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公园ppt课件.ppt_第1页
综合性公园ppt课件.ppt_第2页
综合性公园ppt课件.ppt_第3页
综合性公园ppt课件.ppt_第4页
综合性公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综合公园 一 概述1 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有着大面积绿地和丰富户外游憩活动内容 功能全面且可供半日以上游览的城市公共绿地 2 分类 1 市级公园 面积由全市居民总人数规模而定 10 100hm2更大 在中小城市设1 2处 服务半径2 3km 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可设5处左右 服务半径3 5km 2 区域性公园 面积有该区居民人数而定 服务半径为1 1 5km 2 3 4 3 公园面积的确定 根据公园的性质和任务要求 综合公园应该包括较多的活动内容和设施 故用地面积较大 一般不少于10hm2 节假日游人的容纳量为服务范围居民人数的15 20 指标 每游人所需活动面积为15 60m2 一般按30 45m2 人计算 5 4 公园位置的选择 1 方便居民使用 交通便利 与城市主要道路有密切联系 2 地形稍复杂 起伏较大的坡地最好 如烈士公园 3 河湖水系较好处 如烈士公园 4 自然条件优越 人文景观丰富 树木较多的地段 如岳麓公园 5 应考虑将来可持续发展的余地 保留发展备用地 6 7 5 主要活动与设施 1 观赏游览 山石 水 文物 花草树 建筑 古迹 雕塑等 2 安静休息 垂钓 书法 棋艺 散步 静思 气功 锻炼等 3 文化娱乐 游戏 游泳 划船 电影 卡拉ok 舞厅 音乐等 4 儿童活动 游戏 嬉水 迷宫 体育 科普等 5 老年人活动 6 体育活动 跑步 旱冰 滑冰 打球 武术 滑雪等 7 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 展览陈列 阅览 科技活动 动植物园 8 服务设施 餐厅 茶厅 小卖部 摄影部 电话亭 厕所等 9 园务管理 办公室 值班室 广播室 车库 仓库等 8 6 影响综合性公园设施内容的主要因素 1 当地居民的习惯爱好与生活习惯 2 公园所在城市中的位置 3 所选公园周围的文化娱乐设施 4 公园面积大小 5 公园现有自然条件 6 时代风尚 9 二 公园分区规划 一 功能分区1 科普文化娱乐区 1 特点 a文化娱乐项目集中布置 b人流集中 热闹 喧哗 c游人密度大 人均用地30m2 d建筑较密集 建筑功能各异 10 2 布局要求 a在公园适中位置 b因地制宜布置设施 按照功能进行布置 使设施使得其所 c项目间适当分隔 d要方便疏散 人流量大的项目尽量接近公园出入口 e道路及设施要够用 f要注意利用地形 g可布置动 植物展区 设小动物园 小植物园或品种园 h水电设施要齐备 合理布置给排水 电力电讯设施 11 2 安静休息区 1 特点 a安静的活动为主 如休息 学习等 b游人密度小 环境宁静 人均100m2 c点缀布置有休息性风景建筑 2 布局要求 a在地形起伏 植物景观优美处 如山林 河湖边 b安静活动可分为几处布置 不强求集中 多些变化 c环境既要优美 又要生态良好 环境生态质量要高 d建筑分散 格调素雅 适于休息 点景 休憩 e远离主入口 与喧哗区隔离 可与老人活动区靠近 12 园内分为纪念瞻仰区 文娱活动区 展览馆区 安静游憩区四大功能区域 规划上保留了原有的自然式布局 并以挖湖堆山 加强其自然景观效果 功能分区明确 合理 突出重点 展览区和文娱活动区紧邻南大门入口区 便于大量人流集散 墓地瞻仰区位于中部 成为公园的平面构图中心 北部安静游憩区远离人流集散较多的区 景观上山水相映 各区均以大面积的草坪为前景 衬托出主景建筑在功能及景观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鲁迅纪念公园 13 3 儿童活动区 1 特点 a主要布置儿童活动项目 b游人密度大 人均50m2 c人流运动性强 环境喧哗 d布置有多种游戏 游艺设施 2 分区布置 a学龄前儿童区 面积小 幼儿活动范围小 布置安全 平稳项目 b学龄儿童区 面积大活动范围大 可安排大中小型游乐设施 14 3 规划要求 a本区应靠近公园主入口 要避免影响大门区景观 b符合儿童尺度 造型生动 c所用植物与设施必须无害 植物应无毒 无刺 无异味 无飞毛飞絮 不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树木花草 d外围可布置树林与草坪e活动区旁应安排成人休息 服务设施 15 4 老年活动区 1 特点 a主要布置中老年人活动项目 b游人密度稍小 环境较安静 c面积不太大 必须有锻炼场地 d一般在游览区 休息区旁 2 规划要点 a注意动 静分区b注意闹 静分区c配置齐备的活动与服务设施d注重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表现e注意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16 5 体育运动区 1 特点 a以体育锻炼场为主 b人密度随时段不同而变化 c环境相对比较喧闹 d在公园侧边 有专用出入口 2 布置要求 a周边应有隔离性绿化 b体育建筑要讲究造型c要注意与整个公园景观协调d注重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表现e设施不必全按专业体育场地配置 17 6 专类花园7 盆景园8 纪念区9 名胜古迹区10 读书园11 野餐区12 各国传统造园形式展览区13 乡趣或野趣园14 沼泽园 18 15 园务管理区 1 特点 a具有专用性质 与游人分开b有专用出入口联系园内园外 c由管理 生产性建筑场院构成 2 分区布置 a管理办公部分 b机具仓库部分c花圃苗木部分d职工生活部分 19 二 综合性公园景色分区 1 公园合理用地比例综合性公园用地比例 20 2 景色分区 1 按景区环境的感受效果分开朗景区雄伟景区安静景区幽深景区 21 2 不同季节组织的景区春 夏 秋 冬 要形成一年四季季相动态构图 以利游览欣赏 春景区 观花夏景区 以树荫与水为主秋景区 果实 彩叶树冬景区 绿色丛林 雪 树干 22 3 按空间的复合性组织景区 园中之园池中之池岛中之岛林中草坪区 23 三 公园出入口安排 1 出入口类型 1 主要出入口 1 2个 与交通干道相连 2 次要出入口 1至多个 在有大量游人出入的方向 3 专用出入口 1 2个 不供游人使用 专供园务用 4 无障碍出入口2 出入口设计原则 1 艺术性首先要服从功能要求 2 出入口设计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但要服从全园整体风格要求 3 设计中要明确设计目的 24 25 3 出入口宽度的确定 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D C t d qD 公园出入口总宽度 m C 游人容量 人 t 最高进园人数 最高在园人数d 单股游人进入宽度 1 5m q 单股游人高峰小时通过量 900人 h 26 4 出入口的设施 1 集散广场 出入口的停车场 存车处等 2 园门建筑 a大门建筑 讲究个性造型 b附属建筑 票务室 售票室等 3 服务设施 问询处 寄存处 电话亭 4 门景设施 喷水水景 花坛草坪 对植树 树丛等 27 四 园路与场地布置 一 园路布置1 园路类型与功能 1 主干道 主路 连接各区 游览 通车 2 次干道 次路 游览道 连系主要景点 3 专用道 园务生产 管理用 4 游步道 小路 是散步小路 28 2 园路的布局特性 1 回环性 园路系统多用套环式布局 不走回头路 2 疏密性 公园内 占总面积10 20 动物园 小游园 不超过25 3 因景筑路 园路布置与造景结合 因路得路 4 曲折路 路曲折起伏 可增加景观层次 延长路线 5 多样性 汀步 石级 坡道 山道 栈道等 6 装饰性 注重路面的装饰性铺装 更强调路面美观 29 3 园路线形设计 1 应结合地形及其它景观要素进行设计 2 道路坡度设计 主路 纵坡 8 横坡 3 山路 纵坡 12 梯道 纵坡 36 支路与小路 纵坡 18 3 车行道设计 宽度 4m转弯半径不小于12m弯道处 作加宽 超高处理 30 4 交叉口处理 1 交叉口道路应正交 面积扩大 方便路口人流集散 2 交叉口不应太密集 否则道路辨识性很差 3 交叉口处可设重要景点 视线集中 宜布置对景 31 5 园路与建筑的交接 1 路端扩宽交接 以扩宽的场地与建筑交接 作缓冲 2 园路不直接穿过建筑 32 6 园路与桥的交接 1 园路与桥 岸应正交 桥与岸应垂直 路与桥 桥与岸 均不宜斜交 2 桥应在水面狭窄处 3 桥头应有扩宽的场地 4 汀步 步石间距15 30cm 33 二 园林场地布置 1 场地面积 出入口场地 500m2 万人 其他场地 按具体功能确定 2 场地类别与布置 1 集散广场 在出入口前后及大型建筑前布置 2 休息广场 在相对安静处布置 与道路 地形 休息设施相结合 3 生产场地 作为晒场 机具停放场 盆栽养护场等 34 五 园林建筑布置 1 总的要求 1 应保持统一风格 风格如有不同 必须调和处理 2 管理 附属类建筑宜掩蔽 3 集中于分散结合布局 大部分建筑集中布置 4 形象要有变化 有特色 5 以建筑衬托建筑 35 2 管理类建筑 1 管理处 在出入口内 在适中景区内 不超过两层楼 2 水电设施 宜隐蔽布置 3 生产性设施 与游人分开 4 动物笼舍 尽量集中 36 3 服务性建筑 1 餐厅小卖 a在游览线近旁b不得影响风景 2 茶室茶园 a与主游道靠近 b可在风景佳处 37 38 3 卫生间布置 a布置原则 即掩蔽 又易寻找 b位置 独立布置 有植物掩蔽 如在公园大门区 中部景区 儿童游戏区等 c服务半径 250m 按游人密度配置 d蹲位数 10hm2的公园 按游人量的2 10hm2的公园 按游人量的1 5 男女厕蹲位比例 1 0 1 5 1 39 4 游览性建筑设施 1 应与环境紧密结合 风景建筑应结合地形特点和造景需要而布置 2 室内净高不小于2m 建筑体量大小要适宜 成人站立举手不得接触额枋 3 坐憩处不作粗糙饰面 4 坐位数设置 20座 hm2 150座 hm2 40 5 栏杆设置示意性栏杆 高度 0 4m危险处栏杆 高度1 05m 1 2m要求 必须坚固 耐久 美观 严禁用锐角 尖刺构件 6 台阶布置在室外通行量大时 宽度 1 5m踏步 宽度 30cm高度 16cm级数 不少于2级 41 六 公园地形处理 1 规则式地形 1 用直线 折线围出不同高程的地块平面 2 以中轴线对称与几何形地块组织地形 2 自然式地形 1 用曲线作岸线 路线及不规则形地块 2 挖湖堆山 地面做坡 是地形起伏曲折 42 3 下沉广场 1 基本地形 设计作低浅的盆地形 2 平面 为方 圆等多种形状 3 周边 作下沉2 4级的阶地状 4 主空间 以底层地坪为主活动空间 4 种植区地形 1 密林 游息性草坪 作缓坡地形 2 花坛群 观赏草坪 作平地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