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doc_第1页
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doc_第2页
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doc_第3页
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doc_第4页
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钻井司钻岗位操作技术规范 岗位任职条件 1.1 具有在钻井队连续工作5年及以上,并从事副司钻岗位工作2年及以上钻井作业经验。 1.2 具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钻机。 1.3 经培训取得司钻操作证、井控操作证、HSE培训合格证、硫化氢培训合格证证书。 1.4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本岗位对身体状况的要求。 1.5 能熟练地操作钻机,掌握钻机的结构、性能等知识;掌握钻井作业常规工艺技术、施工原理、操作规程及标准;掌握常用井下工具、地面工具、用具的型号、规范、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6 掌握QHSE管理体系,严格按照QHSE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日常工作。 1.7 熟悉各种钻头结构、性能、规范及其应用范围;懂得常用钻具结构、取芯工具的结构、使用方法;熟悉井控知识操作技能及井控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水平井、欠平衡井等新技术的基本知识。 1.8 熟悉钻井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及一般故障判断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9 了解一般事故的预防、判断和处理方法。岗位职责 2.1 司钻是工作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班生产和分工协作,带领全班人员按班组作业讣划和队干部生产指令,认真贯彻执行钻井设计、技术措施、操作规程,安全、准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班生产任务。 2.2 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照岗位职责、交接班制度、岗位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等正确合理使用设备、工具,做到操作规范化。 2.3 负责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措施要求操作刹把和井控司钻操作台。 2.4 负责本班岗位练兵和新员工岗位操作培训工作,做到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2.5 负责本班安全质量即QHSE管理工作,定期开展QHSE活动,检查各岗QHSE工作落实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安全因素及钻井质量问题。负责主持班前、班后会,审查工程班报表和QHSE活动记录并签字。 2.6 遇突发事件做好职权范围内的应急处理。 2.7 负责本班考勤、考核工作,做到公开、公正,调动本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岗位巡回检查 3.1 检查路线。 值班房一死绳固定器一立管压力表一钻井参数仪高速离合器转盘离合器辅助 刹车一大绳、滚筒一刹车系统一司钻操作台及电控箱低速离合器一防碰天车一司钻井 控操作台紧急停车开关一值班房。 3.2 检查了解内容。 3.2.1 值班房。 检查钻井工程、钻井液班报表、交接班记录、井控记录、坐岗记录、钻具记录、地质资料、HSE现场检查表、设备运转、保养记录等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准确、清洁、及时,无漏填内容。 3.2.2 死绳固定器。 3.2.2.1 各固定螺栓齐全、紧固、无余扣,背帽齐全。 3.2.2.2 钢丝绳排列整齐,按固定围槽排满,挡绳杆齐全。 3.2.2.3 压力传感器、传压管线及连接牢固,无渗漏。 3.2.2.4 止回阀、手压泵灵活,好用。 3.2.2.5 死绳固定器至天车端大绳无刮碰。 3.2.3 立管压力表。 3.2.3.1 防震压力表量程符合要求,表盘清洁,指示灵敏、准确。 3.2.3.2 冬季采取防冻措施。 3.2.4 钻井参数仪。 3.2.4.1 钻井参数仪表完好、灵敏、准确、清洁。 3.2.4.2 传压器及信号线连接牢固,绝缘,无渗漏。 3.2.4.3 指重表、灵敏表、记录仪读数一致。 3.2.4.4 钻井参数仪安装可靠,防水、防震。 3.2.5 高速离合器、转盘离合器。 3.2.5.1 各固定螺栓齐全、紧固。 3.2.5.2 导气(水)龙头及管线不漏气(水)。 3.2.5.3 气囊、钢毂完好无油污。3.2.5.4 摩擦片无偏磨、损坏、缺失。3.2.6 辅助刹车。 3.2.6.1 挂合及刹车有效可靠。 3.2.6.2 各固定螺栓固定牢靠。 3.2.6.3 运转正常,滑键摘挂灵活。 3.2.6.4 冷却、润滑良好。 3.2.7 大绳、滚筒。 3.2.7.1 活绳头紧固牢靠,余量长度不小于20 cm。 3.2.7.2 钢丝绳无断丝、严重锈蚀、扭结、压扁、磨损超标。 3.2.7.3 大绳排列整齐,整体不打扭。 3.2.7.4 滚筒螺栓紧固牢靠。 3.2.7.5 滚筒无严重龟裂,磨损厚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3.2.8 刹车系统。 3.2.8.1 刹车系统(机械钻机)。 (1)刹带调节螺栓好用、不滑扣,刹带调节扳手齐全。 (2)刹车曲轴套无松动,润滑良好、灵活,曲轴下无杂物和油污。 (3)刹带片使用铜螺栓固定,磨损均匀,剩余厚度不小于15 mm刹带吊钩、托轮调节合适。 (4)刹把活动自如,刹把与钻台面夹角为45左右。 (5)刹车气缸螺栓、销子齐全紧固,进气、放气良好,不漏气,刹车可靠。 (6)冷却水畅通,不漏水(注意防止高温激化)。 (7)刹车调节螺栓背帽与底座的间隙为35 mm。 3.2.8.2 盘式刹车系统(电动钻机)。 (1)液压站电动机、柱塞泵运转正常,无杂音。 (2)渡压油量合适,最高工作油温不大于60,额定工作压力7.5 MPa,滤清器指示正常。 (3)油缸液压管线无渗漏。 (4)刹车块厚度磨损小于12 mm,否则必须更换。 (5)安全钳松刹间隙小于0.5 mm。 (6)刹车盘和刹车毂无油污。 (7)冷却水畅通,不漏水(注意防止高温激化)。 3.2.9 司钻操作台及电控箱。 3.2.9.1 气开关灵活好用、固定牢靠,仪表齐全、灵敏、准确、清洁。 3.2.9.2 气管线连接牢固不漏气。3.2.9.3 总气压力为0. 650.9 MPa。3. 2. 9. 4 电控箱各转换开关灵活好用,仪表灵敏、准确,各指示灯完好,箱内气压足 够,电源线路走向符合规定要求,绝缘良好,防爆。 3.2.10 低速离合器(同高速离合器)。 3.2. 11 防碰天车。 3.2. 11.1 过卷式及重锤式:过卷阀、重锤灵活好用,气路畅通,过卷阀长度调节合 适;开口销符合使用要求,保险可靠;防碰天车绳松紧合适,无打扭及缠挂井架现象。 3.2. 11.2 电子数码式:电子数码防碰装置及传感器、电磁阀完好,正常;报警提示 及刹车设定正确。 3.2. 12 井控司钻操作台。 3.2. 12.1 固定牢靠,仪表齐全、完好。 3.2. 12.2 气源压力符合要求。 3.2. 12.3 气控阀手柄齐全,复位良好;无障碍物,操作方便。 3.2. 12.4 冬季保温好。 3.2. 13 值班房。 3.2. 13.1 主持召开班前会,接受生产任务书,填写交接班记录。 3.2. 13.2 汇总各岗检查中发现的未整改问题或隐患,并及时反陕给值班干部协调 解决。 3.2. 13.3 安排本班生产内容、技术要求、操作规范、QHSE要求等。 3.2. 13.4 下班后主持召开班后会,对班组QHSE执行情况和生产完成情况进行讲 评。交接班内容 4.1 钻进交接班。 4.1.1 接班方上钻台,交班方停转盘,提起钻具,方钻杆出转盘,取出方补心,坐吊 卡,刹车。双方核对指重表、钻压、泵压,提起钻具校核悬重。 4.1.2 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活动高速、低速转盘气开关,试气,耳听离合器进放气 情况,试刹车,无问题后进行交接。 4.1.3 接班后分别合高速、低速、转盘离合器,下放钻具,配合钻工检查离合器、链 条及其保养、整改工作。 4.1.4 调试防碰天车。 4.2 起下钻交接班。 4.2.1 起下钻时,钻具必须提起来,转盘面上不少于一单根,双方根据井下钻具、工 具规格、数量来核对悬重。4.2.2 接方接过刹把停总车,试气和试刹车后进行交接。4. 2.3 接班后进行检查,并试防碰装置。岗位操作技术规范5.1 钻井设备的安装。 5.1.1 安装准备。 5.1.1.1 技术准备:熟练掌握钻机总体、配套及各部件的结构特性、质量、尺寸等,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5.1.1.2 安装工具准备:安排人员准备好钢卷尺、水平尺、百分表、线绳、铅锤等。 5.1.1.3 安装要求:安装质量应达到“七字”标准和“五不漏”要求。“七字”标准:平、稳、正、全、牢、灵、通;“五不漏”: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不漏钻井液。 5.1.2 钻机的安装。 5.1.2.1 各种型号的钻机安装与井架起升参照各钻机安装操作使用手册执行。 5.1.2.2 司钻根据钻台大班和带队干部安排,组织好本班人员按要求进行设备安装。 5.1.3 排大绳。 5.1.3.1 安排人员把大绳的活绳端按标准固定在绞车的滚筒上。 5.1.3.2 控制绞车速度,把大绳一排排缠绕在滚筒上,两道大绳之间要紧凑、平整。 5.1.3.3 大绳排完略有拉力,卸掉悬挂游车的绳索。 5.1.3.4 当绞车滚筒上缠宪一排又三圈时,游车的吊环正好离开转盘平面。 5.1.4 挂悬吊系统。 5.1.4.1 把大钩吊放在钻台上井口附近。 5.1.4.2 用小绞车绳把大钩的提环提正。 5.1.4.3 取下游动滑车吊环销,打开吊环。 5.1.4.4 慢慢下放游车,并配合拉推游车,使大钩提环进入游车的吊环内。 5.1.4.5 扣上游车吊环,穿上吊环大销子,戴好螺帽,并上好保险销。 5.1.4.6 起车提起大钩。 5.1.4.7 把水龙头吊坐在转盘上。 5.1.4.8 打开大钩,缓慢下放,推拉大钩,使水龙头的提环进人大钩内,起车上提,大钩自动扣合。 5.1.5 接方钻杆和水龙带。 5.1.5.1 在场地上对方钻杆进行全面检查,符合使用标准后,再组织接方钻杆。 5.1.5.2 把方钻杆上端母接头拉进钻台12 m时(具体长度根据钻台高度、方钻杆尺寸并以方便操作为标准),轻轻放下。5.1.5.3 刷洗好丝扣,涂好丝扣油。5.1.5.4 下放水龙头,用绷绳拉起中心管与方钻杆上母扣对扣,使水龙头中心管与方钻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人力用链钳把扣上紧。5.1.5.5 检查水龙带的两端由壬是否完好,丝扣是否干净,密封圈应无损伤,水眼畅通,由壬涂上黄油。5.1.5.6 用小绞车吊起水龙带一端与高压立管相接,由壬用榔头砸紧。5.1.5.7 吊起水龙带的另一端(注意水龙带不能有扭劲)与水龙头鹅颈管相接,由壬用榔头砸紧。5.1.5.8 水龙带的两端用直径12.7 mm的钢丝绳(或保险链)分别固定在井水龙头冲管支架上。 5.1.5.9 水龙带的长度要求:接单根上提到井口时,水龙带要有一定的余量;钻进方余为零时,水龙带不擦钻台。5.1.6 设备安装安全注意事项。5.1.6.1 起重吊装、拆卸设备时的现场指挥要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得随意发出指令。相关人员要经过吊装、司索技能培训。5.1.6.2 高空作业应系好安全带,工具应拴好保险绳,零配件应装在工具袋内,工具、零配件不得上抛下扔,高空作业的正下方及其附近不得有人交叉作业、停留和通过。5.1.6.3 不得用电(液、气)动纹车和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吊人上下。起重吊装设备时不应用手直接推拉,应用游绳牵引。起重设备下方和转动半径范围内不得站人或行走,不应超载荷工作。吊装时要使用专用压制绳套。 5.1.6.4 吊车不应在架空电力线路下面工作,停放位置与架空线路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规定。 5.1.6.5 遇有六级以上(含六级)大风、雷电或暴雨、雾、雪、沙尘暴等能见度小于30 m时,应停止设备吊装拆卸及高空作业。 5.1.6.6 在冬季气温低于O的地区,油、气、水、放喷管线及节流、压井、钻井液管汇和钻井泵安全阀应采取包扎、下沟覆土或供暖、保温措施。 5.1.6.7 所有受力钢丝绳应用与钢丝绳径相符的绳卡卡固,方向一致,间距、数量达到要求,绳卡的鞍座在主绳段上。 5.1.6.8 井架上的各承载滑轮应为开口链环型或为有防脱措施的开口吊钩型,不应在井架任何部位放置工具及零配件。5.1.6.9 各设备上下钻台,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各岗位密切配合,严防出现安全事故。 5.1.6. 10 吊装、搬运盛放液体的容器时,应将容器内液体放净,并清除残余物。 5.1.6. 11 各种车辆穿越裸露在地面上的油、气、水管线及电缆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油、气、水管线及电缆。5.1.6. 12 设备运转时,要单项或逐级试运转,人员要离开试运转的设备。5.2 钻(冲)鼠洞。5.2.1 冲小鼠洞。5.2.1.1 小鼠洞管一般是用直径为219251 mm间的废旧套管做成,长度为12 m左右,其结构与大鼠洞管相似。5.2.1.2 方钻杆下面接钻铤,钻铤上一般接直径为250 mm的钻头、使方钻杆放人长度与小鼠洞管长度相等为最佳。5.2.1.3 小鼠洞位置在井口大门一侧的正前方,鼠洞管应放至管口距转盘面0.1 m为宜,地面距井口中心1.5 m左右。5.2.1.4 冲小鼠洞时,钻头接触地表,调整好钻具位置,然后开泵下冲,边冲边放。硬地层可带螺杆冲鼠洞。5.2.1.5 冲完小鼠洞停泵,上下活动2次方钻杆,上提钻具,并灌满钻井液。5.2.1.6 用22.2 mm10 m的钢丝绳套,一端拴牢在鼠洞管上端,另一端吊挂在游车大钩上。上提游车,鼠洞管上升至转盘面0.2 m摘气门刹车。5.2.1.7 下放游车,鼠洞管人鼠洞,小鼠洞管口一般与转盘面平或可略低一点。5.2.1.8 用15.8 mm钢丝绳拴牢鼠洞管,将其固定在转盘大梁上。5.2.1.9 安全注意事项。 (1)接钻头、接钻铤要符合标准。 (2)土提鼠洞管的绳套选择好,拴牢,严防滑脱伤人或碰坏设备。 (3)下小鼠洞管到位后,要固定,防止下沉。 (4)小鼠洞管周围要用泥土填平。5.2.2 冲大鼠洞。 5.2.2.1 在方钻杆下方先接好冲鼠洞的钻头,在井口开出井眼,方人打完,用大钳把方钻杆上接头扣上紧。 5.2.2.2 上提方钻杆,卸下钻头,然后下接一根钻铤,再接上冲鼠洞的钻头(钻头直径一般为324 mm)。 5.2.2.3 钻头接触地表,开泵下冲。为了保证方钻杆轴线与转盘中心线的夹角在8l0范围内,应用绷绳绷住水龙头中心管。钻台人员要用链钳配合转动方钻杆,边冲边放。下冲深度为使下入的鼠洞管高出钻台平面0. 10.2 m为宜。 5.2.2.4 起出钻具,应尽快组织下鼠洞管(注意:起钻时,要向鼠洞内灌满钻井液)。 5.2.2.5 用大钩提起鼠洞管,把鼠洞管下入鼠洞内。如果鼠洞管不到位,可用钻具重量下压,使之符合高度要求;如果鼠洞管下入过多,可提到一定高度,用钢丝绳把鼠洞管固定在井架底座上。5.2.2.6 安全注意事项。(1)接钻具、接钻头要符合标准。 (2)冲鼠洞时,要注意水眼畅通,泵闸门开关正确,开泵、停泵要配合好。 (3)上提鼠洞管的绳套要选好并拴牢,严防滑脱伤人或碰坏设备。 (4)大鼠洞管下到位置后,要固定牢,防止下沉。 (5)鼠洞管四周要用泥土填平,以防水泥浆灌入。 5.2.3 螺杆(或涡轮)钻鼠洞。 5.2.3.1 大鼠洞管是用直径273 mm的废旧套管做成的,其长度一般为17 m左右(比方钻杆长23 m)。 5.2.3.2 大鼠洞管上端可为套管的母扣接箍,并在接箍下气割直径为80 mm对称的两个孔(用于拔鼠洞);而另一端焊成锥形,利于下人鼠洞内,并气割一孔,在拔鼠洞管时利于水和钻井液排出。 5.2.3.3 准备好直径为203.2 mm或254 mm的涡轮钻具,直径为317.5 mm的牙轮钻头,直径为50.8 mm长15 m左右的新白棕绳两根。 5.2.3.4 在井口用单泵启动涡轮,经启动运转正常后方可停泵接上钻头。 5.2.3.5 先用50.8 mm白棕绳两根,棕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井架大腿或拉筋上,要固定牢靠。 5.2.3.6 上提方钻杆、涡轮及钻头,慢慢下放至大鼠涧口的合适位置。 5.2.3.7 在涡轮上缠绕白棕绳45圈,两根棕绳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此时应注意涡轮反扭矩的旋转方向,白棕绳不能缠反。 5.2.3.8 检查方钻杆或涡轮的倾斜度,钻大鼠洞必须保持方钻杆及涡轮轴线与井眼中心线的夹角为810。 5.2.3.9 钻鼠洞时,送钻加压要缓慢均匀。随着鼠洞的不断加深,两根白棕绳的放松工作应轮流交替进行,倒换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拉白棕绳的人要离涡轮稍远一些,相互配合好,倒绳时涡轮倾斜可暂停送钻。 5.2.3. 10 钻完鼠洞深度后,上下提放几次即可停泵起出钻具,卸下涡轮并将方钻杆放在井内。 5.2.3. 11 用大钩提起鼠洞管下人鼠洞内,遇阻时上提猛放下人。大鼠洞管口应比转盘面高0. 10.2 m为宜。 5.2.3. 12 安全注意事项。 (l)涡轮反扭矩大时,注意防止把白棕绳拉断,严防伤人。 (2)送钻不能过猛。白棕绳受力很大时,要适当减小钻头的压力。 (3)如果单泵能使涡轮钻具转动时,最好使用单泵。 (4)操作配合要协调默契。 5.3 下钻。 5. 3. 1 准备工作。 5.3.1.1 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活可靠,刹把角度是否合适。 5.3.1.2 防碰天车系统是否可靠。 5.3.1.3 检查大绳、死活绳头、指重表状态是否正常。 5.3.1.4 检查总气源压力是否在0.81.0MPa范围内。 5.3.1.5 组织、督促其他岗位人员做好本岗下钻前的准备、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整改。 5.3.2 钻头人井前的检查。 5.3.2.1 型号、尺寸及类型符合技术指令要求。 5.3.2.2 钻头人井前应用钻头规量其直径,看是否与井眼尺寸相一致,同类钻头,直径误差不应超过1.5 mm。 5.3.2.3 螺纹应清洗检查完好,水眼畅通。 5.3.2.4 PDC钻头刀翼数量、复合片尺寸符合要求,外表完好。 5.3.2.5 牙轮钻头本体焊缝牢实,牙轮齿圈间不能互咬,非密封滚动轴承牙轮钻头,转动灵活。 5.3.2.6 储油密封轴承牙轮钻头下井前检查压盖是否固定牢靠,压盖上的传压孔通畅。 5.3.2.7 镶齿牙轮钻头应检查固齿质量,硬质合金齿无松动、碎裂现象。 5.3.2.8 佥刚石钻头直径、颗粒齿、焊缝、喷嘴等部位外观检查合格。 5.3.3 钻头上扣。 5.3.3.1 刮刀钻头上扣。 (1)液压大钳上扣: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刮刀钻头盒;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定高度,均匀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直至上不动为止;慢慢下放钻具至钻头盒内,调整液压大钳高度,使液压大钳正好咬住钻头上下两端连接部位;按规定扭矩低速将连接处丝扣上紧;打开液压大钳,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2)B型钳上扣: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刮刀钻头盒;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定高度,均匀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直至上不动为止;慢慢下放钻具,使刮刀钻头离钻头盒底10 mm;用B型钳内钳咬住刮刀钻头本体,外钳咬住钻具。双钳上扣至规定扭矩为止。 5.3.3.2 牙轮钻头上扣。 B型钳上扣:在井口放上与钻头尺寸相匹配的牙轮钻头盒;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内外钳工合力托起钻头与立柱上的近钻头接头对扣后,用人力上不动为止;锁紧转盘销子;B型钳用外钳咬住近钻头接头,上到规定扭矩;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5.3.3.3 金刚石钻头上扣。 (1)用液压大钳上扣:井口放上牙轮钻头盒,上扣前将钻头冠状部分用毛毡包扎好,将钻头丝扣部分涂好钻具丝扣密封脂;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定高度,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金刚石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至人力上不动为止;慢慢下放钻具,使液压大钳正好咬住钻头本体上下两端连接部位;按规定扭矩低速将连接处丝扣上紧;打开液压大钳,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2)用B型钳上扣:井口放上钻头盒;上扣前将钻头冠状部分用毛毡包扎好,并在钻头丝扣部分涂上钻具丝扣密封脂;上提钻具至转盘面一定高度,井口操作人员用手将金刚石钻头与钻具丝扣连接,上至人力上不动为止;搬走盖住井口的牙轮钻头盒子,慢慢下放钻具,使金刚石钻头没于井口内100150 mm;内钳咬住金刚石钻头本体,外钳咬住钻具,双钳上扣至规定扭矩;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 5.3.3.4 PDC钻头上扣。 上扣前将钻头切削齿部分用毛毡包扎好,并在钻头丝扣部分涂上钻具丝扣密封脂;将PDC钻头吊放入卡盘内,并关上卡盘安全销,同时将钻头及专用卡盘放至井口;关土转盘制动销;缓慢下放钻具,使钻头接头与钻头对好扣,用旋绳缓慢上扣;用外钳咬住近钻头接头,紧扣至规定扭矩;检验察看丝扣是否上紧,否则重新紧扣;打开PDC钻头专用卡盘安全销,上提钻具,从井口取出PDC钻头卡盘。 5.3.4 下钻铤。 5.3.4.1 起空游车至二层台。 5.3.4.2 接到井架工扣好吊卡提升信号后,提立柱至井口,缓慢下放对扣。 5.3.4.3 紧扣至规定扭矩。 5.3.4.4 卸安全卡瓦,取掉安全卡瓦后,上提钻具,配合内外钳工取卡瓦。 5.3.4.5 下钻铤人井,目视指重表及井口,至钻铤立柱第二单根人井后,减速,钻铤接头端面距转盘面0.6 m左右处刹车。 5.3.4.6 协助内外钳工坐卡瓦和卡安全卡瓦(安全卡瓦应卡在距卡瓦上部5080 mm处)。 5.3.5 下钻杆。 5.3.5.1 合低速,提空游车离开井口距转盘面2m左右换高速,目视滚筒及游车,起空游车至二层平台,高度合适。 5.3.5.2 接到井架工扣好吊卡起车信号后,提立柱至井口。 5.3.5.3 缓慢下放立柱对扣,上扣,紧扣至规定扭矩。 5.3.5.4 起钻具取出卡瓦(或打开井口吊卡)刹车,取出井口吊卡后下钻,目视指重表、井口,中途点刹,立柱上端距井口35 m时逐渐减速慢放。 5.3.5.5 配合内、外钳坐卡瓦或吊卡,开吊卡上提或取吊环挂空吊卡上提。 5.3.6 下钻基本操作。 5.3.6.1 合上转盘惯性刹车,锁住转盘,防止误操作(仅适用于液气大钳操作)。 5.3.6.2 右手扶刹把,左手合低速气开关起空车,用低速起升,待空吊卡升过转盘面2m后改换高速,眼看滚筒钢丝绳排列,中途活动高速气开关一次(冬季两到三次),检查离合器放气情况;滚筒大绳必须排列整齐,注意游动系统勿要碰撞井架、钻具、指梁或二层台;游车上升时,右手不离盘刹手柄(或刹把),左手不离气开关,接近二层台时先降低转速,后摘高速离合器,监视屏内游车过二层台(或抬头上看,目送游车过二层台),当井架工发出停车信号时刹车。 5.3.6.3 待井架工扣好吊卡发出上提信号后,缓慢上提立柱出立柱盒,钻工送立柱至井口,外接头高出井口内钻具接头0. 20.3 m时刹车,注意防止摆动幅度过大,刷净螺纹并抹好螺纹脂,下放立柱对扣一次成功,放松大钩弹簧刹车,防止吊卡随钻杆立柱转动。 5.3.6.4 待液气大钳或B型大钳按规定扭矩上紧扣后,右手扶刹把,左手两次合低速,上提钻具0. 20.3 m刹车,待摘开吊卡拉离井口后慢抬刹把,眼看指重表下放钻具,接头过转盘要点刹,上单根余45 m减慢下放速度,吊卡稳坐转盘。放松大钩殚簧,配合内外钳工摘开吊环,挂人空吊卡,重复上述动作。 5.3.6.5 电动钻机下放钻具时,眼看指重表,操作电磁刹车开关手柄,根据悬重调整手柄角度,防止钻具突然遇阻,同时看立柱下放位置,当接头过转盘时点刹,吊卡距转盘45 m时,手柄应达到最大位置,减速慢放配合盘刹手柄,将吊卡平缓坐在转盘上,松开手柄回位、放松大钩弹簧,当大钩两台肩接触,立即刹车,配合内外钳工摘开吊环挂入空吊卡,插好吊卡销后,继续起空游车作业。 5.3.7 顶驱下钻操作。 5.3.7.1 打开吊卡,启动吊环倾斜装置,待吊卡离开钻柱后,提升顶驱至井口接头以上,倾斜装置复位,提升顶驱至二层台以上适当位置。 5.3.7.2 启动吊环倾斜装置,使吊卡摆至小鼠洞或二层台附近适当的位置,将单根或立柱扣入吊卡,并锁好吊卡。 5.3.7.3 提升单根时,应在吊环倾斜状态将单根提出小鼠洞,当单根下端离开小鼠洞后,边提顶驱边收回吊环倾斜装置,直至单根移至井眼中心,并将单根下端插入钻柱母扣。 5.3.7.4 提升立柱时,应边提顶驱边收回吊环装置,待吊环装置完全复位至垂直状态后,方可将立柱提离钻台面。严禁吊环在倾斜状态下将立柱提离钻台面。 5.3.7.5 用B型钳或液气大锚上好单根或立柱与钻柱之间的连接扣。 5.3.7.6 下放顶驱,使单根或立柱上端插入顶驱导向口,并对好扣,再用顶驱背钳上好保护接头与单根或立柱之间的连接扣。严禁用顶驱主电机同时旋紧单根或立柱与钻柱之间的连接扣。 5.3.7.7 下钻过程中,如遇井喷、井涌时,立即坐卡瓦,下放顶驱,连接顶驱与立柱,关闭遥控内防喷器。 5.3.8 下钻技术要求。 5.3.8.1 下钻时必须刷净螺纹,涂好螺纹脂,应采用符合SY/T 5198-1996钻具螺纹脂规定性能指标的螺纹脂。钻具连接螺纹应按SY/T 5369-94石油钻具的管理与使用方钻杆、钻杆、钻铤规定的最佳扭矩值旋紧。 5.3.8.2 下钻超过700 m或悬重300 kN时必须使用辅助刹车(电磁涡流刹车)o电磁刹车在使用前,必须保证冷却系统正常。 5.3.8.3 使用双吊卡下钻杆时,应使用小补心。 5.3.8.4 下井的配合接头、稳定器、打捞工具等井下工具要有内外径尺寸和长度记录,特殊工具附有草图。 5.3.8.5 组合钻具要满足设计要求。组配钻具时,技术员要在现场进行把关。 5.3.8.6 下钻中途或到底开泵要求小排量顶通,禁上大排量开泵。中途开泵的位置要避开易漏、垮地层。 5.3.8.7 深井每次下钻至技术套管鞋处要循环12周,把套管内的钻井液循环调整好,然后再根据井下情况决定是否分段顶通下钻,防止一欢下到底无法开泵。 5.3.8.8 地层复杂、易喷易漏的井,每下25柱钻具,要开泵顶通一次钻井液,必要时循环一周钻井液。 5.3.8.9 下钻中途或到底循环钻井液时,应采用上下大幅度活动钻具的办法,禁止转转盘活动钻具,以免影响携砂效果。 5.3.8. 10 下钻遇阻不硬压,应提起钻具上下活动,转动方向,缓慢试下,无效时,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或划眼,下最后两柱立柱时要减慢速度,至少预留一根要开泵循环划眼到底。 5.3.8. 11 下钻井口不返钻井液时,应立即接方钻杆或顶驱小排量开泵顶通,必要时建立循环,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下钻。返出过多则考虑溢流或者钻头水眼堵。 5.3.8. 12 下钻中途或到底开泵困难时,应起出部分钻具,直至起到原来易于开泵的位置,开泵顶通循环钻井液。在井下情况正常后,再分段下入钻具并开泵循环。循环时要缓慢开泵,排量要由小到大,直至正常排量,必要时循环一周钻井液。 5.3.8. 13 变更钻具组合后的下钻,在钻头进入全角变化率大的井段(定向、扭方位、增斜、降斜)时,应放慢下放速度;遇阻时,不得硬压,应采用接方钻杆开泵尽量下冲,必要时可采用转盘拨划来通过遇阻井段;仍下不去时,要起钻换原钻具通井。 5.3.8. 14 T动力钻具遇阻时,应采取换方向下钻的办法,必要时,采取开泵适当转转盘划眼的办法来通过遇阻井段;仍下钻困难时,应起钻通井。 5.3.8.15 下钻进入取心井段或者缩颈井段,应采用开泵划眼的方式。 5.3.8. 16 下钻出现溢流时,应立即停止下钻作业,迅速按“四七”动作程序正确关井,在求出关井立压和套压后,确定合适的压井液密度,然后用配好的压井液按司钻法或工程师法压井。 5.3.9 下钻安全注意事项。 5.3.9.1 操作时要平稳,严禁猛提、猛放。 5.3.9.2 下放钻头前,必须检查封井器闸门芯子是否打开到位;下放钻头人井时,扶正钻具,缓慢下放,防止钻头碰导管或其他部位发生意外。 5.3.9.3 起空车时注意观察大绳排列情况及游车上升位置,谨防顶天车。 5.3.9.4 下钻时要控制下放速度,防止突然遇阻或刹车失灵造成顿钻或其他事故。 5.3.9.5 冬季应经常活动各气控开关,防止冻结。 5.3.9.6 使用B型大钳紧扣时,注意按规定扭矩上紧扣。 5.3.9.7 井口人员摘扣吊卡时,一定要刹住车,以防顿飞吊卡。 5.3.9.8 严禁在没有滚筒冷却水或辅助刹车有故障的情况下下钻;没有冷却水装置的刹车鼓发热后禁止浇水冷却。 5.3.9.9 注意井口钻井液返出情况,其返出量要与下人的钻具体积相一致。 5.4 钻进, 5.4.1 准备工作。 5.4.1.1 检查指重表、立管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 5.4.1.2 检查盘刹手柄角度和压力是否合适,刹车是否灵敏。 5.4.1.3 检查钻杆单根,放入鼠洞。 5.4.2 开泵。 5.4.2.1 下钻至钻头距井底至少10 m时开泵,开泵前先发信号,通知副司钻,得到副司钻开泵信号后,方可进行开泵操作。 5.4.2.2 开泵时,按“一轻、二重、三负荷”三次操作泵开关。做到手不离泵开关手柄(电动钻机为手轮),眼不离立压表,耳听机器运转声,密切注意立压变化,立压一显示,立即摘泵观察,待水眼及环空畅通、钻井液正常返出,再正常循环。 5.4.3 正常钻进。 5.4.3.1 开泵后先启动转盘,后旋转下放钻具到钻头接触井底,根据钻头类型,加压磨合或造型,右手轻抬刹把下放钻具,钻压由小到大逐渐加至设计钻压,在设计钻压范围内控制刹把使滚筒均匀转动送钻。 5.4.3.2 注意力集中,眼盯指重表,均匀送钻,防止溜钻、顿钻事故的发生。 5.4.3.3 随时观察泵压变化,发现泵压下降超过1 MPa时,立即停钻检查。如地面设备无问题,则起钻检查钻具。停钻后只允许上提下放活动钻具,不允许连续转动转盘活动钻具。 5.4.3.4 随时观察悬重变化,发现悬重减少时,如地面设备、仪表无问题则立即起钻;如悬重减小、泵压下降,则是钻具已断,应立即起钻。 5.4.3.5 如钻进时跳钻严重,要减小钻压,调整钻井参数。 5.4.3.6 钻遇软硬交错地层及钻遇夹层时,要上提钻具划眼并调整钻井参数,防止井斜。 5.4.3.7 钻时突然变快,不盲目追求进尺,要上提钻具,循环钻井液,防止钻遇高压层而发生井喷事故。 5.4.3.8 钻进时发生严重漏失(有进无出)或放空,要及时停钻,将钻具起至安全井段或套管内。 5.4.3.9 及时判断钻头、螺杆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4.3. 10 打完方入后,刹住滚筒,停转盘,停泵,上提钻具,接单根。 5.4.4 接单根。 5.4.4.1 钻完方入后,刹住滚筒,钻压减少3050 kN摘转盘气开关,待转盘停稳后一次挂合低速离合器,快绳下移时松开刹把,单根下接头出转盘面0.5 m摘低速离合器刹车后,停泵,扣好吊卡摆正后慢放钻具坐吊卡,大钩弹簧松回2/3左右,指重表回至空悬重左右刹住滚筒。 5.4.4.2 卸扣后,上提方钻杆,公扣离母接头端面0.2 m左右剁车,当钻工用钻杆钩子拉送方钻杆到小鼠洞上方时,慢慢下放,对扣一次成功,保持方钻杆和小鼠洞单根在一条轴线上;待用自动上扣器上扣后用吊钳或液气大钳按规定力矩旋紧连接螺纹。 5.4.4.3 起车,单根余3/4长度时摘气开关,钻具平稳上升,单根出鼠洞,钻工勾住钻杆护送到井口,公接头高出母接头0.2 m左右时刹车。 5.4.4.4 稍松刹把下放钻具,钻工配合对扣一次成功,不压扣,一边动力旋扣,一边稍松刹把,扣上完后,用双钳或液气大钳按规定力矩旋紧连接螺纹。 5.4.4.5 上提钻具离开吊卡0.2 m后刹车,钻工搬开吊卡,开泵,钻工取出小补心。钻井液返出井口、泵压正常后再慢慢下放钻具,眼看指重表、立管压力表、方钻杆接头过转盘面时慢慢驱动转盘使方补心进方瓦,启动转盘恢复钻进。 5.4.5 刮刀钻头钻进。 5.4.5.1 刮刀钻头轻微蹩钻是正常现象,但要均匀送钻,防止严重蹩钻蹩掉刮刀片。 5.4.5.2 刮刀钻头钻进时,严防加压启动转盘。 5.4.5.3 钻速变慢,钻头接触井底泵压升高时,应循环钻井液起钻。 5.4.6 牙轮钻头钻进。 5.4.6.1 牙轮钻头接触井底,低速、轻压磨合牙轮0.5 h左右,再逐渐加至设计钻压钻进。 5.4.6.2 牙轮钻头有跳钻现象,要适当调整钻压和转速,待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钻进,否则起钻加入减震器,并进行接头和钻铤探伤。 5.4.6.3 有蹩钻现象时,要认真分析原因,进行处理;钻头用到后期发生蹩钻,要立即停钻,循环好钻井液,组织起钻换钻头。 5.4.6.4 钻头用到后期,出现转盘负荷大,转动不均匀,打倒车、钻速明显下降等现象时,应停钻循环合适钻井液,起钻换钻头。不可再试钻判断钻头。 5.4.7 金刚石钻头钻进。 5.4.7.1 金刚石钻头入井前,必须保证井底干净,无落物。 5.4.7.2 在适当转速下轻压钻进0.3 m左右,估计已钻出钻头胎体高度,钻头与井底吻合后,再逐步增加钻压、转速至优选值。 5.4.7.3 由于金刚石钻头出刃小,钻头吃入地层后,其工作面与井底间隙更小当高压钻井液通过钻头工作面时,对钻头产生一个向上的举升力,钻头压力降越大,液压举升力越大,因此,必须适当增加钻压以克服液压举升力的影响。 5.4.7.4 不能用金刚石钻头划眼。 5.4.7.5 钻速突然降低,表明岩性发生变化或钻头损坏,如果返出岩屑未变化,报告值班干部或工程技术员,确定是否起钻。 5.4.7.6 泵压相扭矩突然升高,表明钻头工作面上可能出现“O”形环槽,影响钻井液从水槽中通过而导致泵压升高,要报告值班干部或工程技术员,确定是否起钻。 5.4.8 PDC钻头钻进。 5.4.8.1 PDC钻头入井前,必须保证井底干净,无落物。 5.4.8.2 下钻过程中控制下放速度,避免钻头下入小井眼卡钻。如果出现下钻遇阻,上提困难,在许可范围内活动,及时通知值班干部或工程技术人员上井处理,切勿将事故复杂化。 5.4.8.3 PDC钻头原则上不允许划眼。 5.4.8.4 下钻至最后一个单根,应接方钻杆缓慢开泵,开泵时排量由小到大,逐渐加大排量。达到正常排量后,低转速下放,循环冲洗井底510 min,待井底岩屑循环干净,PDC钻头接触井底。 5.4.8.5 确认钻头接触井底后,采用推荐的参数低转速(电动转盘采用30 r/min,非电动转盘采用挡低速)、低钻压(1020 kN)钻进0.5 m左右井底造型,在造型过程中切勿急于增加钻压,以免损坏钻头。 5.4.8.6 井底造型完毕后,按设计钻井参数进行钻进。 5.4.8.7 钻进中加压应均匀、连续,严禁顿钻、溜钻,合理设置自动送钻系统;钻遇软硬交错地层或不均质地层出现蹩跳现象时,应适当降低钻匝、转速;当钻遇较硬的均质地层时,钻速会明显下降,这时可采用上限钻压一下限转速的参数组合;在均质的适宜地层中钻进时发生蹩跳钻现象,一般采用提高转速的方法可恢复平稳钻进状态。 5.4.8.8 钻头使用到后期,由于复合片磨损较大,复合片不易吃入地层,可适当提高钻压,以维持较高的钻速。 5.4.8.9 钻进中出现地层岩性变化不大而机械钻速和转盘扭矩明显下降,立管压力上升(泥包)经处理无效后,请示值班干部或技术人员,确定是否起钻。 5.4.9 定向(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钻进。 5.4.9.1 开始定向钻进施工前,会同定向井工程技术人员装配施工要求所需的有关专用工具、仪器,并组织全班接受技术培训。 5.4.9.2 所有钻具人井前,应通内径,确保水眼通畅。 5.4.9.3 带井底动力钻具及稳定器钻具组合下钻,应适当控制速度,匀速下放。 5.4.9.4带弯接头、弯螺杆及稳定器的钻具起钻,不应用转盘卸扣。 5.4.9.5 弯螺杆钻具组合在下钻遇阻时,应起钻后用常规钻具组合划眼通井。 5.4.9.6 定向钻进结束后用带稳定器组合钻进时,应按设计逐次增加稳定器个数并带随钻震击器,分别对定向钴进井段进行划眼。 5.4.9.7 起下钻过程中除正常摩擦阻力外,下钻(下放)遇阻不能超过50kN,起钻(上提)遇卡不得超过100 kN。 5.4.9.8 开泵前调准工具面、锁住转盘;下钻至距井底23 m开泵循环,排量逐渐增加到规定数值,待螺杆启动后缓慢下放至井底钻进,送钻均匀。螺杆长时间空转要缓慢地转动转盘,划眼时应降低排量。 5.4.9.9 钻进中密切注意泵压变化,超出规定范围应停泵,上提钻具,然后重新开泵启动钻具。 5.4.9. 10起钻前不应压死螺杆钻具循环钻井液;上提钻具时,应先停泵待螺杆停止运转后,再上提钻具。 5.4.9. 11 测斜前应按要求充分循环清洗井底,接单根上提有遇阻的情况下应循环处理,井下畅通后再测斜。吊测过程中,在仪器未下到井底前钻具在井内静止时间小于3 min,防止钻具在井底静止时间过长造成卡钻。 5.4.9. 12 测斜前要观察泵压、悬重变化,在泵压、悬重异常时禁止测斜,防止测斜仪器卡到钻具断口外环空中。 5.4.9. 13 有线随钻施工要求。 (1)有线随钻施工要求司钻组织全班人员在相关操作时必须得到随钻车上操作人员的指令;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防止损坏电缆或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2)组织检查地而设备、仪表运转是否正常,包括柴油机、钻机、钻井液泵,转盘、泵压表、指重表、参数仪等,随钻期间不准倒换发电机。 (3)下钻到底后,井底无沉砂、井筒畅通无遇阻情况循环好钻井液,可组织人员接循环头、上水龙带、装好井口工具、边下放仪器边活动钻具;否则必须接方钻杆先建立循环,至少循环两周以上,确保井筒砂子完全带出井口方可进行随钻施工。 (4)随钻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环节的连续,减少等停时间,操作好刹把配合随钻技术人员缩短摆工具面时间;钻具在井下如有异常,优先考虑缓慢开泵,建立循环,缓慢上下活动,不准连续转动钻具(因有电缆)。 (5)随钻定向滑动钻进过程中,加压无进尺或工具面为一恒定值时,要及时上提活动钻具,以防止粘卡事故的发生。如发现钻具已发生粘卡,要及时通知值班干部或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6)接单根时先让操作人员绷紧电缆,待钻井液泵停稳,井口不返钻井液后,释放手压泵压力,上提电缆速度不大于1.5 m/s。当仪器距离井口150 m时逐步减速,仪器离井口20 m时,卸开钻杆替根。仪器未全部进入替根时,替根不得拉离井口。 (7)随钻施工每钻完一个立柱,必须充分循环,保持井底干净,以接好下一个立柱、仪器下到井底后开泵正常,容易摆放工具面为原则。 (8)注意接单棂、钻进上下活动钻具时刹把操作均需与电缆滚筒同步,以防拉断电缆和电缆打扭。 5.4. 10 钻进技术要求。 5.4. 10.1 接单根前按规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