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卤素thehalogens 重点 1 卤素的成键特征2 单质的化学性质及制备3 卤化物 氢化物 卤化物 的性质4 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存在形式 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 卤素就是 成盐元素 的意思 在自然界只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氯和溴盐 大量存在海水中如nacl nabr 氟盐 萤石 caf2 冰晶石 na3alf6 磷灰石 ca5f po4 3 碘 智利硝石 naio3 和富集于海带 海藻中 at 砹 为放射性元素 其中寿命最长的同位素210at的半衰期为8 3小时 主要由人工合成 42he 20983bi 21185at 210n 17 1卤素的通性 卤素 viia f cl br i 价电子构型 2s22p5 共价半径 pm 58 99 114 133 电负性 4 00 2 80 2 50 第一电离能 1681 1251 1140 1008 3 00 3s23p5 4s24p5 5s25p5 电子亲和能 322348 7324 5295 分子离解能 155240190149 氯气cl2黄绿色 溴br2红棕色 碘i2紫黑色 卤素的颜色 共价半径 电负性 1 典型的非金属2 电子层结构和性质相似 并呈周期性变化 3 at为放射性元素 性质与碘很相似 4 具有形成x 离子的强烈倾向 变成8e的稳定结构 5 非金属性很强 表现在e1 i1和电负性很大 且从上到下减小 但f的e1反常的小 原因 f的半径很小 有无空的d轨道 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大 获得电子时 产生较大的斥力要抵消一部分放出的能量 6 卤素的i1较大 但cl br i的i1比h低 却在水中形成x 的倾向大大小于形成h 这是因为h 体积很小 极易形成水合离子放出能量补偿电离所需能量 i的电负性小 半径大 可以i 的形式存在于某些配合物中 如 ipy2 7 氧化数 f 1 无空的d轨道 cl br i 1 1 3 5 7 有空的d轨道 在成键时 成对的电子可以拆开进入空轨道 与电负性较大的元素结合时 表现正氧化态 如基态cl供给一定能量 变成几种激发态 表现出高氧化态 1 3 5 7 f无空的d轨道只能形成 1氧化态的化合物 8 x2分子的离解能 所以分子的离解能较小 且从倒下上 半径增大 电子云重叠减小而减小 但f2的离解能反常的小 仅大于i2原因 f半径太小 孤对电子间排斥力较大 使f f键拉长 变弱 离解能变小 9 卤素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 0a v clo4 1 23 clo3 1 21 hclo2 1 64 cl2 1 36 cl bro4 1 76 bro3 1 49 hobr 1 59 br2 1 07 br 1 47 1 51 h3io62 1 7 io3 1 14 hoi 1 45 i2 0 54 i 1 20 clo4 0 49 clo3 0 33 clo2 0 66 cl2 1 36 cl bro4 0 93 bro3 0 54 bro 0 45 br2 1 07 br 0 50 0 76 h3io62 0 7 io3 0 14 io 0 45 i2 0 54 i 0 49 0b v clo 0 40 a 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介质中 标准电极电势均为较高的正值 表明氧化型物质具有较高的氧化性 b 碱性介质中 x2和xo 均可歧化 酸性介质中稳定 17 2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2 1卤素的成键特征 ns2np51 获得一个电子形成x 离子 例如 nacl cacl2 2 利用np成单电子 形成共价键 a 非极性共价键 x2b 形成极性共价键 表现 1氧化态如 hf sicl4 bf3等c 以x 为配体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 alf63 cucl22 3 除f外 cl br i作中心原子与其它元素结合 采取杂化方式成键 a 形成含氧酸及其盐 酸根中心原子一般采取sp3杂化 表现 1 3 5 7氧化态 例如 clo4 cl原子采取sp3杂化 四面体构型 cl o间除 键外 还有d p反馈 键 具有双键的性质 o clp d反馈 键 b 在一定条件下 成对电子拆开进入空的nd轨道 采取由d轨道参加的杂化态与其它元素成键 表现为 3 5 7氧化态 如卤素互化物 一般电负性小 体积较大的卤素原子作为中心原子 表现正氧化态 例如 clf3cl 3s23px23py23pz1 3s23px23py13pz13d1 sp3d杂化 三角双锥排布 2对孤电子对 分子构型 t形 cl f f f 又如 if5i 5s25px25py25pz1 5s25px25py15pz15d15d1 sp3d2杂化 6条轨道呈八面体排布 1对孤电子对 分子构型四方锥 i f f f f f 室温聚集态 分子间力 b p m p 颜色 ggls 小 大 188 34 559183 220 101 7 3113 浅黄黄绿红棕紫 f2cl2br2i2 2 2单质1 物理性质 汽化热 kj mol 1 6 3220 4130 7146 61 水中的溶解度 分解水0 7323 580 029 密度g cm 1 1 1081 573 124 93 a 从f2 cl2 br2 i2分子体积增大 分子间作用力 色散力 增大 聚集态由气态 液态 固态 颜色由浅到深变化 单质的颜色显示是由于分子内的电子跃迁造成的 电子跃迁要吸收光能 从而显示透过光的颜色 电子跃迁所需能量越高 吸收光波长越短 透过光波长越长 颜色越深 b 汽化热都较低 均易挥发 且从f2 cl2 br2 i2依次增大 常温下f2气态 cl2气态并极易液化 br2液体易挥发 i2固体易升华 c 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大 f2不溶于水 但可强烈的分解水 br2的溶解度稍大 因为都是液 液状态 br2 i2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中 呈现不同的颜色 与溶剂发生溶剂化作用形成溶剂合物 在溶剂和分子中发生电荷跃迁 颜色发生改变 例如 i2在乙醇 乙醚中为棕色 在苯中为棕红色 有溶剂化作用 在ccl4 cs2中为紫色 无溶剂化作用 i2在ki中溶解度很大 i2 i i 3溶剂化作用使溶解度增大 ki3的性质与i2相同 2 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性 极强的氧化性 x2 x aq 这一过程的总的能量变化 hm0 放出的热量越大 越易得电子 氧化性越强 f2cl2br2i2 hm0 kj mol 757 608 559 493均表现强氧化性 f2是最强的氧化剂 且从f2 i2氧化性降低 cl2 2br 2cl br2 单质氧化性 a 与金属作用f2 cl2几乎与所有的金属直接反应 在反应中 氟总是生成最高氧化态的氟化物 如cof3 bif5 vf5 sf6 但f2与cu ni mg反应 表面形成惰性的氟化物保护膜 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故可用cu ni mg制的容器来储存f2 cl2在干燥的情况下不与fe作用 铁罐可储存cl2 br2 i2在常温下 只与活泼金属反应 加热才与其它金属反应 b 与非金属反应f2 cl2可与除o2和n2以外的所有非金属直接作用 f2的作用激烈 缘于生成挥发性的氟化物 br2 i2与非金属作用较cl2弱 一般只生成低价态化合物 如 2p 5cl2 2pcl52p 3br2 2pbr32p 3i2 2pi3 c 与氢作用x2 h2 2hx反应条件不同f2低温爆炸 cl2需光照 强光爆炸 br2需加热 i2高温才能进行反应 光引发的反应 叫光化学反应 连锁反应 cl2 h2 cl2 hv 2cl cl h2 hcl h h cl2 hcl cl d 与水反应有两种反应倾向 氧化反应 歧化反应 氧化反应激烈程度 2 87 1 36 1 065 由电极电势可知 f2反应激烈 cl2 br2可以反应 但速度很慢 事实上只有f2与水发生氧化反应 其化反应进行的程度 卤素与水歧化反应的平衡常数 cl2 br2 i2与水发生歧化反应 但反应进行的程度降低 若ph增大 歧化反应趋势增加 歧化反应 cl2 常温 加热 低温 br2 i2 clo clo3 clo ph 4 bro3 bro3 bro 00c ph 6 io3 io3 io3 ph 9 3 制备和用途自然界中 卤素以 1离子形式存在 应选用适当的氧化剂将x 氧化为单质 f2的制备 f 还原性最弱 一般选用电解的方法制备 因无水hf不导电 用3khf2 2hf混合 mp 345k 作电解质 含水 0 02 以cu制电解槽来电解 阳极c 2f f2 2e阴极cu 2hf2 2e h2 4f 用隔膜将f2和h2分开 f2在 70 下 181kgcm 1压入钢瓶 存于通风良好的混凝土仓库中保存 化学法制氟 1986年karlchrite首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f2 2kmno4 4kf 20hf4k2mnf6 10h2o 3o2 sbcl5 5hfsbf5 5hclk2mnf6 2sbf5 2ksbf6 mnf4 423k 150 mnf3 f2 if2 asf5 s 2kfkif6 kasf6 f2 日本在1999年10月已将其研制的氟气发生器正式推向市场 俄国 德国 中国也先后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 20世纪80年代中 后期西方国家氟的年生产能力约为2400t 其中55 用于生产uf6 40 用于生产sf6 其余用于制造cf4和氟化石墨 用于电池 等 生产的f2或者就地使用 例如制造uf6和sf6 或者液化或装入高压钢瓶中投入市场 473k b cl2的制备 实验室 氧化剂氧化浓盐酸mno2 4h 2cl mn2 cl2 2h2o2mno4 16h 10cl 2mn2 5cl2 8h2o工业制法 电解熔融的nacl或食盐水电解nacl水溶液生产cl2的方法 得名于两个产品氯 cl2 和碱 naoh 因电解槽结构不同分为三种 历史最久的汞阴极法 mercury cellprocess 当今使用最普遍的隔膜法 diaphragmprocess 发展起来的薄膜法 membraneprocess 薄膜电解槽中发生在两极的反应分别为 阳极 2cl aq cl2 g 2e阴极 2h2o l 2e2oh aq h2 g cl2在全世界年生产力约为4 107t 氯产量还是一个国家 或一个地区 化学工业能力的标志 c br2的制备 工业 海水提溴110 将cl2通入ph 3 5的海水中 用空气将br2吹出 用na2co3溶液吸收 再用硫酸酸化得到br2 2br cl2br2 2cl 3br2 3co32 5br bro3 3co2 5br bro3 6h 3br2 3h2o溴的世界年产量约4 105t 由溴制造的有机化学产品用做阻燃剂 灭火剂 催泪毒剂 吸入性麻醉剂和染料 d i2的制备 1 少量i2的制备 nai mno2 h2so4i2 mnso4 2nahso4 2h2o析出的碘 用ccl4萃取 在升华提纯 注意 氧化剂不可过量 否则会生成io3 i2 5cl2 6h2o2io3 10cl 12h 2 大量碘的制备 用nahso3还原浓的碘酸盐2io3 5hso3 2hso4 2so42 i2 h2o也可以用氧化海水 海藻的方法来制备碘 碘的世界年产量约万余吨 碘和碘化合物用于催化剂 消毒剂 药物 照相业 人工造雨等 常温下 卤化氢都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解温度 键能 kj mol 1 酸性 6 37 3 75 2 76 1 49 83 55 114 22 86 88 50 80 19 51 85 05 66 73 35 36 271 92 3 36 4 26 5 1500 1000 300 565 431 364 299 弱 强 分子极性 熔点 除hf 沸点 稳定性 2 3卤化氢和氢卤酸1 卤化氢的物理性质 除hf hx均为极性分子 极性的大小由x的电负性来决定 随f cl br i原子半径的增大 其生成热 放出能量 由大到小 h x键能也由大到小变化 溶解度由小到大变化 随x2分子体积的由小到大变化 其m p b p逐渐升高 但hf由于分子间氢键较强而反常高 常温时hf分子通过氢键常缔合为 hf 2 hf 3等聚合形式 359k以上才以单分子hf形式存在 卤化氢溶于水后为氢卤酸 2 氢卤酸的化学性质a 酸性 除氢氟酸外 均为强酸 随h x键能的减小 酸性逐渐增大 hf5mol dm 3 主要以h2f2形式存在 而溶液中的h2f2的电离趋势却较大 h2f2h hf2 这就是浓的氢氟酸溶液电离度反而更大的原因 b 还原性随h x键能的减小 稳定性减弱 还原性增强 hf hcl hbr hi 例如 常温下 hi可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4hi o2 i2 2h2o氢溴酸hbr也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但反应速度极慢 几乎观察不出 盐酸只能被强氧化剂 如 mno2 kmno4 k2cr2o7等 氢氟酸则无化学还原性 c 腐蚀性氢氟酸具有化学腐蚀性 例如 sio2 4hf sif4 2h2ocasio3 6hf caf2 sif4 3h2o溶液中也会有sio2 6hf h2sif6 2h2o3 制备由于x 的还原性不同 以下介绍的几种制备方法中各有侧重 a 直接化合h2 cl22hcl 主要用于制hcl 制hf太猛烈 而br2和i2与h2的化合不完全 点燃 b 浓h2so4与金属卤化物反应因hbr和hi还原性强 该法用于制hf和hcl2nacl h2so4 na2so4 或na2hso4 2hcl caf2 h2so4 caso4 2hf 可用h3po4代替浓h2so4制hbr和hi nabr h3po4 nah2po4 hbr nai h3po4 nah2po4 hi c 非金属卤化物水解px3 3h2o h3po3 3hx主要用于制hbr和hi px3与h2o反应过于激烈 实际反应操作是 将液br2滴加 用滴液漏斗 在少量h2o和红磷的混合物上 3br2 2p 6h2o 2h3po3 6hbr 将h2o滴加在i2和红磷的混合物上 3i2 2p 6h2o 2h3po3 6hi 以上两反应都为放热反应 d hcl可用饱和烃与cl2的取代反应得到如 c2h6 g cl2 g c2h5cl g hcl g 2 4卤化物 多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1 卤化物除he ne ar等稀有气体外 一般元素均可与x形成二元卤化物 可分为两类 a 离子型卤化物碱金属 除li 碱土金属 除be 大多数la系元素以及低价态d区金属元素均可形成离子型卤化物 即键的性质以离子性为主 如 naf kcl cacl2 mncl2 lacl3 fecl2等 这类卤化物具有较高的熔 沸点 在水中溶解度大 但也有例外 如 li ca sr的氟化物溶解度较小 这是因为f 半径小 晶格能较大的原因 b 共价型卤化物非金属元素及极化作用较强的金属的卤化物 一般以共价性为主 如 bcl3 sicl4 pcl5 crcl3 ticl4 alcl3 gacl3 sncl4等 这一类卤化物 一般是有低的熔 沸点 溶解度小 易水解 但一些氟化物例外 如 agf 因f 半径小 agf离子性大 金属卤化物没有绝对的离子型或共价型 这与金属离子的半径 电荷 电子层结构以及卤离子x 的半径有关 或者说 与金属离子极化作用 变形性和x 离子的变形性有关 例如 kcl cacl2 sccl3 ticl4由高熔点的典型的离子型kcl逐渐过渡到共价型的ticl4 又如 sncl2和sncl4 前者以离子性为主 后者以共价性为主 又如 agf agcl agbr agi 从离子型的agf到共价型大的agcl 再到典型共价型的agi 溶解度变小 颜色加深 共价性轨道重叠度大 电子跃迁所需能量低 透过光紫移 因ag 18e 极化作用 变形性大 i 半径大 变形性大 agi间附加极化作用大 c 金属卤化物的制备 1 直接化合2al l 3cl2 g 2alcl3 s 2 金属 金属氧化物或碳酸盐与氢卤酸作用 3 盐的复分解反应 4 无水卤化物是用金属氧化物和c cl2反应 tio2 2c 2cl2 ticl4 2co 600 750 2 多卤化物 a 合成 金属卤化物与卤素或卤素互化物加合 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多卤化物 b 性质 所以多卤化物是一种含有不止一种价态的卤素的金属化合物 多卤化物热稳定性差 受热分解 csbr3 csbr br2csicl2 cscl icl 分解产物总是生成晶格能大的一种卤化物 原子半径小的卤化物 ki i2ki3csbr ibrcsibr2 为直线型 i3 的结构 3 卤素互化物通常由一个电负性小的卤原子和奇数个电负性较大的卤原子组成 两种卤素电负性差越大 中心原子氧化数越高 用通式xx1n表示 x 为半径较大的卤原子 n 1 3 5 7 如 if7 brf5 clf3等 可由卤素相互混合加热直接化合形成 性质 a 腐蚀性强氧化剂 特别是卤氟化物 其氧化性为 clf3 brf5 if7 clf brf3 if5 brfb 易水解 xx h2o hx hxo 2 5卤素氧化物卤素氧化物不是直接合成的 大多不稳定 易发生爆炸性分解 重要的有of2 cl2o clo2 cl2o7 i2o5 氟的氧化物有 of2 o2f2氯的氧化物有 clo2 cl2o6 cl2o7溴的氧化物有 br2o bro2 bro3 br3o8碘的氧化物有 i2o4 i4o9 i2o5of2是一种无色气体 有毒 由f2和2 naoh溶液作用制得 2f2 2naoh 2naf of2 h2o由于of2中 氧为 2氧化数 所以它是比氧气更强的氧化剂 clo2 它是一种黄色气体 极易爆炸 有多种制备方法 较安全的是 2naclo3 so2 h2so4 2nahso4 2clo2 它是 形分子结构 含有奇数电子 具有顺磁性 奇电子分子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在碱中反应生成氯酸盐和亚氯酸盐 用途 大量用于水的净化 纤维素的漂白 2clo2 2oh clo3 clo2 h2o cl o o sp3杂化 470 500k2hio3 i2o5 h2oi2o5是一种强氧化剂 常用于测定co的含量 i2o5 5co 5co2 i2 i2o5 它是白色固体 是卤素氧化物中最稳定的 由碘酸脱水得到 2 6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含氧酸中 f元素只有hof cl br i有四种类型的含氧酸及其盐 hxo hxo2 hxo3 hxo4 h5io6 其氧化态分别为 1 3 5和 7 1 各种酸根的结构对于cl br i元素来说 各种酸根中的x原子一般均为sp3杂化 与o原子形成 键和反馈 键 故xo xo2 xo3 xo4 中均有双键x o 并依次双键数目由1增到4个 如下图所示 氧化值 1hxo次卤酸 3hclo2亚卤酸 5hxo3卤酸 7hxo4高卤酸 各类卤素含氧酸根的结构 x为sp3杂化 以下孤电子对由3对减到0对 o 2 hxo的性质和制备a 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hox只存在于稀的水溶液中 在hox分子中 ho x间的结合力 由于h ox之间极化作用强 h o的作用力强 则使ho x间作用力弱 易断裂分解 稳定性低 且依hclo hbro hio的顺序稳定性降低 hox分解形式有两种 2hox 2hx o2 1 3hox 2hx hxo3 2 对于 1 在阳光下或有易与o2结合物质存在下 进行的趋势和速度很大 因而hox均为强氧化剂 而 2 为歧化反应 进行趋势与ph值和温度有关 酸性介质中 只有hocl可发生 碱性介质中 以ox 存在 cl br i均可歧化 歧化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ocl 室温以下 速度极慢 75 c 348k 以上 速度加快 歧化为cl 和clo3 因而cl2通入碱液 oh 低温视为clo 加热时产物为clo3 obr 室温时歧化速度中等 在50 80 c 323 353k 时 全部歧化 因此br2与碱液反应 加热可定量得到bro3 只有在273k以下 才有bro 存在 oi 在所有温度下歧化都很快 因而i2在碱液中反应 可以定量得到io3 但得不到io 3i2 6oh 5i io3 3h2ob 弱酸性hox均为弱酸 它们的k0a值分别为 弱酸hoclhobrhoik0a3 4 10 82 0 10 91 0 10 11k0都较小 因为分子结构中 ox 的孤电子对多 变形性大 h 与其极化作用较强而不易离解 从k0值还可看出 其酸性依次减弱 这是因为cl br i电负性依次减小 使的o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增大 与h 的结合增强 使h 不易离解下来 c 制备 hobr hoi极不稳定 只介绍hocl 1 cl2饱和水溶液中 只有33 的cl2与h2o作用 为除去hcl使反应向右进行 加新沉淀的hgo或caco3 2 电解冷的食盐水2nacl 2h2o cl2 h2 2naohcl2 2oh ocl cl h2o 2hgo 2cl2 h2o hgo hgcl2 2hocl caco3 2cl2 h2o cacl2 co2 2hocl 3 亚卤酸 亚氯酸 及其盐的性质和制备目前 已知的亚卤酸只有hclo2 a 不稳定性和氧化性hclo2只存在于稀的水溶液中 酸及其盐加热均易分解 其氧化性次于hocl和ocl b 酸性hclo2水溶液为弱酸 酸性 hclo2 hclo 3naclo2 aq 2naclo3 nacl c 制备用clo2与过氧化物 氢 反应得亚氯酸盐或亚氯酸 4 卤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制备a 强酸性酸性 hclo3 hbro3 hio3 为中强酸 b 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稳定性差 但比前两类酸稳定 hclo3和hbro3只存在于水溶液中 最大浓度的hclo3可达40 hbro3可达50 纯hio3为固体 可见其稳定性比较如下 hclo3 hbro3 hio3 与hox不同 2clo2 na2o2 2naclo2 o2 2clo2 bao2 ba clo2 2 o2 ba clo2 2 h2so4 baso4 hclo2减压蒸馏 x o间的d p 键重叠度大小是3dhclo3 hio3 hxo3故容易分解 浓溶液加热易爆炸 xo3 盐较酸稳定 但固体加热分解 如clo3 盐 agclo3可溶 agbro3难溶 淡黄色 agio3难溶 白色 3hclo3 hclo4 cl2 2o2 h2o 4hbro3 2br2 5o2 2h2o 2hio3 5i2o5 h2o 2kclo3 2kcl 35o2 4kclo3 3kclo4 kcl 2zn clo3 2 2zno 2cl2 5o2 c 制备 1 x cl2 br2 i2 对于i2可不加热 2 5 高卤酸及其盐的性质和制备a 强酸 hclo4 hbro4 h5io6b 稳定性和氧化性 x2 6oh 5x xo3 3h2o ki 3cl2 6koh kio3 6kcl 3h2o naclkcl h2o cl2 h2 naohkoh 电解 2cl2 koh kclo3 kcl h2o hclo4 稀溶液稳定 氧化能力弱 浓的 60 热的溶液不稳定 有强的氧化性 与有机物发生猛烈的作用 如 clo4 盐一般易溶于水 但kclo4 kb cs nh4 溶解度小 mg clo4 2为干燥剂 吸水性强 hclo4浓度低于55 时很稳定 kbro4 kb cs nh4 溶解度也小 c 正高碘酸h5io6为八面体构型 i原子取sp3d2杂化 因i原子半径大 所以配位数高 6配位 h5io6为五元中强酸k01 2 10 2 4hclo4 2cl2 7o2 2h2o 偏高碘酸hio4也称高碘酸 在强酸溶液中以h5io6形式存在 hio4为四面体构型 hio4及其盐的氧化能力较hclo4或clo4 强 但作为氧化剂的一些反应却很稳定 可用于分析化学中 如 d 制备 hclo4 电解盐酸 2mn2 5io4 3h2o 2mno4 5io3 6h hbro4 用强氧化剂f2 xef2 氧化溴酸盐bro3 h5io6 用cl2氧化碘酸盐的碱性溶液 再酸化 bro3 f2 2oh bro4 2f h2o bro3 xef2 2oh bro4 2hf xe io3 cl2 6oh io65 2cl 3h2o 某些重要的强氧化剂 kclo4 稳定性好 用作炸药比kclo3更稳定 mg clo4 2 ca clo4 2可用作干燥剂 nh4clo4 现代火箭推进剂 与各种易燃物混合后 撞击爆炸着火 kclo3 kclo3 kclo3 2 7拟卤素和拟卤化物拟卤素主要有 cn 2氰 scn 2硫氰 ocn 2氧氰 硒氰 secn 2 等 这些游离态物和它们的 1氧化态化合物与x2及x 性质及其相似 因此而得名 1 性质相似性a cn 2 scn 2 ocn 2等具有挥发性 其化合物拟卤离子均为 1 b 氢化物hcn hocn hscn溶于水为氢氰酸 氰酸和硫化氰酸 除hcn外 均为强酸 khcn 10 9c 拟卤素与金属化合形成盐 如 agcn pb cn 2 hg scn 2均难溶 d 与水 碱反应类似与卤素 如 cn 2 h2o hcn hocn cn 2 oh cn ocn h2o e 拟卤素离子与金属形成配合物 配位能力甚至比x 强 如 ag cn 2 au cn 4 hg scn 42 f 拟卤素离子具有较强还原性 如 mno2 4h 2scn mn2 scn 2 2h22cn 5cl2 8oh 2co2 n2 10cl 4h2ocn o3 ocn o2 2ocn 3o3 co32 co2 n2 3o2 可用cl2 o3等除去工业废水中cn 还原性 secn i cn scn br cl ocn f 2 重要拟卤素和拟卤化物a 氰和氰化物 cn 2无色气体 苦杏仁味 极毒 hcn mcn有同样的毒性 1 结构 cn 2cn 2 制备 mcn hcl mcl hcn b 硫氰和硫氰化物 性质 制备 1 scn 2蓝色液体 易聚合为粉红色聚合物 scn n重金属硫氰化物难溶 2 scn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焦结炉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阴阳极制作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有色金属强化熔炼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安全员试题查找题库及答案解析
- 春考专业护理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第一节 金属与合金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湘电子版2019七年级下册-陕教版2022
- 预制菜的课件
- 医院院长公关事务职责
- 密闭鼓风炉备料工突发故障应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交通建设便利百姓出行的心得体会
- QC/T 262-2025汽车渗碳齿轮金相检验
- 2025年交通安全问答试题及答案
- 电子厂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种植牙术后注意事项
- 2025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题试卷及答案
- 2024年陕西数字教育年度发展报告-陕西省教育厅
- 探针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留置看护队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幽门螺旋杆菌教学课件
- 高三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文暖我心+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心内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