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睡眠障碍的康复 洛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刘燕朋 一 睡眠障碍的定义 睡眠障碍 是指睡眠的数量 质量 时间或节律紊乱 睡眠障碍的症状包括 失眠 睡眠过多 异相相关睡眠 睡眠节律紊乱等 二 正常睡眠结构 正常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 NREM 睡眠和快速眼动 REM 睡眠 呈周期性交替过程 一夜约4 6个周期 NREM睡眠占总睡眠的75 80 分为 期 由浅入深 期为浅睡眠 期为深睡眠 正常成人夜间睡眠8h为例 一开始首先进入NREM睡眠期 并迅速由1期依次进入2期 3期和4期并持续下去 在NREM睡眠期持续80 120min后 出现第一次REM睡眠 持续几分钟后 进入下一次NREM睡眠 形成NREM睡眠与REM睡眠的循环周期 平均每90min出现一次REM睡眠 越接近睡眠后期 REM睡眠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每次可持续10 30min 在成人每昼夜总睡眠时间中 REM睡眠时间占20 25 NREM睡眠的3期和4期时间占15 NREM睡眠的3期和4期主要分布在睡眠的前半部 而1期和2期主要分布在睡眠的后半部 因而在早晨比较容易觉醒 1 NREM睡眠 又称慢波睡眠 特点为全身代谢减慢 与入睡前安静状态相比 睡眠期总体代谢率可降低10 25 脑血流量减少 大部分区域脑神经元活动减少 循环 呼吸和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表现为呼吸平稳 心率减慢 血压下降 体温降低 全身感觉功能减退 肌肉张力降低 但仍然能够保持一定姿势 无明显眼球运动 可分为1 4期 期睡眠 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已经丧失 自认为处于似睡非睡 迷迷糊糊状态 常有身体漂浮感 此期的时间较短 持续1 7min就转入其他期 期睡眠 全身肌张力显著降低 几乎无眼球运动 已经入睡 期睡眠 肌肉张力明显受到抑制 睡眠程度加深 对外界的刺激阈值明显升高 不易唤醒 期睡眠 肌张力低下 已达到深度睡眠 此期睡眠最稳定 持续时间最长 2 REM睡眠 又称快波睡眠 除脑以外全身的代谢率降低 临床表现为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不稳定 呼吸浅快而不规则 心率增快 血压波动 瞳孔时大时小等 体温调节功能丧失 各种感觉功能显著减退 肌肉张力显著降低 呈完全松弛状态 三 老年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1 老龄化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变化 其睡眠也相应跟随发生变化 老年人睡眠过程中不同的睡眠时相会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晚上睡觉时间较早 第 天醒来时间比较早 呈现早睡早起的现象 并且出现白天睡眠时间增多 夜晚睡眠时间减少的现象 2 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是影响睡眠的主要因素 由于老年人机体机能减退 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衰竭 常合并有其他多种疾病 这些复杂的疾病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常表现痛苦 焦虑 恐惧 抑郁等 老年人的其他疾病能明显影响其睡眠 是引发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自身疾病问题越多 睡眠问题越多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老年人的睡眠具有很大的影响 安静 舒适的环境有利于老年患者睡眠 而嘈杂 陌生的环境对老年人睡眠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 房间的灯光 温度 湿度 整洁度 空气污浊 床铺的软硬和枕头的高低 软硬等 也会给老年人带来睡眠问题 4 药物因素老年人患病比较多 经常服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 在服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容易对睡眠造成不良的影响 导致老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 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 治疗糖尿病药物 老年痴呆症等治疗药物 均会引起患者失眠 社区老年人每天均服药者占半数以上 其中约20 的患者平均 天同时服 种药 因此药源性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5 社会家庭因素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老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家人进行护理 并且活动范围明显变小 跟外界交流比较少 性格变化明显 老年人一旦出现疾病 很容易出现悲观 恐惧 抑郁等负性心理 有研究文献报道 的老年患者对良好的亲情关系和家庭比较关注 并且有着较高的期望且十分敏感 6 不良睡眠行为 老年人睡眠质量与是否睡前搞室内环境卫生 白天午睡 经常晒太阳 规律起睡 睡前喝热牛奶 睡床软硬度等习惯有关 而过度饮酒 吸烟以及喝浓茶 咖啡类等兴奋性物质也可导致睡眠问题 长期卧床或久坐也会导致失眠 7 精神疾病 老年人一旦患有精神病 对其睡眠质量将有严重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患者睡眠过程中容易惊醒 同时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和焦虑 这对患者的睡眠有很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焦虑 抑郁的老年人患者存在严重的睡眠质量降低问题 四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康复 1 开展健康教育主要是改变老年人不良的睡眠习惯 这个效果明显优于使用药物治疗 并能减少药物对患者的影响及副作用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睡眠行为的干预包括睡眠限制疗法和刺激控制疗法 通过睡眠限制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在睡觉过程中的习惯 并且可以明显增强患者睡眠的稳固性 提高整个睡眠的质量 刺激控制疗法主要通过帮助老年患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 并建立一套新的规律性的睡眠模式 以消除患者对药物的依赖 睡眠限制疗法 即缩短在床上的时间及实际的睡眠时间 通过限制睡眠的方法来提高睡眠的有效率 刺激控制疗法 1 出现睡意以后再上床 2 不在床上读书 看电视 吃东西或想烦心的事等 3 如果15 20分钟还没有入睡 即离开卧室到别的房间去 直到出现睡意再回卧室 如果一时还不能入睡 应再一次离开卧室 4 如果睡不着 一夜中可如 3 所示反复进出卧室 5 即使没有睡好 也要将闹钟上好 每天早上在相同的时间起床 6 不管前一晚睡眠如何 争取白天不小睡 2 创建良好的睡眠环境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 避免大声喧哗 居室保持安静 清洁整齐 空气清新 避免噪声 调节好卧室的光线和温度 卧室内温湿度适宜 调节室内温 夏季 冬季 湿度控制在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夜间室内光线不宜太强 尽量不开床头灯 可以使用壁灯 地灯 3 家庭及心理支持 家庭成员应在家中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其他不良刺激对老年人的影响 重视家庭 朋友等社会支持的配合 可以让老年人倾听轻松的音乐 使其情绪稳定 有利于睡眠 如家中老年人患病 应该有家人或者护理人员在床旁陪伴 与患者进行沟通 给患者最大的支持 帮助患者 给予充分理解与同情并疏导患者的不安情绪 4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1 睡前不能进食过饱 过多饮水及过量运动 2 不要看情节火爆的电视剧 3 不要饮酒 喝浓茶和咖啡 4 可热水泡脚 洗热水澡 背部按摩等 5 睡前可听音乐 看书 6 睡前如厕 7 正确的睡眠姿势 右侧卧位睡眠时 有利于血液循环 仰卧时 不要把手放在胸前 左侧卧位不符合人体结构特点 容易对心脏形成压迫 8 调整情绪 睡前不宜多想令人压抑和焦虑的事情 应保持轻松的心情 如有可能造成情绪波动的事情不宜在晚间告诉老年人 5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建立正常的睡眠习惯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停药反跳性失眠 蓄积性中毒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抑制 尤其对记忆力和反应能力存在很大的潜在威胁 老年人使用苯二氮卓类催眠药时宜选用奥沙西泮 替马西泮或氯甲西泮等 且用成人的半量 对于同时存在慢性肺功能障碍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 应慎用苯二氮卓类催眠药 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在准备停药之前先缓慢减量 避免出现反跳 对于已经产生依赖性的患者 特别是长期使用催眠药的老年患者 则不要违背其意愿强行撤药 此时 可以小剂量长期使用 当然 如果能够结合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和 受体阻滞剂戒除药物依赖性则更好 褪黑素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6 放松训练 渐进性肌肉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安全员c3模拟及答案
- 工地安全员证及答案讲解
- 2024-2025学年度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4-2025学年度银行岗位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度医院三基考试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4中级软考复习提分资料(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
- 2024年安全监察人员全真模拟模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江门的初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报告
- 2025企业临时市场营销人员聘用合同
- 档案管理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K12教育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 技能通道管理办法
- DB37∕T 4780-2024 超高层建筑物业服务规范
- 从戎装到职场:退役军人心理健康赋能讲座
- 天津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 陪诊培训课件模板
- 信贷尽职调查培训课件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版)
- 2025至2030中国腹内压测量装置(IPMD)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