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油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油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油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油库安全现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概述与简介 本章将对评价的目的、范围及依据标准进行概述,对XXXXXX输油站现场调研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第一节 评价概述一、 评价目的、范围及重点1、评价目的对XXXXXX输油站生产过程的危险特点和运行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在充分进行工艺设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主要目的如下: 查清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有害后果的主要条件;对工艺运行过程中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与评价,明确其危险等级或程度,对事故状态下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进行估算;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性、提高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与措施,为装置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2、评价范围依据委托方要求,对XXXXXX输油站内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包括7个10万立方米的油罐、泵房、锅炉房、输油泵房、变电所、加热炉、总控制室等)。3、评价重点 根据生产工艺的风险特征,确定本次评价重点是对热力系统、动力系统、电力系统、仪表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等设施及工艺过程的危险、危害性进行评价。二、 评价标准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2、原油库运行管理规范(SY/T5920-94)3、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SY 5737-1995)4、原油库固定式消防系统运行规范(SY/T 6529-2002)5、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年版)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施设计规范(GB50058-92)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GB50116-98)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12、加热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0404-98)13、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工程设计规范(SY/T0007-1999)14、石油储罐呼吸阀(SY/T0511-1996)15、石油储罐阻火器(SY/T0512-1996)1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l2158-9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18、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0、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设施安全检查规定(SY5984-94)2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1991) 2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3、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24、有毒作业分级(GBl233l-90)25、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26、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2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28、防洪标准(GB50201-94)29、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30、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6)31、原油管道设计规范三、评价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第3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2、安全评价通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技装字(2003)37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2002年3月15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6、XXXXXX输油站扩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汇编7、XXXXXX输油站罐区扩建工程三十万方油罐区初步设计8、XXXXXX输油站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工作技术服务合同书四、评价选用方法简介1、安全检查表法(SCL)根据有关标准、法规和规范,对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问题,把检查项目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和评价。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分级表4-14-1 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分级表序号安全度等级安全检查得分结果1优良安全型得分90优良2安全型90得分85好3基本安全型85得分75一般4临界安全型75得分60差5不安全型得分60不合格安全检查得分的统计方法为:得分=(取值*权重/分值*权重)*1002、危险性预分析法(PHA)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尽可能把潜在危险性搞清楚,以识别各种危险状态及危险因素,确定由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3、典型事故案例评价通过国内外有关输油站的典型事故评价,分析相应的事故原因、事故教训,为XXXXXX输油站安全生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4、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DOWS) 该方法根据单元物质系数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F2),通过一系列系数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该方法是依据以往事故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的安全措施情况,利用系统工艺过程中的物质、设备、物料量等数据,通过计算,对系统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危险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方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第七版)评价程序见图4-2。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物质系数F3确定暴露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确定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确定MPDO确定BI确定危害系数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1C2C3图4-2 道七版评价程序图5、系统现状危险与等级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将评价系统按构成要素(或子系统)进行调查,依据风险矩阵,评价风险发生可能性和严重度,确定风险等级,分析改进建议优先度。评价中采用的事故可能性、严重度和风险等级定义矩阵为:后果可能性装置评级事故记录低中低中高高很高很高0.0-1.2装置上发生过几次每年一次54321高1.3-2.0现场、管道公司发生过几次每5年一次108632中高2.1-2.6在中油公司发生过或每50年一次1512963中低2.7-3.4在石油行业曾经发生过或每100年一次20161284低3.5-4.0在石油行业还史无前例低于10-4/年252015105风险区域分数优先度等级4无法接受1-3A最高优先级应在未来个月内采纳3不希望4-6B中等优先级应在未来两年内采纳2可以控制8-12C低优先级应做长期规划1可以接受15-25D极低优先级视成本而定,若效益允许可采纳事故的严重度标准矩阵: 严重度影响方面低中低中高高很高对员工伤害急救有效轻伤重伤致残死亡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0.52105050停工时间5天5星期3个月内6个月内6个月声誉影响本班通报油库通报管道局通报中油公司通报全国通报6、池火灾和物理爆破模型计算池火灾模型是指在罐内和防火堤内发生火灾时人员伤害半径、财产损失半径。采用公式q=FQ/4r2 KW/m2计算出人员与财产设备接收到的热通量值并与人员受辐射伤害、财产设备被破坏所需热通量q值(见下表)相比较,从而得出人员伤害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 人员受辐射伤害和财产设备破坏所需的热通量值:受伤害的热通量q ( KW/m2)(暴露时间)t=30 秒 t=60秒死亡阀值q1 18.42 10.95二度烧伤阀值q2 12.14 7.22一度烧伤阀值q3 5.34 3.17财产破坏阀值q4 25.4 ,t=1500秒物理爆破模型是指锅炉发生物理爆炸时的伤害半径。7、其他评价方法,如噪声分级评定法等。五、评价工作流程本项目评价工作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阶段;第三阶段为定性定量评价阶段;第四阶段为提出安全隐患及整改对策措施阶段;第五阶段为形成评价结论及建议阶段;第六阶段为编制评价报告阶段。主要流程如图1.5所示:评价项目委托书工 程 资 料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其现状国内、国际有关标准、法规资料收集工程分析危险危害因素初次识别确 定 评 价 内 容划 分 评 价 单 元选 择 评 价 方 法评价大纲评审认可实 施 评 价提出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编写评价报告书主管部门及专家审查、认定编 制 评 价 大 纲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现场调查及研究测试、试验工程建设方案安全卫生技术资料表现准则明确判别准则图1.5-1XXXXXX输油站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工作程序第二章 评 价一、本项目评价单元和选用的评价方法如表1:表1 单元与方法序号评价单元主要对象主要方法1项目总体单元系统整体设计和布局、各重要装置区域危险程度。安全检查表、道化学方法、火灾伤害模型和TNT当量法分析等。2储油区单元罐区、防火堤、罐区管线和阀门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安全检查表、危险预分析、系统现状危险隐患与等级分析等。3生产区单元泵房、变电所、管线和阀门、锅炉房、热媒炉等。安全检查表、危险预先分析、系统现状危险隐患与等级分析等。4消防与应急单元消防泵房、消防设施、消防水、消防器材、消防车库;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等。安全检查表、现场调研检查等。5检测与防雷防静电单元对油罐、管道、锅炉等的检测和防雷防静电装置。检测数据、现场调研检查等。6人员及管理单元人员能力和安全生产管理。检查表及其他方法等。7职业健康危害单元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及疫病等。噪声、毒物分级评定与检测,现场调研。8环境影响单元输油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周边环境对输油站的影响。现场调研检查、爆炸影响半径定量计算。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本生产过程的介质主要为原油。原油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见表2.1-1,大庆来油的物理性质见表2.1-2。表2.1-1 原油标识英文名:Petroleum;Crude oil分子式: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32003CAS号:8002-05-9RTECS号:IMDG规则页码:3141UN编号:1267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黄色乃至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熔点()-闪点()-6.6732.2沸程()自然常温至500以上爆炸下限(V%)1.1相对密度(水=1)0.780.97爆炸上限(V%)8.7自燃温度()350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LV-TWAOSHA: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10mg/m3美国TLV-STELACGIH: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原油本身无明显毒性健康危害原油本身无明显毒性。其不同的产品和中间产品表现出不同的毒性。遇热分解释放出有毒的烟雾。吸入大量蒸气能引起神经麻痹。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高热分解出有毒的烟雾。其燃烧、爆炸危险性与汽油相似。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表2.1-2 大庆原油原油粘度原油密度饱和蒸汽压(40)凝点( )原油析蜡点( )V40=42.0mPasd20=0.860g/cm3Pt=11.9kPa2743 2、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分析 油罐区7个10104m3油罐中,1#、2#油罐为单盘浮顶罐,3#7#等5个油罐为双盘浮顶油罐。储罐的液位计、液压式呼吸阀、排污阀、浮船、密封圈等部位是主要危险点。液位计出现失灵时,可能发生冒罐事故。呼吸阀失效后,在储罐超压时将无法进行泄压。排污阀可能出现冻堵现象,严重时可能冻裂阀门或管线,浮船或密封装置发生故障,可能导致沉船事故等。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油气泄漏着火,若油罐静压式液位计、铂电阻温度计失灵,罐体、管道、阀门损坏、密封件失灵等,可能导致原油泄漏,遇静电火花、敲击火花、明火、机械火花等引起火灾爆炸。雷电引起火灾爆炸,该输油站处于雷区,在每年6、7、8月平均雷暴日数达45天左右,可能发生雷电击毁油罐,并引起火灾爆炸。该输油站曾在76年6月和89年7月发生过非金属罐雷击火灾事故。高空坠落事故,输油站油罐高度21.97mm,人员上罐使用斜梯,并且在油罐区存在很多2m以上的工作区、管道、阀门等。在这些距工作面2m以上高处作业的平台、扶梯、走道护栏等处,若有损坏、松动、打滑或不符规范要求等,当操作者不慎、失平衡或遇雨季、大风、冰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可能发生人员高空坠落事故。尤其在巡检、抢修、维修作业时,更要慎重注意。物体高空坠落,若高处作业的工具、设施没有采取防止坠落的安全措施,或油罐附件安装不牢时,可能发生物体高空坠落,导致砸坏管道、仪表、阀门或人员伤亡事故。冬季的积雪、融冰等若不及时清理,也可能导致类似事故的发生。触电事故,罐区主要用电设备为搅拌器、罐前阀、消防用电动阀、罐体及场区照明等。若接地或接零与防爆保护装置失灵失效时,人触及带电体漏电部位,有发生触电危险。系统憋压事故,罐区内当东北来油或进行倒罐作业时,若阀门长期腐蚀或违章操作不当,可能造成输油系统的憋压事故。沉船事故冒顶事故消防泵房消防泵房内设有消防水泵2台(日本供货),泡沫液泵2台(日本供货),冷却水泵2台(国产),立式钢制15m3泡沫液储罐一座及相应的管线、电机、柴油机和配电设施、电缆等。泵房内的电机设备运转件、上下泡沫液储罐的梯子、电器设备开关及相应的配电电缆等是主要危险点。泵房内有2台柴油驱动泵,柴油储罐应注意防火、防爆。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危险:机械伤害触电事故人员高空坠落物理爆炸锅炉房配备燃油蒸汽锅炉4台套(蒸发量10t,20t锅炉各两台套),供热介质为蒸汽,通过蒸汽管线分送至热力管网供油罐保温和为输油管线伴热。蒸汽管线、安全阀、排汽管、分汽包、烟筒、燃烧器等是主要危险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炉膛爆炸,当燃烧器的控制阀门内漏,在点火时未进行吹扫或吹扫不彻底,可能发生炉膛爆炸事故并危及人员安全,在发生炉膛爆炸时,若供油管道的关闭阀或快速切断阀故障,可能导致事故的扩大或引起连锁反应。若每台锅炉的回油管道止回阀故障,也可能引起回油管道的爆炸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物理爆炸灼伤,在蒸汽管线和排汽管等处,若保温层脱落或防护措施失效或不当,可能导致人员灼伤事故。1座35kV变电所及5台站内变压器 主要危险就是各类电气事故。电气事故将使正常供配电中断,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设施损坏。电气事故中,少数由当前人力所不能全部预防的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大多数与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有关,其原因是由于未能识别系统里的危险或安全控制系统不合适造成的。按照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触电伤害和电气故障;按照电路状态,可分为短路、断路、接地、过载、过电压或欠电压等事故;此外还有高处作业及噪声危害等。触电伤害 触电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事故,有电击和电伤两种形式。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的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直至危及生命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事故经验表明,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等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主要包括:电弧烧伤。指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电伤事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在高压系统中,由于错误操作,或人体接近带电体(其间距离小于放电距离)时,会产生强烈的电弧,造成烧伤乃至死亡;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操作刀闸或短路故障合闸时,电弧可能烧伤人的手部和面部。皮肤金属化。指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在弧光放电时发生和形成。电光眼。指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电烙印。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弹性,表皮坏死。在高压带电体(主变装置、输电母线、各种开关刀闸、高压配电装置等)、低压带电体(站用电直流系统设备、交流系统设备等)以及站外输电线路等部位,若人员误接触、设计不合理(高压带电体对地高度设计、安全防护设计、安全间距设计)、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规定,将可能发生人员触电烧伤甚至死亡的后果。其他伤害 除触电伤害外,还有以下几种因素可能对操作人员引起伤害: 高处坠落或高处落物伤害:在杆、塔上作业时,由于防护措施不当,可能造成作业人员的高处坠落,或高处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物品坠落伤及地面人员。 噪声危害:主要指由所内变压器等高压变配电装置产生的电磁性噪声。长期接触这种强烈的噪声,会使人产生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状,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映迟钝、血压不稳、血管张力有改变。 心理危害:由于工作、生活在变电所,害怕发生意外;由于身体不适或单班工作时间较长及他人触电事故影响等,可能会产生心理危害,而影响工作。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装置达不到原定性能指标,部分或全部停止运行,且经过常规检查和调试仍不能恢复原有功能的状态。绝缘失效、导线断头、接触不良、电气短路、温升过高、声响异常、冒油漏油、误动拒动、指示错误、电压波动等都可能构成电气故障。电气火灾危险当电气设备、母线及电缆等带电设施因过载、短路等故障,产生引燃温度,将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在变电所各个系统中,主变压器、CT/PT、消弧线圈、电容器等均是含油设备,存在着火灾甚至爆炸的危险性。热煤炉区当燃烧器的控制阀门内漏,在点火时未进行吹扫或吹扫不彻底,可能发生炉膛爆炸事故并危及人员安全;在热煤炉运行时,由于燃料油系统的故障,可能造成热媒炉的熄火,如果操作人员未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热媒炉的二次燃烧,发生炉膛爆炸事故。当热媒炉的监控报警系统发生故障,也会危及该热媒炉的安全运行。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原油泄漏着火加热介质泄漏引起的灼伤炉管受热不均造成炉管结焦,引起连接法兰刺垫子,和炉管鼓包或穿孔,并发生炉膛火灾热媒炉熄火或燃料阀内漏引起炉膛爆炸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中毒阀组间阀组间的控制阀门、压力表是主要危险点。阀门和压力表因保温不好,在冬季可能出现冻裂现象,造成跑油事故;阀门长期腐蚀或违章操作不当,可能使闸板脱落,造成工艺系统的憋压事故;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阀门、仪表油气泄漏,遇火源造成火灾爆炸事故闸板脱落使工艺系统憋压操作不当造成进罐、外输、倒罐油品错误,引起憋压、原油泄漏外输泵房及装船泵房泵房输油泵的联轴器、密封压盖等是主要危险点,联轴器、密封压盖由于防护设施不全或无防护设施,可能造成设备管理人员的机械伤害事故;当密封压盖安装不好与轴有摩擦时,可能引起火灾事故。如果防静电跨接不良,可能导致静电引起火灾。如果防爆隔墙不密封、非防爆电器等,遇油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原油泄漏着火静电引起火灾机械伤害触电火灾爆炸计量间取样口、压力表、测温孔、控制阀门为主要危险点。取样口、压力表、测温孔、控制阀门在这些连接部位都可能发生泄漏,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危险:原油泄漏着火流量卡死造成超压火灾总控制室(调度指挥中心)各生产岗位运行参数全部传输到总控制室的计算机,调度根据这些运行参数进行生产指挥和调度。如果总控制室的各种智能仪表发生故障,可能导致信号传输错误,造成误报警,严重者可能引起严重事故;当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因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可能导致锅炉房、热媒炉、油罐区等生产区域的重大事故。仪表失灵电器火灾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导致生产区域事故站内输油管道及阀门站内的输油管道为地面敷设,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以下危险:管汇超压物理爆炸管道或阀门腐蚀导致油气泄漏着火巡回检查或维修时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管道或阀门跨接不当发生静电火灾爆炸管道或阀门冻堵3、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分析主要毒物 该输油站的毒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原油泄漏后挥发烃和热媒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锅炉产生的废气等。原油属于低毒性物质,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对呼吸道粘膜和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二氧化硫和锅炉产生的烟尘、工业粉尘在超标时将对人员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噪声危害噪声来源于机泵设备运转、锅炉燃烧时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时主要噪声源为各类泵、空气压缩机、热媒炉及蒸汽锅炉等,各类设备的噪声值在70dB(A)100dB(A)之间,其危害程度处于中度至高度范畴,在有害区域噪声危害程度较高,对操作环境有一定影响,职工巡检时会受到一定危害。高温危害各高温设备如锅炉、换热器、热媒炉系统和管线等,如采取的保温隔热措施不利,可能产生人员烫伤事故。生产过程或维修作业时,若高温原油和采暖系统因设备故障而发生泄漏;更换压力表、法兰、垫片时,管内残留的高温液体和气体喷出,都易对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设备维修时的有害因素分析站内的设备维修,属于临时性、时间紧迫的工作。维修过程中,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没有固定的场所,再加上临时作业场所拥挤,多工种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因此,维修中存在的职业危害性也较大。 在进行设备的维修时,会接触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在设备的维修过程时,设备、管道虽然采取了排空、吹扫和加盲板等措施,但是,受工艺流程的限制,容器和管线内仍存在有大量的原油、污水、挥发性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如不采用防护措施,将对维修人员造成影响。 进行设备维修(特别是在容器内)时,受条件限制和施工要求。在容器内由于长时间吸入挥发气体,使维修人员出现头晕、恶心、眼花等反应,并出现视觉模糊和明显的视力下降。部分设备的重量和体积较大,由于受现场布局和施工条件的限制,无法使用机械设备,这将可能出现维修人员的劳动负荷超过人体极限要求,出现疲劳、扭伤。 在温度高的作业场所,维修人员易出现中暑、头晕、耳鸣。 维修过程中除了上述的有害因素外,还存在着其他职业危害因素。有:窒息,设备出现跑、冒、滴、漏造成有限空间作业环境的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增加,高处作业不慎坠落,焊接、切割作业引起灼伤或电光性眼炎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过程实行认真的健康安全监督。其它危害因素站内管架及管线敷设较多,运行设备也较多,有些设备的操作平台相对地面的位置超过2m,在设备维修或巡检时存在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危险,泵、压缩机运转时伤人等危险因素。生产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由于精力不集中、思想麻痹;遇大风;梯子、平台有油或有水、冰等时,均易导致人员滑倒造成人身伤害。当机泵、压缩机运转时发生泵体、压缩机、电机零部件松动飞出即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在设备顶部操作时误将工具零部件掉下;设备顶部平台上有杂物被风刮下等也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第一节 现状总体单元一、安全检查表1、根据项目总体设计、布局及其他信息,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原油库运行管理规范(SY/T5920-94)、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定(SY 5737-1995)、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183-93)等标准,建立安全检查表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如表1所示。表1 总体安全检查序号检查内容结果权重分值(0-1-3-5)一、总 则1.1本输油站等级应属于一级石油库(100000m3及以上)。0.851.2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符合本规范表3.0.2的规定。0.851.3石油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表3.0.3的规定。0.85二、库址选择2.1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择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0.852.2计算洪水位采用的防洪标准,一级石油库洪水重现期应为50年。0.752.3一、二级石油库的库址,不得选在地震基本烈度九度及以上的地区。0.7取值5;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实际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2.4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满足生产、消防、生活所需的水源和电源的条件,还应具备排水的条件。0.852.5石油库与周围居住区、工矿企业、交通线等的安全距离应满足GB50183-93规定:1、100人以上的居民区、村庄、公共福利设施为100米。0.752、公路线25米。0.753、35KV及以上独立变电所60米。0.754、架空电力线35KV以下为1.5倍杆高0.752.6石油库宜布置在城镇和居民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在山区、丘陵地区,宜避开在窝风地段建厂、站、库。0.752.7通往一级油库的外部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5.5米。0.75三、总平面布置3.1石油库内的设施宜分区布置。0.753.2石油库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油罐和油罐的距离除外),不应小于5.0.3规定。0.853.3油罐应集中布置,当地形条件允许时,油罐宜布置在比卸油地点低、比灌油地点高的位置,但当油罐区地面标高高于邻近居民点、工业企业或铁路路线时,必须采取加固防火堤等防止库内油品外流的安全防护措施。0.953.4行政管理区宜设置围栅(墙)与其它各区隔开,并应设置单独的对外出入口。0.753.5石油库道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油罐区的周围应设环行消防道路。0.952、油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道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米的消防通道。0.853、消防道路与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米。0.853.6石油库通向公路的车辆出入口,一二级石油库不宜少于两处。0.753.7石油库应设置高度不低于2.5m的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围墙。山区或丘陵地带的石油库,可设置镀锌铁丝网围墙。0.6取值5;属于山区地带。3.8石油库应进行绿化。防火堤内不应植树,但在气温适宜地区可铺设高度不超过0.15m的四季常绿草皮。在消防道路两侧种树时,间距应满足消防操作要求。0.7取值3;现场发现3-7#油罐区内野草高度超过0.15m,没有剪除3.9油库的内部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油气散发的场所,宜布置在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0.852、甲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地势较低处。当布置在地势较高处时,应采取防止液体流散的措施。0.853.10库内管道宜在地面以上敷设。0.753.11在公路型单车道(不包括路肩)外1米宽的范围内,不宜布置电杆及消火栓。0.753.12消防车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米;一级油库的道路转弯半径不应小于12米,道路纵向坡度不宜大于8%。0.853.13甲类生产和储存油品的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二级。0.753.14变配电所不应与有爆炸危险的甲类厂房毗邻布置。但供上述甲类生产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间,当采用无门窗洞口防火墙隔开时,可毗邻布置。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密封固定窗。0.753.15生产区的安全疏散应符合:1、建筑物的门应向外开启,面积大于100m2的甲类生产厂房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0.752、工艺设备平台、操作平台,宜设置梯子。0.7取值1;部分阀门没有操作平台。四、安全综合管理4.1原油库生产区和办公室之间应设置明显的分界线和标志。生产区内应根据生产要害程度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指示等统一的安全标志。0.7取值3;各个生产区域的安全标志相对缺乏。4.2生产区内不准架设临时电源线,不准搭设简易建筑。如确实需要,须经安全部门批准。0.754.3原油库应设置门卫,24h值班。严禁带火种进入库区,无关人员禁止入内。0.8取值3;门卫管理存在疏漏现象。4.4若油罐区总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00m3时,则必须设有经济警察值勤,守护库区。0.8取值5;该输油站武警保护。五、原油库的投产运行5.1原油库的投产应在施工验收全部合格后进行。0.7取值5;各次改造均有验收报告。5.2原油库投产前应制定投产方案。0.755.3原油库投产前,应进行库内整体试运行。0.75平均得分:95 优良安全级2、评价结论: 经过本单元的现场检查,该输油站总体评价单元为优良安全级,评估结果为优良。但存在上述4个问题,应整改。二、定量分析评价 1、火灾伤害和池火灾伤害 罐内火灾运用“火灾伤害模型”进行计算。根据输油站储罐的实际情况,7个油罐均为100000 m3浮顶油罐,罐内火灾选取任意一座100000m3油罐进行计算: 已知100000m3罐直径 D=80m,0=1.293(空气密度) 原油燃烧速度 mf=0.0426kg/m2s 根据公式确定出伤害半径见表2,但为近似值。表2: 100000 m3油罐罐内火灾伤害半径100000m3油罐罐内火灾伤害半径暴露时间30秒60秒死亡半径r165mr186m二度烧伤半径r282mr2109m一度烧伤半径r3131mr3188m财产损失半径破坏半径54 m防火堤内火灾运用“池火灾伤害模型”进行计算。已知4#100000m3原油罐防火堤长250m,宽140m 0=1.293(空气密度) 原油燃烧速度 mf=0.0426kg/m2s 确定的伤害半径见下表3,但为近似值。表3: 4#100000 m3油罐罐防火堤火灾伤害半径4#100000m3原油罐火灾伤害半径暴露时间30秒60秒死亡半径r1167mr1214m二度烧伤半径r2203mr2265m一度烧伤半径r3315mr3436m财产损失半径破坏半径144m评估结果讨论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100000m3原油储罐的罐内和防火堤内发生火灾进行计算,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事故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从中则可以看出如果原油罐发生池火灾时,其人员伤亡半径和财产损失半径将是很大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损失惨重。因此,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是原油罐区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从现场检查情况看,如果6#、7#油罐发生防火堤“池火灾”时,按 “池火灾”伤害模型计算结果,消防泵房人员在60秒死亡半径之内。建议应加强管理,加密巡检、切实杜绝各种火源存在,防止油罐泄漏并造成“池火灾”和防火堤火灾伤害。2、锅炉物理爆炸伤害 该输油站有4台蒸汽锅炉,其中2台额定蒸发量为20t/h,2台额定蒸发量为10t/h,额定蒸汽压力为1.3MPa,蒸汽温度为194。锅炉汽包内储存有高温高压的汽和水,当汽包体破裂时,饱和状态的蒸汽迅速降压膨胀,饱和水也有一部分随即蒸发膨胀,从而释放很大的能量。计算汽包爆炸能量时,同时包括了蒸汽和饱和水所释疑的能量。 该蒸汽锅炉的工作压力为:0.7MPa,额定蒸汽压力为1.3MPa。经查表,压力在1.3MPa下干饱和蒸汽爆炸能量系数:Cs=2.75103(kJ/m3);饱和水爆炸能量系数:CL=6.35104(kJ/m3)。根据锅炉的型号、技术要求,额定蒸发量为20t,有效体积为12m3,额定蒸发量为10t,有效体积为6m3。为计算方便,取蒸汽发生器的饱和蒸汽和水各为一半,即蒸汽发生器的爆炸能量: 用TNT当量法评价伤害及破坏后果: 额定蒸发量为20t、10t锅炉蒸汽发生器超压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距离见表4、表5计算结果。表4 20t锅炉蒸汽发生器超压爆炸人员伤亡距离死亡P(MPa)AR0(m)R(m)轻微损伤听觉器官损伤,骨折内脏重伤或死亡0.02-0.030.03-0.050.05-0.100.50.50.555-42332327.5-2116.511.5表5 10t锅炉蒸汽发生器超压爆炸人员伤亡距离死亡P(MPa)AR0(m)R(m)轻微损伤听觉器官损伤,骨折内脏重伤或死亡0.02-0.030.03-0.050.05-0.100.40.40.455-42332322-16.813.29.2三、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方法(七版)分析评价道化学分析过程中,把危险性程度相近设施作为一个分析对象考虑;功能布置集中的设施,考虑最大危险性设施。1、确定物质系数评价过程中,根据下列危险区域的物料数量、种类,其在工艺中的温度等因素,确定物质系数MF见表6。表6 确定的物质系数评价单元评价对象主要物料物质系数储油区100000m3油罐原油21生产区热媒炉区热媒炉原油10泵房输油泵原油212、危险系数取值与单元火灾爆炸指数计算各单元的各项危险系数取值及单元火灾爆炸指数计算结果见表7。表7 各单元火灾爆炸指数计算结果表单元/设备物质系数F3火灾爆炸指数储油区(原油罐)214.95104热媒炉区(加热炉)106.3963.9泵房(输油泵)214.0281.33、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前面计算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是表示单元没有考虑任何安全措施情况下潜在的危险性。该输油站根据有关规范要求以及同类工艺的运行经验考虑了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又在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安全措施,这些措施都得到落实后,可有效地控制危险,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频率和造成的损失,因而对这些安全措施应给予相应的补偿系数。各单元有关各项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取值及计算结果见表8。表8 各单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单元/设备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储油区(原油罐)0.850.850.800.58热媒炉区(加热炉)0.880.970.880.75泵房(输油泵)0.90.950.860.744、 单元暴露区域的计算暴露区域是指当单元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影响的区域。暴露区域的计算方法如下:暴露区域的面积 SR2(米2)R为暴露半径。RFEI0.840.3048建设项目各单元的暴露半径与暴露区域计算如表9:表9 暴露半径和暴露区域单元名称暴露半径暴露区域面积储油区(原油罐)R=31.7mS=3155m2热媒炉区(加热炉)R=19.5mS=1194m2泵房(输油泵)R=24.8mS=1931m25、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暴露区域财产价值可由区域内含有财产(包括在存的物料价值及设备价值)的更换价值来确定:更换价值=原来成本0.82价值增长系数由于各单元建设费用难以确切估算,价格增长系数也很难预计,故暴露区域财产更换价值采用假设的方法。各单元的财产更换价值分别为A1、A2、A3、A4、A5、A6万元人民币。6、危险系数的确定危险系数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所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它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按道化学第七版的相关图表查得。各单元危险系数见表10表10 各单元危险系数单元名称物质系数工艺单元危险系数危害系数储油区(原油罐)214.950.72热媒炉区(加热炉)106.390.27泵房(输油泵)214.020.667、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确定了暴露区域、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和危害系数之后,可以计算按理论推断的暴露面积(实质是暴露体积)内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是假设没有采取任何一种安全措施来降低损失时火灾、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财产损失,它由暴露区域财产价值和危害系数相乘得到。计算得到各单元基本MPPD的值见表11。8、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 MPPD)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与安全措施的补偿系数(C)的乘积就是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 MPPD)。它表示在采取适当的(但不完全理想)防护措施后事故造成的损失。如果这些防护装置(或措施)发生故障(或未被有效的实施),事故损失值应接近于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计算得到各单元实际MPPD的值见表11。表11 各单元基本MPPD和实际MPPD值单元名称基本MPPD实际MPPD储油区(原油罐)0.72A10.42A1热媒炉区(加热炉)0.27A20.20A2泵房(输油泵)0.66A30.49A3道化学第七版评价法还可以根据求出的实际MPPD估算发生事故时的最大可能停产的天数,从而确定停产造成的损失。由于各单元实际MPPD的数值在评价中难以确定,故本评价不对停产天数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进一步计算。9、评价结果及分析评价结果根据道化学公司第七版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程序,对项目各单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于表12表12 元评价结果汇总 单元项目储油区(原油罐)热媒炉区(加热炉)泵房(输油泵)物质系数(MF)211021工艺危险系数4.956.384.02火灾爆炸指数10463.981.3暴露半径(m)31.719.524.8暴露面积(m2)315511941931暴露区域价值A1A2A3危害系数0.720.270.66基本MPPD0.72A10.27A20.66A3安全措施修正0.580.750.74实际MPPD0.42A10.20A20.49A3为了解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的严重程度,道化学第七版将火灾、爆炸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各单元按照安全措施补偿前和补偿后的火灾、爆炸指数划分危险等级的结果汇总于表13。表13 各单元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危险等级对比 单元项目储油区(原油罐)热媒炉区(加热炉)泵房(输油泵)补偿前FEI10463.981.3危险等级中等较轻较轻补偿后FEI60.347.960.1危险等级较轻最轻较轻评价结果分析由上述评价结果可见,在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之前,油罐区危险等级为“中等”,说明该项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潜在危险性主要集中在油罐区部位,这是由该类装置固有危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