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盖章):无锡梁溪恒通排水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9年7月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无锡梁溪恒通排水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朱佑国联系人胡燕通讯地址无锡市中南路86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14000建设地点工程范围涉及梁溪区扬名街道辖区内魏巷浜、戈巷浜立项审批部门无锡市梁溪区行政审批局批准文号梁行审投许2018222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721水污染治理可建设用地面积整治河道总长750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景观绿化400总投资(元)337.7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8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5.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9年10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所需建筑材料主要为水泥、砂石料等,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前提下,采取市场招标方式择优选取。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吨/年)/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蒸汽(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 它/能源总消耗量(折成标煤)/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水去向本项目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包括清淤疏浚、环境修复、水生态修复等),非工业生产型项目。施工期: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砂隔油池进行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芦村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京杭运河。营运期:无废水污染物排放,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及概况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打造安全、清洁、健康的梁溪区水环境,为此根据关于梁溪区20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调整的批复梁行审投许2018222号,无锡梁溪恒通排水有限公司拟对京杭运河支浜梁溪区魏巷浜、戈巷浜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内容为对魏巷浜、戈巷浜,进行控源截污工程、清淤疏浚工程、环境修复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等,整治全长约750米。现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的相关规定,无锡梁溪恒通排水有限公司委托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所涉及的安全、消防、卫生等问题不属于本评价的范围,请公司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执行。2.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魏巷浜、戈巷浜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无锡梁溪恒通排水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工程范围涉及扬名街道辖区内魏巷浜、戈巷浜项目性质:新建投资总额:337.78万元3.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魏巷浜、戈巷浜位于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范围内,详细地理位置图见图1,河道周边200米范围环境现状见图2。4.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本次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涉及对象为扬名街道内的河道魏巷浜、戈巷浜,河道总长约750米。主要建设内容为:控源截污工程、清淤疏浚工程、环境修复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水环境整治工程及运行管理等。4.1控源截污工程排放口整治:考虑本河道实际情况,对河道两侧3处排放口进行整治。4.2清淤疏浚工程4.2.1清除垃圾本工程水面垃圾采用打捞船打捞方式清理;河底垃圾与清淤同步进行,在河水抽干后,仅能通过人工清杂结合机械运输方式进行河道梳理。4.2.2明河清淤疏浚本次明河段清淤疏浚仍进行干河施工,分河段逐步用接力泵水力冲挖的方式进行淤泥外运。清出的淤泥通过接力泵短驳外运的方式将淤泥外运至专门的废土堆场进行填埋处理,河道清淤标准按照梁溪区水系规划要求清淤至老河底。4.3环境修复工程本工程计划沿线进行滨水防护绿地的修复。4.4水生态修复工程4.4.1人工增氧根据现有溶解氧指标根据河道现有溶解氧指标,本工程在河道沿线增设增氧曝气装置。4.4.2生态净化本工程采用生态浮床处理手段对河道进行生态净化,处理技术详见如下:根据实际情况,河道沿线种植纳污生物浮岛,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起到净化水质作用。生态浮床平时需要加强维护管理,通过收割枯萎的植物最终可将营养元素带离河道。4.5水环境整治工程面源治理:考虑本河道实际情况,结合排水口整治情况,对全河段进行面源治理渗流沟及新型雨水井的布设。4.6运行管理智慧水利:本工程计划河道沿线进行智慧水利设备的布设。后期运营管理:本河道后续运营管理主要涉及面源治理运行、绿化养护、水生态修复运行养护、智慧水利运行等,运行期按2年计。河道的整治情况见表1。表1-1河道整治情况表河道项目规模魏巷浜排污口治理3个清理垃圾1061立方米清淤疏浚3537立方米景观绿化200平方米增氧曝气装置4套纳污生物浮岛354平方米面源治理420米智慧水利420米戈巷浜清理垃圾2173立方米清淤疏浚7243立方米景观绿化200平方米增氧曝气装置2套纳污生物浮岛393平方米面源治理230米智慧水利230米5.工作进度与劳动定员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为3个月,日均施工人数为10人。运行期:本项目河道清淤后由当地水利部门负责维护、运行,不新增工作人员。6.产业政策相符性本项目为水污染治理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二项“水利”中第1条“江河堤防建设及河道、水库治理工程”;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中限制类和淘汰类的项目;属于无锡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锡政办发20086号)中第三类“鼓励类”中的第一项“第一产业”中的第(十)条“城市防洪工程、水环境及河道综合整治”,故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7.与规划相符性(1)与环保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生活污水依托周边设施,最终接入市政管网,运营期的路面径流采用雨水管收集,项目所在地污水接管芦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具备污水集中处理条件;根据无锡市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度),评价区基本污染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细颗粒物等基本污染物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表1中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属于不达标区。目前无锡市正在开展无锡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相关工作,根据规划分析内容,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2025年可实现全面达标;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噪声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 中声环境功能区2 类标准;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符合当地环保规划。(2)与用地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已得到关于梁溪区20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调整的批复,符合相关规划。(3)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相符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江苏省太湖流域三级保护区范围的通知(苏政发2012221号)具体明确了无锡太湖一、二级保护区涉及行政镇、村名称,本项目位于二级保护区,且不属于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修订)中限制、禁止类,并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四十一条中“有计划实施底泥生态清淤”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4)与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的相符性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太湖流域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中“太湖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和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等要求,组织采取环保型清淤措施,对太湖流域湖泊、河道进行生态疏浚”的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4号)的要求。(5)与“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相符性生态保护红线经查阅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2013113号)“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及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图(详见图3),距离本项目最近的生态红线区域为长广溪湿地公园。本项目选址不在长广溪湿地公园一级、二级管控区内,与最近生态红线区域长广溪湿地公园2500米,因此本项目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环境质量底线根据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地区,根据无锡市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度),评价区基本污染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细颗粒物等基本污染物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表1中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属于不达标区。目前无锡市正在开展无锡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等相关工作,根据规划分析内容,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2025年可实现全面达标。项目周边纳污水体为京杭运河,评价区域内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除COD、总氮超过类水体要求外,其余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根据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江苏省太湖水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可知:到2020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II类,总磷达到III类,总氮达到V类;流域重点断面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流域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削减16%以上。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对河道的治理改善方案和治理措施说明:建立严于全省的氮磷控制制度。实施太湖流域总磷总氮总量控制方案。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升生活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管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生态修复,推进资源化利用。通过以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域水环境质量会有所改善。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施工生活污水依托周边设施,最终接入市政管网,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水污染治理,不进行生产活动,不会突破当地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所在区域目前未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行业类别为N7721水污染治理。本项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亦能够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 III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经济活动日趋频繁,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了城市所特有的水文化。根据现场勘查分析,魏巷浜位于梁溪区扬名街道,长度约420m,现有河道宽度为711.5米,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头浜,其最东端与戈巷浜交汇,断头处位于汇太路北侧芦村魏巷,河道周边主要为待开发地块,沿河驳岸型式均采用了浆砌石护岸。魏巷浜为断头浜,且河道内无动力调水措施,水体流动性较差,受周边汇水影响,河道水质较差。河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点源污染:沿岸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地块内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随雨水管汇入河流。内源污染:魏巷浜存在底泥淤积,底泥淤积了大量的耗氧性物质、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N、P营养盐等,并缓慢而持久的向水体、水生生物体释放,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严重威胁水生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面源污染:沿岸周围200米内存在居民区,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由于沿河岸存在零散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居住分散,生活污水中含磷太高(一般来自含磷洗衣粉、洗衣液等),生活污水不易收集大部分直接排入河流。经现场踏勘,河道周围200米范围内未发现工业企业。根据现场勘查分析,戈巷浜位于梁溪区扬名街道,长度约230m,现有河道宽度为1244米,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断头浜,其最北端与京杭运河交汇,断头处位于芦村魏巷,河道周边主要为待开发地块,沿河驳岸型式均采用了浆砌石护岸。戈巷浜为断头浜,且河道内无动力调水措施,水体流动性较差,受周边汇水影响,河道水质较差。河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点源污染:沿岸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地块内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随雨水管汇入河流。内源污染:戈巷浜内存在底泥淤积,底泥淤积了大量的耗氧性物质、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N、P营养盐等,并缓慢而持久的向水体、水生生物体释放,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严重威胁水生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面源污染:沿岸周围200米内存在居民区,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由于沿河岸存在零散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居住分散,生活污水中含磷太高(一般来自含磷洗衣粉、洗衣液等),生活污水不易收集大部分直接排入河流。经现场踏勘,河道周围200米范围内未发现工业企业。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地质项目所在地区属太湖平原,地势平坦宽广,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2-5米,土质肥沃,河湖港汊纵横分布,河道密如蛛网,地表物质组成以粒径较小的淤积物和湖积物为主。土壤类型为太湖平原黄土状物质的黄泥土,土层较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含量丰富,供肥保肥性能好,既保水又爽水,质地适中,耕性酥柔,土壤酸碱度为中性,土质松疏,粘粒含量20-30%。本地区属江苏省地层南区,地层发育齐全,其底未出露。中侏罗纪岩浆活动喷出物盖在老地层上和侵入各系岩层中,第四纪全新统现代沉积遍及全区,泥盆纪有少量分布为紫红色沙砾岩,石英砾岩,石英岩,向上渐变为砂岩与黑色页岩的交替层,顶部砂质页岩含优质陶土层地下水属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潜水含水层岩性为泻湖亚粘土夹粉沙,地耐力为8-10T/m2,水质为地表水所淡化。本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防区。2、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夏季受来自海洋季风控制,炎热多雨;冬季受大陆来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春秋两季处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形成了冷暖多变,晴雨无常的气候特征。据气象台历年观测资料统计:项目所在地区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8.9,极端最低气温-12.5。历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平均气压1016.2百帕,相对湿度79%,年平均降水量1106.7mm,年最大降水量1581.8mm,年最小降水量552.9mm。年均日照时数为2019.4小时。年主导风向为ESE,风频10.2%;次导风向SE,风频9.6%,年静风频率12.8%。冬季以WNW风为主,风频12.8%;夏季以ESE为主导风向,频率达14.8%。项目所在地区全年以D类(中性)稳定度天气为主。项目所在地区近5年平均风速为2.6m/s。各月平均风速变化幅度在2.2-2.8m/s(10m处)之间。风速昼夜变化不大,下午1-2点风速最大,可达3.1m/s;夜间风速平衡,一般在1.7-1.9m/s之间。3、水文无锡地区地表水系发达,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河道纵横密布,河道水面积达30.07平方公里,占9.25%。依托流域性河道京杭运河以及区域性河道,构成了“三纵五横”的骨干水系主框架,“三纵”即白屈港、锡澄运河、漕河横洚河五牧河直湖港,“五横”即京杭运河、万寿河印桥港锡北运河、横洚河北塘河界河、锡溧漕河、洋溪河。主要通江河道有锡澄运河和白屈港,入湖河道有直湖港,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经直湖港与太湖相通,经锡澄运河与长江相通,常年东南向顺流出境。除河道外,区内尚有小型湖荡7处,湖荡面积合计1.175km2,主要分布在境域东北部和西部。4、植被、生物多样性(1)陆生生物本项目所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植物生长迅速,种类繁多,但人类开发较早,因此,该区域的自然陆生生态已为人工农业生态所取代,由于土地利用率高,自然植被已基本消失。人工植被主要以作物栽培为主,包括蔬菜、茶果等;该区野生植物主要是野生灌木和草丛植物如蒲公英,野生动物主要有昆虫类、鼠类、蛇类和飞禽类;家养的牲畜主要有鸡、鸭、狗等。(2)水生生态该地区水生植物有浮游植物(如蓝藻)、挺水植物(如芦苇)、浮游植物(如野菱)和漂浮植物(如水花生),主要的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四大类约二十多种。野生的鱼类有草鱼、青鱼、鲢鱼、鲫鱼、黑鱼、鳊鱼等几十种。甲壳和贝类有虾、蚌、田螺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梁溪区简介梁溪区位于无锡的市中心,面积约为71.5平方千米,人口约101.47万人。因无锡城西梁溪而得名,旧为无锡别称。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设立无锡市梁溪区。梁溪区共辖16个街道:崇安寺街道、通江街道、广瑞路街道、上马墩街道、江海街道、广益街道、迎龙桥街道、南禅寺街道、清名桥街道、金星街道、金匮街道、扬名街道、黄巷街道、山北街道、北大街街道、惠山街道,共有42个社区。梁溪区是无锡城市的母城和发源地,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名人故居23处,其中薛福成故居建筑群、东林书院旧址、阿炳故居、小娄巷、秦邦宪故居、无锡县商会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乐圣”华彦钧(阿炳)曾在此生活或定居,涌现了薛福成、秦邦宪、张闻天、陆定一、钱钟书、顾毓琇、王选等一大批知名人物。梁溪区是无锡的服务业集聚区、交通枢纽中心,对外开放的窗口。辖区内高楼林立,品牌云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2.5%,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业、文化创意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无锡最繁华之地。区域内拥有集火车站、汽车站、公交客运中心、出租车服务区于一体的无锡市综合交通枢纽,地铁1、2、3号线在此交汇,千年古运河穿城而过。2.梁溪区区位优势显著梁溪区是无锡传统的城市中心,人流密集,交通便捷。距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集火车站、汽车站、公交客运中心于一体的无锡综合交通枢纽位于辖区内;已开通的无锡地铁1号线、2号线在辖区内交汇,现有地铁站点18个。3.梁溪区产业基础雄厚梁溪区是无锡传统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是无锡工商业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的“丝市”“米市”“布码头”“钱码头”都发源于此,重工恤商传统浓厚。201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269.34亿元,梁溪以占全市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11.1%的GDP总量,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17.7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9.03亿元,位列全市第一。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4.梁溪区人文底蕴深厚梁溪有3000年历史,吴文化、江南水文化、工商文化底蕴深厚,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区域内有各级文保单位133处,其中东林书院等国家级文保单位12处,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2个,4A级景区7个。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老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清名桥街区还是世界文化遗产体验式示范点。环城古运河穿城而过,呈现“千里运河独一环”的唯美奇观。“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乐圣”华彦钧(阿炳)曾在梁溪生活或定居,区域内涌现了薛福成、秦邦宪、张闻天、陆定一、钱钟书、顾毓琇、王选等一大批知名人物。5.梁溪区功能配套完善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属连元街小学、崇宁路小学、东林小学、南长街小学、五爱小学、东林中学、侨谊中学等名校师资雄厚、人才辈出,锡城百姓高度认可。优质医疗资源丰富,无锡市人民医院、二院、三院、五院、八院等综合性医院云集,市妇幼保健院、口腔医院、明慈心血管医院、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特色明显。文化体育活动场馆齐备,市级的体育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均在辖区内。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根无锡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6月5日发布的2018年度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为70.7%,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具体数据如下:表3-1 2018年无锡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区域名称年份二氧化硫(ug/m3)二氧化氮(ug/m3)可吸入颗粒物(ug/m3)一氧化碳(mg/m3)臭氧8h(ug/m3)细颗粒物(ug/m3)达标天数比例AQI(%)市区20181243751.61794370.7标准-604070416035-通过上表可见,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细颗粒物指标均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年平均浓度,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无锡市正在开展无锡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相关工作,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已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无锡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报告已完成审批。根据无锡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分析内容,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领域全行业、全要素达标排放、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服务业和生活污染防治等措施后,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预计2025年可实现全面达标。2、地表水根据梁溪区2019年4月河道水质情况通报,全区152条河道176个断面中,9个断面为类,19个断面为类,20个断面为类,85个断面为劣类,其余43个断面因施工、整治、填埋等原因未测,类以上水体占比27.27 %。流域主要河流状况如下。表3-2 河道水质现状(单位:mg/L,pH值无量纲)河道所属街道监测断面名称2018年水质目标水质2019.04水质现状(浓度单位:mg/L)水质类别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类标准限值561200.2类标准限值3101.5300.3类标准限值2152400.4魏巷浜扬名街道运河西路,中石化旁汇太路小桥V8.683.40.777150.17戈巷浜扬名街道运河西路扬盛桥IV8.213.61.88230.27根据梁溪区2019年4月河道水质情况通报,魏巷浜、戈巷浜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差,为此根据关于梁溪区20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调整的批复梁行审投许2018222号,无锡梁溪恒通排水有限公司拟对京杭运河支浜梁溪区魏巷浜、戈巷浜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水质将有所改善。本项目废水接入芦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最终排入京杭运河。根椐2003年3月江苏省水利厅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编制的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建设地附近主要河流京杭运河2020年水域功能目标类别为类。根据2017年5月31日-6月6日对芦村污水处理厂排放口上、下游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引自无锡惠民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监测结果如下:表3-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单位:mg/L,pH值无量纲)断面名称项目pHSSCOD氨氮总磷总氮类标准值6960301.50.31.5W1华清大桥最大值6.871339.60.6820.192.41最小值6.831023.20.3370.171.64平均值/11.531.40.510.182.03W2高浪大桥最大值6.741430.40.6260.192.42最小值6.7010230.4910.161.71平均值/1226.70.5590.182.07从上表可见,京杭运河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除COD、总氮超过类水体要求外,其余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京杭运河超标原因主要为:流域上游来水污染;河岸零散地分布着居民点,生活污水不易收集大部分直接排入河流;农业面源的污染,河流沿岸农田的化肥农药等随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河流,导致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环境不能达到相应的水环境功能类别的要求。根据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江苏省太湖水环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可知:到2020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II类,总磷达到III类,总氮达到V类;流域重点断面达标率达到80%以上,主要入湖河流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流域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削减16%以上。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对河道的治理改善方案和治理措施说明:建立严于全省的氮磷控制制度。实施太湖流域总磷总氮总量控制方案。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工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升生活污染治理水平,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管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生态修复,推进资源化利用。通过以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区域水环境质量会有所改善。3、声环境根据根无锡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6月5日发布的2018年度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全市昼间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5.2分贝,夜间区域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46.7分贝。声环境质量现状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建设地声环境质量较好。4、底泥环境表3-4 河道底泥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监测河流监测点位置监测项目pH总汞(mg/kg)总锌(mg/kg)总铬(mg/kg)总铅(mg/kg)总镉(mg/kg)总铜(mg/kg)魏巷浜中石化旁汇太路8.150.2321764443.60.1745戈巷浜运河西路扬盛桥8.090.2592976053.20.3946标准值B级5.5-8.515300010001000151500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河道底泥环境质量各监测因子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B级要求,底泥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河道周围200m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详见表3-5。表3-5主要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要素环境敏感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户数/人数)环境功能空气环境新杨颐养院N1020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清二社区SW180100户/300人水环境京杭运河SE/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声环境新杨颐养院N1020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清二社区SW180100户/300人生态环境长广溪湿地公园SW2500/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锡政办2011300号文件),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区,SO2、NO2、PM10、CO、O3、PM2.5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氨、硫化氢参照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标准。具体数值见表4-1,臭气浓度参照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二级标准。表4-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中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g/m31小时平均500g/m3NO2年平均40g/m324小时平均80g/m31小时平均200g/m3PM10年平均70g/m324小时平均150g/m3CO24小时平均4mg/ m31小时平均10mg/ 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g/m31小时平均200g/m3PM2.5年平均35g/m324小时平均75g/m3氨1小时平均200g/m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标准硫化氢1小时平均10g/m3臭气浓度一次值20(无量纲)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厂界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20年京杭运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本项目整治河道魏巷浜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戈巷浜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具体数值见下表。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除pH外为mg/L水体类别pHCODBOD5DO总磷(以P计)氨氮京杭运河6-930630.31.5魏巷浜6-930630.31.5戈巷浜6-930630.31.53、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的通知(锡政办发2018157号),项目所在地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具体数值见表4-3。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别昼间(dB(A)夜间(dB(A)2类60504、底泥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底泥执行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浓度限制要求。表4-4 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单位:mg/kg控制项目污染物限制B级污泥产物1总镉(以干基计)152总汞(以干基计)153总铅(以干基计)10004总铬(以干基计)10005总砷(以干基计)756总镍(以干基计)2007总锌(以干基计)30008总铜(以干基计)15009矿物油(以干基计)300010苯并(a)芘(以干基计)311多环芳烃(PAHs)(以干基计)6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扬尘、沥青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即施工粉尘浓度1.0mg/m3;施工车辆尾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河道清淤易出现恶臭,恶臭物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标准,氨1.5mg/m3、硫化氢0.06mg/m3、臭气浓度20(无量纲);具体标准情况见表4-5。表4-5施工期废气排放标准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标准来源施工粉尘1.0 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THC4.0 mg/m3NOX0.12 mg/m3CO-沥青烟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无组织排放存在氨1.5 mg/m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中二级硫化氢0.06 mg/m3臭气浓度20(无量纲)2、水污染物施工期废水依托项目周围污水管网接管芦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京杭运河。生活污水中的COD、SS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氨氮、总氮、总磷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芦村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浓度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18)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6。表4-6水污染物排放标准(mg/L)标准污染物名称浓度污水接管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PH69COD500SS40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中B等级标准氨氮45总氮70总磷8尾水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12)表1中一级标准A标准pH69SS10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T1072-2018)中的标准COD50氨氮5(8)*总氮15总磷0.5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限值:昼间70dB(A)、夜间55dB(A)。总量控制标准本项目建设内容为清淤疏浚等,工程运行后无列入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排放。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施工期工程分析本项目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内容为对扬名街道辖区内魏巷浜、戈巷浜进行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环境修复等。不涉及征地拆迁。本工程施工期限为2019年8月至2019年10月底。1.1清淤疏浚清淤疏浚本项目河道清淤疏浚工程采用干河水力冲挖施工工艺,通过运泥船进行淤泥外运。木桩、土坝N打桩噪声打桩围堰疏干排水W积水底泥水力冲挖运泥船或槽罐车堆泥场N噪声、W废水生态影响N噪声、G燃料废气S淤泥图5-1干河水力冲挖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简介:干河施工工艺,即设立围堰进行截流,然后对围堰内水进行疏排。围堰是临时性挡水建筑物,防止河水进入作业区待施工任务完成后拆除。对于清淤河道较长的,围堰设置时可以对河道分段进行清淤施工。围区范围内疏干水至泥面显现后,采用高压水枪对淤泥进行冲挖,然后采用泥浆泵和管道将淤泥输送至运泥船或槽罐车外运至堆泥场。(指定淤泥堆场不在本次报告评价范围之内)。清淤工程完成后,拆除围堰。清除垃圾本工程河底垃圾与清淤同步,在河水抽干后,通过人工清杂结合机械运输方式进行河道梳理,清出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1.3生态修复本次生态修复工程包括人工增氧与生态净化。人工增氧:本次在河道内设置6套增氧曝气装置。生态净化:本工程采用生态浮床对河道进行生态净化,在河道沿线种植约1078m2的纳污生物浮岛,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生态修复工程无明显污染物产生。1.4截污管网施工为保证河道水环境得到全面治理,河道沿线需进行全线截污整治,截污方法可采用源头封堵,重新排管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等措施。截污管网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见下图。选线勘察、设计N噪声、G扬尘、S固废破碎路面N噪声、S固废管网铺设N噪声、G扬尘、S固废、G沥青烟路面铺设营运路面恢复图5-2截污管网施工工艺放坡开挖沟槽明管敷设:当管槽挖至设计标高以上0.2m时,采用人工清槽至设计标高,并随即施工管道碎石垫层,筑岛基础。不得留待过夜、遭水浸。管槽挖出的土方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堆土应距槽边8cm以外及土体滑裂面以外,堆土高度根据基坑支护稳定条件确定。沟槽两侧不能满足堆土要求时,应另选堆土场地。超挖应用1:1级配砂石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沿线宜采用沟槽分段开挖施工、及时回填至试水标高。基坑排水:根据管线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排水方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地基扰动。施工排水与其他工序紧密结合。排水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严禁泡槽。排水设施应待沟槽回填夯实至地下水位以上时,方可停止。雨季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开槽长度,防止地面雨水流入沟槽。管道开挖深度不宜超过4.5m。支护挖管道敷设:当开挖深度4.5m时,可对基坑边壁采用简单支护及支撑措施(木桩、挡土板加对撑)。必要时可采用钢板桩支护。基坑降排水措施须防止地基扰动或影响临近的其他管线或建筑物。当沟槽内降水对临近其他管线或建筑物有影响时,须采取帷幕止水等有效的支护方案。根据地下管线和临近建(构)筑物的情况必要时应采取灌注支护加帷幕止水的支护方案时,支护结构须达到设计强度。当管道埋深较深时,其降水及支护费用较高。本项目敷设的管道较长,在施工中拟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尽量减缓施工队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施工机械和车辆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运送物料的汽车引起道路扬尘污染;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的扬尘污染;路面恢复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运送施工材料、设备的车辆燃油废气。2施工期污染源分析2.1主要污染源分析本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有施工粉尘、建筑垃圾、淤泥、土方等。根据本项目施工内容和特点,还产生河道的清淤恶臭等。另外还有施工运输车辆和机械产生的废气和噪声,施工营地的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具体分析如下。2.2废气粉尘:施工中材料的运输、装卸过程中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空气;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引起尘土飞扬;影响起尘量的因素包括:土方挖掘、回填、外运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原有驳岸等设施拆除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等,另外还有进出车辆夹带泥砂引起的扬尘。粉尘扬尘具体的产生量与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防护措施、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有关。根据滨湖区胡埭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类比调查,在施工现场,近地面的粉尘浓度一般为1.5-30mg/m3,扬尘浓度随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通过洒水抑尘可大幅度降低粉尘浓度。尾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烃类物等。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5-1。表5-1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污染物以汽油为燃料(g/L)以柴油为燃料(g/L)小汽车载重车机车CO169.027.08.4NOx21.144.49.0烃类33.34.446.0以黄河重型车为例,其额定燃油率为30.19L/100km,按表10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测算,单车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分别为:一氧化碳815.13g/100km,氮氧化物1340.44g/100km,烃类物质134.0g/100km。河道清淤恶臭:本项目河道清淤约10780立方米,河道清淤过程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在河道底部厌氧分解会产生一些具有臭味的物质,主要成分为H2S、NH3等,将呈无组织状态释放。沥青烟气本项目敷设管道后路面铺设使用熬炼好的沥青,采用保温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立即铺设,沥青烟气产生量较少,本报告不做定量分析。2.3废水施工废水项目施工期临时道路采用硬化路面,并修建临时小型沉砂隔油池,含SS、微量机油的雨水以及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清洗废水排入沉砂隔油池进行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于工程用水和施工场地的洒水防尘,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生活污水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源自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主要污染物是COD、SS、氨氮、总磷、动植物油等。本项目施工人员约10人,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以100L/人计,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施工期约90天,则施工期共排放生活污水72t/a。具体如表5-2。表5-2施工期生活污水源强分析结果废水来源废水量(t)污染物名称产生情况处理方法污染物接管量接管标准浓度限值(mg/L)排放去向污染物排放量标准浓度限值(mg/L)产生浓度(mg/L)产生量 (t)浓度(mg/L)接管量(t)浓度(mg/L)排放量(t)生活污水72COD4000.0288临时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3200.02304500经市政污水管网接入芦村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00.003650SS3000.02162400.01728400100.0007210NH3-N350.00252350.002524580.00057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