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学诊断测量第一节 常用X线诊断测量一、头颅1儿童头颅各囟闭合时间,婴儿时期囟门有6个,即前囟、后囟、左右前外侧囟、左右后外侧囟等。除前囟和后外侧囟需1.52岁左右才消失外,余囟均在出生后3个月内消失。2头颅厚度测量(1)外板平均厚度:1.5mm(2)内板平均厚度:0.5mm(3)颅顶:额部平均厚度5mm,顶部平均厚度5mm(在前后位片上测量,顶骨薄处除外)(4)颅底平均厚度:23mm,枕骨粗隆可厚至15mm。3头颅大小测量 可通过头颅三径平均值测得,计算方法为:头颅三径平均值=(颅宽+颅高+颅长)3(1)颅宽(W):指两侧颞鳞缝上缘间最大距离(后前位);(2)颅长(L):指眉间至枕骨的最大距离(侧位片);(3)颅高(H):指枕骨大孔前缘至颅顶最高点间最大距离(侧位片)。4头颅指数 说明头颅形状头颅指数=头颅最大横径(内径)/头颅最大前后径(内径)100头颅指数为70%80% 属中头型头颅指数为80% 属短头型头颅指数为70% 属长头型5儿童颅腔指数(Cronquist指数)Cronquist指数=L+H+W/M10(1)颅宽(W):指两侧颅骨内板间最大距离(后前位片);(2)颅长(L):指前后颅骨内板之间的最大距离(侧位片);(3)颅高(H):指从枕骨大孔前缘中点至颅顶最高点之距离(侧位片);(4)下颌间径(M):指两侧下颌骨髁突的下颌颈内缘间距离(后前位片)。注意:头颅的大小、形状正常与异常的确定,应结合临床状和其他改变,不可轻易确定有增大与变小。6蝶鞍的测量(1)蝶鞍前后径:蝶鞍前、后壁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816mm;平均为11.5mm;(2)蝶鞍的深径:以测量鞍结节与后床突间连线至垂体窝最低点间垂直距离,约为413mm,平均为8.6mm;蝶鞍的宽径:相当于蝶窦之顶,约为912mm,平均值:13.8mm;蝶鞍容积(V)=2/3深径(H)宽(W)范围约为4141109.9mm3。7颅底陷入测量(1)钱伯伦(Chamberlain)线;以硬腭后缘与枕大孔后缘联线。正常时齿状突应不超过此线,若齿状突超过此线3mm则为颅底陷入症。(2)双乳突线或二腹肌沟线:齿状突可达双乳线或此线之上12mm。若超过15mm,则为颅底陷入症。齿状突与二腹肌沟线(腹肌沟位于乳突内侧与颅底交接点)距离正常齿状突应低于此线2mm。若低于此线不到2mm则为颅底陷入症。8颅底角 在标准头颅侧位片上鼻根至蝶鞍中点联线与蝶鞍中点至枕大孔前缘联线所成的夹角。最大:148,最小:109,平均:132.3。9颈 部大血管离中线的距离(1)椎动脉离颈中线平均1.7cm;(2)颈总动脉离颈中线平均2.9cm;(3)颈内静脉离颈中线平均3.9cm;10颈内动脉各分支的大小及位置(1)颈内动脉直径35mm;颈2颈4间的弯曲叫虹吸曲,其最内点距中线平均为10mm。(2)大脑前动脉直径:13mm;其垂直部与额骨内板距离为1.52.5cm;大脑前动脉局限于中线4mm以内,个别可达10mm。(3)大脑中动脉直径3mm左右,向后上转折处距颅骨内板约2cm(前后位)。(4)眼动脉管径11.5mm。(5)后交通动脉12mm;位于脉络丛前动脉下方23mm的颈1段分出,侧位片动脉期该动脉轻度弯曲后行约1015mm;与大脑后动脉相连。(6)脉络丛前动脉11.5mm;在侧位动脉期,该动脉起点距颈内动脉分叉点约5mm,距后交通动脉起点远侧2mm。在正位动脉期向外凸处至颅中线距离为2.93.9 mm.(7)松果体在大脑大静脉最低点前下方7mm处,可作为颈内动脉造影上松果体定位标志。(8)颈4、颈5交角大都在80100之间。交角顶端常在枕骨斜坡后缘前0.5cm,最前可达1.2cm,最后达斜坡后缘0.3cm。(9)颈4与鞍底的关系:颈4常与鞍底平行,其中段与鞍底骨影重叠或位于鞍底上0.3cm左右(08mm)。(10)颈1、颈2交点常在后床突前上方5mm左右,少数可达10mm,或在其下2mm。(11)椎动脉管径3.5mm,基底动脉管径3.0mm。其底动脉上部与鞍背距0.8cm(0.51.5cm),基底动脉与斜坡间距约0.20.3cm,一般不超过0.5cm。二、五官、眼、乳突、咽喉1视神经孔 初生婴儿平均最大径为4mm。6月婴儿平均最大径为5mm。成人平均最大径为7mm。2茎突 平均长度:2.5(2.54)cm。3乙状窦和导静脉 乙状窦前缘与外耳道后壁间距离约1115mm。导静脉宽约23mm,亦有达8mm者,其开口多位于乙状窦膝部与乳突尖的中点。4内听道 最大平均直径值:5.2mm。内听道内侧开口平均值6.2mm。5鼻咽软组织平均厚度(mm)见下表。顶 壁顶 后后 壁均 值5.213.13.8范 围1.5117.51819标准差1.92.31.6标准误0.190.230.16上述三径线有两条超过均值时可作出诊断。6颈部软组织测量数值(C=颈椎4前后径)见下表。年龄(岁)咽后喉后011.5C2.0C120.5C1.5C230.5C1.2C360.4C1.2C6140.3C1.2C环状软骨后男0.3C0.7C成人女0.4C0.6C三、脊柱(1)寰椎前弓与枢椎齿状突之间宽约12mm。(2)椎间孔平均高为9.4mm,横径约5.9mm;正常人椎间孔的纵径约为下位椎体高度的3/5。(3)第5腰椎前下角:沿骶骨上缘作一直线,再过骶椎前上角作一与此线相交之垂直线。正常情况下,第5腰椎前下角在此垂直线的后方约010mm,若位其前方则为病态。(4)腰骶角:侧位片上,沿第1骶椎上缘所作的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正常为3442.5。(5)椎管前、后径(mm)在脊柱的侧位片上,以椎体后缘连线为椎管前壁;以椎板连合皮制线的最突点(即两侧椎板在中线连合处,侧位片上,位于棘突前界向前突出的弧形致密线)连线为椎管后壁。任一节段两线间的最小间距,代表该平面椎管的前、后径。椎管前、后径正常值见下表。一般说来,颈部椎管如12mm、腰部13mm可拟诊为椎管狭窄。椎管前、后径(mm)C1C2C3C4C5C6C7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L1L2L3L4L5最小值161413121212181515141515151515151515151515151616最大值242219191919191920202020212121212122232322232328平均值201816161616171717181818181818181819191919192021(6)椎管内造影:正常情况下,造影柱边缘与椎弓根内缘最突点间距2mm。在侧位片上造影柱前缘对应椎间隙处可因椎间盘后缘的影响表现浅弧形压迹,通常小于2mm;当俯卧时,造影剂柱与椎管前、后壁之间有窄的透亮间隙,宽度2mm。椎管空气造影:俯卧位片颈髓背侧蛛网膜下隙显示一宽约24mm的透明气柱,仰卧位时则位于腹侧有约25mm的透明气柱。颈髓正常前后径为810mm。四、骨骼系统1主要骨骨化点出现及长合时间见下表。骨化点出现时间骨骨化点名称胎龄(月)出生后(岁)长合时间(岁)肱骨上端 头初生1大结节7月2小结节232022体2下端 肱骨小头7月1内 上 髁6131820滑 车914外 上 髁917尺骨上端(鹰嘴)10141519体2下端(头)61120桡骨上端(头)591718体2下端7月820腕骨头状骨初生1钩 骨初生1三角骨36月 骨37手舟骨57大多角骨47小多角骨410豌豆骨1016股骨上端大转子341718小转子914头7月1体1.751924下端9髌骨47胫骨上端初生11924体2下端21619腓骨上端4101722体2下端220222腕骨角 由舟、月两骨切线与月、三角两骨切线,此二切线所夹角正常为131.5。若小于117,亦可为卵巢发育不全的辅助征象。3肱颈角 肱骨颈轴线与肱骨干轴线相交角为140。4肱骨角 肱骨体中轴线与肱骨滑车冠状轴线在外侧构成的角称肱骨角。正常男性为85、女性83。5肱骨小头前倾角 在侧位片上,肱骨体的纵轴线与肱骨小头的中心线相交,其下方形成的夹角称肱骨小头前倾角,正常为2545。6肘关节 关节间隙的宽度约为3mm。肱骨的中轴线与尺骨的中轴线延长并交叉,其外侧夹角为外偏角,正常为165170;其内下方的夹角为提携角,正常为520。外偏角165170称肘外翻,190称肘内翻,等于180称直肘。7腕关节的测量(1)桡骨前倾角:腕关节侧位,于桡骨腕关节面前缘作桡骨纵轴线的垂直线,此线与腕关节面切线之夹角称桡骨前倾角。(2)桡骨内倾角:腕关节正位,于桡骨腕关节面内缘作桡骨纵轴线的垂直线,此线与腕关节面切线成夹角称桡骨内倾角。(3)尺腕角:腕关节正位,作月状骨、三角骨外缘切线,此线与尺骨下关节面切线所夹角称尺腕角。(4)桡骨茎突长度:腕关节正位,桡骨腕关节面内侧缘与桡骨的纵轴的垂直线,此线至桡骨茎突尖部的平行距离。(5)尺骨茎突长度:尺骨关节面至尺骨茎突尖端的平行距离。(6)尺桡关节间隙:尺骨远端桡侧缘与桡骨远端尺骨切迹皮质之间的距离。腕关节测量的正常值见下表。 项 目后前位前后位范围平均值范围平均值桡骨前倾角9201354枨骨内倾角2035270523403121尺腕角215135424503811桡骨茎突长度818mm12.85mm1019mm14.53mm尺骨茎突长度28mm4.9mm尺桡关节间隙0.52.5mm1.38mm0.53.0mm1.94mm(7)桡内角:在正位片上,桡骨茎突尖至尺骨茎突基底部之间作一连线,该线与桡骨干之轴线相交,其尺侧上方的夹角称桡内角,平均值为83。(8)桡前角:在侧位片上,沿桡骨腕关节面作一切线,此线与桡骨纵轴线之间的前方夹角称桡前角,平均值为85.5。8骨盆X线测量 下列径线对于孕妇产前骨盆X线测量十分重要。(1)骨盆入口前后径:为耻骨联合间隙的上缘至骶骨岬的前缘的直线距离,平均值为11.6cm。(2)骨盆入口横径:为骨盆上口左、右两侧最远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平均12.3cm。(3)骨盆中部横径:为两侧坐骨棘之间的直线距离,平均值为10.5cm。(4)出口横径:为两侧坐骨结节间距离,平均值为11.8cm。(5)骨盆出口前后径:在侧位片上,通过测量耻骨联合下缘与骶尾关节间距获得,平均值为11.8cm。9股骨(1)颈干角: 指股骨颈轴线与股骨体轴线相交之内下角称颈干角,成人为110140;儿童为150。(2)股骨角和膝外翻角: 股骨纵轴线与两髁关节面的切线,其外侧构成的角称股骨角,正常为80其内侧构成的角称膝外翻角,正常为100。10.膝关节(1)骨髁角:在侧位片上,股骨干的纵轴线股骨髁长轴的纵轴线相交,其后方的夹角称股髁角,正常约为90110(2)胫后角:股骨的纵轴线与胫骨上关节面的前、后源所作的连线,相交的后方夹角,正常90。(3)膝关节间隙:约48mm。11踝关节(1)踝关节间隙:在正位片上,滑车状的踝关节间隙宽约34mm,两侧方的关节间隙也都为34mm。(2)胫踝角: 为距骨关节面切线和胫内踝关节面切线相交的内下夹角,男性为4561;女性为4965。(3)腓踝角: 为距骨关节面切线和腓外踝关节切线相交构成的外下夹角,男性为4563;女性为4362。(4)跟骨角:在踝关节侧位片上,通过距跟后关节上缘和跟骨后上缘的连线,再通过距跟后上缘和跟骨前突上缘的连线,两线相交形成向后的夹角,正常为2840。12足弓的测量(1)内侧弓:跟骨最低点至距骨头的最低点连线和距骨头最低点至第1跖骨远端最低点连线所交向下的角,正常值为113150。(2)外侧弓:跟骨的最低点至跟骰关节最低点连线及跟骰关节最低点至第5跖骨远端最低点连线所夹向下的角称外侧弓,正常值为130150。(3)足弓高:足底水平线与骰骨下缘的垂直距离称足弓高。男性为4.3cm;女性为3.5cm。五、呼吸系统1支气管长度、宽径右主支气管平均为2.5cm;直径为1.53cm;左主支气管平均为5cm,直径为1.3cm。2气管角 于左右主支气管腔内各画一中线,所夹角为气管角。 新生儿:5865;成人:4669。3肺门影位置和宽度 40岁以上成人,肺门影的外缘至正中线的距离为3.57cm,多数为5.5cm。左右两侧肺门外缘之间的距离大多数为11cm。左右肺门的宽度一般相差不到1cm,最大可达2cm。儿童在13岁时肺门宽度为2030mm;37岁为2540mm;712岁为3040mm。六、心脏血管系统1心胸比率法 此法是在胸部正位片或荧光屏上测量出心脏的最大横径(心右径+心左径)和胸廓的最大横径,然后进行比较。即:心胸比率横径=心横径/胸腔最大横径。一般为0.5或小于0.5,最大不超过0.52。2主动脉弓的管径 在作食管钡剂造影的后前位片上,测量自食管左缘上之主动脉压迹的最凹处至主动脉球左缘最突出点的距离,所得距离数减去3mm,便是主动脉弓的管径。正常人为1.93.5cm,平均为2.6cm(男性2.85cm,女性2.47cm)。3主动脉的长径 即测量自右心房与升主动脉交界点至主动脉顶之间的距离。正常人平均值为9.351.61cm(男性10.04cm,女性8.07cm)。4肺动脉和肺静脉的测量 通常在胸部正位片上进行。常以测量右肺下动脉作为判断动脉是否增粗的标准。一般情况下,50岁以上的男性动脉口径为1117mm,女性为1115mm;男性深吸气时为16mm,深呼气时为15mm,女性比男性约少1mm,右肺上静脉的下后静脉干测量,可作为判断肺静脉是否增粗的标准。其正常管径为710mm。此外,也可测量右肺下静脉接近右心缘处的直径,其正常值为812mm。5血管心造影显影时间 静脉血管心造影血管心脏一般显影时间如下:上腔静脉 0.51.5s右心房 12s右心室 1.52.5s肺动脉 23.5s肺静脉 57s左心房 58s左心室 710s主动脉 710s腹主动脉 912s七、胃肠系统1胃底与横膈间距离 平均值=0.5cm;最大值=1.5cm。2盲肠直径测量 最大宽度平均值=57cm;9cm为临界值。3儿童和成人骶椎前间隙测量 儿童(15岁)平均值=3mm,范围:15mm。 成人平均值=7mm,范围:216mm,超过20mm应认为异常。 以上为直肠后壁至骶椎最小距离。4回盲瓣测量 测量此瓣上、下距离,一般在2cm以下,少数可达24cm。八、肝、胆1肝脏的X线测量 在腹部前后位片上进行,中心X线落在锁骨中线平肋缘上方5cm处,靶片距离100 cm。(1)直径:在右锁骨中线上,测量自膈顶至肝下缘的距离,平均为13cm(1017.7cm)。(2)长径:测量自肝右叶下角至右膈顶水平线与人体正中线相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平均为20.364cm(1225cm)。(3)宽径:分别测量自肝的上下缘至长径的最大垂直距离。两距离相加之和为宽径,平均为11.1cm(914cm)。肝斜角:肝长角与肝下角水平线的夹角,平均为47.8(4248)。2胆囊:长为710cm,宽为34cm3胆道系统的测量 见下表。测量项目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口径(mm)43352.53.556长度(mm)148.440303575九、泌尿系统1肾脏(1)长径:正常男性:右侧为12cm,左侧为12.7cm; 正常女性:右侧为12.5cm,左侧为12.6cm。(2)宽径:平均为5.7cm;(3)厚度:23cm(4)肾脊角:正中线与肾长轴延长线之间的夹角。 正常男性:右侧17.7(933),左侧16.6(527)。 正常女性:右侧14.3(923),左侧14.9(625)。(5)上下肾盏间距离:6.78.8cm。第二节 正常人体CT测量值一、颅脑1脑室大小(1)测量两侧侧脑室前角间径与同平面脑横径的比值,正常平均值为31%(19%39%间)。(2)不同年龄组正常脑室系统测量值(见下表)项 目2岁260岁60岁Hackman 值35mm45mm55mm三脑室横径5mm7mm9mm四脑室横径9mm11mm13mm纵裂宽径3mm3mm35mm脑沟宽径不可见3mm35mmHackman 值=侧脑室前角间径+尾状核间径之和。2脑垂体高度 冠状面CT扫描上,正常垂体腺上缘平直或略呈下凹弧形,其高度在成人女性7mm,成人男性5mm,9mm为垂体腺增大。二、五官(1)正常眼环厚度24mm。(2)晶体CT值:7080Hu;玻璃体CT值:010Hu。(3)眼眶内视神经粗34mm;眼外肌粗46mm。两侧对称。三、胸部(1)气管横径:1520mm,其前后径横径。气管壁厚度:14mm。(2)右中间段支气管横径:10mm,其后壁与肺紧邻。(3)奇静脉及半奇静脉正常值为36mm。(4)心包厚度3mm,局部增厚不超过4mm。(5)扩张的食管壁厚度:3mm。(6)纵隔、腋窝淋巴结大小:1cm直径。四、腹部1肝脏(1)上下径不大于15cm。(2)右肝叶前后径大于左肝叶前后径1.21.9 倍,不超过2倍。(3)右肝叶横径大于尾叶横径23倍。(4)肝脏平扫CT值:4080Hu,高于脾脏。增强扫描CT值升高至120140Hu。2胆囊、胆道(1)胆囊壁厚度:3mm,5mm为异常。(2)胆囊横径:34cm,上下径:710cm.(3)胆囊CT值:020Hu,密度均匀。(4)胆总管正常横径:68mm,手术后胆总管管径1cm内仍属正常。(5)肝总管正常横径:35mm。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影。3脾脏(1)正常脾脏上下径平均值:12cm,不超过15cm,前后径7cm,横径4cm。(2)正常脾脏的前缘,位于腋中线后方。(3)正常脾脏的密度均匀,略低于肝脏。4胰腺(1)前后径:胰头3cm,胰体2.5cm,胰尾2.0cm(Haertal等)。 (2)与第2腰椎椎体横径之比,正常胰头前后径/腰2椎体横径=0.51个椎体横径;胰体前后径/腰2椎体横径=1/32/3椎体横径(Haaga等)。(3)主胰管内径:24mm。(4)胰腺密度:与脾脏相似,略低于肝。5胃肠道(1)充盈状态下胃壁厚度:25mm,大于10mm为异常。(2)空回肠在充盈状态下肠壁厚度:小于3mm,大于5mm为异常。(3)大肠在充盈状态下肠壁厚度:35mm,大于10mm为异常。6肾上腺(1)正常肾上腺前后径:12cm,其内外侧肢粗细类似膈肌脚。(2)正常肾上腺的边缘平直或凹陷,不应呈半球状或结节状。7肾脏、输尿管及膀胱。(1)正常肾脏:上下径:1015cm,横径58cm。肾实质平扫CT值:3060Hu,增强扫描CT值:80120Hu。(2)输尿管内径:57mm。(3)膀胱充盈状态下壁厚度:23mm,厚薄均匀。8前列腺及精囊(1)前列腺大小正常值(cm)见下表。年龄组前后径横径上下径604.34.85.0302.33.13.0(2)精囊横径(两侧之和):小于6cm。(3)精囊与膀胱间夹角:正常为锐角。9子宫、子宫颈及卵巢(1)成人子宫横径:45cm;前后径23cm;子宫颈一宫底间径:78 cm。(2)成人子宫颈横径:3cm;上下径:2cm,子宫体比子宫颈的横径约大1倍。(3)成人卵巢大小:3.5cm2cm1cm,绝经期后萎缩变小。10腹腔淋巴洁(1)膈脚后淋巴结:6mm。(2)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10mm。(3)直肠旁淋巴结:10mm。(4)腹腔其他部位淋巴结:15mm。五、脊柱1颈椎(1)第1颈椎椎管前后径: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先进安全培训方法课件
- 化学品节前安全培训课件
- 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培训课件
- 创建无烟医院培训课件
- 先心封堵介入课件
- 量子抗AUTH加密协议设计-洞察及研究
- 内燃机车电传动课件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同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分层练习
- 5搭石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构成原子的微粒讲解
- 新生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查房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全真试题(含解析)
- 银行外包人员管理办法
- 外贸订单发货管理办法
- 学堂在线 逻辑学概论 章节测试答案
- 招生表彰活动方案
- 2025年安徽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学校党组织家访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正念心理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