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算乘法教学案例冯瑞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教材简析:“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并且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渡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而这些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如123就要用到103和23的口算),在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中又同时巩固了口算。在学习方法上,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学情分析: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时最为紧密的。尤其是计算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牢记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口算的方法已经掌握,这样,在学生的交流学习中,彼此促进,相互启发,对于学生参与经历方法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P68主题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生:游乐场。师:你最喜欢游乐场里的什么项目呢?生1:激流勇进生2:过山车师:你能不能在这幅图上收集到有关数学的信息?生看图回答。师:(出示小黑板)老师把同学们收集的信息整理到小黑板上,你能根据以上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提个要求:你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同学们计算。【意图:教师在此提出的问题实际包含两方面的要求: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且要便于计算。这样,要求学生学会用耳朵审题,注意倾听要求,而且在以下学生的发言中,做出对他人回答的正确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生:坐过山车的价钱是坐旋转木马的几倍?其他学生纷纷举手有不同意见。师:这个问题合适吗?生:不合适,因为老师要求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而他提出的问题用除法计算。师:请同学们注意倾听老师的要求,谁还能提出问题?生:5个人坐碰碰车,需要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合适吗?谁能列式计算?生:35=15(元)师:15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利用乘法口诀。师:很好,谁还能提出其它问题?生:一个同学玩3次激流勇进,要花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可以吗?谁来列式计算?生:36=18(元)师:这道题我们依然根据乘法口诀就能很好的解决。谁再来提问?生:1名同学玩3次过山车要花多少钱?师:这个问题可以吗?谁来列式计算?生:310=30(元)师:这个算式与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个算式不能直接用口诀算结果。师:那么,这个算式是否正确?(学生回答不够肯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类型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意图: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回顾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乘法计算的问题,又利用了迁移的方法引出新的内容,在新旧知识的对比中,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刚刚提出的问题都很好,给老师个机会提个问题好不好?(大屏幕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谁来读题、列式?生:29=18(元)师:这道题用乘法口诀来算难不倒大家,那么来看下一个问题(大屏幕出示:10人要多少钱?)谁来解答?生:210=20(元)师:你是怎么算的,说说想法?生1:10+10=20师:把乘法转化成学习过的加法来算,真好,你很会思考。生2:29=18,18+2=20师:我们依然借助乘法口诀,在加上多余一人的钱数,可以,你很有想法。生3:用竖式计算方法可以,但是它不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所以,不太适用。生4:21=2,210=20【意图:当问题抛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给予所有有想法的学生一些肯定。让更多的学生在思考探索中体验求索成功的喜悦。并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多样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师:这种方法行不行呢?说说道理。(学生说不清楚)那么,我们来验证一下。(黑板板书举例:230)谁会算?生:230=60师:说说想法?生:23=6, 230=60师:你选择了第三种方法,这么算行吗?谁来用其它算法验证?生:30+30=60师:好的,看来对于这道题来说,第三种方法也是合适的。可是,说服力还是不够,请同学们每个人都在练习本上举出这种类型题的例子,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得出一个结论。生各自举例后汇报。生1:430=120.43=12,430=120;30+30+30+30=120生2:604=240.64=24,604=240;60+60+60+60=240生:9090=8100. 99=81,9090=8100【意图: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此环节要得以突破。我想把看似简单不易深入思考的口算方法不是拿来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一个有待验证的结论,让学生主动去创造求知的过程。无论是有想法的,在他人的启示下有了想法的,甚至是只看懂了结论还没有想法的,在他试图去创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收获都是巨大的。】师:同学们举了这么多的例子,看来在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时,我们可以采用第三种方法。那么最后这名同学举的例子,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验证。下面,我们进行一组口算。大屏幕出示一组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口算,并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口答,说想法。师:同学们在口算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第三种方法,看来这种方法相对这种题型很适用。三、巩固练习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书中P69做一做生汇报:204=80;2004=800;20004=8000师:这组算式与我们刚刚研究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1:计算上有规律生2:刚才的算式都是整十数乘一位数,这里出现了整百数、整千数师:2004=800,你是怎么想的?生:24=8,2004=800师:你依然采用了我们刚刚研究的第三种方法,可以吗?谁来验证?生:200+200+200+200=800师:的确适用,那么,20004=8000呢?谁来说想法?并且验证。生1:按规律,一个比一个多一个0生2:84=2,80004=2000生3:24=8,20004=8000;2000+2000+2000+2000=8000师:看来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我在2000的末尾再添一个0呢?生:积是80000师:我们来小结一下,对于这种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式,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小组讨论一下。【意图:口算乘法方法的提炼,不是学生意识中的想当然,而是通过大量的实践,最终得到最真实的验证结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习惯。】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师:(大屏幕出示方法)同学们齐读一遍。师:口算竞赛,完成书上P711生完成后,开火车式汇报师反馈结果,举出有争议的一题“5006”师:500后有2个0,所以得300,不对吗?生:56=30,在30的后面再添2个0,所以是3000师强调:要用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四、总结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前后经历了两次试教,呈现的这节教研课让我很有收获。我在教学中有以下的优势体现:一、 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数学知识之间联系是很紧密的,计算教学更是如此。1.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210=20这个算式,10+10=20;2.验证口算方法的过程3.知识的迁移:例如:29=18,18+2=20,想到9个2是18,10个2就是20.再如:从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运用到到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以上的设计使学生自主的借助旧知,解决新知。二、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不同的策略。二班的学生聪明、思维活跃,很善于提问。在本节课,学生出现了五种解题策略。1.用加法算;2.竖式计算;3.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4.分解法;5.运用口算方法我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在解决210=20这个算式时,前两次试教中,在这个环节没有出现用口算方法解题的策略,而这次学生直接提出了用21=2,再在2后面添一个0的口算方法。我大胆的改变了教学环节,设计在例1中的问题二才出现的,引导学生经历并发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就学生思想的提前而提前处理了。我觉得尽管变动了教材,但是更大限度的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三、 教学扎实,学生掌握较好尽管本节课的习题量很少,还有两道准备的习题没有时间处理,但是,学生对口算方法掌握的很好,所以在练习中以及课后作业的反馈中,都有很好的表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得以体现。四、 三维目标的达成,使知识呈现有了深度和广度 本节课上暴露出的问题:1.问题处理,还不够灵活本节课有几处突发事件真的是我始料不及的。两次试教中从没出现的问题居然接踵而至。例如:在情境导入环节,让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前两名学生提出的问题围绕口诀出现,第三名学生就提出了310=30,我没有抓住机会,遵从学生的认知,而是又回到教材的原点。2.对数学知识的驾驭能力有限,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不够刚刚提到学生出现的五种解题策略。学生出现用竖式计算,用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其实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有效契机,我简单、生硬的否定不仅仅抹杀了学生的一腔热情,更暴露了我对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宏观的把握知识点,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要注重并完善的。3.难点的突破还有些牵强口算方法的提炼有些突兀,如果分步骤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谷子高粱产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发展
- 传统乡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复兴与发展趋势
- 投资者对ESG表现的关注与企业市值波动的关联
-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估及其环保效益
- 租赁仓库费合同(标准版)
- 路边立牌申请报告(3篇)
- 乐于劳动善于劳动课件
- 丽江食品安全员培训课件
- Deoxythymidine-5-triphosphate-d15-dilithium-dTTP-d-sub-15-sub-dilithium-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临高渔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联合办刊协议书
- 不同负重增强式训练对跆拳道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和灵敏素质的影响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2025版)
- 村书记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库存优化模型》课件
- 幼儿园办公家具教学家具采购招标文件
- 生产承包劳务合同协议
- 2023-2024部编人教版5五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抓草机管理制度
- 选煤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全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