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系管理课程cxy.doc_第1页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cxy.doc_第2页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cxy.doc_第3页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cxy.doc_第4页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cxy.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级本科教学计划模板教学计划号: 20070602 商 学院 工商管理 专业 07 级教学计划表(一)培养目标各专业根据学校办学目标,结合各自特点,制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二)学制与学位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学生修业年限为38年(至少3年,最多8年),基本学习年限4年。在规定的年限内,由导师指导,自主选课。修满规定学分者,可取得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以授予学士学位。(三)课程结构比例课程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总学分含实践学分总学时(18周计)开课学期和周学时数成绩考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考查考试通识必修课9311008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136国近现代史纲要23629311007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136、邓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3136、邓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3136势与政策232215110012大学英语(一)372415110022大学英语(二)372415110032大学英语(三)372415110042大学英语(四)372494110000军事教育236292110000体育1236292110010体育22362文科小计34876832通识选修课05100040大学语文(限选)236201100060计算机基础(限选)336363其他计算机课(选课建议)3543任选课(选课建议)124242文科专业小计207742学科基础课95100061微积分(上)354395100073微积分(下)354395100110线性代数35439510001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54306110170微观经济学354306110070宏观经济学354306110910政治经济学236206110080会计学(部分双语)472406110050管理学354306110200财政学354306110100货币银行学354306110160统计学354306110241管理信息系统(双语) 3154183/106110330民商法3543小计14门课42学分4218106936专业方向课06110400税收概论236206110042电子商务概论354306110191财务管理(部分双语)472406110150市场营销学3154306110181保险学354306110491国际贸易3154306110431企业战略管理354306110222供应链管理2136206110551组织行为学354306111030公共关系学236206110141人力资源管理354306111010商务英语236206110500国际商法2362小计13门课35学分353961064专业选修课(选修14学分)企业管理方向06110370生产作业管理3154306110300国际企业管理236206190350经营案例分析2136206190340商务谈判236206110540项目管理21362市场营销方向06190390服务管理236206190360市场营销策划实务2136206190090消费行为学236206190440国际市场营销学236206110260广告学236206110530网络营销236206110680市场调查与预测2136206190370产品与品牌管理2362会计学方向06190380成本会计236206110230管理会计(部分双语)236206190400高级财务会计354306190430财务报表分析236206110361审计学354306190420国际会计236206190410会计电算化21362管理咨询方向06110251管理咨询354306190020人力资源管理咨询236206190100战略咨询236206190080投资咨询236206190180财务咨询354306190030IT咨询2362小计36门课57学分(任选12学分)576212313选课建议462实践教学68100010就业指导1118106110700专业实习66606110790毕业设计或论文 66606110670商务统计软件应用2236206110650ERP应用与实践22362小计17172213总计16027232425252020815备注:1、周学时2/2表示授课2学时,上机2学时;上机2学时,折合成1学分实践课程,该课程为3学分。周学时3/1表示授课3学时,上机1学时;上机1学时,不计学,该课程为3学分。(四)专业课程介绍课 号: 06110170课 名:微观经济学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1 课程目标:通过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内外学术动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情况、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微观经济理论方面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论、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高鸿业: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第17版,2006;课 号: 06110070课 名:宏观经济学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2 课程目标:通过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内外学术动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运行情况、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构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实践、失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论、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构成、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实践、失业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萨缪尔森: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第17版,2006;课 号: 06110910课 名:政治经济学学 时:36学 分:2 开课学期:1课程目标:系统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政治经济学是财经院校学生经济类课程中的入门课程,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政治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科门类中,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经济学。学好该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今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许多重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并且为学习的其它后续经济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的具体形态和利润的分割、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西方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措施、通胀和通缩理论、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理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社会主义保障体系的内容和缴纳办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 教材及参考书:课 号: 06110080课 名:会计学学 时:72学 分:4开课学期:2 课程目标:(1)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如财务会计的特点、要素、前提、基本计量原则等。(2)掌握确认、计量、报告各种经济业务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影响的原理与方法。特别要理解对同一种经济业务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理由。 (3)掌握各种财务报告的作用、内容、编制及相互关系,特别要学会利用财务报告分析的技巧阅读、理解财务报告。内容提要: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程序,以及会计组织管理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历史、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帐户与复式记帐、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资产清查与评估、会计报表、会计循环模式、会计组织与管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教材及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企业会计学2001年版;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会计司编企业会计制度讲解;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2006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课 号:06110050课 名:管理学学 时:54学 分:3开课学期:3课程目标:本学科系统介绍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原则。它在分析总结市场经济体制中管理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了管理心理学,管理工程学和相关专业管理学理论的发展精华,按管理学自身系统建立的,本学科包括了大量的中外管理学家的经典建树和与实践紧密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理论了解基本管理规范,为今后学习各种经管专业打下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管理学总论、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工六个部分十八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考核方式:平时讨论、课堂发言、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其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教材及参考书:管理学(第二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参考书目:1管理学(第五版)(美),斯蒂芬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建敏、黄卫伟、王风彬、焦权斌、杨军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管理原理,刘松柏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课 号:06110200 课 名:财政学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4 课程目标:通过财政学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国内外学术动态。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收支运行及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量平衡、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财政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论、财政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理论、财政收入理论、税收与税收制度、国债与国债市场、国家预算与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政策理论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邓子基: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赵宇、李冰:新编西方财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张馨、杨志勇、郝联峰、袁东: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溶沧、赵志耘:中国财政理论前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2001年、2003年。课 号:06110100 课 名:货币银行学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4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金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金融的理念和思维方式,能够对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有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出现的相关经济现象和面临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和利率、金融市场的分类与认识、金融体系、金融中介及其一般业务、中央银行、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通货膨胀的发生与治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 教材及参考书:(1)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 曹龙骐,货币银行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9年。课 号: 06110160课 名:统计学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推断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统计学作为数据分析的方法、理论和技术,包括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等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的有关方法、理论和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绪论、统计数据的描述、抽样、相关与回归、时间数列和指数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教材及参考书:1、袁卫、庞皓、曾五一: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贾俊平: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3、谢启南、韩兆洲:统计学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5版。课 号:06110241课 名:管理信息系统学 时:72学 分:3开课学期:6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向学生介绍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技术基础及构建方法,培养学生从企业的视角理解信息技术及信息系统,培养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的挑战,组织中的信息系统应用,组织、管理、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现代IT基础结构,管理数据资源,计算机通信和网络,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用信息系统对组织进行重新设计,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系统的成功与失败,理解信息系统的价值。教学方式:互联网、多媒体与英语整合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平时出勤、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美)Kenneth C.Laudon and Jane P.Laudon编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y in the Networked Enterprise (Sixth Edition),Pearson Education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影印)2002年版。课 号: 06110330课 名:民商法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6 课程目标: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部门,属基本法。它是对社会主义市场法治条件下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记载,是市民社会和谐关系的自治准则。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法律理论方面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内容提要: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商法概论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民法王利明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民法案例分析龙翼飞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课 号:06110400课 名:税收概论学 时:36学 分:2开课学期: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中国税制的基础上掌握税收征管的具体操作技能,并为学生报考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经济法律师提供理论和实务上的基础。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税务操作能力。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以介绍中国税制为主体,强调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备,以实务为主,主要讲授税收制度、税制结构、税制改革、税收征收管理与具体税种操作实务。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税收概论刘澄 樊彩霞 刘欣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国家税收许善达.中国税务出版社,1999年。税务筹划盖地.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企业税务筹划王韬、刘芳.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税收政策理论与实践陈穗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课 号:06110042课 名:电子商务概论学 时:54学 分:3开课学期: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在信息时代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初步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体系、电子商务的基本框架及原理、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活动的运作流程等。内容提要: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机理与模式、电子商业与贸易、网络营销与管理、网上银行与支付、客户关系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电子商务系统设计、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法律法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案例分析、模拟等教学形式。考核方式:平时出勤、作业等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教材及参考书:邵兵家编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李琪编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课 号: 06110191课 名:财务管理学 时:72 学 分:4 开课学期: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如何进行投资、筹资和分配管理,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筹资、投资和分配管理,以及决策制定方面的内容,并包含财务规划、财务控制与评价。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 教材及参考书: 财务管理学中国人大会计系列教材(第三版),荆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财务成本管理;企业财务学,王斌主编,2002年2月,经济科学出版社;企业财务管理学,汤谷良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应用公司理财,美达摩达兰著,2001年5月机械工业出版社。课 号: 06110150课 名:市场营销学学 时:54学 分:3开课学期:4课程目标:通过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策划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市场营销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高层次、综合性、复合性营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容提要: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应用市场营销原理解决企业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下基础。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实践项目(市场研究或策划)报告占50%、考勤占18%、课堂讨论、提问占32%。2、期中考试:无3、期末考试:笔试:开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50%; 考试时间长度:120分钟; 题型构成与比例:判断题15%;辨析题15%;简述题15%;案例分析25%论述题/策划书30%。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第二版)(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005年第9次印刷。主要参考书:。1.纪宝成主编,市场营销学教程(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二版,1997年7月第三次印刷,2.苏亚民主编,现代市场学(第四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4版第1次印刷。3.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上)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课 号: 06110181课 名:保险学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知识和保险的主要种类;熟悉保险经营的基本环节和保险市场的运作程序、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技能,并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理论对保险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提要:保险基本理论、保险实务、保险经营、保险市场及监管等内容。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汉语教学。 考核方式:平时三次占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保险学 张洪涛、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保险学原理 许谨良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保险学原理 张拴林、陈继儒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财产保险原理与实务许谨良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现代保险学教程申曙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 号:06110491 课 名:国际贸易 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本课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分析研究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和贸易利益,揭示其中的特点与运动规律,正确论述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和了解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和在毕业后从事国际经贸工作打下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论、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第二篇国际贸易政策部分和第三篇战后的国际贸易问题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汉语、英语双语教学。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教材及参考书:尹翔硕编著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胡涵钧主编新编国际贸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课 号:06110431课 名:企业战略管理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4课程目标:企业战略管理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财务管理等有关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掌握战略管理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2)能够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具体问题;(3)有助于加强对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养成以下非专业素质:(1)前瞻的眼光;(2)严谨细致的作风。内容提要:企业战略管理主要内容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的性质与原则,企业战略环境分析;内部条件战略分析和分析方法,竞争战略的基本类型和风险分析,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方法,企业战略的类型和选择,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控制。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案例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开卷考核。平时作业30%、期中考核30%、期末考试40%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王方华 吕巍 企业战略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书:1、(美)弗雷德.戴维战略管理(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八版)。 2、中外管理、企业管理、哈佛商业评论等杂志。课 号:06110222课 名:供应链管理学 时:36 学 分:2 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领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领会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了解供应链物流的信息系统技术;培养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订单作业、库存与配送的操作技能,培养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提要:主要内容涉及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视角下的采购与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系统设计:订单作业、配送中的库存决策、配送中的运输决策;供应链物流的主要职能与绩效:供应链绩效评价、物流绩效衡量、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方法;供应链成本核算;供应链物流的组织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与组织;供应链物流的信息系统技术;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关系;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电子物流;供应链的构建模型:结构模型,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步骤、合同模型。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参观学习、课外阅读、案例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开卷考核。平时作业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供应链管理 杨晓雁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8参考书:1宋华 胡左浩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大卫辛奇-利维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03Sunil Chopr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课 号:06110551课 名:组织行为学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6课程目标:系统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分别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非正式组织、群体动力、领导者各个角度论述心理与行为、组织与行为的内在联系及相应规律,将组织价值观、组织风气等文化因素引入对组织行为的分析,还论述了与组织行为有效性相关的信息沟通、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等问题。具体目标是,引导学生阅读组织行为方面的书籍、杂志和报刊,加深对组织行为理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视角看待问题,丰富其对日常生活、工作的认识,进而不断完善组织的管理,使人类的群体活动更加和谐。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导论、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非正式组织及其行为、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领导者与组织行为、行为的有效性。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 教材及参考书: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第2版; J.E.尚普(美)著、 宋巍巍、张微译组织行为学基本原则工商管理优秀教材译丛管理学系列(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课 号: 06111030课 名:公共关系学学 时:36学 分:2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双向传播沟通,以建树良好组织形象、争取公众理解和支持、优化组织生存环境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史,了解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的状态及关系,掌握公共关系的策划原则与沟通技巧,规范自身交际行为,从而树立现代公共关系意识,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素质与能力,增强个人综合竞争力并实现组织目标。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公共关系观念的形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选拔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表现形态;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组织外部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实施;企业CIS工作的导入;公共关系广告特点、类型、制作程序和效果检测;公共关系交谈礼仪、日常交往礼仪、聚会与庆典礼仪和外事往来礼仪;公共关系新闻传播的特征、新闻活动的开展及新闻媒介的选择;公共关系日常公共关系活动与专项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公共关系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 教材及参考书:夏赞君主编公共关系学教程,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张克非编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熊源伟主编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居延安主著公共关系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课 号:06110141课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6课程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活动。 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述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总体性的阐述,力图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认识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从实践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活动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学好该课程将使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企业中人的问题认识更加深刻,亦为学生在以后工作中从事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 教材及参考书:董克用、叶向峰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胡君辰、郑绍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孙海法编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劳埃德拜厄斯等著人力资源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第1版;保罗 F布勒等著组织变革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课 号: 06111010课 名:商务英语 学 时: 36学 分: 2开课学期: 7课程目标:为使学生适应在未来的职业中用英语从事商业活动所开设的商务英语课系英语专业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商务背景知识、商务会议情况及商务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基本工作内容;广泛接触商务英语词汇;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性质、公司结构、股票、企业兼并、交易会、市场、未来工作、电子商务、员工动机、招聘、企业文化、多元文化、企业机密、企业道德、全球品牌、全球资源、组织会议、销售回顾与展望、年终报告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教学讨论、阅读文章、听力练习、模拟实践。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 教材及参考书:Christine J. Lonergan, J. 2005. BBC Starting Business English: Resource Book.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教材和学习辅导)课 号: 06110500课 名:国际商法 学 时:36学 分:2 开课学期:7 课程目标:通过国际商事统一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及司法判例的研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商法的实体规则及程序规则,为将来从事国际经贸研究或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内容提要:国际商法的讲述内容为国际商事统一法规则,具体包括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及保险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几个分支。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相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教材及参考书:国际商法吴兴光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国际商法冯大同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最新版课 号:06110370课 名:生产作业管理学 时:54 学 分:3 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生产作业管理是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结合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本课程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的问题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内容提要:生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生产方式、生产类型、生产运作管理的原则;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和生产运作战略的决策方法;需求预测的步骤和方法;产品开发及其在生产运作系统的地位,工艺技术的选择,现代先进组织在产品开发中的运用;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选址的定性、定量方法;生产设施布置的原理和方法、服务业设施布置的特点和方法、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原理与方法;工作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工作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年度生产计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生产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方法;MRP/MRP2/ERP的基本原理、组织实施和管理;制造业企业的作业计划、服务业企业的作业计划;项目计划管理的特点、项目管理的网络计划方法及优化;维护管理;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体系、ISO9000;准时制生产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参观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式:开卷考核。平时作业30%、期中考核30%、期末考试40%教材及参考书:教材:陈荣秋 生产与运作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二版参考书:1Richard B.Chase 生产与运作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72刘雁文 生产与运作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课 号:06110300课 名:国际企业管理学 时:36学 分:2开课学期:5课程目标:以管理学原理为基础,系统介绍国际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理论和模式。具体目标是:通过原理讲授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初步拥有独立学术研究和项目研究的能力。内容提要:包括:总论、国际企业管理的对象和过程、环境管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工作和控制管理。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案例讨论与点评等。考核方式:平时讨论、作业等30,期末考试70(或其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等)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待定。参考书:1、查尔斯希尔:国际商务:全球市场竞争(第三版)(周健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巴特利特等:跨国管理:教程、案例和阅读材料,中译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课 号: 06190350课 名:经营案例分析学 时:36学 分:2开课学期:6课程目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巩固学生的营销管理知识,掌握案例分析的基本技能。通过企业营销案例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高层次、综合性、复合性营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以市场营销涉及的主要内容为范围和框架(包括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战略、市场分析、目标市场战略、营销组合策略、服务营销、国际营销等),采用以分析性案例为主、实证性案例和调研性案例为辅的内容编排,较全面地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经营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 考核方式:成绩构成与说明:1、平时成绩:30% 平时作业、考勤、课堂讨论各占10%;2、期中考试:30% 论文;3、期末考试:40% 笔试开卷 考试时间2小时题型构成与比例:选择题 20% 辨析题30% 简述题20%论述题(或案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