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培养计划.doc_第1页
工程地质培养计划.doc_第2页
工程地质培养计划.doc_第3页
工程地质培养计划.doc_第4页
工程地质培养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地质工程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对具有良好素质的地质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及地质学等理论基础及系统的地质工程理论、技能和方法,获得工程科学和技术的基础训练,能独立从事各种建设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评价和管理等的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高级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在能源、水利水电、城建、交通、市政、环保和国防等部门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工程病害评价和治理。二、基本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实践性环节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初步具备生产、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工程建设管理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 坚实的数学、力学和地质学基础。(2) 地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3) 运用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4) 对地质资源、地质环境和地质工程等开展勘察、评价、治理、设计、规划的能力。(5) 了解地质工程学科的前沿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6) 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技术文献资料。(7) 掌握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技能,初步具有运用计算机完成地质工程及其相关工作的能力。(8)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三、学制与学位(一)学制学制四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八年,累计修业时间不超过六年。(二)学位完成本专业学业,修满170学分,符合学校相关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四、主要学科主要学科:地质工程学,包括:方向A(工程地质学)、方向B(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五、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一)基础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基础水文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二)主干课程构造地质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原理、工程地质勘察(三)特色课程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地质体改造、环境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六、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总学分170学分。必修课占102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7学分(含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学分、形式与政策1学分)、专业类基础课26学分、专业课19学分;选修课46学分,其中专业指选修课23学分、专业任选课17学分、跨学科选修课6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必修5633.1106234.1指选0 0.00 0.0专业类基础课必修2514.545014.5专业课必修1911.034210.9指选2414.043213.9任选2313.441413.3课外活动和实践环节必修2514.041413.3合 计1721003114100(一)公共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思想品德修养23612法律基础2362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546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3665毛泽东思想概论23676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5477形式与政策1自学,全校统考8大学英语162881,2,3,49体育41441,2,3,410大学信息技术基础354111高等数学122161,212线性代数3541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543小计(二)专业类基础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地球科学概论47212工程制图35423工程化学47224工程力学59025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47236Fortran程序设计23631-17周7工程测量学35441-14周小计25450(三)专业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构造地质学35432工程岩土学23641-6周3土力学35447-16周4岩体力学47255工程地质勘察354511-20周6工程地质学原理47261-14周小计19342(四)指定选修课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35432地基基础工程35453边坡工程35461-14周4地下工程35461-14周A6结构力学3543A7弹塑性力学3543A8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35441-14周A9工程渗流力学3545B6数学物理方法3543B7地球物理学原理3543B8VC+(含实习)35441-14周B9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3545小计24432(五)实践性教学环节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12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1周220-20周3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3周418-20周4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4周617-20周5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107,86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和实习0.51817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13631-17周8工程力学实验0.51829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0.518310工程测量实习11周416-16周11土工实验13645-13周12岩体力学实验13655-13周13工程地质勘察实习0.518515-19周小计25828注:未计入随课程讲授进行的课间实验和实习。(六)任意选修课为了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广泛适应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爱好和需要,选修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课程,至少选修23学分,其中专业任选课至少17学分、跨学科(指学科门类,包括本学院力学和土木工程等)任选课6学分。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1遥感地质学23651-10周2土木工程概论25471-10周3地质灾害与防治25471-10周4道路工程25471-10周5矿业工程25478-14周6水利水电工程25471-10周7地震工程23683-8周8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与监理25483-11周9地理信息系统23683-11周10地质工程专题讲座25481-11周A11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含课程设计)25441-14周A12工程建筑概论25451-14周A13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25451-10周A14工程钻探与取样23661-14周A15环境岩土工程25461-10周A16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23661-10周A17地质体改良25471-10周A18动力工程地质学23683-8周A19环境工程地质学23683-8周A20其它B11重磁电勘探 (含实习)2545B12地震波与声波勘探 (含实习)2545B13测井理论与方法(含实习)23668-14周B14放射性勘探 (含实习)23661-7周B15数字信号处理25461-15周B16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25471-16周B17混凝土无损检测25483-11周B18其它小计其它(根据当年就业形势,临时安排)七、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要求本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地质工程专业类必不可少的内容,与课堂教学任务相辅相成。(一)课外活动除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外,学生应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学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1)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班级组织的书画比赛、辩论赛及演讲赛、英语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及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2) 开展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在低年级开展政治思想、爱国广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在高年级开展毕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3) 结合各级野外实习,因时因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二)科研与生产的初步训练(1) 广泛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系或研究所负责开展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和前沿科技讲座、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学生应积极参加专业类学术活动,同时参加其它相关的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2) 鼓励学生在课余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科研机会,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锻炼科研能力。(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生产实践活动,掌握地质工程生产实践的工作程序、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三)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未单独列出,由任课教师根据课时总量灵活掌握。(四)教学实习时间与安排(1) 实习时间及安排工程测量综合实习:1周,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周,安排在第一学年第2学期最后一周进行;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周,安排在第二学年第4学期最后三周进行;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周,安排在第三常年第6学期最后四周进行;地质工程毕业实习:因目前条件尚不成熟,本计划暂不列入。(2) 排课要求第2、4、6学期的课堂教学时间应做出相应调整(总学时不变),以保证野外实习正常进行。其中:第2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9周末结束,第20周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第4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周为工程测量综合实习,第1720周为综合地质填图实习;第6学期,课堂教学(含考试)应在第16周末结束,第1720周为地质工程综合实习。八、副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一)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以“地质工程”作为副修和双学位专业的学生,需按下列计划修学满学分(副修30学分、双学位50学分),按学校有关规定,可获得地质工程专业副修证或地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课 程学 分副 修双学位地球科学概论44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44构造地质学33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33工程岩土学22土力学33工程地质勘察3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44工程渗流力学33工程建筑概论33岩体力学/4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3地基基础工程/3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8合计3250(二)副修和双学位教学计划说明(1) 对于副修地质工程专业或以地质工程为第二专业学位的学生,应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指定选修课和必要实践教学环节,达到规定学分。(2) 授课时间、内容、要求均与地质工程专业相同,不另外单独安排。(3) 若原专业已修本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则免修相应课程,不计学分,不足学分从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中选择。九、其它有关说明(一)本教学计划修订宗旨针对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实际情况、地质工程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反馈信息,本着“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拓宽口径”的理念,在2004年“地质工程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修订而制订本教学计划,突出兰州大学地质工程学专业的特色。与2004年教学计划相比,本教学计划在以下方面进行的修订。(1) 注重工程地质学基础,主要反映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修正与更新、部分课程名称的更改与相应教学内容的变更、增设部分专业选修课,使学生系统掌握地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中的若干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就业口径。(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相辅相成,在教学计划修订的同时,对教学大纲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尤其加强了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在掌握地质工程工作方法(勘察设计施工工程对策)的基础上,熟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领域和各类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问题。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和遗漏。(三)选修课的考核方式本计划不对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作统一要求,由任课教师在公平、公共的原则下,评定学生的成绩。鼓励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如课程设计、论文撰写、学生学术讲座等)对学生进行考核,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和更进一步的基本技能训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四)临时选修课程的安排根据当年就业形势,适当开设部分本计划中未列课程,供学生选修。(五)生效日期本教学计划从2006级开始执行。13十、地质工程学本科教学计划总体安排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学时总数课时分配各学期周学时分配备注讲授习题讨论实验或上机课外辅导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12345678公共基础课必修1思想品德修养22363622法律基础2236362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3545441-14周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2363631-14周5毛泽东思想概论22363626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3545437形式与政策101自学8大学英语16428828844449体育42144144222210高等数学1242162166611大学信息技术基础335454312线性代数33545431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54543专业基础课必修14地球科学概论447272415工程制图33545431-18周16工程力学559090517工程化学447272418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447272419Fortran程序设计22363621-17周20工程测量学34545441-14周专业课必修21构造地质学335454322工程岩土学26363661-6周23土力学36545467-16周24岩体力学447272425工程地质勘察3354543 26工程地质学原理46727261-14周方向指选27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345454328地基基础工程345454329边坡工程34545441-14周30地下工程34545441-14周A31结构力学3354543A32弹塑性力学3354543A33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验)3354543A34工程渗流力学3354543B31数学物理方法3354543B32地球物理学原理3354543B33VC+ (含实习)3354543B34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3354543任选本专业任意选修课17跨学科任意选修课6实践教学环节必修35工程力学实验0.511818236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12363621-17周37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0.521818238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0.521818239土工实验14363645-13周40岩体力学实验14363645-13周41工程地质勘察实习0.521818415-19周42工程测量实习11周1周X16-16周43基础地质认识实习11周1周X44综合地质填图实习33周3周X45地质工程综合实习44周4周X46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10X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11专业实践教学24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学分合计25414041432448000必修课学分、学时、实验合计100185418542526212271350选修课学分、学时合计4784643200633800(+414)总学时、实验、上机学时合计1703114228641428283129182150注:备注栏中“(+414)”为任意选修课总学时;各学期课时合计中不含任意选修课的课时;实践课学时为折合学时,且不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实验和教学实习。附: 各学期课程分配第1学期(第一学年第1学期)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1思想品德修养公共基础23622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7243体育公共基础1624高等数学公共基础6906全院合班5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公共基础35436线性代数公共基础3543全院合班7地球科学概论专业基础47248地球科学概论实验及实习实践教学0.518029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实践教学1小计 (必修&指选)24.540224第2学期(第一学年第2学期)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1法律基础公共基础23622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7243体育公共基础13624高等数学公共基础666全院合5工程力学专业基础59056工程制图专业基础354327工程化学指定选修4724与土木合8工程力学实验实践教学0.518029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实践教学11周020-20周小计 (必修&指选)26.542024第3学期(第二学年第1学期)学期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1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7242体育公共基础1362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公共基础3543全院合班4Fortran程序设计专业基础2362全院合班5构造地质学专 业 课35436Fortran程序设计实习实践教学136027构造地质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0.518048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专业基础47249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指定选修3543A10结构力学指定选修3543A11弹塑性力学指定选修3543B10数学物理方法指定选修3543B11地球物理学原理指定选修3543小计 (必修&指选)27.554027第4学期(第二学年第2学期)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1大学英语公共基础47242体育公共基础13623工程测量学专业基础35441-14,与土木合班4工程岩土学专 业 课23661-6周5土力学专 业 课35467-15周6工程测量学实习实践教学11周016-16周7土工实验实践教学136045-13周8综合地质填图实习实践教学33周018-20周A9工程与环境物探(含实习)指定选修35441-14周A10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任意选修25441-14周B9VC+ (含实习)指定选修35441-14周B10小计 (必修&指选)2158626第5学期(第三学年第1学期)序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周讲授学时周实践学时备注1岩体力学专 业 课47242工程地质勘察专 业 课35463地基基础工程指定选修35464岩体力学实验实践教学136045-13周5工程地质勘察实习实践教学0.518046遥感地质学任意选修23641-10周A7工程渗流力学指定选修3543A8工程建筑概论任意选修2543A9特殊土工程地质特性与改良任意选修2543B7地球物理反演理论与方法指定选修3543B8重磁电勘探(含实习)任意选修2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