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可行性报告团队名称:MAX 团队团队成员:汪全南 付俊 雷耀凡 李启燕 张化良指导教师:杨则恒 姚运金 何兵年产18万吨丙烯腈及乙腈联产项目2013“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七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目录第一章 总说明41.1项目概况41.2设计依据41.3 产品方案41.4原料来源51.5 厂区建设意义51.6项目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61.6.1 项目结论61.6.2 尚存在问题及对策6第二章 市场分析72.1 产品概况72.2 产品市场及综合指标分析82.2.1 国内外丙烯腈行业现状82.2.2 国内外丙烯腈消费情况122.2.3 我国丙烯腈进出口情况172.2.4国内外丙烯腈市场前景192.4 下游产品市场预测252.5 综述28第三章 项目工艺流程303.1 设计目标303.2 Sohio合成法304.3 丙烯腈的合成及精制314.3.1丙烯腈的合成324.3.2 丙烯腈的精制344.4副产品的精制374.4.1 乙腈精制工艺374.4.2 硫胺回收精制工艺40第五章 建设规模415.1设计原则415.2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425.2.1 生产规模425.2.2产品方案425.3 设计依据425.4设计理念及设计项目43第六章 厂址选择446.1 设计基本原则446.2 选址概述456.3 背景和目标466.4 选址理由466.4.2 区位交通运输优势476.4.3 经济环境优势476.4.4 专门的化学工业区域486.4.5 电力优势486.4.6供水优势486.4.7 劳动力优势496.4.8主导风向496.4.9地质条件49第七章 经济及社会效益517.1 经济效益分析517.1.1 投资建设估算517.1.2 总成本估算597.1.3 销售收入及税金计算637.1.4不确定性分析667.1.6 财务评价结论677.2 社会效益677.2.1对环境保护的影响677.2.2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687.2.3 对推广科技进步的影响697.2.4对资源利用的影响697.2.5对长远发展的影响69第一章 总说明1.1项目概况 丙烯是源自石油、煤、天然气的重要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全球丙烯的产能已超1亿吨/年,其中约60%用于生产聚丙烯,其余部分用于生产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异丙苯/苯酚/丙酮、羰基合成醇等基本有机原料。而我国2012年的丙烯产能1800万吨/年,产量1500万吨,其中约75%用于生产聚丙烯,基于丙烯原料的有机化工产业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我国今后几年中丙烯产能的快速增长,加快除聚丙烯以外的丙烯化工的综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烯烃化工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1.2设计依据 1、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2005); 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2005 年版); 3、抚顺市东洲区地理、人文、经济等因素。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5、化工工程设计相关规定。1.3 产品方案表1-1 18万吨丙烯腈项目产品年产情况序号项目名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备注 1生产规模 丙烯腈 99.7wt104吨/年182产品方案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2.1产品:丙烯腈丙烯腈 99.7 wt104吨/年 18全部为商品 2.2副产品:乙腈乙腈 95.5 wt104吨/年2.975全部为商品2.3副产品:氢氰酸90%104吨/年0.94全部为商品1.4原料来源本项目的目标是为抚顺石化总厂设计一座丙烯制18万t/a的丙烯腈分厂。同时需要考虑原料来源、基础设施、运输条件等方面,因此,建厂拟位于抚顺市东洲区,毗邻于抚顺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本项目以丙烯和氨气为主要原料,其来源于抚顺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该工艺采用Sohio的丙烯氨氧化工艺生产丙烯腈以C-49作为催化剂,副产乙腈,其丙烯腈收率达到74.5%左右。该设计小组结合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和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考虑,经过可行性调查和研究后,确定本产品生产规模为18万吨/年。1.5 厂区建设意义目前世界上丙烯的下游产品中,产量最高的聚丙烯已接近饱和,而丙烯腈市场正处于成长过程,需求增长速度快,市场前景较好。目前我国虽然已有几套丙烯腈生产装置,但是其产量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而另建设一座年产18万吨的丙烯腈分厂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但是丙烯腈产品也面临着国外 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国内现有生产企业只有提高竞争力才能保住其国内市场份额。并且国内开发的丙烯腈生产中的催化技术正迅速发展。特别是上海有机所研发的一系列催化剂,正在努力填充我国在丙烯腈催化剂领域的空白,此外华东和华南地区坐拥丰富的资源,建设丙烯腈项目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内丙烯腈主要消费在腈纶行业。随着国内家电、汽车、电脑、石油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对ABS/SAN树脂和聚丙烯酰胺的需求量日益快速增长,今后国内对丙烯腈的需求量也将会有较大的增长.1.6项目结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6.1 项目结论 通过市场分析、技术方案和厂址论证、技术经济分析,初步得到结论如下: 在当下的丙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丙烯的下游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和较强的竞争力。 所选厂址合理,与总丙烯厂可以很好耦合,原料供应可靠,运输距离短。公用工程可以部分利用总厂原有资源,节能减排。 技术经济分析,项目经济效益好,内部收益率(税后)可达到10%。本项目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 本项目有助于改善国家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并且可提供一定工作岗位,解决一部分当地就业问题,拉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项目无移民安置问题,不占农田和耕地,无拆迁和补偿问题,社会风险小。 1.6.2 尚存在问题及对策 用水量略大,产生的废水也较多,所以需要有处理效率较高的废水处理技术。 采用技术为目前丙烯腈生产的常用技术,风险小,在稳定运营多年后,可考虑进行技术革新,以减少成本,由于丙烯腈为有毒物质,还需考虑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最终产品的储藏与运输,以及工作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第二章 市场分析2.1 产品概况 丙烯腈(acrylonitrile)为无色易挥发的透明液体,味甜,微臭。 能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 -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由丙烯腈制得聚丙烯腈纤维即腈纶,其性能极似羊毛,因此也叫合成羊毛。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可制得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耐寒性,耐磨性,和电绝缘性能,并且在大多数化学溶剂,阳光和热作用下,性能比较稳定。丙烯腈与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制得ABS树脂,具有质轻、耐寒、抗冲击性能较好等优点。丙烯腈水解可制得丙烯酰胺和丙烯酸及其酯类。它们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烯腈还可电解加氢偶联制得己二腈,由己二腈加氢又可制得己二胺,己二胺是尼龙66原料。可制造抗水剂和胶粘剂等,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中,并用作谷类熏蒸剂等。此外,该品也是一种非质子型极性溶剂、作为油田泥浆助剂PAC142原料。丙烯腈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的重要单体,也是杀虫剂虫满腈的中间体。2.2 产品市场及综合指标分析2.2.1 国内外丙烯腈行业现状 国际现状:世界丙烯腈生产能力由 2001 年 595 万t减少到 2003 年的580万t a-12004年达到 596.5 万ta-1。近年来,全球丙烯腈生产向亚洲转移,发达国家丙烯腈市场呈萎缩现象,一些公司纷纷关闭最差的生产线。2005 年世界丙烯腈产能为 614万ta-1,产量达到 524 万t,略高于 2004 年的 521.9 万t,装置开工率超过 85%,低于 2004 年的 90%。世界丙烯腈生产能力主要分布情况:美国315.1 万ta-1,中国 110 万ta-1,日本 75.3 万ta-1,韩国 52.0 万ta-1,中国台湾 43.万ta-1,东欧及俄罗斯 38.2 万ta-1,德国 33.6 万ta-1,英国28.0 万ta-1,荷兰 23.5 万ta-1。全球丙烯腈生产量由 2001 年 485 万t增加到 2002 年 495 万t, 2004 年 521.9万t,2005年达 524 万t。 据英国 Tecnon OrbiChem 公司分析,近年来,因装置关闭超过开工的新增能力,世界丙烯腈供应显得较为紧张。开工率处于89%90%的高位,但是效益仍然很低。据公司分析,截至 2006 年 4 月, 全球丙烯腈能力为 605 万ta-1,其中,东北亚占 29%、北美占27%、中国占 19%、西欧占 10%、东欧占 5.5%、其他地区占 3.5%。 据称,20082009 年丙烯腈装置开工率仍将维持在现有水平,直至新增产能投入。全球丙烯腈需求的年增长率预计为2%2.5%。腈纶需求预计平缓,而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 5%,丙烯酰胺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 6%7%。丙烯腈工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是新的丙烷制丙烯腈技术,较低的成本费用可望提高下游产品的竞争能力。下图为2008年全球丙烯腈产能分布图: 表2-1 全球丙烯腈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序号企业名称国家或地区产能备注1英力士集团德国、美国104.32旭化成日本、台湾90.040万吨以丙烷为原料3Ascend 性能材料公司美国52.24吉林石化公司中国吉林市42.22010年扩建5台塑中国台湾省32.06巴斯夫英国287东西石化公司韩国27.38上海赛科中国上海26.09帝斯曼荷兰25.910Tac Kwana工业韩国25.011台湾石化中国台湾省23.52010年扩建12氰特工业美国22.713Dia-Nitrix Co Ltd日本20.514LUKOIL俄罗斯18.515Mitsubishi Rayon日本13.316BP美国13.0 近期国外丙烯腈扩产计划报道不多,主要是Saudi Japanese Acrylontrile Co SABICAsahi和三菱的合资企业2013年将在沙特建设一套20万吨/年丙烯腈工厂;韩国将在2013年增加24.5万吨/年产能,由TongSuh石化和Asahi的子公司建设。目前及未来全球丙烯腈供需情况及预测见下图: 预计20102015年,全球丙烯腈将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及消费量增速将明显高于前10年的年均增速,生产能力增速将提高至3.4%,较前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需求增速提高至3.8%,较前10年提高4.1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全球丙烯腈的生产能力将达708万吨年,产量及需求量为583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升至82%,略高于2010年1.5个百分点。20152020年,供需增速将有所放缓。未来10年世界丙烯腈供需预测详见表2,今后几年,预计全球丙烯腈新增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亚洲,中东地区也将有一套20万吨年装置投产,而北美及西欧地区生产能力将维持相对稳定;需求增加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北美、西欧及中东等地区需求也将稳步小幅增加。亚洲仍将是供应缺口最大的地区,而北美及中东欧地区仍将是最主要的净出口地区,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不大。今后1O年全球丙烯腈需求增长动力主要将来自ABSSAN树脂,腈纶需求量也将稳步提高。预计2020年,全球丙烯腈消费量将达到638万吨,ABSSAN树脂消费所占比例将较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而腈纶及己二腈消费所占比例均将下降2个百分点,丙烯酰胺消费将维持稳定,丁腈橡胶消费比例则将提高1个百分点等。 表2-2 20062011年世界丙烯腈产能统计表单位:万吨/年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产能617617617623.7670695产量553570590600开工率89.6%92.4%94.6%89.6% 国内现状:近年,随着国内丙烯腈装置的陆续投产,国内丙烯腈生产能力明显增长。20002007年之间。国内丙烯腈产量从46.5万吨逐步增至105.9万吨,年均增速达12.5%;同时,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来自腈纶及ABS树脂的需求增加,使得国内丙烯腈消费量也快速增长,从61.8万吨增至149.3万吨,年均增速达13.4%。200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丙烯腈生产能力维持稳定,供需大幅下降后又在下游需求快速回暖的拉动下明显回升。2010年,随着吉林石化大型装置的扩能改造,国内丙烯腈生产能力又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产量、进口量及消费量均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2011年,国内丙烯腈产能、产量、进口量及消费量继续小幅增加。 2011年,我国丙烯腈生产企业仍维持为9家,生产能力增加至125.7万吨年,全部集中在两大集团及其合资公司,其中中国石油丙烯腈产能为70.7万吨年,约占国内产能的56.2%;中国石化丙烯腈产能为42万吨年(合资公司上海赛科能力按照股权50%折算,下同),约占国内产能的33.4。当年新增丙烯腈生产能力来自中国石化齐鲁分公司4万吨年的扩能。2011年,我国丙烯腈产量为11O9万吨,同比增长2.0%,全国丙烯腈装置的有效产能开工率在88.2%。其中,中国石油产量为57.3万吨,同比增长10.8%;中国石化丙烯腈产量为40.9万吨,同比下降3.4%。我国丙烯腈主要生产企业及产能见表2.3。目前我国计划新建装置主要有:中石化与万达计划2013年在山东建设13万吨/年装置;安庆石化计划2013年扩能5万吨/年;上海赛科、天津海力达和山东科鲁尔都有26万吨/年建设计划。 表2-3 2011年中国丙烯腈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及产量序号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万t/a )产量/(万t/a )工厂地点1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4229.87吉林省吉林市2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625.477上海市金山区3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313.171上海市金山区4中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88.40黑龙江省大庆市5中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88.25黑龙江省大庆市6安庆石化腈纶有限公司88.67安徽省安庆市7中石化齐鲁分公司86.35山东省淄博市8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32.38甘肃省兰州市9山东齐鲁石化齐素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377山东省淄博市合计120102.945 近年,我国丙烯腈进口一直保持在30 万以上,2004 年进口 31.86 万t,2005年由于上海赛科石化 2 万ta-1装置投产,国内供应能力大幅增加,使进口量有所下降,为 31.64 万t,2006 年 16 月进口量已达到 15.84 万t,预计全年进口将高于 2005 年。我国丙烯腈进口主要来自韩国、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2005 年开始,我国有部分丙烯腈出口国外,主要出口商是上海赛科石化的丙烯腈工厂,其在 2006 年上半年的出口量达到 3 万以上。 国内需求与现有生产能力仍有一定差距,丙烯腈在国内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潜力。2.2.2 国内外丙烯腈消费情况市场分析人士表示,2008年全球丙烯腈需求比2007年下降了约15%,这是丙烯腈历史上需求降幅最大的一年。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丙烯腈下游主要领域如腈纶纤维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市场需求疲软,从而致2008年全球丙烯腈需求下挫至约440万吨/年。2008年全球丙烯腈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75%,到了第四季度开工率甚至下降至55%的低位。2009年第一季度开工率比上年第四季度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仍远低于满负荷生产的水平。据估算,2008年来自腈纶领域的丙烯腈需求,从2007年的220万吨下降至176万吨;来自ABS领域的丙烯腈需求,则从2007年的220万吨下降至152万吨。据从事市场咨询的英国Tecnon OrbiChem公司分析,丙烯腈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腈纶纤维的不景气。20082009年,腈纶纤维生产商的开工率低达60%64%。腈纶是丙烯腈最大的终端用户,占丙烯腈需求量近50%。2008年以来,由于需求减少,腈纶纤维生产商的开工率低达60%,产量大幅下滑。据日本化学纤维协会报道,2008年世界腈纶短纤维比上年减少18%,为202万吨,已连续4年减少。中国大陆产量减少25%。主要出口地区日本、台湾省则分别大幅度减少39%和32%。腈纶需求衰退导致丙烯腈生产成本不能有效地向下游转移,迫使生产厂家低负荷运转,甚至停产。丙烯腈第二大终端用户是ABS,ABS成为驱动丙烯腈需求的主要动力。前10年来ABS消费占全球丙烯腈生产越来越大的份额。预计2013年世界丙烯腈生产能力为703.4万吨/年,产量为596.4万吨,开工率85,需求量596.3万吨。全球丙烯腈需求的年增长率预计为22.5 %,腈纶需求预计平缓,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5%,丙烯酰胺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67%。丙烯腈工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是新的丙烷制丙烯腈技术,较低的成本费用可望提高下游产品的竞争能力;我国丙烯腈消费量已由2000年57万吨、2001年68万吨、2002年81.2万吨、2003年98.5万吨、2004年103万吨增加到2005年124.7万吨和2006年121.4万吨,并进一步增加到2007年-万吨,减少至2008年-万吨,2009年增加到-万吨,2010年增加到-万吨,2011年达到-万吨。 世界丙烯腈主要消费地区是亚洲、欧洲和北美。亚洲是世界最大的丙烯腈消费地区,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4左右,而中国则是亚洲地区最大的丙烯腈消费国。欧洲地区丙烯腈消费量占20左右,美洲地区丙烯腈消费量约占11。 2011年世界丙烯腈消费结构见图1。2011年13月份,受国际原油和丙烯价格上涨、日本大地震、Acrinor公司位于巴西Camacari的9万ta丙烯腈装置、美国Ascend性能材料公司位于克萨斯州阿尔文的51万ta丙烯腈习一镁姗一厂I簇万方数据 66 化工科技第20卷厂、韩国泰光和美国绿湖的丙烯腈装置停车检修影响,中国石化发展公司(CPDC)的装置出了事故后,CPDC在4月5日停下了高雄95万ta丙烯腈生产线中的一条生产线,丙烯腈市场供应不足,价格大涨,4月份东南亚丙烯腈价格更是上冲至2 900美元t。丙烯腈价格急剧上涨使得下游腈纶生产商不能获得足够的原料,不得不降低装置负荷率,甚至停产。随着欧债危机持续深化,美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全球经济形式处于下行风险,危机慢慢地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原料丙烯价格走低。从7月份中旬至11月上旬近四个月的时间国际丙烯腈市场处于持续下滑的趋势,跌幅约达1 370美元t,将2011年丙烯腈市场拉至谷底3。 2011年112月丙烯腈国际价格走势图见图3 国内丙烯腈市场行情高位盘整,但是随着国内丙烯腈厂家开工正常,供应面增加,同时下游市场需求跟涨滞缓,受此影响,丙烯腈现货商谈上行受限,商家持货拉涨受阻,华东港口现货自提报在14500元/吨左右,部分高位偏上,但商谈气氛平淡。而国内丙烯腈厂家出厂报价在1300013700元/吨,部分报价或仍存上调空间,山东市场贸易商现货送到报价在1420014300元/吨左右。短期来看,国内丙烯腈受外盘现货价格高企以及接盘商谈稀少支撑,商家报盘意向依旧坚挺,但拉涨不易,市场观望心态增加,后市需关注丙烯腈厂家报价变化以及部分新装置投产计划。 表2-4 2006-2011年8月我国丙烯价格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1-8月均价1100011500850073009300980010200 表2.5 20062011年8月我国丙烯腈价格统计表 单位:万吨/年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1-8月均价1550016000155009800175002000014200 中国对丙烯腈的需求持续增长,ABS 需求的年增长率超过10%,腈纶需求年增长率为3%。目前我国丙烯腈的主要消费领域是腈纶纤维,约占总需求量的55%;其次是ABS / SAN 树脂、丙烯酰胺和丁腈橡胶。据统计,2005年我国腈纶的产能和表观消费量分别达到79.9万吨a - 1 和118.6万吨a - 1,腈纶对丙烯腈需求量达到68.3万吨;ABS / SAN 树脂的产能达到120 万吨a - 1,消耗丙烯腈32.3万吨;丙烯酰胺消费丙烯腈8.8万吨;丁腈橡胶及其他方面将消耗丙烯腈15. 3万吨。2005年我国对丙烯腈的总需求量达到约125 万吨。表8 列出我国丙烯腈的消费结构和预测。需求与现有生产能力仍有一定差距,仍有发展潜力。预计2006 年腈纶对丙烯腈需求量达到76.9万吨;ABS /SAN 树脂消费丙烯腈34.5万吨;丙烯酰胺消费丙烯腈8.9万吨;丁腈橡胶及其他方面将消耗丙烯腈17.2万吨。2006年对丙烯腈的总需求量达到137.5万吨。预计2010年腈纶对丙烯腈需求量达到93.2 万吨;ABS / SAN树脂消费丙烯腈40.2万吨;丙烯酰胺消费丙烯腈10.1万吨;丁腈橡胶及其他方面将消耗丙烯腈23.4万吨。2010年对丙烯腈的总需求量达到167万吨. 2011年,我国丙烯腈市场总体呈现震荡下跌格局。下游腈纶纤维和丁腈橡胶价格大跌,直接拖累了丙烯腈行情。2011年110月份我国腈纶产量为577万t,较2010年同期增长4,由于国内腈纶生产商对丙烯腈原料需求量增长不快,且12月份腈纶纤维价格较8月份大跌5 600元;丁腈橡胶(11月18日最低价为18 500元t)12月较8月份大跌至7 200元,对丙烯腈价格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年初市场供应紧张,国内丙烯腈价格一度攀升至21 000元t以上。但从7月份开始,由于下游市场持续低迷,国内丙烯腈市场价格一路下跌。11月初华东地区丙烯腈主流成交价跌至10 900元t的年内低点(而2010年国内丙烯腈最低价在15 900元t)。12月上半月,中国,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丙烯腈厂商降低负荷生产导致现货供应不足,导致年底价格小幅回升。 2011年华东地区丙烯腈市场价格走势见图4 2011年丙烯腈的表观消费量为15954万t,比2010年丙烯腈的表观消费量略有增加。20062011年丙烯腈表观消费量的变化走势见图2。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逐步复苏,国内丙烯腈市场需求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期来看丙烯腈需求量未来数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在丙烯腈需求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等行业,可以预见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丙烯腈产量仍然无法全部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实际供需缺口仍然存在。 表 2-6世界丙烯腈需求及预测世界丙烯腈需求及预测(万吨/年)序号地区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10年1欧洲 1301301301251001002中东3030303035353亚洲2302502702803153404拉丁美洲2020252530255北美7060454540406全世界约480约490约500约510约520约5502.2.3 我国丙烯腈进出口情况自2002年起,我国丙烯腈进口关税下降至6.5%,而随着下游需求的快速发展,国内缺口量较大,近年我国丙烯腈进口量呈逐步振荡上升态势。2008年由于国内下游腈纶需求大幅萎缩,使得丙烯腈的需求也明显减少,进口量也大幅下降;20092011年,在下游需求快速回暖的拉动下进口量又明显回升,达到进口丙烯腈约54.2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由于全球丙烯腈的生产国及贸易国比较集中,因此历年来中国进口的丙烯腈也基本集中来自于美国、韩国、日本及中国台湾省四个国家及地区。2011年,来自上述四个国家及地区的进口量合计为50.5万吨,约占我国进口总量的93.3%;还有少量产品来自墨西哥、荷兰、俄罗斯及巴西等地。2011年我国丙烯腈主要进口来源地及进口量见表,国内丙烯腈的下游应用领域和下游用户相对集中,因此国内丙烯腈的进口省市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及浙江省。2011年,上述两省丙烯腈进口量均约为24.2万吨,分别占进口总量的44.6%。另外,其他几个省市如天津市、山东省、北京市及河北省等也有少量的进口。近年,丙烯腈的进口贸易方式变化不大,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及进料加工贸易的方式进口,一般贸易方式仍是最主要的进口方式。2011年,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丙烯腈量达50.1万吨,总进口量的92.5;以进料加工贸易及来料加工装配方式进口的丙烯腈量约4.O万吨,仅占总进口量7.5% 表2.7 20062012年7月我国丙烯腈进出口量及均价统计表单位:万吨/年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1-7进口量32.443.628.545.144.654.230.6出口量5.20.20.60000净进口量27.243.427.945.144.654.230.6 表2.8 20062012年7月我国丙烯腈进口价格 单位:美元/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1-7进口均价1431.51658.41930.91105.92031.12308.31964.1出口均价1301.013001760.01005.01879.52101.01768.5 表2.9 2006-2011年我过丙烯腈消费情况2.2.4国内外丙烯腈市场前景 随着一系列装置的关停并转,世界丙烯腈产能由2002年的640万吨/年降到了 2007年的586.6万吨/年。目前世界丙烯腈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三地合计产能304.5万吨/年,约占世界总产能 的52%。 美国是世界丙烯腈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2007年产能为152.0万吨/年, 约占世界总产能的26.6%,现有丙烯腈生产装置7套,主要生产厂家为英利士、Sterling、Monsanto、American Cynamid、Solutia等公司,其中英利士是全球最大的丙烯腈生产企业,生产能力约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16.7%。2007年美国丙烯腈总出口量为85万吨,约占国内总产量的50%,产品主要出口到远东和亚洲。 西欧丙烯腈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Erdoelhenie、巴斯夫、PCK公司,意大利EniChem公司,以及荷兰帝斯曼、西班牙雷普索尔等公司,总产能133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22.6%。目前西欧丙烯腈产销基本平衡。 日本现有6家丙烯腈生产企业,主要有旭化成、三菱化成、三井化学、日东化学、昭和电工和住友化学等公司,总产能为78.5万吨/年。2007年丙烯腈净出口量为13.5万吨,成为世界主要丙烯腈出口国之一。 近年来,全球丙烯腈的腊需求量不断增加。2002-2007年世界丙烯腈年均需求增速约为1.1%,其中腈纶的消费量约占丙烯腈总消费量的42%、ABS/AS占34.6%、丁腈橡胶与胶乳占4%、丙烯酰胺及其他占19.4%。总体来看,世界丙烯腈主要下游产品腈纶对丙烯腈需求增长缓慢,尤其美国、西欧等地在2006年出现负增长后回落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ABS 需求迅猛增长,未来5年将以年均4.5%的速度递增;丙烯酰胺上升较快,未来几年的需求增速为 2%。其他方面如碳纤维、水处理树脂、防腐剂、涂料等对丙烯腈的需求将以年均3%的速度增长。美国、西欧丙烯腈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亚洲 (不含日本)占世界总消费量的比例则由2002年的45%上升到2007年的56%,是丙烯腈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受需求的拉动,这一地区丙烯腈产能也在迅速增长,2008- 2010年中国将新增产能52万吨/年,泰国新增20万吨/年。亚洲将成为世界丙烯腈生产与贸易中心。 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丙烯腈需求量由1129 kta增至1 720 kta,年均增长率约为9 ,丙烯腈的需求增长主要得益于ABS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作为丙烯腈的主要下游产品腈纶的市场已趋于稳定,但是ABS行业高于50的进口率决定了ABS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这也必将带动丙烯腈的需求增长,预计在未来10年,ABS将取代腈纶成为丙烯腈最大的下游产品。由于在生产工艺方面丙烯氨氧化法仍将是国内最主流的丙烯腈生产工艺,所以丙烯腈的供应仍将长期受到丙烯供应不足的制约,国内丙烯腈进口量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在20以上,我国的丙烯腈市场也将长期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逐年增加,丙烯腈的市场价格在未来几年也将继续上扬,因此,我国丙烯腈行业在未来几年依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2.5主要竞争对手状况 (1)上海石化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是中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综合性石油化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成品油、中间石化产品、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生产企业。一期工程于1974年打桩,1976年建成投产,建设了以生产乙烯,涤纶,维纶,腈纶以及塑料为主的18套生产装置。二期工程于1980年开工,1985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10套生产装置。该工程使上海石化年增合纤原料20万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能力。 三期工程于1987年开工,1992年全面建成,主要建设了年产30万吨乙烯等7套生产装置。该工程建成后,上海石化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一体化、高度综合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1993年,上海石化由原上海石油化工总厂重组改制为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期工程于2000年开工,2002年全面建成。主要进行了以年产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为主的一系列内涵挖潜改造。2003年至2009年,上海石化开展以优化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结构调整工程(五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新建33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12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等炼油拓“瓶颈”项目,新建60万吨/年PX芳烃联合装置、18万吨/年碳五分离装置、3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及多项节能环保项目。车用无铅汽油、轻柴油、石油苯、3号喷气燃料、对二甲苯、乙烯、丁二烯、乙二醇、冰醋酸、醋酸乙烯、丙烯腈、聚乙烯醇、环氧乙烷、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农用聚乙烯吹塑薄膜、丙纶短纤维、聚酯切片、涤纶工业长丝、涤纶短纤维、涤纶缝纫线用短纤维、三人牌腈纶短纤维、金阳腈牌纶短纤维、CTA-6型丙烯腈催化剂均被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 (2)大庆石化公司 大庆石化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是以大庆油田原油、轻烃、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肥、乙烯、塑料、液体化工、橡胶、腈纶生产,并具备工程技术服务、机械制造加工、生产技术服务、矿区综合服务能力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公司始建于1962年,历经半个世纪发展,已成为东北地区资源条件最好、社会环境最优、业务门类最多的国有炼化企业。现有二级单位29个,员工3.2万人,生产装置153套,可生产62个品种330个牌号的产品。炼油一次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20万吨/年,合成氨45万吨/年,尿素80万吨/年,聚乙烯111万吨/年,聚丙烯10万吨/年,丙烯腈8万吨/年,丁辛醇20万吨/年,苯乙烯19万吨/年,ABS 10.5万吨/年,顺丁橡胶16万吨/年,腈纶丝6.5万吨/年。2011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86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上缴税费59.3亿元。2012年,国家科技部“863”重点攻关项目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宣告我国首个国产化大型乙烯成套技术工业化获得成功,彻底改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乙烯技术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极大地提升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在国际炼化领域话语权。石油、化工、塑料、腈纶等系列产品荣获全国市场同行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无投诉用户满意品牌”称号。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其主营业务是以乙烯为龙头的塑料、液体化工、橡胶和腈纶生产。乙烯装置1986年4月投产,是我国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四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之一。1999年、2004年经过两次改造,生产能力先后提高到48万吨/年和60万吨/年。2012年完成并线乙烯改造,乙烯生产能力达120万吨/年。塑料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ABS等装置。聚乙烯装置6套,分别于1986年6月、2005年6月和2012年建成投产,生产能力111万吨/年;聚丙烯装置1986年6月建成投产,生产能力10万吨/年;ABS装置1997年8月建成投产,2005年扩建到10.5万吨/年。液体化工主要包括丁辛醇、丙烯腈、苯乙烯等装置。丁辛醇装置1986年6月建成投产,2012年改扩建为20万吨/年;丙烯腈装置1988年7月建成投产,2003年扩建到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1996年8月建成投产,生产能力9万吨/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2009年11月建成,生产能力10万吨/年。顺丁橡胶装置1998年5月建成投产,2012年改扩建为16万吨/年。腈纶装置1988年7月建成投产,生产能力6.5万吨/年。 (3)兰州石化 兰州石化公司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企业,公司拥有1050万吨/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装置50余套,炼化工艺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能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化肥以及催化裂化催化剂等多品种、多牌号的石化产品,其炼油化工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信誉。公司主要产品有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化工轻油、燃料油、溶剂油、石蜡、沥青、石油焦、液化气、丙烯、苯类等。公司生产的各类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子、制药、印刷、家用电器、日化、绝缘材料、包装、造纸、纺织、颜料、鞋类和家具制造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ABS)、合成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尿素、有机和无机(浓硝酸、催化剂)等化工产品。 (4)安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安庆石化公司的前身为安徽炼油厂,1983年7月1日划归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改称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后更名为中国石化安庆石油化工总厂,1998年11月又更名为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2000年2月28日,为了适应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市的需要,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原安庆石化总厂正式重组为中国石化集团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存续部分)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上市部分),并从2000年4月1日起正式分立运行。2007年7月18日将安庆石化总厂体制转换成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安庆分公司目前拥有的主要生产装置及能力为:年加工原油550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年加工能力14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7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1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16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22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3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日处理煤2000吨,每小时产出有效气(COH2)14.2万m3的壳牌粉煤气化装置;33万吨/年的合成氨装置、58万吨/年的尿素装置;8万吨/年的丙烯腈装置、7万吨/年的腈纶装置等;拥有50万吨/年的化肥装船码头、20万吨/年的液态烃码头以及全长13公里的厂内铁路专用线和一个工业编组站。主要产品有以“双环”牌为主的化肥、油品系列,以“双铃”牌为主的化工系列和以“黄山”牌为主的腈纶系列等各类优质产品40余种,其中15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部分产品出口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越南、韩国等国家。2003年6月,“双环”和“黄山”两个品牌,被中国企业品牌推进委员会审定授予“中国著名品牌”称号。尤其2002年以来,安庆石化先后荣获了“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职业卫生示范企业” 、“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质量先进集体”、“安徽省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集体单位”等称号。 (5)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以“三大化”为标志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建成投产,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9年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化集团公司,2000年吉化集团公司与吉林石化公司正式分立运行,2007年吉林石化公司与吉化集团公司整合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截至2009年末,吉化由最初的染料、化肥、电石“三大化”,发展成为拥有年原油加工能力7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主要炼化产品115种、总资产280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其主体生产装置60套,有16套装置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三名,其中乙丙橡胶、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9套装置生产能力位居全国第一。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千万吨炼油、40万吨ABS开工建设为标志,吉林石化公司步入了发展的第五个阶段。2.3 副产品乙腈的市场分析 乙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此对乙腈额研究备受关注。近年来,乙腈的综合利用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特别是已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乙腈下游产品,如聚乙腈的开发利用等,使乙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乙腈绝大部分是从丙烯氨氧化法生产的丙烯腈的粗副产品中回收的,市场早已供不应求。 乙腈具有特有的官能团腈基,作为溶剂,它具有乙醇,甲醇等溶剂所具有的的特性外,还具有比醇类刚好的分配比和吸收能力,同时有高的介电强度和偶极矩,因而可成为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优良溶剂。它在石油化工中常作为丁二烯,异戊二烯馏分的抽提剂,是重要的医药,农药,染料以及合成香料的原料和中间体,也可作为分析试剂应用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全球乙腈消费结构为:制药71,实验试剂14,农药10,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4,其他1(数据来自中国石油化工协会,安信证券研究中心)2007年全球乙腈的总消费量为70-75Kt。随着国内化工行业的发展,乙腈的需求量迅速增加,2008年仅国内需求量就在28Kt以上。目前工业乙腈主要是通过大型石化企业生产丙烯腈过程中的副产品得到。2008年国内乙腈产能见下表: 近年来由于受丙烯腈资源的限制,乙腈产量的增幅一直不大,已连续多年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下游需求结构与生产结构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乙腈供给率正在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利用CAPLUS和MEDLINE数据对全球利用乙腈专利进行了统计,见下图:该结果清楚的表明,进入2000年后利用乙腈专利数量急剧增加,预示着乙腈下游市场进入到迅速发展阶段。由此可见,国内外意境的产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乙腈的价格高位运行,所以这对于丙烯腈副产品所带来的利润是当可观的。2.4 下游产品市场预测 丙烯腈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射箭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培训
- 化学计量员实操任务书
- 2025年中国纵剪分条机组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压铸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石油炼制生产人员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高炉配管工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2021-2026年中国地台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机砖红瓦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机械木工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老旧小区PE管道改造方案
- 《城市轨道交通不间断电源(UPS)整合设计规范》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试题及答案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马尔科夫链(含答案)
- 《提高利润的78个方法》
- 环境卫生学:公共场所卫生
- 街道、镇、区道路保洁及垃圾转运服务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方案)
- 亚克力uv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电解二氧化锰(EMD)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幼儿园卫生检查表
- 自建房水电安装承包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