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doc_第1页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doc_第2页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doc_第3页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doc_第4页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学校编号 10394学 号mwm图书分类号密 级公燕萍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棊本理论与实贱_林菁教授教育学硕士2013 6 m h2013 ? 6 h b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6月 日论文提交日期:论文评阅人: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日期:着接遣 反大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研究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arent-child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申请学位级别2013年6月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幼儿园亲子活动是联系家长和幼儿园的重要渠道,是使幼儿园和家庭形成合力以促进幼儿全面且有个性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多以单个幼儿园的经验描述为主,缺乏对亲子活动整体状况的描述以及活动过程的微观描述。因此,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州市8所幼儿园(包括三所省级示范园、三所市级示范园和两所私立幼儿园)为研究样本展开研究,通过对搜集到的第一手事实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幼儿园亲子活动在开展中的具体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就进一步改进幼儿园亲子活动提出若干建议。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家园共育ifabstractabstractkindergartens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re major channels for connecting parents andkindergarten, and important carriers that lead to kindergarten and families synergy topromote childrens all-round and distinction development. current research onparent-child activities mainly centers on the description of experiences in a certainkindergarten, lacking the microscopic description of the whole situation and process.thus, it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further stud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kindergartens parent-child activities.the thesis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observation,case-study, literature analysis. by collecting acd analyzing the primary sources of 8selected kindergartens in fuzhou, including 3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kindergartens, 3municipal demonstration kindergartens and 2 private kindergartens, it elaborates specificsituations in kindergartens parent-child activities, analyzes the effect factors, and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offers several proposals for further improvingkindergartens parent-child activities.keywords: kindergarten, parent-child activities, family-kindergarten partnershipm中文文摘中文文摘幼儿教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才能实现幼儿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有效性。亲子活动作为家园合作共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幼儿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影响幼儿发展的中间系统,进一步改善幼儿园亲子活动,促进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州市8所幼儿园(包括三所省级示范园、三所市级示范园和两所私立幼儿园)为研究样本展开研究,通过对搜集到的第一手事实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幼儿园亲子活动在开展中的具体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就进一步改进幼儿园亲子活动提出若干建议。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运用。这一部分首先从家园共育成为幼教改革关注的热点、幼儿园亲子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存在现实问题以及本人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兴趣四个方面,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其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述了中外学者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现状:研究者们已经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形式、价值、类型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但是不难发现关于亲子活动现状的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相对匮乏,现有的研究多以单个幼儿园的经验描述为主,缺乏对亲子活动整体状况的描述以及活动过程的微观描述,更很少涉及到亲子活动中园长、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而点出了本研究的意义:深刻分析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考和尝试、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认识和表现,总结幼儿园亲子活动在具体开展中的经验及问题,分析成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与家长交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运用。第一章“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基本理论”,首先界定了本研究中使用的几个相关概念:亲子、亲子关系、亲子活动、幼儿园亲子活动。同时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与阐述,具体为: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米德的社会角色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v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考察与分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筹划状况,主要包括幼儿园亲子活动内容的确定、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准备工作、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方案制定。2)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施状况,主要包括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频次、时间、场所、家长参与、教师指导。3)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评价现状,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4)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认识与期望,主要包括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重要性、活动目的的认识、对幼儿园亲子活动频次和参与者的期望、对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对亲子活动的相关建议。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进行分析。但考虑到问卷方法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复杂情况,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又利用实地观察、访谈和案例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发现幼儿园和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主观上的意愿都很强烈,但在客观的操作层面上却都是很表层的,总的来看,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实践缺乏一定有效性。第三章“影响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因素探析”。这一章主要是基于第二章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考察与分析,来进一步深入说明影响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相关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园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缺乏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幼儿园的资金保障、幼儿园领导的重视程度;其次是教师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情境定义、教师关于亲子教育知识的储备、教师所具备的亲子教育能力以及与家长之间所建立的关系;最后为家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态度、家长的生存状况、家长的学历水平等方面。第四章“改进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建议”。在对幼儿园亲子活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和实践,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若干教育建议:1)树立正确观念是前提。首先,教师要有责任感、角色意识、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理念、要尊重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家长要树立在教育中的责任观、明确家园合作观。2)提升教育的能力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把握幼儿园亲子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素,提高活动的设计能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组织能力;其次,家长要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养。3)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基础。首先,加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管理工作;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活动观念与工作方法。4)确立相关的政策是保障。首先,确立vi中文文摘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幼儿园亲子活动提供政策和经济保障;其次,为家庭教育立法,全面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结语: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vii目录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ll中文文摘v绪论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综述3三、研究意义8四、研究方法与运用8第一章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基本理论13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13第二节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14第二章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考察与分析19第一节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筹划状况19第二节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实施状况35第三节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评价现状43第四节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认识与期望46第三章影响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因素探析55第一节幼儿园管理的因素55第二节教师的因素57第三节家长的因素61第四章改进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建议65第一节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前提65第二节提升教育的能力是关键68第三节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基础72第四节确立相关的政策是保障75结语77附录179附录283附录385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附录487附录589参考文献91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5致谢97个人简历99x绪论一、研究背景(一)家园共育成为幼教改革关注的热点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标志着幼教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2010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国家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文件又进一步提出“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把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由此可见,家园共育成为幼教改革关注的热点。为此,我们应深刻领会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这些纲领性和指导性的文件,以其实施为契机,将幼儿园亲子活动视为家园共育、幼儿园服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手段,以此思想认识高度为先导,全面提升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发展水平,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最终提高幼教质量。(二)幼儿园亲子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亲子活动是发挥幼儿教育整体功能的重要桥梁,能够促进幼儿、家长以及教师的发展。首先,幼儿园亲子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智力发展,还可以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绪;亲子活动让幼儿体验初步交往关系,为幼儿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家长之间搭建了交往平台,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关系的发展;同时亲子活动联结了亲子之间情感联系,为建立良性亲子关系打下基础,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完善和发展。其次,教师通过亲子活动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此外,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可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将会有更准确的把握,更能积极地参与家园合作。可以发现,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对幼儿、家长、教师的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存在现实问题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幼儿园亲子活动与其他形式相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的地位是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学者李生兰通过调查研究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文革后至90年代,将近一半的幼儿园把来园接待、家长会、家庭访问作为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而亲子活动所占的比例却微乎其微。到了 2003年,李生兰又采用集体问卷的方式对我国幼儿园与家庭交流和合作形式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幼儿园运用最多的形式是家长会占95%、家长园地占92%、接送交流占86%、电话交流占76%、亲子活动占71%、家教讲座占66%、 放日活动占62%、家访占58%,亲子活动排在了第七位,但是却被70%以上的幼儿园所釆用。由此可见,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重要地位 始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广泛认同。虽然许多的幼儿园在教育实践中都增加了亲子活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师对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不明确,选择的内容与家长的原有经验脱节,家长未能在活动中受益,参与性不高;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与家长沟通交流不够深入,导致家长对活动的目的不明确,而被动参与;教师对亲子活动参与主体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家长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发挥等等,可见,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不容乐观。另外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纵观国内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总体来说也只是停留在空泛论述或经验描述上,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四)本人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兴趣我对亲子活动 始感兴趣始于在研一跟着导师去幼儿园看的一节亲子瑜伽活动“大树和小树”。清晰地记得一段舒缓的音乐,一块柔软的垫子,老师引导着父母和孩子进入了瑜伽的美妙世界,父母把对孩子无尽的爱转化成肢体上的沟通,父母做大树孩子做小树,小树在大树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欢乐的氛围、父母与孩子之间亲昵的交流、和谐的瑜伽动作,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亲子活动产生了兴趣。接下来我跟着导师又去了厦门的幼儿园观看了她们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亲子活动,还参加了福州幼儿园组织的亲子采摘活动、亲子同乐会等等,虽然2m每次活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还有很多让我感到困惑的地方,所以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深入地去了解目前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如何,从而为提升幼儿园亲子活动质量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二、研究综述亲子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它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研究父母与子女关系及其教育的一个新兴课题。近年来,随着科学育儿观念的深入人心,亲子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广泛运用,在我国许多幼儿园、亲子教育机构的教育实践中都增加了亲子活动,亲子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笔者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这一研究主题,搜集了近些年来的相关文献,形成综述如下:(一)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价值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价值的探讨众说纷纟云。目前对幼儿园亲子活动价值的论述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幼儿方面国内研究者彭建兰、舒亚倩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个性”这一课题研究中,认为亲子和谐活动能够培养孩子良好个性。多数的幼儿园一线教师通过亲子活动实践,认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容易产生安全感、自由感、也乐于与同伴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同时能够产生较强的成就动机。国外研究者迈兹、佩蒂特和布朗(mize,j.,pettit,s. &brown, r.)研究也发现,3. 5岁儿童的竞争能力和胜任能力会因母亲积极参与他们的游戏而有较大的提高,儿童在父母的参与(如安排游戏机会、监督儿童游戏中的互动行为)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国外研究者通过大量实验与研究还认为亲子活动也能促进儿童社交能力以及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2.家长方面国内研究者吴伟俊认为幼儿园的亲子活动能够提高家长的教养能力,家长观摩老师的教学指导,来学习促进孩子发展的具体技能,另一方面通过问题咨询解彭建兰,舒亚倩.在亲子和谐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个性j.教育学术月刊,2009(1).汝小美,刘炎.儿童?游戏?家庭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7:17.3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来提升自己的教养素养。李丹认为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将会有更准确的把握,更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园合作。同时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能够直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周艳红认为亲子活动可以提高家长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水平。?赵万霞在指出高学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认识的一些误区以后,建议教师要利用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举办一些与班级主题教育密切相关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更好地认识班级的教育活动,从而能够发现与调整自己的教育误区,主动将视线转移到幼儿平时的教育活动中,配合教师进行教育活动。?此外,李生兰认为,幼儿园邀请家长参观园内的活动,能够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辛,更加尊重教师。黄人颂认为,家长在观察各种集体教育活动时,对比同一年龄儿童的行为和能力,从不同侧面认识自己子女,能更客观地分析和改进家庭教育。3.教师方面国内研究者认为幼儿园亲子活动对教师的教育价值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亲子互动的观察,更清楚地了解到幼儿的个体发展特点和个体需要,及时了解到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及对孩子的指导方式方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家长通过与教师、孩子的互动能亲身体验和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并帮助教师拓宽课程实施渠道,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参与评价课程能推动课程的完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之所在,但是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教师、家长、幼儿的发展以及提高幼儿园本身的教育质量上。通过家长,进而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科学育儿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园服务社会的这一重要功能也应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的。?吴伟俊.0-3岁亲子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李丹.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5(3).周艳红.利用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水平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j.北京家庭教育高峰论坛,2009.赵万霞.高学历家长家庭教育特点及指导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4(12).李生兰.幼儿家庭教育w.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59.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5.4m(二)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形式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研究者和广大一线教师认为目前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正式的教育活动纳入课程计划中,即某些课程内容采取亲子活动的形式进行,也可以作为正式的课程活动的补充,利用节假日来开展。作为正式的课程活动,亲子活动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其主要价值是对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日本的pta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即家长教师协会,是家庭和学校合作进行儿童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日本的pta就经常会组织一些亲子夏令营、亲子运动会、亲子远足、亲子烹任教室等活动,以这种方式来促进孩子的发展,同时帮助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匡莉提出了田野亲子活动,认为田野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建构的一种课程活动,它以幼儿、教师、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家园关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幼儿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促进幼儿园课程不断完善为宗旨。另一种是利用节假日进行的亲子活动,这样的亲子活动一般是为幼儿准备知识经验,以保证正式课程活动的实施,或为幼儿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提供练习的机会,以促进幼儿对所获经验的理解。教师一般不直接指导,由家长自行办理。(三)关于幼儿园亲子阅读与亲子游戏的研究综观国内外研究发现亲子游戏、亲子阅读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者与一线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园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关于亲子阅读,目前国外学者研究多集中在亲子共读对儿童早期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因素上,对亲子共读的过程和对话式阅读模式的研究也有所涉及。我国研究者周克、季燕、梅子涵等人以及一些一线教师从理论上探讨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实践层面,很多幼儿园进行了亲子阅读活动的实践探索,黄乃毓、张海翔、王西敏等人也提出了亲子阅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2001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五研究课题指南将亲子共读的现状问题与指导的研究作为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在10多年的亲子分享阅读本土?李海琴.幼儿园家园沟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匡莉.田野亲子活动浅谈j.学前教育研究,2007 (1).5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研究中,通过对北京、天津、包头等地20多所小学、幼儿园进行分享阅读实验,总结出针对中国儿童早期教育现状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分享阅读的教育方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亲子阅读是国内外研究者与一线教师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为此,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方法结合科学的读本,对提高亲子阅读的有效性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把亲子阅读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方式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对亲子游戏(parent-child play, mobher-child play, fther-child play)进行了研究。国外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验与观察认为亲子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交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国内研究者对亲子游戏的情感价值、发展价值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把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方式进行了研究。在亲子游戏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国内外研究者认为儿童的游戏行为受儿童内部性格特征及游戏环境、游戏材料以及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的影响。此外,已有的研究也证明家长参与和指导对于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长在幼儿游戏中的影响作用受到肯定和普遍的认同。虽然亲子游戏已经引起家长、教师以及专家们的关注和曰益重视,但这些研究仍旧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性。亲子游戏对家园共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很少有研究者去探讨亲子游戏在家园联系中的重要作用。(四)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丰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也是我国现阶段要重视的。0strow(2002)指出,只有家长长期参与多样化的活动类型时,成效最好。我国现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家长会和家长学校比较常见,但基本上还以单向交流为主,亲子活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李生兰教授在幼儿园与家长沟通形式的调查中发现:显示最多的形式是“家长会”(占95%),第二是“家长园地”(占92%),第三是“接送交流”(占86%),而“亲子活动”则排在第五位(占71%)。马天宇以15道题目说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在调查中发现最常用的依次是家长会、家校联系手册、平时接送孩子等,而亲子活动则排在第7位。针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有的研究者就提出要创办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来丰富家长参与学校的形式。?胡珊.国内外亲子阅读研究发展及其新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ostrow, l. (2002). a parent participation:salvadoran and guatemalan immigrants involvement intheir children s schoo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2),4355a.李生兰.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m邓子红在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一文中指出由于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认识不深刻,对幼儿家长参与活动的素养不够重视,对亲子活动参与主体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当前我国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普遍不够理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化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想认识,建立长效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活动观念与工作方法,将亲子活动纳入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与深入,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一些矛盾-首先,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的主题活动不了解,对孩子在主题活动中发展的能力、获得的经验不了解;其次,幼儿园以往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容易造成家长重结果轻过程;再次,家长把教育责任全部推向幼儿园,家园合作意识淡薄。樊萍园长针对这些问题, 展了 “主题式亲子活动”的研究。该研究旨在通过亲子活动促使父母、孩子实现情感互动,在互动中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同时通过教师个别化的指导,使父母提升自身开展教育的素质和能力。亲子阅读、亲子游戏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近几年亲子体育、亲 子音乐也逐渐成为各大幼儿园、学校外教育机构(如:亲子园)关注的重点。但是这些内容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在查阅的文献中只有学者母顺碧在中国亲子体育研究述评一文中对亲子体育的研究的现状作了总结和分析,他认为亲子体育研究未引起体育界重视,现有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亲子体育的功能、作用的研究较少;亲子体育研究中,项目设置的科学性等缺乏理论支撑;缺乏亲子体育影响因素的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少。?通过文献检索还发现对亲子音乐的相关研究也只有河南大学陈酷的硕士论文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中有所提到。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多类型的亲子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对于亲子活动研究的时间不长,相关研究比较少,但是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已经受到幼儿园的重视,研究者们已经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 展形式、价值、类型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但是不难发现,我国关于亲子活动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献相对匮乏,现有的研究多以单个幼儿园的经验描述为主,缺乏对亲子活动整体状况的?邓子红.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 (9).樊萍.幼儿园主题式亲子活动设计m.宁波出版社,2007:1.母顺碧.中国亲子体育研究述评j.浙江体育科学.2009(4).陈結.音乐亲子活动中母亲的身份意识及其作用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7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描述以及活动过程的微观描述,更很少涉及到亲子活动中园长、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状态。对本研究而言,研究的文献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对于相关论题研究不利,但是也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希望本研究能够对这一研究论题有所贡献。.三、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深刻分析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考和尝试、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认识和表现,总结幼儿园亲子活动在具体开展中的经验及问题,分析成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共育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与家长交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四、研究方法与运用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并辅以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法,研究对象包括幼儿园的教师、园长及家长。具体操作如下:()问卷法问卷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问卷法,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进行描述,初步了解研究对象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基本看法和具体做法。1.问卷对象本研究问卷分为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两部分。教师问卷的调查对象是福州市8所幼儿园(包括三所省级示范园、三所市级示范园和两所私立幼儿园)的老师。教师问卷釆取当场填写当场回收的方式,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16名教师,教师问卷共发放128份,回收11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1%;家长问卷的调查对象取自以上幼儿园,每个年段随机抽取一个班,每班随机抽取10名幼儿,由其家长填写问卷,共发放240份,回收1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1.7%。问卷发放的详细情况见下表: 项目实发问卷(份)收回问卷(份)回收率(%总共发放问卷m85.6%教师问卷mng93. i%家长问卷24019681.7%2.问卷设计s本次研究使用自编问卷,该问卷是在查阅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幼儿家长亲子教育观和教师的亲子活动观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并参考了李生兰教授编制的具体的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问卷调查表,同时在反复征求幼教专家、幼儿教师及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调查问卷共分为两套:一套是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师调查问卷(见附录1),另一套是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家长调查问卷(见附录2)。本研究的问卷内容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来设计,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主观性内容主要包括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重要性及其活动目的的认识、教师对参与者的期望、家长的参与意愿、活动的理想频次等,客观性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亲子活动的频次、时间、场所、方案设计、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活动评价等等。问卷内容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幼儿园的视角是指幼儿园在亲子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视角主要是他们作为个体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由于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问卷题目类型设计为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另外还设计了一个 放性问题,为问卷对象提供了自由表达自己看法的空间。问卷形成之前,研究者首先对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访谈,并观察了部分幼儿园的亲子活动。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结合访谈与观察的结果,进行初步的问卷设计。在征求导师、教师以及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对问卷的内容进行修订。然后,选取一个幼儿园进行了问卷的预测。之后,对模糊不清、抽象的问题进行删减、修改和补充,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3.问卷统计方法本研究的问卷主要包括选择题和一个 放性问答题,选择题主要包括单选、多选,针对不同的题型采用了不同的编码方式。(1)单选题,单选题的答案只有一个,编码设计中占一个位。选项答案为一个数字,题目对应列中直接画出答案序号。此类问题直接在spss中使用频次统计来计算各选项的数频和百分比。对可能具有相关性的问题,将调查数据输入spss19.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方差分析显著者,再经lsd (两两比较)进行进一步说明。(2)多选题,由于多选题的选项数不确定,所以本研究采用多选二分法来进行编码,即每个选项分别有1和0两种选择,选中的为1,未选的为0。答案的位数9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即是选项的个数,每一个只有两种答案。这种题型的处理,主要用的spss19.0的多重响应中的频次统计来获得该选项的被选次数,总计百分比(某选项次数在所有选择次数中的比例,各选项之和为100%)和有效样本百分比(各选项之和大于 100%)。对于开放性问答题的答案,研究者对其单独编码,然后对其内容进行分析。(二)访谈法访谈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和研究对象进行交谈,深入了解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从8所幼儿园中随机选取三所,其中省级示范园、市级示范园、私立幼儿园各一所,在这三所幼儿园中分别选取2名幼儿教师、2名家长(共12名),园长各一名(共3名),并分别拟订了三份访谈提纲(见附录3),在教师的选取上充分考虑到其年龄、教龄、学历等方面的因素,在家长的选取上充分考虑到其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因素。访谈园长、教师信息一览表编号年龄(岁)任职时间(年)w控园长 3963_b15_b2_b33教师2_b5m控%6访谈家长信息一览表家长编号 年龄(岁)学历职业与幼儿关系c135大专 公司职员c2髙中 全职妈妈?c3u本科医生c4本科 小学教师c5中专 私企会计c634初中 工厂职工5110m本研究访谈法的具体运用有两种,一种是对教师、家长和园长的结构性访谈,即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有固定结构的访谈提纲对教师、家长和园长进行访谈。另外一种是对教师、家长和园长进行的非结构性访谈,这种访谈一般是在亲子活动过程中或者活动后对教师、家长和园长的随机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本人会事先拟定一部分访谈内容,同时也会根据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对原有的访谈提纲进行调整。为了使教师和家长的访谈自然、流畅,研究者对访谈进行录音。(三)观察法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独特的收集信息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场观察,深入了解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非参与观察法,尽量避免自己对教师、家长的干扰,以“局外人”的身份根据自制的观察表,观察活动中教师、家长、幼儿的主要活动及行为,对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四)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研究者围绕研究的关注点,搜集、整理教育活动案例,并对案例的内容加以考察、分析得出结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中的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案例资料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方案、活动案例、幼儿园亲子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照片、录像等资料。通过呈现和分析亲子活动案例,进一步了解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真实状况。(五)文献法文献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国内外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资料,并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11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第一章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基本理论第一章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基本理论第一节相关概念界定一、亲子在古代汉语中,“亲”的本义是“亲爱”,“亲,至也。”随着词性的变化,“亲”的涵义也有所不同,转化为名词词性后,“亲”指父母,也单指父亲或母亲。“子”本义指“婴儿”,以后引申为儿女。?所以亲子”指父母与子女。二、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三层含义:生物学意义,主要表述的是血缘关系;社会学意义,主要表示的是法律、制度、地位等关系;心理学意义,主要揭示其特定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联系。” ?这三层含义赋予亲子关系三个主要特征:首先它是一种血亲关系;其次,良好的亲子关系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彼此的亲切接触易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最后,它是从法律的意义上规定了亲子间的权利与义务。三、亲子活动亲子活动,一般是指幼儿园、托儿所、社区、工会或其他指导机构组织的,请学前儿童家长带其子女来教养机构或准备好的其他指定场所,通过亲子共同活动和指导,既促进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又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集体性指导活动。?杨丽(2012)认为亲子活动是亲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为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实施亲情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从教育发生的空间(场所)来说,亲子活动既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亲子活动,也包括家长在家庭、社区等学前教育机构外的亲子活动。亲子活动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即是否与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相联系来说,包括与?吴伟俊.0-3岁亲子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缪建东.家庭教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21.李洪增.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96.杨丽.浅议亲子活动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lj.贵州教育,2012(8).13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计划或任务有直接联系的亲子活动,也包括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计划或任务没有直接联系的亲子活动。?本研究中的“亲子活动”关注的是学前教育机构的亲子活动,是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计划或任务有直接联系的亲子活动。所以,本研究中探讨的亲子活动应该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为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由学前教育机构组织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四、幼儿园亲子活动李丹(2005)认为幼儿园亲子活动是由幼儿园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亲缘关系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幼儿活动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樊萍(2007)认为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和幼儿互相配合、交流的活动。陈幸军(2010)认为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为促进家长对幼儿园课程与教育的理解,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增进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幼儿园的交流、沟通与合作而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