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长期以来,在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合理的大量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预计的损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性发展,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极度重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标,环境会计的发展也成了全球人们关注的焦点。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更是将环境保护推向了更高的地位。与此同时,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展现在了人们眼前。如何真实有效的向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公众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我们当前必须研究的课题。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保护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in peoples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a large number of ir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massive pollution of the Earth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used unpredictable damage.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growing concern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extremely seriously. Coordin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an inevitable social development goal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global attention. December 2009 Copenhagen meeting held in even gre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a higher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ad unfolded in front of people. How real and effective to stakehold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at we must now study. Keywords: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目录1环境会计的介绍11.1环境会计的产生背景11.2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21.3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32在我国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62.1我国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62.2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83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23.1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123.2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43.3以海尔集团和松下集团为例对比中日企业环境报告书154改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足的具体措施194.1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194.2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21参考文献24致谢261环境会计的介绍1.1环境会计的产生背景长期以来,气候变暖、水资源严重污染、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增加以及全球森林面积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恶化,使人们意识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已遭到威胁,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自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使各行各业迅速发展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不合理的大量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已经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预计、不可挽回的损害。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环境会计。以1971年比蒙斯(FABcan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JTMarlin)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环境会计研究正式拉开了序幕。进入21世纪,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例如,生活的空气质量、水源质量、以及食物质量等。而且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发展和环境保护。此外,新闻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各类环境组织也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环境保护。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更是将环境保护推向了更高的地位。这一切在促使人们关注环境的同时,也开始关注环境会计的发展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施的环保措施,迫使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费用,及其在环保方面的做的措施进行计量、记录,并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就此,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环境会计的研究及实行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1.2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我国会计界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会计理论的探索和研究,研究层面不断深入,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展。但由于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起步的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的理论成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尚未将两者很好地连接起来。1.2.1国外发展现状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国家对于环境会计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环境会计是以综合货币计量和实物量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认准则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资源污染,预防、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费用,分析环境资源绩效,以及环境资源运动对会计主体经营业绩影响的一门学科。环境会计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保护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机构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制度较为健全。1989年,挪威经过修订的公司法中要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有关污染物排放水平及根据公司环境清理目标制订和实际采取的行动信息,同时还要求公司报告内部工作环境。法国政府规定所有员工在3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提供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社会资产负债表。1993年,美国证监会也发布了“92财务报告”,要求上市公司对现存或潜在的环境责任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对于不按照要求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将被处以50万美元以上罚款,并在媒体上公示。丹麦、英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也相继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法规。此外,这些发达国家的社会公众十分注重环境问题。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许多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致力于环保活动。所以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也就格外重视。企业无论是为了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还是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必须注重经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以及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而且随着现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在网络上发布本公司的环境报告已成为普遍做法。2.1.2国内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问题不断扩大。每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我国GDP的35,我国实施环境会计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了环境会计理论。1992年第5期的会计研究上,葛家澍教授等发表了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此文便是我国开始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在专著方面,较早期的徐泓教授的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1998)、乔石震和乔阳编著了漫画环境会计(2002)、以及许家林和孟凡利编著的环境会计(2004)等,他们都对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动了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而且从2000年到2007年期间,我国关于环境会计研究的文献有865篇。其次,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以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条例、环境标准在内的环境法律体系,但是由于相关执法部门执法程度的不严,使这些法律、条规丧失了其原本的效力。再者,目前看来,社会公众对于环保的意识还不够。虽然政府的大力倡导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是实际生活过程中,人们还是缺乏环保意识。而且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也不完善,同时我国也缺乏对于环境会计的审计和监督。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会计在会计理论水平、环境法律、法规以及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完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的道路上,我们还有深长的道路要走。1.3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引进了环境会计理论。到了90年代,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大力倡导,社会公众开始逐渐产生环保意识。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等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也变得活跃了起来。葛家澍教授等发表了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揭开了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的序幕。1.3.1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是以综合货币计量和实物量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资源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公认准则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资源污染,预防、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费用,分析环境资源绩效,以及环境资源运动对会计主体经营业绩影响的一门学科。1.3.2环境会计的目标作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用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保证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二是具体目标,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的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资料。当然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的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1.3.3环境会计的假设会计假设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基本前提。与会计领域其他问题的研究一样,环境会计研究也必须在明确会计假设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对于环境会计和传统会计假设之间的区别,经济学家、会计学家们的看法不一,大都主张重新构建,并强调环境会计的特殊假设。(1)会计主体环境会计的会计主体与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假设相同。但要注意的区别是:其一,主体所控制的经济资源不仅仅是人造资源,生态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其二,传统会计对环境污染等一些属于外部性的问题事项并不反映,而环境会计则把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因素予以考虑。(2)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环境会计的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与传统会计相同,这也是环境会计需要坚持的重要假设。(3)可持续发展假设环境会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假设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既定的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直到实现企业主体的计划和完成受托责任为止,这与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一致。二是指环境资源的消耗、补偿循环是可持续的,即假定环境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断补偿的前提下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可持续发展。(4)多元计量假设环境会计中应该同时采用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形式。在非货币计量中包括实物计量、劳动计量、混合计量等。这种不同来自于在许多情况下,环境信息无法用货币计量。(5)环境价值假设环境价值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假设环境是有价值的,并且环境的价值是可以计量的,只是环境价值的计量具有模糊性,不适宜于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计量,但可以依据边际价值理论,采用多元计量方法进行计量。二是环境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渡开发和利用,不可替代和无法再生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因此环境资源的价值呈上升趋势。1.3.4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环境会计除了和传统会计一样应具备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外,还应包括环境会计的一些特殊性原则。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原则;外部影响内部化原则;充分揭示原则;强制性原则。1.3.5环境会计要素(1)环境资产狭义的环境资产是所有权已经界定,或管理主体已经明确,并能对其执行有效控制,通过对其持有和使用可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利益的环境资源。广义的环境资产形态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按能否再生分为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按经济意义可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针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向企业征收相应的税收,用作环保基金。企业则依据政府的有关规定,自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其环境负债的金额。(3)环境权益环境权益是指管理主体对环境资产的所有权,表现为管理主体全部环境资产减去全部环境负债后的剩余额。(4)环境费用环境费用是指企业因履行环境保护责任,为降低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环境负荷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5)环境收入环境收入是指管理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由于开展以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为宗旨的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运动而增加的环境资源。(6)环境利润环境利润是指管理主体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因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消费运动取得的净成果,是环境收入与环境费用配比后的差额。1.3.6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是指在环境会计实践活动中接受环境会计对象的数据。并对搜集到的环境会计对象的数据进行筛选、归类并最终确定为相应的环境会计要素的动态过程。环境会计要素的计量是指在环境会计要素确认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和属性,遵循一定的计量环节,从而对所认定的环境会计要素进行计算、量化的过程。环境资源的价值在计量中存在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可以采用直接市场法、替代性市场法和模糊数学法等,直接市场法又具体包括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防护费用法、市场价值或生产率法、人力资本法或收入损失法等。1.3.7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披露的会计信息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以满足决策者分析、决策的需要。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从总体上可分成两部分:一是在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具体披露企业本期发生应记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效益、环境支出和与环境相关的资本性支出;二是在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执行的环境政策、实施情况以及企业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长期目标等。2在我国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2.1我国企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的生存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且往往不仅危害程度大,涉及面也很广。此外,环境一旦被污染,极难治理。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步环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真正地把环境保护与治理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以及产生的各种噪音,都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大量未经处理排放的废气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例如由于过量排放二氧化硫导致的酸雨。我国是世界上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的国家之一,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酸雨。环境污染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无论是人们的身体健康,还是日常生活,都深受其影响。人们呼吸着污染的空气,喝着污染的水,吃着从污染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耳边响着噪声,这些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1956年,日本熊本县的水俣湾地区出现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痉挛、麻痹、运动失调、语言和听力发生障碍等症状,最后因无法治疗而痛苦地死去,人们称这种怪病为水俣病。科学家们后来研究清楚了这种病是由当地含Hg的工业废水造成的。Hg转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贝类、鱼和虾的体内,人们如果长期食用这些贝类、鱼和虾,甲基汞就会引起以脑细胞损伤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妇体内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儿发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变形。种种由于污染导致的中毒事件、病发事件,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以来,不得不说我国的发展之势十分迅猛,2009年9月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之一中指出,建国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1,同期的世界GDP年均只增长3.6。在我们为祖国的发展自豪的同时,应看清这8.1的年均增长背后是什么。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率差,在经济持续迅速增长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是以严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的,这不仅导致了我国的发展“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低效益”,而且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日益恶化。根据2009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71.7亿吨,比上年增加2.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比上年减少2.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30.0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7.7,比上年增加6.4。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20.7万吨,比上年减少4.4。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7.6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34.6,比上年减少10.5;城镇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63.1万吨,占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5.4,比上年减少0.9。废水中氨氮排放量127.0万吨,比上年减少4.0。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29.7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3.4,比上年减少12.9;生活氨氮排放量97.3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76.6,比上年减少1.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2.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3.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吨,比上年减少5.9。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991.3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5.8,比上年减少6.9;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29.9万吨,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4.2,比上年增加0.5。烟尘排放量901.6万吨,比上年减少8.6。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670.7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74.4,比上年减少13.0;生活烟尘排放量230.9万吨,占烟尘排放总量的25.6,比上年增加7.1。工业粉尘排放量584.9万吨,比上年减少16.3。工业燃料燃烧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和工业生产工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分别为89.3和86.5,分别比上年提高1.9和4.7个百分点。 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9.0亿吨,比上年增加8.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虽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围绕节能减排开展了许多工作,2008年我国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了4490.3亿元,占了当年GDP的1.49%,同时取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与2005年相比,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6.61和8.95,不仅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而且首次实现了任务完成进度赶上时间进度。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这点成绩沾沾自喜,因为我国的的环境问题仍十分严峻,现处于环境质量“局部有改善,整体在恶化”状态。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资源消耗量却排于世界前列。图21中国人均资源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重以上情况表明,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倡导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仍是我国的当务之急。而加强会计核算、落实污染单位责任、治理污染现象源区及有效利用资源,并加强我国企业对自身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将十分有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专家们研究认为,环境会计公布的“数据对于减少污染而言,比20年的管制规定更有效”。2.2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能使政府部门了解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通过一些环保措施达到的效果,从而根据企业披露的环境数据制定出正确的环保政策。同时,也有助于督促企业在进行综合决策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起来,达到遏制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促进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能使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到企业对于环保采取的措施,有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2.2.1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不能仅仅止步于眼前,应放眼未来,产生一个大局观。我国现今的工业企业大都是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这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透支了自然资源,同时,高污染低效益也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建立环境会计,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有一个不在局限于经济发展的全面了解,从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妥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其次,自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我国企业将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更要面对残酷、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上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许多国家都对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有强制规定,为了适应交易国的环保要求和让交易国群众更容易接受,并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企业就必须要进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例如,挪威要求企业必须在企业的年度报告中揭示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采取的措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揭示企业所有的环境负债;巴西则建议企业在董事会报告中显示企业有关环境保护的投资等等。2.2.2企业环境责任的解除需要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除了注重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外,也应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责任,而承担环境责任则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企业的经营无法脱离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存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无时无刻不与环境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它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能量和资源,通过一定的加工、组织和调度成为企业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又成为了自然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对于这些破坏,企业理应承担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环境责任。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环境管理不断走向完善的不竭动力。企业对环境信息进行,并让独立审计机构及人员进行审计,可以解脱其环境责任。同时,通过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也可以让社会公众了解到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和经营,但它会从企业形象、声誉等方面对企业产生间接的经济效益。首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欧美国家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70的消费者认为“企业对社会的承诺是他们购买产品或服务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超过5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对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采取负面行动,2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过去已经采取行动来“惩罚”这类企业。其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在投资者通过对企业的分析进行投资决策时,通常除了考虑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也会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社会责任投资基金也因此创立和发展。从1990年全球第一只社会责任指数创立到2009年上证社会责任指数正式发布,社会责任投资基金(SRI)已整整发展了19年,在其间社会责任投资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且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在我国也有了一定发展,2009年10月28日,“社会责任事件推选”及“社会责任征文活动”的开展也体现了我国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注重。最后,社会批评的压力也迫使企业承担社责任。媒体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负面报道,将大大降低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经营,从而迫使其不得不顺应社会要求,约束自身的经营行为,承担起应的社会责任。2.2.3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及其产生的危害事件,使人们不得不开始思考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对于环境保护也愈加重视。随着政府部门以及媒体对可持续发展的大力倡导,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此外,随着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等的成立、发展,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对企业的财务和经营进行关注外,对于企业其余的方面也在逐渐重视,比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环保措施。这些都迫使企业披露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的信息需求者包括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1)政府有关部门目前,我国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十分严重,相关政府部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由于过多的开采使我国也在面对能源危机。图22我国主要矿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通过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了解到企业环境破坏及治理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正确的环保宏观政策和采取及时的微观对策,引导企业进入自觉保护环境的轨道上来。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是环境的主要污染者,防预胜于治理,改善环境质量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源头抓起,控制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行为。通过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有利的监督企业的环境资源利用和环保措施施行的情况,从而规范企业经营者的环保行为。(2)投资者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一方面,随着社会公众对环保意识的加强,企业的环保措施的施行情况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等,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外,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环保意识较强的投资者来说,他们会关注披露的企业环境信息,以此来确定企业的环保措施的施行情况,是否符合他们的环境意愿和环境思想,从而判断被投资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可能存在的影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因素,如潜在或真实但尚未披露的环境负债。(3)债权人 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将对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债权人在分析、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时,除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外,债权人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环境绩效,并通过对环境绩效的分析来评估企业的贷款风险。比如,银行在作出贷款决策前,会全面考虑企业的负债是否已全部列于资产负债表中,包括环境负债和与环境有关潜在债务。除此之外,债权人也开始重视企业投资的财产的环保状况及其隐含的环境风险,否则,保险商将可能替企业承担巨大的环境治理开支,从而招致巨大的损失。为此,保险公司在确定可以接受的企业投保的范围和基数时,也需要以企业的环境绩效作为评估标准。(4)社会公众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对于生活的空气质量、水源质量、以及食物质量,即绿色食品。而且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迫使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而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是塑造企业环保形象的重要途径。此外,新闻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各类环境组织对企业的环境信息也尤为关注,社会报道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从而迫使企业进行环保措施,并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比如,2005年,人名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开展了“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同时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法”的执法检查工作。 此外,除了这些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企业的内部管理者也会对企业的环境信息产生需求。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掌握的环境信息、数据,可以制定出更合理、正确的企业经营决策,从而协调企业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保证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3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3.1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从引进环境会计理论以来,在近30年的研究、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政府部门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极其重视,不仅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并且成立了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国家环保局,颁布了相关的环保法律,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了约束。虽然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问题,并制定了许多计划,采取了许多行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取得的成效甚微,我国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还只限于企业范围内,而且主要是上市公司。3.1.1我国企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比例明显偏低,并且主要集中于重污染行业。根据统计资料(表3.1)显示,肖淑芳等以我国沪深两地上市的1000余家上市公司为调查对象,在2002年,重污染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非别为55.75%和18.33%;在2003年,重污染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例非别为61.60%和18.48%。在2003年,披露比例位居前五的行业依次是采掘,造纸,印刷,电力,蒸汽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与环境联系较少的行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比例相对较低。表3.1 污染行业披露状况企业个数披露企业个数披露百分比(%)2002年2003年2002年2003年重污染企业51328631655.7561.60非重污染企业68212512618.3318.48合计119541144234.3936.993.1.2我国企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一个上市公司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应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会造成的影响;企业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的环境对策、方案;企业在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披露的环境支出和环境负债等。其他披露内容还包括:与环境会计要素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对环境损害的说明;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做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等。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都只是就过去发生的有关环境活动的事项在某些会计科目中进行简要的说明,未能在独立的会计科目中进行反映,并且缺乏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相关信息的说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是有关于环保投资、排污费、资源利用、绿化费、税收优惠、环境相关认证的内容。在我国目前的会计体系下,企业可以轻松获取这些内容;但对于与环境相关的资产、负债、成本等内容,目前我国还少有企业能够单独设立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反映。3.1.3我国企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根据调查,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对外披露方式主要有5种:在企业年度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在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将环境会计信息作为独立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各个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各式各样都有,很不规范,其中很少由企业将环境会计信息作为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大部分的企业都采用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的形式。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中有108家采用董事会报告的方式进行披露,375家采用报表附注的方式进行披露,而采用“独立部分” 方式披露的企业则只有中国石化一家。披露的方式多样化,缺乏统一的格式,会造成企业披露的信息缺乏可比性、实用性低。表3.2 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方式方式董事会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报表附注独立部分重要事项其他2002年披露企业个数121032311222003年披露企业个数10803751683.2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为了满足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企业信息外部使用者,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需求,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从目前来看,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发展,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3.2.1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缺乏主动性目前,我国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重污染企业,其余非重污染企业自主披露的情况极少。由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使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而去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条规也很不完善,对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强制性的要求、规定。所以总体来说,我国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的企业比例较之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中规定信息公开的范围为“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污染物或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的企业自2004年开始在每年3月31日以前,应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企业上一年的环境信息。其他企业可以“自愿进行环境信息公开”。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只对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有强制要求,规定其必须披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而对于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并没有做出强制要求。但在所有的行业中,重污染行业只是其中几项,只占总体的一小部分。而自觉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则更是少数,寥寥无几。所以从总体看来,我国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比例较少,而且披露的企业集中于重污染行业。3.2.2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能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取决于其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详尽程度,所以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对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有很大影响。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反映的主要是历史信息,并没有对可能对企业未来产生一定财务影响的不确定性信息给与反映。而且虽然通过对部分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报表附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多数企业增设了与环境有关的明细账户。例如,在“专项应付款”账户下设“环保治理资金”明细账户,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下设“应付排外处理费”明细科目等,并且能在“在建工程”明细表中列示有关环境治理与改造工程的详细数据。这些都显示了,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围绕于排污费、绿化、环境认证等内容,其信息极不全面,缺乏完整性,而且都是在现有的会计科目下设置与环境有关的明细科目,极少有企业设置了单独的环境科目。除此之外,企业披露的大部分环境会计信息都是文字说明,鲜少有对于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解释说明,对于一些重大的环境投资项目缺乏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和财务数据分析。这些披露内容的不全面不仅导致了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无法全面的了解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破坏和治理情况,也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层无法制定出合理、正确的经营决策。3.2.3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统一的格式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对外披露的方式主要有5种,将环境会计信息包含在年度报告、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会计报表附注、董事长报告中,以及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我国很少有企业会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大多企业采用董事会报告和报表附注的形式。由于各个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随意,缺乏统一规范的格式,导致了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有用性低,使得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获取和了解增加了难度,从而无法对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环境破坏及其采取的环保措施所产生的功效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3.3以海尔集团和松下集团为例对比中日企业环境报告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极少的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采用了环境报告书,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可持续发展报告书。将海尔集团的环境报告书与同行业的知名企业松下集团相比较,可以找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将两者进行分析、对比,制定出改善措施。在海尔集团和松下集团2007年度的环境报告书中,有许多相同点,也有许多不同之处。3.3.1企业环境目标和环境绩效的披露比较海尔在环境报告书中,披露了海尔于2007年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废物处理,以及节能环保新产品的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总结,海尔2008年的环境目标,以及它将采取的方法、措施。海尔还披露了在2007年度企业采取的节能等措施及其取得的环境绩效。松下集团在2001年制定了“绿色会计2010”,此后每年进行评审,并不断补充更有挑战性的目标。于2007年,松下提前三年完成了该目标。在环境报告书中,松下披露了2007年度目标、2007年度实际业绩,并将之与2010年度目标进行对比,以及公司采取的环保措施和这些措施产生的环境绩效,最后对企业2007年度的各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自我评价。海尔集团和松下集团都披露了企业当年度的环境绩效,相比之下,松下披露的内容比海尔披露的内容详细很多。首先,松下将其2007年度的目标与实际绩效进行了对比,对于企业在2007年度的表现一目了然。而海尔仅仅说明了企业在2007年度的工作总结,即实际表现,没有将之与2007年度的环境目标进行对比。其次,松下制定的环境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并且是在全球目标(以2000年度为基准年的全球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的,体现了松下已将环境经营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进行规划并按计划执行着。3.3.2企业环境能源事业的披露比较在环境报告书中,海尔说明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方针以及能源管理的方针和目标。截止2007年底,海尔集团已经有34个事业部通过了清洁生产验收,有17个子公司均通过了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复审。海尔集团编制了海尔集团“十一五”能源战略规划,制定了万元产值能耗年下降5.6的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指标情况与下属事业部分别签订了节能降耗的指标达成协议。松下集团详细的披露了其环境能源事业。它在环境报告书中,说明了企业的环境能源目标和企业为了实现目标所做的措施,例如,工厂为了净化水事业做的水净化措施,企业为了改善大气购买的设备、做的努力,利用生物技术净化土壤和地下水等环境措施,以及参与NEDO用于大规模供电的太阳光发电系统稳定化等实证研究等的能源措施。将两者进行对比,很容易看出孰优孰劣。松下集团披露的环境能源事业十分详尽、具体,企业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所做的措施都落实到了实处。而海尔披露的内容则较为空洞,较为理论化,实用性不强。3.3.3企业环境会计的披露比较 海尔集团在环境会计方面的信息披露重点是对企业在环境管理、防止地球温暖化、污染防治、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五个方面投入的成本进行核算,并探究这些活动取得的环境效益、以及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例如,海尔为了环境修复花费了18万元的废气排污费和13万元的废水排污费,支出了78万元的防治和设备费使SO2排放量减少了69吨,支出了1419万元引进设备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资源能源的多次利用。松下集团在环境会计方面的披露,将环境保护成本和经济效果与环境负荷量(削减量)联系了起来。具体披露了环境保护成本和资源循环成本,及其“环境效果”。松下采用表格的形式说明了环境会计的对象范围和环境保护效果。将两者进行对比,虽然海尔也提供了一些有关环境成本的数据,但是过于简化,而且缺乏有关环境保护效果和环境效率的详细说明。松下披露的内容较之海尔就完善很多,它提供了详细的环境保护成本信息表,并且提供了企业2006年度的数据,使信息使用者一目了然。3.3.4企业环境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披露比较在人才人才培养方面,海尔简单披露了其企业文化和大致的培训机构。而松下说明了其环境管制目标和计划,和对员工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案和具体活动。松下于2006年4月设立了“环境职能”,引进“技能评价制度”,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实务负责人为学员开展了“环境经营研讨班”,有“节能研修”、“环境法规研修”、“绿色产品基础研修”等课程。3.3.5企业环境交流的披露比较在环境交流方面,海尔披露了企业在公司网站开辟了专区以发布环境报告书,青岛市崂山区环保局组织辖区内各企业在海尔举办了一期“环境信息公开研讨会”。松下以表格的形式披露了企业的环境报告书的发行量,各种环境广告,和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公司的环境活动,举办的宣传活动和展览会,以及松下获得的各种表彰。首先,在内容上,松下比海尔披露的更详细。其次,比起海尔披露的信息的轰动,松下披露的信息都有数据说明,实用性强。3.3.6企业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的披露比较 海尔在环境报告书中披露企业在生产产品时的清洁生产,包括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物流,和绿色回收。海尔着重披露的是企业产品的环保设计,在生产产品时工厂的节能方案,和海尔对“三废”的排放处理,并以图表的形式和真实的图片对此进行了说明。松下在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方面,披露了生产绿色产品、销售的绿色化、工厂节能、废弃物处理、绿色的物流化,以及产品的回收利用。松下以大篇幅介绍了企业的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的基本目标与实际业绩,并以图表的形式说明了企业在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方面达到的业绩,并将之于以前年度数据对比。例如,表3.3松下年耗电量的变化和图31海尔蒸汽用量变化。表3.3松下年耗电量的变化产品2000年机型2007年机型与2000年机型相比的削减率温水冲洗座便器DL-ST30DL-GZ5073%自动售货机NS-OR30NS-8W36HP62%洗衣烘干机NA-SK60NA-VR220060%DVD刻录机DMR-E10DMR-XP1260%等离子电视机(42型)TH-42PM30/STH-42PX7050%图31海尔蒸汽用量变化相对而言,关于绿色产品,虽然两者都有图表说明,但是松下披露的内容详细,数据明确,而且将实际业绩与目标以及以前年度数据进行了对比。再者,松下披露的内容是按照整个产品的流程进行说明的,从产品的生产一直到产品的回收,较为系统化。关于清洁生产,两者都附有图片说明,但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健身房攀岩区标配化趋势对入门级装备销量的提振作用
- 2025-2030健身会所会员指纹身份管理系统的投入效益评估
- 2025-2030保险科技应用趋势与行业创新模式分析报告
- 2025-2030会计事务所市场竞争态势及战略布局研究报告
- 2025-2030会展场馆智能化改造与运营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 汉字识写教学活动方案范文
- 2025年大学《蒙古语》专业题库- 蒙古语言专业学生专业实习报告
- 医疗机构信息安全方案
-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与节能方案
- 合同签订及审批标准化流程指南
- 《华住酒店集团》课件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院感及院感管理基本概念课件
-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件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基础学科知识竞赛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无听力音频无听力原文)
- 普通高中学生登记表
- 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化工新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修复
- GB/T 29776-2013纺织品防虫蛀性能的测定
- GB/T 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 新世纪福音战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