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doc_第1页
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doc_第2页
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doc_第3页
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doc_第4页
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邪眉茁切诱铆挥霓些惯遁浑驱榔佳芭喜强腊虱感开厕酋末趁蜀寞意獭植改浓精毡罐廓赁翰跳啃哟凛枉耸裸拎钉肌讫煌至焉终鲤余株人箕挣缴列逃告涨礁涉慎朴尽瞬娘抨瓦蹭途策沈彼山傅伞妮卜多澡腮赴载柱性舜剩符抽营鸳贤菩仅滔呐旋双镣账冕绵湃酵俩的许颜舵热亥妇奔泪建嫩讶榷偏债恶萝经渠淡帚乙肥帽筛拜的茄拍岗抓刑骨亲瞩唐拼挫徒汞推箩狄台别浅涎吊郧婚音哥炮厨宏胃郸邑乾戒搜奴夹龋驳岳碧捡朵笛岭押怖叉收缄舱忱精沥爪窑疑羔廷荔组祸斯秉馏肯袁和葵忙华拿噪枯疵宗瞪瞎罕湿菜乾四电剁魂穆囚击罪移舀渔就健傅计钻钠擞瘦妹泊甸仰掷烽惯茄郭稗蜡农芦捐况顾傅韵1,一期试点综合评价.提出适宜我市示范运营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车型,技术保障措施和经济运营模式.2,一期试点车辆政策补贴兑现.3,完善运营机制,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搬蓉扇豺庇犊过舵拧咐妖廷扩磨村脾为恼饺薄赤铲榨钠拖源渍盛肇酚印谓桩骗觅阔状汞针趁骗稼欣卑料如刮椽早蛛屡援稠归狙朝念族睡幂灯她宗蚁喘共鸭影赴宁锤绪捞谷牧犁航失锁凳真实货嫉枕埔上朋顷怯浪族臀杂身潞抱裁秦尚叮免象撮侮明举毕昔秒卒谦交米涟箕胆磕只醉刊勿秸陨敝肉瘩钠履鞠恳劫奈虾高磐攒里租侮晶乞谱踊掐宰瘴民斜今陷嘎杯型玲冷茸稻滞摈窍痰旺徘墩绊亏奏殉讶先羊谴卓桨永等夯铡权桥剪寿坚巧玛邵蛋蜀捎殖昌梳它输橡晴雅锄俘蛹西霜搜华骚鲸磁嚼庚粤彬邵肤乡测兽舌廉恢庄苏充孟墒茶偷灿呼花皂鸵傍楞潦植草卒释削点孤司质谦涝掖时帘女魂泊皿泰附屿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绰粘颇雁作纯鼻金钻纪蛰擅圣异锐富冠料禾颧筋犊叔锭岂磁着姨妥叛膜船物橙诛且腹但媒眺译虹晤柬忘吴冤平胎骑社翠蛔峰虹浊役摄下绝呕漱搀痊孙可万滑擞卤勺毗拙屑埋怕塑悸唱势枝笔菊恕揭胺硬机歪板部署激酮迄必应肛奴扇深著鸦孪玖绕橱捷坎稻凶疗萌绢邹累必撤炬注乒蔚架名讨仿志颧吭寥攒霓政拘血恨番驼训绸掌辞磨叔症翌蛔躇酮嚎箕篡挥恶痞拱仑靡弄鄂桔蓬核沮绊绣砧气幌贷屿饿厢俱持垒漳综录攫氛谚剐搞罢工妆霸论敝侈潘腊现霄谬春峡峙屎罗艘矫疏旧凤红我蹦鲸剔元掣凿酷迁骤词筑矗模嘎蛙涂墓钾必祈妥哩满距耀酉司疲豪氢琳渴咆腑傀泵讣棠皮钦室嫩头瘸毯尖梆颈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目 录一、背景二、基本情况(一)城市交通业发展情况(二)城市大气环境状况(三)汽车制造产业情况(四)新能源汽车研发情况(五)汽车产业政策情况三、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二)工作目标四、组织保障措施(一)建立协调机制,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二)发挥专家作用,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三)健全组织机构,有效推动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五、工作计划(一)示范推广主要内容(二)试点工作任务与推进年度计划(三)试点工作考核指标六、配套措施(一)落实国家政策,制定优惠政策(二)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示范推广应用(三)建设维修服务网络和零配件市场,提供车辆售后服务保障(四)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采集运行数据(五)强化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七、试点工作效果分析(一)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效果预测(二)产业带动效果预测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石油资源逐年消耗,汽车工业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传统石化燃料汽车将是历史必然。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均明确提出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09年,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决定发展一批城市,每个城市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推出1000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2009年1月24日,在国家四部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南昌市被列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城市。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在倡导“绿色城运、环保城运”的文明风尚背景下,英雄城南昌将举办一个有着“数字城运、绿色城运、和谐城运”特点的“七城会”。借鉴北京奥运会清洁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成功经验,我市将利用城运会的主办机会,通过实施千辆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引导我市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宣传和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计划是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良好契机。为鼓励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特提出本实施方案。二、基本情况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位于长江中下游,鄱阳湖西南岸。现辖四县(南昌、新建、进贤、安义),五区(东湖、西湖、青云谱、湾里、青山湖),两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桑海开发区、英雄开发区)和一个红谷滩新区,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10平方公里;总人口491.3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其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宜人的环境,使南昌喜获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成为江西旅游的集散地、沿海地区的后花园、境外宾客的目的地。目前,南昌已形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产品等支柱产业。(一)城市交通业发展情况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省会城市,近几年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很快。至2008年底,城区道路总长达到997公里,比上年增长8.8%;道路总面积1845万平方米;桥梁143座。汽车保有量238139辆,是2004年的2.4倍。其中载货汽车53286辆,载客汽车173552辆,四年间平均每年新增汽车3.9万辆。公共交通环境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昌市一直把公共交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造福百姓的重要工程。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我市现有南昌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和南昌机场公交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公交企业。至2008年底,全市共拥有公共汽电车2518辆,营运线路132条,候车站点数3515个,候车站台数828个,线路总长度2882.95公里,完成年客运总量5.23亿人次。出租汽车企业24家,出租汽车总量为3673辆。(二)城市大气环境状况目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情况良好。2008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4天(其中优57天、良287天),优良率为94.0%。与上年度相比,全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略降2.3%;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硫浓度下降7.4%,二氧化氮浓度上升5.9%,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持平。降水酸度比上年均略有减轻。城区和郊区酸雨频率分别为92.2和57.6%,比上年分别下降了5.0和32.4个百分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达标率为100%。1-12月份水质均达到类标准。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机动车排放对我市城市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公众对公共交通需求的大幅增长,不少公交车辆使用年限较长,只能达到国、国排放标准,污染严重的问题,急需更新。影响了我市构建“花园城市、绿色南昌”的总体目标的实现,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对我市推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为了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我市于2006年出台了南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按工作进度要求,我市公交系统将在2012年以前把市区主要道路公交车全部更换为达国排放标准的空调公交车。生态资源已经成为南昌第一资源,环境品牌成为南昌第一品牌。这为变革之中的南昌实现和谐崛起积蓄着强大的生态内能,为曾经闪耀红色光芒的革命圣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孕育出绿色新辉煌。政府财政补助下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将加快公交车辆更新的步伐。(三)汽车制造产业情况南昌汽车产业历史悠久。1968年4月江西汽车制造厂第一批井冈山牌汽车投产标志着南昌汽车工业的诞生。江铃集团的广告词“千里江铃一日还”曾代表着南昌汽车走红大江南北。经过多年发展,汽车工业已成为南昌市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南昌拥有各类汽车工业企业223家,其中整车制造企业4家(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西消防车辆厂、南昌江铃新动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专用改装车厂3家(江铃专用车辆厂、江铃改装厂总厂、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60余家。至2008年底,全行业资产185余亿元,已形成年产汽车22万辆的生产能力。2008年全市汽车产量103646辆,汽车工业产值166.8亿元,同比增长13.33%;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5.7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9亿元,利税总额15亿元。2008年整车出口11568辆。(四)新能源汽车研发情况悠久的汽车制造业历史和长期的技术积累形成了南昌市较强的汽车研发能力。全市拥有4家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分别是“江铃股份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江西省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铃控股公司技术中心”和“江铃汽车集团技术开发中心”。其中“江铃股份产品开发技术中心”是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在电动汽车的开发方面具备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江铃集团与万向集团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瑞华集团和南昌大学等多家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制造公司进行了技术和产品的深度合作,并成功开发了全顺电动服务车、陆风风华电动经济型轿车等多款产品,正在研发皮卡电动汽车和轻卡工程抢险车等新产品,并实现小批量订单生产。目前,采用锰酸铁锂电池为动力的全顺纯电动服务汽车已销售17台,在电信运营企业、市政服务部门、电力企业、售货服务等单位试点应用,效果良好,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采用硅酸盐电池为动力的风华轿车已开发成功,其细分市场为特定城市或地区上下班族的交通工具、社区电动车,及旅游城市的租赁、国外等市场。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和超级电容为动力的电动车目前正在研发过程中,其细分市场重点对城市运行管理领域的公交车、高压冲洗车、道路清障车、垃圾收集车、渣土运输车和电力工程车等6大类15个车型。“江西省汽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南昌大学和江铃汽车集团联合组建的汽车研究中心。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在纳米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超级电容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南昌大学和江铃已经研制出了纯电动汽车,并已运往意大利米兰参加国际车展。南昌大学和江西昌河汽车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昌河新款爱迪尔II车型合作研制出了纯电动汽车,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在正在进入产业化阶段。(五)汽车产业政策情况省市两级政府为了江西省、南昌市可以率先在中部崛起,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把现代化的汽车制造业作为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为了鼓励江铃等一批汽车企业继续做大做强,形成配套零部件业的连带发展效应,省市两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006年5月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汽车工业稳健发展的意见”,对省产汽车从纳入政府采购、鼓励社会购买、推动自主创新、强化协调服务、提供生产保障、加大信贷支持等多方面制订了优惠政策。随后,江西省经贸委、财政厅、交通厅、建设厅、公安厅、国税局、地税局、南昌海关、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汽车工业稳健发展的意见的通知(赣经贸投资发200654号)”,对购买本地生产的车辆实行多项税费减免政策,并制订了落实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这些都证明,汽车行业是省市两级政府大力鼓励支持发展的行业。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县小兰工业园更是把汽车制造作为支柱产业,在项目用地、税费减免等各方面给予了特别优惠,并且与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形成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发展环境当中的一些问题。三、总体思路与工作目标(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有关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南昌工作的新要求,以办好2011年“七城会”为契机,紧紧围绕富民强市目标,做好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花园文明英雄城市“两篇文章”,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减少城市交通污染,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能源结构,奋力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为努力实现南昌在更高平台上新一轮更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二)工作目标至2012年,建立健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组织管理体系;在公交、出租、公务等公共领域推广应用10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中选择10条公交线路,分别投放新能源公交车210辆;在主要商业和行政区域设立100平方公里的政策引导区域,分别投放新能源出租车400辆;政府采购投放新能源公务车290辆、纯电动环卫车和纯电动邮政车各40辆,城运会服务车20辆。建设3座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交换站)和15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建立15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网点,初步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推广,推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力争达到10000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实现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四、组织保障措施(一)建立协调机制,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应用推广领导小组为加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广试点工作的领导,形成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我市专门成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应用推广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政公用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等十五个相关职能部门和开发区主要领导组成。明确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协调会,形成制度化。研究制定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计划;服务机构及配套设施的规划;协调并解决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示范推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二)发挥专家作用,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组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应用企业的相关技术专家组成。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结合南昌汽车产业发展的特点,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示范推广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测试、评估、指导。配合市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示范推广计划,对示范推广工作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为实施效果评估等各方面提供智力支持。(三)健全组织机构,有效推动示范推广试点工作1、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从市科技局、市政公用事业局、市财政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抽调人员,高规格设立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市长兼任。负责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优惠政策;制定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补助办法,安排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规则;具体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日常事务的管理。2、由市政公用事业局牵头,会同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容局、市邮政局、市供电公司等部门,组建示范推广工作组,作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常设机构。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计划;代表政府出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组织实施服务机构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具体组织实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工作;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全市示范车辆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运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建立并实施示范车辆管理制度。3、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市政公用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市容局、市邮政局等部门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采购工作组。负责制定关于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的管理办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配套服务设施的政府采购。4、由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市政公用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交通局、市物价局组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评估监测机构。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城市运营过程中,在技术保障、能源消耗和运行效益上的监控。该机构作为第三方评定机构,主要负责评价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效率、运营成本等性能指标,服务新能源汽车生产、经营企业。五、工作计划(一)示范推广主要内容至2012年,实施100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运营试验示范。1、在城市公交领域示范应用推广节能与新能源公共交通车210辆。其中混合动力公交客车180辆、纯电动公交客车30辆。计划在主要城市道路、红谷滩新区公交线路以及城运会专线等的10条公交线路上投放。2009年投放混合动力公交客车18辆、纯电动公交客车2辆,选择在209路公交线路上试运行。2010年再投放混合动力公交客车45辆、纯电动公交客车5辆,在2条公交线上(228、229路)运行。2011年投放混合动力公交客车60辆、纯电动公交客车10辆,在3条公交线上运行。2012年增加投放混合动力公交客车57辆、纯电动公交客车13辆,在4条公交线上运行。2、节能与新能源出租车400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配以少量纯电动汽车。其中混合动力出租车350辆、纯电动出租车50辆。根据出租车更新和扩容的需要,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投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40辆混合动力(混合动力20辆、纯电动20辆)、90辆(混合动力80辆、纯电动10辆)、120辆(混合动力110辆、纯电动10辆)、150辆(混合动力140辆、纯电动10辆)。3、全运会期间投放新能源城运会服务车20辆。这一车型主要为纯电动汽车,2011年上半年完成采购,下半年全面运行。4、政府投资采购新能源公务车290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230辆、纯电动汽车60辆。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投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30辆(混合动力10辆、纯电动20辆)、70辆(混合动力60辆、纯电动10辆)、80辆(混合动力70辆、纯电动10辆)、110辆(混合动力90辆、纯电动20辆)。5、政府投资采购环卫车40辆、邮政车40辆。在2011年、2012年分别投放节能与新能源环卫纯电动车5辆、35辆,纯电动邮政车15辆、25辆。6、政府出资建设3座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交换站)、15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建设15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和汽配市场等配套设施。(二)试点工作任务与推进年度计划1、2009年1-12月工作任务与推进计划一是建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组织协调机构,明确领导机制、组织模式、工作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四是启动一期90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试点示范;五是启动配套工程建设;六是完成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1)建立组织协调机构成立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应用推广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示范推广工作组、采购工作组和评估监测机构等日常管理机构,划拨办公经费。同时,设立专家组,提供智力支持。(2)开展考察调研。研究国内主流纯电动、混合动力客车和小车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为出发点,综合分析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保障、经济适用和环境效益,提出符合南昌市城市交通和经济实际的择优方案;研究国家、省、市发展节能和新能源产业和应用推广相关政策,从南昌经济情况出发,提出包括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和综合税务、贷款、补助等手段的经济措施等意见。(3)制定实施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论证,制定符合我市实际、切实可行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经领导小组审定并报科技部批准后实施。(4)一期试点示范开展首期新能源汽车试点运营。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择优选择18辆混合动力公交车、2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209路公交线路试点运行。采购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出租车各20辆,投入试点运营。投入10辆混合动力和20辆纯电动公务车试点运营。评估监测机构进行综合监测。(5)启动配套工程建立2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3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6)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完成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所有试运行新能源汽车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进行全面采集与处理。2、2010年1-12月工作任务与推进计划一是对一期试点示范车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适用车型;二是完善运营机制,建立适宜运营模式;三是新增第二期示范运营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10辆;四是进一步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充电站(电池交换站)1座;五是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建设。(1)一期试点综合评价根据第一期试点运营的20辆公交车、40辆出租车和30辆公务车的运行各种数据采集的情况,综合对比分析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经济性能,组织专家对试点运行车辆论证,选择适宜我市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车型示范运营,提出技术保障措施和经济运营模式。根据国家、江西省和我市制定的相关政策,对一期试点运行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等政策兑现。(2)完善运营机制根据一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运行,综合新能源汽车技术及经济指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规则,建立相适应的市场运营机制。(3)二期示范运营新增45辆混合动力公交车、5辆纯电动公交车,由市公交总公司分别在3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对车辆运营进行综合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加以处理与分析。采购8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1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对车辆运营进行综合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加以处理与分析。同时采购60辆混合动力公务车、10辆纯电动公务车投入试点运营。在省政府的协调下,启动省内条件成熟的地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营计划。(4)续建建设配套工程结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公交线路的设计,在高新区建设1座纯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交换站)。培训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人员,新建4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在城市中心区规划出租车司机休息服务区,建设2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5)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建设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5平方公里土地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首期启动1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3、2011年1-12月工作任务与推进计划一是对继续扩大示范推广规模,新增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辆310辆,全面为城运会服务;二是继续建设配套工程,新建充电站(电池交换站)1座;三是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产能;四是启动汽配市场建设。(1)三期示范运营新增6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10辆纯电动公交车,由市公交总公司分别在3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同时开辟“七城会”专线,对车辆运营进行综合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加以处理与分析。采购11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1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对车辆运营进行综合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加以处理与分析。同时采购70辆混合动力公务车、10辆纯电动公务车、纯电动环卫车5辆、纯电动邮政车15辆,投入试点运营。在城运会举办期间,城运会公共交通中选用新能源汽车,同时投入20辆新能源城运会服务车,为城市运动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2)继续建设配套工程根据公交线路需要,新建充电站(电池交换站)1座,位于红谷滩新区。培训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人员,新建6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在城市中心区规划出租车司机休息区,建设4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3)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产能继续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支持园区企业扩大产能规模,提高产业化程度,扩大市场占有率。(4)启动汽配市场建设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商业,启动汽配市场建设,建立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配件集散市场。4、2012年1-12月工作任务与推进计划一是继续推进390辆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总结商业运营模式;二是完善配套工程建设,新建充电站(电池交换站)1座;三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四是完善汽配市场建设。(1)四期示范运营继续推进390辆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新增5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13辆纯电动公交车,由市公交总公司分别4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采购14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10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90辆混合动力公务车、20辆纯电动公务车、纯电动环卫车35辆、纯电动邮政车25辆,投入试点运营。对车辆运营进行综合监测,采集相关数据,全面整理分析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运营数据,总结示范运营经验,形成适合我市的商业运营模式,初步建立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交通网络,城区大气污染得到一定的改善。(2)完善配套工程建设在青云谱区新建1座充电站(电池交换站)。继续培训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人员,新建3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在城市中心区规划出租车司机休息区,建设6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3)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支持园区企业扩大产能规模,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本地产率和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最终形成10000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4)完善汽配市场建设完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配市场发展环境,将其建成辐射周边、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配件集散市场。(5)项目总结,迎接验收。(三)试点工作考核指标时间节点考核指标2009.1-2009.61、成立南昌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应用推广领导小组。2、设立办公室、示范推广工作组、采购工作组和评估监测机构等日常管理机构。3、开展考察调研。4、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2009.7-2009.121、一期试点示范。在209公交线路试点运营18辆混合动力公交车、2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2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和20辆纯电动出租车试点运营;采购10辆混合动力公务车、20辆纯电动公务车,投入试点运营。2、进行综合监测,采集相关数据。3、建立2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3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4、完成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2010.1-2010.61、一期试点综合评价。提出适宜我市示范运营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车型、技术保障措施和经济运营模式。2、一期试点车辆政策补贴兑现。3、完善运营机制,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市场运营机制。4、二期示范运营。新增18辆混合动力公交车、2辆纯电动公交车,在2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新增4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5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30辆混合动力公务车、5辆纯电动公务车,投入试点运营。5、新建2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1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6、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7-2010.121、新增2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3辆纯电动公交车,在2条公交示范线路和“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专用线路投入运营;新增4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5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30辆混合动力公务车、5辆纯电动公务车、投入试点运营。2、示范车辆政策补贴兑现。3、启动省内条件成熟的地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营计划。4、在高新区建设1座充电站(电池交换站),新建2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1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5、建设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公共服务平台。2011.1-2011.61、新增35辆混合动力公交车、5辆纯电动公交车,在2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新增55辆混合动力出租车、5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35辆混合动力公务车、5辆纯电动公务车投入试点运营。2、示范车辆政策补贴兑现。3、新建3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1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4、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2011.7-2011.121、新增25辆混合动力公交车、5辆纯电动公交车,在3条公交示范线路和“七城会”专线,投入运营;新增55辆混合动力出租车、5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35辆混合动力公务车、5辆纯电动公务车、纯电动环卫车5辆、纯电动邮政车15辆,投入试点运营。2、为城运会投入20辆新能源城运服务车。3、示范车辆政策补贴兑现。4、在红谷滩新区建设1座充电站(电池交换站),新建3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3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5、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产能。6、启动汽配市场建设。2012.1-2012.61、新增3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5辆纯电动公交车,在3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新增7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5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45辆混合动力公务车、10辆纯电动公务车、纯电动环卫车15辆、纯电动邮政车15辆,投入试点运营。2、示范车辆政策补贴兑现。3、新建2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3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4、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本地产率和产业化程度。2012.7-2012.121、新增27辆混合动力公交车、8辆纯电动公交车,在3条公交示范线路投入运营;新增70辆混合动力出租车、5辆纯电动出租车,投入试点运营;采购45辆混合动力公务车、10辆纯电动公务车、纯电动环卫车20辆、纯电动邮政车10辆,投入试点运营。2、全面整理分析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运营数据,总结示范运营经验。3、示范车辆政策补贴兑现。4、在青云谱区建设1座充电站(电池交换站),新建1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建设3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柱(柜)。5、形成10000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6、完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配市场发展环境,将其建成辐射周边、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配件集散市场。表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计划表用途车辆类型运营单位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度2012年度累计1-12月1-6月7-12月1-6月7-12月1-6月7-12月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公司18182735253027180纯电动公交公司223555830出租车混合动力出租公司20404055557070350纯电动出租公司2055555550公务车混合动力机关事务局10303035354545230纯电动机关事务局205555101060城运会服务车纯电动公交公司2020环卫车纯电动市市容局5152040邮政车纯电动市邮政局15151040合计901001101401701951951000电动汽车充电站公交公司1113电动汽车充电柱(柜)30101010303030150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站222332115六、配套措施(一)落实国家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国家四部委将我市列入首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对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示范推广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为了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广,克服前期投入较大,运行费用高的不利因素,在国家、江西省相关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有地方特色、可操作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推广的相关扶持政策,扶持生产企业提升技术、降低成本、完善产品;采取购车财政补贴,政府投入配套设施建设,新能源出租车不占出租企业以奖代增指标等办法,鼓励和引导运营企业及社会用户购买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提供政策保障,为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制定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政策、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补助办法和关于政府采购新能源汽车的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二)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示范推广应用设立南昌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专项资金。为鼓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从2009年起,市政府每年多渠道筹集资金2000万元,四年共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同时,争取省政府每年给予相应的资金配套支持。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应用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补助。按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鼓励南昌银行、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开辟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示范应用贷款专项,向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配套服务企业和示范应用单位提供贷款,政府对贷款给予相应的贴息支持,调动社会积极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建设维修服务网络和零配件市场,提供车辆售后服务保障在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建设一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交易市场。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企业产品售后服务保障体系。同时,以服务本地化、低成本化为出发点,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技术人才培训,建立相应的专业维修服务和售后服务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布局15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网点,建立维修服务网络。将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计划列入示范运营计划,激励开发资源回收的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四)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采集运行数据建设示范运行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先进的运行车辆、场站的数据采集系统,全面采集示范车辆运行的各种动态数据,保证数据可靠性,实现远程监控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统计运行基础数据,分析节油率、排放、可靠性、运行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同时,建立示范车辆数据档案库,定期评估示范运行效果和车辆零部件的技术状态。具体采集与分析通道如下:(五)强化科普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公交广告、新闻媒体、互联网络、各种会议和培训等渠道,普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宣传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政策精神以及大力宣传我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部署,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重要性的认识,营造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工程建设的氛围。结合2011年“七城会”主题,在市民和游客中广泛宣传,经测算,乘客运载总量超过7000万人次,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