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设备ppt课件.ppt_第1页
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设备ppt课件.ppt_第2页
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设备ppt课件.ppt_第3页
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设备ppt课件.ppt_第4页
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链路层设备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网桥 Bridge 的基本特征网桥能够互连两个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 不同传输介质与不同传输速率的网络 网桥以接收 存储 地址过滤与转发的方式实现互连的网络之间的通信 网桥需要互连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的协议 网桥有利于改善互连网络的性能与安全性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交换机 Switch 同传统的网桥一样 交换机也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 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地址相对简单地决策信息转发 交换机 硬件设备网桥 软件实现交换机的优点 交换机转发延迟较小 拥有更多的端口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集线器与交换机性能之比较集线器的每个端口中连接的所有主机均属于同一个冲突域交换机的每个端口中连接的所有主机属于各自独立的冲突域举例 一个10M的Hub 所有的端口共享这10M的带宽 而一个10M的交换机 则是每个端口单独拥有10M的带宽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每个段都有自己的冲突域所有段都有共同的广播域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冲突域 一个网卡 NIC 的集合 集合中一个NIC发送的帧可能与该域中其他任何一个NIC发送的帧发生冲突 广播域 一个网卡 NIC 的集合 集合中一个NIC发送的广播帧将被该域中所有其他NIC接收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冲突域广播域 144 111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冲突域 数据链路层互联设备 广播域 地址学习传送 过滤避免回路 交换机的三个功能 地址学习 初始的MAC地址表是空的 MACAddressTable 0260 8c01 1111 0260 8c01 2222 0260 8c01 3333 0260 8c01 4444 E0 E1 E2 E3 A B C D 地址学习 从A发送数据帧给C交换机从数据帧的源地址中学习A的MAC地址在E0端口从A到C的数据帧向各个端口转发 除E0端口以外 MACAddressTable 0260 8c01 1111 0260 8c01 2222 0260 8c01 3333 0260 8c01 4444 E0 0260 8c01 1111 E0 E1 E2 E3 D C B A 地址学习 从D发送数据帧给C交换机从数据帧的源地址中学习D的MAC地址在E3端口从D到C的数据帧向各个端口转发 除E3端口以外 MACAddressTable 0260 8c01 1111 0260 8c01 2222 0260 8c01 3333 0260 8c01 4444 E0 0260 8c01 1111 E3 0260 8c01 4444 E0 E1 E2 E3 D C A B 交换机如何过滤数据帧 从A发送数据帧给C已知目的地址所在端口 数据帧不会向其它端口转发 E0 0260 8c01 1111 E2 0260 8c01 2222 E1 0260 8c01 3333 E3 0260 8c01 4444 0260 8c01 1111 0260 8c01 2222 0260 8c01 3333 0260 8c01 4444 E0 E1 E2 E3 X X D C A B MACAddressTable 广播帧 D发送了一个广播数据帧广播帧会向除了源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 0260 8c01 1111 0260 8c01 2222 0260 8c01 3333 0260 8c01 4444 E0 E1 E2 E3 D C A B E0 0260 8c01 1111 E2 0260 8c01 2222 E1 0260 8c01 3333 E3 0260 8c01 4444 MACAddressTable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接收一数据帧后 取出源和目MAC地址 查MAC地址表 若源 目地址对应同一端口 则在同一个段上 丢弃该帧 因它不需要交换 如果源 目地址对应不同端口 根据MAC地址表中目地址指示的端口 将帧转发出去 如果在MAC地址中未查到相应的端口 除源地址所在段外 向其余所有端口发送该帧 冗余的拓扑结构 避免由于线路中断所造成的网络瘫痪但是带来的问题1 广播风暴2 同一个帧多个拷贝3 MAC地址表的不稳定性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广播风暴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Broadcast SwitchA SwitchB 主机X发送广播 广播风暴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Broadcast SwitchA SwitchB 主机X发送广播 广播风暴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Broadcast 交换机不断地传播广播 SwitchA SwitchB 同一个帧多个拷贝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Unicast SwitchA SwitchB 主机X发送一个数据帧给路由器Y所有的交换机尚未学习到路由器Y的MAC地址 同一个帧多个拷贝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SwitchA SwitchB 主机X发送一个数据帧给路由器Y所有的交换机尚未学习到路由器Y的MAC地址路由器Y收到同一数据帧的两个拷贝 MAC地址表的不稳定性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Unicast Unicast SwitchA SwitchB 主机X发送一个数据帧给路由器Y所有的交换机尚未学习到路由器Y的MAC地址交换机A和B从端口0学到主机X的MAC地址 Port0 Port1 Port0 Port1 MAC地址表的不稳定性 Segment1 Segment2 Server HostX RouterY Unicast Unicast SwitchA SwitchB 主机X发送一个数据帧给路由器Y所有的交换机尚未学习到路由器Y的MAC地址交换机A和B从端口0学习了主机X的MAC地址数据帧被转发交换机A和B又错误地从端口1学习了主机X的MAC地址 Port0 Port1 Port0 Port1 复杂的拓扑结构造成了多环路问题数据链路层没有一种机制能阻止这种循环 Server Host Workstations Loop Loop Loop 多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 STP 物理上允许冗余循环连接 逻辑上通过对设备端口的设置禁止循环连接 Block x 主要操作 选举 根 设备在每一个不是根的设备选取一个对应根的端口rootport 根端口可以传送数据选取指示端口designatedport 每一个局域网网段只能有一个指示端口 指示端口可以传送数据其它端口不可以传送数据 SwitchYDefaultPriority32768 8000hex MAC0c0022222222 SwitchXDefaultPriority32768 8000hex MAC0c0011111111 选举 根 设备 BPDU 交换网桥数据协议单元 BPDU 默认每两秒发送一次 8字节的BridgeID用来确定根 BridgeID piority MAC地址设备默认的priority是32768拥有最小BridgeID的设备为根如果一个以上的设备有相同的priority值 MAC地址最小的设备将为根 SwitchYDefaultPriority32768MAC0c0022222222 SwitchXDefaultPriority32768MAC0c0011111111 端口的状态 Rootbridge x Port0 Port1 Port0 Port1 100BaseT 10BaseT DesignatedPort F RootPort F NondesignatedPort B DesignatedPort F 确定根端口和指示端口 根端口 在每一个不是根的设备选取根端口从设备到根的最小路径所经过的端口指示端根设备的所有端口都是指示端每个网段上的指示端是网段上到根设备路径最短的端口 如果有多个端口有相同的最短路径 选择具有最小的BridgeID设备上的端口在每个网段上都有且只有一个负责在那个网段上续传帧的指示端 确定路径大小的权值 LinkSpeedCost 新IEEE Cost 旧版IEEESpec 10Gbps211Gbps41100Mbps191010Mbps100100 SwitchYMAC0c0022222222DefaultPriority32768 SwitchXMAC0c0011111111DefaultPriority32768 Port0 Port1 Port0 Port1 SwitchZMAC0c0011110000DefaultPriority32768 Port0 谁是根设备 谁是指示端口 非指示端口和根端口 哪个端口可以续传数据 哪个端口堵塞数据 100BaseT 100BaseT 生成树举例 SwitchYMAC0c0022222222DefaultPriority32768 SwitchXMAC0c0011111111DefaultPriority32768 Port0 Port1 Port0 Port1 SwitchZMAC0c0011110000DefaultPriority32768 Port0 最下面网段中 交换机X和Y到根设备具有同样的路径权值 但交换机X的bridgeID较小 所以该网段的指示端口在交换机X的Port1端口 100BaseT 100BaseT 生成树举例 Designatedport F Rootport F Nondesignatedport BLK Designatedport F Rootport F x 生成树端口的状态 Blocking锁定状态不会续传帧 侦听BPDU当交换机打开时 所有的端口都处于锁定的状态Listening侦听状态侦听BPDU以确保在传输数据帧之前没有循环发生Learning学习状态学习MAC地址并建立一个过滤表Forwarding续传状态传送并接收所有的数据根端口和指示端均处于续传的状态 20秒 15秒 15秒 生成树举例 100baseT 100baseT 10baseT priority1000 priority32768 priority32768 priority32768 priority32768 根端口 指示端 X X 根设备 生成树的重置 当交换机X出现故障时 交换机Y在20秒内没有侦测到来自交换机X的BPDU 生成树协议将重新计算 结果是 交换机Y成为根设备 它的所有端口在30秒后开始续传数据 基于软件实现只有一棵生成树每个网桥通常有将近16个端口 Bridging 基于硬件实现每个交换机可有多棵生成树可以有多个端口 LANSwitching 网桥和交换机的比较 交换方式 Cut Through交换机在接收数据时只收到目的地址的信息就马上传送数据帧 Frame Fragment Free Cut through的变形 交换机在接收数据时检查完数据帧的前64位字节后进行传送 Frame StoreandForward交换机收到整个数据帧并进行CRC校验后再进行传送 Frame Frame Frame 交换方式 存储 转发 StoreandForward 存储 查表 转发可靠性好 入 出可进行差错校验附加延时 直通 cutthrough 收到目的地地址后 查表直接转发快不能在入 出口进行差错校验 半双工 全双工 半双工 CSMA CD 不定向的数据流更高的冲突的可能性Hubs连接 Switch Hub 全双工仅仅是 点对点 属于专用交换端口两端都需要全双工支持无冲突 10BaseT的半双工操作 Hub NIC NIC NIC 两对电缆 接收线对 发送线对 发送t 接收 冲突吗 回环 1 2 3 4 4 5 5 5 网卡发送一个帧 网卡将帧回送到自己的接收对 Hub接收到帧 Hub在内部总线上传递帧 Hub将信号从每个设备的接收对送出 pc1 pc2 pc3 pc4 10BaseT的全双工操作 10BaseT全双工操作 交换机NIC 10BaseT全双工操作的优点 NIC两端同时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降低了以太网上的拥塞 不会发生冲突 NIC关闭了其回环电路 因此不会浪费时间重发帧没有因等待其他设备发送帧而产生的延迟每个方向都有10M带宽 增加了可用的带宽 共享式局域网 传统共享式局域网的缺点 传统的局域网技术是建立在 共享介质 的基础上 典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CSMS CD TokenRing TokenBus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来保证每个结点都能够 公平 地使用公共传输介质 同一网段上的所有的节点共享带宽 R n 容易产生碰撞延时每个结点平均能分配到的带宽随着结点数的不断增加而急剧减少 网络通信负荷加重时 冲突和重发现象将大量发生 网络效率将会下降 网络传输延迟将会增长 网络服务质量将会下降 高速局域网 高速局域网的研究方法 第一种方案 提高Ethernet的数据传输速率 10Mb s 100Mb s 1Gb s 10Gb s第二种方案 将一个大型局域网划分成多个用网桥或路由器互连的子网 导致了局域网互连技术的发展 第三种方案 将 共享介质方式 改为 交换方式 导致了 交换式局域网 技术的发展 交换式局域网 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的比较 交换式局域网 交换式局域网的优点交换式局域网通过局域网交换机支持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结点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 实现多结点之间数据的并发传输增加了网络带宽减少冲突 改善局域网的性能与服务质量交换式局域网的缺点必须进行帧处理 增加了时延 局域网产品类型 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IEEE802 3u 是一种高速局域网技术 能够为桌面用户以及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等提供更高的网络带宽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专门成立了快速以太网研究组评估以太网传输速率提升到100Mbps的可行性 该研究组织为快速以太网的发展确立了重要目标 但是在采用哪一种媒体访问方法的问题上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最终导致研究小组分化为快速以太网联盟和100VG AnyLAN论坛两个不同的组织 每一个组织都制定了自己的以太网高速运行规范 即100BaseT和100VG AnyLAN 适用于令牌环网 快速以太网 100BaseT是IEEE正式接受的100Mbps以太网规范 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UTP 或屏蔽双绞线 STP 作为网络介质 媒体访问控制 MAC 层与IEEE802 3协议所规定的MAC层兼容 被IEEE作为802 3规范的补充标准802 3u公布 100VG AnyLAN是100Mbps令牌环网和采用4对UTP作为网络介质的以太网的技术规范 MAC层与IEEE802 3标准的MAC层并不兼容 100VG AnyLAN由HP公司开发 主要是为那些对网络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 例如多媒体信息的传输等提供支持 IEEE将其作为802 12规范公布 快速以太网 FastEthernet IEEE802 3u 的传输速率比普通Ethernet快10倍 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100Mb s FastEthernet IEEE802 3u 保留着传统的帧格式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组网方法 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由100ns降低到了10ns 1995年9月 IEEE802委员会正式批准了FastEthernet标准IEEE802 3u 快速以太网 IEEE802 3uMAC层下面有三种不同的物理层介质 可以分别用来满足不同的布线环境 100BaseT 使用UTP线路技术的100Mbps基带快速以太网规范 与10BaseT类似 在布线不变的情况下 把10BaseT设备更换成100BaseT设备就可以直接升级为快速以太网系统 100BaseFX 继承了10BaseFL多模光纤系统 也可以直接升级到100Mbps 100BaseT4 使用四对Category3 4或者5UTP线路的100 Mbps基带快速以太网规范 对于一些较早的采用3类UTP的以太网系统 可以采用进行升级 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 IEEE802 3ab和IEEE802 3z 为了能够把网络速度从原先的100Mbps提升到1Gbps 需要对物理接口进行一些改动 为了确保与以太网技术的向后兼容性 千兆以太网遵循了以太网对数据链路层以上部分的规定 在数据链路层以下 千兆以太网融合了IEEE802 3 以太网和ANSIX3T11光纤通道两种不同的网络技术 实现了速度上飞跃 千兆以太网不但能够充分利用光纤通道所提供的高速物理接口技术 而且保留了IEEE802 3 以太网帧的格式 在技术上可以相互兼容性 同时还能够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 通过CSMA CD 千兆以太网 网络介质类型 1000BaseLX 长波单模或多模光纤1000BaseSX 短波多模光纤1000BaseCX 一种高质量的平衡双绞线对的屏蔽铜缆1000BaseT 5类非屏蔽双绞线 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允许在两台工作站之间基于点对点链路建立流量控制机制 当一端接收信息的工作站出现网络拥塞时 可以向位于另一端的信息发送方发出一个被称为暂停帧的特殊控制帧 指示发送方在指定的时间段内暂停发送数据 当网络恢复正常之后 接收方会向发送方发出重新传递数据的指令 千兆以太网 用Ethernet组建企业网的全面解决方案 桌面系统采用传输速率为10Mb s的Ethernet 部门级网络系统采用传输速率为100Mb s的FastEthernet 企业级网络系统采用传输速率为1000Mb s的GigabitEthernet 10Gb sEthernet 10G以太网 IEEE802 3ae 的特点 采用光纤作为物理介质全双工不采用 CSMA CD 机制应用于广域网和局域网帧格式与以太网的帧格式一致 10Gb sEthernet 10Gb sEthernet有以下两种物理层协议标准局域网物理层标准一个10Gb sEthernet交换机可以支持10个GigabitEthernet网端口 可选的广域网物理层标准广域网物理层符合光纤通道技术速率体的SONET SDH的OC 192 STM 64的标准 以太网标准 局域网分段的益处 超越距离限制通过减少或消除碰撞加快反应速度和增加吞吐量通过降低广播风暴和组播的影响加快反应速度和增加吞吐量增加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限制到不同局域网段的流量 以太网的分段 以太网最大的问题是共享介质 单总线以太网是一个冲突域 网中主机数大量增加时 冲突激增 其性能将急剧下降 分段的方法是将单个冲突域分成两个或多个冲突域 使得一个段内较少用户共享同一带宽资源 以减少段内冲突 提高以太网的性能 每个段仍使用CSMA CD存取方法维持段上用户之间的通信 以太网的分段 1 路由器分段路由器在网络层操作 每个端口连接一个网段 每一网段是一IP子网 段之间的传送基于IP地址 且每一个网段组成一个广播域 是最高层次的分段 路由器的一个端口相对来说比较昂贵 且数据交换速度相对较慢 路由器分段 路由器分段的功能 广播和组播帧不被路由器转发 默认 路由器使用第三层头和逻辑地址交换包 是第三层协议相关的路由器通常使用存储 转发 同样增加时延路由器转发一个包前要进行很多处理 这些也要增加时延 路由器分段 路由器分段的优点 超越了距离限制同一段的流量不被转发 减少了冲突路由器不转发广播 组播 默认 降低了广播 组播的影响路由器提供了更好的可管理性 路由器可以提供对于包更详细的内容路由器提供比透明桥更多的功能 比如包的分片和重组 插入包的生存时间控制缺点 价格较高与交换机相比 时延更多 以太网的分段 2 交换机分段交换机把LAN分成了若干分段 在一个大的冲突域中产生无冲突域 是解决以太网访问冲突问题的有效方法 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是一个冲突域 交换机的所有端口置身于同一广播域 与路由器分段相比 交换机在第2层交换数据 速度相对较快 价格也较便宜 以太网的分段 交换机分段的功能 广播和组播能够被交换机转发交换机使用第二层头和逻辑地址 与第三层无关 存储 转发和直通的交换方式 交换机必须对帧进行处理 引入了时延 以太网的分段 交换机分段的优点 超越了距离限制减少了碰撞 因为帧只在特定口发送增加了可用带宽可以限制用户流量可以同时转发多个帧交换机通常在硬件上进行了优化 同网桥相比 时延较小缺点 不能分隔广播域 因此不能降低广播的影响 VLAN VLAN是网络设备 如交换机 上连接的不受物理位置限制的用户的一个逻辑组 在一个VLAN上的设备或应用 可以按功能 部门 应用等分类 而无须考虑它们的物理网段位置 工作方式 通过软件在交换机上对VLAN进行配置 VLAN 一个虚拟局域网 VLAN 一个广播域 逻辑网络 子网 分段灵活安全 VLAN 每个逻辑的VLAN类似一个单独的物理上的桥VLAN能跨越多个交换机 VLAN VLAN的工作方式 交换机不能在不同的VLAN间转发帧 不同的VLAN间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路由器 交换机可以在同一个VLAN间直接转发帧 VLAN的移动 添加和修改的实现 交换机为每一个VLAN创建一个单独的地址表 每个VLAN地址表的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地址学习 VLAN 跨交换机 楼宇 VLAN示例 VLAN 例1 AA与BB通信例2 AA发了一个广播例3 AA与CC通信例4 CC搬到另一间房间 VLAN VLAN的分类 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基于网络层 VLAN 基于端口的VLAN的划分是最简单 有效的VLAN划分方法 它按照局域网交换机端口来定义VLAN成员 VLAN从逻辑上把局域网交换机的端口划分开来 从而把终端系统划分为不同的部分 各部分相对独立 在功能上模拟了传统的局域网 基于端口的VLAN又分为在单交换机端口和多交换机端口定义VLAN两种情况 VLAN 单交换机端口定义VLAN交换机的1 2 6 7 8端口组成VLAN1 3 4 5端口组成了VLAN2 这种VLAN只支持一个交换机 VLAN 多交换机端口定义VLAN交换机1的1 2 3端口和交换机2的4 5 6端口组成VLAN1 交换机1的4 5 6 7 8端口和交换机2的1 2 3 7 8端口组成VLAN2 VLAN 端口为中心的VLAN 楼层交换机 销售VLAN 路由功能互连VLAN 市场VLAN 工程VLAN 数据链路层广播域 网络层 VLAN 基于端口的VLAN工作特性 一个虚拟局域网的各个端口上的所有终端都在一个广播域中 它们相互可以通信 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之间进行通信需经过路由来进行 优点在于简单 容易实现 从一个端口发出的广播 直接发送到虚拟局域网内的其他端口 也便于直接监控 缺点 使用不够灵活 当用户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端口的时候网络管理员必须重新配置虚拟局域网成员 VLAN 基于MAC地址的VLAN工作原理 在新终端入网时根据已经定义的虚拟局域网 MAC对应表将其划归至某一个虚拟局域网 优点 由于其MAC地址保持不变 无论该终端在网络中怎样移动都无需进行虚拟局域网的重新配置 这种划分方式减少了网络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工作量 缺点 不足之处在于所有的终端必须被明确的分配在一个具体的虚拟局域网 这种不得不在一开始先用人工配置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其缺点在一个非常大的网络中变得非常明显 上千个用户必须逐个地分配到各自特定的虚拟局域网中 VLAN 基于网络层基于网络层的划分方式是最高级也是最为复杂的 工作原理 基于网络层地址 如TCP IP中的子网段地址 来确定网络成员 优点 第一 这种方式可以按传输协议划分网段 其次 用户可以在网络内部自由移动而不用重新配置自己的工作站 第三 这种类型的虚拟网可以减少由于协议转换而造成的网络延迟 缺点 一是存在IP盗用的问题 二是对设备要求较高 不是所有设备都支持这种方式 VLAN之间的数据交换 ACCESS LINK只传送一个VLAN数据信息的链路TRUNK可以传送多个VLAN数据信息的链路交换机与交换机 交换机与路由器 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只有快速以太网或千兆以太网可以支持 VLAN Trunk FastEthernet Trunk在多个VLANs间通信Trunk使用专门的封装辨识数据来自不同的VLANs VLAN帧标记 VLAN标记是给局域网帧增加一个额外的头部来标识该帧所属VLAN的过程 cisco称之为trunking 两种标准 ISL Inter SwitchLinkCisco交换机特有的只适用于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接口之间的连接IEEE802 1qIEEE标准用于Cisco交换机和其它不同厂家的交换机的连接CISCO既支持ISL也支持802 1qVLAN标识方法 ISL封装 ISL包头26bytes EncapsulatedEthernetframe CRC4bytes 有ISL包头和CRC的帧封装支持多个VLANs 1024 VLAN区域 10个比特位BPDU位 DA Type User SA LEN AAAA03 HSA VLAN BPDU BPDU INDEX RES ISL与IEEE802 1Q的不同点 经过ISL封装过的数据帧长度增加了 而IEEE802 1Q则通过修改现有的以太帧头来对帧进行标记 所以帧长度不会增加 VLAN AA BB VLAN1 VLAN2 VLAN1 VLAN2 VLAN1地址表0200 1111 0001E10200 1111 0002E10 E10 E11 E1 E1 VLAN1地址表0200 1111 0001E110200 1111 0002E1 VLAN 例 从AA向BB发送一个帧 步骤 1 AA发送目的MAC地址为0200 1111 0002的帧 2 交换机在E1端口接收帧 3 E1端口属于VLAN1 交换机1在VLAN1的地址表中进行地址查找 4 交换机1给在该帧加上ISL头 然后将该帧从E10端口转发出去 5 交换机2从它的E11端口接收该帧 查看头部内容后发现该帧属于VLAN1 6 交换机在VLAN1的地址表中进行地址查找 根据查找结果将该帧从端口E1转发出去 VLAN 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 注意 VLAN标记在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使用 VTP VLANTrunkProtocol VTP是在一个公共管理域中维护VLAN配置信息一致的第二层协议 VTP能跨越多个交换机管理VLAN的添加 删除和改变名称 起到减少配置错误和配置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一个网络中有10台连接在一起的交换机 每台交换机上都有VLAN3 使用VTP后 只需在一个交换机上创建VLAN3 其它9个交换机能够动态地学习到这个交换机上的VLAN3而无需重复创建 VTP VLANTrunkProtocol VTP在一个交换网络中分发和同步VLAN配置的信息 属于同一VTP域的交换机可以共享VLAN信息 VTP在三种模式中工作 Server 服务器模式所有CatalystSwitch的缺省模式能在一个VTP域建立 增加或删除全局VLAN信息可以改变VTP信息 并且这种改变可以传递到整个VTP模式设置保存到NVRAM中Client 客户模式从VTP服务器接收信息 并且发送和接受更新不能对VTP域内的VLAN信息进行修改VLAN信息不保存到NVRAM VTP VLANTrunkProtocol Transparent 透明模式不参与到VTP域的信息交换 但会通过通道续传VTP广告 能够建立 增加和删除本地VLAN设置保存到NVRAMVTP如何工作 被称为VTP服务器的交换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