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doc_第1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doc_第2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doc_第3页
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团体心理辅导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崔丽娟* 杨彦平 赵鑫【摘 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网络使用情况对青少年睡眠、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家庭关系的影响调查及对22名上网成瘾的中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共17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网络使用过度对青少年的身心有消极的影响,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其人际关系、心理防御方式和生活无序感等。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有一定的效果。【关键词】网络成瘾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The research of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s to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of teenagersCui Lijuan,Yang Yanping & Zhao Xi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uty,Shanghai 200062【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on the youth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Method: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age and lack of sleep, feelings of life disorder,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udy stress, family relationship of teenagers. 17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22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within 3 months. Result:Overuse of internet hav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eenagers.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is extremely effective to change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of the youth and also improves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 and feelings of life disorder observably. Conclusion: The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can intervene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of teenagers effectively.【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tutorship intervention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I.Goldberg首先提出将此现象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IAD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简称PIU)。一些研究还描述了网络成瘾的表现: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感觉不快;在个人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情绪问题;倾向于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的损害1 Davis 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Catalyst。著名网络研究心理学家Young还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IAD分为五种类型:网络性成瘾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网络关系成瘾过于迷恋在线人际关系,上网冲动过于关注在线购物、交易及赌博,信息超载冲动地浏览网页及搜索过多的数据或资料,计算机成瘾过于迷恋计算机游戏2 林绚辉. 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1):74-78。团体心理辅导是由心理咨询者指导,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个体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就团体成员面对的心理问题与他们共同商讨,提供行为训练的机会,为团体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使每一位团体成员学会自助,以此解决团体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障碍,最终实现改善行为和发展人格的目的3 乐国林. 网络心理障碍的团体心理咨询, 社会,2001(12):37-39。 在网络成瘾的矫治中,我们尝试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来改变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对互联网的病理性依恋,经过近3个月,累计17次对22名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团体辅导,使他们在对网络的病态依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改善。对象与方法对象 为了方便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实施,我们在上海市某中学初中部选取被试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即上网但不成瘾的学生,一组为网络使用过度的中学生,即网络成瘾学生22人方法1. 对所有青少年被试进行量表测试,测试工具为“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包括了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等6个因子;防御方式问卷(DSQ);人性哲学量表(PHN),包括值得信任、利他主义、独立性、意志力与理性等6个不同成分;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STLS)。自我和谐量表(SCCS),*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虚拟网络世界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项目编号0103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研究项目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01JCXLX00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与干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02BJY001 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4 汪向东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106-109,115-120,175-180,314-318,287-289.;2.筛选网络成瘾青少年:首先通过该校班主任老师在本班推荐认为是网络成瘾的学生;利用网络心理学家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鉴别量表(20道题目,5分制)对被推荐学生进行测试;最后综合各种因素,严格选定网络成瘾的学生22名(初二10名,初三12名,都为男生)3.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 临床常用的IAD干预方法有:打破定势、外力制止、制定合理的改变目标、社会支持和家庭治疗等5 林绚辉.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5(4): 281-283。根据目前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现状和特点,为提高学校心理健康老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干预的效率,增加干预面,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探索了团体心理辅导对这22名网络成瘾者进行干预。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程序:对通过调查而筛选出的22位(包含辅导2次后7名主动加入的成瘾学生)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在和其班主任取得联系,征得一致同意后,组建团体心理辅导的小组。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成瘾青少年首先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意义,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依赖的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成员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现有依赖程度确定改变的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另外,根据网络成瘾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原因,给予具体的实施指导,并由团体内部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指正以及适当的奖惩 。具体步骤为:1、建立团体互助小组(1)团体互助小组的构成:由非同质群体构成的。由于团体内个体的成瘾原因、成瘾程度、个人能力、性格等都存在差异,通过辅导者的观测,把有一定共性和互补性的个体组织到一起,组建35个小组,每组46人为宜。每次活动是以整个团体为单位,但是由于分成小组,使活动可以有分有合,讨论、小组游戏和协作等能够较好进行。(2)建立稳定的小组关系:辅导者利用两次活动与学生建立稳定的小组关系,给学生以信任感、归属感,让学生在这样的小组中体识到辅导者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愿意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一个辅助者。同学之间是同甘共苦可以彼此信任与理解的伙伴。2、活动时间与目标的确立(1)活动时间:每周12次,每次1小时,共计17次。(2)确立辅导的目标:相信自己,彼此信任、共同努力,自如地上网,健康地生活。(3)团体训练中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保密、平等、自愿、互信和激励。3、明确辅导内容:认识互联网、建立心理援助小组、情感宣泄、认知内省、放松训练、列生活计划、网络对自己的影响讨论、角色模拟(心理剧)“我能行”等题目、心理暗示与自信心的训练、人际交往的训练、建立监督小组,控制上网时间、全国青少年网络协议讨论及签名、我与网络的自我总结与反省、催眠、上网的自我控制实践等十七个主题。4、团体活动(1)、活动的常规模式:热身活动小知识心理游戏小组讨论辅导者总结(不同主题的活动模式有所不同)(2)团体活动中,鼓励成员彼此回馈、互相帮助、支持,分享感受。小组交流强化支持系统、小组座谈布置后续训练任务。(3)随时注意强化成员的积极行为。(4)为解决团体咨询对个别人照顾不周的问题,使用个别咨询作为补充,与学生互留电话号码,在他们出现情况时给予即时帮助。(5)虽然在团体辅导之前就已经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但由于团体活动的互动性,每次活动都有新问题、新思路产生,会不同程度的增加补充或修改下一次的活动5临床评估和自我报告:成员对自己团体训练效果的自我报告、对成员网络成瘾不同程度的改善的评估。6、后续跟踪为了使训练的效果不至于弱化,在结束训练后辅导者应该给予各团体成员一个活动之后一个月的活动建议或计划,包括热线支持、信心座右铭、作息时间安排、适度的宣泄途径、小组支持等。这样辅导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延续和巩固。结 果1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不成瘾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比较在团体训练之前,我们对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上网但不成瘾青少年进行了身心状况测试,SPSS统计结果如下。表1: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与身心发展比较(平均数标准差)测试量表不成瘾者(n15)成瘾者(n15)t 值生活无序感4.131.455.731.83-2.648*主观幸福感20.733.8022.015.16-.805心理防御方式110.6711.1997.8013.072.897*人性哲学66.7612.0962.0010.251.14人际关系10.802.9815.534.05-3.645*学习压力1o.803.3615.463.44-3.756*受惩罚11.332.9716.205.17-3.161*自我经验不和42.137.8346.479.73-1.374自我灵活性38.466.1237.335.13.550自我刻板性22.804.6925.734.67-1.716状态特质125.003.7423.937.41.498状态特质225.673.1724.874.29.580由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上网但不成瘾青少年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家庭)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注:*,p.05;*,p.01;)备注:由于学生来自2个年级,测试时间不一,分2次测试。第一次15人,第二次7人。本组数据时第一次15人的测试结果。2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将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上网但不成瘾的青少年成瘾筛选量表的得分与其身心发展状况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表2 网络使用成瘾与不成瘾青少年筛选量表得分与身心发展测试比较睡眠 同学关系 无序感 幸福感 防御方式 人性哲学 人际关系 学习压力 受惩罚 经验不和 自我灵活 刻板性网络分 -.603 .75 .473 .122 -.530 -.299 .538 .607 .565 .287 -.053 -.081P值 * * * * * * * 注:*,p.01;由表2可以看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睡眠明显不足,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失和,心理防御机制不强,学习压力过大,在家庭中受父母的压力或惩罚过重。这些情况都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上网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以及造成其上网的可能的环境因素。网络成瘾青少年与上网但不成瘾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差异。3网络成瘾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的身心状况比较表3:网络成瘾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比较(平均数标准差)测试量表辅导前(n22)辅导后(n22)t 值生活无序感4.931.826.001.41-2.29*主观幸福感21.434.5120.796.38.393心理防御方式104.2313.6392.6313.452.918*人性哲学64.3311.2770.9415.051.755*人际关系13.164.2413.214.68-.034学习压力13.134.0914.054.11-7.64受惩罚13.764.8214.214.28-.327自我经验不和44.308.7646.215.09-.860自我灵活性37.905.5840.425.861.511自我刻板性24.274.8323.843.80.324状态特质124.465.7924.576.01.065状态特质225.273.7326.369.36-.583(注:*,p.05;*,p.01;)由表3可以看出,经过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生活无序感、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性哲学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善,而这三方面,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前与网络成瘾都有显著性相关。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干预网络成瘾青少年对网络的依恋并改善其身心状况,有显著性成效。4自我报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束后,组织接受心理干预的青少年被试进行了座谈, 被试们报告说,团体心理辅导达到了预期的干预目标,他们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是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增强自信,人际关系自我感觉得到明显改善、对网络的依赖也大幅度降低。我们又走访了这些青少年的家长和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效果也得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肯定。讨 论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对人们心理和行为进行干预的理论与方法介绍到我国,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的一大研究热点,有关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多种咨询理论的综合运用,目前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交往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咨询与治疗理论都已成功应用于团体心理咨询中。我们把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与行为干预,可以说,是对团体心理辅导应用领域的一次扩展。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具有一定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团体心理辅导为成瘾青少年创立了一个无压力的环境:尽管网络在今天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但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仍然是被社会拒绝的,是父母和老师都难以接受的,在同学中也常常会面临许多压力,从而使其防御机制增强,更加重了他们在网络中寻求慰藉的心理渴求,其网络成瘾也随之日趋严重。但当网络成瘾青少年进入心理辅导团体后,由起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