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汶川地震后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摘要:本文从汶川地震灾后建筑倒塌情况出发,通过收集资料,与日本灾后建筑情况对比,发现了差距,因而提出了对我国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我国工程管理体系历史悠久,如今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开设得很广泛,但不少院校开设得不合理.而我国的管理制度看似万无一失,其实还是存在问题,安全第一的观念也未深入人心,建筑物在抵御天灾方面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本人提出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一些意见,希望与大家谈论研究,为完善我国现有制度而努力.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dition of the building collapse caused by Wenchuan earthquake.Contrasting with the damaged situation with Japanrs,we can see that we fall behind.then,I put forward my opinions about the system of qualities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Our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has along history,and now is widely set up in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s asubject,but we find that some are set up irrationally.And the system appears to be perfectly safe,but also has hidden dangers,the conception of building safety has not impact people completely,our buildings abilities against natural disasters can not satisfy ourselves.So I,as astudent who is studying this as amajor,bring up some advices,hope we can learn and discuss together,thus achieving our goal of cons ummating our existing system.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全国人名都不能忘记的日子,里氏7.9级的汶川大地震发生.截至今年晚些时候的统计,死亡人数已达近七万,失踪人数近两万,受伤人数为更是高达三十七万,房屋倒塌六千多座.虽然灾后我们万众一心,喊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但在天灾面前,救援又是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据统计全球每年6级以上强地震20%发生在这个小小的岛国.但是在日本,大地震以后,伤亡人数通常比较小.二战以后,除开数字被认为高得疯狂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死亡6434人)外,绝大多数时候死亡数字都控制在三位数以内,很多时候甚至就没有死者,只有伤者.就举汶川地震后不久的例子:今年6月14日上午,日本东北地区的岩手县也发生里氏7.2级的强烈地震.仅造成9人死亡,200余人受伤,还有10余人下落不明.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除了人民防护意识的差距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物.在地震中,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有统计表明,地震中的死亡有95%以上是由于建筑物坍塌造成.而日本政府在二战后就以在未来某时间段内某地区可能会发生某级的地震为依据,制定强制性的建筑物抗震标准.地震学界如今普遍认为,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地震尚是不可准确预报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应对地震时,都执行与日本类似的政策,以减灾措施为重点,而不寄希望于飘渺的准确预报.过去我国国力尚不宽裕,而建高标准的抗震建筑需要花钱.所以,我国应对地震的政策多以防灾为主.但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来看,准确预报还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是不可期的.而我国的国力现在可以说是已有了极大的提高,改变我们应对地震的主导思想,已经有了物质基础,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将建造合格的抗震的建筑作为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土木工程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1我国工程管理质量悠久经验丰富我国工程管理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殷周时期就出现了以管理官营工程为专职的司空之职,隋唐时期开始设立工部.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政府或军队的领导人负责,管理计划,管理工程质量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就有都江堰和万里长城这样的大型项目.而在理论方面,也有不少著作,包括营造法式(北宋李诫编)、工程做法则例(清工部编).正是这些前人的总结,让我国在工程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2现阶段我过在开设工程管理课程方面不够严谨近几年来,工程管理一直是一个热门的专业,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从90年代初的七十多家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家,其中既有如东南、清华这样的以土木工程为基础开设的院校,也有财经、管理、甚至师范类院校也开设此课程.诚然,国家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而那些学校在经济、管理方面也有不少理论优势,但工程管理毕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环保,道路、农业方面也有不少项目可以称为工程.在建筑界,就只能是土木工程管理,学生必须要有相关的工程知识,绝不能让一个只懂经济或管理的人担任建筑监理师,时尚起义官网,管理人必须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开设此类课程应该加强控制,开设院校必须明确本校强调的是哪个方面的管理,这样既利于学生了解,也利于企事业单位的选择.加强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方面,完善国家建筑制度体系是另一个方面.在后来对地震倒塌房屋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有20.4%是公用建筑,如学校,医院等,而这些建筑又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学校,相信所有人对校舍坍塌导致中小学生伤亡感到痛心疾首.然而,我们仍可以从报道中看到一些巍然不倒的房屋,同样一个地区,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这明显是质量的差距!是设计,施工方面的差距!这引发了我对建筑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虽说质量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制订了一套较为合理的规范制度.但是听完朱教授的讲课之后,我也意识到了其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3政府在监督控制方面还有待加强在我国,对于一个项目的建设有五个方面的控制,分别在效用、技术、招标、施工、验收五个步骤.即一个工程只有使用大于消耗,对于环境没有破坏,技术环节符合国家标准,施工单位有一定的实力才可以施工.施工过程必须有人员监督,验收时也得符合要求才可以投入使用.看似完善的制度,其实还是存在一些隐患.正是这些隐患,导致工程的不合格.例如对于施工单位必须有一定规模,名下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工程师这条,就有不少建筑商投机取巧,花钱将一些有职称的工程师的证书租来凑数,每个月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这种有利可图的事相信会让大部分工程师心动,有两份工资何乐而不为?所以因此达到高级别的建筑单位不在少数.我觉得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惩罚,对于发现虚报的单位提出严厉的警告,对于有此行为的工程人员继续教育,而众工程师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要充分意识到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而在施工现场的管理方面,用人也得合理.有些单位指派的人员实任人唯亲,有些单位过于重视文凭却忽视了人员的实战经验,这些都存在着不合理性.我就认为刚毕业出去的大学生,虽说有着高文凭和创新能力,可是缺乏经验,不能马上委以重任,还得实践几年.因为不少建筑商并不使用自己建设的工程,所以他们就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忽视一些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好的工程要尽可能减少漏洞.要改善这方面,就需要建筑商和建筑人员各个提高责任心,从设计师到现场作业的师傅.要明白自己是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问题最大的可能出在验收上面,过去是由政府验收,现在改为了建筑商自己找专业团队验收,政府只要备案即可.因为政府不愿一看到自己验收通过的房屋出现问题,就推卸了一些责任.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科学.建筑商自行验收,就有可能出现行贿受贿而虚报实情的情况,这种情况这几年也是出现过的.且不说可能出现重大事故,有一点不合格,就会让使用人员烦恼.我认为政府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环节丢掉,既然前面四个步骤已经有把关,使用时出了问题,政府怎么能把责任仅归咎于验收?我觉得政府应当全面加强这五个方面的管理,专家指出我国的施工技术,,施工指标,管理制度在国际上都算先进,我们怎能让这些理论仅是纸上谈兵?相信完善了这方面,我国定能建出与发达国家一样的抗地震的建筑,将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降低.4群众的安全建设意识需要提高当然,我们还不能只限于此.因为在地震中,相对于少部分没倒塌的公用建筑,私人房屋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这占了倒塌房屋的大部分.私人房屋基本不具备抗震功能,它们与公用建筑在管理上的不同主要是:四川当地多为私人建造房屋,完全是私人买地自己设计自己监督.本以为个人会更讲究凡房屋的安全系数,因为损失的都是自己,其实不然.可能由于国民的传统习惯,盖一所房子不容易,在建造过程中楼主一味想着省钱省力却又贴心,而建筑工人多为当地的老师傅,完全凭经验办事,随主人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这样的房屋是十分危险的,即使没有发生地震,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也会出现不少隐患.所以政府同样应该加强对私人建房的控制.因为一旦出了事故,社会各界还是得为这些不幸的人负责,这样灾难已经对这些人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社会的负担更大.与其事后无私地帮助这些人,不如之前无情地禁止一些这样的建设.所以希望政府也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教育,一方面使群众明白不能只图眼前的利益而要从长远出发,一号店网上购物,另一方面就是对群众购买土地进行严格管理,对群众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医药侵权认定-洞察及研究
- 糖尿病心肌病的影像诊断与深度学习研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消防广播系统设计方案
- 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人员管理方案
- 区块链时代的隐私与伦理-洞察及研究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感染试题题库及答案(试题考试)
- 科学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轻松输入中文》听评课记录16
- 2025年全国第二十届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简约土地租赁合同
-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考试必考多选题库及答案(共300题)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2024年自投光伏安装合同范本
- 药品出、入库验收制度
- 车间员工技能管理办法
- DB11T 1581-2018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规范
- 汶川地震波时程记录(卧龙3向)
- 吴迪完胜股市学习笔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