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doc_第1页
(doc) 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doc_第2页
(doc) 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doc_第3页
(doc) 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doc_第4页
(doc) 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2011年1o月第31卷第5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journalofyunyangteacherscollegeoct.2o11vol_3lno.5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丁丹丹.程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湖北十堰442000)摘要比喻是文学语言中一种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修辞方式;花,作为人们熟知的审美物像,给人们以无限的审美情趣和遐想,尤其在堪称人类语言浓缩精华的诗词中.不乏大量的作品歌咏赞叹它.诗人们赋予花或相似或不同的比喻意象,为我们呈现了花带来的外延和内涵的美感.关键词花;诗歌;比喻意象doil0.3969/j.issn.10086072.2011.05.o16中图分类号ii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072(2011)o5一o069一o4法国诗人奈瓦尔(geralddenerva1)曾这样说:”eachflowerisasoulopeningouttonature”.花,作为自然界天地灵秀所钟之物,美丽的化身,文人骚客们无不倾力吟咏,写出了大量美诗佳句着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说:”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1这里的比,即比喻.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分为”明喻”,”隐喻”,”借喻”,”类喻”,”博喻”,”引喻”,”虚喻”等.诗人们洞察花之国的千姿百态,赋予花朵千变万化的比喻意象,这些变化纷呈的喻意,被用来写人,状物,抒情或者喻理.一,以花喻人(一)花喻美人以花喻人的诗词,早在中国的诗经中就已出现,英文诗歌中很早也有这样的例子.花朵娇艳的颜色,婀娜的姿态,馥郁的芬芳,与女性的美不谋而合,令人联想到同样让人心旷神怡的各色女子.对于极富才情的诗人来说,他们无与伦比的诗情与想象,让女人和花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由此言及与人相关;尤其与美色相关的各种意象.如豆蔻的少女,娇艳的新娘,雍容的贵妇,恋人,女神,乃至美色男子.诗经?桃天篇里:”桃之天天,灼灼其华.”用桃花来比年轻漂亮的新婚女子.宋代陈与义海棠云:”海棠娇甚成羞涩,凭仗东风催晓妆.”运用暗喻将海棠比作深闺中的少女.又如苏轼的“一朵芙蓉,开过当盈盈”,则以芙蓉比喻美丽妇人.西方诗词中也常见这类用花来比喻美丽女子的作品,如德国诗人海涅的你好比一朵鲜花:”dubistwieeineblume/soholdundsch6nundrein;/ichschaudichan,undwehmut/sehleiehtmirinsherzhinein.”(你好比一朵鲜花,温柔,纯洁而美丽;我一看到你,哀伤就钻进我的心里).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中”amostunspottedlilyshallshepass,totheground,andalltheworldmournher.”(像一朵无瑕的百合花,埋人青冢,全世界将为她哀悼),用lily比喻纯贞的女子,象征着贞洁,无瑕.中西方诗词中,不但用花来比喻貌美女子,还有用花来形容俊美男色的.黄庭坚的观王主簿家酴醵诗中有云:”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用何晏吃汤饼出汗,面色更洁白,比喻酴醵的颜色洁白,用苟或的体香比喻酴醵之花香.诗人连用两个男子来比酴醵之色与香,显得非常新颖.宋人洪觉范在注黄庭坚的诗时说:”诗人喻花,多比美女.山谷赋酴醵,独比美丈夫.”口无独有偶,西方也有用美男子比花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nordid1wonderatthelilyswhite,/norpraisethedeepvermilionintherose,/theywerebutsweet,butfiguresofdelight:/drawnafteryou,youpatternofallthose.”(我既不会对着那洁白的百合花惊叹,也不会赞美那玫瑰花收稿日期201lo812作者简介丁丹丹(1984-),女,湖北丹江口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及英美文学研究.yyszxb69丁丹丹,程丽: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艳丽的朱颜,它们虽如此芬芳,还有美丽模样.都是照你样子描,都是对你的模仿)la2.也赞美男性美艳如花.(二)花喻君子品德高尚的人,小人中西方涛人在赏花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花的外在特征与入的内在品质的相似性.如同人有人格一样,自然界的花也有它的德与品,花成了人的道德观念的形象载体.中国诗人对君子之风的吟咏集中在”梅兰竹菊”上,其”四君子”,三者为花,梅花侍寒而开,兰花幽深香远,菊花傲霜吐香.它们身上承载着几乎所有华夏儿女的美好品质,历来咏歌者不绝.被中国古典诗人用作坚贞,清高的象征,以喻君子.陆游卜算子?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比清高之士,实则借梅自喻.郑板桥的题画兰:”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写出了兰花不与群芳邀宠的品德.宋代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则塑造了菊花的灵魂,写出了它既恬退又进取的性格.此外还有荷花也被用来比喻君子形象.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道德对君子美德的推崇.同样,考察西方的诗词,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体现其价值趋向的道德与情感.类似中国诗人吟咏梅兰竹菊,西方诗词中也有纯洁的睡莲,坚贞的百合,谦虚的紫罗兰作比.法国诗人德马雷在赠送朱丽?朗布里耶夫人紫罗兰花冠时附诗云:”我不追求虚荣,藏身杂草之中.我没有艳丽的色彩,听凭命运安排我的处境.然而当我发现自己出现在您的头上,我便从最谦逊者变成最骄傲的人.”用以赞美她的高尚品格.美国作家霍桑在他的白荷中写到”荷花如此清香可爱,可以说是天下最美的花,可是它的根,却长在河底的黑色污泥中,根浊花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e43除此之外,中西方诗人也从花中看到了小人,也源于对花某种自然本质的刻写.刘禹锡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桃花被看作轻浮,浅薄的意象.诗人把满朝新贵比作桃花加以讽刺.因它恃春暖而开.又那么容易凋零,难免有小人趋炎附势之嫌.而霍桑白荷文中”黄色睡莲的香味恶俗,姿态妖媚,它的根也是生长在河底的黑泥里面.受丑恶的熏陶,成了黄色的睡莲了.,ca2中西方诗人不约而同的在写花的过程中反映出花的本质,借花来体察他们所处的人生和社会.所不同的是,纵观中国历朝历代诗人大量而繁多yyszxb70的咏花诗词,可以看到历史:艾化续接之下每一种花稳定传承的花品,而西l疗诗词这样的现象仪零散可见.(三)花喻精英,豪杰;人才,学生.弟子在中国古汉语中,”英”,”华”,”秀”作为”花”的同义词,都有精华或精英之义.”如苟子?正论:”尧舜者,天下之英也.”花为英才.又如宋朝周密词瑶华”朱钿宝块,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吟咏扬州后土祠琼花,开头即写琼花颜色,姿态,以喻宋亡后豪杰之士.而英文词典中,花(flower)也有最好的部分,精华的解释(thebestorfinestpartorexample).在某种意义上”花”即暗指精华.智利着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歌总集在描写l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在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中心乔卢拉的所作所为时这样写道:”他们骑着马冲进来杀伐,累得几乎喘不过气.残杀王国的花朵(flor);”在这段诗中,”花”(flor),即用来喻指”优秀的年轻人”5.与此相关,中国文化里,还有”桃李并生,花木繁茂”的说法,用”桃李”来比喻“人才”,”弟子”和”学生”,唐代自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f,何用堂前更种花.”而西方诗词中,桃李则没有这样的文化意象.以上中西方诗人以花-w人的诗句,赏花容花姿,论花品花质,将花的神态赋予各色男女,巧妙的互通了花与人的联系;但细细品味不难看出,中国诗人更注重吟咏时”物我合一”的境界,”看花犹若看人,惜花若惜佳人.爱花若爱人之高品”,人即是花.花即是人,人花互渗.而西方诗人建立在人与自然分离对立基础上的哲学思想和纯自然的物质理念,使诗者笔下的花仅作为比体,用来称赞容貌.倾诉感情,花与人并无交合之感.二,以花状物花.除了其姿容可与人相比之外.其状貌外形,也可与其它事物相比,使之生动,形象,具体.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并文采熠熠,富有感染力.(一)花喻相似2-物中国的诗词文化追求一种奇思巧构的美,提倡诗词耐人寻味.它超脱了概念思维精准的限制,因实造虚,求神写意.如宋朝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以花状物,杨花飞尽化作”离人泪”,道尽杨花形态之妙,生动地写出思妇候人不归所产生的幽怨.继之”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丁丹丹,程丽: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而韩愈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将杨花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也妙趣横生.唐代何希尧海棠云”着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此处运用借喻,将含苞欲放的海棠比成女子的胭脂.同样写海棠,苏轼在寒食诗中写海棠花在雨中凋零,仿佛生了一场大病的少年头发变白.将海棠花白色的花朵比为病后少年变白的头发,比喻出奇.又如”桃花乱落如红雨”等诗句,亦取喻新奇.比较而言,西方诗人在比喻时则摹形写真,注意再现事物的个性特征以及事物客观合理的特性.不因心造境,而注重因物造形,抓住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具体,精细的描摹,留给读者想象的自由空间相对狭小固定.雪莱含羞草诗:”theroseleaves,likeflakesofcrimsonsnow,/pavedtheturfandthemossbelow.”(玫瑰花瓣,一张张,像深红的雪片,纷纷坠落,罩住大片草地和苔藓).”broadwaterlilieslaytremulously,/andstarryriverbudsglimmeredby.”(大瓣的莲花颤巍巍在河面躺着,星星似的蓓蕾在旁边闪闪地晃着).”andflowretswhich,droopingasdaydroopedtoo,/fellintopavilions,white,purple,andblue.”(还有些小花,日落时把头儿低垂,回到白的,紫的和蓝的帐篷之内).虽也将花瓣,花比落雪,星星,帐篷.但远没有中国古典诗歌在运用比喻时神形兼备,巧妙传神的意境.此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花还被用来喻指女子身体体位.苏东坡菩萨蛮:”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万般风情始于足下,以金莲喻纤足,”金莲”成为”儒家风范塑造出来的女性端庄淑静的标志”(荷兰汉学家高罗佩).辽时耶律乙辛所作的十香词,”芙蓉失新艳,莲花故落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香;元非啖沈水,生得满身香.”以花香描写了女性面颊,肌肤的体味,歌颂了香艳浓郁的女性人体美.而在西方,花也被作为女体喻象加以表述:“andtheroselikeanymphtothebathaddressed,/whichunveiledthedepthofherglowingbreast.”(还有玫瑰,像准备人浴的仙女,解开衣衫,展现出如玉生辉的胸脯)i6.雪莱在此诗中大胆描述,异常坦荡的对女性的敏感部位做赞美式描写.(二)花喻意象差异大的他物在运用比喻进行的诗歌创作中,西方文化中出现了另外一种风格.西方二元的,超经验的思维方式强调比喻的张力,不谐调和不一致,强调独创性而追求不断的创新.认为喻指与喻体越不相似.比喻就越巧妙.如英国诗人奥赖利一朵白玫瑰:”iheredrosewhispersofpassion,/andthewhiterosebreathesoflove;/()h,theredroseisafalcon,/andthewhiteroseisadove.“(红玫瑰散发的是情欲的芬芳,自玫瑰吐出的是爱恋香味.啊,红玫瑰似猎鹰猛扑,白玫瑰似鸽子翩飞).想象浪漫大胆,奇特怪诞.人们很难想象玫瑰与鹰,鸽子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但诗人却明显用比,采用无逻辑的隐喻和自由联想塑造意象.雪莱在致云雀一诗中”likearoseembowered/initsowngreenleaves”(好像一朵玫瑰幽闭在/它自己的绿叶里),将云雀比做玫瑰也是做了相同的处理.而这种肆意利用想象改造,变形,割裂事物的不和谐并不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诗词中是极少见的.三,花喻抽象概念(一)花喻生命,青春花儿怒放时刻,煞是好看,精神,活力,富有神采.拜伦写于佛罗伦萨至比萨途中:”thedaysofouryoutharethedaysofourglory;/andthemyrtleandivyofsweettwo.and.plenty/areworthallyourlaurels.”(我们的青春岁月是我们最辉煌的时辰;甜蜜的二十二岁所得到的常青藤和桃金娘,胜过你所有的桂冠)7.桃金娘优美的花朵被看作青春美丽的象征,富含激情和青春时代的欢乐.然而,花虽美丽,花期却短,又不免使诗人联想到生命和青春的短暂,流露出伤感与惆怅的情绪.这在中西方诗词中显现了惊人的相似.唐朝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句:”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美国诗人弗瑞诺的野金银花中也有”ifnothingonce,younothinglose,/forwhenyoudieyouarethesame,/thespacebetween,isbutanhour/thefraildurationofaflower.”i8(如不曾拥有,也不会失去,来时一无所有,去时化作土;可叹生命苦短,正如那柔弱的短暂花期).同样面对花事易衰之情,也有诗人对生命和青春表现出积极的心态.苏轼在浣溪沙?游蕲水青泉寺中写道:”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诗中,面对兰花草发新芽.溪水西流的景色,诗人联类取喻,说出老年人是能够老当益壮,焕发年轻活力的.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英国诗人雪莱无常诗中”theflowerthatsmilestoday/tomorrowdies;/a11thatwewishtostay/teruptsandthenflies./butwe,yyszxb71丁丹丹.程丽:浅论花在中西方诗词中的比喻意象1laoughsoontheyfall,/survivetheirjoy,andallwhichoursweeal1.”_7(今天还微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萎;我们愿留贮的一切,诱一诱人就飞但我仍i得活f去,尽管失去了这些喜悦,以及”我们的”一切).这世上的一切欢乐,如花般短暂无常,然而花儿鲜艳之时,我们尚有梦可做!他用花阐述了无常的欢乐之中亦有恒常.(二)以花喻爱情,愁绪提到花,人们会自然而然想到爱情,它像花那样丰富而美好.但中西方诗人用以表达爱情的风格不尽相同.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诗人在借花卉表达爱慕时显得含蓄而曲折;且吟咏的爱情多表达思念,惜别,凄怨的伤感情绪.南朝民歌子夜夏歌:”青荷盖绿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莲”是通过谐音来象征”怜”,”莲子”即”怜子”,借此表达对女子的爱恋情意.又刘禹锡的竹枝词中:”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依愁.”则借花写情意,表现失恋的惆怅情怀.李垛的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诗人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比喻人的愁心不展,用迷离的细雨衬托丁香的愁,形成了一种迷离,朦胧,凄婉的意境.而在热情豪放的西方文化里,人们崇尚”个人主义”,”恋爱至上”.在社会中女子地位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男女之间进行社交和恋爱比较自由,因此有大量歌颂爱情或倾诉爱慕的诗歌.且表达爱情的方式也大胆直率,热情奔放.”玫瑰”和”紫罗兰”是西方诗人最倾爱的爱情意象.英国诗人彭斯一朵红红玫瑰:”()hmyloveislikearedredrose/thatsnewlysprunginjune.”(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六月里迎风初开.)把恋人比作红红的玫瑰.而他的爱如红玫瑰般鲜艳欲滴,火辣热情.雪莱的咏一朵枯萎的紫罗兰:“theodourfromtheflowerisgone/whichlikethykissesbreathedonme;/thecolourfromtheflowerisflown/whichglowedoftheeandonlythee!(花朵儿的芳香已经散尽,它像你的吻,曾经向我吐馨;花朵儿的彩色已经暗淡.只有你_任时它才鲜艳.)将花儿比作心上之人的吻.诗人郁怨的激情,缠绵的感伤跃然纸上.而在雪莱忆中:”violet8foramaidei1dead一一i,pansiesletrnyflowersbe:/【)nthelivinggravelbear一一/scatterthemwithoutatear”(如果紫罗兰是为了哀吟一个死去的少女:那么就请洒下紫堇,在我这活着的尸身).紫堇带上了忧思与回忆的愁绪.rt)综上所述,在中西方用花做比的诗词中,中国涛人多吟咏梅花,兰花,菊花,桃花,荷花,水仙.而西方诗人却对玫瑰,百合,紫罗兰等花更加推崇.在姿态各异的花的世界,中西方涛人又从不同的侧面赏花,爱花,由人到物.融情人景.在运用比喻驾驭文学语言的过程中,中西方诗人更是各显其能,将花的绝美之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同中见奇,奇中显异.既让不同的地域人情,风俗文化,宗教背景拓宽了对花吟咏的广度.又让相通的人类思维和文明发掘了描摹它的深度.参考文献1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