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级工程设计第九小组导论报告.doc_第1页
XXXX级工程设计第九小组导论报告.doc_第2页
XXXX级工程设计第九小组导论报告.doc_第3页
XXXX级工程设计第九小组导论报告.doc_第4页
XXXX级工程设计第九小组导论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级工程设计导论课程总结报告汕头大学工学院2012级工程设计导论课程九组总结报告组长:李悦城(2012142015)组员:邝慧玲(2012111028)莫嘉杰(2012141044)曹峰(2012111001)梁达 (2012124050 )秦勇(2012124076 )邹秋云(2012142039)朱龙飞(2012124105 ) 何俊杰(2012124023) 陈逸山(2012141007)20131摘要我们的水上自行车设计理念是有效使人们得到人机操作配合和在水上观赏的乐趣。为了这个理念,我们始终尽力保持自行车的原貌,在其基础上增加一些装置,这费了我们很大的劲才把自行车和我们设计的装置融合。从原料的选购到水上的调试,这些过程都体现了我们团队的合作和智慧的碰撞,过程中也出现了组内的一些矛盾,材料浪费等问题,但却更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最终没能真正地达到我们的设想,但我们努力过的成果依然让我们骄傲!AbstractOur assignment water cycle was aimed at combining people and machine and making people enjoy the view in the sea.After a terms hard work,the water cycle wa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droven in the water though it is not very perfect as expected. We always try to keep the bike as it used to be. Putting the bike and the device we designed together makes it easily be drove and makes people have more fun using our work. It took we too much time to finish it,from buying the materials to doing the experiment.,but it have increased ou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Our Group once appeared unpleasant atmosphere.However, finally we became good friends and work it out successfully. Though our work was not perfect, we are proud of it!目录1、项目简介2、项目任务的理解与任务分解分工3、总体设计思路4、个人反思报告5、设计图6、成本估算(材料、时间)7、竞赛结果与观察8、参考文献9、附录1. 项目简介水上自行车的制作使普通自行车拥有水上骑行的功能,有效使人们得到人机操作配合的乐趣,能承受一般人的体重,行驶一定的距离。整体包括基本自行车的结构,链条传动,明轮,翼(前后两块板),前后共有四大块泡沫塑料,转向装置。整体结构,略显繁杂,浮力和稳定性较高,水上阻力较大。明轮做得比较牢固和成功,但却因为整个沉到水面下而无法实现其驱动的功能。链条传动使水上自行车更具自行车的特色。四块泡沫塑料为水上自行车提供较大的浮力,但使水位较低,稳定性也没有和原来那么高。2. 项目任务的理解与任务分解分工任务旨在锻炼我们的动手,执行项目,团结协作和跨专业交流能力等的能力。团队整体构思和筛选要制作的产品,分工协作,发挥各专业各人专长,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实现产品的成功制作。任务可以分解为买自行车, 破自行车的部分拆卸, 购买其他必要材料(螺钉及钢等东西),螺旋桨的制作或购买, 浮动系统的研究, 浮动系统的制作, 龙头的研究及制作, 产品的最终实验, 收集木材,泡沫及其他不必要购买的材料, 水上自行车的组装等。工作安排(项目进度表)报告中产品开发与演示过程有五个部分,分别是每个单元的,我现在分配如下产品规划:粱达,秦勇,慧玲;产品需求与产品指标:秋云,嘉杰,曹锋;概念的生成、选择与测试:蒙蒙,逸山,俊杰:原型制作过程:悦城。原型演示:龙飞。制作过程我们组内一部分根据时间调配,另一方面根据组员兴趣和能力各自负责不同领域:擅长沟通,喜欢和别人打交道的组员负责购买材料和联络其他组员;喜欢思考,掌握知识多的组员的主要帮忙提供主意;动手能力强,对制作东西有兴趣的组员负责制作作品。人员安排的分配:首先我们将小组成员的空闲时间做了一下统计,如下: 十三周小组成员空闲时间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李悦城678967346789AB346789126789AB全天全天朱龙飞8934676789AB34AB126789AB全天全天邝慧玲673467346789AB3489AB126789AB全天全天邹秋云AB3467346789AB3489AB126789AB全天全天秦勇671676789AB3467AB126789AB全天全天曹峰341284346789AB3467126789AB全天全天陈逸山8934346789AB3489126789AB全天全天莫家杰6789AB1234346789AB3489126789AB全天全天何俊杰678989AB6789AB3467126789AB全天全天根据这一份表格,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安排。如下: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材料的购买李悦城车价的拆解李悦城,朱龙飞,秦勇,邝慧玲螺旋桨的焊接李悦城,朱龙飞,秦勇,邝慧玲,曹峰,陈奕山,邹秋云浮木的安装何俊杰,莫嘉杰车身的焊接曹峰,陈奕山,邹秋云浮力系统的组装何俊杰,莫嘉杰,视频的拍摄朱龙飞,秦勇产品的处理曹峰,李悦城3.总体设计思路经过整体决策,由于脚踏使骑行者泡到较多的水,考虑将脚踏移动到上端,但其难度超过我们的能力,故只好在泡沫上下工夫,将泡沫放低以降低水位。链条装置和螺旋桨的选定是我们作品的难点,之前从一开始想设计轴传动,但对于我们来说在时间和技术上都是不允许的,最后就选定相对简单和可以把握的链条传动,最终也取得相对好的效果。明轮的设计采用焊接和切割的方式,其他的方式都不适用于在水中转动,明轮制作过程也是让我们费尽心思,最大的问题在于要使明轮旋转时和自行车的框架不发生刮擦,首先画了图纸,再把其做成纸模,实验其是否合适,最后再去切割,由于切割的精确度有限,再不时地进行修改。在给水上自行车框架装上泡沫时,考虑到泡沫可能碎掉,故改用袋子装起来。装泡沫的过程也考虑了水位,泡沫与自行车其他地方是否妨碍,浮力是否够等因素。4.个人反思报告个人反思报告(李悦城)作为工导九组的组长,这学期经历颇多,感受也颇多。作为组长,主要做的就是组织组员开会,分配任务,统筹安排时间及人员,以及负责和监督课程中每个环节的完成,也有参与产品的制作等各个环节。工导这门课程相比其他的课程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尤其是作为组长,感觉责任还是不小。产品的制作其实也是一个很复杂和充满很多未知因素的过程,再加上条件有限,故压力不小啊,在学校找块泡沫都难。这门课程相比其他的,虽然是压力很大,任务很多,但我感觉是我学得最多的一门课程,一个是关于领导和管理的,一个团队交给你,管理得好的话自己也容易做。就我管理的情况,我感觉还是不够理想,由于个人角色定位不好,没有把领导者的身份完全地体现在自己身上,只发挥了部分人的力量,其中龙飞,秦勇,曹锋,秋云,慧玲等人是比较积极地参与到我们组的工作中去的,其他部分的人管理得比较松懈。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我认为是一种团队成员共同学习的过程,我也只是成员之一,我没有理由也无法去强迫和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去做我所要求的事,于是后来就只剩下部分自觉的成员和我一起奋斗了。其他人不是很经常来。这和我宿友的组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组长是比较强势的,很多事情都很独断,组员做得不好也敢责骂,自己分配任务后,谁也不能改,部分组员对他也不是很满意,但他却真正的把整个团队的力量都发挥起来了。这让我得到的启示就是,在管理团队的时候,如果整个团队很涣散,没有积极性,就应该整顿下团队做得不好的部分,包括批评部分人,即使这样做会令某些人不满。如果整个团队积极性提高了,就应该适当地放松,别让整个团队的气氛太僵。管理的失败也让我更加理解和服从其他人得管理,每个细微的管理的背后都是领导者付出的很大的努力,如果不配合管理,会造成整个团队的不和谐运作。同时我也意识到沟通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和组员都习惯用QQ和邮件,其弊端很多,上次我们组准备买螺旋桨,龙飞对于这方面比较有把握,我就在QQ上问他关于买螺旋桨的一些东西,便到淘宝上买了,殊不知,我以为他说的尺寸是螺旋桨的直径,而他说的是半径,于是买回来之后却不能用,花了冤枉钱,任何的交流工具都无法像面对面交流传达的信息那么准确和完整。我把很多分配的任务都发到我们共同的QQ群里,但有些组员不大上Q,再加上网络及QQ自身的一些弊端,于是我的信息无法有效地传达给所有的组员,有时时间上的接受也会延迟。短信和飞信其实也不怎么好,有些组员也不怎么看飞信。因此在沟通上,如果真的无法面对面交流,最好的就是打电话。在关于在制作产品上面,我认识到一点就是,说和想永远比做容易,之前我们对于我们的水上自行车期望是很高的,想我们肯定能做得很好,感觉太容易了,做出来肯别人很震撼。但在做得过程却不是那么的简单,材料的收集,人员,成本,时间的管理,技术上的难点,都很令人头疼。一边做的过程一边觉得在时间,人力,金钱上造成一定的浪费,这才逐渐让我感受到规划的重要性,我们水上自行车开始没有规划到底要怎么具体地做,要利用自行车的哪一部分就把整只自行车买过来,但实际在利用的时候只利用了自行车的部分框架,像车轮,车篮,后车架等都是不用的,买来之后还要把他们给拆出来,如果我们去买的时候只去废品收购站买比较结实的框架,那么人力和金钱都可以省下一些。在把泡沫固定到车架上去的时候,也是因为规划得不好,没有在焊接的时候考虑怎么把泡沫弄上去,只是做一步算一步,最后固定泡沫的时候,才知道如果先前如果有焊接一些小的框架上去给泡沫留点固定的空间,那么就不会出现固定泡沫用了一个下午的情况,而且这有可能是我们失败的原因之一,泡沫的固定反复地在水上调试,久而久之其他部分也出现了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提早规划,发现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解决问题。最后产品失败的原因,无疑是验证了古话“百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焊接的时候,自行车结构上的一条细细的空心管被高温熔化掉一些,加上反复调试,终于经不起折腾,断了。整个框架也像一边倾斜,导致调试无法继续进行。我们注意后来加上去的许多部分,都有注意其承受能力,就是在这根小小的管子上稍微没有注意。课程的弊端和我的建议。1. 学校能给的条件十分有限,这点我很感到很无奈,那天我和其他的组员在电子实验室做东西,刚好看到有切割钢材的手锯,是一个师兄在用。我就去问其他的师兄怎么才能借到这个工具,师兄说会使用的就可以去跟老师借,然后我找了个会的师兄,再去找老师借,结果老师跟我们说学校没有这个东西。最后我们只好很辛苦地抬着水上自行车去到很远的地方,找人帮我们修理,其中也花了不少钱。2. 每个组的积极性不高。几乎很多人都是在最后几节课为了提高分数而发言的,这个说明一定的强制措施还是很有效的。开会和做产品的时候,很少能全部的人来的,甚至,有时来没几个人,个别真的有特殊情况外,有些就是很不想来参加组里的活动,开会之前我联系他们,总有那么几个以要写论文,忙,有其他的会议等理由不来,我又强迫不了他们。建议给予组长一定的登记出席各种组里活动次数以及完成任务情况的权利,并将这个作为考核分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占分数一定比例。3. 分组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也有有一定的弊端,特别是我们课程这样一个只是以专业构建的随机团队。团队强调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因此就出现了部分组员依赖于这个团队中的其他人的现象。比如在开会上的问题,开会之前的工作,大家开会就是带个人过去,在那里想,有时又想不出什么来,最后就没有什么好说的,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这也是很多会议的弊端,因为人多,所以都把应该要想的放给一个组或者其他人那样的高度,所以下次开会的时候我先把会议的内容先发给大家,来之前要他们先想下相关内容,必要时要看书,查资料.所以现在我想让大家先独立去想反而能多出很多好的想法。4. 建议轮流组长制,每个单元一个组长,不然一个组长把所有的事都体验了几次,每个这单元都是是组织开会,做ppt,演讲实行这样的制度可以让更多人体验更多,学得更多。5. 建议老师最好能参与到学生中去,不要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可以参与到不同组的会议,制作中去,会发现更真实的问题,并及时矫正他们。个人反思报告(朱龙飞)作为创意的提出者,负责整个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参与了几乎所有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即使是简单的连接,绑泡沫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东西在脑子里想很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比如,我们刚开始准备采用用锥齿轮换向,用螺旋桨作为动力,去淘宝一看吓一跳,锥齿轮和两个螺旋桨的价格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在对实际评估上需要更加注意,原以为有的条件变得阻碍重重。比如:东门修车的老伯看见我们把一辆好好的自行车拆了不愿意帮我们,我只好让本地人悦城去说。我感觉在这门课不仅有能力的提升,还有与人交流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建立了友谊。个人反思报告(邹秋云)很高兴能和第九组的组员们一起工作,在本学期离近尾声之时写下这篇个人报告.我就谈谈工导课上的一些收获和感想。工导课是一门学科性很强的学科。上课之前我们要准备怎样各抒己见。课程上传授知识。我们学会了怎么样去做ppt,怎样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怎么样去发。现别人的缺点。在做演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眼神的交流,要有足够的自信,要给别人以美的享受,要注意ppt制作的细节,例如字体、颜色、模板等等,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在课上我们要学会怎么去和老师交流,这充分的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做到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需要流利的表达能力。这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一开始的产品设想提出了很多假设,充分体现了组员们的丰富想象力,一开始我们进行投票选举最适合的项目,最后角逐出水上自行车,我是水利风车的设想者,虽然仅有一票之差,但是我还是很赞成水上自行车的。在一开始的装置设置上有一些设想,比如利用流体力学设计像飞机翼的浮力装置,借用轮船方向舵的设计设想自行车上配置舵,在设想上大家各抒己见,我们也采用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虽然有点不科学,但是这也是我们目前可以利用的最好办法了,于是一张预想草图横空出世了。期间我们进行过很多设想,譬如调查市场环境,进行网上调查,最终经过小组激烈的讨论,我们确定了大致方向。接下来就是实践,在制定制作方案后,组长李悦城买来一辆廉价的自行车,我们对自行车进行拆分,现实在机电实验室进行最基础的拆卸轮轴,一开始我们对这些大家伙很陌生,但是要拆卸这些东西我们就必须要尝试的,于是我们就向师兄们请教,师兄们也很热情,我们接触这些大家伙很开心,毕竟是自己动手实践,大家都很有激情的参加。在此期间我们学会了怎么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我们明白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再简单的拆卸之后一开始我们决定转换轮轴的位置,但是我们遇到了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怎么去拆卸轮轴,也就是动力装置,因为原有的自行车存在结构上的缺陷,在自行车下水之后怎么去踩脚踏,如果太低的话,那么在踩动的过程中就必定会碰到水,这必然影响水上自行的实用价值,基于这下考虑,我们改换泡沫作为浮力装置,这样,一来节省了费用,二是泡沫的浮力性很强。之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在鮀浦的修理铺改装,我们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进行螺旋桨的制作,我们找来了一些钢管,在乙烯切割的作用下我们得到了四片钢板,在修理师傅的帮助下我们完成了螺旋桨的制作。在一系列的产品实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先学会怎么样接触他人,怎么样去合作,怎么样分工。在一系列的产品初想中我们决出了水上自行车,虽然我最初的方案是水利风车,但是我还是积极的参加到活动中去。在最初的预想图中,我们看到了希望,因为预想图存在很高的可行性,再加上组员们的配和,一开始一帆风顺的,但是由于后来大家的都忙于自己个人的事件,没什么时间去涉及产品的制作中去。这就导致一个矛盾,实际制作人与未参与制作活动的人之间的矛盾。还好我们坚持了下来。 在制作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好多东西。因为对自行车进行拆装和重新组合,我认识了很多地方,校内的、校外的。最有趣的是我们到鮀浦去重装自行车,花了几个小时,焊来焊去,重装的额自行车简直面目全非,最终我绝对确认这不是自行车,安慰自己道 “这是水上自行车”。接下来我们去机械实验室去操作那些大家伙,一开始有点害怕,再是师兄们简单的帮助下我们也能自己动手了,这真的很开心。 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还是由于老原因,我们就没什么聚在一起做事,还是时间问题。我们就算再厉害,没有团体的协助,其结果真的不容乐观,我们要摆正集体意识,我想成败在此吧。之后的人手不够差点导致产品流产课程的弊端学校的条件有限,我们要进行的操作学校无法满足,我们就必须去鮀浦或者更远地方,再者是有些压根就是就我们现实情况无法实现的,于是我们就必须绕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同学老是以没时间为借口,很少参与或者不参与产品的制作中来,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一度出现人手不够的现象,只是少数几个人积极参与其中开会和做产品的时候,很少能全部的人来的,甚至,有时来没几个人,个别真的有特殊情况外,有些就是很不想来参加组里的活动,开会之前我联系他们,总有那么几个以要写论文,忙,有其他的会议等理由不来,但是我觉得这是集体的事,我们需要更多地参与其中,而不是坐享其成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几乎都是被迫的,因为发言是有加分的,这就使得数量上有改观但是真正的质量上呢,我可不敢认同,但是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下策,怎样去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课程改进可以以小班课进行,一可以方便组员交流,二是方便师生交流。大班课过于枯燥。个人反思报告(邝慧玲)我是工程设计导论第九组的组员,也是这组唯一的女生。在制作我们的工导产品水上自行车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都不具备,而且相当陌生,所以感觉有点无所适从,特别是当我们组的男生在谈论这个细节方面的东西时,谈得飞扬拔雇,天花龙凤,天马行空,顿时感觉自己就像是来自另一个星球的人.还好自己还能帮上点什么,那就是帮他们借借工具,查查这方面的资料,拍拍照片来记录我们的完成过程.也只能是这种琐碎的小事了。看他们忙碌的样子,我就觉得忏愧啊。值得欣慰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跟别人合作,学会了很多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然而我也发现我的物理常识还有待加强啊,要多看点书才行了.对于这门工程设计导论的课程,我觉得很有必要整顿一下那个“很多同学都不重视这个课程,小组开会也不来,”的情况,毕竟我们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一个团体,团队合作比单打独斗要重要得多啊.可惜,我现在还没有想到解决方案,毕竟这些必须自愿才行啊,勉强没有幸福。怎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加入团队合作中呢,这是个问题。个人反思报告(秦勇) 工程设计导论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我们小组所做的的产品是水上自行车。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组利用整合思维中讲到的“头脑风暴”的方法想到了许多产品。如:“风力发电机,可折叠的摩天大楼,塔吊等。”但是经过小组讨论过后,大家选中了水上自行车。但是,我们在讨论过程中没有一个特定的指标,大家只是为自己的产品想各种各样的优点。对此,我们还学要改进,应该要确定一些重要的方面来评价,筛选产品。 讨论过后,我们组的人员便画了一张初步的设计图,思路还是很清晰的。然后,(进过多次讨论,并做了一个关于同类产品市场调查和顾客调查后)我们又确定了三个产品指标:“可以自由转弯可以承受超过一个人的重量环保”。可以说这一部分做得还不错。 确定指标后,我们便开始调查不同材料的性价比,购买好材料。但是在购买螺旋桨的时候,由于不了解它的驱动力,买了两个型号很小的螺旋桨,无法使用,所以只能丢弃自己做一个,费了很大周折才做好了螺旋桨,而且花的费用远超出预算。这个环节真的很不合理,有待改进。做好了螺旋桨以后,我们便开始组装水上自新车,又是一个辛苦的工作。我们去了机电楼拆解,去了鮀浦焊接,最后终于做出了一个基本骨架。虽然外观很丑陋,但看到了自己做的产品还是很开心的。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问题,我们的浮力系统设计和安装不科学,安装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一点在今后的产品制作过程中要改进。最后,我们来到了荷花池测试产品的功能,发现只实现其中的两个功能:“1可以承受超过一个人的重量2环保。”但是无法自由转弯,安全系数不是很高。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大收获的。首先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了解一下产品制作的过程,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难处。在今后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多多考虑制作过程,看看自己的设计是否可行。其次,我还学会了怎样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难以以解决,必须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可以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最后,也是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整个产品研发过程。了解了设计,制造,销售整个流程。这也是我今后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十分实用。最后,我想对工程设计导论这门课提一些评价和建议。首先,这是一门十分实用的课程,直面我们今后将要遇到的问题。老师的上课思路很清晰,上课气氛也很活跃。但是,我想说,这种活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带有目地性的,是强迫性的。很多人没有真心投入到当中去,只是觉得这是一个任务,平时小组开会也不过来,这一点需要改进。还有,就是资金的问题。做一个较大的产品是需要花很多资金的投入的,初做产品的人很难做出一个较完美的产品,可能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但是,没有学校的支持,仅仅是靠学生个人难以筹集充足的资金,以致于很多制作受到限制,很多必需器件被其他廉价材料所代替,达不到所要的指标。在此,我想提以下几点改进方案。增加学生的课堂报告,记录下每个学生在产品制作的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并逐个小组的进行点评,指导其改正。对投入比较大的项目进行适当的补贴,尽量要求学生去做一些简单的项目,去让他们了解产品设计制作的过程。以上是这门课程给我带来的收获,还有我的一些建议和评价。同时也希望这门课程一直开展下去,越来越有特色。个人反思报告(何俊杰)通过工程设计导论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对工程师要产品开发的过程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增强了自己的本专业的信心及工程师这个职业的荣耀感。让我知道了我们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并不想在别人眼里的那样只是满身机油,只会维修,让我体会到我们也会,也有能力去研发产品,能为我们这个世界改造的更美丽,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在这个课程的设计的过程中我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服从者的角色。这个是因为以前都没有经历过团队合作,所以不太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事情,因此组长吩咐做什么就做什么了。然而,在我们组里没有明确的分工在我们组里其实很多工作都是每个成员都是做同样的一件事情,例如做同样的主题的ppt等等。其实我在这个小组的贡献也没什么,就是提一下意见罢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曾经提建议我们组应该向其他小组一样分成几个小组来完成各自的任务,这样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我曾经向我们的产品提出过一些想想法:例如我曾经想过水上自行车在水上刹车方面的问题,我提出了刚开始时采用的刹车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水中的阻力相对于地面实在太小了,所以我建议采用前面增加刹车的挡板,这样就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积,阻力也就增大。另外,我还对提出采用马达发动,因为人在运动时会疲劳,采用马达就可以减轻人的疲劳度,但是由于成本问题,没有被采纳;还有我在组长吩咐做的项目管理的ppt时我有提出把产品设计分成一个个模块分给我们各自负责,这样就能提高效率,可惜没有被采纳。在这里我要做出深刻的反思,内心也感到非常的自责,因为我在最有意义和最具关键性的完成产品时,我竟然连一部分都没有参与,这是我觉得非常失败的地方,因为这才是把我们的思想结晶所在。但是这并不是我不想参与,而是组长把制造产品的时间定在星期四,五。而这两天我不是要去上课就要去车床学习。星期六时,组长吩咐我拍摄视频,因为我之前在组织里干过这个有点经验。但是那天都没有看见组员,联系组长,组长却说他去买材料,还没回来,等会再联系我,结果不了了之。后来星期天时他们就跑去拍视频了,而我是再后来才知道,这期间我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我承认在这过程我应该负责任,应为我当时并没有劝说组长把产品制造的时间定在周末,同时星期天时没有去关心这个所以没有联系组长,但是我同时觉得组长也有一定的责任。我能力的提高:我学会了学习东西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在小组提出刹车问题时,这个是个难点,组长然我们都去想想解决方案后,我自己就去上网查资料,请教一些师兄;我学会了研发产品是有条可依的,在这一系列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利用头脑风暴产生一系列的概念性产品,然后再经过各方面的选择,得出最终的产品,要去实践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例如产品需求;在这过程我学也学会了一点点的项目管理。我还需要提高的是:首先,我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吧,不仅是因为这次的团队的合作不是很令我满意,这是个有遗憾的合作经历,还有就是在调查时对方好像有点不太懂我的意思。第二,就是我还需要去提高自己贯通知识的能力,因为在这过程中很多人都表象出对所学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是我所不记的。个人反思报告(曹峰)个人贡献:本人在小组内主要与其他两位组员参与产品规划中的制定产品需求以及指标,在决定产品的投票中投过一票,虽然最终决定的产品不是我所支持,还有参与了两次产品讨论,提供了一些建议虽然最后不被采纳。以及参加两次产品制作,主要是捆绑泡沫块以及丢自行车下水。个人反思:在通过这个学期的工程导论课程学习之后,我能感受到正确的决策,良好的团队合作,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性。确定产品的第一步尤其重要,一个不正确的决策将给制作人员带来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决策中要考虑到制作小组的能力,能利用的资源,考虑到了这些限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一个产品,决策中的制定的计划能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团队离不开的是团对合作,这要求决策者对团队中的人员有一定的了解,只有了解了队员各自的优缺点才能更优地给队员分配任务,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产品质量。在工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还有专业知识,没有知识,一切设想都不能成为设计,拥有丰富的知识毫无疑问能改善设计,提高效率。一个小组中还必须要有动手能力,如果没有,那产品的质量将得不到保证。在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甚至很多时候没有头绪,例如自行车的动力,以及转向方式,因为限制的条件太多,我们不得不放弃我们的最初想要的样子而追求产品的实用性,但就算我们想好了产品的制作流程,还是有很多困难在我们眼前,轮叶的制作,浮力板的焊接,以及舵的安装,我们在学校内的机电实验室得不到切割与焊接允许,于是只得到了学校外的商铺进行水上自行车的制作。在经过许多的分析、讨论与实践之后我们终于得出了最终的产品。这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制作产品让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虽然我们的产品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在其过程中收获的远不止是那个产品。课堂上的交流虽然时间多,但交流的经验并不算太多,或许是台上的学生们太过于紧张,如果能使课堂上的经验交流更为完善,那学这门课程的同学将会更快更好地提高能力和思维。在这们课程中由于大家都是新生,所以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对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依然无从入手,我觉得不妨将这门课程的学习时间推迟少许,如安排在大二或大一下学期,在学生有了专业基础之后能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在校规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能调动想要的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思维。工程导论个人报告(梁达)一个学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从初接触这个课程到结束,最后感觉即熟识又陌生。从开始一个项目到项目的完成,大部分按书本的和老师的要求执行。先是进行“头脑风暴”天马行空的地想出我们所能想的idea,感觉大家有点疯狂。不过经过评估筛选,最终我们选择了“水上自行车”,于是我们就结合书本开始了规划我们的项目。我们根据这个产品的特点,确定我们的市场为沿海、湖泊的人群,还有游乐场所等提供水上活动的地方。市场的针对性比较强,面向对象比较单一。在确认客户需求的地时候,我们小组就在进行比较激烈的讨论,在此之前我也问了一些朋友对这个“水上自行车”的看法,得出一些看法,普遍希望,这个产品能带来在安全的情况下能带来一定的刺激。而我们在确定指标时,也在不断的研究,参考其他类似的产品,确立了比较多指标,虽然最后有一些指标因受技术的限制不能实现,但我们也花了比较多心思,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满意整个结果。在原形的制作过程,组长出了比较多的力气,我也有份参与,整个制作过程经历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我们都竭尽所能地做。一、 个人思考与反思在这个小组内,刚开始我总有些不怎么自在。在头脑风暴中,大家都在踊跃提出建议,而我却十分拘谨,可能思维还是比较保守,做不到异想天开,感觉在这方面的还需要提高。不过接下来的项目评估,我都有积极发言,毕竟我明白我们现在的技术是比较有限,而在材料方面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我也明白到,要完成一个项目,技术是先要条件,其次就是必要材料的提供。我们这个项目的材料还是比较难找的,不像做“塔吊”的小组那样,所有的材料都可以通过网购或者学校提供。整个过程项目的设计和完成经历了3个月多,对于第一次参与做项目的我来说 ,还是比较辛苦的,感觉很多事情是不在能力所在范围之内,所以说,专业课的学习比较重要,当然,其中所需的知识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寻找、查阅。在制造这个产品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很多我们预料之外的问题,例如浮力不足,动力有限,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坚持,我想,“执着”应该是一名工程师必备的节操吧。这次的团队合作让我明白到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资料的收集,原形的制作,每一步都需要大家的参与。大家交流意见,大家提出自己新的想法、好的想法,然后互相评价,互相促进。虽然到最后也不能很好地融入这个小组(个人觉得),但整个小组合作的过程也令我学到比较多的东西。不能很好地融入这个小组可能自己还没有完全放开心扉去接触每个组员,也可能是因为平时大家的见面除了为了上课就是开会,交流有限。但通过这次的合作,我知道,一个小组要有凝聚力除了工作关系,在日常生活也要多点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方能彼此信任,彼此信服,才会产生羁绊,一起全力以赴。而这个课程让我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便是开始有作为工程师的准备意识了。因为整个过程让我大概了解到作为一名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领导才能,会面对什么样的困难。而接下来,就是要好好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好好锻炼自己的才能。有机会的话,下次也要做组长,尽心尽力地带领自己的组员去做项目。工程导论个人报告(莫嘉杰)一、 课程思考: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工程导论学习时间过去了。每每回想在工程导论课内课外的经历和收获,感想颇多,如数家珍。作为工程导论第九小组的组员,同时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我在理论课上了解了产品开发的漫长而谨慎的过程,对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和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大了对以后电子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但更重要的是:我和组员们在课外一起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尊重谦让、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如何更清晰地表达自己意见并使对方更易接受等等受用一生的技能。二、 个人贡献:略去在产品概念生成、选择和测试,Alpha原型的制作并改良为Beta原型等方面的个人贡献不谈,下面主要说说组长李悦城分配给我和其他两位组员的确认客户需求和建立产品指标这两项任务中的个人贡献。一)确认客户需求:1)收集客户原始数据,我主要做了2方面的工作:a)对在水库垂钓游玩的市民(因产品概念为新型水上娱乐工具而选定的客户群)发放调查问卷,虽然最后因回收率过低失败;但发放问卷时从交谈中也获取不少有用信息;b)在宿舍社区内,进行访谈。2)整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并按课本上的五个要点(what-not-how;明确;肯定;表达为用户的属性;避免must-and-should)翻译为客户需求。3)统计客户需求,并组织成等级。4)建立相对重要性。5)对过程进行反思:调查问卷问题设计时应尽量用选择题并现场回收以确保回收率。二)建立产品指标:1)准备度量列表(如安全性:悬浮载重最大值,单位KG)2)网上搜索生存水上自行车的竞争公司的信息3)结合本组能力、资源、时间等条件限制的实际,设定了理想值和最低可接受值。4)过程反思。三、 学习过程反思:工程导论课程是EIP-CDIO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着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理念;课程形式赋予了学生很大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边学理论边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一开始的产品概念设计,最初我们没有根据产品开发的过程去定义我们产品的概念,而因几个组员都对水上自行车有兴趣,结果一拍即合定下来造水上自行车,这样发展下去的话,恐怕最后只是上网抄袭现有竞争者的产品收尾。万幸的是,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从新定义了我们产品为新型水上娱乐工具,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想法:这个产品一定要像自行车那样脚踩驱动?难道就不可以手摇吗?它用螺旋桨还是转轮比较好?于是,创新便随之而来。四、 团队工作感想:经过这个学期和组员们的小组学习工作,我衷心为自己能成为第九小组的一员而感到荣幸。团队合作精神。我们组一向追求创新的理念,不满足于平凡的设计,不是为了交作业而马虎应付。新的想法必须有充足的资料实施来支持,所以大多数的想法都由各个组员去上网找资料去补充,而新的想法要有出色表达能力和表现手法的人来通过图纸表现出来,所以大多数的图纸和制图由组员朱龙飞创作。因此我们的想法很多,资料很充足,设计图也很新颖,质量有保证。自学能力,创新始于学习。理论课上老师教导我们产品开放的过程,而具体细节的设计就要靠我们自己去查找资料:网上搜索、图书馆文献、图书馆外源数据库最后在会议上讨论筛选。语言表达能力。虽然我们面议次数只有定期的那几次,会议记录很少,但是在网络讨论组内我们也会经常交流新资料、新想法。在私下与组员的沟通时很随意,轻松幽默,活跃组内气氛,增强凝聚力与感情。工程设计导论个人报告(陈逸山)个人的工作与贡献一) 产品的确定:1) 收集机器人制作资料并提供大概的设计和制作思路(此个方案由于太过困难被淘汰)2) 在水上自行车方案确定后提供初始的意见和设计思路。3) 各类设计图纸的拍摄与保存。4) 水上自行车PPT资料收集二)确定产品需求1)收集客户数据(此项有与其他组员分工合作)主要是面向校园里各个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通过与他们交流相关的信息获取他们对水上自行车的看法和他们希望该产品拥有的优良属性和功能。2)数据的整理 整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并按照课本的要求(明确,肯定句,表达产品属性,避免过于肯定的措辞)将原始数据翻译成客户需求。3)按照相应的要求将需求划分成各个等级,确定需求的重要性。4)制作出相应的PPT整合数据与需求。5)对结果进行凡是并作出一定的总结三)原型的制作1)关心制作过程,帮忙拿材料2)一起到到鮀浦焊接自行车的螺旋桨3)原型制作过程的期末报告二团队协作以及个人收获反思 身为第九组的成员,我还是为加入这个团队感到十分荣幸。从刚开始的产品确定到最后的产品完成,大家都付出一定的努力。这里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各个组员,大家能够相互谅解,互相帮忙,你们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虽然最终的产品不是很成功,但毕竟是我们第一个产品!在这一个学期的合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他人一起制作产品的愉快。李悦城是个负责任的组长,他在整个产品的制作过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缺乏团队管理的经验,在刚开始产品的确定之后没有进行明确分组和规划,并且没有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合理的分配任务。而对于我个人,我是感到有一些愧疚的,我没能为这个团队贡献出我最大的力量,3个组织分配的任务让我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有时由于组织和班级的会议不得已错过第九组的开会。然而当然,在整个合作中还是学习到了一些东西,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语言沟通能力,各个小组成员的奇思妙想也拓宽了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同时开发产品的整个过程也让我对整个产品的开发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便跌倒别学习,这也让我对这个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特别是在收集资料发面,经过与一段时间与不同学生的交谈,我发觉一个产品要投入市场前调查市场需求确实必不可少,这样可以帮助扩宽我们的设计思路。最深刻的体会是,一个产品要完成确实不容易。三课程的思考和建议一)课程思考1这门课程非常的不错,能让我们了解到整个产品的开发流程。2. 在产品的选择方面给了较大的维度。3. 通过分工合作让我们提前体验开发产品的团队协作二)意见与建议1希望可以增加一定的课时,使老师能够在刚开始时有足够时间给我们看一些产品的开发案例(包括成功与失败的)。2. 希望可以限制产品的选择维度或者老师帮忙审核产品的制作可行性。3. 在分组时希望可以尽量平均分配,尽量使每个小组当中含有不同专业的组员。4希望老师可以少讲一些要求多讲一些课程的主要内容(要求发至MYSTU)4、产品开发与演示过程4.1 产品规划(梁达,秦勇,慧玲)确认市场机遇产品规划过程开始于对产品开发机遇的确认,确认市场机遇相当于机遇漏斗”,汇集整个公司的各种输入。市场开发机遇的确认与确认客户需求的活动密切相关,与其被动收集机遇,倒不如通过确认客户需要主动尝试去创造机遇,因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做法:1. 记录当前客户所体验的对现有产品的挫折和抱怨.2. 会见领先客户,把注意力放在他们做出的创新和对现有产品可能进行的改动.3. 注意生活方式、统计数字、现有产品类型中的技术和新产品类别的机遇的趋势所蕴含的内容。4. 系统地收集当前客户的建议,比如通过销售部门或者客户服务系统。在当前(竞争标杆)基础上仔细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建立允许通过一个员工的个人计算机数字化传送和储存大多数组织内文件的文件传送软件。根据我们小组现在的情况,我们在学校内进行这个步骤,我们首先进行头脑风暴”,首先大家”异想天开”,想出以下产品. 7、 超级电梯 8、 折叠式楼房 9、 潮汐发电 10、 改良式风力发动机 11、 便捷式老人专用轮椅 12、 机器人 13、 模型水上自行车 14、 实用水上自行车 项目评估和优先级排序1. 鉴于大部分工导小组成员的兴趣超级电梯,折叠式楼房,便捷式老人专用轮椅,便捷式老人专用轮椅,被否决。 2. 早期的产品概念的描述的准确性,否决超级电梯,折叠式楼房,潮汐发电,便捷式老人专用轮椅, 3. 由于产品技术难度过于高及小组成员知识水平,机器人,潮汐发电,超级电梯,改良式风力发动机,被否决 4. 市场需求及价值,实用性中,模型水上自行车,潮汐发电被否决 5. 资金及时间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否决超级电梯,机器人。 项目前期规划任务书任务陈述:水上自行车产品描述方便水上活动的交通工具。一级市场喜欢水上观光及刺激水上活动的游客。二级市场水面上捕鱼作业或者捕捞漂浮物的人员。假设与约束人力脚踏做动力;环保;浮力技术相关利益者用户,零售商,. 过程反思1.讨论过程不太遵循不要评价的原则,导致部分奇思异想在这过程受到压抑,限制产品的思路。2.成员提出的产品概念过于模糊,也会导致部分好创意不能受到大家的支持,甚至被筛选掉3.对于到底要制造模型水上自行车和实用自行车的问题由于了解状况有限被暂时搁置,没能及时解决。4.由于调查人群的限制,我们的产品并不具有普适性5.我们在分工合作方面做的很好,成员之间配合紧密6.我们的产品规划跟我们的竞争性策略很吻合4.2 产品需求与产品指标(曹锋,莫嘉杰,李悦城)产品需求步骤一,从客户处收集原始数据:用焦点小组的方法对使用过水上自行车的宿友进行讨论,具体问题如下:1.对水上自行车看法2.对现有水上自行车优缺点描述3.对水上自行车的展望(颜色,外观,功能需求,价格)等等步骤二,把原始数据翻译成客户需求:原始数据客户需求这台水上自行车会不会只能在风平浪静的湖上行驶,走出河边,会不会像个蚂蚁一样慢慢只能颠颠簸簸慢慢行驶的?水上自行车性能足够好,包括速度够快,省力。 哪天这种自行车能让我载上我朋友,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在水上安安全全的转几圈就好”水上自行车要有足够的安全性,而要有载人的功能能不能比较灵敏地转弯,这样会比较好玩点。水上自行车的转向要灵敏。体重较大的人应该也要做得上去,不会沉下去。能够承受一定重量。步骤三,把需求组织成等级:*水上自行车能够承受一定重量。*水上自行车的速度够快。*水上自行车要有一定的浮力。*水上自行车骑行能够比较省力。*水上自行车能够承受一般体重的成年人和小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