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 niversity(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9DOI :10.3785/j.issn.10082942X.2009.09.221 收稿日期2009209222本刊网址在线杂志http ://soc在线优先出版日期2010203216作者简介褚超孚,男,浙江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科技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科研团队绩效影响机制模型褚超孚(浙江大学人事处,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可分析科研团队的绩效影响机制。模型中团队领导行为是前因变量,团队动力氛围(共享愿景、归属承诺、人际信任、工作授权、功能性冲突和团队行为特征(团队凝聚力、有效沟通、冲突管理为中介变量,团队工作结果为结果变量。模型由三条因果主线构成:(1变革型领导的理想感召行为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共享愿景和归属承诺,进而促进团队内聚力的提高,最终提升团队绩效;(2变革型领导的个性关怀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人际信任和工作授权,进而促进团队有效沟通,最终提升团队绩效;(3变革型领导的智力激发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功能性冲突,功能性冲突越多,越有可能提高冲突管理能力,最终提高团队绩效。关键词变革型领导;科研团队;动力氛围;行为特征;绩效Performance Mechanism of Scientif ic R esearch T eam :A ModelB ased on the T 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Chu Chaof u(Personnel De p artment ,Zhej i ang Uni versit y ,H an gz hou 310058,Chi 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ept ualizes a causal mod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performance mechanisms o n t he basis of t h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 heory.The antecedent dependent variable of t he model is t he leadership behavior.The mediating variables have two stages.One is t he team dynamic climate (shared vision ,team commit ment ,interpersonal t rust ,empowerment ,and f unctional co nflict s .The ot her is t he team behavioral feat ures (team cohesiveness ,harmonious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The outcome variables consist of innovative research findings ,and t he cultivation of young researchers and team satisfaction.This model is composed of t hree causal point s :(1The inspirational effect of t he t 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is able to enhance t he level of shared vision and team commit ment ,p romoting t he team s cohesiveness and performance as a result.(2The individualized consideration of t he2010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t 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an encourage t he interpersonal trust,empower t he teamwork,and p romote t he team communication,finally increasing t he team performance.(3The intellect ual stimulation of t he t 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will generate more f unctional conflict s t han usual. Wit h an increase in t he capability of managing conflict s,t he team performance is enhanced.K ey w ords:t 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scientific research team;dynamic climate;team behavioral feat ure;performance一、引言科研团队是一个由不少于两名科研人员组成的工作群体,他们为了共同的科研或学术事业,相互协助,分工合作1。科研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团队形态,有别于一般团队,其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科研团队的任务复杂性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失败风险很高;其次,科研团队的人员构成智力资本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功底较强,人员整合难度较大;最后,也许是最特殊的一点,就是科研团队的领导人物角色多样化,既是首席技术专家,又是团队协调人和驾驭者2。近年来,有关科研团队管理的研究日渐增多,学者们普遍意识到科研团队的研究重心应该放在科研团队的领导者上由单纯的科研领军人物转型成一位“深谋远虑、融合团队、激发创新、关注人才”的综合协调者。如何塑造科研团队领导者的综合驾驭能力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命题122,迫切需要全新的理论指导。二、变革型领导理论在众多领导理论中,变革型领导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顺应了科研团队领导者的转型需求。根据Bass的定义,变革型领导(t 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是一种着眼未来、激发追随者高度认同感的愿景型领导模式3。领导者通过让下属意识到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意义和责任,激发下属的高层次需求,使之为团队、组织甚至社会使命而付出。在变革型领导的指引下,下属的能力得到提升,逐渐形成一支经受挑战、勇于面对风险的学习型团队4。迄今为止,很多学者认为变革型领导理论是以往各种领导理论的综合,较为完整地诠释了卓越领导行为的实质425,尤其适用于不确定性较强、人员整合难度较大的团队6,如科研团队。Bass提出,变革型领导由四个I组成,分别是理想影响(idealized influence、感化激励(inspirational motivation、智力激发(intellect ual stimulation、个性关怀(individual consideration324。其中理想影响和感化激励常被视为同一维度,简称为理想感召。也就是说,变革型领导包括三个典型行为4,7:(1理想感召,是指领导者勾勒出宏伟的发展蓝图,以愿景的形式呈现给每一个团队成员,激发下属超越个人兴趣而追逐团队利益,朝着共有的目标执著前行;(2智力激发,是指领导者给团队带去不同寻常的新思路,激发众人分享新知,鼓励逆向思维,提升下属创新智慧、理性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个性关怀,是指领导者把下属看成有独特个性的行为个体,一对一地辅导和关怀,倾听他们的心声,提供具体化的指导意见,帮助其成长。三、模型构建鉴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内涵与当前科研团队领导者的角色定位和亟待培育的管理能力十分相2010年3月褚超孚: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科研团队绩效影响机制模型11近,本文试图构建一个概念模型,将变革型领导理论与科研团队绩效提升相联系,以此来分析变革型领导对科研团队绩效提升的影响过程和内在机理。这一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三大模块,按照因果逻辑关系,依次是团队领导行为、团队行为模式、团队工作结果,其中团队行为模式可进一步解构为两个核心环节,分别是团队动力氛围和团队行为特征。 图1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科研团队绩效提升机制(一理想感召在模型第一步,理想感召行为(变革型领导的第一维度可以激发科研团队成员的共享愿景和归属承诺。根据以往研究8,愿景(vision是一种移情式的语言,可以内化为每一个科研团队成员的价值理念,增进集体认同感。愿景蕴含着彼此共有的理想,朝着构建和谐的科研共同体发展。可以推断,理想感召的程度越高,成员之间共享愿景的程度越强烈,科研团队氛围越积极。同时,理想感召还有助于提升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和威信。正如Kark等人所指出的,一位“不断提升下属的成就动机,提高下属的目标执行力,乐观面对未来,构想激情蓝图”的领导,通常会赢得众人的认同和尊重,这是构建领导承诺感的有效基础9。由此推断,科研团队归属感除了来自共同理想,也来自于科研团队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它是对领导者为人、学识的综合认可。因此,科研团队的归属承诺意识会得到强化。在模型第二步,强烈的共享愿景和归属承诺可以推动科研团队内聚力的形成。所谓内聚力(cohesion,是指团队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它是维持团队成员忠诚度的加固力量10。毫无疑问,一个科研团队成员的构成通常是多样化的,个体间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互有差异。如何整合这种差异,使全体成员彼此认同和吸引,关键在于需要一个有统领性的、公认的目标共享愿景,以提升科研团队的内聚力。与此类似,我们推断归属和承诺也可以有效激发科研团队的内聚力,正如模型第一步所分析的,当科研团队成员以领导人的魅力为楷模时,必然产生一种对领导的尊重、归属和承诺意识,一旦成员感觉追随变革型领导是一种荣耀和幸运,那么凝聚力也就形成了。模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于内聚力,它可以提升科研团队绩效。很多研究表明,内聚力是科研团队绩效的关键因素,它有助于提升组织的财务绩效,激发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改变团队成员的执行力11212。因此,我们推断凝聚力较强的科研团队更容易涌现出人才和创新成果,科研团队满意度也较高。2010年3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2鉴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三个逻辑自洽的关联性假设:假设1:变革型领导的理想感召行为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共享愿景和归属承诺。假设2:科研团队的共享愿景和归属承诺有助于提高科研团队内聚力。假设3:科研团队内聚力越高,科研团队绩效则越高。(二个性关怀在模型的第一步,个性关怀(变革型领导的第二维度有助于塑造人际信任、工作授权的团队氛围。领导者对下属经常关注,倾听内在心声,充分考虑个体的不同需求、能力和动机,予以个性化的工作指导和职业培训,这些领导者常常被认为是最佳职业导师,因为这些行为可以释放科研团队成员的潜能、激活创新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形成领导和成员之间的信任。正如一些研究所指出的,信任源自频繁接触和贴心交流,又在认同和理解对方中不断加固13。与此同时,个性关怀还可以激发科研团队成员的责任感,主动积极地承担科研团队任务,面对责任和风险不退缩。一些研究指出,能力、效能感和自主选择是授权的基本条件14。毫无疑问,当授权的基本条件满足以后,授权不仅不会造成危险,还会促进科研团队成员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式管理。长此以往,授权式工作氛围也就形成了。模型第二步,人际信任和工作授权氛围有助于促进有效沟通。研究表明,影响沟通效果的主要因素除了表达技能以外,更多的是沟通者的心态9。在沟通双方尚未建立信任之前,沟通不畅或客观因素阻断,会引起彼此怀疑和失望;相反,当信任业已建立,沟通不畅时则更容易冷静应对,直至查出根源。所以,人际信任可以增进沟通质量。此外,沟通质量也受到工作授权程度的影响,平等、相互支持的科研团队氛围有利于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障碍。许多实验研究发现,当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地位悬殊或者权限差异较大时,信息发送者会有意识地保留信息,以至于令接受者一知半解或见树不见林,极易造成沟通效果打折、执行不力15。分析缘由,关键在于尚未建立平等、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而失败沟通往往与集权相关。模型的最后一个环节,有效沟通可以提高科研团队绩效。大量研究工作表明,沟通被视为高绩效科研团队的引擎9,16。因为有效沟通意味着信息共享、反馈迅捷,有利于提高科研团队工作效率,同时沟通还代表着开放言论、建言献策,这对科研团队创新和提升竞争力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沟通可以促进换位思考、彼此倾听,对提高科研团队战斗力和满意度至关重要。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个逻辑自洽的关联性假设:假设4:变革型领导的个性关怀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人际信任和工作授权。假设5:科研团队的人际信任和工作授权有助于促进有效沟通。假设6:科研团队有效沟通程度越高,科研团队绩效则越高。(三智力激发在模型中,智力激发(变革型领导的第三维度能够引发更多功能性冲突。功能性冲突(f unctional conflict有时也称认知冲突,是指与团队目标和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各种中等程度的分歧17。与之对立的冲突,则称之为情感性冲突,一种带有明显个人情感色彩的好恶倾向,往往起源于冲突双方内在的价值观念或信仰分歧。大量研究表明,功能性冲突是有益的,而情感性冲突则容易击垮整个团队17218。科研团队是引领创新前沿的工作群体,吸收新方法和汲取新观点是创新的动力,而功能性冲突则是新方法和新观点的起源。崇尚非传统思维的领导行为,必须持续地导入外部知识,竭力激发团队成员的新智慧,这对于推动有价值的、任务导向的功能性冲突十分有益。正如Bass所言,智力激2010年3月褚超孚: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科研团队绩效影响机制模型13发能够创造出一种情境,鼓励众人挑战传统,颠覆墨守成规的氛围3。由此可见,功能性冲突对于科研团队来说,是一种健康的、值得提倡的氛围。模型第二步,功能性冲突有利于科研团队形成有效管理能力。正如Alper等人的研究所发现的,功能性冲突能够置人们于一种分歧状态之中,当对分歧习以为常并善于直面应对时,一种接纳和拥抱分歧的群体规范逐渐形成18。相反,如果一个科研团队充斥着情感性冲突,那么彼此之间就会缺乏信任,团队松散,缺乏合作,试图管理和驾驭冲突则十分艰难。可见,冲突的有效管理前提正是这种不回避冲突的规范,这为知识的推陈出新奠定了基础。模型的最后一个环节,冲突管理能力可以提升科研团队绩效。研究发现,一个科研团队可能会被冷漠无视或当断不断的决策而拖累,主要原因就在于科研团队成员深陷于冲突泥潭之中无法自拔,甚至从认知冲突转化为情感冲突,直至科研团队瓦解19。可见,高质量的冲突管理对于整合分歧、明晰决断十分有效。通常来说,冲突管理的策略包括“回避、强制、迁就、折中与合作”等,冲突管理的能力则体现在不同情境中如何恰如其分地选择最优策略17。鉴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个逻辑自洽的关联性假设:假设7:变革型领导的智力激发可以激发科研团队的功能性冲突。假设8:科研团队的功能性冲突越多,越有可能提高冲突管理能力。假设9:科研团队冲突管理有效性越高,科研团队绩效则越高。四、结论与未来研究建议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视角,本文构建了科研团队过程绩效模型,旨在刻画变革型领导行为对科研团队绩效的积极影响及其影响微观机制。这一模型以科研团队领导行为为自变量,科研团队工作结果为因变量。为了揭示两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本文重点考虑了团队动力氛围和团队行为特征两个核心环节,其中团队动力氛围包括共享愿景、归属承诺、人际信任、工作授权和功能性冲突五个核心变量,团队行为特征则包括团队凝聚力、有效沟通和冲突管理三个关键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变革型领导对科研团队绩效影响的五条路径、九个假设和三条主线:(1理想感召有助于塑造共享愿景、归属承诺的科研团队动力氛围,后者有助于提升科研团队凝聚力,进而提高科研团队绩效;(2个性关怀有助于形成人际信任、工作授权的科研团队动力氛围,后者有助于强化科研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进而提高科研团队绩效;(3智力激发有助于形成功能性冲突的科研团队动力氛围,后者有助于提高科研团队冲突管理能力,进而提高科研团队绩效。今后的研究应着手开展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尽管本文提出的模型依托于以往大量研究结论,具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联,但未来研究亟须围绕上述假设,采用成熟量表和问卷加以测量,从而验证假设的有效性;其次,本文的模型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以及报酬激励因素对科研团队成员和绩效的影响,也没有涉及科研团队成员的特质,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有助于对科研团队的整体运作过程提供更为全面的阐释。参考文献1谭红军、郭传杰、霍国庆:科技领导力要素研究,科研管理2007年第6期,第1152122页。TanHongjun,Guo Chuanjie&Huo Guoqing,A Study on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adership,Science Research M anagement,No.6(2007,pp.1152122.2010 年 3 月 浙江大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14 2 康旭东 、 王前 、 郭东明 : 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 科学学研究 , 2005 年第 2 期 , 第 2322236 页 。 Kang Xudong , Wang Qian & Guo Dongming , Some Theo retical Issues on the Co nst ruction of Research Teams ,S t u dies i n S cience of S cience , No . 2 ( 2005 ,pp . 2322236. ( 2009 ,pp . 3822420. Teams ,Personnel Ps ycholog y , Vol. 53 ,No . 3 ( 2000 ,pp . 6252642. 3 B. S. Bass , From Transactio nal to Transfo rmational Leadership : Learning to Share t he Visio n , 4 B. S. Bass , B. J . Avolio & D. I. J ung ,et al , Predicting U nit Performance by Assessing Transfo rmational and 5 孙建国 、 田宝 :变革型领导及其对创新文化的影响 管理评论 , 2006 年第 5 期 ,第 15222 页 。 Sun Jianguo & Tian Bao , Transfo 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It s Impact on Innovative Cult ure , M ana gement Review , No . 13 A. G. Tekleab , N. R. Quigley & P. E. Tesluk , Longit udinal St udy of Team Conflict , Conflict A pp . 1702205. 19 G. Chen & D. Tjo svold ,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Team Effectiveness in China : The Mediating Role of J ustice ,A si a Paci f ic J ou rnal of M ana gement , Vol. 19 ,No . 2 (2002 ,pp . 5572572. pp . 1212133. Dependency ,J ou rnal of A p p lie d Ps ycholog y , Vol. 88 ,No . 2 (2003 ,pp . 2462254. B ehavior , Vol. 21 ,No . 3 ( 2000 ,pp . 2492269. 6 陈永霞 、 贾良定 、 李超平 :变革型领导 、 心理授权与员工的组织承诺 : 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 管理世界 , 2006 年第 1 期 ,第 962105 页 。 Chen Yo ngxia , Jia Liangding & Li Chaoping , Transfo rmational Leadership , and Perceived Social Loafing in Soccer Teams ,S m al l Grou p Research , Vol. 37 ,No . 3 ( 2006 ,pp . 2172232. Co nflict Resolution ,H um an Per f orm ance , Vol. 17 ,No . 2 ( 2004 ,pp . 1952218. Inter2organizational Virt ual Organizations ,J ournal of M ana gement , Vol. 27 ,No . 3 ( 2001 , pp . 2352254. Team Performance ,J ournal of Know le d ge M ana gement , Vol. 7 ,No . 5 (2003 ,pp . 55266. Management , Co hesion , and Team Effectiveness ,Grou p O rg ani z ation M ana gement , Vol. 34 ,No . 2 (2009 , Co nst ructio n and Validatio n of a New Scale fo r Measuring Leader Behaviors ,J ou rnal of O r gani z ational Relatio nship ,S m al l Grou p Resea rch , Vol. 32 ,No . 4 ( 2001 ,pp . 379 2 405. Perfo rmance : A Field Experiment ,A ca dem y of M ana gement J ou rnal , Vol. 45 ,No . 4 ( 2006 ,pp . 7352744. Project Teams , Productio n Teams , and Service Teams , S m al l Grou p Research , Vol. 40 , No . 4 M ana gement W orl d , No . 1 ( 2006 ,pp . 962105. 7 J . Rowold & K. Heinitz , Transformational and Charismatic Leadership : Assessing t he Convergent , Divergent 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t he ML Q and t he C KS ,L ea ders hi p Qua rterl y , Vol. 18 , No . 2 (2005 , 8 T. Dvir , D. Eden & B. J . Avolio , Impact of Transfo rmational Leadership on Follower Develop ment and 9 R. R. Kark , B. Shamir & G. Chen , The Two Faces of Transformatio nal Leadership : Empowerment and 10 A. Chang & P. Bo rdia , Multidimensional App roach to t he Group Co hesion : Group Performance A 11 R. Hoiga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极地科考船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应急培训基本知识课件
- DB65T 4083.4-2017 双语教育资源库 第4部分:功能要求
- 大数据分析市场分析与应用
- 膳食纤维改性-洞察及研究
- 广告合同(期刊上刊登)(样式一)5篇
- 名阳补充协议3篇
- 捐建餐厅协议书7篇
- 建设工程借款合同模板常用版4篇
- 部队夏天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搅拌运输施工方案
- 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
- 光伏电站组件清洗方案计划
- T-CFA 030501-2020 铸造企业生产能力核算方法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护理工作中的冲突与管理
-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准则
- 《社区调查报告》课件
- 2025-2025学年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
- 《胸腔穿刺术》课件
- 《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