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 专 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 级: 10班 学 号: 030941012 学生姓名: 夏鹏程 2012年 10 月 25 日 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夏鹏程学 号030941012成 绩设计题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内容用电源,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组成。电源包括LM7805,四节5号AA电池和一个10K电阻。上位机包括无线收发模块PTR2000,MAX232,PC。下位机包括无线收发芯片PTR2000,AT89S52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SHT11,光照强度传感器TSL2561等设计一个无线传感器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 设计要求 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SHT11、光照传感器TSL2561,AT89S5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TR2000,PC和电源模块组成。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沿着其他节点逐跳进行传输,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 参 考资料1 宋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2002,9(3):5-72 Endress+Hauser.Nivosonic/Prosonic..3 华邦AT89S52的单片机资料EB/OL.,20064STR-15型微功率无线数传模块技术手册EB/OL.,2006.5 贾伯年,俞朴.传感器技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6 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7 徐仁贵,廖哲智.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Jack Blitg and GeoffSimpson.Ultrasonic Method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Chapman&Hall, 1996 前 言 我国是世界上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近几年国产连栋温室每年以新增100150万公顷的面积快速发展。引导温室用户根据作物的要求进行环境因子的调节以获得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是温室环境因子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目标和方向。然而,目前的温室测控系统大多采用有线布网、人工测量,导致现场安装困难,工作效率偏低,测量精度差,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电气工程施工费用,也导致施肥等工作困难;此外,系统中的每个监控点没有自组织功能和自愈能力,维护工作量大,也不利于系统升级。因此,为了实现温室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和高效,开发和研制一种新型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现代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把无线传感器刚络技术引入到温室大棚生产中来,农业将有可能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实现温室信息采集自动部署、自组织传输和智能控制、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产出率、改善温室等设施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实现温室作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无线传感器系统概述1.1无线传感器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的大量廉价的、具有通信、感测及计算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构成的“智能”测控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农业、环境监测、医疗卫生、工业、智能交通、建筑物监测、空间探索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被认为是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全球未来四大高技术产业之一。 1.2 研究背景 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无线通信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发展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方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大量的应用方案开始采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通信。 微机电系统和低功耗高集成数字设备的发展,使得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的传感器节点得以实现。这样的节点配合各类型的传感器,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开创了新的应用领域的新兴概念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战场监视、大规模环境监测和大区域内的目标追踪等领域。传感技术、传感网络已经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工作环境通常比较恶劣,而且数量大、更换非常困难,所以低功耗是无线传感器网络最重要的设计准则之一,因此,它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嵌入式应用开发进行更新和改进,需要精心设计的软硬件系统,以使其可靠而耐用。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WSN被列为第一;美国今日防务杂志更认为WSN的应用和发展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未来战争的变革。可以预测,WSN是信息感知和采集的一场革命,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2。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便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此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是计算机应用的扩展,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嵌入式技术,使用智能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建设的各个层面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过去的研究有的只考虑低功耗而性能不高, 有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太大。 因此,在无线传感技术应用如此广泛的今天,在保证无线传感模块性能的同时又能实现其低功耗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3研究目的当前对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研究仍然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低功耗就是其发展方向之一,而低功耗与高性能的结合实现还不完全。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无线传感模块的功能,增加模块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无线传感节点的硬件功耗的分析,确定无线传感模块各单元的基本功率消耗,并进行相应比较,确定需重点降耗的单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对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芯片完成对低功耗无线传输模块的自主设计和制作。并辅助软件开发人员完成各子模块的驱动编写,实现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整体通信功能。1.4研究意义 无线传感网络是一种开创了新应用领域的新兴概念和技术。当前,传感技术、传感网络已经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研究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稳定运行是整个网络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其功能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现有的众多研究中,将性能和低功耗相结合的较少,有的只考虑低功耗而性能不高,有的性能高但是功耗太大。本文综合了性能和低功耗的共同需求,经过深入的分析和对芯片的数据比较,提出了低功耗无线传感模块的硬件设计思路。其次,增加无线传感模块的应用。无线传感模块应用已非常广泛,除去组成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外,无线传感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监测,如车间温湿度、压力等;短距无线通信等。实现了无线传感模块的低功耗,其对电能的需求就会更小,应用的范围将会进一步的扩大。2 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2.1 对无线传感器系统的要求 系统由温湿度传感器SHT11、光照传感器TSL2561,AT89S5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TR2000,PC和电源模块组成。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沿着其他节点逐跳进行传输,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数据显示。主要技术指标(1)通信与组网:负责监测环境信息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搭建无线网络,并向管理和基础服务层提供服务支持;(2)通信频段:2.4-2.4835Hz;(3)采用通信协议标准:ZigBee协议标准;(4)借点可靠通信范围:200m;(5)传感器精度:温度0.3(25时),湿度:2.0%RH(2080%RH),光照强度:1lx。2.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2.1系统组成系统由电源,上位机系统和下位机系统组成。电源包括LM7805,四节5号AA电池和一个10K电阻。上位机包括无线收发模块PTR2000,MAX232,PC。下位机包括无线收发芯片PTR2000,AT89S52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SHT11,光照强度传感器TSL2561。 PTR2000AT89S52SHT11 TSL2561 电源模块 图2.1 传感器节点系统框图2.2.2工作原理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其中的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依照最近路线逐个传递到离监测中心最近的传感器节点,再从节点发送到监测中心。由检测中心的PC中Labview8.6软件开发出的监测界面显示数据曲线图。 监测软件界面图 3 系统硬件设计3.1上位机系统图3.1 上位机系统框图Fig.3.1 Block diagram of the host system上位机采用PTR2000,PTR2000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3:该器件将接收和发射合接为一体; 工作频率为国际通用的数传频段433MHZ; 采用FSK调制/解调,可直接进入数据输入/输出,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 采用DDS(直接数据合成)+PLL频率合成技术,因而频率稳定性极好; 灵敏度高达105bBm; 工作电压低(2.7V),功耗小,接收待机状态电流仅为8A; 具有两个频道,可满足需要多信道工作的场合; 工作速率最高达20kbit/s(也可在较抵速率下工作,如9600bps); 超小体积,约40275mm; 可直接与MCU的串口进行连接(如8031),也可以通过MAX232与计算机接口,软件编程非常方便; 标准的DIR引脚间距更适合于趼、嵌入式设备; 由于采用了低发射功率、高接收灵敏的设计,因此使用时无需申请许可证,开阔地时的使用距离最远可达1000米。引脚排列及功能PTR2000模板的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的功能说明如下; VCC(1脚);下输入端,电压范围为2.75.25V; CS(2脚):频道选择端。CS=0时,选择工作频道1, 即433.92MHz;CS=1时选择工作频道2,即434.33 MHz DI(3脚):数据输入端DO(4脚):数据输出端; PWR(5脚):节能控制端。当PWR=1时,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PWR=0时,模块处于待机微功耗状态; TXEN6脚):发射/接收控制端。当TXEN=1时,模块为发射状态;当TXEN=0时,模块被设置为接收状态。 GND(7脚):电源地 PTR2000可与所有单片机(如80C31、2051、68HC08、PIC、Z8等)配合使用,可直接接单片机的串口或I/O口,也可与计算机串口进行通讯,此时需要在中间简单地接在一个RS232电平转换芯片,如MAX232等。 3.2下位机系统 下位机电路图3.2.1微处理器模块 AT89S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在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性能:1、 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 2、 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3、 1000次擦写周期; 4、 全静态操作:0Hz-33MHz; 5、 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6、 32个可编程I/O口线; 7、 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8、 六个中断源; 9、 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 10、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11、 掉电后中断可唤醒; 12、 看门狗定时器; 13、 双数据指针; 14、 掉电标识符 。引脚说明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 Flash 存储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 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 全兼容。片上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在系统可编程,亦适于 常规编程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 可编程Flash,使得AT89S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 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 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S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 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 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 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P0 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 辑电平。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在这种模式下, P0不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程序校验 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 口:P1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1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 TTL 逻辑电平。对P1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此外,P1.0和P1.1分别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输入(P1.0/T2)和定时器/计数器2 的触发输入(P1.1/T2EX)。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接收低8位地址字节。 引脚号第二功能: P1.0 T2(定时器/计数器T2的外部计数输入),时钟输出 P1.1 T2EX(定时器/计数器T2的捕捉/重载触发信号和方向控制) P1.5 MOSI(在系统编程用) P1.6 MISO(在系统编程用) P1.7 SCK(在系统编程用) P2 口:P2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2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 4 个 TTL 逻辑电平。对P2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用16位地址读取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 时,P2 口送出高八位地址。在这种应用中,P2 口使用很强的内部上拉发送1。在使用 8位地址(如MOVX RI)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输出P2锁存器的内容。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2口也接收高8位地址字节和一些控制信号。 P3 口:P3 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p3 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 个 TTL 逻辑电平。对P3 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 口使用。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将输出电流(IIL)。 P3口亦作为AT89S52特殊功能(第二功能)使用,如下表所示。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3口也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端口引脚 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 INTO(外中断0) P3.3 INT1(外中断1) P3.4 TO(定时/计数器0) P3.5 T1(定时/计数器1) 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此外,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FLASH闪存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工作时,RST引脚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将是单片机复位。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ALE(地址锁存允许)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8位字节。一般情况下,ALE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输出固定的脉冲信号,因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对FLASH存储器编程期间,该引脚还用于输入编程脉冲(PROG)。如有必要,可通过对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中的8EH单元的D0位置位,可禁止ALE操作。该位置位后,只有一条MOVX和MOVC指令才能将ALE激活。此外,该引脚会被微弱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ALE禁止位无效。 PSEN:程序储存允许(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AT89S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两次PSEN信号。 EA/VPP:外部访问允许,欲使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为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需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EA端状态。如EA端为高电平(接Vcc端),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12V的编程允许电源Vpp,当然这必须是该器件是使用12V编程电压Vpp。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3.2.2温湿度传感器SHT11SHT11是瑞士Scnsirion公司推出的一款数字温湿度传感器芯片。该芯片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汽车、消费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共主要特点如下: 高度集成,将温度感测、湿度感测、信号变换、AD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提供二线数字串行接口SCK和DATA,接口简单,支持CRC传输校验,传输可靠性高; 测量精度可编程调节,内置AD转换器(分辨率为812位,可以通过对芯片内部寄存器编程米选择);测量精确度高,由于同时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提供温度补偿的湿度测量值和高质量的露点计算功能;封装尺寸超小(7.62 mm5.08mm2.5 mm),测量和通信结束后,自动转入低功耗模式;高可靠性,采用CMOSens工艺,测量时可将感测头完全浸于水中。 2 SHT11的引脚功能SHT11温湿度传感器采用SMD(LCC)表面贴片封装形式,接口非常简单,引脚名称及排列顺序如图1所示。 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脚1和4-信号地和电源,其工作电压范围是2.45.5 V;脚2和脚3-二线串行数字接口,其中DA-TA为数据线,SCK为时钟线;脚58-未连接。 3 SHT11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温湿度传感器SHT11将温度感测、湿度感测、信号变换、AD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该芯片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湿度敏感元件和一个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温度敏感元件。这两个敏感元件分别将湿度和温度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首先进入微弱信号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进入一个14位的AD转换器;最后经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输出数字信号。SHT11在出厂前,都会在恒湿或恒温环境巾进行校准,校准系数存储在校准寄存器中;在测量过程中,校准系数会自动校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此外,SHT11内部还集成了一个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接通后可以将SHT11的温度升高5左右,同时功耗也会有所增加。此功能主要为了比较加热前后的温度和湿度值,可以综合验证两个传感器元件的性能。在高湿(95RH)环境中,加热传感器可预防传感器结露,同时缩短响应时间,提高精度。加热后SHT11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较加热前,测量值会略有差异。 微处理器是通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与SHT11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与通用的I2C总线协议是不兼容的,因此需要用通用微处理器IO口模拟该通信时序。微处理器对SHT11的控制是通过5个5位命令代码来实现的,命令代码的含义如表1所列。 4 SHT11应用设计 微处理器采用二线串行数字接口和温湿度传感器芯片SHT11进行通信,所以硬件接门设计非常简单;然而,通信协议是芯片厂家自己定义的,所以在软件设计中,需要用微处理器通用IO口模拟通信协议。 4.1 硬件设计 SHT11通过二线数字串行接口来访问,所以硬件接口电路非常简单。需要注意的地方是:DATA数据线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时钟线SCK用于微处理器和SHT11之间通信同步,由于接口包含了完全静态逻辑,所以对SCK最低频率没有要求;当工作电压高于4.5V时,SCK频率最高为10 MHz,而当工作电压低于4.5 V时,SCK最高频率则为1 MHz。硬件连接如图3所示。4.2 软件设计 图5SHT11湿度测试时序图 SHT11湿度测试时序如图5所示。其中,阴影部分为SHT11控制总线。主机发出启动命令,随后发出一个后续8位命令码,该命令码包含3个地址位(芯片设定地址为000)和5个命令位;发送完该命令码,将DATA总线设为输入状态等待SHT11的响应;SHT11接收到上述地址和命令码后,在第8个时钟下降沿,将DATA下拉为低电平作为从机的ACK;在第9个时钟下降沿之后,从机释放DATA(恢复高电平)总线;释放总线后,从机开始测量当前湿度,测量结束后,再次将DATA总线拉为低电平;主机检测到DATA总线被拉低后,得知湿度测量已经结束,给出SCK时钟信号;从机在第8个时钟下降沿,先输出高字节数据;在第9个时钟下降沿,主机将DATA总线拉低作为ACK信号。然后释放总线DATA;在随后8个SCK周期下降沿,从机发出低字节数据;接下来的SCK下降沿,主机再次将DATA总线拉低作为接收数据的ACK信号;最后8个SCK下降沿从机发出CRC校验数据,主机不予应答(NACK)则表示测量结束。由于微处理器通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访问湿度传感器SHT11,而访问协议是芯片生产商白定义的,所以需要用通用IO口模拟该通信协议。我们选用Atmel公司的微处理器ATmega128。通过对IO口寄存器的编程,该处理器的IO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输入、输出、高阻等状态。这为模拟该通信协议提供了条件。在软件实现过程巾,通过宏定义来实现IO口状态的改变。3.2.3 光照传感器TSL25611TSL2561简介TSL2561是TAO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速、低功耗、宽量程、可编程灵活配置的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屏的监控,目的是在多变的光照条件下,使得显示屏提供最好的显示亮度并尽可能降低电源功耗;还能够用于街道光照控制、安全照明等众多场合。该芯片的主要特点如下: 可编程配置许可的光强度上下阈值,当实际光照度超过该阈值时给出中断信号; 数字输出符合标准的SMBus(TSL2560)和I2C(TSL2561)总线协议; 模拟增益和数字输出时间可编程控制; 1.25 mm1.75 mm超小封装,在低功耗模式下,功耗仅为0.75 mW; 自动抑制50 Hz/60 Hz的光照波动。2TSL256x的引脚功能 TSL256x有2种封装形式: 6LEAD CHIPSCALE和6LEAD TMB。封装形式不同,相应的光照度计算公式也不同。图1为这两种封装形式的引脚分布图。 图1TSL256x封装各引脚的功能如下:脚1和脚3: 分别是电源引脚和信号地。其工作电压范围是2.73.5V。脚2: 器件访问地址选择引脚。由于该引脚电平不同,该器件有3个不同的访问地址。访问地址和电平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列。表1器件访问地址和引脚2电平的对应关系脚4和脚6: I2C或SMBus总线的时钟信号线和数据线。脚5: 中断信号输出引脚。当光强度超过用户编程配置的上或下阈值时,器件会输出一个中断信号。3TSL256x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TSL256x是第二代周围环境光强度传感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通道0和通道1是两个光敏二极管,其中通道0对可见光和红外线都敏感,而通道1仅对红外线敏感。积分式A/D转换器对流过光敏二极管的电流进行积分,并转换为数字量,在转换结束后将转换结果存入芯片内部通道0和通道1各自的寄存器中。当一个积分周期完成之后,积分式A/D转换器将自动开始下一个积分转换过程。微控制器和TSL2560可通过标准的SMBus( System Management Bus) V1.1或V2.0实现,TSL2561则可通过I2C总线协议访问。对TSL256x的控制是通过对其内部的16个寄存器的读写来实现的,其地址如表2所列。图2TSL256x内部结构图4TSL256x应用设计TSL256x的访问遵循标准的SMBus和I2C协议,这使得该芯片软件和硬件设计变得很简单。这两种协议的读写时序虽然很类似,但仍存在不同之处。下面仅以TSL2561芯片为例,说明TSL256x光强传感器的实际应用。4.1硬件设计 TSL2561能够通过I2C总线访问,所以硬件接口电路很简单。假如所选用的微控制器带有I2C总线控制器,则将该总线的时钟线和数据线直接和TSL2561的I2C总线的SCL和SDA分别相连;假如微控制器内部没有上拉电阻,则还需要再用2个上拉电阻接到总线上。假如微控制器不带I2C总线控制器,则将TSL2561的I2C总线的SCL和SDA和普通I/O口连接即可;但编程时需要模拟I2C总线的时序来访问TSL2561,INT引脚接微控制器的外部中断。硬件连接如图3所示。图3微控制器和TSL2561的硬件连接图4.2软件设计 微控制器能够通过I2C总线协议对TSL2561进行读写。写数据时,先发送器件地址,然后发送要写的数据。TSL2561的写操作过程如下: 先发送一组器件地址;然后写命令码,命令码是指定接下来写寄存器的地址00h0fh和写寄存器的方式,是以字节、字或块(几个字)为单位进行写操作的;最后发送要写的数据,根据前面命令码规定写寄存器的方式,能够连续发送要写的数据,内部写寄存器会自动加1。对于I2C协议具体的读写时序,能够参考相关资料,在此不再赘述。TSL2561的软件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图4软件设计流程电源用LM7805一块,10K电阻一个,5号AA电池4节构成+5V稳压电源。电路图如下: 4 系统软件设计4.1 编程思路及流程图PTR2000思路:单片机开始需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TR2000设置处于接受状态,通过串口中断识别由PC用过无线信道传输来的指令,根据接受指令的内容采集数据并启动发送。发送前需将PTR2000模块设置为发射状态,且等待5ms才可发送,发送完毕后,向PC机端发送“发送结束指令”,并将PTR2000重设为接受状态,下图为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基于单片机的PTR2000无线传输流程图ORG 0000H AJMP STARTORG 0200HSTART:SETB P1.0 ;PTR2000的Pin6置1SETB P1.1 ;PTR2000的Pin7置1MOV SP,#80H ;设置数据指针的位置MOV SCON,#40H ;串口工作方式1MOV TMOD,#20H ;定时器工作方式1MOV TL1,#OFDH ;设定波特率9600MOV TH1,#OFDHMOV PCON,#00HSETB TR1 ;开启定时器1MOV DPH,#50H ;指针指向数据块MOV DPL,#00HVIN: MOV Rl,#LEN1 ;发送VIN码ACALL TXSUBUSER: MOVE R1, #LEN2 ;发送用户名称ACALL TXSUB COUNT: MOV RA,#LEN3 ;发送用户水电气数据ACALL TXSUBCLR Pl.0 ;将PTR2000置接收状态CLR Pl.l ;将PTR2000置待机状态ORG 0400HTXSUB: PUSH ACC ;保护ACCPUSH PSW ;保护PSWCLR Tl ;清TlTXDD: CLR AMOVC A, A+DPTR ;从数据块中取数MOV SUBF,A ;从串口发送JNB Tl,$ ;等待发送完CLR TlINC DPTR ;取下一个数DJNT RI,TXDD ;数据为发送完,继续POP PSW ;弹出PSWPOP ACC ;弹出ACCRET()RG 0500H ;数据块DVIN: DB1234567890IEN1 DATA10USER: DBABDEFGLEN2 DATA 7DCOUNT:DB8740 3365 4200LEN3 DATA 12SHT11思路:开始微处理器和温湿度传感器通信采用串行二线接口SCK和DATA,其中SCK为时钟线,DATA为数据线。该二线串行通信协议和I2C协议是不兼容的。在程序开始,微处理器需要用一组启动传输时序表示数据传输的启动,如图4所示。当SCK时钟为高电平时,DATA翻转为低电平;紧接着SCK变为低电平,随后又变为高电平;在SCK时钟为高电平时,DATA再次翻转为高电平。 SHT11初始化 启动SHT11等待上位机发送指令测温湿度温湿度计算计算结果发送到上位机复位#ifndef _SHT11_H_#define _SHT11_H_/*SHT11相关命令*/#define TEM_TEST 0x03/温度检测命令#define HUM_TEST 0x05/湿度检测命令#define REG_READ 0x07/读寄存器#define REG_WRITE 0x06/写寄存器#define FUNCTION_SET0x01/设置SHT11的工作精度为8位/湿度 12位温度/*SHT11端口定义*/sbit SHT11_DATA=P20;sbit SHT11_SCK=P22;uchar flag_tempeture=0; /显示温度位置的标志uchar flag_humidity=0; /显示湿度位置的标志uchar code str1= 0x10,0x06,0x09,0x08,0x08,0x09,0x06,0x00;/温度图标uchar code str6_sht11=%RH ; uchar code str4_sht11=humi=;uchar code str2_sht11=temp=;uchar code str7_sht11= ;/清除没不要的显示/*函数名称:Delay()函数功能:SHT11内部延时*/void Delay();/*函数名称:Delay_Ms()函数功能:SHT11检测等待延时函数说明:11ms/55ms/210ms 分别对应8位/12位/14位 测量结果对应的形参为N 则延时Nms*/void Delay_Ms(uint ms)uint i,j;for(i=ms;i0;i-)for(j=112;j0;j-);/*函数功能:SHT11启动时序*/void SHT11_Start()SHT11_SCK=1;SHT11_DATA=1;Delay();SHT11_DATA=0;Delay();SHT11_SCK=0;Delay();SHT11_SCK=1;Delay();SHT11_DATA=1;/*函数名称:SHT11_Sendbyte(uchar dat)函数功能: 向SHT11发送8bite数据*/void SHT11_Sendbyte(uchar dat)uchar i;SHT11_SCK=0;Delay();for(i=0;i8;i+)if(dat&0x80)SHT11_DATA=1;Delay();elseSHT11_DATA=0;Delay();dat=dat1;SHT11_SCK=1;Delay();SHT11_SCK=0;/*函数名称SHT11_Answer():函数功能:检测SHT11的响应信号(在第九个时钟周期)*/void SHT11_Answer()SHT11_SCK=1;Delay();while(SHT11_DATA=1);SHT11_SCK=0;SHT11_DATA=1;/*函数名称:SHT11_Test_Finish()函数功能:检测SHT11温湿度检测是否完毕*/void SHT11_Test_Finis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柠檬酸充填封装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技术创新在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政策支持中的应用
- 平路机司机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采购员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简爱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艺泼染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动轮自卸车电气装配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棘皮类繁育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土方内倒合同(2025年版)
- 《运算放大器介绍》课件
- ktv消防安全培训制度
- GB/T 44923-2024成年人三维头部模型
- GB 20072-2024乘用车后碰撞安全要求
- 新课标高中化学实验目录人教
- 【培训课件】《统计法》宣传课件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依法保障数据质量
-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教部编版】
- 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初中音乐教学课件走进京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