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单片机的定时器 计数器 7 1定时器 计数器1 基本概念 1 计数 计数是指对外部事件的个数进行计量 其实质就是对外部输入脉冲的个数进行计量 实现计数功能的器件称为计数器 2 定时 8051单片机中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是一个部件 只不过计数器记录的是外界发生的事件 而定时器则是由单片机内部提供一个非常稳定的计数源进行定时的 这个计数源是由单片机的晶振经过12分频后获得的一个脉冲源 所以定时器计数脉冲的时间间隔与晶振有关 3 定时的种类软件定时 利用执行一个循环程序进行时间延迟 其特点是定时时间精确 不需外加硬件电路 但占用cpu时间 因此软件定时的时间不宜过长 硬件定时 利用硬件电路实现定时 其特点是不占用cpu时间 通过改变电路元器件参数来调节定时 但使用不够灵活方便 对于时间较长的定时 常用硬件电路来实现 可编程定时器 通过专用的定时器 计数器芯片实现 其特点是通过对系统时钟脉冲进行计数实现定时 定时时间可通过程序设定的方法改变 使用灵活方便 也可实现对外部脉冲的计数功能 mcs 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器 计数器 简称为t0和t1 均可作定时器用也可计数器 它们均是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当计数器计满回零时能自动产生溢出中断请求 表示定时时间已到或计数已终止 适用于定时控制 延时 外部计数和检测等 计数器 对引脚t0 p3 4 和t1 p3 5 输入的外部脉冲信号计数 当输入脉冲信号从1到0的负跳变时 计数器就自动加1 计数的最高频率一般为振荡频率的1 24 定时器 对系统晶振振荡脉冲的12分频输出进行计数 1 定时器 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16位加法计数器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 t0 tl0 低8位 和th0 高8位 t1 tl1 低8位 和th1 高8位 2 mcs 51内部定时器 计数器 8051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 计数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 控制寄存器tcon 88h tf1tr1tf0tr0ie1it1ie0it0 tf0 tf1 t0 1计数溢出标志位 可用于申请中断或供cpu查询 在进入中断服务程序时会自动清零 但在查询方式时必须软件清零 1 计数溢出 0 计数未满 tr0 tr1 t0 1启停控制位 1 启动计数 0 停止计数 ie0 ie1和it0 it1 用于管理外部中断 前面已介绍过 m1 m0 工作方式选择位 00 13位定时器 计数器 01 16位定时器 计数器 常用 10 可自动重装的8位定时器 计数器 常用 11 t0分为2个8位定时器 计数器 仅适用于t0 c 定时方式 计数方式选择位 1 选择计数器工作方式 对t0 t1引脚输入的外部事件的负脉冲计数 0 选择定时器工作方式 对机器周期脉冲计数定时 如下页图所示 2 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t1 t2 gate 门控位 定时器 计数器的启 停可由软件与硬件两者控制 0 软件控制 只由tcon中的启 停控制位tr0 tr1控制定时器 计数器的启 停 1 硬件控制 由外部中断请求信号 和tcon中的启 停控制位tr0 tr1组合状态控制定时器 计数器的启 停 其控制逻辑如下图所示 7 2定时器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8051单片机的定时器 计数器共有四种工作模式 现以t0为例加以介绍 t1与t0的工作原理相同 但方式3下t1停止计数 1 工作方式0 m1m0 00 13位定时器 计数器 由th0的全部8位和tl0的低5位 tl0的高3位未用 构成13位加1计数器 当tl0低5位计数满时直接向th0进位 并当全部13位计数满溢出时 溢出标志位tf0置 1 2 工作方式1 m1m0 01 16位定时器 计数器 由th0和tl0构成16位加1计数器 其他特性与工作方式0相同 3 工作方式2 m1m0 10 自动重装计数初值的8位定时器 计数器 16位定时器 计数器被拆成两个8位寄存器th0和tl0 cpu在对它们初始化时必须装入相同的定时器 计数器初值 以tl0作计数器 而th0作为预置寄存器 当计数满溢出时 tf0置 1 同时th0将计数初值以硬件方法自动装入tl0 这种工作方式很适合于那些重复计数的应用场合 如串行数据通信的波特率发生器 4 工作方式3 m1m0 11 2个8位定时器 计数器 仅适用于t0 tl0 8位定时器 计数器 使用t0原有控制资源tr0和tf0 其功能和操作与方式0或方式1完全相同 th0 只能作为8位定时器 借用t1的控制位tr1和tf1 只能对片内机器周期脉冲计数 在方式3模式下 定时器 计数器0可以构成两个定时器或者一个定时器和一个计数器 t0方式3下的t1方式2 因定时初值能自动恢复 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更为合适 7 2 1定时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一 方式0方式0为13位计数 由tl0的低5位 高3位未用 和th0的8位组成 tl0的低5位溢出时向th0进位 th0溢出时 置位tcon中的tf0标志 向cpu发出中断请求 定时器模式时有 n t tcy计数初值计算的公式为 定时器的初值还可以采用计数个数直接取补法获得 计数模式时 计数脉冲是t0引脚上的外部脉冲 门控位gate具有特殊的作用 当gate 0时 经反相后使或门输出为1 此时仅由tr0控制与门的开启 与门输出1时 控制开关接通 计数开始 当gate 1时 由外中断引脚信号控制或门的输出 此时控制与门的开启由外中断引脚信号和tr0共同控制 当tr0 1时 外中断引脚信号引脚的高电平启动计数 外中断引脚信号引脚的低电平停止计数 这种方式常用来测量外中断引脚上正脉冲的宽度 二 方式1方式1的计数位数是16位 由tl0作为低8位 th0作为高8位 组成了16位加1计数器 计数个数与计数初值的关系为 三 方式2方式2为自动重装初值的8位计数方式 工作方式2特别适合于用作较精确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计数个数与计数初值的关系为 四 方式3方式3只适用于定时 计数器t0 定时器t1处于方式3时相当于tr1 0 停止计数 工作方式3将t0分成为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l0和th0 定时器 计数器可按片内机器周期定时 也可对由t0 t1引脚输入一个负脉冲进行加法计数 在应用时 其工作方式和工作过程均可通过程序设定和控制 因此 定时器 计数器在工作前必须先对其进行初始化 计算和设置初值 1 定时器t0 t1中断申请过程 1 在已经开放t0 t1中断允许且已被启动的前提下 t0 t1加1计满溢出时tf0 tf1标志位自动置 1 2 cpu检测到tcon中tf0 tf1变 1 后 将产生指令 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3 tf0 tf1标志位由硬件自动清 0 以备下次中断申请 7 2 2定时器 计数器的应用 2 定时器 计数器初始化的步骤 1 写tmod 设置定时器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2 计算定时器 计数器的初值 写入th0 th1 tl0 tl1 3 设置ie ip 以开放相应的中断和设定中断优先级 3 定时器 计数器的定时器 计数器范围 1 工作方式0 13位定时器 计数器方式最大计数值 213 8192 2 工作方式1 16位定时器 计数器方式最大计数值 216 65536 3 工作方式2和工作方式3 8位的定时器 计数器方式因此 最大计数值 28 256 3 计数器初值的计算 方法 用最大计数量减去需要的计数次数 即 tc m c其中 tc 计数器需要预置的初值 m 计数器的模值 最大计数值 方式0时 m 213 方式1时 m 216 方式2 3时 m 28 c 计数器计满回0所需的计数值 即设计任务要求的计数值 例如 流水线上一个包装是12盒 要求每到12盒就产生一个动作 用单片机的工作方式0来控制 则应当预置的初值为 tc m c 213 12 8180 4 定时器初值的计算 定时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t m tc t0 或tc m t t0 其中 t 定时器的定时时间 即设计任务要求的定时时间 t0 计数器计数脉冲的周期 即单片机系统主频周期的12倍 m 计数器的模值 tc 定时器需要预置的初值 若设初值tc 0 则定时器定时时间为最大 若设单片机系统主频为12mhz 则各种工作方式定时器的最大定时时间为 工作方式0 tmax 213 1 s 8 192ms工作方式1 tmax 216 1 s 65 536ms工作方式2和3 tmax 28 1 s 0 256ms 5 定时器 计数器应用举例 例题 设一只发光二极管led和8051的p1 0脚相连 当p1 0脚是高电平时 led发亮 当p1 0脚是低电平时 led不亮 编制程序用定时器来实现发光二极管led的闪烁功能 已知单片机系统主频为12mhz 这意味着每个时钟周期 12 1 12 1000000 12 1 s 要是主频为11 0592mhz的话 就是12 11 0592 s includesbitled p1 2 voidinit timer1 void tmod 0 x10 th1 0 x00 initvalue tl1 0 x00 ea 1 interuptenable et1 1 enabletimer1interrupt tr1 1 main init timer1 while 1 voidtimer1 isr void interrupt3using1 th1 0 x00 initvalue tl1 0 x00 led led 7 3mcs 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 7 3 1概述1 通信通信 单片机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统称为通信 8051单片机的通信方式有两种 并行通信 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 特点是传送速度快 效率高 但成本高 适用于短距离传送数据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送一般均采用并行方式 串行通信 数据一位一位顺序发送或接收 特点是传送速度慢 但成本低 适用于较长距离传送数据 计算机与外界的数据传送一般均采用串行方式 2 数据通信的制式单工方式 数据仅按一个固定方向传送 半双工方式 数据可实现双向传送 但不能同时进行 全双工方式 允许双方同时进行数据双向传送 多工方式 在同一线路上实现资源共享 3 串行通信的分类串行数据通信按数据传送方式可分为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两种形式 同步方式 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 包括同步字符 数据块和校验字符crc 优点是数据传输速率较高 缺点是要求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保持严格同步 数据格式如下图所示 异步方式 以字符为单位进行数据传送 每一个字符均按固定的字符格式传送 又被称为帧 优点是不需要传送同步脉冲 可靠性高 所需设备简单 缺点是字符帧中因包含有起始位和停止位而降低了有效数据的传输速率 数据格式如下图所示 4 串行数据通信的波特率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送信号的数量 单位为波特 baud 而每秒钟传送二进制数的信号数 即二进制数的位数 定义为比特率 单位是bps bitpersecond 或写成b s 位 秒 在单片机串行通信中 传送的信号是二进制信号 波特率与比特率数值上相等 单位采用bps 例如 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的速率是120字符 秒 而每个字符规定包含10位数字 则传输波特率为 120字符 秒 10位 字符 1200位 秒 1200bps 7 3 2mcs 51的串行口 mcs 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口 p3 0 p3 1 既可作uart 通用异步接收 发送器 用 也可作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 还可用于网络通信 其帧格式可有8位 10位和11位 并能设置各种波特率 1 串行口寄存器结构 1 两个物理上独立的同名的接收 发送缓冲寄存器sbuf指令movsbuf a启动一次数据发送 指令mova sbuf完成一次数据接收 即向发送缓冲器sbuf写入数据即可发送数据 从接收缓冲器sbuf读出数据即可接收数据 2 输入和输出移位寄存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3 2个sfr寄存器scon和pcon 用于串行口的初始化编程 4 接收 发送数据 无论是否采用中断方式工作 每接收 发送一个数据都必须用指令对ri ti清0 以备下一次收 发 mcs 51串行口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2 串行通信控制寄存器scon 98h sm0 sm1 串行口4种工作方式控制位 00 方式0 8位同步移位寄存器 其波特率为fosc 12 01 方式1 10位uart 其波特率为可变 由定时器控制 10 方式2 11位uart 其波特率为fosc 64或fosc 32 11 方式3 11位uart 其波特率为可变 由定时器控制 其中 fosc为系统晶振频率 ri ti 串行口收 发数据申请中断标志位 1申请中断 0不申请中断 rb8 在方式2 3中 用于存放收到的第9位数据 在双机通信中 作为奇偶校验 在多机通信中 用作区别地址帧 数据帧的标志 tb8 方式2 3中 是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 在双机通信中 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奇偶校验 在多机通信中 用作判断地址帧 数据帧 tb8 0表示发送的是数据 tb8 1表示发送的是地址 ren 串行口接收允许控制位 1 表示允许接收 0 禁止接收 sm2 串行口多机通信控制位 作为方式2 方式3的附加控制位 3 中断允许寄存器ie 0a8h 中断允许寄存器ie在3 2 2节中已介绍 其中对串行口有影响的位es es为串行中断允许控制位 es 1 允许串行中断 es 0 禁止串行中断 4 电源管理寄存器pcon 87h 不可位寻址 pcon主要用于实现电源控制而设置的专用寄存器 其格式如下图所示 smod 串行口波特率倍增位 1 串行口波特率加倍 0 串行口波特率不变 系统复位时默认为smod 0 7 3 3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1 工作方式0 8位移位寄存器i o方式 发送 接收过程 sbuf中的串行数据由rxd逐位移出 移入 低位在先 高位在后 txd输出移位时钟 频率 fosc1 12 每送出 接收8位数据ti ri自动置1 需要用软件清零ti ri 注意 串行口在方式0下的工作并非是一种同步通信方式 经常配合 串入并出 并入串出 移位寄存器一起使用 以达到扩展一个并行口的目的 扩展电路如下图所示 2 方式1 波特率可变的10位异步通信方式 发送 接收数据的格式 一帧信息包括1个起始位0 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1 发送 接收过程 sbuf中的串行数据由rxd逐位移出 移入 txd输出移位时钟 频率 2smod 32 t1的溢出率 波特率可变 每送出 接收8位数据ti ri自动置1 需要用软件清零ti ri 工作时 发送端自动添加一个起始位和一个停止位 接收端自动去掉一个起始位和一个停止位 发送 接收条件 同方式0 3 方式2 固定波特率的11位异步接收 发送方式 发送 接收过程 方式2的接收 发送过程类似于方式1 所不同的是它比方式1增加了一位 第9位 数据 tb8 rb8 用于 奇偶校验 方式2常用于单片机间通信 波特率 fosc 2smod 64 发送 接收条件 同方式0 3 方式3 可变波特率的11位异步接收 发送方式 方式3和方式2唯一的区别是波特率机制不同 方式3的波特率 2smod 32 t1的溢出率 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是检验串行通信双方传输的数据正确与否的一个措施 并不能保证通信数据的传输一定正确 即如果奇偶校验发生错误 表明数据传输一定出错了 如果奇偶校验没有出错 绝不等于数据传输完全正确 奇校验规定 8位有效数据连同1位附加位中 二进制 1 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规定 8位有效数据连同1位附加位中 二进制 1 的个数为偶数 约定发送采用奇校验 若发送的8位有效数据中 1 的个数为偶数 则要人为在附加位中添加一个 1 一起发送 若发送的8位有效数据中 1 的个数为奇数 则要人为在附加位中添加一个 0 一起发送 约定接收采用奇校验 若接收到的9位数据中 1 的个数为奇数 则表明接收正确 取出8位有效数据即可 若接收到的9位数据中 1 的个数为偶数 则表明接收出错 应当进行出错处理 采用偶校验时 处理方法与奇校验类似 7 3 4串行口的通信波特率 串行口的通信波特率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串行传输数据的速率 在mcs 51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中 方式0和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 而方式1和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 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 t1溢出信号的频率 控制 各种方式的通信波特率如下 方式0 波特率固定为fosc 12 其中 fosc 系统主机晶振频率方式2 波特率由pcon中的选择位smod来决定 可由下式表示 波特率 2smod 64 fosc方式1和方式3 波特率是可变的 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控制 波特率为 波特率 2smod 32 定时器t1溢出率t1溢出率 t1计数率 产生溢出所需的周期 fosc 12 2k tc 其中 k 定时器t1的位数 定时器t1用作波特率发生器时 通常工作在方式2 所以t1的溢出所需的周期数 28 tc tc 定时器t1的预置初值 下表列出了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的常用波特率及初值 定时器的工作方式2是自动重装入初值的8位定时器 计数器模式 所以用它来做波特率发生器最恰当 为什么51系列单片机常用11 0592mhz的晶振设计 因为它能够准确地划分成时钟频率 与uart 通用异步接收器 发送器 常见的波特率相关 特别是较高的波特率 19600 19200 不管多么古怪的值 这些晶振都是准确 常被使用的 用11 0592mhz可以得到准确的数值 而用12mhz就不能得到整数数值 通信是一定要准确发送和接受的 否则积累误差就会产生 常用波特率通常按规范取1200 2400 4800 9600 若采用晶振12mhz和6mhz 则计算得出的t1定时初值将不是一个整数 产生波特率误差而影响串行通信的同步性能 解决的方法只有调整单片机的时钟频率fosc 通常采用11 0592mhz晶振 方式1波特率可变 由定时 计数器t1的计数溢出率来决定 波特率 2smod t1溢出率 32其中smod为pcon寄存器中最高位的值 smod 1表示波特率倍增 在实际应用时 通常是先确定波特率 后根据波特率求t1定时初值 因此上式又可写为 t1初值 256 2smod 32 fosc 12 波特率 例题 设晶振fosc为11 0592mhz 选定定时器工作方式2 求4800bps 9600bps时的初值 解 定时器方式2的初始值x的公式经过推导可得到 x 256 fosc smod 1 384 波特率 故 x1 256 11 0592 106 1 384 4800 fahx2 256 11 0592 106 1 384 9600 fdh看得出来 采用11 0592mhz全是整数值结果 而采用12mhz则不是整数结果 7 3 5串行口的应用 1 串口编程 例题6 p42 2 双机通信双机通信的硬件连接图如下图所示 通信协议如下 设1号机是发送方 2号机是接收方 采用串行口方式1进行通信 一帧信息为10位 其中有1个起始位 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 波特率为2400bps t1工作在定时器方式2 单片机时钟振荡频率选用11 0592mhz 查表3 4 3可得th1 tl1 0f4h pcon寄存器的smod位为0 当1号机发送时 先发送一个 e1 联络信号 2号机收到后回答一个 e2 应答信号 表示同意接收 当1号机收到应答信号 e2 后 开始发送数据 每发送一个字节数据都要计算 校验和 假定数据块长度为16个字节 起始地址为40h 一个数据块发送完毕后立即发送 校验和 2号机接收数据并转存到数据缓冲区 起始地址也为40h 每接收到一个字节数据便计算一次 校验和 当收到一个数据块后 再接收1号机发来的 校验和 并将它与2号机求出的校验和进行比较 若两者相等 说明接收正确 2号机回答00h 若两者不相等 说明接收不正确 2号机回答0ffh 请求重发 1号机接到00h后结束发送 若收到的答复非零 则重新发送数据一次 程序框图如下页图所示 3 多机通信 1 硬件连接单片机构成的多机系统常使串行口工作在方式2和方式3 采用总线型主从式结构 一个是主机 其余的是从机 从机要服从主机的调度 支配 有时还要对信号进行光电隔离 电平转换等 在实际的多机应用系统中 常采用rs 485串行标准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简单的硬件连接如下图所示 图中没有画出rs 485接口 2 通信协议主机置sm2位0 所有从机的sm2位置1 处于接收地址帧状态 主机发送一地址帧 其中 8位是地址 第9位为1表示该帧为地址帧 所有从机收到地址帧后 都将接收的地址与本机的地址比较 对于地址相符的从机 使自己的sm2位置0 以接收主机随后发来的数据帧 并把本站地址发回主机作为应答 对于地址不符的从机 仍保持sm2 1 对主机随后发来的数据帧不予理睬 从机发送数据结束后 要发送一帧校验和 并置第9位 tb8 为1 作为从机数据传送结束的标志 主机接收数据时先判断数据接收标志 rb8 若接收帧的rb8 0 则存储数据到缓冲区 并准备接收下帧信息 若rb8 1 表示数据传送结束 并比较此帧校验和 若正确则回送正确信号00h 此信号命令该从机复位 即重新等待地址帧 若校验和出错 则发送0ffh 命令该从机重发数据 发送数据 主机收到从机应答地址后 确认地址是否相符 如果地址不符 发复位信号 数据帧中tb8 1 如果地址相符 则清tb8 开始发送数据 从机收到复位命令后回到监听地址状态 sm2 1 否则开始接收数据和命令 4 单片机与pc的通信 1台pc既可以与1个8051单片机应用系统通信 也可以与多个8051单片机应用系统通信 可以近距离也可以远距离 单片机与pc机通信时 其硬件接口技术主要是电平转换 控制接口设计和通信距离不同的接口等处理技术 其硬件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 在windows的环境下 可使用vb通信控件 mscomm 却可以很容易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单片机程序如下 org3000hmain movtmod 20h 在11 0592mhz下 串行口波特率movth1 0fdh 9600bps 方式3movtl1 0fdhmovpcon 00hsetbtr1movscon 0d8hloop jbcri receive 接收到数据后立即发出去sjmploopreceive mova sbufmovsbuf asend jbcti sendendsjmpsendsendend sjmploopend pc程序如下 vb语言 subform load mscomm1 commport 2mscomm1 portopen turemscomm1 settings 9600 n 8 1 endsubsubcommand1 click instringasstringmscomm1 inbuffercount 0mscomm1 output a dodummy doevents loopuntil mscomm1 inbuffercount 2 instring mscomm1 inputendsubsubcommand2 click mscomm1 portopen falseunloadmeendsub 3 4 5串行芯片max232的应用 3 4 5 1eiars 232c总线标准与接口电路eiars 232c是异步串行通信中应用最广泛的标准总线 是美国eia ele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机器人视觉优化-洞察及研究
- 游戏体验优化探索
- 精索神经痛药物靶点-洞察及研究
- 线上风采展示活动方案策划
- 抗癌中药药理机制-洞察及研究
- 福建英国留学咨询方案
- 手指画花和蝴蝶课件
- 医保政策影响评估-洞察及研究
- 水分管理减排-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原料入库抽检制度
- 竞选竞选大学心理委员参考课件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一单元 第二章大单元整体设计
- JB-T 14509-2023 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技术规范
-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15)课件
- 血清药物浓度监测
- (word版)2024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扩张型心肌病
- 食物中毒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审查表
- 惠东渔歌的历史流变
-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