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周法律制度的练习题一、填空题1、 西周的“九刑” 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 、 、 、 四刑。2、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 和 。3、 西周的拘役来于 。4、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5、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 ,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 。6、西周将婚姻管理机关叫做 。 7、 西周法律规定,婚姻的缔结要经过六道程序,即“ ”。8、 西周法律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叫做 。9、 西周的“三不去”指“”,“ ”,“ ”。10、所谓嫡长继承制概括而言,就是“ , 。” 11、西周在中央设 ,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 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叫做 。12、西周把刑事诉讼叫做 ,把民事诉讼叫做 。13、“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 、 、 、 、 。这是最早对犯罪心理分析的尝试。14、西周的国家机构根据其地位的重要与否,分为 和 。15、西周最高统治者是 ,他掌握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16、中央政府除了三公外,还有众多官吏,组成“ ”和“ ”。17、按宗法等级实行的 奠定了奴隶制政权组织的基本形式。18、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是 。19、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即所谓的“溥天之下, ;率土之滨,。”二、单项选择题 1、 曾命吕侯作吕刑的是()。AA周穆王 B周公C秦始皇 D夏启2、吕刑的作者是( )。DA、李俚B、商鞅 C、邓析 D、吕侯3、西周的成文刑书是()。A九形 B吕刑C汤刑 D周礼4、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是()。 DA九形 B汤诰C汤刑D周礼5、西周的判例叫()。CA决事比 B廷行事C成 D刑统 6、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 DA诰 B礼 C遗训D殷彝7、先王发布的誓命,在西周称作()。CA诰B礼 C遗训 D殷彝8、在西周,初了刑作为法律存在以外,还有一种重要的规范作为法律存在,是()。 BA习惯 B礼 C 王命D 军令8、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 C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公 D周康王9、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AA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B天命与天法罚 C德刑并用与德主刑辅 D法网严密 10、“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是()定罪量刑的原则。AA、西周 B、秦C、汉 D、唐11、西周将故意称为( )。 BA眚B非眚 C非终 D惟终12、西周将偶犯称为( )。 CA眚 B非眚 C非终D惟终 13、 西周将惯犯称为( )。 D A眚 B非眚 C非终 D惟终14、 西周将过失称为( )。AA眚 B非眚 C非终 D惟终15、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 )。 B A窃盗罪 B强盗罪 C大逆罪 D抢劫罪 16、周朝统治者吸取商场灭亡的教训,要求官吏勤于政务,不要饮酒,规定了一条罪名叫做()。A 违抗王命罪B 不孝不友罪 C 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 D 群饮罪17、西周时期,对公族施用的死刑方法为()。 B A斩 B绞C定杀 D醢18、 西周的拘役来于( )。CA女徒顾山B龙凤合挥C坐嘉石D田里不鬻19、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 )”。 DA女徒顾山 B龙凤合挥 C坐嘉石 D田里不鬻20、西周的买卖契约叫()。A A质剂 B券书 C文券 D傅别 21、西周的借贷契约叫()。D A质剂 B券书 C文券 D傅别 22、西周的已经出现了买卖契约, 其中买卖人民马牛之类的东西用()。AA质 B剂C傅D别23、西周的婚姻管理机关叫做()。A A媒氏 B合挥C殷彝 D纳采24、西周将 结婚程序叫做()。A A六礼 B七出C八辟D九刑25、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 。A A纳采 B问名C纳吉D纳徵26、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其中男方纳采之后,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年、月、日,然后卜于祖庙,占其吉凶,卜得吉兆之后,再往下进行的程序是()。BA纳采 B问名C纳吉D纳徵 27、在西周的“六礼”中,男家问名之后,已经卜得吉兆,男家仍以雁作为礼物请媒人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的程序,被称做()。CA纳采B问名C纳吉 D纳徵28、在西周的“六礼”中,纳吉之后,男家以玄纁(音勋,玄,黑色;纁,绛色)束帛(五匹为束),两张鹿皮作为聘礼送给女家,即后来所说的订婚礼,这道程序叫做()。DA纳采 B问名C纳吉 D纳徵29、在西周的“六礼”中,纳徵之后,男家择定吉日作为婚期,备礼往告女家,求其同意的程序是()。DA纳采 B问名C纳徵 D请期30、在西周的“六礼”中,新郎亲至女家迎娶的程序叫做()。DA纳采 B问名C请期 D亲迎31、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多种理由休弃妻子,叫做()。 BA六礼 B七出C八辟 D九刑32、西周法律规定,在几种情况,丈夫不得休弃妻子,叫作()。A A三不去 B七出C八辟 D九刑33、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DA禅让制 B父死子继C兄终弟及 D嫡长继承制34、西周时期,国都之内的司法官吏叫做()。 B A遂士 B士师 C大司寇D小司寇35、西周时期,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为()。DA遂士 B士师 C大司寇 D小司寇36、西周的民事诉讼叫做()。AA讼 B狱C剂D傅别37、西周的刑事诉讼叫做()。BA讼 B狱C剂 D傅别38、西周的民事诉讼书状叫()。 B质剂剂 C券书 D束矢39、西周时期,刑事案件的书状叫()。DA均金B束矢 C剂D傅别40、西周法律规定,民事案件要缴纳()作为诉讼费。BA钧金 B束矢 C剂 D傅别41、西周法律规定, 刑事案件要缴纳()作为诉讼费。AA钧金 B束矢 C剂 D傅别42、“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最早规定在()。 CA夏朝 B商朝C西周D春秋43、“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最早作为()断案的依据。 C A 夏B商 C西周 D春秋 三、多项选择题 1、 西周的中央除三公外,还有众多官吏,组成()。ABA卿事寮B太史寮C内服 D外服2、 西周的政权机构根据其地位的重要与否,分为()。 CDA卿事寮 B太史寮C内服 D外服3、 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A礼和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二而发挥职能作用D西周的法要通过礼和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4、 西周立法指导思想较商朝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BDA商纣王残暴,周文王温和 B殷商单凭“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不可能永保王朝的长治久安C西周完全抛弃了神权学说,确立了君主专制D西周统治者将天命和自身的德性融为一体以取得民心5、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DA、工律B、誓命 C、吕刑D、九刑6、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 ABCD A、 誓 B、礼C、遗训 D、殷彝 7、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 AB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关于责任年龄 D自首减刑8、“耄悼之年有最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耄”、 “ 悼” 分别指()。ACA、7岁以下 B、70、80岁以上C、80、90岁以上 D、10岁以下9、西周区分眚和非眚,就是区分()。ABA过失B故意C偶犯 D惯犯10、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 CDA过失 B故意C偶犯 D惯犯11、西周已经开始区分犯罪者主观形态的差别,这体现在定罪量刑的原则上就是()。ABCD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慎侧浅深质量以别之 D罪疑从赦12、“刑罚世轻世重”的具体含义是指()。ABCA刑新国用轻典 B刑平国用中典C刑乱国用重典D刑久国用轻典13、西周处死一般平民的方法有()。BCDA绞B腰斩C弃市D磔14、西周对判处拘役刑的,根据罪过轻重,在司空监视下分别服劳役( )。 ABCDA、一年 B、九个月 C、七个月 D、五个月15、以下是西周的罪名的有()。ABCDA违抗王命罪B不孝不友罪C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 D群饮醉16、西周缔结婚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BCD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娶妻不娶同姓C男子三十而娶D女子二十而嫁17、 西周规定“娶妻不娶同姓”的目的是()。ABA防止近亲结婚 B附远厚别C维护宗法等级 D坚持“亲亲”和“尊尊”18、 西周“三不去”的内容包括()。ABCA无家可归的B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C前贫贱后富贵的D赘婿的19、 西周贵族男子可以有各种妻妾,天子有()。ABCDA后 B夫人C世妇 D嫔 20、西周时期,婚姻制度上的六礼包括以下的( )。 ACDA纳采B问期 C纳吉D亲迎、21、西周的“七去”包括以下的()。ABCDA无子 B盗窃C妒忌 D恶疾22、西周的买卖契约和借贷契约分别叫做( )。ACA 傅别B 朋 C 质剂D 锾23、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的有()。 ABCA大司寇 B小司寇C士师D遂士24、西周的地方司法机关有()。CDA小司寇 B士师C乡士 D遂士25、“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除了辞听和色听外,还包括有( )。 BCDA、言听B、气听 C、耳听D、目听26、西周规定的上诉期限根据远近划分,出了一年外,还有()。 ABCDA、一旬B、二旬 C、三旬D、三月27、西周的中央政府设有一大批官吏,组成()。CDA、内服 B、外服C、卿事寮 D、太史寮28、西周的监狱叫做()。CDA夏台 B均台C圜土D囹圄29、以下属于西周罪名的是()。 ABCDA、违抗王命罪B、不孝不友罪C、寇攘与杀人于货罪D、群因罪30、西周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BCA以德配天 B义刑义杀C明德慎罚 D德主刑辅31、西周礼治的核心是()。ABA亲亲B尊尊C礼不下庶人D刑不上大夫四、名词解释1、周礼2、九刑3、明德慎罚4、义刑义杀5、刑罚世轻世重6、坐嘉石7、田里不鬻8、质剂9、傅别10、六礼11、七去12、三不去13、大司寇14、五听15、囹圄16、九刑17、吕刑18、遗训19、殷彝20、礼不下庶人21、刑不上大夫22、小宗五世则迁五、简答题1、简述西周刑事立法指导思想。2、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3、西周如何规定徒刑的适用的?4、西周对贵族和平民施以死刑的方式有何不同?5、西周法律是如何处理拾得遗失物 ?6、简述西周的“六礼”。7、简述西周“三不去”。8、简述西周的司法机关。 9、试述西周的诉讼制度。10、西周的法律形式包括哪些?11、西周的立法概况。12、西周的民事立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六、判断正误1、 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也是世间最高的统治者,掌握立法,行政与司法大权。 2、西周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的“家国相通”的统治罗网,有力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 3、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是严格依照宗法等级原则进行的。4、周礼直接渊于夏商之礼。5、周初,周武王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以加强统治奴隶的力量,就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订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 6、西周时期把“亲亲”、“尊尊”作为礼治思想的核心。7、西周在礼、刑的适用上,贯彻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原则。 8、 西周初期统治者要求立法与司法领域全面贯彻“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思想原则。 9、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10、史料记载“周有乱政,而作汤刑”。11、西周的九刑实际上指西周的刑罚九种。12、西周穆王时期,司寇叔向奉王命制吕刑。 13、西周的法律形式中殷彝指的是先王的誓命。 14、西周统治者总结了夏商灭亡的教训,在刑事立法方面提出了“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 。15、西周的指导思想“义刑义杀”指导思想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 16、西周的定罪量刑充分体现了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17、西周指出“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耄指的孩子,悼指的是老人。 18、西周的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实际上是注意区分犯罪主体主观形态。 19、所谓的“三国三典”,就是“刑新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轻典”。20、西周时死刑通称“大辟”。 21、西周对公族施用的死刑方法是绞。 22、西周还出现了坐嘉石,类似后世的徒刑。 23、西周初期,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24、“田里不鬻”指的是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侯和臣属,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 25、西周的买卖契约叫做傅别。26、西周的债务契约叫做质剂。27、质剂的质是长卷,用来买卖奴隶和马牛 28、质剂的剂是短卷,用来买卖兵器珍异之物。 29、西周的媒氏就是婚姻管理机关。 30、西周时,缔结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31、按照周礼规定,同姓之间不许通婚,“娶妻不娶同姓。” 32、 “六礼” 中的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 33、 据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所以叫“七出”、“七去”。34、西周的“七出”,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35、 西周对离婚有限制,称为“三不去”,也叫“三不出”。 36、 中央司法机关包括大司寇、小司寇、士师、乡士和遂士。37、西周将民事诉讼称为狱;将刑事诉讼称为讼。 38、西周规定,起诉时不须交纳诉讼费。39、 西周以“以五声听狱讼”。40、 五听包括辞听、色听 、气听、耳听和耳听。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鞭、扑、赎、流2、义刑义杀 明德慎罚 3、坐嘉石 4、田里不鬻 5、质剂 傅别 6、媒氏 7、六礼 8、七去 9、 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先贫贱后富贵 10、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11、大司寇、 小司寇 12、狱、讼 13、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14、内服 外服 15、周天子 16、卿事寮 太史寮 17、分封制二、单项选择题(见题后) 三、多项选择题(见题后)四、名词解释1、周礼周初,周公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以加强统治奴隶的力量,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而成的法定的典章制度。2、 九刑西周实行的九种刑罚,即墨、劓、刖、宫、大辟、流、赎、鞭、扑。3、 明德慎罚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德治,也就是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以期在人们头脑中构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4、义刑义杀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即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法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5、刑罚世轻世重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即“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重典,刑乱国用重典”。意思是说刑罚手段的运用要以形势而定,要视治安状况的优劣而分别实施。6、坐嘉石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7、田里不鬻西周初期土地所有权的一种制度,即诸侯和辰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8、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竹简有两种,长的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短的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品。9、傅别西周时期出现的借贷契约。在一片简牍上只写一分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牍上的字为半文。10、六礼西周缔结婚姻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1、七去又称“七去”、“七弃”。中国古代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包括无;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12、三不去西周法律规定,如果出现三种情况,丈夫不得休弃妻子。即“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13、大司寇西周的全国最高司法机关。辅佐周王“掌建邦之三典”。14、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物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15、囹圄西周监狱的名称。囹圄不仅负责关押各类犯罪分子,而且承担者教化的职责。16、九刑 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左传?昭公六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17、吕刑吕刑是西周穆王时期命令司寇吕侯所制定的有关刑法和赎刑的规定。18、 遗训遗训是西周的法律形式之一,指由先王发布的誓命,其中也包括长期以来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某些习惯。19、 殷彝殷彝是西周的法律形式之一,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王朝统治的那些内容。20、 礼不下庶人礼不下庶人是周礼的特点之一。一方面是说作为统治阶级特权的“礼遇”,庶人百姓不得享有或无从享有;另一方面是说作为禁忌用的“礼”,无论是贵族与平民、百姓,一律具有约束力,如违礼则入于刑。21、 刑不上大夫刑不上大夫是周礼的特点之一。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大夫以上的贵族犯罪不受处罚,但重罪除外。22、小宗五世则迁小宗五世则迁是宗法制的原则,即只允许小宗祭祀四世内的高祖,一旦满五宗,就要将远祖的神位迁入祧庙。五、简答题 1、 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1) 义刑义杀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形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2) 明德慎罚这一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倡德治,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有效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2、简述西周定罪量刑的原则。(1)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意即7岁以下,80岁、90岁以上的人犯罪,不处以刑罚。 这一原则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原则已初步确立。这表明西周统治者重视犯罪主体的意识能力,并据此考虑用刑问题。(2)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即故意或一贯犯罪从重处罚,过失或偶然犯罪从轻处罚的原则。西周统治者已经开始区分犯罪者主观形态的差别,灵活地运用刑罚手段。(3)“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断狱时,首先要考虑犯罪者的罪行严重程序,谨慎测度罪犯的动机,以此区别量刑的轻重。西周统治者将犯罪主观动机与对社会危害性结合起来考虑。(4)罪疑从赦:即对于定罪有一定根据,不定罪也有一定理由的案件,从轻处罚或赦免的原则。这一原则在西周以前已产生,周朝使疑罪从轻从赦原则定型化。(5)刑罚世轻世重:即所谓的:“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意思是说,刑罚手段的运用要以形势而定,要视治安状况的优劣而分别实施。其适用须有节度,不能一味的使用重刑手段。3、西周如何规定徒刑的适用的?西周法律规定,处以徒刑的罪犯不带冠饰,以区别正常人。他们要在圜土从事三年、二年或一年不同刑期的生产劳动,能改者期满释放。如果不老老实实接受改造,企图越狱潜逃的,要从重处以死刑。4、西周对贵族和平民施以死刑的方式有何不同?西周死刑条目有二百条之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公族施用的;一是对没有爵位的奴隶主和平民施用的。两者处刑的方法不同。公族是掌握政权的奴隶主阶级的上层,他们如果犯罪处死,只用绞,也叫磬,以全其尸。又规定公族犯死罪,要在远郊隐蔽的地方处决。这样,能够保全奴隶主贵族的脸面。对于无爵位的奴隶主和一般平民犯罪处死,方法很多,有斩(腰斩)、弃市(杀之于市,与众弃之)、轘(音环)(车裂,使头与四肢各部位分裂)、磔(剖断肢体)、膊(去衣磔之)、焚(用火烧死)等。对平民处死的方法非常残酷,而且在人多的市朝执行,以杀一儆百。5、西周法律如何处理拾得遗失物?西周法律规定:凡拾得遗失的财物。奴婢、家禽家畜,都要送到外朝交给朝士,公开招领,10日后无人认领者,贵重的大物件以及7岁以上的奴婢,由政府收为公有。小的物件以及7岁以下的奴婢归拾得人所有。6、简述西周的“六礼”。六礼是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 亲迎。(1)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2)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家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然后去占卜。(3)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男家仍以大雁作礼物请媒人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4)纳徵后来也叫纳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即后来所说的订婚礼。(5)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得同意。(6)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7、简述西周“三不去”。这是古代对丈夫休弃妻子的三种限制,即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丈夫不得休弃妻子。“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先贫贱后富贵,不去。”也叫“三不出”。8、简述西周的司法机关。 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有:(1) 大司寇,全国最高司法机关。(2) 小司寇,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3) 士师,国都之内的司法官吏。西周的地方司法机关有:(4) 乡士,国都之外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5) 遂士,国都百里之外、三百里之内的司法官吏。9、试述西周的诉讼制度。(1)诉讼,西周时期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有了区别。民事诉讼用“讼”表示,“以两造禁民讼”;刑事诉讼用“狱”表示,“以两剂禁民狱”。(2)起诉,可以口头起诉,也可以书面起诉。刑事案件的书状叫“剂”,民事案件的书状叫“傅别”。起诉是要交纳诉讼费,否则不予受理或被认定败诉。民事诉讼交纳“束矢”;刑事诉讼交纳“钧金”。(3)审理,西周规定两造(当事人)具备才能审理,但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审理时“以五声听狱讼”。所谓“五听”,是指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这种察言观色的审讯方法,是奴隶主阶级在长期的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也是最早对犯罪心理分析的的尝试,虽然时形而上学的,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判决,要有司法机关制作法律文书,还要向当事人宣读。西周的判例叫“成”,即以往的办案成例,可以作为断案的参考。(5)上诉,当事人不服,允许上诉。西周法律规定了不同的上诉期,有一旬、二旬、三旬、三个月和一年。10、西周的法律形式包括哪些?(1)誓 ,即誓词,多位周王或诸侯于战前对臣下发布的军令。在以誓作为形式的王命中,被讨伐之罪,即成为刑法的罪名;被宣布的处罚,便成为刑罚的种类和惩罚的手段。(2)诰,即统治者关于施政的训令。 (3) 命,是周王针对具体事务临时向行政机关发布的命令。 (4)礼,礼涉及范围广泛,不仅有政治、经济、军事,也同时有法律、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内容,故法律成为周礼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5)遗训 ,是指由先王发布的誓命,其中也包括长期以来有利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某些习惯。 (6)殷彝,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 11、西周的立法概况。(1)制定成文刑书九刑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西周的九刑实际上指西周成文刑书共分为9篇。 (2)吕侯制吕刑吕刑是西周穆王时期吕侯奉王命所制。所谓“吕命穆王,训夏赎刑”。 吕刑是根据夏朝赎刑制度,针对西周时期的“疑罪”而规定的赎刑之法。 12、西周的民事立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 所有权制度西周奴隶制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和奴隶,所以法律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对土地和奴隶的所有权。A、土地所有权制度 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侯和臣属,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田里不鬻”。 事实说明,周王对全国土地有最高所有权。西周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荒地的开垦,各封国实力的增长,宗法纽带的松弛,私有土地开始出现。土地国有制和“田里不鬻”的局面已经被冲破。B、其他所有权西周土地以外,奴隶和牛马也是奴隶主的重要财产。奴隶主可以随意买卖、赠予,或用以赔偿,抵债和继承。 C、关于拾得遗失物处理西周规定,凡拾得遗失的财物。奴婢、家禽家畜,都要送到外朝交给朝士,公开招领,10日后无人认领者,贵重的大物件以及7岁以上的奴婢,由政府收为公有。小的物件以及7岁以下的奴婢归拾得人所有。(2)契约关系西周时,契约关系有所发展。常见的有买卖契约、租赁契约和借债契约等。A、买卖契约西周的买卖契约叫做质剂。所谓质就是长卷,用来买卖奴隶和马牛;所谓剂就是短卷,用来买卖兵器珍异之物。 在西周中期以后,出现了土地买卖关系。B、债务契约西周的债务契约叫做傅别,就是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傅,即把债的标的及权利义务等书之于契券;别,即在简札中间书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其半,札上的字为半文。 C、租赁契约在西周晚期已存在以土地作为标的租赁关系,出现了租赁契约。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一定租金,是租赁关系成立的条件,而这种关系已为西周政府所承认。D、损害赔偿西周民事法律,严格保护奴隶主的财产所有权,同时也说明土地和奴隶都可以用于损害赔偿。六、判断正误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8、对 9、对 10、错 11、错 12、错 13、错 14、对15、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对 21、对22、错 23、对 24、对 25、错 26、错 27、错 28、错29、对 30、对 31、对 32、对 33、对 34、对 35、对38、错 39、对 40、对本章内容总结周族原本是生活在我国西部黄土高原渭水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周族先是一个弱小部族,面对“邦畿千里”的商王朝,只能称臣,成为向商朝进贡的一般诸侯。到周文王时期,由统治者修德与爱民,得到普遍支持,周国的政治经济得到发展,周国的地位也有所提升。 周国在文王死后,由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周武王利用商朝衰落的有利时机,相继联合八百个诸侯国,在公元前1027年发动讨伐商纣王的战争。在牧野一战中,周武王领导的诸侯联军打败了强大的商朝。周朝取代商朝,建立起新的王朝统治。 周朝取代商朝后, 吸收了商纣王暴政害民导致亡国的教训,开始修德,采有了开明专制的统治方式,即在维护奴隶主国家统治的前提下,注意维持普通民众的生活条件,用以缓和社会矛盾,协调阶级对立关系,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终于使我国的奴隶社会发展到一个高潮时期。西周较之商朝,其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也是世间最高的统治者,掌握立法,行政与司法大权。其下设置三公协助周王治理天下。除上以外,西周政权组织形式,又表现为分封诸侯制。各地诸侯在所辖地区执掌各种权力,同样具有地方政权的职能。 西周又是宗法奴隶制社会,各级政权机构与宗法制度相结合,使国家政权与宗族权力融为一体,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的“家国相通”的统治罗网,有力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综观中国奴隶制三代,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或者是法律、文化的发展状况,都以西周为鼎盛时期。这一期间所创造的治国经验,对整个封建后世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是严格依照宗法等级原则进行的。通常由天子主持,将爵位、田土以及生活其上的民人封给诸侯。各地诸侯、卿、大夫又可以效法国君,再逐级分封,从而划分各级统治区域,建立政权机关。因此,分封制便为奴隶主贵族确定家族、宗族成员的族权、政治权力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渊源于夏,形成于商的宗法式分封,到西周统治时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实行宗法式的分封,天子得以独尊,各奴隶主贵族分治领地,从而建立全国性的统治网络。西周初期通过分封,诸侯从天子那里得到封国,然后将部分土地与奴隶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再把部分土地分封给“士”。 西周总结殷商“兄终弟及”导致变乱的历史教训,在宗法制中正式确认王位的“嫡长继承”原则。并且明确规定正妻生长子为“大宗”之“宗子”,是法定的继承人。其余嫡次子和庶出之子不得参与王位继承。 宗法制度在确认王位嫡长继承的同时,又规定诸侯、卿、大夫的职位都是由嫡长继承。 周礼直接渊于夏商之礼,周初,周公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以加强统治奴隶的力量,就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订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 周礼对以往礼制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统治阶级“以礼为法”上,即把有关礼仪的典章制度与各项规范法律化,使之变为调整社会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周初确立的“以礼为法”的原则,一方面使周礼法律化,另一方面使周朝法律制度开始伦理化。从而促进了奴隶社会的礼法结合,充分发挥了本阶级伦理道德对立法和司法的指导作用。周礼是西周奴隶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包括了周朝基本制度和礼仪规范的各个方面,所以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周礼是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起到调整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周礼又是奴隶制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必须遵循的准则。西周奴隶主阶级充分运用礼的精神统治力量,在社会成员的头脑中构筑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起到先期防范的作用。西周时期把“亲亲”、“尊尊”作为礼治思想的核心,不允许任何人动摇它们的地位。西周在礼、刑的适用上,贯彻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原则。所谓“礼不下庶人”,一方面是说作为统治阶级特权的“礼遇”,庶人百姓不得享有或无从享有。 所谓“刑不上大夫”,并不是说“刑”在任何情况下不适用“大夫”以上的贵族, 西周初期的统治者在夏商“王权神授”、“天讨”、“天罚”的基础上,发展了“德治”、“礼治”的思想原则,形成了奴隶主贵族较为完备的立法思想体系。“君权神授”说依然是周朝法律统治的理论武器,但在具体宣传上却发生了某些变化。 西周初期统治者要求立法与司法领域全面贯彻“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思想原则。 九刑是西周成文刑书的统称。“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西周的九刑实际上指西周成文刑书共分为9篇。西周穆王时期,司寇吕侯根据已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奉王命制吕刑。 吕刑吸收前代立法经验,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作了改革,规定赎刑原则以及其他刑事政策,从而使奴隶制立法渐趋成熟。 在西周时期,除去上述的成文刑书九刑与吕刑以外,还常以誓、诰、命等立法形式发布王命,这些法律形式在国家的法律渊源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中主要包括:誓、 诰、 命、 礼、 遗训、 殷彝。 西周统治者总结了夏商灭亡的教训,在刑事立法方面提出了“义刑义杀”和“明德慎罚”的指导思想 。“义刑义杀”指导思想即是针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的情势,选择最适宜的刑罚手段来对付社会犯罪,反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刑杀的方法。“明德慎罚”的统治思想要求,在对付社会犯罪问题上,要提德治,也就是提倡伦理道德的强行灌输,以期在人们头脑中构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预防可能发生的犯罪。同时在镇压时,采取审慎的方针,即区分严重犯罪与一般犯罪的界限,对一般犯罪采取宽缓的原则;对严重犯罪才施以重刑。 定罪量刑包括以下若干原则:第一,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依据犯罪主体的行为能力,区别用刑的原则。第二,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注意区分犯罪主体主观形态。第三,“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 西周不但考虑犯罪者的主观动机的善恶,同时也兼顾犯罪对社会危害的轻重,综合起来使用刑罚手段的立法意图。第四,罪疑从赦, 这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有利于被原告原则的最早萌发,它对后世的慎刑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五,(五)“刑罚世轻世重” 。这一原则的基本思想是,刑罚手段的运用要依形势而定,要视治安状况的优劣而分别实施。 西周的刑名,基本上沿用商朝五刑,但在流刑、徒刑、赎刑等方面,比商朝规定得较为具体。 西周时死刑通称“大辟”。 西周死刑条目有二百条之多,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对公族施用的;一是对没有爵位的奴隶主和平民施用的。 处死公族只用绞,也叫磬,以全其尸。 对于无爵位的奴隶主和一般平民犯罪处死,方法很多,有斩、弃市、轘、磔、膊、焚等。 西周还出现了坐嘉石,类似后世的拘役。 西周刑法中的罪名,主要有:违抗王命罪 、不孝不友罪、 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群饮罪。 西周奴隶制所有权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和奴隶,所以法律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对土地和奴隶的所有权。周王对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奴隶有最高所有权。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有权把土地和奴隶封赏给诸侯和臣属,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轮椅训练方法
- 2025版视网膜脱落常见症状及护理注意事项
- 2025版冠心病症状分析及护理措施
- 幼儿看图说话训练
- 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设计
- 眼睛科眼疾病的日常预防指南
- 安全员怎样给员工培训
- 设备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 《资治通鉴》核心解析
-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广西北海市检察机关聘用人员控制数招聘2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5年中移铁通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社会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校园室内设计方案
- 酒店治安管理制度模板
- 2025年社区网格工作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湘美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多彩的假期》课件(内嵌视频)
- 游戏厅安全管理细则
- 2025年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儿童绘本阅读行业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