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洛市二龙山水库枢纽重力坝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 商洛市二龙山水库枢纽位于秦岭南麓,长江二级支流、汉江一级支流丹江的上游段,距商洛市中心4km,是一座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年调节中型水库。水库枢纽位于二龙山程家坡处,控制流域面积965km2。水库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水排沙底孔、发电引水隧洞、电站厂房以及灌溉引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枢纽为等工程,水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枢纽永久性建筑物等级为3级。1.2工程特性表 本工程的部分工程特性值,见表1-1。表1-1 二龙山水库工程特性表工程规模等别坝底高程708.00m建筑物级别3最大坝高60.38m总库容5690万m3最大坝长156.4m调洪库容4808万m3坝顶宽度5m 死库容230万m3下游边坡1:0.8校核标准500年一遇洪水(3501m3/s)溢流坝堰顶高程760.50m设计标准50一遇洪水(1983 m3/s)溢流坝最大泄量1635.52 m3/s校核洪水位768.05m单宽流量 30.41m3/(s.m)设计洪水位764.40m溢流坝净宽40m正常蓄水位765.00m鼻坎反弧半径10.41m死水位735.00m底孔高程725.00m校核洪水位下的下泄流量1862.97 m3/s底孔最大泄量221.10m3/s设计洪水位下的下泄流量1070.73 m3/s底孔尺寸3.0 m3.0m第二章 水文气象2.1流域水文概况二龙山水库位于丹江上游,控制流域面积965km2。枢纽以上有丹江干流和较大支流板桥河组成,干流总长43km。丹江系长江二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凤凰山,由西北蜿蜒流向东南,流经商州区、丹凤县及商南县后自紫荆关出陕入豫,最后在湖北省均县汇入汉江。流域内分水岭脊线高程为1900m。水库枢纽处河床高程720m,其附近河床平均比降为3.7%0,河床覆盖砂卵石。流域内地质岩性为石英云母片岩、绢云母绿泥石片岩、石英岩等。土壤为沙壤土,土层厚度一般为0.5m。流域内植被较差。流域内平均降雨量为828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89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9.06m3/s,月最枯平均流量为0.41m3/s,年径流的变差系数为0.5,偏差系数为2Cv。流域内暴雨集中在68月份,特别是7月为暴雨出现最多的月份。连阴雨多集中在79月份,有时可延至10月份。洪水一般由全流域面积的降雨形成,也有局部暴雨形成,但总量不大。流域内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520m3/s(1970年7月28日),最大24小时的洪水总量为3320万m3,涨红历时为3h,一次洪水历时1d左右。2.2 洪水资料分析计算(一)暴雨洪水特征与水文资料条件1.资料条件与暴雨洪水特征在坝址处设有程家坡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966km2,具有12年(19591970年)连续降雨、径流观测资料,于1971年撤销。后于1973年在黑龙口和板桥河上各设一个水文站,即麻街站和板桥站,于1974年观测至今。此外,在水库下游的丹江干流上,还有柴湾站和丹凤站,以及水库下游的丹江右岸支流南秦河上的谢塬水文站等。此外,该河段还有正式刊印的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该流域的洪水全部由暴雨形成。程家坡水文站实测12年的资料中,较大洪水有14次(洪峰流量在300m3/s以上)。经过对这14次洪水及其相应的暴雨资料进行分析,该流域的暴雨洪水具有如下特点:(1)洪水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79月,约占71%,其余出现在6月下旬和10月初。其中,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520m3/s,发生在1970年7月28日。(2)洪水过程的历时与暴雨过程的历时密切相关。14次暴雨中,暴雨历时达到或超过24h的只有5次,其余均不足24h,并以6h12h为多。14场暴雨资料表明,当次降水历时在24h左右时,相应的洪水过程历时一般在24h48h之间,最长不超过72小时,当次降水历时不超过24h,洪水历时亦较短。(3)洪水过程线的形状大多为单峰型。14次洪水中,单峰的有9次,复峰的占5次。2.设计洪水计算方法选择坝址断面有12年实测流量资料,入库站有23年流量资料。考虑到入库站的控制面积为819km2,占坝址断面的85%,容易转换成坝址洪水,从而得到35年流量资料。此外,还可利用临近站的实测资料插补延长坝址断面的流量系列,该工程属具有30年以上实测和插补延长流量资料,并具有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因此,按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的规定,采用频率分析的计算方法,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二)设计洪水推求1.历史调查洪水及特大洪水坝址断面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520m3/s,发生在1970年7月28日,根据文献记载和调查,从1962年以来曾发生10余次洪水。陕西省水利水保厅刊印的陕西省洪水调查资料刊印有1935年和1957年洪水调查成果。因此,将两次洪水纳入计算中,程家河段的资料数据如下:1935年7月6日,洪峰流量2060m3/s,可靠程度为“供参考”;1957年7月16日,洪峰流量1550m3/s,可靠程度为“较可靠”。考虑到1935年洪水在1662年以来各次洪水中序位无法确定,该洪水的重现期只能根据它是19351996年的最大洪水确定为62年一遇。因1957年7月16日洪水与实测最大洪峰比较接近,不作为特大值,而按照一般洪水对待。2.设计洪峰流量推求(1)系列插补延长根据坝址及上下游断面和邻近流域的资料,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插补延长。采用下游柴湾站的资料,考虑到流域面积非线性修正的方法延长至19511956年的资料。采用上游麻街、板桥入库站的资料,考虑流域面积线性修正的方法,延长19741996年的资料。利用本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和洪峰径流关系,由本流域的面雨量资料插补19711972年的最大洪峰流量。 利用程家坡、丹凤两站洪峰相关、两流域洪峰均值比、雨洪相关等方法综合比较,插补1973年资料。利用本流域雨洪相关,程家坡、丹凤两站洪峰相关,两流域洪峰均值比等方法综合比较,插补1958年资料。1957年的最大洪峰流量采用陕西省洪水调查资料刊印成果。通过以上方法获得的19571996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详见表2-1。表2-1 二龙山水库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及经验频率表年份洪峰流量(m3/s)序号 排队经验频率(%)1935 2060 1 2060 1.61951 335 1 1550 2.11952 440 2 1520 4.31953 748 3 1500 6.41954 1270 4 1309 8.51955 577 5 1270 10.61956 186 6 748 12.81957 1550 7 646 14.91958 1500 8 581 171959 519 9 577 19.11960 558 10 574 21.31961 581 11 558 23.41962 453 12 536 25.51963 138 13 521 27.71964 521 14 519 29.81965 646 15 494 31.91966 213 16 466 341967 536 17 453 36.21968 196 18 440 38.31969 304 19 423 40.41970 1520 20 366 42.61971 140 21 335 44.71972 200 22 305 46.81973 130 23 304 48.91974 305 24 274 51.51975 574 25 273 53.21976 159 26 246 55.31977 148 27 213 57.41978 206 28 206 59.61979 179 29 200 61.71980 176 30 196 63.81981 273 31 196 661982 423 32 186 68.11983 494 33 179 70.21984 466 34 176 72.31985 196 35 159 74.51986 93 36 157 76.61987 366 37 148 78.71988 1309 38 140 80.91989 157 39 138 831990 97 40 131 85.11991 67 41 130 87.21992 246 42 122 89.41993 77 43 97 91.51994 122 44 93 93.61995 131 45 77 95.7第三章 调洪演算3.1 水文气象资料(一)基本水文资料1.洪峰流量系列频率计算成果按有特大值情况算出的洪峰流量系列经验频率成果见表2-1,计算的参数初值:Qmol=456.5m3/s,Cv=0.97,采用皮尔逊型曲线适配,适线结果为Qmol=457m3/s,Cv=1.05,Cs=3Cv,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见表3-1。表3-1 二龙山水库洪峰流量频率分析成果表频率(%)0.2 0.5 1 2 5重现期(年) 500 200 100 50 20Qmp(m3/s) 3501 2884 2431 1983 14172.设计洪量推求(1)洪量设计时段的选定雨洪特性分析表明,程家坡断面的洪水历时一般在24h48h之间,最长不超过72h,因此,设计时段选为72h。(2)系列插补延长遇特大洪水流量 程家坡水文站有12年(19591970年)实测年最大1天、3天洪量资料,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系列插补延长: 采用下游柴湾站的资料,考虑流域面积非线性修正,延长19511956年的1天、3天洪量资料。由程家坡水文站12年实测洪峰、洪量资料,建立洪峰1天洪量、洪峰3天洪量相关关系,由前述插补得到的19711973年及1958年的洪峰插补1天、3天洪量资料。1957年的最大3天洪量资料也由该方法得到,最大1天洪量采用水库设计时的洪水调查成果。采用上游麻街、板桥两个入库站的资料,考虑流域面积线性修正的方法,推算19741996年的资料。与洪峰频率分析一致,洪量分析也是考虑1935年洪水,其重现期仍取为62年一遇。(3)洪量频率分析 1天、3天洪量采用皮尔逊型曲线适配结果为: 1天洪量:Q=1580万m3,Cv=0.75,Cs=2.5Cv; 3天洪量:Q=2900万m3,Cv=0.74,Cs=2.5Cv。 不同频率的1天、3天洪量见表3-2。表3-2 二龙山水库不同频率1天、3天洪量表频率(%) 0.2 0.5 1 2 3重现期(年) 500 200 100 50 20W1P(万m3) 7616 6573 5783 4977 3934W3P(万m3) 13775 11890 10469 9048 70633.设计洪水过程线(1)典型洪水过程的选择流域的洪水以单峰过程为主,放生时间主要在79月,因此,从程家坡水文站12年实测资料中选择1970年7月28日洪水作为典型洪水,该洪水位单峰过程,在12年实测资料中,洪峰流量和1天洪量均为最大,发生时间具有代表性。见表3-3。表3-3 典型洪水过程线 时间(h) 典型洪水(m3/s) 时间(h) 典型洪水(m3/s)7月28日 7 67月28日 20 187 8 316 21 170 9 800 22 150 10 1520 23 130 11 1250 24 117 12 10407月29日 1 110 13 810 2 100 14 585 3 95 15 450 4 88 16 360 5 80 17 270 6 74 18 240 7 67 19 210 W(万m3) 3308(2)放大计算考虑到二龙山水库为中型水库,洪峰、洪量都关系到水库安全,因此,采用同倍比放大。(二)泥沙二龙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965km2,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约86万t,洪水期在710月,7月全年最大洪水流量月。由于7月洪水系暴雨造成,故输沙量也是7月最多,平均占全年的50%以上,汛期最大日含沙量可达289kg/m3;汛期最大月含沙量可达54 kg/m3;洪水期平均含沙量17 kg/m3。按19751990年水文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71万t,推移质输沙量为15万t,推悬比约为1:5,入库推移质以粗沙为主。泥沙的有关物理力学指标为:浮容重=10.3kN/m3;水下摩擦角=15.6。(三)水库特征指标及坝址水位流量关系 水库:正常蓄水位765.00m;汛限水位762.50m。 下游水位:由二龙山水库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取。水库吹程:设计洪水位时的水库吹程D设=1.0km;校核洪水位时的水库吹程为D较=1.2km。表3-4 二龙山水库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表 水位(m) 流量(m3/s) 水位(m)流量(m3/s) 719.0 0 721.8 896.0 719.5 162.0 722.45 1310.0 720.0 305.0 722.8 1542.0 721.0 603.0 723.5 2060.0 (四)气象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28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89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9.06m3/s,月最枯平均流量为0.41m3/s,年径流的变差系数为0.5,偏差系数为2Cv。工程所在区域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温温和。除1月份气温过低不能浇注混凝土外,其余时间均可施工。多年平均最大风速v=20m/s。3.2 底孔规模及死库容的确定考虑水库排沙和防汛及意外情况下泄洪的需要,宜建底孔。城市洪水和灌溉用水可从水库火电站尾水取水。根据水库堆积所需和排沙的要求,选取底孔进口高程为724m,选取死水位为735m,相应的死库容为230万m3。二龙山水库水位库容ZV关系曲线见表3-5及图3-1。表3-5 二龙山水库水位库容ZV关系曲线表库水位Z(m) 735 740 745 750 751 755库容V(万m3) 230 520 1040 1740 1900 2750库水位Z(m) 760 762.5 765 770 770.46 771库容V(万m3) 4040 4780 5700 7760 8000 8220图3-1 水位库容曲线3.3 调洪计算(一)调洪演算的任务是进行水库的蓄泄调节计算,推求泄流过程和最大下泄流量,并确定有关防洪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以此确定坝高等。(二)本设计调洪演算采用半图解法中的双辅助曲线法。原理如下:将水量平衡方程式 (3-1)改写为 (3-2)式(4-2)中V/t 、(V/t-q/2)和(V/t+q/2)均可与水库水位Z建立函数关系。因此,可根据选定的设计时段t值、已知的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以及根据水力学公式算出的水位下泄流量关系曲线(见表3-6),事先计算并绘制曲线组:(V/t-q/2)=f1(Z)、(V/t+q/2)=f2(Z)和q=f3(Z),见表3-7;(三)双辅助曲线法调洪计算步骤首先,根据起始条件q1,在辅助曲线上查出相应的(V1/t+q1/2)值,然后由式(4-3)计算出V2/t+q2/2=V1/t+q1/2+Q-q1,再由(V2/t+q2/2)值在单辅助曲线上反查出相应的q2值,以q2作下一时段的q1,重复上述图解计算,即得下泄流量过程线q=f(t)。用此方法作调洪计算时需图解与列表计算相结合进行。(四)本设计调洪计算步骤如下。1.起调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762.5,正常蓄水位:765.00。2.参加泄洪的调洪流量不包括发电流量,泄洪由底孔和表孔组成。 由于坝址段处岩石工程分级属于三级,岩石综合评价是中等岩石,所以取允许下泄单宽流量:q=50-70m3/(s.m); 溢流堰净宽取40m,设闸门 5孔,每孔净宽8m。(b/H=1-2);选取H0=4.5m。堰顶高程:Z堰顶=Z正-H0=765.00-4.50=760.50;溢流堰泄流能力计算公式:Q=mnb2gH03/2式中:侧收缩系数,取0.93;m流量系数,取0.48;根据水库堆积所需和排沙的要求,选取底孔的进口高程为724.00m。选取死水位为735.00,相应的死库容为230万m3。底孔设计:考虑到水库排沙、防汛、意外情况下泄洪及放空等需要,宜建底孔。选取3*3的泄水底孔。为无压泄水底孔。孔口泄流能力计算公式:Q=Ak2gHw;式中:Q流量,m3/s;Ak出口处的面积;取3*3=9m2;Hw自由出流时为孔口中心处的作用水头淹没泄流时为上下游水位差,m;孔口或管道流量系数,选取为0.85;3.设计洪水起调时间由下泄能力和防洪限制水位确定为洪水来后30分钟,在第30分钟以前,q=Q,且均小于206.12m3/s。取t=0.5h=1800s;设计洪水调洪计算从第30分钟开始,此时水库初始水位Z1=762.5m,相应的下泄流量q1=429.82 m3/s。4. 计算并绘制曲线组:(V/t-q/2)=f1(Z)、(V/t+q/2)=f2(Z)和q=f3(Z)。其中V取堰顶以上库容,计算时段取t=0.5h。计算过程见表3-7,在CAD中绘制出曲线组,以便计算量取。表3-6 水位与下泄流量关系计算表上游水位Z(m)底孔水位差h(m)底孔流量Q(m3/s)溢流堰水位差h (m)开5孔溢流堰流量Q(m3/s)开5孔下总流量(m3/s)75529.5184.04 00.00 184.04 755.530185.60 00.00 185.60 75630.5187.14 00.00 187.14 756.531188.67 00.00 188.67 75731.5190.18 00.00 190.18 757.532191.68 00.00 191.68 75832.5193.18 00.00 193.18 758.533194.66 00.00 194.66 75933.5196.13 00.00 196.13 759.534197.58 00.00 197.58 76034.5199.03 00.00 199.03 760.535200.47 00.00 200.47 76135.5201.89 0.527.96 229.86 761.536203.31 179.09 282.40 76236.5204.72 1.5145.30 350.02 762.537206.12 2223.71 429.82 76337.5207.50 2.5312.64 520.14 763.538208.88 3410.98 619.86 76438.5210.25 3.5517.89 728.14 764.539211.61 4632.74 844.35 76539.5212.97 4.5755.01 967.98 765.540214.31 5884.28 1098.59 76640.5215.64 5.51020.18 1235.83 766.541216.97 61162.41 1379.38 76741.5218.29 6.51310.70 1528.99 767.542219.60 71464.81 1684.41 76842.5220.90 7.51624.52 1845.43 768.543222.20 81789.65 2011.85 76943.5223.49 8.51960.03 2183.52 769.544224.77 92135.49 2360.26 77044.5226.04 9.52315.90 2541.94 770.545227.31 102501.12 2728.42 77145.5228.57 10.52691.02 2919.59 771.546229.82 112885.51 3115.33 77246.5231.07 11.53084.47 3315.54 表3-7 (V/t-q/2)=f1(Z)、(V/t+q/2)=f2(Z)和q=f3(Z)辅助曲线计算表库水位Z(m)库容V(万m3)下泄流量q(m3/s)q/2(m3/s)V/t(m3/s)V/t-q/2(m3/s)V/t+q/2(m3/s)7552731184.0492.02 15172.22 15080.20 15264.24 755.52845185.692.80 15805.56 15712.76 15898.36 7562963187.1493.57 16461.11 16367.54 16554.68 756.53084188.6794.34 17133.33 17039.00 17227.67 7573208190.1895.09 17822.22 17727.13 17917.31 757.53336191.6895.84 18533.33 18437.49 18629.17 7583467193.1896.59 19261.11 19164.52 19357.70 758.53601194.6697.33 20005.56 19908.23 20102.89 7593739196.1398.07 20772.22 20674.16 20870.29 759.53881197.5898.79 21561.11 21462.32 21659.90 7604026199.0399.52 22366.67 22267.15 22466.18 760.54175200.47100.24 23194.44 23094.21 23294.68 7614327229.86114.93 24038.89 23923.96 24153.82 761.54484282.4141.20 24911.11 24769.91 25052.31 7624644350.02175.01 25800.00 25624.99 25975.01 762.54808429.82214.91 26711.11 26496.20 26926.02 7634976520.14260.07 27644.44 27384.37 27904.51 763.55149619.86309.93 28605.56 28295.63 28915.49 7645325728.14364.07 29583.33 29219.26 29947.40 764.55505844.35422.18 30583.33 30161.16 31005.51 7655690967.98483.99 31611.11 31127.12 32095.10 765.558781098.59549.30 32655.56 32106.26 33204.85 76660711235.83617.92 33727.78 33109.86 34345.69 766.562681379.38689.69 34822.22 34132.53 35511.91 76764691528.99764.50 35938.89 35174.39 36703.38 767.566751684.41842.21 37083.33 36241.13 37925.54 76868851845.43922.72 38250.00 37327.29 39172.72 768.570992011.851005.93 39438.89 38432.96 40444.81 76973172183.521091.76 40650.00 39558.24 41741.76 769.575402360.261180.13 41888.89 40708.76 43069.02 77077672541.941270.97 43150.00 41879.03 44420.97 770.579982728.421364.21 44433.33 43069.12 45797.54 77182332919.591459.80 45738.89 44279.09 47198.68 771.584723115.331557.67 47066.67 45509.00 48624.33 77287163315.541657.77 48422.22 46764.45 50079.99 表3-8 典型洪水放大过程线时间(h)Q(m3/s)Q设(m3/s)Q核(m3/s)7月28日 76814831641272898001044184310152019833501111250163128791210401357239513810105718661458576313471545058710361636047082917270352622182403135531921027448420187244431211702223922215019634523130170299241171532697月29日 111014425321001302303951242194881152035801041846749717076787154 P=2Qm设=1983 P=0.2Qm核=3501 Qm典=1520 K设=1.3046053 K核=2.30328953.求放大洪水过程线。利用同倍比放大法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得到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过程线。计算过程见表4-8。4.调洪计算求qt过程和库水位过程。计算过程见表3-9与表3-10。表3-9 设计洪水位计算表时间t(h)入库流量Q(m3/s)平均入库流量Q(m3/s)水库水位Z1(m)V/t-q/2(m3/s)V/t+q/2(m3/s)下泄流量q(m3/s)0.5210.04311.15762.5026,496.20429.821412.26570.11762.4426,387.4926807.35419.861.5727.97885.82762.5226,524.8726957.60432.7421043.681278.51762.7526,936.1427410.69474.562.51513.341748.17763.1527,663.9228214.65550.7331983.001894.94763.7428,740.1229412.09671.973.51806.881718.82764.3229,831.3930635.06803.6641630.761562.27764.7530,644.0631550.21906.154.51493.771425.28765.0531,225.2532206.32981.0751356.791281.78765.2531,617.1832650.541033.355.51206.761131.75765.3631,836.3732898.961062.5961056.73983.35765.3931,897.3932968.121070.736.5909.96836.58765.3531,820.2932880.731060.447763.19719.1632656.87表3-10 校核洪水位计算表时间t(h)入库流量Q(m3/s)平均入库流量Q(m3/s)水库水位Z1(m)V/t-q/2(m3/s)V/t+q/2(m3/s)下泄流量q(m3/s)013.82 192.32 762.50 26496.20 429.82 0.5370.83 549.33 762.38 26278.63 26688.53 409.89 1727.84 1006.54 762.45 26406.38 26827.97 421.59 1.51285.24 1563.93 762.75 26938.15 27412.91 474.76 21842.63 2257.22 763.30 27923.00 28502.08 579.08 2.52671.82 3086.41 764.11 29426.51 30180.22 753.71 33501.00 3345.53 765.19 31495.77 32512.92 1017.15 3.53190.06 3034.58 766.21 33544.46 34841.30 1296.83 42879.11 2758.19 766.95 35065.67 36579.04 1513.38 4.52637.27 2516.34 767.46 36152.38 37823.86 1671.48 52395.42 2262.98 767.80 36888.36 38668.72 1780.36 5.52130.54 1998.10 767.99 37308.67 39151.34 1842.67 61865.66 1736.10 768.05 37443.80 39306.77 1862.97 6.51606.54 1476.98 768.00 37333.54 39179.91 1846.37 71347.42 1269.69 38810.52 由以上调洪计算可得到水库的特征水位和特征库容:Z设=765.40m,V设=5710万m3;Z核=768.05m,V核=6890万m3。在校核洪水位Z校=768.05m下,大坝最大静水位库容V最大=6890万m,查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中表2.1.1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可得:该枢纽工程为等工程。枢纽永久建筑物等级为3级(注: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第四章 工程地质 4.1 区域地质概况二龙山水库枢纽位于商丹盆地上游峡谷出口处,库区属中高山地形,系东秦岭加里东褶皱东部边缘地带。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变质岩,岩性以钙质石英岩为主,夹有钙质石英片岩。坝轴线附近发育背斜,上游岩层倾向NE,下游因褶皱及断层作用岩层倾向NE或SW,倾角4065。区域断层以近EW向为主,控制商丹断陷盆地的生成及发展,其中黄牛铺黄台断裂横跨盆地边缘距坝区较近,坝区断层裂隙的发育特征均与其相关。坝区基本烈度度,按构造分级标准,工程区属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地区。 4.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性(1)下元古界变质岩系:主要由灰白色钙质石英岩、深灰色石英片岩及紫红色含磁铁矿钙质石英岩、灰绿色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石英片岩组成与上覆新地层成不整合接触在坝区河谷两岸及上游广泛分布,最大厚度大于900mm。(2)侏罗-白垩系陆相沉积的碎屑岩系(J-K):由杂色紫红色砾石、灰色、灰黄色砂岩及绿黄砂页岩、灰黑页岩夹层组成,上覆新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分布在坝区上游,呈EW方向,伸长最大宽大为1000m,厚度500m700m。(3)下更新统杂色半胶结的砂砾石层(Q1):分选性较差粒径1cm2cm和10cm者较多。厚1m5m,分布于右岸三级阶地,高程790m以上。(4)由变新统钙质胶接的砂砾石层(Q2):砾石由石英岩、石英片岩及云母片岩较多,粒径1cm2cm,多成棱角状,厚1m20m。出露面积很小,仅残留在右岸下游二级阶地的冲沟中。(5)至新统坡积残积亚粘土及冲击砂砾石层(Q4),坡积和亚粘土分布在两岸,斜坡多成棕黄色和浅红色。亚粘土夹钙质碎石,厚度因地而异,一般1m5m冲击砂砾石层分布在河床一级阶地和漫滩地段,河床部分最大厚度为13m。2.地质构造测区为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东部边缘地带,构造比较复杂,褶皱和断层比较发育。其构造呈东西向伸长,而南北平行排列,水库区主要为一单一斜构造。走向近东西,倾向北东,倾角2238。局部有侧转背斜存在,与区域构造线吻合,主要构造线描述于后。(1)侧转背斜。 岩性为钙质石英岩,背斜产状轴面呈北东向伸长,两翼倾向河谷上游,北翼倾角较缓,一般为2534,南翼较陡,一般倾角5060,有的近乎直立,背斜轴部岩层产状不清,而节理裂隙集中发育分布于坝轴附近,背斜轴面与坝轴线平行。(2)在节理裂隙灾区与褶皱的影响下,坚硬的石英岩节理裂隙比较发育,在坝轴线两岸有11条较大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组:其一为走向NE230,倾向32,倾角84。其二为“X”节理裂隙组,走向80或120,倾向HW或NE,倾角3085。一般呈闭合,向坡内局部有填充物,但多为结晶方解石脉和钙质胶接的片岩碎裂隙面,通常平整,并附有紫红色氧化物薄膜。3.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1)地貌 中高山地形:由坝址逆流而上均为中高山地形,地形一般较陡,坡面起伏不平,基岩裸露,多为覆盖物质。河谷堆积侵蚀地形:一级阶地倾斜向河床见于坝址右岸下游地带,台面高程725m737m,阶地物质下部为砂砾石层,上部为亚砂土和亚粘土。二级阶地仅在右岸冲沟中有部分残余,主要由松散沙砾石和亚粘土组成。三级阶地呈倾斜状残留在坝址右岸上游变质岩斜坡上。(2)物理地质现象崩塌体:分布在坝址上游左岸的近代崩塌体由坡积土夹块石及钙质结核而成,形状似簸箕。岩基滑坡:位于坝址上游右岸,滑动岩块以石英岩为主,其次是云母片岩。溶洞:坝轴线上游35m,高程728m处有一较大的溶洞。溶槽:主要发育在坝址两岸岩石较风化破碎带或节理裂隙集中地段。4.水文地质:坝址区地下水分布及类型描述如下:冲积层潜水:分布在河床砂砾石层中.一般水位埋深0.360.5m,含水层最大厚度为13m,水量丰富,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水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在两岸基岩及坝基坚硬的石英岩裂隙中水位高程712.48718.34m,由河床冲积潜水,河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水的化学类型为HCO-3Ca2+Mg2+水坡积层潜水:分布在两岸坡积层中,常以下降泉的形式溢出,水量较小,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化学类型:HCO-3Ca2+K+ Na+水 4.3 坝轴线工程地质条件1.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岩性主要为灰白色、乳白色及浅紫红色钙质石英岩,透水性较强,坚性脆,强度大。物理力学性质为:干容重2.78kg/cm2,吸水率0.057%,孔隙率2%。干抗压强度1835kg/cm2,饱和抗压强度1527kg/cm2。 坝基构造较复杂,断层和构造裂隙较发育。 水文地质条件:两岸基础裂隙岩石水由于构造裂隙发育互相贯通,当基岩开挖后在坝基形成局部裂隙承压水,其水头高度随基坑开挖排水的延长而降低。右岸基岩裸露,灰白色钙质石英岩分布,宽度15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起重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建筑模板、钢筋等临时材料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天津市企业招聘员工劳动合同书
- 纺织机械岗位职责分析试题及答案2024
- 2025办公楼租赁合同合同范本
- 酒店经营数据来源分析试题及答案
- 酒店经营者应具备的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供水合同协议书的模板
- 2025年委托贷款借款合同与通知单范本
- 2025租房合同应该注意什么
- 慢阻肺的管理课件
- 新媒体实验影像课件
- 北师大版《相遇问题》公开课课件
- HP系列培训手册
- 游戏王统一规则
- 毕业论文-原油电脱水方法与机理的研究
- 陕西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
- 2021-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物理试题(原卷版)
- 大学体育课程设置
- JJF(鲁) 142-2022 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
- GE全球供应链的管理与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