭莲英表演的钢丝倒踢碗于1984年获全国首届杂技比赛创新节目鼓励奖。1988年添置电声摇滚乐器与现代舞台装备,加上舞台和灯光的效果,将杂技、魔术、轻音乐歌舞融于一台,收到良好效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把四年一届的金狮奖全国比赛的比赛场放在遵义。1993、1998、2002成功举办了第二、三、四届。2004年,市杂技团所访演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5个,共出国境63次,出访人数为879人,出访天数为6444天,在外演出13685场,接待外国观众9034896人次。2003年,遵义市杂技团创作和演出的 “依依山水情”被评定为“全国十台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剧目。并于同年分别赴香港、澳门和台湾演出。8.辣椒文化绥阳朝天椒,早在唐朝中期就开始培育种植,到明万历29年,已作为商品正式上市交易。绥阳辣椒外观油亮、色泽红润、浓辣芬香、风味独特、品质超群誉满海内外,成为全国七大出口名椒之一,作为免检产品出口,多年来一直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绥阳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2000年,绥阳朝天椒获“贵州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3年10月,在“首届贵州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绥阳县加工生产的“袋装辣椒干”和“乡里香”牌辣椒制品被评为“名牌农产品”。2003年,全国标准化贵州绥阳(辣椒)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2004年1月,贵州省农业厅认证绥阳县60个村(区域面积1000公顷)为“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遵义县虾子小辣椒已有5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从70年代中期开始,该县大抓多种经营,积极帮助产区农民选育良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的出口免检农副产品之一。“中国辣椒城”(遵义虾子辣椒专业市场)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0.73万平方米,门面140间。2003年9月28日启动新市场建设,新市场计划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到2007年3月底已建成一期工程2.4万平方米,(其中门面208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筑的市场二期工程面积为1.8平方米(其中门面100间,建筑面积0.9万平方米)。“中国辣椒城”是农业部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处于遵义辣椒种植区域的中心,是黔北辣椒集散地。市场年吞吐量7000余万公斤,近几年市场得到充分发展,2004年交易量6万吨,交易额5亿元;2005年交易量6万吨,交易额4.2亿元;2006年交易量5.5万吨,交易额7亿元,各项指数居西南之首,是全国最大辣椒专业市场之一,200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市场常年交易,全年无淡季,是贵州省干椒产品主要集散地,产品远销缅甸、印度等10多个国家和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健全,有信息收集发布中心、中国辣椒城网站、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防盗监测网络等配套设施,有专门管理机构和物业管理部门,昼夜为客商提供加工、包装、运输等一体化服务,各类运输车辆300多辆,年运输能力达10万吨。2005年9月27日下午,遵义县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组织的辣椒文化专家及学者认定为“中国辣椒之都”。9民族文化仡佬族探源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主要分布在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 “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10茶文化遵义因湄潭、凤冈、绥阳、余庆等县盛产茶叶而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湄潭茶文化已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自秦汉以来就是当地居民的传统饮品,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对湄潭茶叶评价甚高,称“其味极佳”。湄潭建成了茶海公园、茶叶生态农庄,形成了除饮食之外,包括茶叶包装、茶具、茶馆、茶景观、茶诗词、茶歌、茶书画、茶摄影等集休闲、养性、娱乐为一体的文化特色。2001年月日月日,在湄潭举办首届茶文化艺术节,地方特色文化“十佳茶乡姑娘”大赛、“茶乡风情”书画摄影展、黔北特色茶宴等系列活动尽显风流。2003年,西南茶城获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称号。2001年,湄潭翠芽被评为贵州省名茶。2003年获“中茶杯”一等奖。2004年获“中绿杯”金奖。2004年10月,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审,凤冈县获得 “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称号。 绥阳县金银花茶在2002年遵义市“三节一会”参加贸易展出后,一直走俏市场,供不应求。二其它文化(一)文艺创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廖公弦以山中月为代表进军诗坛;70年代末,李发模一曲呼声走向全国;80年代,盲诗人周嘉堤,身残志坚,讴歌光明,诗名贯神州。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大批既有丰富生活积累,又有厚实艺术修养的作家、诗人如何士光、李发模、李宽定、石帮定等,以其在新时期声誉卓著的名篇名作连续出击当代文坛:乡场上、呼声、公路从门前过,良家妇女以及小家碧玉等一大批作品在当时产生过轰动性效应,脍炙人口。因此,文学界曾称“当代文学在贵州,贵州文学在黔北”。这个时期出版(发表)的作品,仅中、长篇就有100余部,短篇则以千计。进入90年代,诗歌空前繁荣,诗人李发模的诗集遵义之歌、林子创作的给他、桑俊杰创作的中国又多了一名青年的矿工、蔡岛创作的姑娘的情思、李冰牧创作的矿工大嫂、郑创作的老黑山纪游、庞壮国创作的关东十二月、满锐创作的时间啊多人获奖。石永言的作品集中展示遵义会议,赵剑平,黄先荣等的小说、散文创作频频见诸报端,黔北青年诗人群体姚辉、惠子、司马玉琴等,默默无闻的耕耘2003年,小说选刊第三期刊发了正安县一位青年女作者王华的短篇小说一只名叫耷耳的狗,这是该县继石邦定、赵剑平作品被小说选刊刊发以来,第三位作者的作品得以选载。与此同时,大十字、太阳风等民间刊物如雨后春笋,它们的出现,从另类的角度丰富着人们的阅读视野。“茅台现象”、“诗乡现象”和“正安现象”不时冲击着、消融着文学的冰山,他们在共同打造黔北文学的再度辉煌。(二)音乐创作 20世纪70年代后,杜兴成创作的战友之歌在全军、全国获奖,被解放军总政治部定为12首全军必唱优秀歌曲之一,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教唱和播放。杜兴成创作的钢琴演奏曲乡梦在日本演奏获得好评,同时,他还给马贼的妻子、疯人院的故事等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作曲。继杜兴成(中国著名作曲家)走向乐坛后,遵义音乐创作空前繁荣。谢朝良编著的学二胡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陈代霖的好园丁、孔雀之歌、校园的春天相继在全国获奖。李克礼、黄胜泉、刘兴伦、石顺义、黄兴达、曾宪瑞、曲折、陈华、钱建龙、张承君、木茂莹、卫家理、韦永明、周嘉堤、刘铠、阮居平、罗永年、王志敏、周培兰、田耳、梁太彬、田吉华、周明仁、王嘉祯、谢明娟、万灵、俞伟康、戴翔、章哲苏、简承国、向扬、崇生、袁宝才、游正全、张秀兰、杨科、梁昌琼、黄明曲、李春生、余显禄、田景安、张跃华、王志敏等人的词曲作品分别在全国、省、市获奖。(三)饮食文化指绥阳空心面、遵义羊肉粉、刘二妈米皮、豆花面、鸡蛋羔、尚稽豆腐块、乌江豆腐鱼、白腊坎臭豆腐、道真灰豆腐、正安野木瓜等特色小吃及食物。(四)群众文化如花灯、龙灯、狮子灯、山歌、薅秧歌、打闹歌、讲故事、唱书、踩堂(比夷枚)、跳芦笙、书画展、图片展、区域性艺术节或民间艺术节等。(五)戏剧、曲艺指川剧、京剧、话剧、歌剧、花灯剧、阳戏(傩戏)、评书、快板、莲花落、钱竿等。(六)广播、影视、录像 广播、电影、录像曾经盛行一时,电视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电视转播经历了电视台、差转台、卫星地面接收站、闭路电视和数字电视等发展阶段。(七)图书、档案、报刊 图书的发行、图书馆(室)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建立了市级图书馆1个、县级图书馆12个。图书市场的放开,私人书店兴起。档案局(馆)的建设日趋完善、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逐步走向专业化、系统化。报刊杂志发展较快,除遵义日报、遵义晚报、遵义文艺、文苑、遵义外,各县、各单位(企业)都办有自己的报刊。如中国诗乡、茅台、沙滩、杉王、构皮滩、芙蓉江等。(八)娱乐休闲 夜总会、剧场、歌(舞)厅、音乐茶座、氧吧、卡拉OK厅、旱冰场、休闲山庄、农家乐、洗浴广场、美容按摩等。(九)新兴文化 如网络文化、手机短信等。遵义名片中国革命转折点】 1935年1月,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遵义,1月1517日,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名列其中。遵义有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中心的“长征文化”系列;有以“沙滩文化”、“尹珍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系列;还有城建方面“一江两城、屹然对峙”的“双子城”格局,以及“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湘江穿城而过”朴素和谐的城市氛围和历史文化风貌。 【中国酒文化名城】 1988年,中国首届酒文化节委员会授予遵义“中国酒文化名城”称号。遵义被誉为名酒之乡,与白兰地、威士忌齐名的中国茅台酒即产于此。还有董酒、习酒、湄窖、珍酒等国家名优酒,以及习水大曲、鸭溪窖酒等20多个部优、省优白酒。在全国白酒五大香型中,遵义的酒品囊括了3种,而茅台、董酒还是“酱香型”和“其他香型”的代表。遵义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酿造科技成就,与白酒对遵义社会生活产生的深刻影响相结合,就构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的“遵义酒文化”,成为遵义历史文化生态中的独特奇葩。国酒之乡仁怀市为“中国酒都”。 【全国双拥模范城】 1991年,遵义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遵义市由于坚持军、地领导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领导体系,确保全市双拥工作协调健康发展,此后历届评选,遵义均蝉联“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双拥工作成为促进国家和军队稳定与发展、凝聚军心民心的重要工作。 【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 2000年3月,推荐遵义市作为贵州省绿化先进集体代表到北京授奖,被全国绿化委员会第18次会议授予遵义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1999年遵义向全绿委会申报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经省绿委初步审查推荐,报全绿委,全绿委于11月21日组织专家对遵义市申报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检查验收,专家对遵义市的造林绿化和全民义务植树取得的成就十分肯定。遵义市森林覆盖率35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这在全国位居前茅,达到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标准。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 2001年,遵义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遵义市撤地设市以来,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市民素质得到提高,市民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招商引资环境不断改善。2000年4月,该市向建设部提出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请,2001年11月28日,建设部正式授予该市“旧城改造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2002年,遵义市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遵义市自撤地设市以来,十分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2000年,市政府提出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思路。经两年的努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初显成效,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有较大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基本实现点线面相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遵义市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成就。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2004年,遵义市在全国绿化委员会第22次会上,荣膺首批全国绿化城市。2003年,遵义市正式向全国绿化委员会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经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110多个城市的申报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在初步列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侯选城市的基础上,全国绿化委员会组织专家于200年1月8日对遵义市进行现场检查验收,专家通过“听、查、看、议”的方法,对遵义市绿化建设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遵义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遵义是贵州旅游资源大市、红色旅游的排头兵,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线长,种类齐全。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后续支柱和朝阳产业来抓,集中力量打造以遵义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产品,以赤水、习水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品,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国酒文化旅游”产品和以海龙囤、沙滩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旅游”产品。已基本开发成熟并推向市场营运的景区景点有近30个。为把遵义建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文化水平高、个性独特的山水园林休闲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和体制机制上均有突破,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八个景区分别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3A、2A级景区。其中“红色旅游”重要景点,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外,还有强渡乌江江界河战斗遗址、四渡赤水战斗遗址、苟坝“三人军事小组”成立旧址、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青杠坡战斗遗址、鲁班场战斗遗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红军总医院旧址、万人大会场旧址、遵义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以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博古住处等。 【国家园林城市】 2005年,遵义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全市有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以瀑布群、楠竹林海、桫椤群落、丹霞地貌和原始森林五大类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赤水市风景名胜区。著名景点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四洞沟瀑布群、竹海森林公园、燕子岩景区、桫椤自然保护区、甘沟瀑布群,以及丙安古镇、大同古镇、红军一渡赤水的元厚渡口等历史文化景观。全市还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最近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遵义大板水森林公园,位于市中心城区近郊,总面积3132公顷,境内地貌景观丰富,山水清幽,林木繁茂,拥有木本植物109科、407种,是一个综合性基因宝库。 【全国卫生先进城市】 遵义连续三年获贵州省“卫生与秩序”主体创建活动先进奖,又是全国清洁能源试点城市。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遵义市人民政府在中心城区相继实施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厕建设与改造、小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给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争取达到创卫成功。 【杂技新都】 1993年9月,在遵义成功举办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新苗杯”杂技比赛,遵义市杂技团获得“1金3银”的成绩。1997年9月,经过审批,文化部同意将每4年1次的赛事举办地定在遵义市。1998年9月,在遵举办金狮奖第三届全国杂技新苗比赛。遵义市杂技团组织5个节目参赛,获得“2金2银1铜”好成绩。2002年8月,遵义举办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市杂技团以“3金2银” 成绩获总分第一。2006年,文化部将4年1届的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统一更名为“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10月,遵义举办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 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遵义市杂技团获得“1金2银”的好成绩。 市杂技团建团50年来,成功编导了大型杂技主题晚会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依依山水情,协助遵义市连续承办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四届,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杂技艺术人才和杂技节目,杂技节目屡获国际国内金银大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派出艺术团组到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演出,先后到6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上万场访问演出和商业演出,通过对外演出,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建立了许多友好城市,如美国萨拉索塔、日本佐贺等都与遵义建立了友好城市。2007年,市杂技团就先后到美国、法国、马来西亚、芬兰、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完成国外演出1480多场,国内演出100多场,接待观众318万人次。 2007年,杂技团节目烛影摇红参加由贵州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南北两家强势媒体联合打造的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受观众好评。依依山水情精彩片段肩上芭蕾代表中国杂技出访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参加加拿大亚裔月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实况录像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曲艺杂谈栏目播出。遵义市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精神,经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同意将仡佬族高台舞狮等83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列为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予以公布。 一、传统体育竞技类(8个)1、仡佬族高台舞狮(主要流传地域:务川、道真、正安、习水等县) 2、仡佬族打篾鸡蛋(主要流传地域:务川、道真、正安等县)3、独竹漂(主要流传地域:赤水市) 4、仡佬族抱蛋(主要流传地域:务川县) 5、仡佬族打欢喜团(主要流传地域:务川县)6、仁怀后山苗族采月亮(主要流传地域:仁怀市后山乡)7、五马棋(要流传地域:正安、务川、湄潭等县) 8、余庆龙灯(主要流传地域:余庆县) 二、民间戏剧类(4个) 9、学孔阳戏(主要流传地域:仁怀市) 10、高台戏(主要流传地域:务川县)11、仡佬族傩戏(主要流传地域:务川、道真、正安、湄潭等县) 12、遵义文琴戏(主要流行地域:遵义市区) 三、民间舞蹈类(4个) 13、黔北花灯(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市各县、市、区) 14、矮人舞(主要流传地域:余庆县) 15、仡佬族踩堂舞(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县平正乡) 16、打杯舞(主要流传地域:仁怀市茅台镇)四、民间音乐类17、黔北报路歌(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市各县、市、区) 18、黔北牵牛郎郎调(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19、黔北打闹歌(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市各县、市、区)20、黔北吹打(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市各县、市、区) 21、黔北哭嫁歌(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市各县、市、区) 22、仡佬族盘歌(主要流传地域:务川县) 23、仁怀后山红苗山歌(主要流传地域:仁怀市后山乡)24、海龙薅秧歌(主要流传地域:红花岗区) 25、黔北摘菜调(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 26、狮溪高腔大山歌(主要流传地域:桐梓县狮溪镇)五、民间文学(口头文学)类(5个) 27、茅台酒的传说(主要流传地域:仁怀市)28、红军菩萨的传说(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29、播州杨应龙的传说(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 30、桐梓灯谜(主要流传地域:桐梓县)31、平正仡佬族语言(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县平正乡) 六、民间曲艺类 (2个) 32、黔北说春(主要流传地域:遵义市各县、市、区) 33、竹琴表演艺术(主要传承地域:正安县) 七、民间美术类(2个) 34、遵义通草堆画(主要传承地域:遵义市区)35、湄潭农民画(主要传承地域:湄潭县) 八、民间手工技艺类(32个)36、黔北民居建筑木雕技艺(主要传承地域:湄潭、务川、遵义等县) 37、墨石雕刻技艺(主要传承地域:正安县) 38、黔北石刻技艺(主要传承地域:遵义各县、市、区) 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道机车专业试题及答案
- 审计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通信专业试题及答案软件
- 企业店庆庆祝致辞模板
- 互联网内容服务协议的法律效力
- 2025年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 井下电缆防腐施工方案
- 公司综合组组长工作总结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西省南昌市新民外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 教学课件 国际结算(第七版)苏宗祥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技巧及模板
- 成都燃气公司招聘笔试题
- T-SZTIA 003-2020 抗菌口罩标准规范
- 某铁路站房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 SMM英国建筑工程标准计量规则中文版全套
- 颈动脉保护装选择
- 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课件
- 学前卫生学第二章课件
- 2023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