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观之我见_第1页
大学生幸福观之我见_第2页
大学生幸福观之我见_第3页
大学生幸福观之我见_第4页
大学生幸福观之我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幸福观之我见成功与幸福,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孜孜以求的目标。那么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幸福呢?每个人心中都自己衡量的标准。记得大一下学期我曾选修过一门课大学生成功学,通过授课老师对成功学的阐述,我对成功有了自己的一种认识:我觉得成功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快乐与幸福!然而我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感受不到幸福与快乐,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也许在许多社会人的眼里,现在校园里“80后90后”的大学生是蜜罐里泡大的,从小学到大学一路顺风顺水,未经坎坷。他们大多会觉得我们生活的真幸福。然而事实却是截然不同的,通过调查你就会发现不少大学生却都感觉自己不幸福。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学期所选青年幸福导论课的学习,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和理解。首先我们必须先搞清楚幸福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知道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因素有哪些?最后我们还要了解大学生幸福观应如何培养。1.幸福是什么?我觉得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便对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幸福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概括起来,主要就是求真趋美,乐善好施。当它体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包孕天地的广阔胸襟和脚踏实地的劳动创造,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当它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时,就是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学会分享别人的幸福,同时乐于关爱和给予,从而增进别人的幸福;当它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是要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辨的头脑,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的心态,以大自然的美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总之,幸福是要人们去追求,去感受,去创造的,它是人们在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的过程中,一种可以体验和感受的有价值的心态。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并非总是洒满阳光,铺满鲜花的,有时也会遇到暴雨狂风,惊涛骇浪。幸福也是一个流动演进的过程,它并非时时会光顾你,永远守望在你身旁,生活有时也会给你带来磨难、烦恼,甚至不幸。但只要我们求真趋美、乐善好施,不断地完善自我,只要我们不断地追求幸福,深切地感受幸福,努力地创造幸福,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理性的、科学的幸福观,幸福就会降临在我们身上。2.影响大学生幸福观的因素2.1.金钱、物质享受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大潮的冲击和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对正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大学生产生负面效应。经济上的利益驱动机制投射到大学生身上就表现为淡化群体、强调自我、追求物质利益享受等不良现象。多种分配形式并存、贫富差距、收入明显不平衡,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招生并轨,收费上学”的招生制度的改革,使得学生家庭必须支付一笔高额的教育费用,金钱的支付要求金钱的回报,客观上造成他们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在这样一种经济体制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与追求已逐渐由理想主义价值目标转向现实主义价值目标,价值观、幸福观上的功力化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大学生认为:“有钱就有一切、金钱就是幸福。”不可否认,幸福是建立在一定物资生活基础之上的,幸福生活的产生和维系离不开相应的物质财富、生活资料,但是,物质财富与幸福生活是否必然成正比?我们的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金钱、物资享受和幸福的关系呢?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2.2.就业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而面对越来越强的就业竞争,大学生们似乎显得无可奈何。寒窗十几载,好容易挤进大学的门槛,如今就要走向社会,面对父母的期望,面对自己的理想,却不知道路在何方。这又怎么能让大学生感到幸福?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反而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不幸福感的产生说到底都是来自于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和不和谐。一方面,就业压力来自于社会,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上了大学就理应找一分体面和舒服的工作,因此形成了大学生找工作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校教育者应通过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转变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认清形势,认识自我,平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和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2.3.情感问题象牙塔里的爱情是许多大学生都非常期盼的,但象牙塔里的爱情也是最脆弱。许多大学生把恋爱动机指向“体验爱情幸福”和“充实大学阶段生活”,可见,当代大学生注意的是恋爱的过程本身,对结果则不太在意,但恋爱的结果往往会产生副作用。有调查显示,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大学生作为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其各种情感本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毕竟他们还是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还处于未成熟阶段,一旦感情出现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失落、迷茫、自卑,不仅仅影响学习,有甚者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许多大学现在都把失恋后的心理调适作为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心理辅导使得很大一部分存在情感困惑的同学走出困惑,重新建立自信,并且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情感的关系。3.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3.1.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本”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将人类创造的丰富文化财富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内化为国民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国民身上相对稳定的品格。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从关注社会与自然发展的高度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发展。当代中国,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追求崇高,完善人格,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人文素质使人明白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对英雄品质的肃然起敬和对伟岸人格的心驰神往,并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去竭力实现人生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文艺、历史、哲学、美学等,这些都应当成为其重要内容。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的关键,因此要避免说教式、注入式等形式化倾向,注重人文学科本身的魅力。要探索多元化的人文教育形式和内容,诸如举办人文知识的系列讲座,开展多种形式、内容多变的人文知识竞赛,开展阅读与人文教育有关的书籍活动,外出参观人文景观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了人文意识,提高了人文素养,使人文素质教育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另外,校园文化是环境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熏陶作用不可忽视,更不可替代。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会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提醒人们要做一个文明素质较高的人。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时间和空间,利用好橱窗、板报、广播电视、校报等文化宣传设施,利用好校园的绿化、美化,使校园环境的主题充满人文教育的文化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优良的育人环境。3.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任何一个文明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积淀、继承、扬弃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兴衰相同步。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以群体、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主体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以理想人格、理想社会为价值目标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灵魂。以“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以“和合”与“大一统”为价值标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价值实现途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精髓。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理性幸福观的精华部分是建立理性、科学的幸福观的有益补充。例如,孔子的“和谐为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天人合一关;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观;老子的“福兮祸所,祸兮福所伏”的辨证思维观,都有其科学的、合理的内核,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幸福快乐,富贵贫贱很有补益。3.3.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生长在国家及家庭的经济条件都空前好转的情况下。社会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炮火的洗礼,也没有亲身体验过在物质极端匮乏、善恶颠倒的年代灵与肉的拷问,因此,他们的人生中不幸的遭遇最少,却又最容易遭受到不幸带来的伤害,他们也最不能体会到幸福的珍贵。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是在痛苦中磨砺,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逆境既是人生所不可避免的,又对人生存在具有意义,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不幸的,关键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观。4.感想与建议通过这半个学期对青年幸福导论的学习,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重要性。也对影响大学生幸福感产生的诸多的因素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对幸福的追求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改变了自己以前对幸福的一些错误的认识和看法,争强了自己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信心。通过学习,也让我对自己以后的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打算。并看清楚了自己在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所缺乏的很多必备的技能和自身很多不足之处,由此我能够在大学的最后两年里努力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克服自身不足之处,等到大学毕业之后不至于因为这些而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影响自己一生的幸福。因此我觉得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