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教程:低角度拍摄技巧很多新手会用水平角度拍摄,令相片显得沉闷,那么试试以低角度拍摄吧!自长大以后,摄影人大部份时间都以水平角度观察世界,取景拍摄时亦惯常运用水平角度,其实透过低角度拍摄,可为观众视觉带来冲击,摄影人不妨参考以下几个低角度拍摄贴士,看看能否为你的摄影带来全新的感觉!Photo by Red Rose Exile低角度观察世界拍摄小朋友、小动物时,有否发现所得的影像不合心意?有没有想过这是因为你正正使用了日常的角度拍摄影像。其实有时候从低拍摄,会为你带来惊喜的影像,因为这是人们日常较小接触到的视觉效果。然而,低角度并非纯粹从下而上拍摄,以水平角度拍摄贴近地面的主体,也可算是低角度拍摄的一种!Photo by mikebaird灵活思考拍摄角度以低角度作为拍摄角度的意思,并非鼓吹大家盲目地以低角度拍摄,而是拍摄时除使用日常的角度外,亦可考虑到以低角度拍摄,令摄影人作品变得多元化。例如,拍摄小朋友、小动物时,可尝试放下身段,以跟他牠们水平的角度拍摄影像,这样便可让观众以他牠们的角度放眼世界。Photo by Andrew Kudrin留意水平有时拍摄时由于未必能够直接取景,较难拿准画面水平。摄影人可为相机加设外置水平仪,一般外置水平仪能够加装于相机的闪灯热靴上。此外,如果摄影人的数码相机如果设有电子水平仪,不妨多加运用。当然,摄影人亦可透过计算机处理影像,但就较费时。小心处理影像曝光拍摄时应留意影像的曝光,如果背景跟主体的反差较大,或会出现主体曝光不足、背景曝光正常(像剪影);或是主体曝光正常、背景曝光过度的情况(背景全白),例如阴天时,天空往往会死白一片,了无层次,拍摄出来的影像会较乏味。因此考虑拍摄角度时,摄影人要细心思考。Photo by Garyon取景构图要耐性低角度拍摄时,如果摄影人使用的是一般数码相机,较难透过取景器取景及构图,结果只能以Trial-and-error方法拍摄,无疑考验到摄影人的耐性。如果摄影人的相机设有Live View实时显示功能,甚至设有多角度显示屏的话,拍摄时就能较轻松自在了!运用广角镜特性广角镜视角广阔,可收纳较多景物;加上广角镜透视变形明显,接近镜头的物件较大,相反亦然。摄影人大可多运用广角镜头的特性,拍摄出景物丰富、效果夸张的影像。此外,广角影像亦能方便摄影人于拍摄后期处理影像,例如因矫正水平所带来的剪裁后,仍能保持主体完整。Photo by Roberto Verzo控制光圈、焦点凸显主体光圈能够控制景深、焦点能够决定影像的清晰位置,两者的灵活配合,加上适当的构图,就能够帮助摄影人凸显作品的主体。Photo by xJason.Rogersx后记:多观察、多尝试摄影既是艺术,但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独自生活600字(11篇)
- 2025版短期无息个人借款合同助力个人资金周转
- 2025版电机行业安全质量保证合同模板
- 工程规范培训课件
- 社区绿化维护外包合同
- 疫情增值税优惠政策课件
- 七年级作文范文温馨的画面600字8篇范文
- 物流运输合同及服务条款
- 河北省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 江苏高考近三年数学试卷
- 国学《弟子规》 课件
- 2022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土建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考试题库高分300题(附答案)(海南省专用)
- Session4饥饿与创伤的代谢反应:营养需求课件
- 牛腿计算表(自动版)
- 甲苯甲醇烷基化法年产30万吨对二甲苯车间设计分析
- 碳纤维项目招商方案【模板参考】
- 电磁屏蔽网施工工法(十公司)
- 100-200吨垃圾焚烧炉工艺方案、投资预算、运行成本分析
- 会计分岗实训教案
- 经典:危重病人的早期识别与评估
- 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12.实验室设备和分析仪器的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