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doc_第1页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doc_第2页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doc_第3页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doc_第4页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导论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练习题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A)的研究A. 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B. 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C. 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D. 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A. 门票的价格B. 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C. 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D. 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A. 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B.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C. 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D. 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4、政府可能为了(D)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第二讲 均衡价格理论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反向变化关系-需求定理收入(income)-正常物品(normal good)-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相关物品的价格。-互补品(complements)PAQAQB-替代品(substitutes)PAQAQB爱好(偏好)(preference)。预期(预测)(expectation)。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二)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定义: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2、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供给定理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的变动。厂商的预期。政府政策。卖者的数量。(三)均衡的形成及变化(分析)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反之反是。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反之反是。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四)价格政策1、价格下限(price floor):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特点:高于均衡价格意义:农产品支持价格-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但不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了财政负担。最低工资-维护低收入者利益,但会增加失业。2、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特点:低于均衡价格意义:有利于社会平等和社会安定,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黑市交易。(五)需求价格弹性及影响因素1、定义: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2、影响需求弹性大小的因素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生活必需品-弹性小奢侈品-弹性大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替代品多-弹性大替代品少-弹性小3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比例大-弹性大比例小-弹性小4消费者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的时间的长短(时期)时间长-弹性大时间短-弹性小(六)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变动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薄利多销”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量变动幅度小于价格变动幅度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谷贱伤农”总结:如果某种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思考:当前政府提倡节约型社会,所以节约水资源十分重要。你知道有哪几种方法可以减少水的需求量呢?1、政策:限水措施。2、价格:提高水的价格。案例分析:汽车是如何进入家庭的?根据统计资料,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达1300万辆,位居世界首位。汽车正成为寻常百姓的消费品,中国也由自行车大国变为汽车大国。2001年以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加,随之人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随着人们年收入的大大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也加剧了。从1983年到200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由1.82:1提高到3.31:1。在2000年到2006年间,城镇收入差距由3.36:1扩大到5.56:1,农村收入差距由6.47:1扩大到7.17:1。另外,与2000年左右相比,汽车的价格也下降了。当年捷达、桑塔纳这样的中档车,价格都在14万-15万元,而如今下降了一半左右,何况还有大量4万元左右的低档车上市,QQ满地走,吉利处处可见。请根据上述资料内容分析汽车销售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和由此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分析:1、购买能力。收入大幅度增加,购买力大大提高。2、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剧。收入差距扩大对奢侈品的消费有好处。高收入者的收入提高的快,他们消费奢侈品的能力提高。汽车属于奢侈品,高收入者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汽车购买能力的提高。3、价格。价格下降提高了购买汽车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汽车的普及加剧了交通拥堵,加剧了环境污染。案例:如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这些地方的房价之高已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北京四环之内的房子的价格都在每平方米4万元以上,即使你是一个月收入1万元的高收入者,在扣税之后,一年的劳动所得连一个卫生间也买不了。房价之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供求关系。房价高的都有其地理位置的优势,而这些地方可供盖房子的土地是极为有限的。价格上升不能增加这些地方土地的供给,也就难于增加住房的供给。这在全世界的大城市,如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都是普遍的现象。另外,从需求来看,在这些地方买房子的都是富人。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富人的收入增长速度也较快。按世界通用的标准,有可投资资产(可投资资产不包括已有的房地产和消费品)100万美元以上的人成为富人。按公开的统计数字,中国这种富人已达63万人,位居世界第四。实际上谁都知道,中国有许多“隐形富人”。“显形富人”和“隐形富人”就是这种高价房子的需求者。这类富人在不断增加,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高价房子何愁没人买?这些天文数字房价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从全国来看,在未来若干年内,城市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要转入城市,因此对住房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因此,房价上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政府采取的各种政策不能改变供求关系,所以只能在短期内抑制房价上升过快的势头,而不能改变房价上升的总趋势。请用图形表示上述分析过程。考虑家用旅行车市场。根据下面所列的事件,分别指出哪一种需求或供给的决定因素将受到影响。同时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然后画图说明该事件对家用旅行车价格和数量的影响。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2、钢铁工人罢工,致使钢铁价格上涨3、工程师开发出用于家用旅行车生产的新的自动化机器4、运动型多功能车价格上升5、股市崩溃减少了人们的财产在下列每一对物品中,你认为哪一种物品的需求更富有弹性?为什么?指定教科书或神秘小说贝多芬音乐唱片或一般古典音乐唱片在未来6个月内乘坐地铁的人数或在未来5年内乘坐地铁的人数清凉饮料或水计算:1、假定电视机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Ed=2。当价格为500元时,销售量为100台,当电视机的价格下降10%时,总收益变为多少,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2、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0.5。当价格为0.2元时,销售量为100千克,当面粉的价格下降10%时,总收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矛盾吗?请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解释。考虑针对吸烟的公共政策。1、研究表明,香烟的需求价格弹性大约是0.4。如果现在每盒香烟为2美元,政府想减少20%的吸烟量,应该将香烟价格提高多少?2、如果政府永久性地提高香烟价格,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1年内吸烟量的影响更大,还是对从现在起5年内吸烟量的影响更大?3、研究还发现,青少年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成年人。为什么这可能是正确的?a. 即政府应该将价格提高1.5美元。 b这项政策对从现在起5年内吸烟量的影响更大。因为短期内人们的习惯不易改变;而在长期内,因为吸烟的支出太大,一些吸烟者会改变吸烟的习惯,选择少吸烟或者不吸烟。 c青少年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成年人,因为青少年的收入一般低于成年人,他们对香烟价格的变化更敏感,而成年人可能已经吸烟成瘾,也就是说,成年吸烟者对烟的偏好可能更强,烟对他们而言更像必需品。练习题:1、电影票和DVD是替代品。如果DVD的价格上升,电影票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D)A.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C.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新的大油田的发现将使汽油的( )曲线移动,引起均衡价格( )。(B)A. 供给,上升B. 供给,下降C. 需求,上升D. 需求,下降3、如果经济进入衰退而且收入下降,低档商品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A)A. 价格和数量都提高B. 价格和数量都下降C. 价格提高,数量下降D. 价格下降,数量提高4、以下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果酱的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C)A. 作为果酱互补品的花生酱的价格上升B. 作为果酱替代品的棉花软糖的价格上升C. 作为果酱投入品的葡萄的价格上升D. 在果酱作为正常商品时,消费者的收入增加5、当政府设置价格下限时,它会引起(D)A.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物品短缺D. 物品过剩6、上个月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而销售量没变。5个人中的每一个人都提出了一种解释:Tom:需求增加了,但供给完全无弹性。Dick:需求增加了,但需求完全无弹性。Harry:需求增加了,但供给同时减少。Larry:供给减少了,但需求是单位弹性。Mary:供给减少了,但需求是完全无弹性。谁可能是正确的?Tom Harry Mary第三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第三讲重要内容回顾(一)效用与边际效用1、总效用(Total Utility-TU):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 2、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MU=TU/ Q(二)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上升 MU0,TU 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为最大 MU=0,TU达到最大 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下降 MUMPK/PK更多使用劳动,减少使用资本;相反则更多使用资本(六)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实现生产者均衡。(七)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大规模生产使专业分工成为可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大规模生产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大规模生产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大规模生产可以使厂商对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形成一定价格垄断。由多种经营引起的企业规模的经济性。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大规模生产造成管理效率降低。使成本可能增加。规模过大,对市场形势变化反应迟钝。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A) A.等于零 B.大于零 C.小于零 D.无法判断2、短期生产的第II阶段开始于( ),止于( )(B)A. APL=0,MPL=0 B. APL=MPL,MPL=0C. APL=MPL,MPL0,MPL=03、在长期中,如果非常小的工厂扩大其生产规模,最初它很可能经历(A)A.规模经济B.规模收益不变C.规模不经济D.平均总成本增加判断:1、如果一个企业在同等规模的工厂内雇用更多工人,它最终会经历边际产量递减。()2、在长期中,随着企业扩大其生产设备,它通常先经历规模不经济,然后规模收益不变,最后是规模经济。()3、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思考:你的朋友有一个大花园,并种植了水果和蔬菜,以便在当地的农产品市场上出卖。你的朋友评论说:“我雇了一个休暑假的大学生在这个夏天帮助我,我的生产翻了一番还多。明年夏天,我想,我将雇佣两三个帮手,那样,我的产量就会增加三四倍还多。”1、如果所有生产过程最终都表现出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减,你的朋友雇用1个帮手(工人数量翻一番),他的产量就翻一番还多,这可能是正确的吗?为什么? 2、他雇用更多的工人,并在产量上获得更大比例的增长,这可能吗? 3、在长期中,如果你的朋友想继续雇用工人,并想使这些工人引起产量的同比例增长,他该怎么做?试解释之。答:1、是的,许多生产过程首先表现出可变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是工人)的边际产量递增。这种结果可能由于劳动专业化而发生。在雇用第二个工人之后,一个工人可以专门从事除草,而另一个工人可以专门从事浇水。 2、不可能。如果任何一种投入(比如说花园的规模)是固定的,在某一点时,企业将经历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递减。这就是说,在某一点时,花园将变得拥挤,而且,增加工人所增加的产量越来越少。3、很可能是花园如此之小,以至于如果通过扩大花园规模并雇用更多工人来扩大经营规模,企业会经历规模经济。你的朋友不能无限地扩大他的经营规模,因为在某一点时,企业变得如此之大,以致产生协调问题,从而企业会经历规模不经济。第五讲 成本理论第五讲重要内容回顾(一)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1、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2、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厂商自己拥有且被用于本企业生产过程的要素的价格。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会计成本:显性成本(二)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是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三)经济学意义上短期与长期的区别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由此对应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可变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生产工人的工资。(四)短期成本分类及变动规律1、总成本(TC-total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成本。2、总固定成本(TFC-total fixed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3、总可变成本(TVC-total variable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TC=TFC+TVC4、平均总成本(ATC-average total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ATC=TC/Q。 5、平均固定成本(AFC-average fixed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成本。AFC=TFC/Q。 6、平均可变成本(AVC-average variable cost)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AVC=TVC/Q。 ATC=AFC+AVC7、边际成本(MC)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MC=TC/Q。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MC与AC相交于AC的最低点: MCAC,AC MC=AC,AC达到最小 MC与AVC之间的关系 : MCAVC,AVC MC=AVC,AVC达到最小(五)长期总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与规模经济无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长期总成本(LTC-long-run total cost)是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量所需要的成本总和。长期平均成本(LAC-long-run average cost)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3、长期边际成本(LMC-long-run marginal cost)是长期中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4、LAC曲线的 U 形特征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生产规模所引起的。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不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应用题:Joe有一个小造船厂。他可以每年制造10艘船,并以每艘2.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些船。建造10艘船的原料(玻璃纤维、木头、油漆等)价值是15万美元。 Joe已经在生产船所必需的工厂和设备上投资了40万美元:其中20万美元来自他自己的储蓄,20万美元是以10%的利息借入(假设Joe也可以以10%的利息把他的钱贷出去)。 Joe可以在与之竞争的船厂工作,每年收入7万美元。1、 Joe在一年中可以赚到的总收益是多少? 2.510=25万美元2、 在生产10艘船时, Joe引起的显性成本是多少? 15+200.1=17万美元3、 Joe生产10艘船的总机会成本(显性与隐性)是多少? 15+400.1+7=26万美元4、 Joe的会计利润值是多少? 15+400.1+7=26万美元5、 Joe的经济利润值是多少? 25-26=-1万美元6、 Joe经营他的船厂真的有利可图吗?解释之。无利可图。Joe如果到竞争对手的工厂工作而不经营自己的工厂,他可以赚到7万美元加他20万美元金融资本10%的利息共计9万美元,而他的工厂每年只赚到8万美元会计利润,因此他为经营自己的工厂要付出1万美元的代价(经济亏损)。案例:日本的二手车市场很多,每个市场周围都插满彩旗,里面摆放着一辆辆的二手车,每辆车挡风玻璃上都标明了价格和已行驶公里数。这些二手车都很便宜,花几万日元(相当于1万左右人民币)就能买到一辆才开了几年的丰田汽车,不少打工者和留学生就买这种车上下班和周末带上家人去旅游。这种七八成新的车还很好,为什么车主就把它这么便宜的卖了呢?1、 如果波音公司每个月生产9架喷气式客机,它的长期总成本是每月900万美元。如果每个月生产10架客机,它的长期总成本是950万美元。那么,波音公司表现出的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因为他的长期总成本呈上升趋势。2、给规模经济下定义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答: (1)规模经济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规模经济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厂商产量的增加或收益的增加。 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与专业化以及技术因素。企业规模扩大后使得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技术因素是指规模扩大后可以使生产要索得到充分的利用。 (2)规模不经济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规模不经济指企业或行业产量扩大的倍数小于由此造成的成本扩大的倍数。 导致规模不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规模过大,造成管理人员信息沟逦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火误及要索边际生产力递减等现象,所有这些都会造成长期平均成本的上升。练习题:1、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C)A. 隐性成本B. 显性成本C. 隐性与显性成本之和D. 可变成本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产被视为(D)。A经济利润B会计成本C显成本D隐成本3、下面哪个最可能是厂商选择的短期调整(C)。A建立新工厂B扩大已存在的工厂规模C雇用工人以加长工作时间D关闭生产设备4、以下哪一项是短期中的可变成本(A)A. 向工厂工人支付的工资B. 工厂设备的租金C. 工厂的租金D. 为借贷资本支付的利息E. 向高层管理人员支付的薪水5、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D)A如果平均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B在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平均成本一定上升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6、当产量增加时,LAC下降,这是由于(A)。A规模报酬递增B规模报酬递减C边际报酬递增D边际报酬递减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形状,是由(A)决定的。A.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B.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C. 规模经济 D. 外在经济8、外在不经济将引起LAC曲线(A)A. 向上移动B. 向左移动C. 沿LAC曲线下移D. 不发生变化第六讲 市场理论第六讲重要内容回顾(一)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短期:部分生产要素可变,所以企业的数目是确定的。长期:利润水平影响该行业中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三)垄断市场上的价格歧视1、定义:对同一种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2、价格歧视的实行条件第一,市场存在不完善性,如市场不存在竞争,信息不畅通或其他的原因;第二,各个市场对同种商品需求弹性不同,可以对需求弹性小的市场实行高价格;第三,不同市场或市场各部分间能有效地分割,如地区封锁或限制贸易等。3、类型:按价格差异程度分类第一,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垄断者对每一单位产品均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出售产品。 第二,二级价格歧视:根据不同购买量规定不同价格,其实就是相当于数量折扣。 第三,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市场(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价格。4、意义:第一,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第二,企业可以利用价格歧视将竞争者驱逐出局。(四)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存在实际产品差别-创新无实际产品差别-广告品牌的好处:1、品牌给消费者提供了在购买前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2、品牌向企业提供了保持高质量的激励。(五)寡头市场的特征1、厂商数目:几家、大规模。2、产品差别:有或无-差别寡头与纯粹寡头。3、行业内厂商之间的相互勾结。4、存在进入壁垒。(六)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由于是垄断企业所以在短期中是可以通过自行调整价格高低(剔除政府因素)当边际收益=短期边际成本时,需求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相交的交点可以确定短期的均衡产量。此时确定的平均成本与价格的高低可以确认为超额利润,正常利润,亏损。此时垄断企业控制产量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及实现亏损最小化。在长期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其他因素始终保持超额利润。题目:思考:在美国一些地区,沃尔玛商场和一些大型超市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开业是普遍的。1、你在凌晨两点与朋友走进沃尔玛商场买一些VCR碟。你的朋友说:“我不认为这些商场应该整夜开业。15个出口中只有1个开放。在这个商场里不会有超过10名购物者。整夜开业对这家商场没有什么意义。”向你的朋友解释,为了使整夜开业对沃尔玛有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2、当沃尔玛做出夜晚是否开业的决策时,租金、设备、货架的成本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是相关的吗?3、如果沃尔玛白天的顾客人数和你观察到的夜间人数一样多,你认为它应该继续经营吗?试解释之。1、答:对于沃尔玛来说,要整个晚上保持开业(并不暂时停止营业),他夜晚的收益必须等于或大于其增加开业时间所引起的可变成本(电力、夜班工人的工资等)2、答:是不相关的。这些成本是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即使沃尔玛选择夜晚不开业,这些成本也得不到弥补。3、答:不应该继续经营,这是因为暂时停止营业决策(夜晚仍然开业)取决于总收益是否等于或大于可变成本,但长期中留在市场上的决策取决于总收益是否等于或大于总成本。晚上赚到的收益弥补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不大可能的。练习题:1、完全竞争厂商不能控制(B)A产量B价格C成本D生产技术2、下列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B)A飞机B水稻C汽车D日用品3、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该企业(B)A应该增加其产量B应该减少其产量C必然获得经济利润D必然处于亏损状态4、假定厂商短期均衡时,ARAVC,则厂商(B)A. 亏损,立即停产 B. 亏损,但继续生产C. 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 D. 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5、一个杂货店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该在晚上关门?(C)A. 仍然开业的总成本大于仍然开业带来的总收益B. 仍然开业的总成本小于仍然开业带来的总收益C. 仍然开业的可变成本大于仍然开业带来的总收益D. 仍然开业的可变成本小于仍然开业带来的总收益6、在长期中,如果用于销售的物品的价格低于(D)时,一些企业就将退出市场。A. 边际收益B. 平均可变成本C. 平均收益D. 平均总成本7、西南公司是生产你的教科书的一个垄断者,因为(C)A. 西南公司拥有教科书生产的关键资源。B. 西南公司是一个自然垄断。C. 政府赋予西南公司排他性地生产这种教科书的权利。D. 西南公司是一家非常大的公司。判断:1、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由市场价格所决定,故其完全缺乏弹性。()2、垄断厂商可以任意制定价格。()3、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时就不可能出现亏损。()4、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时就不可能出现亏损。()5、自然垄断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垄断。()6、完全竞争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1、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D)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D取得超额利润、正常利润、亏损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主要区别在于(A)A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广告开支不同C产品差别程度不同D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3、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通常将引起(B)A. 高价格和高产量B. 高价格和低产量C. 低价格和低产量D. 低价格和高产量4、以下哪一项不是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D)A. 存在许多卖者B. 有差别的产品C. 长期经济利润D. 自由进入与退出判断:1、当寡头勾结并形成一个卡特尔时,市场的结果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引起的结果。()2、囚徒困境证明了为什么即使合作是互利的,合作也难以维持。()3、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相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也可以无限制的进入和退出市场,因此,长期中利润趋向零。()1、在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中,你如何给下列每一种饮料的市场分类?自来水 (完全垄断)瓶装水 (垄断竞争)可乐 (寡头垄断)啤酒 (寡头垄断)第七讲 市场失灵及微观经济政策第七讲重要内容回顾(一)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指不能轻而易举地排斥某人消费某种物品。非竞争性指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准公共物品,有一些物品只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得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路俱乐部物品公共资源-湖泊,具有竞争性,但没有排他性3、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因此生产者不愿意生产公共物品。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会产生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的问题。(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1、外部性如果某人或企业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或社会带来危害或利益,而它们并未因此支付相应成本或得到相应报酬,经济学称作存在外部性,也称外在性或外部影响负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必承担其行为带来的成本是负外部性。(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正外部性:个人或企业不能得到其决策和行为带来的额外收益则是正外部性。(私人收益社会收益)(三)垄断与市场失灵厂商追求利益最大化与社会利益存在不一致。(四)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有些公共物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准公共物品或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 经济中的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基础教育、市政建设、社会保障等要由政府来提供。为此政府向公民征税,作为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资金。支付能力论:根据收入多少不同征税,收入高者多缴,收入低者少缴。受益论:根据从公共物品中得到好处的大小纳税,受益大者多缴,受益少者少缴。2、政府对垄断的消除:1、价格管制。-边际成本定价-平均成本定价-确定合理的资本回报率 2、实施反托拉斯法。 3、国有化。第一,利用市场信号。 第二,建立信誉。第三,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五)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对信息的占有量是不相同的。(六)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市场失灵: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银行与贷款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劳动市场:雇主与求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题目:1、市场失灵是指(C)A.市场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配置资源的不均B.市场不能产生任何有用的成果C.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稀缺的资源D.收入分配所出现的不平等现象2、一家生产企业因排放污水而污染了河流,这种行为属于(B)A. 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C. 消费的外部经济 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3、市场不能向公众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D)A.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 B.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C.消费者都想“搭便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第八讲 宏观经济学概论第八讲重要内容回顾(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二)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指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6包括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劳务的价值。7GDP是一个地域概念。(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支出法(理解要点:谁购买?各支出多少?)(1)消费(consumption)C 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 (2)投资(investment)I,是指私人国内总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产的支出。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3)政府购买(government)G,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4)净出口:表示进出口的差额,净出口=出口-进口(export-import)=X-M。 GDP的计算公式为:GDP=C+I+G+(X-M)题目:思考题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下列哪些项目应该计入,哪些项目不应该计入,为什么: (1)饮料厂生产果汁所用的水果。(2)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水果。(3)去年建成但未销售出去的房子。(4)在拍卖市场上成交的张大千的画。(5)教师讲课的收入。(6)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收入。1 3 41、如果热狗的价格是2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4美元,那么,30个热狗对GDP的贡献和(B)个汉堡包一样。A. 5B. 15C. 30D. 602、牧羊农民Angus以20美元把羊毛卖给织毛衣者Barnaby。 Barnaby织了两件毛衣,每件的市场价格为40美元。Collette买了其中一件,另一件仍在Barnaby的商店架上等待以后卖出。这里的GDP是多少?(C)A. 40美元B. 60美元C. 80美元D. 100美元3、以下哪一项没有计入美国的GDP中?(D)A. 法国空军向美国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购买了一架飞机B. 通用汽车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一个新汽车生产厂C. 纽约市为一个警察支付工资D. 联邦政府向一个美国老年人送去一张社会保障支票4、一个美国人买了一双意大利制造的鞋。美国的国民收入核算如何处理这笔交易?(C)A. 净出口和GDP都增加B. 净出口和GDP都减少C. 净出口减少,GDP不变D. 净出口不变,GDP增加5、以下哪一个是GDP的最大组成部分?(A)A. 消费B. 投资C. 政府购买D. 净出口分析题: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解释之。1、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2、Jane姑妈买了一套新房子3、福特汽车公司从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野马牌汽车4、你买了一个披萨饼5、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6、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7、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Marysville的工厂C I 不变 C G 不变 I第九讲 总需求分析(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九讲重要内容回顾(一)总需求的构成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主体按一定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AD=C+I+G+(X-M)(二)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消费函数是描述一国消费总量与其决定因素-收入之间关系的式子。通常以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之间的关系表示,即c=c(y)。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是指消费支出增加量在收入增加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就是:MPC=cy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就是APC=cy(三)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四)乘数理论乘数是指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K-乘数,Y-国民收入增加量,AD-总需求增加量乘数的公式是:K=Y/AD 投资乘数算例:设边际消费倾向是 0.8 。 100亿元的投资增量最后使国民收入增加第十讲 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第十讲重要内容回顾(一)IS曲线的含义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二)LM曲线的含义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L1+L2L1-货币的交易需求与预防需求L2-货币的投机需求M-实际货币供给量M=L1(y)+L2(r)(三)IS-LM模型的含义P32第十一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一讲重要内容回顾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是表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