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特零班)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C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D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第一层次的读者就是这样,而第二第三层次读者并不会这样。C陆游的钗头风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D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小题。材料一:大健康产业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包括医疗服务、医药保健产品、营养保健产品、医疗保健器械、休闲保健服务、健康咨询管理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现在的大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医疗产业,其发展模式从一种单一救治模式转向了“防-治-养”一体化模式。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涵盖以“医”为支撑的医药医疗产业、以“养”为支撑的养老养生保健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康体运动产业、以“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大健康产业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强大推动力。大健康产业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民生产业,是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服务身心健康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潜力都十分巨大。但是,当前我国大健康产业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资金、项目支持等方面力度仍不够大。(摘编自吴明兰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时不我待)材料二:注:图一中每一年的健康服务产业结构顺序依次是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材料三:当前,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大量疾病不是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而是综合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医学模式,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能较好地控制疾病。2018年4月,国务院明确了“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方向,目前,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结算、用药、公卫、家庭医生服务、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应急救治、政务共享、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服务流程,这相当于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打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医疗资源不均衡局面,整合并重新配置资源,重塑大健康管理模式。这意味着,医疗体系需要联动医疗、医药、医保三方,并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也在倒逼医疗机构转变服务理念。大医院应主动打破“信息孤岛”,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优化服务流程,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就医需求,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摘编自李红梅让“互联网+”托起“大健康”)材料四:当前大健康产业面临着巨大机遇,潜力巨大。在庞大的人口数量、老龄化加剧、技术突破、互联网+、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到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总规模预计会突破8万亿元。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体质和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让庞大的老龄人口变成扩大内需、推动发展的新引擎。(摘编自“十三五”抓住大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大健康产业结构来看,美国的发展比较全面,涉及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医院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B与美国相比,我国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医药产业占比过高,健康服务产业结构还不够完善。C我国保健品产业在20112016年间发展比较缓慢,但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迅速,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D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在众产业中占比较大,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引发健康养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健康产业涵盖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领域,与之相适应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模式,满足了人们的便捷就医需求。B发展大健康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以“医”“养”“健”“管”为支撑的各项产业,实现“防-治-养”一体化。C当前,大量疾病成因较以往复杂,要改变传统医学模式,把工作重点由治疗转移到预防上,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D互联网医院可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6我国发展大健康产业有哪些方面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红薯飘香金意峰那是一个荒年。百亩良田颗粒无收,蛇鼠虫豸四散逃逸,村民挖空心思构筑自家的粮仓,连平时最关心的游行批斗活动也偃旗息鼓了。 县里别村的农民兄弟雪中送炭,运来了满满几卡车红薯。我和大哥把一筐红薯抬回家时,三弟的眼睛都放出光来了。 奇怪的是,没有大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那年大哥十四岁,我十岁,三弟八岁。我们边吃边比赛放屁。看谁放的屁响。浓酽的“红薯屁”在屋子里飘荡时,我们忍不住接二连三地打出几个幸福的饱嗝。 但是有一天爹把我们叫到柴房,手一指。我们傻眼了。筐里的五十斤红薯少了四分之一。可以预见的是,照这样的速度,接下去少的将不是四分之一,而是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爹阴沉着脸咳嗽一声,说:“几个根,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咱得悠着点。 ”我们家有三个根。大哥叫木根,我叫水根,三弟叫土根。 三个根咬着嘴皮子,不吭声。 红薯快吃完的那几天,爹和娘离开了家,据说去江苏老舅家借粮。 他俩一走,三个根就放了羊。 我们手里攥着弹弓,在屋前屋后转来转去,开始惦记天上的鸟。 很快我们在隔壁杜家院子里的槐树上发现了一只竹筐。这只竹筐像一只硕大的鸟笼一样挂在一根粗大的枝丫上。 杜家的成分一直很可疑,听说是富农,因此尽管还未等到挨斗,这家人平时已像惊弓之鸟,很少抛头露面。此刻,看到杜家门扉紧闭,三个根轻巧地翻过了矮墙。 大哥让我们等在树下,他上去。大哥贼头贼脑地把筐里的东西往口袋里塞,又飞快地溜下树。 “回去,快,别让三朵花看见。” 三朵花就是杜家的三个丫头:梅花、兰花、菊花。 三朵花长得虽细瘦,但每一个都伶牙俐齿,三个根不是她们的对手。 到家后大哥把东西掏出来,是红薯。原来挂在槐树上的筐里面装的是红薯。大哥说:“还有好多呢,不敢再拿了,那可是人家的口粮啊。”“这是不是偷?”我问。“有什么办法,总不能饿肚子。”大哥说。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我们就会又痛苦又甜蜜地把目光转向那只挂在杜家槐树上的竹筐。奇怪的是我们下手的机会竟然很多。杜家的油漆大门吱嘎一关,我们立刻兴奋得像三只花果山上的小猴。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杜老六这个人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在偷他家的红薯。”不知为什么,我们开始窥视杜老六一家的日常生活。马上我们发现他们在院子里走动、说话、看书、扫地、晒被子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尽管杜老六总是客气地笑笑,我们仍然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身边的闲人不多,我们就会心虚地喊他一声:六叔。时光飞逝。大哥后来做了村里的村主任。三弟去西北大学读书。我也在度过了三年军营生活之后,光荣复员了。记得我回村第一个闪过的念头竟然是去看看杜家的那棵老槐树。或许是因为老槐树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更不可思议的是,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回村那天,大哥已到村委会上班去了。杜老六发现了我,汗涔涔的脸上笑吟吟的:“你是季家的水根吧,几年不见,长壮实啦。”我说:“六叔,你的身体也不错,跟从前一样结实。”杜老六笑了:“老了,终归是老了点,梅花兰花菊花都嫁人了,还能不老?”我开始用眼睛瞄那棵槐树。槐树上还挂着那只竹筐,像当年那样轻轻地晃荡。我有点激动。“六叔,”我有点难为情地说,“小时候我们三兄弟实在太不懂事了,三天两头偷您挂在树上的红薯”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写荒年良田颗粒无收,村民无暇顾及游行批斗活动以及兄弟吃红薯的情节,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文中多次写到杜老六的笑容,表明他是一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又是一个懂得设防善于保护自己的精明人。C“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一句,表现了“我”复员回村后内心越发强烈的愧疚感和感激之情,急于向他们表达的心理。D小说以红薯为中心叙述了发生在两个普通人家之间的一个故事,平凡而又温馨感人,蕴含着作者对特殊年代中所存在的人性真善美的讴歌。8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9小说以杜老六的话揭开真相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高俭,字士廉,渤海蓚人。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事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贞观元年,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五年,入为吏部尚书。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士廉刊正姓氏。于是普责天下谱谍,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及书成,凡一百卷,诏颁于天下,赐士廉物千段。十九年,太宗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皇太子下令曰:“摄太傅士廉,朝望国华,仪刑攸属,寡人忝膺监守,实资训导。比日听政,常屈同榻,庶因谘白,少祛蒙滞。但据案奉对,情所未安,所司宜别以一案供太傅。”士廉固让不敢当。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二十一年正月壬辰,薨于京师崇仁里私第,时年七十二。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文献。(节选自旧唐书高俭传)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B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C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D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谱谍,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B.忝,很常见的敬辞,是有愧于做某事的意思;忝膺,用来表示惭愧受任某一职位。C.薨,古代称诸侯、皇帝的高等妃嫔及皇子公主,封王的贵族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D.里,指城市之中人口、商铺等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说的街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高俭少有才学,声名卓著。他年少时有才学气度,广泛阅读文史书籍,有德行学识的前辈与他结为忘年交,他由此在王公大臣间颇有名声。B.高俭重视亲情,极具孝心。他因与斛斯政交往而获罪,被贬南方瘴疠之地,母亲不可同行,他就留下妻子侍奉,还在白天睡觉时梦到母亲。C.高俭兴利除弊,治理有方。水边地价昂贵,高俭沿旧渠重新开掘土地,使蜀中获利;他礼待蜀中隐士,常常派人问候隐士朱桃椎,传为美谈。D.高俭考订姓氏,力矫流弊。太宗厌恶山东人士倚仗旧有门第嫁女时豪取聘礼的做法,令高俭考订姓氏。高俭很好地完成任务,受到皇帝认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2)太宗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二)古代诗歌阅读 (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巃嵷(lng sng):山势高峻的样子。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 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 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 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5. 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屈原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2)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_,_。”(3)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鲁迅看来,中国要在与世界列强的竞争中立于_,“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激越变革的时代,既有亡国的危险,又有破茧新生的希望。西方资本主义的肆意扩张,将中国逼到了一个背水临渊的绝境,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打算为国家的新生和富强设计一套_、临渊一跃的方案,从而在世界文明的竞争中胜出。从龚自珍提出“自改革”开始,到20世纪初,已经过去整整100年,其间经历的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虽都已_,但足以刺激后来者进一步思考: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从鲁迅的文化偏至论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思想先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_的理念和思路。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才能生效的风尚,他冷静地看到:这是“使中国之人,由旧梦而入于新梦”。他认为,要纠正这种偏颇,只能从两方面入手,“曰非物质,曰重个人”。( )。人所以立,这是个基本条件。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不败之地 决一死战 烟消云散 不同凡响B不败之地 背水一战 烟消云散 与众不同C一席之地 背水一战 风流云散 与众不同D一席之地 决一死战 风流云散 不同凡响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B针对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有拿来,定然生效的风尚C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要拿来,定能生效的风尚D当时思想界、文化界言必称“希腊”,视西方文明为神灵,以为只有拿来,定然生效的风尚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张扬人的个性B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C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张扬人的个性D他所谓重个人,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人利己主义,而是张扬人的个性,觉悟人的尊严,确立自我意识,学会独立思考2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本报合肥9月18日电(记者常河)由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设立的“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2019年9月18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这是该奖项设置以来的首次颁奖仪式。为鼓励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领域的发现与突破,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2018年由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国元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共同捐资成立了墨子量子科技基金会,设立了“墨子量子奖”,在国际范围内奖励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墨子量子奖”的每位获奖者将获得人民币100万元(约15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块黄金奖章。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的遴选领域分别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颁奖现场,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在内的12位中外科学家分别荣获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21.请你从平凡的世界中选取一个人物,结合下列材料,简要分析。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120字左右。(6分)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对仁者下的一个定义是,自己要站的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行得通。平凡的世界中某些人物接近上述“仁者”的标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在必修上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有学问有文采而又有热心肠的梁任公,遇见温和微笑而又勇毅的刘和珍,我们还穿越千年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等诗意地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请以“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生动。 【答案】1B2C3C【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B项,“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错误,本文所论述的是“诗”的兴,不是关于作者的“兴”。读者对于作者的感动应是从作品中来的,不是源于作者本身的。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对比论证”错,文中没有将两者进行对比,只是列举西方文学理论的内容。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故选C。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说法错,原文第五段为“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可见“背离作者原意”,加了双引号,意思是并非真正背离作者原意,而是升华、深化、引发。B项,“第二第三层次读者并不会这样”错误,原文是说“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即第二第三层次读者首先能够表面理解作品,进而有更深入的认识;D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错,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动的读者人数众多,见原文第四段“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可见这里的感动并非读者的数量,而是感动的程度、时空的延展。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4D,“人口老龄化问题,引发了健康养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于图无据,分析错误5B,A项“满足了人们的便捷就医需求” 把未然当做已然,分析错误,从原文材料三第3段“以维护患者健康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优化服务流程,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就医需求”可知“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就医需求”是目的,还没有实现,而题干多了个“了”字,则表示已经实现,曲解了文意;C项,“把工作重点由治疗转移到预防上”曲解文意,文中材料三第1段“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医学模式,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才能较好地控制疾病”,这里的“关口前移”并不等于“把工作重点前移到预防上”;D项,“互联网医院可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张冠李戴,从文中材料三第二段“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要求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优化诊疗、结算、用药、公卫、家庭医生服务、远程医疗、健康信息、应急救治、政务共享、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服务流程,这相当于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这意味着,医疗体系需要联动医疗、医药、医保三方,并对个体进行疾病前、中、后的全周期管理”可知,全方位打通医疗健康体系各大“堵点”的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对个体进行管理”的是“医疗体系”,题干混淆了概念。6经济意义: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意义:体现先进社会发展理念,带来社会均衡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健康中国”;民生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7B8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小说中兄弟吃薯、偷红薯,杜老六添红薯、揭真相,这些情节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述的,亲切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可信;采用明暗线索来叙事。以“我们三兄弟偷红薯”为明线,以“杜老六添红薯”为暗线,双线结构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主题更为突出。采用顺叙的写法。以时间为序来叙述了偷红薯等情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答两点即可得满分)9情节和艺术技巧上,真相的揭开照应了前文兄弟偷红薯因数量不变感到疑惑的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人物形象上,表现了杜老六心地善良又能顾及别人的自尊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表达上,表现了人们在特殊年代里依然保有的那份美好感情,蕴含作者对人情美的讴歌,突出了作品的主旨。【解析】7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的内容要点与表达艺术的能力。本题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小说的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 B项,杜老六每天偷偷往筐里添红薯,不敢明送,可能有怕沾惹是非的想法,但主要还是怕扫了别人的面子,表现的是他能替人着想的性格特点。可见,选项中“懂得设防善于保护自己的精明人”的分析不正确,故B错误。故选B。8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答题方法:判断艺术技巧阐释具体内容分析表达效果。从叙事技巧、情节结构技巧、写人手法、语言艺术四个方面判断艺术技巧,对句子的赏析要从描写角度切入,然后是修辞手法和艺术技巧;接着就是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去分析技巧是怎么运用的,最后从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四个方面分析表达效果。本题问的是“小说是怎样叙述故事的?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叙事技巧上,本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奇怪的是,没有大白米吃,我们三兄弟吃红薯照样吃得兴高采烈”、“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我们就会又痛苦又甜蜜地把目光转向那只挂在杜家槐树上的竹筐”、“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杜老六这个人是不是有点老糊涂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在偷他家的红薯”、“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小说中兄弟吃薯、偷红薯,杜老六添红薯、揭真相,这些情节都是从“我”的角度来叙述的,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情节结构技巧上,本文采用明暗线索来叙事。“到家后大哥把东西掏出来,是红薯。原来挂在槐树上的筐里面装的是红薯”、“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尽管杜老六总是客气地笑笑,我们仍然感到惴惴不安。如果身边的闲人不多,我们就会心虚地喊他一声:六叔”“我们三兄弟偷红薯”是明线;“奇怪的是我们下手的机会竟然很多。杜家的油漆大门吱嘎一关,我们立刻兴奋得像三只花果山上的小猴”、“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三兄弟偷红薯非常容易,机会多,而且红薯数量一直没减少,偷了还有,其实是杜老六在暗中添红薯,而且以这种方式帮助三兄弟度过难关。“杜老六添红薯”是暗线,双线结构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明线使故事更集中、人物更突出,暗线能在更深更广的层面揭示、深化主题。在记叙顺序上,本文采用了顺叙的写法。“大哥让我们等在树下,他上去。大哥贼头贼脑地把筐里的东西往口袋里塞,又飞快地溜下树。第二次是我上的树。三弟年纪小,不让他上。我们偷红薯竟然偷出了瘾。只要肚子一饿不知为什么,我们开始窥视杜老六一家的日常生活。倒是我们三个根有时会遭遇尴尬。那多半是在路上与杜老六相遇。时光飞逝”以时间为序来叙述了偷红薯等情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9本题考查鉴赏语段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以杜老六的话揭开真相为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然后应该到文中圈出杜老六说的话,分析这些话之间的联系,然后从内容、结构、形象、主旨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用。情节结构上,照应前文,“不过有一天大哥发现了问题。他有点疑惑。他说:“我们这样偷来偷去,那筐里的红薯怎么会一点都没减少?他说,上星期我数过的,一共十二只,今天我又数了一遍,居然还是十二只。他说,一定是杜老六每天都往筐里添红薯”真相的揭开照应了前文兄弟偷红薯因数量不变感到疑惑的情节,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人物形象上,“杜老六眨了眨眼,嘿嘿地笑。他说你以为你们三兄弟做的事躲得过我的眼睛?我早知道了。话说回来,那时候穷,加上自然灾害,大伙儿都过得不容易,我和三个闺女胃细,也吃不了那么多的红薯,又不敢送过来,怕扫了你们的面子”杜老六的话以及他的行为和心理表现了杜老六心地善良又能顾及别人的自尊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表达上,小说开头写荒年良田颗粒无收,村民无暇顾及游行批斗活动以及兄弟吃红薯的情节,交代了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小说以红薯为中心叙述了发生在两个普通人家之间的一个故事,平凡而又温馨感人,蕴含着作者对特殊年代中所存在的人性真善美的讴歌。“我突然迫切地希望自己与杜家的人面对面地站在一起”一句,表现了“我”复员回村后内心越发强烈的愧疚感和感激之情,急于向他们表达的心理。听完杜老六的话“我的眼睛忽然湿润了。”是为杜老六的善良体贴而感动,突出了作品的主旨。10.A11.B谦辞12.C 不是沿江重新开掘,而是在原水渠外另行疏浚开通新河。13.(1)又在闲暇之日招引文人,举行文会,同时命令儒生讲论经史,劝勉鼓励后辈学生。( 因暇日、汲引、兼命、后进各1分,句意1分)(2)太宗攻打高丽,皇太子在定州监管国事(代管国事),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一职,并执掌朝政。(伐、监国、摄、典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高俭,字士廉,是渤海蓚人。高士廉年少时有才识气度,广泛涉猎文史书籍。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前辈,与高士廉结为忘年之交,从此在王公大臣间(名声)很盛。隋军攻打辽,当时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到高丽,高士廉因为与他有交往而获罪,被贬为朱鸢主簿。他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岭南有瘴气,不能同行,就留下妻子鲜于氏侍奉赡养。高士廉长期在南方,不知道母亲的情况,北还的心情愈加迫切。曾经早上睡觉,梦到他母亲和他说话,就好像在依于母亲膝下,醒来后已经泪流满面。第二天果然得到母亲的消息,议论的人认为这是孝心的感应。贞观元年,转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地风俗轻浮,害怕鬼怪、厌恶疾病,父母生病有生命危险的,儿女大都不亲自侍奉,在杖头挂着食物,远远的喂食。高士廉根据当地情况加以训导,风俗顿时有所改观。秦代时李冰治理蜀地,导引汶江,开创了灌溉的便利,到现在在水边的土地,一顷价值千金,富强的人家,多相谋求占据。高士廉就在原水渠外另行疏浚开通新河,蜀中大获灌溉的便利。又在闲暇之日招引文人,举行文会,同时命令儒生讲论经史,劝勉鼓励后辈学生。蜀中的学校大为复兴。蜀人朱桃椎,淡泊寡欲,隐居不做官,身披裘衣腰扎粗绳,浪迹民间。高士廉常常派人去问候,朱桃椎看到使者就躲进树林。近代以来,多轻视隐士,唯独高士廉礼遇他们,在蜀中传为美谈。贞观五年,入朝做吏部尚书。崤山以东的人士喜欢自我夸耀,虽然已经接连几代的衰败了,依然倚仗他们的旧有门第,女儿嫁给别族的人,一定会多多索取聘礼。唐太宗厌恶这件事,认为对教化十分有害,就下诏让高士廉修订姓氏。于是他普遍搜集天下各姓的谱牒,并依据史书,考订它的真伪,忠贤之人褒奖进用,违逆之人贬谪,编撰成氏族志。到了书编修完成,共有一百卷,皇帝下诏颁行天下,赏赐高士廉物千段。十九年,太宗攻打高丽,皇太子在定州监管国事(代管国事),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一职,并职掌朝政。皇太子下令说:“代理太傅高士廉,是朝中有声威的杰出大臣,可以作为永久的楷模。寡人惭愧受任监管国事,确实借助于他的训导。近来我听政,常常委屈他跟我同坐一榻,希望趁机向他咨询,稍微去除我的蒙昧无知。然而让他依凭桌案应对,我心里有所不安,有关部门也应另备一个桌案供太傅使用。”高士廉坚决推辞不敢承当。二十年,高士廉生病,太宗亲临他的宅第问候他。二十一年正月壬辰,死于京师崇仁里私宅,时年七十二。追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文献。14. B(B项“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谐,诗人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15. 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安保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云南省昆明市海口中学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矿山尾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干冰实验原理课件
- 2025-2030中国手动弯管机行业运行态势与投资效益预测报告
- 质量意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常见过敏性疾病预防课件
- 常见化疗药外渗处理课件
- 四川省自贡市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帮扶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会议平板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5年《工会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靖江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机械加工投标技术方案(3篇)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完全解读(河北卷)
- 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肺癌的护理新进展
- 2025年党建知识应知应会题库及答案
- DBJT 13-318-2025建筑施工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 2025年湖南长沙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选调工作人员160人真题含答案
- 辽宁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模拟物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